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赏析苏州园林叶圣陶

赏析苏州园林叶圣陶

发布时间: 2021-01-24 16:54:17

A. 叶圣陶的 苏州园林

B. 叶圣陶写的《苏州园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说明文,总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说明。在这篇序文中就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⑴比较说明。作者常常在与其它地方的园林的比较中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这是指导我们提高鉴赏能力审美和观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介绍布局的时候,把苏州园林跟宫殿和一般住房相比较,一个绝不讲究对称,一个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样一比较,苏州园林不对称的布局特点就更加鲜明了。文中介绍园林中的花草树木,“没有修剪得象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跟外国式的花园相比较,写出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特有风格。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的时候,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这是因为在它的周围有苍翠的树,鲜艳的花卉,使人在幽静闲适的环境中依然有丰富多彩的感觉,所以没有彩绘的必要。如果这本画册是彩色的,读者一定会同意这样的指点。

⑵比喻说明,这种形象化的手法便于读者理解和欣赏画面。
作者把整个苏州园林比喻成一幅完美的图画,如:“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在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又如:“有几个园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引人入胜的画面一幅接着一幅,在作者文字说明的指导下,园林和画,游览者和园林似乎已融为一体了,使我们深深地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在介绍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时,作者又用图案画和美术作比喻,强调苏州园林在布局上追求的是自然之趣,虽为人工建造,却尽量任其自然,不露斧凿的痕迹。这又提醒读者如何进一步欣赏苏州园林,欣赏这本画册。

⑶引用说明。
在写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观赏池沼里养的金鱼或各色的鲤鱼时,作者引用了《汉乐府·江南》里的诗句:“鱼戏莲叶间”,我们仿佛看到清澈的水中,鱼儿嬉戏着,似与游者相乐;同时又感到游览者以鱼自比,悠然自得的情趣。

⑷分类说明。
作者在总述园林特色的(3-9)七段文字中,就是从建筑布局、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和廊子、角落、门窗、颜色等方面层次分明地介绍了各个侧面,使我们对园林的全貌有了完整具体的印象,为我们提供了鉴赏图片的角度和线索。

2、语言特色

⑴语言准确简炼
准确简炼、耐人寻味是本文的特色。叶老的文字清浅平实,用词严谨审慎。读他的文章的就象坐在他老人家面前,听他娓娓而谈一样亲切。本文的词语用得十分贴切,如“标本”一词,这里有“范本”的意思,说明苏州园林对别处园林的影响。又如“鉴赏”一词,明确要求我们对苏州园林图片的画面,不只是观看欣鉴,还要作分析评价。在第二段中,四个“讲究”构成的句子用词很恰当,“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里的“布局”指整体的结构,“配合”“映衬”指各部分的作用,“层次”指次序的安排,这些词都准确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在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时,用了恰当的动词,避免了呆板,又饶有风趣。“阶砌旁边栽几丛花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一个“栽”字,足见造园者的匠心,即使是不惹人注目的阶砌小角落,也不忽略。“蔓延”一词写出了爬山虎或蔷薇木香的繁茂,使平板的墙头有了活气。一个“补”字,又写出匠师们是多么的善于化单调为多彩。

和叶老的其他文章一样,本文介绍的虽是幽美如画的园林,但是文字仍旧朴实如话,而表达得极为真切。全文只用了有限的几个描写性词语和形容词,它们都表现出景物特有的状貌,很难用其它词语替换。如“重峦叠嶂”一词,写出了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使我们对设计师和匠师们高超的技巧赞叹不已。“高低屈曲”状写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俯仰生姿”又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描述出对各种树木错落有致的精心安排。“盘曲嶙峋”形容古老藤萝枝条的弯曲枯干,满眼“珠光宝气”又写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描绘出了生意盎然的画面。

本文用词准确,还表现出说明事物时表达得很有分寸,留有余地,如: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有时语气很肯定,毫不含糊,如“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都抓住园林的特点,表达得十分准确。

本文语言生动准确,还表现在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上,第二段中四个“讲究”构成了动宾式排比句,突出了布局的特色,也加强了语势。文中还用了对偶句:“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写出了生活经历的丰富与堆积假山技艺的高超之间的关系。“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又写出了门窗的精美工艺。这些,都使本文的句式多变,文章更加生动了。

⑵语言运用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说明文体的语言还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性,就是说使用概念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准确和符合实际。本文在这方面也是值得学习的榜样。例如下面这句话:“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近代”这个概念,涉及到我国历史的分期问题,一般指的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之间的时期。“现代”则属于五四运动以后的范围了。现代的楼房建筑,不采取对称形式,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因此文章才把时间扣紧是从古代到近代。但以中国之大,决不敢说从古代到近代就没有一所不对称的建筑。因此又用上了“绝大部分”这个词,更万无一失了。又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堆叠假山好比砌墙抹灰一类话,是一项建筑学的基本功。但砌墙抹灰只要求结实和齐整,是完全从技术上来考虑的;堆叠假山则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做到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的“仅”字,便是极其简妥地说明了上述的要求。

3、构思缜密,脉络清楚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逐步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剖析,先作鸟瞰式的叙述,后作局部景物的详细说明和生动勾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文章先指出苏州园林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即让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以此总领全文。然后时时紧扣这一特点,逐层展开说明园林的画意主要是从讲究景物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这四个方面体现出来,还表现在局部景物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屋内陈饰的色彩美这三个方面。这些分析处处照应开头,经过反复说明,园林处处皆画这一特点已经被清楚揭示出来,至此文章也就戛然而止,显得刚劲挺拨,干脆利落。

4、说明准确,叙述生动
本文旨在对苏州园林作一般介绍,因此它对苏州园林的个性特色略而不提,而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同特点,并以精炼的语言加以说明,既有提纲挈领式的概括,又有条分缕析式的叙述,把苏州园林的特色说得非常透彻,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文章不象游记那样,站在固定的观察点赏览景物或者移步换形,景随人迁。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描述景物时,时间上纵观一年四季变化,空间上俯瞰全园每人角落,既不说明观察的特定时间,也看不出特定的观察点,好象中国画中透视画法一样。这样写便于更全面地介绍苏州园林,突出苏州园林的总体形象,符合说明文的特点。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用词准确,表现力很强。如写廊子和花墙:“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砖砌”说明质地,“各式”说明花样,“镂空”说明种类,清楚地说明了图案的样子。“无所依傍”形象地写出了廊子外形。类似这样的例子,全文触目皆是。

5、叙议互见,记中寓理。
文章在叙述园林景物布置的时候,常常以中国画绘画原理分析它的建筑艺术,又以建筑艺术印证绘画原理,有叙有议,叙议互见,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建筑成就,也学会怎样欣赏美,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例如,文章分析了苏州园林怎样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树木的映衬,这实际上跟绘画中使不同景物互相衬托、彼此辉映是同一道理。在绘画中,不同景物的比较对照,常常会收到相辅相成、相反相生的巨大的艺术效果,更有助于揭示千姿百态、争奇竞秀的自然面貌。文章说的是园林,观众却由此可以晓悟绘画原理,丰富了知识,受到美的陶冶。这种说明之中有理有识的文章,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6、《苏州园林》与游记的区别:
就记叙景物而言,它的手法和游记有很大的区别。游记描述景物,常在某个特定时间、某个固定的角度观察环境,或者移步换形,境随人迁。本文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记叙景物如登高鸟瞰无遗、象中国画透视画法那样,一应园内景物,大至假山池沼、亭台廊墙,小至阶边丛草、门窗图案,都可摄入镜头;又如守望一年四季,任何时候的景物,如夏秋季节“鱼戏莲叶间”的动人情景,花时不同的花树相继开放,香飘四时的美好印象,都可——呈现笔端。文章的记叙语言简洁、生动,赏心悦目地表现出景物的形象。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情景,古老的藤萝枝干“盘曲嶙峋”,开花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这些地方,稍加点染,便显得生意盎然,沁人耳目,类似的例子,俯首皆是。

C. 苏州园林叶圣陶中心思想

《苏州园林》中心思想:本文抓住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进而围绕这个中心,把各种景物综合分成几个类型,分别加以介绍说明和具体描绘,从而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的风貌,也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及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3)赏析苏州园林叶圣陶扩展阅读: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

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即园林是“处处入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完美的图画”具体体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设计。这也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D. 苏州园林课文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4)赏析苏州园林叶圣陶扩展阅读:

1、《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叶圣陶,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1911年11月,改为现名叶圣陶。笔名有叶锦、圣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1911年中学毕业后,成为乡镇小学教师。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

2、苏州古典园林,简称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3、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园林。

E. 苏州园林 叶圣陶的全文

苏州园林》 叶圣陶

一九五六年,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园林的照片多到一百九十五张,全都是艺术的精品:这可以说是建筑界和摄影界的一个创举。我函购了这本图册,工作余闲翻开来看看,老觉得新鲜有味,看一回是一回愉快的享受。过了十八年,我开始与陈从周教授相识,才知道他还擅长绘画。他赠我好多幅松竹兰菊,全是佳作,笔墨之间透出神韵。我曾经填一阕《洞仙歌》谢他,上半专就他的《苏州园林》着笔,现在抄在这儿:“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图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这是说《苏州园林》使我回想到我的童年。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是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条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只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细说。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旁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各种花开的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及写的这些,病后心思体力还差,因而不再多写。我还没有看见风光画报出版社的这册《苏州园林》,既承嘱我作序,我就简略地说说我所想到感到的。我想这一册的出版是陈从周教授《苏州园林》的继续,里边必然也有好些照片可以与我的话互相印证的。

F. 苏州园林叶圣陶 大概内容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史的一个缩影。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专山水见长。属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网师园更是苏州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和高度的居住文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虎丘古迹很多,传说丰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韵,堪称“吴中第一名胜”。虎丘的著名景观有:断梁殿、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天下第三泉、孙武亭、望苏台等。风景幽奇,风光如画,尤其是虎丘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这座这座耸立于虎丘的山巅的千年古塔,已成为古城苏州的标志。虎丘很大,由于没有导游我玩的稀里糊涂的,不过还是很尽兴!

G.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的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

《苏州园林》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网络知识》编辑部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网络知识》1979年第4期上。

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7)赏析苏州园林叶圣陶扩展阅读:

1、《苏州园林》赏析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2、《苏州园林》原文: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H. 苏州园林叶圣陶里有哪些说明方法

一、作比较

1、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 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2、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3、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突出苏州园林的色彩美。

二、举例子

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引用)真切有力地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打比方、举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三、摹状貌

1、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2、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3、花时不同的各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四、分类别

池沼分两种:一种宽敞,一种成河道模样。

五、打比方

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8)赏析苏州园林叶圣陶扩展阅读:

课文结构:

总观全文内容,共有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并突出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标本”一词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部分: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各个角度介绍说明。这里又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图画美。

第二层:从四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在景物的布局、配合上是如何体现图画美的。

第三层:从小处、细部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第三部分:结尾。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引人回味。

I. 苏州园林叶圣陶的赏析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经典的范文,是给学生进行学习的优秀典范。历来的人们的观点都认为这是一篇结构精巧严谨的典范说明文。所以一般执教者在进行教学时,也默认了这样一种规律,先定位为说明文,然后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在了解一下说明方法,说明特征,说明顺序等,接着赏析一下文中的修辞或者写得比较优美的地方。
这样的教学是挺规范的,但是,总觉得好像缺了点儿什么。今天在研究课文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作者似乎总在把苏州园林和图画联系在一起来介绍。于是,留了个心,顺着这个思路,把作者的这些蛛丝马迹寻找出来,一一列举,还真的发现这篇说明文越看越有味道,越来越值得玩味了。
首先,老先生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一词,足以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接着直接指出,苏州园林在各个园林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可见,叶老的这篇文章就是抓住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来具体介绍的。
先总体介绍图画美的四个表现: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从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来具体说明,在联系到美术画的不对称表现出的自然之趣。很显然,作者向要说的是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同样也是为了表现自然之趣。
再到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决不雷同的桥梁。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谓是神似。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所追求的这样的一种自然之趣。更何况,还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些都是为了取得称为一副画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在池沼里养金鱼或各色鲤鱼,还种上荷花或睡莲,游人们在观赏“鱼戏莲叶间”的图画的时候,自然也很容易联想到《诗经》里的民歌:“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自然也就感染了柳宗元所感受到的“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单纯的快乐。人的审美感受也就不仅停留在优美的图画,更有朗朗上口的诗文的魅力了,自然也就更能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了。
在提到苏州园林的栽种、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树木的俯仰生姿,相间自然让四季都不寂寞,几个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本身就是一副绝好的图画,假如在开满花,简直就是珠光宝气的美人了,朴素的园林也有了富贵之气。
至于花墙、廊子,镂空的图案,大镜子,更是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致富有层次,错落有致。至此,从布局、配合、映衬、层次来看,苏州园林都已经很完美。但是即使如此,设计者们更是连细小的细节也不放过。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比如阶砌旁的草、墙上的爬山虎,白墙前的竹子芭蕉;门、窗的图案设计雕琢;色彩的基调,极少彩绘,为的是突出草木,给人安静闲适的感觉以及花开时节更能映衬出花的明艳。
自始至终,作者都在紧紧扣着图画美来阐述苏州园林的完美,在介绍着设计者的设计精巧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不仅仅是人创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更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结晶。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