九月九日开头的诗词
①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一乐兄》的诗意
不是抄《九月九日忆山一乐兄》,应袭该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
全诗的意思: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菜萸可惜至少我一人。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思念什么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专遍插茱属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全诗词是什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专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属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④ 重阳节古诗
古时重阳聚友饮酒赋诗,曾经留下很多很多好诗,本文就来分享几首在重阳节写出来的好诗:
接下来一首诗就是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旅途中过重阳,登高远望所见所感,抒发浓浓的思归的情怀。
⑤ 写重阳节的诗词
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二、《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首诗的解析可参考下面的第三首《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两首正好可以参读。
三、《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公元699年,时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写的《斗鸡檄》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远游到了西蜀。
同一年,卢照邻来到益州新都任职,是年秋,卢照邻从益州来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与王勃、卢照邻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
王、卢的这两首《九日》诗,虽然构思相似,但王勃表达的是他对南方生活的厌倦,而卢照邻表达的是人不可北归的乡思。
四、《浣溪沙·重九旧韵》
(北宋·苏轼)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
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
茱萸子细更重看。
《浣溪沙·重九旧韵》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颂扬友人才高器大,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热爱之情,下片直抒重阳节恨别之情,并化用成句使词意更加深婉,惜别与留恋之情自见。
全词词短情长,语言流丽平易,感情深挚感人。
⑥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大全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4、《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5、《满江红·喜遇重阳》
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赏析: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重阳节饮酒赏菊。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7、《九日龙山饮》
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赏析: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
9、《蜀中九日 》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0、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赏析: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11、 《贺新郎·九日》
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赏析:少年时自负才高八斗,哪知世人不辨良玉瓦砾(从后面一句 “常恨世人”解),我这满腹经纶生花妙笔,随着年华,渐渐凋谢,年轻时的愤懑不满,都落成了满怀的萧瑟。只好空望着北去的大雁,无尽的黄昏。
12、 《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赏析: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13、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宋·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赏析: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14、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赏析: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15、《折桂令·九日》
清·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赏析: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⑦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句子大全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4、《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5、《满江红·喜遇重阳》
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赏析: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重阳节饮酒赏菊。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⑧ 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王维的诗
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全文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⑨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
关于重阳节古诗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内。
他乡共酌金花酒,容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龙山歌(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送别(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杜甫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示大圆洪智(宋)陈与
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
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