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名言古文
① 关于诚信的古代名句
1、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旅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春秋·佚名《晏子答梁丘据》
译文:做儿子的原则是,要钟爱他的兄弟,(把这种爱心)施加到他的父辈身上,对子侄们慈爱仁惠,对朋友诚实守信,这叫做孝。
2、申诚信而罔违兮,情素洁于纽帛。——两汉·刘向《九叹》
译文:我坚守诚信之道决不背离啊,我的感情就如束帛纯洁无伤。
3、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唐·吴兢《贞观政要》
译文:有了诚信,就不会产生二心。实行德政,边远的人民也会来归顺。
4、臣窃以为苟有诚信,则子不为轻;若其不信,则弟不为重。——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译文:臣下心中认为,如果有诚心信义的话,那么儿子的重量就不轻,如果不讲信义,那么即使是弟弟,分量也不是很重的。
5、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西汉·戴圣《礼记·祭统》
译文:所以贤者的祭祀,不过是竭尽自己的诚信与忠敬,奉献祭品,行典礼,和音乐,按季节祭拜。
② 劝说别人诚实守信的古文名句
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3、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7、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9、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0、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11、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12、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3、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1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16、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1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18、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19、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0、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③ 有关诚信的古文、诗句都有那些呢
一、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出自:《礼记·中庸》
解释: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版能感化人。
二、诚者,天权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出自:《孟子·离娄上》
解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三、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出自:《周易·家人》
解释: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四、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出自:《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解释: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五、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出自:明·薛瑄《读书录》
解释: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3)诚信的名言古文扩展阅读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统称。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用,一诺千金等等。但一般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指为人处事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诺。
④ 诚实守信的名言(文言文)
诚实守信的几则小故事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南北朝时,有一个非常老实的人,叫明山宾。他当州官时,因开仓济贫得罪朝廷,被罢除官位。
有一天,他看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便把父亲留给他的瘦牛去集市上卖了。可是回到家中,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头牛曾经患过腿疾,就急忙跑到集市上,找到买主,跟他说明情况,并主动退了一半的钱。周围的人都赞叹不已。
⑤ 劝说别人或勉励自己诚实守信的古文名句
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3、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7、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9、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0、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11、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12、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3、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1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16、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1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18、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19、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0、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⑥ 诚信文言文名言警句
诚信名言警句汇总如下
1、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2、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3、甚至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
4、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5、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
6、言必信,行必果。
7、虚情假意不值得感谢。
8、忠城的人,对人处处关心;虚伪的人,对人当面奉承。
9、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10、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11、养心莫善于诚。
12、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
13、不虚心,不知事;不实心,不成事。
14、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15、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16、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17、当信用消失的时候,社会就没有生命。
18、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19、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20、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21、小信诚则大信立。
22、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23、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
24、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
25、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
26、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27、当今世界的所有恶劣品质中,不真诚是最危险的。
28、弘扬诚信意识,彰显美好形象。
29、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30、奸险是万恶之源,忠厚是完善之本。
⑦ 关于诚信的古诗文名句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内
--韩非,战国哲容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⑧ 古文里关于诚信的名句
宁我负人 休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