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句 » 忏悔录诗歌

忏悔录诗歌

发布时间: 2021-01-31 02:45:52

『壹』 《忏悔录(托尔斯泰)》txt全集下载

忏悔来录(托尔斯泰)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源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忏悔录(托尔斯泰)
有机会我要讲一讲我的生活史,我青年时代十年的生活史既感人又有教益。我看,许许多多人都有同样的体验。我真心诚意想做一个好人,但我年轻,有多种欲望。当我追求美好的东西时,我茕茕一身,十分孤单。每当我企图表现出构成我最真诚的希望的那一切,即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我遇到的是轻蔑和嘲笑;而只要我迷恋于卑劣的情欲,别人便来称赞我,鼓励我。虚荣、权欲、自私、淫欲、骄傲、愤怒、报复——所有这一切都受到尊敬。沉湎于这些欲望,我就像一个成年人了,我便感觉到别人对我是满意的。那位抚养过我的善良的姑妈,一个非常纯洁的人,老是对我说,她最希望我与有夫之妇发生关系:“Rien ne forme un jeune home une liaison avecune femme comme il faut”(译注:法语:“没有什么能比与一个体面的妇女发生关系更能使年轻人有教养的了。”)。
她希望我还能得到另一种幸福,即成为副官,最好是皇帝的副官。而最大的幸福则是我和一位非常富有的姑娘结婚,并……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

『贰』 赞美诗-迦南诗歌-走过风雨走过泥泞视频



走过风雨走过泥泞飘洋过海寻找自己的梦是神的大能医治了曾有的痛今日主内喜相逢神州大地最受感动主耶稣,全世界最美的圣名救我们脱离黑暗入奇妙光明为神州大地祝福神的道永不沉封我们要为主作见证作时代的见证 走过风雨走过泥泞飘洋过海寻找自己的梦是神的大能医治了曾有的痛今日主内喜相逢神州大地最受感动主耶稣,全世界最美的圣名救我们脱离黑暗入奇妙光明为神州大地祝福神的道永不沉封我们要为主作见证作时代的见证

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18世纪时法国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因当时他写《忏悔录》一书,反而名声大增。人一出名,书也出名,《音乐新符号建议书》也被人重视了。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了日本使用简谱的做法。1903年,留学于日本东京音乐学校的曾志忞在留日江苏同乡会于东京编辑出版的中文杂志《江苏》第六、七期上发表《乐理大意》一文介绍西洋乐理知识,并以简谱与五线谱对照的形式刊登了《练兵》、《春游》等六首歌曲,这被是认为是目前所见中国人使用简谱的最早记录。近代音乐教育家沈心工也是简谱的最早传播者之一,他编辑的《学校唱歌集》于1904年出版,成为中国出版并流行的第一部简谱歌集,从此后简谱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由于它的简明易学和排印方便,在年代兴起的中国抗日救亡群众歌咏运动中,简谱对于歌曲的传播发挥了极大作用。同时,简谱本身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普及。简谱得以在中国广泛普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简谱的记谱法与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工尺谱相当接近。如工尺谱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几个字和附在字左边的不同的偏旁来表示音的高低的,而简谱则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和附在数上面或下面的圆点来表示音的高低工尺谱是用附在字右边的板眼符号来表示音的长短,而简谱则是用附在阿拉伯数右面或下面的短横线来表示音的长短。简谱与工尺谱如此相近,简谱记录音的高低长短的方法又比工尺谱更简便、更精确,因此中国人十分容易接受简谱。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的最好、又将其发扬光大的国家。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简谱得到如此普及。简谱有着较简单易学、便于记写我国的许多音乐家在创作乐曲时,记录最初的创作乐思,多习惯使用书写方便的简谱。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时,他们的初稿也都是用简谱来记写的。等多种优点,这使它在中国有着比五线谱更为众多的使用者,对于推动和普及群众性的音乐文化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叁』 求卢梭的诗文:孤独散步者梦想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让·雅各·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公元1770到1778年间,巴黎的郊外,有一片招人喜爱的风景区和几条穿过葡萄园和草地的小径。那时,曾有一位孤独的老者,每日流连于郊外的自然景色中,幻想、追怀、冥思——“时有动人的遐想涌上心头”。这位与自然默默对话,并籍此来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孤独老者,就是墓石上铭刻着“自然之子,真理之子”的卢梭。
卢梭思考的触角向多方掘进。他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他认为人生而平等,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反对专制、暴政,呼吁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提出“天赋人权说”。他发出“返回自然”的号召,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智者的思想往往不见容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卢梭被迫踏上了颠沛流离的漫漫流亡之路。为了回击那些污蔑与谰言,他在自传《忏悔录》中将自己的灵魂坦然裸示。他说:“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专说:‘请看!这就是我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这样的人!”

在法国的传记文学中,卢梭留下了三部永传后世的作品:《忏悔录》、《对话录》和《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三部著作,三种体裁,三种笔调;如果说《忏悔录》是一部编年史,《对话录》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那么,最后这部《梦》便是一部散文诗。写这部作品时,卢梭已到垂暮之年,已完全放弃了与敌人周旋和与命运斗争的徒劳的努力,一切听天由命,因此心境恬适,十分悠闲,落笔为文宛如信步咏哦,把十篇《散步》写成了十篇优美的散文诗。就性质来说,这十篇文章是文学作品,但就内容来说,它们又是研究卢梭一生行事和思想发展轨迹的不可不读的著作。
我从来不认为人的自由是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恰恰相反,我认为人的自由是在于它可以不干他不想干的事:我所追求的和想保有的自由,是后一种自由。——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肆』 自己创作的现代诗

4月19日 22:13 现代诗的写作技巧
logins 发表于 2005-10-19 12:59:00
连写诗都有技巧可寻?
是的,写诗的的确确有技巧,而且技巧也不算复杂,比起写武侠(这个我过两天来探讨写武侠小说的技巧)的技巧,要简单的多了,大约5到10分钟就可以完全领会,然后再经过一番的练习,一两天你也许就会成为一个现代派诗人。
对,现代派诗人。
好了,进入正题,这里先给出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
1]人物XXX地点
2]物品XXX动作
3]在XXX(地点)
4]存在(条件)XXX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2]物品XXX动作:阐述一个与[1]相关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3]在XXX(地点):变幻场景,例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4]存在(条件)XXX: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很简单吧,让我们将技巧进行到底,我再做一首:
你静静走在我的心里
没有告诉我你的到来
在荒芜的心灵中
我一直在等待这她的到来
好了,去写现代诗吧!让写作的高潮来临吧!

现代诗速成
logins 发表于 2005-10-19 13:01:00
题目统一都叫“无题”。
第一句:在思维的____里(中),
评:在第一句的空格中可填任何表示场所的词,当然是用得越少的词越好,如“厨房”、“花园”、“浴室”、“厕所”、“大衣柜”等,方能显得深刻。
第二句:我____着____……
评:在第一个空中应用一个表示人的生理感觉的词,如听、看、触、闻等,而第二个空应用能引起人感觉的词,如色彩、味道等,但是一定要打乱这种对应关系,用得越离奇越能激起人的遐想,如“触摸声音”、“品尝颜色”等,而且还可进行复杂的组合,如“我在夜色的芬芳中拥抱着你的目光”。
第三句:____________,
评:第三句没有固定的格式,一句大白话,越朴实越简单越老土越好,当读者被前两句弄得云里雾里,冷不妨把他拽到地上来。如“我早上吃了一碗豆浆两根油条”、“我要坐375路公共汽车上班”等。
第四句:也许__________……
评:最后一句也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要与将来有点瓜葛,语气要平和,要有所暗示。如“也许我们明天还要见面”,“将来我会找到她”等。
一个完整的例子如下:
无题
在思维的停车场里,
在夜色的芬芳中我拥抱着你的声音……
晚上7:30我会坐375路离开,
也许明天会有个更好的约会……
无题
在思维的天空中,
我聆听着夜空中的星星……
今天天上有一个月亮,
也许明天天上有两个月亮……
无题
在思维的鼠标里
我听到花开的声音
春天来了
也许心事也会萌发
无题
在思维的CPU中
我隐约闻到烤鸭的味道…………
牙好,胃口就好
也许明儿个真的得买盒蓝天六必治…………
无题
在思维的洗衣机里
在纯净的水中我瞪视着袜子
现在的苹果一斤多少钱呀
也许明天我会学会削苹果
无题
在思维的天堂里,
我在妖蓝色的野云里拥抱着爱情,
明儿个不吃杂酱面了,
换成包子吧,兴许还渴望....

作者有点搞笑,但也算寓教于乐吧。

这是转载的,但我忘了原网址了......
.......

『伍』 诗可以怨的作品原文

诗可以怨
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斗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通晓日语的中国学者也满心钦佩和虚心采用你们的成果,深知道要讲一些值得向各位请教的新鲜东西,实在不是轻易的事,我是日语的文盲,面对着贵国“汉学”或“支那学”研究的丰富宝库,就像一个既不懂号码锁、又没有开撬工具的穷光棍,瞧着大保险箱,只好眼睁睁地发愣。但是,盲目无知往往是勇气的源泉。意大利有一句嘲笑人的惯语,说“他发明了雨伞” (ha inventato I’ombrello)。据说有那么一个穷乡僻壤的土包子,一天在路上走,忽然下起小雨来了,他凑巧拿着一根棒和一方布,人急智生,把棒撑了布,遮住头顶,居然到家没有淋得象落汤鸡。他自我欣赏之余,也觉得对人类作出了贡献,应该公诸于世。他风闻城里有一个“发明品注册专利局”,就兴冲冲拿棍连布,赶进城去,到那局里报告和表演他的新发明。局里的职员听他说明来意,哈哈大笑,拿出一把雨伞来,让他看个仔细。我今天就仿佛那个上注册局去的乡下佬,孤陋寡闻,没见识过雨伞。不过,在找不到屋檐下去借躲雨点的时候,棒撑着布也还不失为自力应急的一种有效办法。
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Der Sehmerzmacht Huhner und Dichter gackern)t1]。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也恰恰符合中国文艺传统里一个流行的意见: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这个意见在中国古代不但是诗文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写作实践里的套板。因此,我们惯见熟闻,习而相忘,没有把它当作中国文评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提示出来。我下面也只举一些最平常的例来说明。
《论语·季氏》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怨”只是四个作用里的一个,而且是末了一个。《诗·大序》并举“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没有侧重或倾向那一种“音”。《汉书·艺文志》申说 “诗言志”,也不偏不倚:“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司马迁也许是最早不两面兼顾的人。《报任少卿书》和《史记·自序》历数古来的大著作,指出有的是坐了牢写的,有的是贬了官写的,有的是落了难写的,有的是身体残废后写的;一句话,都是遭贫困、疾病、甚至刑罚磨折的倒霉人的产物。他把《周易》打头,《诗三百篇》收梢,总结说:“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还补充一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那就是撇开了“乐”,只强调《诗》的“怨”或“哀”了;作《诗》者都是“有所郁结”的伤心不得志之士,诗歌也“大抵”是“发愤”的悲鸣或怒喊了。中国成语里似乎反映了这个情况。乐府古辞《悲歌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从此“长歌当哭”是常用的词句;但是相应的“长歌当笑”那类说法却不经见,尽管有人冒李白的大牌子,作了《笑歌行》。“笑吟吟”的 “吟”字并不等同于“新诗改罢自长吟”的“吟”字。
司马迁的意见,刘勰曾顺便提一下,还用了一个巧妙的譬喻。《文心雕龙·才略》讲到冯衍:“敬通雅好辞说,而坎#盛世;《显志》、《自序》亦蚌病成珠矣。”就是说他那两篇文章是“郁结”、“发愤”的结果。刘勰淡淡带过,语气不象司马迁那样强烈,而且专说一个人,并未扩大化。“病”的苦痛或烦恼的泛指,不限于司马迁所说“左邱失明”那种肉体上的害病,也兼及“坎#”之类精神上的受罪,《楚辞 ·九辩》所说:“坎#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北朝有个姓刘的人也认为困苦能够激发才华,一口气用了四个比喻,其中一个恰好和南朝这个姓刘人所用的相同。刘昼《刘子·激通》:“梗柟郁蹙以成缛锦之瘤,蚌蛤结疴而衔明月之珠,鸟激则能翔青云之际,矢惊则能逾白雪之岭,斯皆仍瘁以成明文之珍,因激以致高远之势。”后世象苏轼《答李端叔书》:“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无非讲“仍瘁以成明文”,虽不把“蚌蛤衔珠”来比,而“木有瘿”正是“梗柟成瘤”[2]。西洋人谈起文学创作,取譬巧合得很。格里巴尔泽(Franz Grillparzer)说诗好比害病不作声的贝壳动物所产生的珠子(die Perle,das Erzeugnis deskranken stillen Muscheltieres);福楼拜以为珠子是牡蛎生病所结成(la perle est une maladie de I’hui tre),作者的文笔(le style)却是更深沉的痛苦的流露(1’écou-lement d’une douleur plus profonde)[3]。海涅发问:诗之于人,是否象珠子之于可怜的牡蛎,是使它苦痛的病料(wie die Perle,die Krankheitsstoff,woran das arme Austertier leidet)[4]。豪斯门(A.E.Housman)说诗是一种分泌(a secretion),不管是自然的(natural)分泌,象松杉的树脂(like the turpentine in the fir),还是病态的(morbid)分泌,象牡蛎的珠子(likethe pearl in the oyster)[5]。看来这个比喻很通行。大家不约而同地采用它,正因为它非常贴切“诗可以怨”、“发愤所为作”。可是,《文心雕龙》里那句话似乎历来没有博得应得的欣赏。 司马迁举了一系列“发愤”的著作,有的说理,有的记事,最后把《诗三百篇》笼统都归于“怨”,作为其中一个例子。钟嵘单就诗歌而论,对这个意思加以具体发挥。《诗品·序》里有一节话,我们一向没有好好留心。“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日:‘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说也奇怪,这一节差不多是钟嵘同时人江淹那两篇名文——《别赋》和《恨赋》——的提纲。钟嵘不讲“兴”和“观”,虽讲起“群”,而所举压倒多数的事例是“怨”,只有“嘉会”和“入宠”两者无可争辩地属于愉快或欢乐的范围。也许“无可争辩”四个字用得过分了。“扬蛾入宠”很可能有苦恼或“怨”的一面,譬如《全晋文》卷一三九左九嫔《离思赋》就怨恨自己“入紫庐”以后,“骨肉至亲,永长辞兮!”因而“欷欺涕流”;《红楼梦》第一八回里的贾妃不也感叹“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么?同时,按照当代名剧《王昭君》的主题思想,“汉妾辞宫”绝不是“怨”,少说也算得是“群”,简直就是良缘“嘉会”,欢欢喜喜到胡人那里去“扬蛾入宠”了。但是,看《诗品》里这几句平常话时,似乎用不着那样深刻的眼光,正象在日常社交生活里,看人看物都无须荧光检查式的透视。《序》结尾又举了一连串的范作,除掉失传的篇章和泛指的题材,过半数都可以说是“怨”诗。至于《上品》里对李陵的评语:“生命不谐,声颓身丧,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更明白指出了后来所谓“诗必穷而后工” [6]。还有一点不容忽略。同一件东西,司马迁当作死人的防腐溶液,钟嵘却认为是活人的止痛药和安神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只说“舒愤”而著书作诗,目的是避免“姓名磨灭”、“文彩不表于后世”,着眼于作品在作者身后起的功用,能使他死而不朽。钟嵘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强调了作品在作者生时起的功用,能使他和艰辛孤寂的生涯妥协相安,换句话说,一个人失意不遇,全靠“诗可以怨”,获得了排遣、慰藉或补偿。大家都熟知弗洛伊德的有名理论:在实际生活里不能满足欲望的人,死了心作退一步想,创造出文艺来,起一种替代品的功用(Ersatz für den Tri-ebverzicht),借幻想来过瘾(Phantas iebefriedigungen)[7]。假如说,弗洛伊德这个理论早在钟嵘的三句话里稍露端倪,那也许不是牵强拉拢,而只是请大家注意他们似曾相识罢了。
在某一点上,钟嵘和弗洛伊德可以对话,而有时候韩愈跟司马迁也会说不到一处去。《送孟东野序》是收入旧日古文选本里给学僮们读熟读烂的文章。韩愈一开头就宣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历举庄周、屈原、司马迁、相如等大作家作为“善鸣”的例子,然后隆重地请出主角:“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一般人认为“不平则鸣”和“发愤所为作”涵义相同;事实上,韩愈和司马迁讲的是两码事。司马迁的“愤” 就是“坎#不平”或通常所谓“牢骚”;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先秦以来的心理学一贯主张:人“性”的原始状态是平静,“情”是平静遭到了骚扰,性“不得其平”而为情。《乐记》里两句话:“人生而静,感于物而动”,具有代表性,道家和佛家经典都把水因风而起浪作为比喻[8]。这个比喻后来被儒家借为己有。《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句下,孔颖达《正义》引梁五经博士贺瑒说:“性之与情,犹波之与水,静时是水,动则是波,静时是性,动则是情。”韩门弟子李翱《复性书》上篇就说:“情者,性之动。水汩于沙,而清者浑,性动于情,而善者恶”;甚至深怕和佛老沾边的宋儒程颐《伊川语》(《河南二程遗书》卷一八)也不避嫌疑:“湛然平静如镜者,水之性也。及遇沙石或地势不平,便有湍激,或风行其上,便为波涛汹涌,此岂水之性也哉!……然无水安得波浪,无性安得情也?”我们也许该把韩愈那句话安置在这个“语言天地”里,才能理解它的意义。按照古代心理学,不论什么情感都表示“性”暂时失去了本来的平静,不但愤郁是“性”的骚动,欢乐也一样好比水的“湍激”或“汹涌”。所以,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里一节应当这样句读: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有动”和“不平”就是同一事态的正负两种说法,重言申明,概括“喜怒”、 “悲愉”等情感。只要看《送孟东野序》的结尾:“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很清楚,得志而“鸣国家之盛”和失意而“自鸣不幸”,两者都是“不得其平则鸣”。韩愈在这里是两面兼顾的,正象《汉书·艺文志》讲“歌咏”时,并举“哀乐”,而不象司马迁那样的偏主“发愤”。有些评论家对韩愈的话加以指摘[9],看来由于他们对“不得其平”理解得太狭窄了,和“发愤”混淆起来。黄庭坚有一联诗:“与世浮沉唯酒可,随时忧乐以诗鸣”(《山谷内集》卷一三《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之一);下句的来历正是《送孟东野序》。
他很可以写“失时穷饿以诗鸣”或“违时佑侘以诗鸣”等等,却用“忧乐”二字来申说“不平”,也算是懂事的好读者。
韩愈确曾比前人更明确地规定了“诗可以怨”的观念,那是在他的《荆潭唱和诗序》里。这篇文章是恭维两位写诗的大官僚的,恭维——请注意!——恭维他们的诗居然比得上穷书生的诗,“王公贵人”能“与韦布里闾憔悴之士较其毫厘分寸”。言外之意就是把“憔悴之士”的诗作为检验的标准,因为有一个大前提:“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眇,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全宋文》卷一九王微《与从弟僧绰书》:“文词不怨思抑扬,则流淡无味”,正是说“和平之音淡薄”。所以,穷书生的诗才是诗的权衡。推崇“王公贵人”也正是抬高“憔悴之士”;恭维而没有一味拍捧,世故而不是十足势利,应酬大官僚的文章很难这样有分寸。司马迁、钟嵘只说穷愁使人作诗、作好诗,王微只说文词不怨就不会好;韩愈把反面的话添上去了,说快乐虽也使人作诗,但作出的不会是很好或最好的诗。有了这个补笔,就题无剩义了。韩愈的大前提有它的一些事实基础。我们不妨说,虽然“穷苦之言”的诗在质量上未必就比“欢愉之词”的诗来得好,但是“穷苦之言”的好诗在数量上的确比“欢愉之词”的好诗来得多。因为“穷苦之言”的好诗比较多,从而断言只有“穷苦之言”才构成好诗,这在推理上有问题,韩愈犯了一点儿逻辑错误。不过,他的错误不很严重,他也找得着有名的同犯,例如十九世纪西洋的几位浪漫诗人。我们在学生时代念的通常选本里,就读到下面这类名句:“最甜美的诗歌就是那些诉说最忧伤的思想的”(our sweetest songs are those that tell of saddestthoughts);“真正的诗歌只出于深切苦恼所炽燃着的人心”(und es kommt das echte Lied/Einzig aus dem Menschenherzen,/Das ein tiefes Leid rchgluht);“最美丽的诗歌就是最绝望的,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Les plus déséspérés sont les chants les plus beaux,/Et j’en sais d’immortels qui sont de purs sanglots)[10]。上文提到尼采和弗洛伊德。称赏尼采而不赞成弗洛伊德的克罗采也承认诗是“不如意事”的产物(La poesia,come e stato ben detto,nasce dal“desiderio insoddisfatto”)[11];佩服弗洛伊德的文笔的瑞士博学者墨希格(WalterMuschg)甚至写了一大本《悲剧观的文学史》,证明诗常是隐蔽着的苦恼(fast immer,wenn auch oftverhüllt,eine Formdes Leidens)[12],可惜他没有听到中国古人的意见。
没有人愿意饱尝愁苦的滋味——假如他能够避免;没有人不愿意作出美好的诗篇 ——即使他缺乏才情;没有人不愿意取巧省事——何况他不至于损害旁人。既然“穷苦之言易好”,那末,要写好诗就要说“穷苦之言”。不幸的是,“憔悴之士” 才能说“穷苦之言”。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作出好诗,得经历卑屈、乱离等愁事恨事,这代价可不算低,不是每个作诗的人所乐意付出的。于是长期存在一个情况:诗人企图不出代价或希望减价而能写出好诗。小伙子作诗 “叹老”,大阔佬作诗“嗟穷”,好端端过着闲适日子的人作诗“伤春”、“悲秋”。例如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评论寇准的诗:“然富贵之时,所作皆凄楚愁怨。……余尝谓深于诗者,尽欲慕骚人清悲怨感,以主其格。”这原不足为奇;语言文字有这种社会功能,我们常常把说话来代替行动,捏造事实,乔装改扮思想和情感。值得注意的是:在诗词里,这种无中生有(fabulation)的功能往往偏向一方面。它经常报忧而不报喜,多数表现为“愁思之声”而非“和平之音”,仿佛鳄鱼的眼泪,而不是《爱丽斯梦游奇境记》里那条鳄鱼的“温和地微笑嘻开的上下颚”(gently smiling jaws)。我想起刘禹锡《三阁词》描写美人的句子:“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传统里的诗人并无“恨事”而“愁”,表示自己才高,正象传统里的美人并无“恨事”而“愁”,表示自己“娇多”[13]。李贽读了司马迁“发愤所为作”那句话,感慨说:“由此观之,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也。虽作何观乎!”(《焚书》卷三《〈忠义水浒传〉序》)“古代”是召唤不回来的,成“贤”成“圣”也不是一般诗人能够和愿意的,“不病而呻”已成为文学生活里不能忽视的现象。也就是刘勰早指出来的:“心非郁陶,……此为文而造情也”(《文心雕龙·情采》),或范成大所嘲讽的:“诗人多事惹闲情,闭门自造愁如许”(《石湖诗集》卷一七《陆务观作〈春愁曲〉,悲甚,作此反之》)[14]。南北朝二刘不是说什么“蚌病成珠”、“蚌蛤结疴而衔珠” 么?诗人“不病而呻”,和孩子生“逃学病”,要人生“政治病”,同样是装病、假病。不病而呻包含一个希望:有那样便宜或侥幸的事,假病会产生真珠。假病能不能装得象真,假珠子能不能造得乱真,这也许要看本领或艺术。诗曾经和形而上学、政治并列为“三种哄人的玩意儿”(die drei Tauschungen)[15],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当然,作诗者也在哄自己。
我只想举三个例。第一例是一位名诗人批评另一位名诗人。张耒取笑秦观说:“世之文章多出于穷人,故后之为文者喜为穷人之辞。秦子无忧而为忧者之辞,殆出于此耶?”(《张右史文集》卷五一《送秦观从苏杭州为学序》)。第二例是一位名诗人的自白。辛弃疾《丑奴儿》词承认:“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半阕说“不病而呻”、“不愤而作”,下半阕说出了人生和写作里另一个事实,缄默——不论是说不出来,还是不说出来——往往意味和暗示着极端(“尽”)厉害的“病”痛、极端深切的悲“愤”。第三例是有关一个姓名不见经传的作家的故事。有个名叫李廷彦的人,写了一首百韵排律,呈给他的上司请教,上司读到里面一联:“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非常感动,深表同情说:“不意君家凶祸重并如此!”李廷彦忙站起来恭恭敬敬回答:“实无此事,但图属对亲切耳。”这事传开了,成为笑谈,有人还续了两句:“只求诗对好,不怕两重丧”(陶宗仪《说郛》卷三二范正敏《遁斋闲览》、孔齐《至正直记》卷四)。显然,姓李的人根据“穷苦之言易好”的原理写诗,而且很懂诗要写得具体,心情该在实际事态里体现出来。假如那位上司没有当场询问,我们这些后世的研究者受了实证主义(positivism)的影响,未必想到姓李的在那里“无忧而为忧者之辞”。倒是一些普通人看腻了这种风气或习气的作品。南宋一个 “蜀妓”写给她情人一首《鹊桥仙》词:“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一);“脱空”就是虚诳、撒谎[16]。海涅的一首情诗里有两句话,恰恰可以参考:“世上人不相信什么爱情的火焰,只认为是诗里的词藻。”(Diese welt glaubt nicht an Flammen,/und sie nimmt’s für Poesie)[17]“春愁”、“情焰”之类也许是作者“姑妄言之”,读者往往只消“姑妄听之”。我们在文学研究中,似乎恢复了小孩子时代的天真老实,把白纸上的黑字认真坐实,有时碰见“脱空经”,也看作纪实录。当然,“脱空经”的花样不一,不仅是许多抒情诗词,譬如有些忏悔录、回忆录、游记甚至于历史,也可以归入这个范畴。 我开头说,“诗可以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主张。在信口开河的过程里,我牵上了西洋近代。这是很自然的事。我们讲西洋,讲近代,也会不知不觉地远及中国,上溯古代。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由于人类智力和生命的严峻局限,我们为方便起见,只能把研究领域圈得愈来愈窄,把专门学科分得愈来愈细。此外没有办法。所以,成为某一门学问的专家,在客观上是不得已的事,尽管在主观上是得意的事。“诗可以怨”也牵涉到更大的问题。古代评论诗歌,重视“穷苦之言”,而古代欣赏音乐,也“以悲哀为主”[18];这两个类似的传统有没有共同的心理基础?悲剧已遭现代新批评家鄙弃为要不得的东西了[19],然而历史上占优势的理论认为这个剧种比喜剧伟大[20];那种传统看法和压低“欢愉之词”是否也有共同的心理基础?一个谨严安分的文学研究者尽可以不理会这些问题,但不妨认识到它们的存在。
自注
[1]《扎拉图斯脱拉如是说》(Also sprachZarathustra)第四部,许来许太(K.Schlechta)编《尼采集》(1955)第2册527页。
[2]参看赵翼《瓯北诗钞》七言律三《闻心余京邸病风却寄》之二:“木有文章原是病,石能言语果为灾”;龚自珍《破戒草》卷下《释言》:“木有刘彰曾是病,虫多言语不能天。”
[3]墨希格(Walter Muschg)《悲剧观的文学史》(Tragische Literaturgeschichte)第3版(1957)415页引了这两个例。
[4]《论浪漫派》(Die Romantische Schvul)2卷4节,《海涅诗文书信合集》(东柏林,1961)5册98页。
[5]《诗的名称和性质》(The Name and Natureof Poetry),卡特(J.Carter)编《豪斯门散文选》 (1961)194页。豪斯门紧接说自己的诗都是“健康欠佳”(out of health)时写的;他所谓“自然的”就等于“健康的,非病态的”。加尔杜齐(Giosuè Carcci)痛骂浪漫派把诗说成情感上“自然的分泌”(secrezione naturale),见布赛托(N. Busetto)《乔稣埃·加尔杜齐》(1958)492页引;他所谓“自然的”等于“信手写成的,不经艺术琢磨的”。前一意义上“不自然的(病态的)分泌”也可能是在后一意义上“自然的(不加工的)分泌”。
[6]参看《管锥编》935—937页。
[7]弗洛伊德《全集》(伦敦,1950)第14册355又433页。 [8]参看《管锥编》1211—1212页。
[9]参看沈作喆《寓简》卷四,洪迈《容斋随笔》卷四,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六《李南涧诗序》,谢章铤《藤阴客赘》。
[10]雪莱《致云雀》(To a Skylark);凯尔纳(Justinus Kerner)《诗》(Poesie);缪塞(Musset)《五月之夜》(La NuitdeMai)。
[11]《诗论》(LaPoesia)第5版(1953)158页。
[12]《悲剧观的文学史》16页。
[13]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王辅道《浣溪沙》:“娇多无事做凄凉”,就是刘禹锡的语意。
[14]范成大诗说:“多事”,王辅道词说“无事”,字面相反,意蕴相合。单字单词的意义构成了整句整篇的意义而又被它支配;部分和全体之间是循环往反的关系。参看《管锥编》169—172页;又斯比泽(L.Spitzer)《语言学与文学史》 (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History)自注6,弗理门(D.Freeman)编《语言学与文风论文集》 (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Style)(1970)36—38页。
[15]让·保尔(Jean Paul)《美学导论》(Vorschule der Aesthetik)第52节引托里尔特(Thomas Thorild)的话,《让·保尔全集》(1965)第5册193页。
[16] 与“梢空”同意。“经”是佛所,有“经”必有佛;《宣和遗事》卷上宋徽宗封李师师就说:“岂有浪语天子脱空佛?”
[17]海涅《新诗集》(Neue Gedichts)第35首,《诗文书信合集》第1册230页。
[18]参看《管锥编》946—949页。
[19]例如罗勃-格理叶(Alain Robbe-Grillet)《为新派小说辩护》(Pour un nouveau Roman)(1963)55页引巴尔脱(Roland Barthes)的话,参看66—67页。
[20]黑格尔也许是重要的例外,他把喜剧估价得比悲剧高;参看普罗阿(S.S.Prawer)《马克思与世界文学》(KarlMarx and World Literature)(1976)270页自注99提示的那两节。

『陆』 徐志摩的诗作欣赏

简论徐志摩的诗歌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郭沫若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以及在诗文、戏剧、史学、考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早有定评,自不待言。而徐志摩由于某些政治和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被当作革命文学运动的反对者而予以否定的。他的诗歌在解放后除了于个别评论文章中略见一鳞半爪外,直至1981年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第一次印成集子发行。
徐志摩的诗歌出现在"五四"之后的中国诗坛上,时间大约为1922年。1931年11月19日,他搭乘的飞机不知何故(有一说是因浓雾所致)撞到了济南的开山上,人机俱毁。是时,年仅36岁。
徐志摩曾和胡适、陈西滢、闻一多等人一起创办过《新月》诗歌月刊。闻一多先生关于新格律诗的"三美"理论,被公认为是"新月派"诗歌特色的标志。徐志摩对闻一多十分尊崇。在《猛虎集序文》里,他坦诚地告白世人:"这五六年来,我们几个写诗的朋友多少都受到《死水》的作者的影响。"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位诗人和作家来说,确乎太短暂了,而他竟留下了大量的著译,单单诗歌就有近150首之多!这些诗歌不论在当时,还是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给我国新诗的发展以很大的影响。
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一位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曾向港英当局举报并最终破获了一起毒品走私案件。他怒目黑暗腐朽的社会,同情人民遭受的苦难,却找不到出路,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他赞美列宁,认为"他的精神竟可以说是弥漫在宇宙间,至少在近百年内是不会消灭的"。但又声称"我不希望他的主义传布。我怕他。……铁不仅是他的手,他的心也是的。"他欢呼升起在冬宫的红旗,讴歌"那红色是一个伟大的象征,代表人类史里最伟大的一个时期;不仅标志俄国民族流血的成绩,却也为人类立下了一个勇敢尝试的榜样。"(《落叶》)转而,他又抨击十月革命,呼吁"青年人,不要轻易讴歌俄国革命,要知道俄国革命是人类史上最惨刻苦痛的一件事实,有俄国人的英雄性才能忍耐到今天这日子的。"(《列宁忌日-- 谈革命》)徐志摩思想上的矛盾导致他的诗作形成了一种多面体的结晶。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为此争论不休,因为毁誉双方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许多证据。
鲁迅先生有段为人熟知的名言:"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切。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于说梦的!"① 今人重新审视古人,不是看他说的、写的、做的是否符合当下的政治标准和社会需求,而是看他对所处时代和整个历史做了些什么。用化学分析的手段做文学鉴定,于判断文学遗产的取舍是极为有害的,那将使今天的学术研究趋于简单化、庸俗化、泡沫化,最终沦为过眼云烟。
我赞成这样的观点:不能在新月派、徐志摩、徐志摩的诗歌之间划上等号。新月派是由一群作家、理论家在其文章、诗作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点和艺术风格,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学流派。这个流派本身也是复杂的,其主要成员的政治态度亦不完全一致,并且不断分化,最终道路各异。徐志摩虽是新月派的骨干,但他有自己的生活理想、处世态度、文学主张与创作道路。他既不等同于闻一多,也不是胡适的附庸。徐志摩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他对社会、政治、人生、理想的态度,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能够代表新月派诗歌的整个发展过程的。对他的诗歌,最好还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具体分析,有好说好,有坏说坏,不要以偏概全,再犯"捧杀"和"骂杀"的旧疾。
内容复杂 思想矛盾
徐志摩的诗歌共有四本,即《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以往论及徐志摩的诗歌,多半是仅对其艺术技巧作部分肯定,而对其内容则往往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实际上,徐志摩诗歌的内容也很有细加分辨的价值,不少诗的思想性还是值得肯定的。譬如:
干什么来了?
这"大无畏"的精神?
算是好男子不怕死?--
为一个人的荒唐,
为几元钱的奖赏,
闯进了魔鬼的圈子,
供献了身体,
在乌龙山下变粪?
--《俘虏颂》
诗中嘲笑、讽刺那没有头脑、糊里糊涂替主子卖命送死的俘虏,锋芒实指那些不顾人民死活,一味用士兵的躯体和生命去争夺自己的地盘,谋取私利的各地军阀,反内战的立意显而易见。《大帅》一诗,更是直截了当地揭露了军阀的凶残暴虐:"大帅有命令:以后打死了的尸体再不用往回挪(叫人看了挫气),就在前边儿挖一个大坑,拿瘪了的兄弟往里掷,掷满了给平上土,给他一个大糊涂,也不用作记认,管他是姓贾还是姓曾!也好,省得他们家里人见了伤心:娘抱着个烂了的头,弟弟提溜着一只手,新娶的媳妇到手个脓包的腰身!"剪取这样一幅凄惨可怖的画面,诗人多少也表露出对不断挑起战祸,陷民众于水火之中的官僚、军阀的憎恶,对违反人道主义的暴行的愤恨。
徐志摩先后留学过美国和英国。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繁华的物质生活,上流阶层富有闲散的生活景况,英国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唯美主义的文学作品,都给年轻的徐志摩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理想的狂热触发了他创作的欲望,"诗情真有些象是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以后,他在《诗刊弁言》中阐述对诗的认识时说,"我们信诗是表现人类创造力的一个工具,与音乐与美术是同等性质的,我们信我们这民族这时期的精神解放和精神革命没有一部象样的诗式的表现是不完全的。"也许正是抱着这种希求,同时受国内"五四"爱国运动浪潮的激荡,他满怀英国资产阶级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挥一挥衣袖",悄悄地告别使他深深眷恋的康桥,欣然登程返回祖国。
对于徐志摩的思想核心,似有必要剖析一下。他宣称"我是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这并不高深,这只是说我只知道个人,只认得清个人,只信得过个人。我信德谟克拉西的意义只是普遍的个人主义;在各个人自觉的意识与自觉的努力中涵有真纯德谟克拉西的精神;我要求每一朵花实现它可能的色香,"② 不难看出,这种思想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个人主义。"徐氏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在人们的性灵。他的理想是个人的性灵得到最大自由的发展。(对爱、自由的追求和美的享受都包括在内)。"③ 据此,我们也有理由断言:徐志摩的人道主义也是资产阶级的。注脚就是他的"宣言"。
"五四"之后的中国,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运动风起云涌,各种流派的文学社团大量产生,一方面是广大人民仍处于社会的底层,生活景况十分悲惨。严酷的现实与诗人那玫瑰色的理想世界形成了尖锐的对峙。他失望、忧愤、痛心疾首。《先生!先生!》、《谁知道》、《灰色的人生》、《叫化活该》(见《志摩的诗》)等一些作品就深切地记录了诗人这时的思想轨迹。他清楚地看到: "可怜我快饿死了,发财的爷!"
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有玉杯;
"可怜我快冻死了,有福的爷!
大门外西北风笑说:"叫化活该!"
--《叫化活该》
面对形容惨淡的底层民众,目睹人民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诗人精神感到十分压抑、愤懑。他要呐喊,要开放他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要鼓励读者"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服的,懦怯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灵魂的呻吟"。由于理想的狂热、爱的深沉,随之而来的失望的痛苦也就特别强烈。这使得徐志摩在直面人生,用"半干的墨水"移情寄慨时,总是同情多于批判,伤感多于愤怒,忧叹多于呐喊,颓唐多于昂奋,诗稿多呈"残破的花样"。在他眼里,"民族的破产,道德,政治,社会,宗教,文艺,一切都是破产了的。"绝望、残毁、荒唐、沉沦、惆怅、凄冷、徘徊、破碎这些字眼大量出现于他的笔下。他伤心"希望,不曾站稳,又毁了";他诅咒"谁敢说人生有自由,星光在天外冷眼瞅,人生是浪花里的浮沤";他忽而高呼,要用"自剖的一把钢刀","劈去生活的余渣,为要生命的精华",忽而又流露出厌世遁世的情绪,宣扬"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都将"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在主的跟前,爱是唯一的荣光"。
散见于徐志摩诗集里的这些"残破的花样",反映了诗人头脑中的矛盾,思想上的混乱。对处在三座大山重压下的祖国和民众,他怀有怜悯心。《庐山石工歌》附录中就有这样的记叙:"那时我住在小天池,正对着鄱阳湖,每天早上太阳不曾驱净雾气,天地还只暗沉沉的时候,石工们已经开始工作,浩唉的声音从邻近的山上度过来,听了别有一种悲凉的情调。……尤其是在浓雾凄迷的早晚,这悠扬的音调在山谷里震荡着,格外使人感动,那时痛苦人间的呼吁,……那浩唉的声调至今还在我灵府里动荡,我只盼望将来有音乐家能利用那样天然的音籁谱出我们汉族血赤的心声!"
徐志摩热爱弥尔顿、拜伦、耶稣、尼采、甘地、罗兰、托尔斯泰和哈代。英国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的"永恒的是"(Everlasting Yes)的哲学观点特别为徐志摩所推崇。他说:"我想望着一个伟大的革命。因此我在那篇《落叶》的末尾,我还有勇气来对付人生的挑战,郑重的宣告一个态度,高声的喊一声:Everlasting Yes!"Л·契尔卡斯基在其论著《中国新诗》中,对此有一段评论,他说:"'永恒的是'的思想是卡莱尔在《旧衣新裁》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种宗教唯心主义的'衣裳哲学',这种哲学认为,整个世界和全部历史表现为种种外部的衣着、标志,其后掩盖着神的永恒本质。《旧衣新裁》的"永恒的是"一章表达了成为诗人极端的个人主义表现的饶有兴味的思想。"针对徐志摩的"宣告",Л·契尔卡斯基分析道:"徐志摩如此拚命抓住卡莱尔的名言不放的原因也就在于: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永恒的是'与这位英国哲学家描写的'黑暗的沙漠'无大差别,这句名言成了这位中国诗人的灵魂的屏障,他的护照和进攻武器。"对照这些材料,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徐志摩在不少作品里都渗进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为被压迫者呼号,为寻求自由、爱、美而歌唱的内容。尽管他信奉的哲学观点是错误的,出发点也多半源自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立场,但他的这部分诗歌对帮助后人认识、了解当时的社会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是不应忽视,也不能抹煞的。作为一个资产阶级诗人,尤为难能可贵。当然,徐志摩还算不上一位坚定的民主战士,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也没有给他安上政治的显微镜,帮助他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洞察到社会痼疾的病根。他虽然有感于军阀混战,人民涂炭的残酷现实,却找不到真正的出路。无怪乎他的诗常常发出无病呻吟、人生无常、世事无望的悲鸣,消极、颓唐、绝望的情绪时有所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倾向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西窗》一诗,甚至明显地影射刚取得十月革命胜利的苏联,攻击创造社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口号。这样的诗虽然在徐志摩笔下为数寥寥,却也多少说明了他思想上的局限、政治上的偏见、立场上的动摇。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由此也可见一斑。
除去这些政治诗,徐志摩还有一些被公认为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抒情短章,如《沙扬娜拉》、《车眺》、《再别康桥》。这部分诗歌的共同特点是:文字清雅秀丽,意境幽谧恬淡,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请看: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寥寥四句,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用"水莲花"比附素以贤惠闻名于世的日本女子,美丽动人,形神贴切;用"不胜凉风"来描绘告别之际躬身还礼的日本女郎,更增添了这形象的温柔和娇羞之态。那一声声轻柔甜润的"珍重",悱恻动人地蕴藉着友人们(或许是情人)因愉快的相会,而带来的依依惜别之情。小诗没有正面塑造人物形象,没有具体叙述活动场面,也没有什么更多的故事内容,仅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普通的告别语,就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确实不同凡响。最后,诗人摹日语"再见"之音道了一声"沙扬娜拉",再度渲染了这似水的柔情,吟咏出一个意蕴幽深的回音。那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也是一首流传很广、久唱不衰的抒情歌谣。美丽的康桥(即剑桥),曾在诗人的生活中占据过重要的地位。他的人生观、艺术观、创作欲望都是在这里形成的。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不仅在他"心头荡漾",更有一种梦幻般神奇的力量,催使他神思飞扬,异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烂里放歌"。与众不同的是,诗人别离如此钟情的康桥,既不是"泪洒相思地",也不是慷慨陈辞,放歌而去,只是像来时一样,悄然无声地走了。唯余一片淡淡的云彩裹藏着诗人无限的柔情,默默地飘浮在异国他乡的天际。这是多么缥缈、超脱的意境啊!难怪他后来的妻子陆小曼说他"有些神仙似的句子看了真叫人神往,叫人忘却人间有烟火味。"
还需指出,徐志摩也写过一些无聊、颓废、色情的诗。如《猛虎集》第一首《我等候你》,描绘的是一个痴情的男子等候情侣赴约时的内心活动,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你这不来于我是致命的一击,
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阳春,
叫坚实如矿里的铁的黑暗,
压迫我的思想与呼吸,
打死可怜的希冀的嫩芽,
把我,囚犯似的,交付给
妒与愁苦,生的羞惭
与绝望的惨酷。
毋须多作剖析,这种情调很不健康,也不是一个真正想追求幸福、美满爱情的男子应有的。到此为止,这首诗已不能称之为优雅的小夜曲了。可接下来的内容更是糟糕,诗人肉麻地表白:
痴!想磔碎一个生命的纤维/ 为要感动一个女人的心!/ 想博得的,能博得的,至多是/ 她的一滴泪,/ 她的一阵心酸,/ 竟许一半声漠然的冷笑,/ 但我也甘愿!即使/ 我粉身的消息传给/ 一块顽石,她把我看作/ 一支地穴里的鼠,一支虫,
我还是甘愿!
如此庸俗低下、自作多情的唠叨,既无意境,亦无美感,唯一可见的,倒是诗人日趋枯窘的思想,日渐消沉的意志。这也说明,一个诗人,不管他有多么娴熟的艺术技巧,多么睿敏的创作灵感,一旦在尖锐激烈的社会矛盾中失去方向,畏缩退避,躲进象牙之塔,鼓吹为艺术而艺术,沉溺在个人感情的小沟里孤芳自赏时,就必然陷于迷途而不能自返,再不会写出什么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来。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徐志摩也摆脱不了它的制约。
徐志摩好像一颗彗星,伴随着一道亮光就迅速而永久地消逝了。他的夭折对中国新诗坛究竟是福是祸,历来也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对此,捷克的汉学家普契克有一段评论很有意思,特辑录在此,也许对我们的研究工作不无补益。普契克写道:"谁知道他能成为什么人,能干出什么事情?但飞机中途失事,遇雾撞到了山上,于是这位未来能够给当代中国以语汇和韵律的人就什么也没有留下。他是唯一能建树这样的功勋的人。也许他的遭遇总的说来不是一件不幸?也许命运比我们对一个如此早逝的人的痛惜更为明智?因为谁能知道,从水上飘浮的柳絮,溪上小桥的绿影到马达轰鸣的工厂这段漫长的道路,一个人有没有力量走过?走过之后,能不能依然是位诗人?他有没有力量去征服十八世纪?从描写情人的扇子的格律诗,到刻划为了糊口而一天十二小时用瘦弱的肌肉同整个世界进行英勇超人的斗争的人力车夫,他能不能一越而过?……
(徐志摩擅长写)需要用语言表达一种情绪,即当一个人看到土地开始散发芳香,在废墟里,在草丛的荫影下出现一些僻静的角落,从那里传出切切的私语和朗朗的笑声时,他所感受到的情绪。(但时代)还需表达出另一种情绪,即游行队伍的天崩地裂般的呼喊声。但是这一切他不愿照老样子去写。他应该找到新的形式、新的语汇、新的形象。"④
瑕瑜互见 面貌各异
作为一位新月派的著名诗人,徐志摩尊崇闻一多关于诗歌要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观点。他熔铸中国古典诗词、散曲、民歌的精华,兼取欧洲浪漫派诗人的风格样式,积极、认真地在现代白话格律诗的原野上耕耘,形成了一种新颖、独特、清新的诗风。崇拜者,叹服那情感炽热、韵律谐和、文采照人、意味隽永的诗句,誉其为"一手奠定文坛的健将";反诘者,则揭其生搬硬套、晦涩模糊、支离破碎、矫揉造作的痼弊,贬其为诗坛"小丑"。
平心而论,徐志摩的诗确实存在着过于雕琢形式,刻意追求技巧的唯美主义倾向。且越至后期,越趋于极端。如何看待这种特别强调艺术的现象,是分析、研究其诗歌艺术风格的关键。
艺术品的产生,本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要创造艺术品,自然就得讲究艺术性,力争使作品的内在思想和表现手法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特别是文学作品,较之其他艺术样式更为直接、详尽地传递着作家的思想感受,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因此,在肯定文学作用的前提下,注意提高文学技巧和形成风格流派,不仅无可非议,而且是理直气壮的。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强调过头就容易走向反面。孤立地谈艺术,将艺术凌驾于思想内容之上,甚至认为追求艺术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最终和全部的目的,这就在客观上把严肃的创作活动变成了一种文字游戏。结果,势必降低、削弱以至完全改变了作品的社会价值。所以,我们通常是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这个提法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不从作家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本人遭遇出发,简单笼统地予以肯定或否定,不仅毫无说服力,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例子:蜚声世界文坛的俄国诗人普希金曾是一个渴望战斗的鼓手。他的《自由颂》响彻愤慨的吼声:
唉,无论我朝哪儿观看,
到处是皮鞭,到处是锁链,
还有致人死命的法律的羞辱,
和奴隶们的吞声饮泣;
到处都是被偏见的浓雾
笼罩着的邪恶的权力。
然而,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观点的人,常常爱引用他的另一首诗以为佐证,
不是为了生活的骚扰,
不是为了私欲,
也不是为了战斗,
我们生来是为了灵感,
为了甜蜜的声音和祈祷!
稍一推究两诗形成的历史背景,便不难明白其原委:普希金写后一首诗时正受到沙皇和宪兵司令的特别"保护"。普列汉诺夫据此论证:凡是在艺术家和他们周围的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地方,就会产生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⑤ 我体会普氏的意旨是:在大夜弥天、风雨如磐的险恶环境中,诗人高举为艺术而艺术的标语牌,有时可能是言不由衷的,骨子里或许含有不与统治者合作的内蕴。如果确是这样的话,那么其进步性就不当被漠视。自然,这种软性抵抗难免流于消极。请看徐志摩后期的一首诗,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看她们的翅膀,
看她们的翅膀,
有时候纡回,
有时候匆忙。
…… ……
雁儿们在云空里彷徨,
天地就快昏黑!
天地就快昏黑!
前途再没有天光,
孩儿们往哪儿飞?
…… ……
--《雁儿们》
该诗样式别致,格调殊众,艺术上颇有特色。二、三两句采用叠置的手法,同样的内容,音值却增长一倍,语气加重,印象亦深,与后两句诗互为照应,融洽得体,不仅能吟咏,也很好看,不失为一种新颖独特的诗歌体裁。可惜的是,这首身段美丽的小诗,思想性却十分贫乏。看来看去,只见些许淡淡的、莫名的惆怅织在字里行间。"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也只有那么一点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情绪。"(茅盾语)
诗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样式,都是人们为了多层次地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它们的作用是相近的。然而,各种艺术都自身的局限性,没有一种艺术能够完全取代另一种艺术。就说"诗"与"歌"吧,这两个词常常联合使用,足见它们的关系之亲密。但细论起来,还是各有讲究的。诗是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手段,将热烈跳荡的情感编织成思维形象,以引起阅读者心灵上的波动与共鸣,达到怡情寄慨的目的。歌则依靠高低、长短、强弱有机组合的旋律音响构造出听觉形象,即使没有歌词,单凭旋律,听众也能从中感受到某种情绪氛围,获得美的享受。闻一多强调诗要具有"音乐美",乃是借用音乐的术语,把单纯词、复合词、词组看作"音节",要求在一首诗中,每一行音节的数量变化要有规律可循,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诵耐听,富有音乐性。这个理论高出前人,自有其价值。但是,"诗"与"歌"毕竟各自为一门艺术,不承认这点,漠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创作中就会走弯路,事倍功半。著名的《伏尔加船夫曲》沉雄浑凝,蕴含着俄罗斯民族对沙皇统治的深深不满,是一首富于反抗精神的纤夫之歌。徐志摩模仿它写了一首《庐山石工歌》,除了"鄱阳湖低庐山高","电闪飞大雨暴,天昏地黑上山去"几句话外,通篇就是"浩唉"的语气词堆砌。虽然作者饱蘸浓墨,精心设计,大量地使用了感叹号,仍不能产生类似《伏尔加船夫曲》那样粗犷激越的艺术感染力。因为船夫曲中的"嗨哟"通过不同音色、不同节奏、不同音量的对比交替,一下子就能强烈地震撼听众的心灵。而《庐山石工歌》中的"浩唉",没有模进、变奏、转调、加花这些音乐特有的艺术手段作支撑,仅靠感叹句或三节一句、两节一行的不断反复,仍然是静止的文字,无法达到音乐那样具有强烈动感的效果。难怪不少人认为,《庐山石工歌》还不如它的附录来的动人哩。以此为鉴,多少也能看出,即使是诗这个比较讲究形式和技巧的文学品种,光有激情和技巧,轻视思想性的凝练与开掘,同样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艺术品。毋须否认,徐志摩对白话诗技巧的探索、创新,还是很有成就的。这首先表现为他的诗形式多样,风格清新。《一条金色的光痕》用的是硖石土白,与诗中农妇的形象相吻合,读来淳朴感人,乡情浓郁。《毒药》、《白旗》有感于时事,觉得负载不堪忍受,人的天性遭到滚油般的煎熬,面对恶毒的红尘世界,诗人也报以利刃、狞笑和毒药。两诗都是散文体,自由的体式与充实的思想内容十分协调,相得益彰。《谁知道》以坐车人与拉车的"褴褛老头"对话的方式,为那个像夜一样暗沉沉、黑黢黢、遍地是坟,人鬼不分的社会镌刻了一幅肖像。坐车人慌乱、惊恐的心情同拉车人呆滞、麻木的神态互为反衬,对比强烈,气氛阴森。全诗不拘格套,句子或长或短,韵脚时有时无,完全服从内容需要,毫无雕琢之痕,较好地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其他形式的还有《庐山石工歌》为号子风;《梅雪争春》、《人变兽》都是四句一段,每行字数相等的方块诗;甚至阶梯式、民歌体、自由体、无韵诗等都在他笔下出现过。从题材、体裁上分析,有颂歌、牧歌、打夯歌、风景诗、恋曲、打油诗、讽刺诗、抨击词、忏悔录、悼亡辞……无论那种题材、体裁的诗,徐志摩写来均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时见佳作,如有神助。这对一个创作时间仅十年,学诗起步又很晚的人来说,堪称一绝。
感情奔放,多用口语,是徐志摩诗歌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吟诗赋曲,古往今来皆视为雅事,故列位于"六艺"之首。即或有几位感时伤事、愤世嫉俗的士林豪杰,临到落笔成文之际,一腔怒火怨气,也都化为雅丽的辞章,绝少有以野语村言入诗的。纵观徐志摩的诗,清丽恬淡、雍容典雅、晶莹蕴藉、浓妆淡抹等抒情小品,固然琳琅满目,而嘲讽讥刺、冷峻犀利,以至凄声哀鸣、恶毒诅咒、歇斯底里的诗作,也屡见不鲜。
写诗要有激情。没有激情的人作不出好诗,更不可能成为优秀诗人。徐志摩的感情岂止丰富,诗兴勃发时就像"山洪暴发,不分方向地乱冲","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其结果,自然形成了瑕瑜互见,良莠交织的"残破的花样"。这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有着他那样经历的诗人来说,是非常自然,不足为奇的。问题是,今人目睹他留下来的"残破的花样",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从其诗作的文本原义出发,根据"五四"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联系新文学的成长道路,对徐志摩和他的诗作给出公允的评价,这该是毋须多证的题中应有之意吧。

http://www..com/s?wd=%B2%BB%CA%C7%B6%AB%B7%E7%D1%B9%B5%B9%CE%F7%B7%E7&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0

『柒』 宗仁发写有哪些诗歌

2007中国最佳诗歌--宗仁发选本2(2010-01-18 22:11:03)
转载标签:文化 分类:诗集选读
阿 西: 黄山一游
二00七年五月四日凌晨

我下了火车立即向黄山奔去

带着布鞋手套和三瓶矿泉水

在二元钱的地图上

找到了迎客松天都峰和光明顶

(我要在那里拍下相片)

天空下起小雨

小雨变成了中雨

中雨湿了路两侧的竹林

当我抵达山脚

无数昨天的影子在攒动

下雨,浓雾,山上看不见树和石头

我带着纸笔从广州来

很明显,黄山并不需要我

写一首应景的庸诗

我转身离去

黄山一动未动

丁 莉: 跑步机

走吧你对我说
路在脚下

草紧贴着地皮咬起耳朵
一些细碎,一些争执,一些纠缠与温柔
风把高八度的言辞
扎进口袋,统统
带走了
听不真了
草还在脚底下软语咕哝着

抽去那些绿、小情调
抽去你
那些日子,将只剩下一具
空洞而无望的姿势

江 耶 一个人内心的暗
辛 酉:旅途中的月光

.
车过长兴的时候,在杭宁高速上,我看到了月光
久违的月光;已经很多年
我没有见过月光了。如此皎洁的
月光,就像五百年前
我撒在护城河里的细碎的银子。
我听到了月光,三寸金莲,落地无声的脚步。

2.
再过三天就是十五了。渐满的上弦月
使我想起了一个比喻句。
你看,她多么像嫦娥略微下垂的
半边乳房。悬挂了五千年
依然那么素白,依然那么楚楚动人。

3.
旅途中的月光,在车窗外照着大地、河流、远山
和湖泊;照着将头颅埋进前胸的稻谷
在风中起舞的树林,在孤独里
暗自开合的玫瑰;照着正在啄尸的乌鸦
还有滚在花生地里野合的狐狸
和一只蚂蚁的睡眠。旅途中的月光,照着窗

也照着窗内,照着一位诗人的歌声
以及二十三名旅客的梦乡。我感到神从未如
此公平过。
2004/10/8

安顺国 星期五
慕 白: 包山底的小溪不见了

包山底的小溪不见了

我的乡亲们只好陆续地离开
梦的故乡从此长满荒草
森林一大片一大片的倒下
这些无根的树木
在城市的高楼里流浪

包山底窄窄的小溪在我童年的河流中
清晰可见
一伸手就能抓住一二朵
快乐幸福的水花
母亲在溪边洗菜,荷锄晚归的父亲
在溪边一遍又一遍的擦洗心爱的锄头
隔壁和我同龄的姐姐
两只藕白的手
小心翼翼地浣洗那件粉红的衬衣
我家的老黄牛悠闲地在上游散步

包山底的小溪不见了
我的村庄,我的灵魂蒙上灰尘
从此,天空飘满痛苦的影子
眼泪,不是水。

印子君 夜色有一颗钻石般的灵魂
唐德亮 拼接
梅依然: 水的无限性

你具有无限性。
在杯子里,你是一杯水
在河床,你便是河流
在海里,你就是海洋
一棵树上,你是一棵树的经验
而现在,你在天空
寒冷。悲伤。欢乐。幸福。
命运!都统统下下来吧
我就是那只装你的容器

钱利娜 蛐蛐们
曹 东 :在我黑暗的身体内部

在我黑暗的身体内部
始终有一只手摸索着什么
越过有阴影的肺,清晰地
敲打我的骨头
我无法阻止,只能说
轻些,再轻些
它要寻找,被挤压
变硬的往事
那些高速滚动的石头
此刻,安静下来
守候在心灵的暴风口
把劈来的锋刃
一一碰卷
只有我知道,这些怪异的事物
呈现和消逝的方向

游子衿: 窗外
窗外树叶在沙沙作响。我知道
一些树叶会飘落在地
我走出去就会踩在它们身上
我的灵魂就会离开躯体
遁入明净的天空——这时而
变得晦暗的镜面
这无意义的深渊
此时已是春天,淡淡的新绿
已不能视而不见。门开着
树叶在不断地飘落
我走出去就将遗忘
就将身不由己,然而这是我的命运

范小雅: 离我生命最近的男人
有些时候
可以看见时间
走过的痕迹
比如他手里的一支烟
一截一截地
短去

这样的下午通常
有些暗
通常适合有一句没一句地
说点什么
无话可说呢
就看着他的脸
心想
这是离我
生命最近的男人

柯健君: 原谅
原谅我的坦白。向所有人
说出了
冬天临走的征兆 拖不住一棵小草的转身
原谅我向一条河流
坦诚了远方的秘密
那么远的远方
比内心更丰富
原谅我对春天的感觉
稍稍迟了一点。三月伸出枝条
抽打我的脊背
多么痛的抽打啊
我说出了一朵花出嫁的良辰
原谅我向这个世界说出了爱
原谅我作为一个普通人
突然有了
写诗的念头
2003、03、18

魏理科 一个三湖农场的姑娘
张敏华 寺院
花 语 :从潜江写到仙桃
这条路
我之所以不能完整地走下去
是因为我每走几步
都要刻下一些字符,打一个逗号
每走几步,再刻下一些字符
打一个句号
象一些手势,它们
被另一些手势接纳或抛弃
象一些抛弃,一截一截
有不为人知的骨血和痛泣

老 巢 :把黑暗进行到底
今夜不开电视
不开灯
把黑暗坚持到底
关手机
请勿打扰

一个人在自己家里伸手
不见五指练习做贼
贼头贼脑说明
贼有头脑

真有头脑
我就能在天亮前
偷出自己
说明还有贼
说明贼还行
红 孩 :一个怀疑主义者的自白
走在街上,总觉得
有人在跟踪我,瞄准我
躺在床上,总觉得
明天起来,坟墓会搁在荒野

总觉得读过的书
瞬间会成为硝烟
总觉得喝过的水
蝙蝠已经沾过
总觉得灌下的酒和喷出的烟
会殃及整座城市

总觉得梦里的一切都是真的
总觉得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
总觉得活在这个世上
就像没有活着

苏兰朵 日记:06年7月24日傍晚
我在屋里浏览网页
像一条鱼,从一个鱼缸游到另一个
没有水,可以呼吸的是诗
那里的夜空,星星也是电子的
窗外有孩子在喊
奶奶——奶奶——
不说干什么,就一直喊
是男孩还是女孩
脚上的一双小鞋
咯吱咯吱地响
我始终留着耳朵等他说话
直到那咯吱咯吱的声音
消失在我的倾听中

俞 强 假设
李 浩 简单
小 米 突然想到
刘大程(刘大程,男,73年生,来自湖南湘西山区。曾只身浪迹西南,当. 过教师、编辑,搞过绘画等,2001年春来莞打工,现为 ) 等
泉 子 :这个未完成的男人
这个未完成的男人
他选择从七楼窗口的轻轻一跃
来解除他与这个世界所有的纠缠是对的
那么,他那目瞪口呆之后就藏进
岩石之中的父亲
他那哭天抢地的母亲
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来表达对
这一事件的态度也是对的
只有这一事件那唯一的见证与转述者
是应当受到诅咒的
因为他发现了,哦,这并非他的发明
那刻骨的爱
不过是我们骨髓深处那无法言说的仇恨

陈计会 此时此地
黑 枣 :老式打桩机
好几次我把那台沉重的老式打桩机

搬到心上来——“咣”、“咣”、“咣”……

我不知道这样做是想使这块隐秘的地盘

变得更加坚不可摧?还是粉碎?

这么晚了,它还在工作着

它惊扰着我——当我陷入一种庸人自扰的困惑中

它用它富有节奏感的撞击

从我的灵魂深处牵引出一列夜行火车……
2008.3.7.

花 枪: 在尘世

这世界对我的伤害来自
我的孤独和敏感
我的恐惧来自对这个世界深刻的爱
来自我听到的
和不可看见的那些事物

寒 烟 :在星空下

你抑制不住地抬头
仿佛要从星空这浩瀚的词典里
查找自己的出处
一颗星突然明亮得像一颗钉子
将你垂直地钉在那儿

就这样被命名,被点亮
在最晦暗的时刻
就这样被逐向无垠的旷野
像一个乞丐那样,用被唾弃的手掌
捡拾星光撒落的点点碎面包屑

投进心底的每一缕星光
都会如期长成一块磬石
--你曾经怎样仰望
就将怎样匍匐

赵亚东 去医院看望一位老朋友
朵 渔: 妈妈,您别难过

秋天了,妈妈
忙于收获。电话里
问我是否找到了工作
我说没有,我还呆在家里
我不知道除此之外
还能做些什么
所有的工作,看上去都略带耻辱
所有的职业,看上去都像一个帮凶
妈妈,我回不去了,您别难过
我开始与人为敌,您别难过
我有过一段羞耻的经历,您别难过
他们打我,骂我,让我吞下
体制的碎玻璃,妈妈,您别难过
我看到小丑的脚步踏过尸体,您别难过
他们满腹坏心思在开会,您别难过
我在风中等那送炭的人来
您别难过,妈妈,我终将离开这里
您别难过,我像一头迷路的驴子
数年之后才想起回家
您难过了吗?
我知道,他们撕碎您的花衣裳
将耻辱挂在墙上,您难过了
他们打碎了我的鼻子,让我吃土
您难过了
您还难过吗?当我不再回头
妈妈,我不再乞怜、求饶
我受苦,我爱,我用您赋予我的良心
说话,妈妈,您高兴吗?
我写了那么多字,您
高兴吗?我写了那么多诗
您却大字不识,我真难过
这首诗,要等您闲下来,我
读给您听
就像当年,外面下着雨
您从织布机上停下来
问我:读到第几课了?
我读到了最后一课,妈妈
我,已从那所学校毕业。

『捌』 张月宇诗词

没意思,就他的时间了,他现在很漂亮的一些事情,这个比较网络山瀑布。

『玖』 有哪些书是收录了现代诗歌的

古代罗马文学的历史分期:(1)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文学。代表作家普劳图斯(《一坛黄金》、《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泰伦提乌斯(《婆母》、《两兄弟》。
(2)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学。代表作家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3)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代表作家有塞内加和塔西陀。P.12-P.18
3、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文学:(1)教会文学:主要形式是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教会思想统治的主要武器是《圣经》
(2)人民英雄史诗:主要成就是日尔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英国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萨迦”、芬兰的《卡列瓦拉》。P.54-P.57
4、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1)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如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2)骑士文学: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和骑士叙事诗。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是骑士叙事诗常写的题材。描写亚瑟王传奇的著名作品是《郎斯洛》。
3)城市文学: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P.59-P. 70
5、文艺复兴时期5,意大利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彼特拉克,代表作诗集《歌集》。法国文学的代表是“七星诗社”;代表作家:蒙田,代表作《随笔集》;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西班牙文学的代表作家维加,代表作剧本《羊泉村》。西班牙最早出现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小癞子》)。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乔叟,是人文主义代表作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代表作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大学才子派”剧作家有约翰·黎里、托马斯·基德、罗伯特·格林、马洛,其中以马洛成就最高。P.92-P.104
6、十七世纪出现“马里诺诗派”和“巴洛克风格”夸饰主义流派。P.157
7、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十七世纪法国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高乃依,代表作是悲剧《熙德》(未遵守“三一律”);拉辛的代表作是《安德罗马克》和《费德尔》;布阿洛的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拉封丹是以寓言诗出名的诗人。P.158-P.167
8、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是莫里哀,代表作《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妇人学堂》、《伪君子》、《唐璜》(非拜伦之《唐璜》)。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史嘉本的诡计》。P.172-P.175
9、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到菲尔丁(“散文中的荷马”恩格斯语)的创作,达到最高成就。亨利·菲尔丁的代表作是《约瑟·安德鲁传》和《汤姆·琼斯》。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飘流记》、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P.192-P.196
10、十八世纪法国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启蒙主义作家伏尔泰,代表作有《老实人》(伏尔泰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黄金国”)、《天真汉》;狄德罗的代表作有小说《修女》、《宿命论者雅克》、《拉摩的侄儿》;卢梭的代表作有小说《新爱洛绮丝》、《爱弥儿》和《忏悔录》。P.200-P.204
11、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发生了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狂飙突进”运动,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青年时代的歌德和席勒是最主要的代表。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和《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是代表作。P.206-P.207
12、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被称为“湖畔诗人”的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雪莱的作品有抒情诗《致云雀》、《西风颂》,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P.246-P.251
13、《东方叙事诗》是以东方为题材的富有浪漫色彩的传奇诗,共六篇。诗中塑造的主人公被称为“拜伦式英雄”。《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P.262
14、诗体游记《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的代表作。P.366
15、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第一时期的作品有:《匹克威克先生外传》、《奥列佛·推斯特》、《老古玩店》;第二时期作品有: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董贝父子》和《大卫·科波菲尔》;第三时期的作品有《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P.373-P.379
16、影响西欧文学的理论家、思想家:十九世纪前期,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了充满悲观主义、否定任何历史进步的学说——唯意志论。十九世纪下半期,德国又出现了一个唯意志论者——尼采,他提出“超人哲学”。这一时期还有法国的实证主义创始人孔德。法国文艺理论家泰纳认为“种族、环境、时代”是决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大要素。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十九世纪末提出直觉主义和生命哲学。P.402-P.404
17、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在为建立和保卫公社的日子里,诞生了巴黎公社的文学。P.405
18、法朗士晚年的重要作品有《企鹅岛》、《诸神渴了》、《天使的反叛》。1921年被授予诺贝尔奖金。P.411
19、肖伯纳是费边社的组织都之一,其戏剧集《不愉快的戏剧》中的《鳏夫的房产》和《华伦夫人的职业》最为出色。《愉快的戏剧》包括四个剧本。P.413-P.414
20、十九世纪后期西欧最有成就的作家,是法国的左拉、莫泊桑、法朗士,英国的哈代、肖伯纳和挪威的易卜生。
21、在法国文学史上,龚古尔兄弟的小说《日尔米妮·拉赛尔特》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自然主义作品。P.416
22、十九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文学,鼓吹“为艺术而艺术”(纯艺术)。王尔德有《快乐王子集》等童话作品。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剧本《莎乐美》。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有时也被称为颓废主义。P.421
23、欧仁·鲍狄埃是《国际歌》的作者。他的第一首诗是《自由万岁》。P.423
24、左拉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黛莱丝·拉甘》。《人间喜剧》式的作品《卢贡——马卡尔家族》,从《卢贡家族的家运》起到《巴斯卡尔医生》止,包括20部长篇小说,比较重要的有《小酒店》、《萌芽》、《娜娜》。完成《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写作之后,左拉开始写作三部曲《三城市》,包括《鲁尔德》、《罗马》、《巴黎》。在《三城市》后,左拉又创作了《四福音书》:第一部《繁殖》、第二部《劳动》、第三部《真理》、第四部《正义》(未完成)。《萌芽》是说工人阶级的觉醒和斗争像萌芽的种子一样,主人公是罢工领导人艾蒂安。P.438-P.448
25、莫泊桑得到福楼拜的指导。“梅塘集团”代表作家有左拉、屠格涅夫、龚古尔等六位作家。1879年这六位作家在梅塘聚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以《梅塘之夜》为名出版。左拉写了《磨坊之役》。六篇中最好的是莫泊桑的《羊脂球》,这篇小说使莫泊桑一举成名。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一生》(第一部)、《漂亮的朋友》(第二部)、《温泉》等共六部。中、短篇小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著名的有《米隆老爹》、《菲菲小姐》、《两个朋友》、《羊脂球》等。第二类,是描写资产阶级风尚习俗的,著名的有《珠宝》、《我的叔叔于勒》等。第三类,是描写穷苦人民悲惨命运和赞颂劳动人民品质的,著名的有《瞎子》、《穷鬼》等。P.451-P.455
26、哈代最重要的长篇小说都属于“人物和环境的小说”,又称为“威塞克斯小说”。哈代的第一部“人物和环境的小说”是《绿荫下》。其他长篇小说还有《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最优秀)、《无名的裘德》(最后一部)。 P.465-P.467
27、易卜生的创作大致分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培尔·金特》。中期创作了一系列内容深刻的“社会问题剧”。这些剧本是《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玩偶之家》的主人公是海尔茂和娜拉。《玩偶之家》的重要艺术特点之一是它的戏剧矛盾集中突出。这和作者使用“追溯法”有关。P.483-P.494
28、十九世纪美国最早写出具有民族风格作品的人是欧文和库柏。在十九世纪上半期,美国文学中最主要的流派是浪漫主义。库柏的代表作是一组包括五篇小说的《皮袜子故事集》。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是爱默生和散文作家梭罗,梭罗的代表作是《华尔登,或林中生活》。梅尔维尔和霍桑的创作带有神秘和悲观的色彩。霍桑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红字》。梅尔维尔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白鲸》。十九世纪后半期的美国文学中,亨利·詹姆斯占有特殊的地位。有人认为,他对意识流小说的产生有影响,说他是意识流小说理论上的先驱。P.499-P.510
29、马克·吐温真名叫萨缪尔·朗荷恩·克莱门斯。代表作短篇小说《竞选州长》,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黑奴名叫吉姆。P.520-P.531
30、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主要是现实主义文学。它的“批判的”特点,正是俄国历史变革在俄国文学中的反映。现实主义作家冯维辛、拉吉舍夫、克雷洛夫、格利鲍耶陀夫、莱蒙托夫。
31、普希金于一八三六年创办了当时最大的进步刊物《现代人》。其抒情诗代表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叙事诗代表作有《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茨冈》。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三十年代创作了《别尔金小说集》,包括《射击》、《暴风雪》、《棺材匠》、《村姑小姐》和《驿站长》等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中集中塑造了两个形象:奥涅金和达吉雅娜的形象。P.552-P.556
32、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一八六零年发表了著名剧本《大雷雨》。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作品《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卡拉玛佐夫兄弟》
涅克拉索夫在一八六三到一八七六年完成了著名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在七十年代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哥略夫里奥夫家庭》
33、果戈理俄国自然派的鼻祖,代表作有《狄康卡近乡夜话》,剧本《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小说集《密尔格拉得》,《彼得堡故事集》。《死魂灵》中的主人公乞乞科夫是一个小农奴主兼资产阶级商人的形象。他走访的五个地主是:(1)马尼罗夫,智能低下,自以为贵,变态。(2)女地主科罗皤契加,愚昧无知。(3)梭巴开维支,精神低下,顽固、残暴、野蛮、粗鲁。(4)罗士特莱夫,恶霸。(5)泼留希金,贪婪,守财奴。P.567-P.576
34、屠格涅夫代表作《猎人笔记》,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最后一部)。《父与子》里的中心人物是平民知识分子巴扎洛夫。把平民知识分子作为中心人物来描写,这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第一次。
35、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主人公薇拉、拉赫麦托夫是革命者的代表。P.582-P.587
36、列宁认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代表作有《一个地主的早晨》(第一次明确地表现了自己一生最关心的问题: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问题),《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安娜·卡列尼娜》(主角列文)。《复活》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形象。P.603-P.611
37、契诃夫代表作《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草原》、《第六号病房》、《我的一生》、《带阁楼的房子》、《农民》、《姚内奇》、《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海鸥》。P.627-P.630
38、三部在苏联文学史上被称为“里程碑式”的作品是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和法捷耶夫的《毁灭》。193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P.643-P.646
39、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剧本《小市民》、《在底层》。《母亲》、《敌人》。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主人公萨姆金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P.661-P.675
40、马雅可夫斯基,未来派作家,代表作长诗《穿裤子的云》、《列宁》。1927年,为纪念十月革命,创作长诗《好!》。P.689-P.694
41、肖洛霍夫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是《胎记》。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是葛利高里·麦列霍夫、阿克西妮亚。肖洛霍夫专写哥萨克。肖洛霍夫、伊索、拉封丹都是写寓言的作家P.728-P.741
42、雷马克的反战作品《西线无战事》轰动全世界。
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作家有法国诗人瓦雷里(《海滨墓园》)、英国诗人艾略特、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和爱尔兰诗人叶芝。意识流代表作家有英国的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美国的福克纳。P.773-P.777
43、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母与子》)。约翰克利斯朵夫是贝多芬式的英雄。P.789-P.791
44、德莱塞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美国的悲剧》(美国进步文学评论界称之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P.800-P.805
45、卡夫卡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判决》、《变形记》,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特色是象征、荒诞、佯谬、意识流、痛苦的幽默。《审判》是“卡夫卡式”小说形成的标志。P.816-P.823
46、乔伊斯是意识流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有诗集《室内音乐》,短篇小说《都柏林人》,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剧本《流亡者》。《尤利西斯》是乔伊斯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与荷马史诗《奥德修记》有平行关系(奥德修斯又名尤利西斯),主人公犹太人布鲁姆,其妻莫莉,斯蒂芬·代达罗斯。长篇小说《芬尼根守灵夜》P.826-P.840
47、海明威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P.842-P.850
48、萨特最早,也最透彻地指出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的价值在于:它是“荒诞的证明”。从这部小说出发,加缪开始建立起并阐发出他独特的“荒诞哲学”的思想体系。这部小说,连同直接论述“荒诞哲学”的第一部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的神话》(副标题即为“论荒诞”)的发表,立即引起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就此奠定了加缪著名作家的地位。1957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反抗者》的发表可能看作加缪“荒诞哲学”体系的终结。P.857-P.859
49、古埃及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埃及的宗教诗集《亡灵书》是指供死者阅读的书。最初刻在墓壁上,后来改写在草纸卷上。P.868
50、十二块泥板,钉头字书写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文学史中最早的史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巴比伦人认识自然法则、探索生命奥秘的朴素愿望。
51、《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共有四种本集,即《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和《耶柔吠陀》。《梨俱吠陀》共收入诗歌一千零二十八首。古代印度的寓言故事主要有《本生经》,《百喻经》(共收入佛教故事九十八篇),《五卷书》(印度影响最大的纯文学作品)。古代印度两大史诗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P.873-P.875
52、《旧约》用希伯来语写成,其中的诗歌有雅歌和哀歌。《旧约》中的《约伯记》是一部大型哲学诗剧。P.888-P.894
53、中古亚非国家社会发展的特点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亚非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了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不平衡。(2)题材广泛,体裁多样。(3)民间文学达到较高水平。(4)宗教影响显著。P.918-P.919
54、《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佛足石歌四种。松尾芭蕉被称为“俳圣”。P.921-P.924
55、在中古波斯文学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杰出的诗人,其中最负盛名有鲁达基(“诗人之父”)、萨迪等。P.930
56、《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
57、近代日本文学开始最早,对周边国家影响最大。最具特色的是自然主义,是日本文学的主潮,具体表现为“私小说”。 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我是猫》。
专有名词: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4-16世纪),产生的新生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中世纪基督老文化的重重樊篱,打开了中世纪的神权统治,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从观念形态上开辟了道路,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为中心的人文中心。它是在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
泰戈尔发表了长诗《野花》、《诗人的故事》等,1881~1885年,出版抒情诗集《暮歌》、《晨歌》、《画与歌》,还有戏剧和长篇小说。戏剧和小说多取材于史诗和往世书,诗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1886年,诗集《刚与柔》出版,标志着他在创作道路上进入面向人生与现实生活的时期。诗集《心中的向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独特风格开始形成。这一时期还写了剧本《国王与王后》和《牺牲》,反对恢复婆罗门祭司的特权和落后习俗。19世纪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时期。从1891年起,在他主编的《萨塔纳》杂志上,发表《摩诃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说,主要是反对封建压迫,揭露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现象。他发表了《金帆船》、《缤纷集》、《收获集》、《梦幻集》、《刹那集》5 部抒情诗集,1部哲理短诗《微思集》和1部《故事诗集》。收入《缤纷集》的叙事诗《两亩地》是作者民主主义思想的最高表现。从《刹那集》起,他开始用孟加拉口语写诗。他的第二部英译诗集《园丁集》里的诗大多选自这一时期作品。
20世纪初泰戈尔遭遇到个人生活的不幸,丧偶、丧女、丧父的悲痛与伤感在诗集《回忆》、《儿童》和《渡船》中有真实记录。他另有两部长篇小说《小沙子》和《沉船》。1910年,长篇小说《戈拉》发表,它反映了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塑造了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战士形象;歌颂了新印度教徒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祖国必获自由的信心,同时也批判他们维护旧传统的思想;对梵社某些人的教条主义、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挞 。这期间还写了象征剧《国王》和《邮局》及讽刺剧《顽固堡垒》。1910年,孟加拉文诗集《吉檀迦利》出版 ,后泰戈尔旅居伦敦时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献集》里的部分诗作译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译本出版,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进入另一创作高潮,发表诗歌《歌之花环》、《颂歌》、《白鹤》、《逃避》,中长篇小说《四个人》与《家庭与世界》。20世纪20 年代泰戈尔仍坚持写作,发表剧本《摩克多塔拉》、《红夹竹桃》,长篇小说《纠纷》、《最后的诗篇》及一些诗作。30年代他又陆续出版长篇小说《两姐妹》、《花圃》、《四章》;戏剧《时代的车轮》、《纸牌王国》 ;诗集《再一次》、《边缘集》和政治抒情诗《礼佛》等。1941年4月 ,他写下最后遗言、有名的《文明的危机》,对英国殖民统治进行控诉,表达了对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念。80后代表诗人,排名不分前后:李成恩、阿斐、丁成、唐不遇、巩玟语、王东东、郑小琼、春树、嘎代才让、熊盛荣、泽婴、肖水、巩巩幻想家、董非、蒙晦、郁颜、茱萸、冯志亮、叶丹、南小北等。

『拾』 韩国诗人尹东洙

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尹东柱出生于当时的中国吉林省和龙县明东村(如今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明东村)。他的舅舅金耀渊是当时的图们江一带中朝边界地区的著名抗日启蒙运动家、教育家。他致力于教育,为了启蒙在中国境内的朝鲜移民的子女,并给他们传播抗日思想,在如今的龙井市明东村创办了明东小学、明东中学、明东女校等学校。从一九零八年到一九二五年,从这几所学校里,先后培养出了千余名学生,为以明东村为起点的龙井地区后来成为当时的北间岛(即延边地区)的教育中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这些学生中,后来出现了许多从事抗日运动的志士,他们在当时以及后来在延边地区发生的一系列的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出现了在朝鲜韩国被誉为电影之父的罗云奎,以及本文将要回顾的诗人——尹东柱。

在幼年,尹东柱与他的姑表兄弟宋梦奎一起,受过基督教的洗礼。他在他的家乡接受了初级教育,先后就读于朝鲜移民系统的明东小学、恩真中学(龙井的基督教教会学校)。其间还到离明东十里地的大砬子,在中国人创办的学校的小学六年级就读了一年。一九三五年九月,尹东柱转学到平壤崇实中学,翌年三月底,崇实中学因师生拒绝参拜神社而被日本殖民当局封闭。一九三八年,已经是二十二岁的尹东柱,在家乡毕业于光明中学之后,于四月进入了首尔的延禧专科学校,学文科,并在该校开始度过了为期三年的寄宿生活。

尹东柱从小喜欢文学和诗歌,迄今所能找到的他的诗歌处女作,是于一九三四年写成的《生与死》、《一枝蜡烛》及《没有明天》,那一年他十八岁。一九四一年,由于正处于太平洋战争时期,学校缩短学制,延禧专科学校四年级学生提前三个月毕业。尹东柱将自己创作的十九首诗编成自选诗集——《天和风和星和诗》,打算出版七十册却未能如愿以偿。他把此诗集抄写成三本,分别送给了他的恩师李扬河和朋友郑炳昱各一本。后来由韩国出版的《尹东柱诗集》,便是以郑炳昱收藏的这本手抄本作为母本的。

这年年底,他的家人为了让他顺利办好去日本留学的手续,只得违心屈服于日本殖民当局所谓的创氏改名政策,将全家的姓氏改为平沼,即日本姓氏。为此,尹东柱还专门写了一首叫《忏悔录》的诗,表白了此事件所带来的痛苦心境。

到了日本以后,他先进入了东京立教大学文学系英文专业,后来又转学到京都同志社大学英语系。在这段时间里,尹东柱给在首尔的一个朋友寄去了自己所写的《容易写成的诗》等五首诗,这五首诗便是现在所能够寻找到的他最后的诗作。

一九四三年七月,当时也是在东京留学中的姑表兄弟宋梦奎,因涉嫌搞独立运动而遭到日本警察的逮捕,被关押于京都下鸭警察署。七月十四日,正要踏上回家探亲的归途时,尹东柱也因涉嫌搞独立运动而被捕,被监禁于下鸭警察署。一九四四年三月,尹东柱经京都地方审判所判决,以其违反一九四一年修订的治安维持法第五条而搞独立运动为理由,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120天的拘留期可包括在内。四月,宋梦奎也被加以与尹东柱同样的罪名,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拘留期不得计入。这样,尹东柱和他的姑表兄弟宋梦奎,双双被关押在了福冈刑务所。

一九四五年二月,尹东柱的家人收到了一封电报,“二月十六日东柱死亡,速来收尸”。尹东柱的父亲赶赴福冈刑务所,令出尹东柱的遗体,火化后把骨灰带回了家乡龙井。尹东柱的父亲到日本后,曾经去探监看望了宋梦奎,此时,宋梦奎每天被打不知其名的注射,人已瘦成了浑身的皮包骨头,他于三月十日,也死于狱中。如今,一些研究者指出,尹东柱和宋梦奎一样,也是死于人体实验的。

一个日本看守告诉尹东柱的父亲说,“东柱先生殒命前曾大声呼喊,只是听不明白他呼喊了什么。”尹东柱的骨灰于三月六日葬于龙井东山教堂的墓地。在葬礼上,他的友人朗诵了他在生前发表在《文友》杂志上的诗《自画像》及《新的路》。

尹东柱含冤殒命时,离日本战败投降仅仅是剩下六个月。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