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古代汉语中许行中的名句

古代汉语中许行中的名句

发布时间: 2021-01-24 21:57:00

Ⅰ 古代汉语双宾语句特点

双宾语 在句子中,谓语动词所带的两个宾语叫双宾语。其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也叫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也叫直接宾语。近宾语往往指事物。现代汉语中具有给予、告知、教示义的动词往往可以带双宾语,如“给我一本书”、“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赵老师教我们英语”。古汉语中具有同样意义的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这种情况的双宾语,可以说古今基本一致,比较容易理解。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到了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双宾语了。这种双宾语与现代汉语出入较大,值得特别加以注意。 (一)古汉语中具有给予义的动词“赐”、“与”、“予”、“遗”(wèi)、“贻”等可以带双宾语。它们所带的宾语,近宾表示给予的物件,远宾表示给予的内容。例如: ①公赐之食。(《郑伯克段于鄢》) ②赐赵夙耿,赐毕万魏。(《史记·晋世家》)——赵夙、毕万,人名;耿、魏,地名。 ③文公与之处。(《许处》) ④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汤使遗之牛羊。(《孟子·滕文公下》)——汤,指商汤,商代国君;之,代葛国国君葛伯。 ⑥李斯遣人遗非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⑦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二)古汉语中具有告知、教示义的动词“语”、“告”、“教”、“示”等可以带双宾语。它们所带的双宾语,近宾表示告语、教示的物件,远宾表示告语、教示的内容。例如: ①公语之故,且告之悔。(《郑伯克段于鄢》) ②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庄子·秋水》)——之,代井蛙。 ③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许行》) ④于是乎我原以示之信。(《城偿濮之战》) ⑤上指示慎夫人新丰道。(《张释之列传》) 动词“问”在古今汉语中都能带双宾语。古汉语的例子,如: 上问上林尉诸禽盖薄。(《张释之列传》) (三)古代汉语中有不少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到了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双宾语了。这种双宾语结构在理解和翻译上都非常值得注意。例如: ①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韩之战》) ②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 ③紾之臂而夺之食。(《孟子·告子下》)——紾(zhèn):扭转。) ④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

Ⅱ 以"以"为例,说明古代汉语中介宾结构跟现代汉语介宾结构有何区别

介词“以”的介宾结构在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有两点:回
1、“以”的宾语的位置。一般答说来,“以”的宾语是在“以”之后出现,但有时也出现在“以”字之前。这又有两种情况:(1)当宾语是疑问代词时,置于“以”字之前。(2)非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介词“以”的前面。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可能是远古时代语法形式的残留。例如:
①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②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许行》)
此外,代词“是”字作“以”的宾语,一般也置于“以”之前。
2、“以”的宾语的省略,当介词“以”的宾语是上文中已出现过的事物,这个宾语常常省略。例如:
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② 小有人母,皆尝小人之羹,未尝君之羹。请以( )遗之。(《郑伯克段于鄢》)
③ 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在尉婿韦晤坚持,不得命。……太尉曰:“然终不以( )在吾第。”(《段太尉逸事。》
例① 省略了宾语“衣食”;例②省略了宾语“君之羹”;例③省了上文出现过的“大绫”。

Ⅲ 09秋学期《古代汉语(1)》第二次在线作业

1.B.
2.B.
3.同1一样.B.
4.A,隐:痛,怜惜.
5.B.
6.B.
7.A.快步走
8.A.省略了主语,“百乘”应理解为“从车百乘之使”回,句子的意思应理解为“拥有百答辆车的使者是地位显赫的使者”
9.同7一样.A.
10.B.

Ⅳ 古代汉语副词中“有点”的古今意义对比。最好能举几个例子。

“有点”是副词吗?里面好像没有?不信你看看
一、 程度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程度。例如表示最高程度的主要有“最、绝、极”等,表示较高程度的主要有“太、殊、尤、甚”等,表示程度加深的主要有“弥、益、俞”等。这些比较容易理解,不再举例。下面的两个词值得注意。
1、 少,是“稍微”、“略微”的意思,例如:
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 (庄子·徐无鬼)
太后之色少解。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颇,在古代有两种意义:一是程度偏高,略近“很、甚”。例如: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另一个意思是“稍、略”。例如:
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 (论衡·别通)
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二、范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的范围。
1、表示总括全部的有“皆、悉、尽、咸”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全”“都”“总共”。这些比较容易理解,下面各举一例。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左传·隐公元年)
齐悉复得其故城。 (史记·燕召公世家)
周礼尽在鲁矣。 (左传·昭公2年)
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 (汉书·元帝纪)
2、古汉语中,“但、徒、特、第、直”常用来表示“只”的意思。例如: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乐府诗集·木兰诗)
徒善不足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离娄上)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荀子·非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史记·孙膑)
不可,直不白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梁惠王)
3、仅,表示“只、才、刚够”的意思时,古今是一致的。例如: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 (史记·乐毅列传)
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注意:在唐代诗文中,“仅”还可以表示“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的意思。一般只用在数目字前面,读去声。例如: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三、时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且、将”等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方、适”等表示正在进行;“尝、曾”等表示已经过去;“长、常”表示经常发生;“稍”表示缓慢地发生变化等等。
1、曾: 作副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时间,相当现代汉语的“曾经”。例如: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 (史记·孟尝君列传)
一是表示情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居然、竟”。这种用法今天已经消失,值得注意。例如: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诗经·卫风·河广)
2、尝: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曾经”。例如: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战国策·魏策四)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史记·陈涉世家)
四、情态副词
(有的教材把表示语气的副词另立一类,叫语气副词。)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一定的情态或语气的副词。和现代意义差别较大的有“且、固、盖”等等。
1、且: 在古代汉语常作连词用,和现代汉语“而且”意义相当。此外,还常作副词表示情态,有“姑且、尚且”的意思。例如:
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史记·鸿门宴)
2、固: 作为情态副词是“本来、当然”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固然”意思完全不同。例如: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孟子·许行)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3、盖: 是表示语气的情态副词,常放在句首表示提示和推测性论断的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例如: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史记·孝文本纪)
4、表示反问语气的有“岂、其、宁”等。意思是“难道、怎么”。例如: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诗·郑风·褰裳)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左传·僖公十年)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 (战国策·赵策)
五、否定副词
常用的有“不、弗、毋、勿、未、非、否”等。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不和弗: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古代“不”的用法基本和现代相同:既可以否定动词,又可以否定形容词。例如: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齐桓公伐楚)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在秦汉以前,“弗”字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一般来说,“弗”字后面的动词只能是及物动词,但动词后面却不带宾语。这是和“不”的用法显著不同的。例如:
功成而弗居。 (老子)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墨子·兼爱上)
“弗”字后面动词带宾语的例子,在先秦非常少见。例如: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孟子·告子上)
2、毋(无)和勿 :都经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意思是“不要”或“别”。这是和“不、弗”的重要区别。“无”和“毋”是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例如:
大毋侵小。 (左传·襄公十九年)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史记·项羽本纪)
苟富贵,无相忘。 (史记·陈涉起义)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孟子·梁惠王上)
有时“毋”和“勿”用于陈述句,则表示一般的否定。这种用法频率较低。例如:
欲无获民,将焉避之。 (左传·晏婴论季氏)
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 (吕氏春秋·为欲)
3、未: 表示对尚未实行的某种动作、行为或状况的否定。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左传·僖公22年)
有时,“未”字只表示一般的否定,和“不”的意义比较接近。例如:
君未知战。 (左传·僖公22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4)
4、非和否: “非”和“否”都是特殊的否定副词。“非”所否定的不止是动词,而是后面整个谓语。例如: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韩非子·五蠹)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庄子·秋水)
前例是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后例是否定叙述句中的谓语,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认。
“否”也是一个用法特殊的否定副词,它和表肯定的应答之词“然”对立,相当于“不”或“不是的”。例如: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 (孟子·许行)
“否”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面。例如:
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 (左传·襄公30年)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 (李斯·谏逐客书)
六、表敬副词
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副词,一般是从动词虚化来的。表敬副词可以分尊人和自谦两类。
1、尊人的有“请、幸、谨、敬、惠、辱”等。下面各举一例: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韩信曰:“夫人深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辛为信谢项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
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史记·苏秦列传)
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君惠吊亡臣,一重有命。 (国语·晋语二)
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 (左传·成公13年)
子,一国太子,辱在此。 (史记·晋世家)
2、自谦的表敬副词,常用的有“窃、忝、猥”等。例如: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李斯·谏逐客书)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战国策·赵策4)
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 (后汉书·史弼传)
臣受恩偏特,忝任师傅。 (后汉书·杨赐传)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七、指代性副词
指代性副词“相”和“见”,是两个特殊的副词,它们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作状语,意义上指代宾语,动后面语不再出现。
(一) 相:1、作一般副词用,表示互指。
(1)表示“互相”。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 《史记·孙吴列传》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小国寡民》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递相”。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司马光《训俭示康》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商君书·更法》
2、 作指代性副词用,指代第一、二、三人称,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1)指代第一人称。
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莫相忘,即不要忘掉我) 《孔雀东南飞》
(2)指代第二人称。
若望仆比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不相师,即不以你为师) 《报任安书》
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相迎,即迎接你) 《三国志·鲁肃传》
(3)指代第三人称。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相率,即率领他们) 《孟子·许行》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相恤,即救助他们) 《论积贮疏》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莫相知,即不知道它是什么) 《三戒·黔之驴》
(二)见。1、作助动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被动。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不见保,即得不到保护) 《孟子·尽心》
人皆以见侮为辱。 《荀子·正论》
2、 南北朝以后,用作副词,在动词前,表对我怎么样。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即背弃我,言死去) 李密《陈情表》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见丁宁,即叮咛我) 《孔雀东南飞》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见用,即用我在小邑干临时工)
总结:重点和难点
1、 掌握几个副词的主要用法。(1)曾,(2)且,(3)非、勿、毋、弗。
2、了解几个兼类词。
(1)“且”,除了作副词外,更多的是作连词。区别副词和连词的方法,是考察它同别的词的组合情况。位于动词、形容词前的是副词,位于动词、形容词或分句之间的是连词。
(2)“焉”, 作为特殊的指示代词,有时兼有语气词的性质,要注意分辨。

Ⅳ 古代汉语中的介词由有什么转化而来

古代汉语介词,有的是由动词转换而来的。例如“以”,[它本来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动词“以”的意思是“用”,或“认为”、“以为”。“以”作“用”、“根据”讲,例如:
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②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当“认为”、“以为”讲的“以”,可以单用“以”,也可以使用“以为”或“以……为……”的格式。例如:
①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② 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张释之列传》)
③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孟子•梁惠王下》)
④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晏列传》)
⑤ 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管晏列传》)
⑥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有时“以为”或“以……为……”是“任命……为……”的意思。例如:
① 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 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龚遂传》)
介词“以”是由动词“以”衍化而来。介词“以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拿”、“凭”等。介绍所使用的工具的例子如:
①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行》)
② 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子产坏晋馆垣》)
③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④ 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段太尉逸事状》)
介绍了出动作行为凭借的条件的例子,如:
① 子金教之曰:“朝国人而以君命赏。”(《韩之战》)
②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③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段太尉兔事状》)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把”。例如:
①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
②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段太尉逸事状》)
第三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因为”、“由于”。例如:
① 释之事是帝岁余,为淮南相,犹尚以前过也。(《张释之列传》)
②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龚遂传》)
③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柳子厚慕志铭》)
第四种用法是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
① 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文:田文,即孟尝君。
②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志铭》)

Ⅵ 什么是语气词,请举例说古代汉语句首,句中,句尾语气词的用法

语气词是表示种种语气的虚词,它常常用在句尾,有时也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古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有也、矣、乎等。
一、也
语气词“也”从在句中的位置上看,经常地、大量地用在句尾,有时也用在句中;从句式上看,“也”字经常用在判断句句尾,但也可以用在陈述句句尾。
判断句句尾使用“也”字,作用是帮助判断,加强判断的肯定语气,使听者或读者对判断深信不疑。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这种用法的“也”字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对应的词。一般可以不译出。例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破蔺相如列传》)
③成安君,儒者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正因为“也”字有加强肯定的作用,所以也常用在陈述句句尾,以加强陈述语气,使读者或听者坚信所陈述的内容。用在陈述句句尾的“也”字,和用在判断句句尾的“也”字,在用法上仍然是相通的。这种用法的“也”字可译成“啊”或“呢”,或不译出。例如: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也”字用在因果或假设复句的后一分句句尾,也含有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语气的作用。因为解释原因,说明真相,预测结果,进行推理都带有论断性质,而论断本身必然有所肯定和确认,“也”字正好表达了这种语气。例如: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左传•庄公十年》)
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是因果复句中后一个分句句尾使用“也”字。
④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⑤距关毋内诸侯,秦也可尽王也。(《史记•项忌本纪》)
⑥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自至也。(欧阳修《答吴充称才书》)
以上是假设、让步复句中后一分句名尾使用“也”字。
“也”字用在祈使句和感叹句尾,使祈使、感叹语气更加坚决、肯定和强烈。“也”字的这种用法是跟上述的基本用法相一致的。可译成“吧”或“啊”。例如:
①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城濮之战》)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以上是祈使句句尾使用“也”字。
③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④拔剑割肉,壹可壮也!(《汉书•东方朔传》)
以上是感叹句句尾使用“也”字。
“也”字有时也出现在疑问句句尾。“也”字所在的疑问句往往有“问”、“问曰”等明确表示问话的词语,或者有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也”字在疑问句句尾出现,并不是说“也”有疑问语气词的用法,“也”字仍然是表示确认的语气。由于“也”字的使用,就便得这种疑问是在确认的基础上表达出来的,往往是对已经确认的某种事实提出的疑问。例如:
①子张问:“十世可知也?”(《论语•为政》)
②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史记•李斯列传》)
③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④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鬼神而自轻也?(《诸稽郢行成于吴》)
⑤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⑥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庄子•齐物论》)
例①、②的疑问语气由“问”表达出来;例③、④的疑问语气由“何”、“胡”这样的疑问代词表达;例⑤、⑥“也”字后出现疑问语气词“与”和“邪”,足以说明“也”字并不表示疑问语气。
句中的“也”字表示顿宕,兼有强调和提示作用。这种“也”字往往用在句中的主语、状语后,表示语气上的停顿和隔断,对上文是强调,对下文是提示。例如:
①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郑伯克段于鄢》)
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③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
以上诸例是主语后面使用“也”字。
④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许行》)
⑤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同④)
以上二例是状语后面使用“也”字。
二、矣
“矣”字经常用在叙述句句尾,把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告诉别人,含有运动过程和时间因素,是个表示动态的直陈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矣”字所表示的动态有两种情况。
一是原来或从前就有这种情况,说话人把它当作一种新情况提出来加以陈述,或告知别人。例如:
①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②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
③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二是现在还没有出现某种情况,但预料、推断这种情况将必然出现,说话人也可以用“矣”字把这必将出现的新情况提示出来。例如:
①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受公子兵,事必危矣。(《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吾且柔之矣。(《城濮之战》)
③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第一例是表示可能的倒述句,含有原来不可以,现在可以了。后二例是描写句,含有原来没有那种状态,现在出现了,都属新情况。
“矣”字用在祈使句句尾,是说话人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因为是希望实现或完成,所以都带有将然的性质。例如:
①君无疑矣。(《商君书•更法》)
②豹曰:“廷掾起矣。”(《史记•滑稽列传补》)
“矣”字还可用在疑问句和感叹句句尾,但它所表示的仍然是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是靠别的手段来表示的。例如: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②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是疑问句句尾用“矣”字,句中一般都另有疑问词表示疑问,“矣”可译为“呢”。
③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④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以上是感叹句句尾用“矣”字,感叹语气是用谓语提前表示的,“矣”可译作“了”。
“也”和“矣”这两个语气词可以通过比较来把握它们的用法。从主要功能上看,“也”字往往用在判断句句尾,表静态的事实;“矣”字主要用在叙述句句尾,表动态的事实。
三、乎
语气词“乎”既可以用在疑问句句尾表示疑问语气,也可以用在感叹句句尾表示感叹语气。
疑问句中的“乎”字表示疑问语气时,按提问的出发点和疑问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询问、反问和推测三种情况。
询问 询问是说话人提出问题,要求对方回答,这类疑问多见于是非问句、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这是一种纯粹的疑问,“乎”可译为“吗”或“呢”。例如:
①(王日)“战乎?”(伯州犁)曰:“未可知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许行》)
以上二例是是非问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乎”译作“吗”。
③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④子以秦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
以上二例是选择疑问句,说话人把两种可能提出来,要求对方选择一种作答。“乎”字可译作“呢”。
⑤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⑥我则无礼,何以战乎?(《载流之战》)
以上是特指问句,句中有“何”这样的疑问代词特别提出疑点。“乎”字可译作“呢”。
反问 反问是无疑而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毫无疑义的意见,所以不要求对方回答。因为是无疑而问,故在句尾用“乎”字的同时,句中还要用别的反诘语气词等来配合。这种“乎”字也可以译成“吗”或“呢”。例如:
①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城汉之战》)
②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许行》)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以上三例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的内容。其中1、3两例与“乎”字呼应的是语气词“其”和副词“宁”。
如果句中使用“不”“无”等否定词,就构成否定形式,表达的也是肯定的内容。例如:
④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城汉之战》)
⑤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庄子•秋水》)
“乎”与“不亦”构成“不亦……乎”,是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其反问语气比带其他反诘词语的反问句要轻缓一些。例如:
①夫子尝与吾言于楚也,必是故也。不亦识乎?(《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③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推测 推测是说话人已有了答案,对答案是否正确可靠还没有十分把握,于是就用基本相信而有些不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也不要求对方回答,是一种疑信参半的问话形式。因为是推测,所以句中常有“其、无乃(毋乃)、得无(得毋、得微、得非)”等表示委婉的词语相配合,以增加推测的委婉语气。这种句子里的“乎”一般可译为“呢”。例如:
①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
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国语•越语上》)
③日饮食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④袁盎曰:“我所谓袁将军者也。公得毋误乎?”(《史记•梁孝王世家》)
感叹句句尾的“乎”多表示呼唤或表示感叹语气,大都可以译作“啊”。例如:
①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②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
③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劝学》)
“乎”字还可以用在形容词后,做形容词的词尾,给形容词增加形象化的色彩。例如:
①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论语•子张》)
②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
四、欤(与)
语气词“欤”先秦多写作“与”,“欤”是后起字。“欤”(与)和“乎”一样,既可以表示疑问语气,也可以表示感叹语气。
“欤”(与)表示疑问语气时,在是非问句句尾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而是说话人心目中已有了某种看法,但还不能深信不疑,提出来要求证实。这是“欤”(与)和“乎”在表疑问语气时的主要不同之处。这样的“欤”(与)可译为“吗”或“么”。例如:
①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论语•微子》)
②“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许行》)
③子非三闾大夫欤?(《史记•屈原列传》)
“欤”(与)用在特指问句,帮助表达疑问语气,句中也另有疑问词,疑问的重点落在疑问词上。可译为“呢”。例如: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②谁与,哭者?(《礼记•檀弓》)
③大阉之乱,缙绅而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欤”(与)用在选择问句句尾,是表示无法肯定或否定某项或某几项事情,要求对方选择而发出的疑问语气。可译成“呢”,分句中常有“抑”来配合。例如:
①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②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礼记•中庸》)
③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欤”(与)用在反问句,表示不要求对方回答无疑而问的反诘语气,可译为“吗”,有时也跟“也”连用,或跟“岂”、“得非”等配合。例如:
①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孟子•公孙丑上》)
②得非急于求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韩愈《答吴充秀才书》)
③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表感叹的“欤”(与)可译作“啊”,例如:
①子在陈曰:“归与•归与!”(《论语•公冶长》)
②坎进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庄子•秋水》)
五、哉
语气词“哉”的基本用法是在句末表示比较强烈的感叹,相当于今天的“啊”。例如:
①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②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佾》)
③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记•商君列传》)
如果“哉”跟它前面的谓语一起提到句首,所表示的感叹语气就更为强烈。例如:
④大哉,尧之为君!(《许行》)
⑤快哉此风!(《史记•太史公自序》)
⑥上怒曰:“烹之!”通曰:“嗟呼!冤哉烹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哉”用在祈使句句尾,表示祈使语气,并略带感叹意味,这是从上述其本用法引申出来的一种用法,可译作“啊”或“吧”。例如:
①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召南•殷其雷》)
②汝其念哉!(《史记•太史公自序》)
③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苏轼《贾谊论》)
“哉”字还可以跟疑问词配合用于询问句和反问句,句子的询问语气和反问语气由疑问词来表达,“哉”字则给它们带上感叹色彩,可译为“吗”、“呢”。例如:
①此何鸟哉?(《庄子•山木》)
②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③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苏轼《教战守策》)
以上诸例是询问句,“哉”译为“呢”或“啊”。
④晋,吾宗了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⑤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以上二例是反问句,“哉”译作“吗”或“呢”。
语气词“夫”可用于句首,也可用于句尾。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引出议论的内容。如果是用在复句的最后一个分句的句首,则常常表示对上文的结语或推论。例如:
①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晋灵公不君》)
②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这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许行》)
③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荀子•议兵》)
前三例都是引出议论的内容,后一例是对上文的总结。

Ⅶ 古代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 作代词 1、 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 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 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 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 作助词 1、 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 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 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 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 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 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三、 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四、 另外,在现代汉语中,“之”有时用在时间词“前、后”的前面,组成双音词,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或后面。如“吃饭之前要洗手。”“妈妈走了之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他们站在队旗之前举手宣誓。”

Ⅷ 古代汉语副词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意义和用法

依据古代汉语副词的意义,可以将副词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表态副词、谦敬副词六类。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
1、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的程度。可分为三种:
(1)有的程度副词表示某种情况的最高程度。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最”、“甚”、“极”、“绝”、“殊”、“太”、“尤”等。例如:
①群臣争功,岁余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史记 萧相国世家》)
②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贾谊《论积贮疏》)
③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嫪毒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史记 吕不韦列传》)
⑤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 赵策》)
⑥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史记 主父偃列传》)
⑦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史记 张丞相列传》)
(2)有的程度副词表示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愈、益、弥、加等。例如:
①承相发病死,错以此愈贵。(《晁错传》)
②汉矢且尽,广乃令持满勿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史记 李将军列传》)
③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史记 孔子世家》)
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 梁惠王上》)
(3)有的程度副词表示程度较轻。这样的程度副词有“差”、“少”、“略”、“颇”等。例如:
①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后汉书 光武纪》)
②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 赵策》)
③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记 项羽本纪》)
④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
2、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范围的副词。可分为两种:
(1)有的表范围的全部,如“皆”、“尽”、“悉”、“悉”、“举”、“徧(遍)、“咸”、“毕”等。例如:
①盎调为陇西都尉,仁爱士卒皆争为死。(《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
②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史记 项羽本纪》)
③叔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 。(《叔孙通列传》)
④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孟子 梁惠王下》)
⑤公疾,徧赐大夫。(《左传 昭公三十二年》)
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2)有的表全部范围中限定的一部分,如“唯”、“独”、“但”、“仅”、“第”、“特”、“直”、“徒”等。例如:
①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 泰伯》)
②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③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量见老弱及羸畜。(《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
④至秦,焚书,书散亡益我,于今独有士礼。(《史记 儒林列传》)
⑤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史记 儒林列传》)
⑥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 梁惠王下》)
⑦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有其实。”(《孙子吴起列传》)
3、时间副词:用在动词谓语前或句首,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以及与时间有关的各种情况。可分为四种:
(1)表示动作已经或曾经发生的时间副词有“既”、“已”、“尝”、“曾”等。例如:
①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管晏列传》)
②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史记 蒙恬列传》)
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④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记 袁盎传》)
(2)表示动作将要发生的时间副词有“将”、“且”等。例如:
①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则必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 公孙丑上》)
②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史记 李将军列传》)
(3)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时间副词有“方”、“正”、“适”等。例如:
①上方踞床洗,召市入见。(《史记•黥布列传》)
②禹梦车骑声正讙,来捕禹,举家忧愁。(《汉书 霍光传》)
③此时鲁仲连适游赵。(《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
(4)表示动作终究发生了的时间副词有“终”、“竟”、“卒”等。例如:
①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②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遗侯王将相竟亡秦。(《史记 陈涉世家》)
③景帝立,释之恐,称病,欲免去,惧大诛至。用王生计,卒见谢,景帝不过也。(《张释之列传》)
④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龚遂传》)
4、情态副词:表示强调、估量、推测的副词。可以分为两种:
(1)表示强调或认定的情态副词,常见的有“固”、“必”、“诚”、“信”等。例如:
①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许行》)
②重怒难任,背天不祥,必归晋君。(《韩之战》)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史记 廉蔺列传》)
④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吕氏春秋 爱类》)
(2)表估量、推测情态的有“盖”、“殆”等。例如:
①玉之言盖有讽焉。(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②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 诸葛亮传》)
5、否定副词:表示否定的副词。常见的有“不”、“弗”、“毋”、“勿”、“未”、“非”等。例如:
①却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鞍之战》)
②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孙。”(《韩之战》)
③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孟子 公孙丑上》)
④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 梁惠王上》)
6、谦敬副词:用来表示自谦或尊人的副词。可以分为三种:
(1)表示尊敬别人的谦敬副词常见的有“请”、“敬”、“幸”、“谨”、“蕙”、“辱”等。例如:
①为之请制。(《郑伯克段于鄢》)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③臣从其计,大王幸赦臣。(《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史记 平原君列传》)
⑤君惠吊群臣,又重命。(《国语 晋语》)
⑥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司马迁《报任安书》)
(2)表示自谦的副词有“敢”、“伏”、“窃”、“忝”、“愚”等。例如:
①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请见。(《城濮之战》)
②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宗庙最相宜称。(《汉书 文帝纪》)
③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
④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 魏书 三少帝纪》)
⑤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诸葛亮《出师表》)

Ⅸ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 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 1、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表示对象。
2、 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介词,表示行为对象
3、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介词,表示被动。
4、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词,变成。
5、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助动词,表示被动。
6、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助动词,表示被动。
7、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语气词,与何组成固定格式"何......为"
8、 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
9、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
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
1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处所。
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助动词,表示被动。
1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 动词,遭受。
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副词,仅仅,只是;是:指示代词,这
15、树成阴而众鸟息焉。 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不必为之辞"。 指示代词
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代词,这样
1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疑问词,怎么能。
19、之二虫又何如? 用作定语,只指示、不称代,这
20、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此其所以败也。 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原因。
21、吾知所以距子矣。 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处所。

二、解释下列词意义,说明与现代汉语中词性是否相同。
(一)莫:1、疑问代词,没有谁,不同。 2、疑问代词,没有什么,不同。
(二)或:1、无定代词,不同。 2、无定代词,不同。
(三)是:1、指示代词,这样,不同。 2、指示代词,这,不同。 3、判断词,正确,对,相同。
(四)非:1、动词,非难,不同。 2、形容词,不正确,相同。
3、动词,责怪,不同。 4、副词,表否定,不同。
(五)以:1、连词,表关联,不同。 2、副词,将近,不同。 3、动词,认为,相同。
4、介词,凭借,不同。 5、连词,表原因,不同。 6、介词,表时间。

三、说明下面字的意义
1、竟:副词,终于。2、少:副词,稍微。3、颇:副词,稍微。4、特:副词,但,仅仅。
5、稍:副词,逐渐。6、既:副词,已经。7、第:程度副词,但,只。8、但:范围副词,都。
9、曾:情态副词,竟然。

作业2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文体:文章的体裁、样式。
2、封事:关涉机密政事,防止泄漏,使用皂帛作囊封板,所以叫"封事"。
3、檄文:是诏令的一个附件,多用于征召、晓喻、申讨,属军用文书。
4.箴铭:用于规戒的文章。
5、奏议: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公文。
6、编年体:以时间为经,历史事件为纬的一种编排体裁。
7、诏令:是皇帝写给臣下的书信,命令。
8、箚子:就是札子,用于臣子给皇帝解答某问题。
9、行状:提供给礼官为死者议定谥号或提供史官作立传的资料。
10、骚赋:摹拟《楚辞》而写的赋。
11、文赋:散文化的一种赋体,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推动下产生的。
12、纪传体:集中全面地描写历史人物的一种体裁。
13、骈文:在辞赋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
14、对策:皇帝就某一问题要求臣子回答。
15、颂赞:歌颂赞扬的文章。
16、古赋:骚赋以外的喊赋。
17、墓志铭:为了长久地悼念死者所刻的碑文。
18、记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某一专题的记录集中起来。

三、解释下列术语
1、 传:传述的意思,传述经文的文义。
2、 正义:也叫"疏",唐人采用的一种注经兼通汉人注解的新方法。
3、 疏:也叫"正义",唐人采用的一种注经兼通汉人注解的新方法。
4、 笺:表识的意思,指读书时有所顿悟用笔标识在一侧。
5、 注:是注释的通称,取义于灌注。
6、 章句:每章之后用韵语写成的"章旨",总括全章大意。
7、 集解: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8、 曰、为、谓之:用来释义的,而且是用来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9、 谓:被释词置前,解释词放后,常以具体解释抽象,以分体解释总体。
10、犹、犹言:一般用于近义词作注,或引申义解释本义。
11、貌、之貌:一般用于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表示某种情貌,被释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
12、读为、读曰:注明音读的,一般用本字注明假借字。
13:之言、之为言、之犹言:一般用音义相同的词语来训释。
14、读如、读若:用来注音的,但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

三、给下列古文加标点,并说明黑体字意义,在句中作用或用法。
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君"、"臣"、"父"、"子"是名词活动动词,意为"做好国君的本份,做好官员各自的本份,像个父母,像个子女"的意思。

2、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之":助词; "之齐语":名词活用动词,说齐国的语言; "傅":名词作动词,作师傅; "虽日":名词作状语,虽然每日; "谁":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意为"王与谁为善"。

3、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当":动词一般用法,应当; "乃":副词,于是,就; "族":宗族"谢":谢意; "许"赞许。

4、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
"谢"动词一般用法,推托有病; "说":一般用法,游说; "来":一般用法,到来; "富贵":使动用法,使......富贵; "死":一般用法,死亡; "然":指示代词,这样。

四、给下列各段加上标点,如有错误请分析原因。
1、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
孔子曰:"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3、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五、按姚鼐的分类,下列文章各属于哪一类
1、《孟子》 论辨类; 2、段太尉逸事状 传状类 3、柳子厚墓志铭 碑志类
4、答李翊书 书说类 5、《韩非子》 论辩类 6、滕王阁序 序跋类
7、荆轲赞 颂赞类 8、黄冈竹楼记 杂记类 9、艺文志序 序跋类 10、陋室铭 箴铭类 11、论积贮疏 奏议类 12、赤壁赋 辞赋类 13、祭十二郎文 哀祭类 14、谏逐客书 奏议类 15、送薛存义序 赠序类

作业3
一、阅读下列原文和译文,译文如有错误改正并说明属于哪方面错误
1、原文:(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译文:渔人既然出来了,就的得到了一条船,于是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一处一处地做了标志。到了武陵郡,找到了太守,报告了这个(情况)。太守马上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前进方向的标志。找不到,没有再找到路。
错误:
既:终于。 其:代词,他的。 所志:所标志的地方。

2、原文: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心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情况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失意而悲伤;在朝庭里做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民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上进业忧愁,后退也忧愁。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不是这样人,我和谁一道呢?
错误:
进:在朝廷做官; 退:辞官隐居

3、原文: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觽。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译文:物品不出产在秦国,但是值得宝爱的很多;士不出生在秦,但愿意效忠的很多。现在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损害百姓来使仇敌得到好处,对内自己空虚而对外和诸侯中构筑怨恨,这样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错误:
士:贤士。

4、原文: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译文:陈相来看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虽然没听到过道理。贤明的人与人民一起耕作养活自己,一面烧火做饭,一面治理天下。如今,滕国有堆满粮食钱财的仓库,存在物的府库,这是损害人民来供养自己,哪能称得上贤明呢?"
错误:
虽然:虽然如此,他还不懂得(贤君治国的)道理。

二、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慈母之于弱子也,爱不可为前。然而弱子有僻行,使之随师;有恶病,使之事医。不随师则陷于刑,不事医则疑于死。慈母虽爱,无益于振刑救死,则存子者非爱也。子母之性,爱也;臣主之权,策也。母不能以爱存家,君安能以爱持国?明主者通于富强,则可以得欲矣。故谨于听治,富强之法也。明其法禁,察其谋计。法明则内无变乱之患,计得于外无死虏之祸。故存国者,非仁义也。仁者,慈惠而轻财者也;暴者,心毅而易诛者也。慈惠,则不忍;轻财,则好与。心毅,则憎心见于下;易诛,则妄杀加于人。不忍,则罚多宥赦;好与,则赏多无功。憎心见,则下怨其上;妄诛,则民将背叛。故仁人在位,下肆而轻犯禁法,偷幸而望于上;暴人在位,则法令妄而臣主乖,民怨而乱心生。故曰:仁暴者,皆亡国者也。

翻译:慈母对于幼子的爱是任何其他的爱都无法超过的。但是孩子有不良行为,就得让他受老师管教;有了重病,就得让他就医治疗。不受老师管教,就会犯法受刑:不就医治疗,就会临近死亡。母子之间的天性,是爱;君臣之间虑的,是近利远害。母亲尚且不能用爱来保全家庭,君主怎能用爱来维护国家呢?明君通晓富国强兵的办法,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慎重地处理政事,就是富国强兵的方法。君主应该严明法令,明察计谋。法令严明,内部就没有动荡叛乱的祸患;计谋得当,对外就没有国破为虏的灾难。所以保全国家不是靠的仁义道德。讲究仁义道德,也就是要博爱慈惠并轻视财利;为人暴戾,也就是心地残忍并轻易杀伐。博爱慈惠,就不会下狠心;轻视财利,就乐善好施。心地残忍,憎恶态度就会在下属面前暴露;轻易杀伐,就会胡乱地屠戮无辜。不下狠心,就会赦免许多该受处罚的人;乐善好施,就会赏赐许多没有功劳的人。憎恶态度表露出来,就会使臣民怨恨君主;胡乱地屠戮无故,民众就会背叛君主。所以仁人处在君位上,臣下就会胡作非为而轻易犯法,以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君主的恩惠;暴人处在君位上,法令就会妄行,君臣就会离心离德,民众就会怨声载道而产生叛乱心理。所以说:仁爱和残暴,二者都能导致国家灭亡。

2、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悦近而来远,使近者悦远者来。"哀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节财。"三公出,子贡问曰:"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通"拒"。障距,拒斥诸侯四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食血食,杀牲祭祀者,必是三臣也,故曰'政在选贤'。齐景公筑雍门雍门,齐都城西,为建造路寝路寝,台名,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曰'政在节财'。"
翻译:叶公子高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政事在于使近者高兴,远者归顺。"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政事在于选用贤才。"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于说:"政事在于节约财力"。这三个人走了,子贡问道;"三个人间您同样问的是政事,您回答他们的话却不同,为什么?"孔子说:"叶地附城大而都城小,民众有背叛之意,所以我说政事在于使近者高兴,远者则帧。鲁哀公有三个大臣,他们对外阻挡四邻诸侯的士人到鲁国来,对内结党营私来愚弄君主。使宗庙得不到洒扫,社稷得不到血祭的,一定是这三个大臣。所以我说政事在于选用贤才。齐景公修筑雍门,建造路寝高台,一个早上就赏赐了三个人,每个人都得到可以出三百套马车的户数,所以我说政事在于节约财力。"

三、标点和翻译下列古文
1、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翻译:孔子说:"为君子做事容易,但讨他欢喜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是不会高兴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时候,却衡量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为小人做事难,但讨他欢喜很容易。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也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会百般挑剔,总是要求十全十美。"

2、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翻译:孔子说:"努力学习就接近明智了,尽力行善,就接近仁了,知道廉耻就接近刚勇了。"知道了这三条,就知道了修身的方法,知道了修身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百姓的方法,知道了治理百姓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国家天下的方法了。大凡是治理国家,一般有九条原则。这就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关心百姓;劝勉工匠,善待外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树立起符合周礼的道德;尊重贤人,就不至于在某些事情面前迷惑不解;爱护亲族,伯叔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敬重大臣,治理的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前来报答;爱护百姓,他们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会充足;优待远方来的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

3、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翻译:之所队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诗经》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

作业4
一、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近体诗的主要特点及其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唐代以前的诗歌或者唐代不讲究格律的诗歌叫作"古体诗";将唐代以后按照诗律创作的诗叫作近体诗;二者主要区别:一是句数,二是押韵,三是平仄,四是对仗。

2、什么是平仄?什么是粘对?什么是拗救?
平仄是平声和仄声,是个声调的问题;同一联中的出句与对句的平仄(主要是第二字)
相反称为"对",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局平仄(主要是第二字)相同的称为"粘"。

3、什么是三平调?什么是犯孤平?
句尾连续出现三个平声字称为"三平调";在五言"平平仄仄平"中第一个字,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字应用平声,如改仄声,全句除尾句外,只有一个平声,就叫"犯孤平"/

4、根据首句平仄推演五律、七律平仄式的原则是什么?
一句之中平仄交替。同联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对(主要是第二字)成为"对,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局平仄(主要是第二字)相同的称为"粘",按照粘对进行平仄推演。此外,偶数句最后一字是韵脚,因此必然是平声,奇数句除入韵首句尾字是平声字外,其余尾字都是仄声,格律上不出现三个平声尾和三个仄声尾。

5、分析近体诗的平仄应采取什么步骤?
一要根据首句第二字与尾字平仄推出首句平仄句型;二要根绝首句平仄依照"对"、"粘"规律推出全诗平仄格式;三是找出实际字音与格式不一致的地方。

6、什么是对仗?什么是工对、宽对?什么是借对?什么是流水对?
对仗又称"骈偶"、"对偶",两两相对。
工对是指意义范畴相一致的词的对仗。
宽对指词义并不相同,而只是词性相对的对仗。
借对指利用汉字一字多义和同音字特点,巧妙进行对仗,可分为"借义"和"借音"两种。
流水对指相对的两句是由一个意思连贯而下,也就是一句话分两句说,去掉上句或下句意思便不完整。

7、什么叫词调、词牌、词谱?
词调是写词是写词是依据的乐谱。
词牌是个汇总词调的名称,来源各不相同。
词谱是辑录各种词调,说明词的格律的著作。

8、词的用韵、平仄、对仗与近体诗有什么不同?
一是词可以同部上去通押,近体诗不能通押;二是词可以异部平仄换韵,近体诗不能。

9、在词牌上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词牌来源各不相同;出现一调数名和数调同名情况。

10、在词牌后面加令、近、引、慢、偷声、减字、摊破等字后,与本调是什么关系?
他们与词的字数多少有关,"令"是词牌通称,许多词牌尾加"令"字与原调并无区别;词牌尾加"引"、"近"的词,字数比原调多;加"慢"字的则增加更多。词牌上加"摊破"的不仅比本调字数有所增加,而是个别句子还分为两句;加"减字"、"偷声"则字数比本调有多减少。

二、根据下列平仄式,每种续写出十韵,如发生错误则分析原因。
(甲)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分析下列律诗的平仄,如有失粘、失对和拗救请指出
(用O表示平仄不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o 仄 仄 平 平,平 平 仄 仄 平。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仄 平 平 仄 仄,平 仄 仄 平 平。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仄 仄 平 平 仄,平 平 仄 仄 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平 平 仄 平 仄,平 仄 仄 平 平。
(尾联出句的第三字"在"拗,第四字"歧"救)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O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O平平仄仄,O仄仄平平
晚 情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平平仄O平,O仄仄平平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O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O平平仄仄,O仄仄平平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无 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O仄平平仄仄平,平平O仄仄平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仄仄O平平仄仄,平平仄O仄平平。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平平仄仄平平仄,O仄平平仄仄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仄仄O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平O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仄仄O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O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O仄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仄仄O平平仄仄,平平O仄仄平平。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O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仄仄平平平仄O,平平O仄仄平平。

Ⅹ 古代汉语副词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意义和用法,分别举例说明

依据意义把全部副词分为六类,即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表态副词、谦敬副词。
一、 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的程度。有的程度副词表示某种情况的最高程度。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最”、“甚”、“极”、“绝”、“殊”、“太”、“尤”等。例如:
① 群臣争功,岁余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史记•萧相国世家》)
②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贾谊《论积贮疏》)
③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 嫪毒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史记•吕不韦列传》)
⑤ 四面险绝,无由升陟矣。(《水经注•清水》)
⑥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
⑦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史记•主父偃列传》)
⑧ 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史记•张丞相列传》)
以上八例中⑤“绝”充当补语,其他诸例中的程度副词充当状语。这一组七个程度副词中,“最”、“太”可以不译;“甚”、“极”、“绝”、“殊”、“尤”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非常”、“特别”义。
有的程度副词表示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愈、益、弥、加等。例如:
① 承相发病死,错以此愈贵。(《晁错传》)
② 汉矢且尽,广乃令持满勿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史记•李将军列传》)
③ 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史记•孔子世家》)
④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 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汉书•文帝纪》)
这些例句中的程度副词可以译成“更”、“更加”等。
① 天子业出兵诛宛,宛小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渐轻汉。(《汉书•李广利传》)
② 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 ,不敢发。……故盗贼寖多。(《史记•酷吏列传》)
③ 春秋之时,王道寖‘坏。(《汉书•刑法志》)
④ 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
这些例子中的“渐”、“浸(寖)”、“稍”都是逐渐、渐渐的意思。但“稍”字又有稍微、略微义,例如: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柳宗元《黔之驴》)
古汉语中表示稍微、略微、程度不深的副词有“差”、“少”、“略”、“颇”等。例如:
① 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后汉书•光武纪》)
②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③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
④ 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例① 的“差”是略微的意思;例②“少”,不是多少之少,也是稍微、略微义;例③的“略”也是略微义;例④的“颇”亦表程度较轻,可译为约略、稍微。但是,“颇”有时也表示程度之高,相当于今天的“很”,例如:
①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② 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史记•儒林列传》)
大体来说,在程度副词中,表进一层意思的“加”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稍”表逐渐,“少表”略微与今用法不同;“颇”字的二义中,今天现代汉语中只保留下表程度之高一义。
二、 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有的表范围的全部,如“皆”、“尽”、“悉”、“悉”、“举”、“徧(遍)、“咸”、“毕”等;有的表全部范围中限定的一部分,如“唯”、“独”、“但”、“仅”、“第”、“特”、“直”、“徒”等。表范围的全部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全”。例如:
① 盎调为陇西都尉,仁爱士卒皆争为死。(《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②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③ 叔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 。(《史记•叔孙通列传》)
④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下》)
⑤ 公疾,徧赐大夫。(《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⑥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表限定范围的副词或用在动词前,或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谓语前,所限定的对象或动作行为,或是人物、事物。这一类范围副词有“唯”、“仅”、“第”、“但”、“独”、“特”、“直”、“徒”等,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只有”。例如:
①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
②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③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量见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④ 至秦,焚书,书散亡益我,于今独有士礼。(《史记•儒林列传》)
⑤ 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史记•儒林列传》)
⑥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了•梁惠王下》)
⑦ 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有其实。”(《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这几个表限定的范围副词中,第、但、独、特、直、徒不但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而且语音也相同或相近,是一组音同或音近的通用字。这几个字上古声母均属定母,具有双声关系;韵部,“徒”属鱼部,“特”“直”属职部,“独”属屋部,“第”属脂部,“但”属元部,主要元产时相同或相近。
副词“仅”在古汉语中有二义,一是表示少,相当于“只”。例如:
①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
② 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柳子厚墓志铭》)
另一义是表示多,有“几乎”、“将近”的意思。这一用法在中古开始出现。例如:
① 自兵兴六十余日,战所杀害仅十万人。(《晋书•赵王伦列传》)
② 佛之生也,远中国仅二万里,其没也,距今兹仅二千岁。(柳宗元《龙安海禅师碑》)
③ 槐花满田地,仅绝行人迹。(白居易《昭国闲居》)
后面这一意义的“仅”,读音是jìn。
表分别、共同、相互主的词有“各”、“共”、“相”等。这几个词都有称代作用,是称代性副词,一并在范围副词中加以介绍。例如:
①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② 父老乃帅子弟共杀沛令。(《汉书•高帝纪》)
③ 君何不 太尉,深相结。(《汉书•陆贾例传》)
但是“相”字除具有相互义外,很早就用于偏指,起偏指一方的称代性副词的作用。例如:
① 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以与我郑国争土地。(《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 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墓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效。(《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例①“相从”是说让许国服从郑国,而不是两国互相服从;例②是说陈余不肯救张耳,而不是说二人不肯互相救助。
三、 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用在动词谓语前或句首,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以及与时间有关的各种情况。
表示动作已经或曾经发生的时间副词有“既”、“已”、“尝”、“曾”等。例如:
①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管晏列传》)
② 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史记•蒙恬列传》)
③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④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记•袁盎传》)
表示动作将要发生的时间副词有“将”、“且”等。例如:
①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则必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
② 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史记•李将军列传》)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时间副词有“方”、“正”、“适”等。例如:
① 上方踞床洗,召市入见。(《史记•黥布列传》)
② 禹梦车骑声正讙,来捕禹,举家忧愁。(《汉书•霍光传》)
③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表示动作终究发生了的时间副词有“终”、“竟”、“卒”等。例如:
① 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② 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遗侯王将相竟亡秦。(《史记•陈涉世家》)
③ 景帝立,释之恐,称病,欲免去,惧大诛至。用王生计,卒见谢,景帝不过也。(《张释之列传》)
④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龚遂传》)
四、 情态副词
情态副词有的用在谓语前表示对情况的强调和认定,有的表示一种不敢十分肯定的估量。
表示强调或认定的情态副词常见的有“固”、“必”、“诚”、“信”等。例如:
①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许行》)
② 重怒难任,背天不祥,必归晋君。(《韩之战》)
③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史记•廉蔺列传》)
④ 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吕氏春秋•爱类》)
例① 的“固”可译作“本来”;例②的“必”可译作“一定”;例③的“诚”可译作“的确”;例④的“信”可译作“确实”。
表估量、推测情态的有“盖”、“殆”等。例如:
①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② 玉之言盖有讽焉。(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玉,指宋玉。言,指宋玉《风赋》中的话。
③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④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苏轼《石钟山记》)
表估量的“盖”、“殆”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或许”、“大概”。
五、 否定副词
古汉语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弗”、“毋”、“勿”、“未”、“非”等。这些否定副词语音相近,用法相通。
“不”“弗”同属帮纽,韵部上“不”属微部,“弗”属物部,为阴入对转。“不”的用法古今变化不大,它是一个一般的否定副词,既可否定动词,也可以否定形容词;既可以否定及物动词,也可以否定不及物动词。例如:
① 却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鞍之战》)
② 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孙。”(《韩之战》)
③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孟子•公孙丑上》)
④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②的“不祥”“不孙”中的“不”作饰形容词;例③“不”修饰不及物动词;例④“不”修饰及物动词。
“弗”相当于“不”。但先秦时“弗”后的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所以有的语言学家认为“弗”相当于“不+之”,即“弗”是由“不”和置于动词前的宾语“之”压缩而成。用“弗”否定的动词不带宾语的例子如:
①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郑伯克段于鄢》)
② 卫侯请盟,晋人弗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城濮之战》)
③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④ 司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吴王期旦日斩君。”盎弗信,曰:“公何为者?”(《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先秦时,“弗”后动词也有带宾语的,如“虽与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这种用法的“弗”看不出与“不”有什么不同。两汉及两汉以后不但“弗”后动词带宾语的多起来,而且“弗”还可以用在形容词前,表示对事物性状的否定,也译成“不”。例如:
① 上以灌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诸公莫弗称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②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 今吕氏王,大臣弗平。(《史记•吕后本纪》)
“毋”和“勿”同属明母,与“不”、“弗”同为唇音字。“毋”、“勿”和“不”、“弗”的区别在于,“不”、“弗”表示一般的否定,“毋”、“勿”用在祈使句命令句中着力于表示对某种行为的禁止或劝阻,前人称之为“禁戒之辞。“毋”又写作“无”。“毋”(无)、“勿”表禁止或劝阻可译为“不要”、“别”。例如:
①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②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选进》)
③ 大毋侵小。(《左传•误用公十九年》0
④ 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张释之列传》)
⑤ 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以十五年》)
⑥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
“毋”(无)、“勿”用在叙述句中的动词前,表示不实行某种动作行为,可译为“不”或“不用”。例如:
① 若又勿坏,是无所 以重罪也。(《子产坏晋馆垣》)
②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③ 用臣之计,毋战而略地,不攻而下城,传檄而千里定。(《以书•蒯通传》)
④ 君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⑤ 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论语•学而》)
“未”属明母物部,与上述各字音亦相近。在用法上,“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例如:
① 小有人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
② 却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鞍之战》)
有时“未”也用来表示一般的否定,与“不”用法相同。例如:
③ 君未知战。(《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④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非”属帮母微部。它的用法上的特点是:不只是否定后面的动词,而是否定整个谓语,尤以否定名词性词哀思为多。例如:
① 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
② 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晋灵公不君》)
③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求以求之者也。(《论语•学而》)
④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⑥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孙丑下》)
例①②③是否定名词性谓语,翻译时,可译成“不”加上适当的动词,或译成“不是”;例④⑤⑥是否定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误用语,可译成“不是”。应当注意的是,不管是译成“不是”,还是译成“不”加上其他动词,“非”都不是系词(判断词)或动词,而只是一个表否定的副词而已。
六、 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是文言文中用来表示自谦或尊人的副词。这类副词往往由动词或形容词演变而来。当它们是动词或形容词时,词义具体、实在;当它们成为表谦敬的副词时,实际意义弱化或消失,仅仅表示一种客气或委婉。
表示尊敬别人的谦敬副词常见的有“请”、“敬”、“幸”、“谨”、“蕙”、“辱”等。
“请”原本是动词,是请求义,所带宾语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动词性的。例如:
① 为之请制。(《郑伯克段于鄢》)
②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郑伯克段于鄢》)
③ 卫侯请盟,晋人弗计。(《城濮之战》)
副词“请”的请求义已弱化,用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表示对方的尊敬。例如:
①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②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敬”本属动词,是尊敬义,往往带名词性宾语。例如:
① 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② 敬老慈幼。(《孟子•告子下》)
副词“敬”用在动词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用在对自豪感中。例如:
① 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庄子•盗跖》)
②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幸”用在动词前表示敬重,是对说方的行为动作使自己感到幸运,是自己所希望的。例如:
① 臣从其计,大王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于为河伯娶妇时,……幸来告语之。(《史记•滑稽列传》)
“谨”原本形容词,是谨慎小心义。用在动词前表示敬理对方时,表示发出动作的一主是认真而审慎的。例如:
① 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列传》)
② 臣敞等谨与博士臣霸……议。(《汉书•截光传》)
③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柳宗元谨上史馆。(《段太尉逸事状》)
“惠”的谦敬副词用法由恩惠义的名词“惠”演化而来。副词“惠”加在动词前,表示对方施的某种动作行为对己方是一种恩惠。例如:
① 君惠吊群臣,又重命。(《国语•晋语》)
② 今在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后。(《史记•晋世家》)
“惠”经常用在动词“顾”前,“惠顾‘是施恩顾眷义。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顾齐国……(《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② 若惠顾敝邑,抚有晋国,赐之内主,岂惟寡君,举君臣实受其贶。(《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副词“辱“亦由动词演化而来,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方发出的某一动作行为是屈尊而为。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顾齐国,辱收寡人……(《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② 敝邑以政刑之脩,寇益充诛,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子产坏晋馆垣》)
③ 秦女曰:“子,一国太子,辱在此。”(《史民•晋世家》)——子,指晋惠太子圉,时为质于秦。
④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司马迁《任安书》)
表示自谦的副词有“敢”、“伏”、“窃”、“忝”、“愚”等。“敢”用在动词前,表示发出动作的一方自谦是冒昧而为,似乎本不当如此。“伏”往往用于臣对君的言辞中,以示臣对君的敬意。“窃”作副词,有“私下”之意,以示发表意见的一方所发议论或见解乃个人不成熟之私见。“忝”用在动词前,表示有愧于任某职或进行某事,以表自谦。“愚”字表自谦自抑己方为闇昧不聪。例如:
① 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请见。(《城濮之战》)
② 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宗庙最相宜称。(《汉书•文帝纪》)
③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
④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⑤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诸葛亮《出师表》)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