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蚕春蚕诗歌鉴赏
⑴ [唐]于 《野蚕》和[明]刘基 《春蚕》两首诗中的蚕分别是什么形象
于诗中的蚕是甘于牺牲的形象:野蚕采食青桑吐丝成茧,甘愿牺牲自己,衣被生民。
刘诗中的蚕是盲目牺牲的形象:春蚕独自辛苦,却不知为谁吐丝成茧,还要遭受焚身之难。
⑵ 赞美蚕的古诗
1、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回
——出自唐代·蒋贻答恭《咏蚕》
【意思】辛勤劳苦获得的蚕茧不满筐,深夜里煮蚕抽丝恨比丝更长。 贵人们穿绫罗哪知道养蚕苦,他们只是贪恋衣上的绣鸳鸯。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意思】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
3、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出自唐代·于濆《野蚕 》
【意思】野蚕采食青桑吐丝成茧,甘愿牺牲自己,衣被生民。
4、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 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
——出自元代·王冕《蚕作茧》
【意思】赞美蚕的奉献精神,蚕有求于人的只是几片绿叶,直到吐完自己的最后一根丝。
5、物亦有仁者,蚕功不可量。 将身甘鼎镬,与世作衣裳。
——出自宋代·戴表元《咏蚕》
【意思】不管什么物种都是有仁义的,蚕的功劳就无法估量。它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身体当做器皿,为世人做衣裳。赞美了蚕的奉献精神。
⑶ 春蚕吐丝探秘作文600字
蚕是一种黛绿色的、圆圆的、胖胖的幼虫儿,以它生命的结晶一那精美、闪亮的银丝,为我们人类造福,已经有近五千年的历史了! 蚕,刚从卵孵化出来时,很小,名叫“蚁蚕”,吃几天桑叶以后骤然长大,就开始睡眠。睡眠一天左右,脱去旧皮换上新皮,又开始吃桑叶。这时候,蚕就是一周岁了。接着,蚕继续吃叶,长大,又要睡眠、脱皮,就是两周岁。这样连续四次,到第五岁后期,它就不再吃桑叶,身体变得透明,准备吐丝了。吐丝完了,便结茧自缚。 人们根据蚕的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习性,把蚕比作出生不久的婴儿,亲切地叫它“蚕宝宝”。其实,蚕的睡眠并不是消极的休息,而是它在成长中进行自我更新的一种方式。 蚕的一生要进行四次脱皮,脱一次皮,就长一回身体,而每次脱皮都是在睡眠中进行的。蚕睡眠时,体内并不平静。原来,蚕的脑神经能分泌一种脑激素。脑激素又能使体内产生保幼激素和脱皮激素。保幼激素的本领是使蚕脱皮后仍然保持幼虫的面貌,抑制成虫特征的出现,使蚕保持青春年少;而脱皮激素的功能是促使幼虫加速成熟。这两者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推动着蚕的成长。当蚕到了五岁中期的时候,体内保幼激素的分泌基本停止,脱皮激素的机能加强起来,蚕就很快成熟了。 在我国古代,大地上桑树遍野,青枝绿叶之间,紫色的桑椹,散发着香气,那饱食终日的野蚕,摇头摆胸,悠闲地蠕动着……。生息在这神话般世界的我们的祖先,在采集野果中发现,这些绿色的虫儿能够吐丝结茧,茧壳能拉出细细的长丝,丝又可以制作成丝绒。他们想,这丝绒要是做成衣服、可比麻纤维和葛草之类好得多。于是最早利用蚕丝的事业开始了。 他们先是利用野蚕,后来随着人们定居生活,野蚕开始在室内饲养,丝织技术也越来越高了。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吴兴县一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掘到炭化了的丝绒、丝带和绢片。文物表明,最迟在公元前十六世纪,蚕已经在我国广泛进行家养。古书中描述商纣王的豪华生活时写到,纣王穿的是“锦衣”,宫中以“锦绣为席”。这就说明,早在殷商时期,丝织技术就已经发展到绫织阶段,可以织平纹、斜纹、花纹等各种样式了。 考古工作者发掘到的战国时期的“采桑图”就十分逼真地描绘了当时劳动妇女采桑养蚕的场面。我国历史上桑蚕业发展的最盛时期是汉代。汉武帝时向西方各国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沿着昆仑山北坡西行,经中亚、西亚,到罗马等国,成为我国联接各国人民的友好纽带。这条“丝绸之路”一直通行到唐代。今天它仍然是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通过贸易进行友好往来的一个古老见证。 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蚕的民族。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对蚕有着特殊的感情。“春蚕到死丝方尽”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是用这样的千古名句来比喻爱情的坚贞。蚕儿吐丝至死而造福人类,它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忠诚的生物。你看它,吃的只是片片绿叶,给人类献出的却是晶亮闪光的丝;睡的是土炕、苇箔,给人类送来的却是美丽、温暖的衣衫。它的一生只有四十几天,却一刻也不停息地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吐丝、结茧,牺牲自己,直到吐完最后一根丝才停止了自己的奋斗。 一只在野外自然生长的桑蚕可以吐丝一、二百米长,而现在经过人工驯养、选择的家蚕,一只就可以吐丝三千米以上。如果把一万四千只家蚕吐的丝连接起来,就能沿着赤道绕地球一圈儿! 蚕的食粮——桑叶当中,含有水、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成分。蚕吃进桑叶以后,经过消化分解,吸收桑叶中的蛋白质和糖类,造成绢丝蛋白质,绢丝蛋白质再形成绢丝液,绢丝液经过蚕的吐丝和凝固作用,就成了丝茧。所以蚕丝既不同于麻纤维,也不同于毛纤维,而是一种生物蛋白质,它完全是由蚕的生命化成的。
⑷ 春蚕吐丝,展现人生价值的800字作文大全
接近一年的尾声,又是一年的开始。我们回首往事,总是一遍又一遍的感动。岁月无痕,翻阅着自己的心灵,总有一段段记忆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无法忘却,每当我们捡起它时,心里总涌动着一丝久违的冲动,这便是感动。其实,在生命的长河中,每时每刻都有感动存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是呀,老师不就是这春蚕,这红烛吗?他们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地呕心沥血,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直到满头黑发变成一根根银丝,额头和眼角出现一道道皱纹,并慢慢加深。这难道不是老师无私付出的最好见证吗?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班主任郑老师。 郑老师,身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由于语文这门学科本身知识面就广,内容多,再加上班主任的工作,整个身心就投入到了工作中。有一回,学校开展“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第13届浪花英语节活动”,要求语文组推选一个节目,于是老师们就推选了课本剧《魔法石壁》,接下来,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进入了紧张的排练和道具的准备。郑老师忙得焦头烂额,连喝一口水,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浪花英语节的前一天晚上,郑老师又到大礼堂进行一系列的准备,以至于我们班自己的游戏帐篷都没有来得及布置,是几个住校生一起帮忙完成的。又忙到了将近8点钟,郑老师却连一口饭都没吃。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 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挺拔;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生命因感动而精彩……
1、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咏蚕》五代: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释义:
辛勤劳苦获得的蚕茧不满筐,深夜里煮蚕抽丝恨比丝更长。贵人们穿绫罗哪知道养蚕苦,他们只是贪恋衣上的绣鸳鸯。
2、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
《赠从弟冽》唐代:李白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
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
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
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
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
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报国有长策,成功羞执珪。
无由谒明主,杖策还蓬藜。他年尔相访,知我在磻溪。
释义:
楚人不知道什么是凤凰,花高价求购,却买到山鸡。以前还以为是美文献主,现在看来自己都很迷惑。自从像庄子一样居住在漆园,离我离开咸阳已经很久了。风吹着落日远去,气节变化,流莺在柳阴下恰恰欢啼。早春天寒,桃李花儿还没有开放,此处仍然幽静,怎么会下自成蹊?
你一来桃李就怒放花萼,繁花似锦,欲与云齐。桑叶也刚刚出绿,春蚕也在蚕房孵化出来了。太阳一出,布谷鸟欢鸣,田家开始锄地犁田。我却没有土地,谁可以伸手拉我一把?傅说治理天下,普施霖雨,公输盘却喜欢造云梯去战争。对外族作战没有平息,君子悲哀世道艰难。
君子报国有良好的计谋,成功以后却羞于高居显要的官位。没有途径去谒见皇上,拄着拐杖回到草房。那年你再来看我的话,要知道我就在姜太公曾经钓过大鱼的磻溪。
3、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作蚕丝》南北朝:佚名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释义:
春蚕不应该死去,日夜萦绕那一缕绵长的情思。不惜为此情奉献一切,因为她心中怀着缠绵的愿望
4、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蚕妇吟》宋代: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释义:
杜鹃鸟于四更时分啼彻窗外,唤醒养蚕妇人起身关照蚕宝宝们,担心着这几天桑叶不够影响了蚕宝宝吐丝结茧。歌舞楼台之声竟远远传来,难道深夜了高楼欢宴的歌女们还没有归来入睡?
5、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野蚕》唐代:于濆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释义:
野地里的蚕吃了桑叶,同样也吐丝作茧。但却没有奉献给世人,这不亚于偷了人们的温饱。我希望把这些丝分给世人,变成那些贫苦人的衣服。
6、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
《织妇叹》宋代:戴复古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释义:
春天织妇养蚕剥茧抽丝又织成绢,夏季再次养蚕剥茧织绢。绢尚未织成就打算拿去缴纳官府所征赋税,丝还在纺车上就考虑拿它去赎回典押的东西。织妇一春一夏忙于养蚕织绢,到头来自己却仍穿着布制衣裙。能有布衣穿的时候还算可以,但今年无麻织布,只怕连布衣也穿不上了。
⑹ 描写春蚕的古诗句
1、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南北朝:佚名《作蚕丝》
译文:春蚕不应该变老,白天黑夜的一直在吐丝,不怜惜自己的身体,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2、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五代:蒋贻恭《咏蚕》
译文:辛勤劳苦获得的蚕茧不满筐,深夜里煮蚕抽丝恨比丝更长。贵人们穿绫罗哪知道养蚕苦,他们只是贪恋衣上的绣鸳鸯。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4、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宋代: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译文: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声。
5、可笑春蚕有许痴,年年辛苦为他谁。
恰如贫女飞梭了,挂估何曾有一丝。
——宋代:俞文豹《余有三恨一无子二无助三无成抱北苦心娱以文》
译文:春蚕的痴情有点可笑,年年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呢,就像织女飞快织布,哪一个是为了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