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西湖春暮赏析
A. 阮郎归 西湖春暮白话翻译
阮郎归 西湖春暮来
[南宋]马子自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清明以后,寒食过去,花香渐远,花红渐稀。
即便是翻腾了衣装,热闹了苏堤,强要留住春天,但春天又如何知道,又岂能强留。
雨中花,渐渐颜色褪去;
柳絮舞,奈何零落泥中。
踏青的女子,再无追逐春色的意趣,停下了脚步。
一艘两艘三艘船,叫来载人归去。人归去,春也归去。
B. 2014安徽高考卷,阮郎归 西湖春暮 答案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答:
【解 析】本题考查了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情感进行分析,是这道题的答题方向,然而题干还指明了分析的切入口,那就是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因此,考生解答这道题,首先必须从词作中找到词人对西湖游人描写的文字,然后去揣摩不同动作神态的人所具有的不同情感。
【示 例】“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 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答:
【解 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暮春之景”。因此,考生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 人的写景之句。“面”即是对晚春季节西湖景色的整体描绘,“点”又是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
【示例】“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C.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阮郎归 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 ① 妆束
小题1: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小题2: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D. 阮郎归西湖春暮的拼音
ruǎn láng guī ·xī hú chūn mù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