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国画艺术赏析

国画艺术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1-24 00:02:39

『壹』 中国画一般的鉴赏方法

赏析的基本方法

中国画的鉴赏按科分,各有鉴赏重点

山水画:一看笔墨,二看大势,三看气韵。

人物画:一看笔墨,二看造型(形态),三看神韵。

花鸟画:一看笔墨,二看形神,三看赋彩。

中国画的鉴赏,如果按欣赏的距离说,要把握住近看笔墨,中看构图,远看气韵。

说得具体一点,可操作性一点,即:一二步看笔墨,四五步看构图(大势),八九步看气韵。

看笔墨主要是看笔触美不美,笔力是否遒劲,力能扛鼎。墨色是否充盈华滋,是否浑然一体。

看构图主要看大势是否得体,有气势,是否新颖。

看气韵主要是看是否形神兼具,生动放逸。

(1)国画艺术赏析扩展阅读

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依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评论:

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讲究笔墨神韵,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讲究“骨法用笔”,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

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

可以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

国画是要表现“气韵”、“境界”。

绘画的工具

“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文人不可缺少的工具,号称“文房四宝”,其意义不止于书写绘画方面,中国文人对其给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感情,历代文人书画大家和笔墨纸砚相关的故事举不胜举。

毛笔是中国所创,并影响到朝鲜,日本,等亚洲广泛地域的传统书写习惯。毛笔分硬毫,软毫和兼毫,硬毫以狼毫(黄鼠狼尾)为代表,软毫以羊毫(山羊须)为代表,根据写字绘画,种类,以及个人习惯的不同,用笔也不一样,羊毫柔软,狼毫刚健,兼毫柔中带刚。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与毛笔的使用分不开的。尤其以湖州(今浙江善琏)之湖笔,宣州(今安徽泾县)之宣笔,及江西进贤之笔为上。

墨分“油烟”和“松烟”两种,油烟墨用桐油或添烧烟加工制成;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加工制成。古代徽州所产之墨,历来为文人所喜爱,徽墨有金不换之美称。

颜料有两种,使用起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一种是植物质的,如花青、滕黄、胭脂、牡丹红等,性能是透明、质细,但年久会褪色;另一种是矿物质的,如朱砂、朱漂、头青至三青、头绿至三绿、赭石、石黄、白粉等,性能是不透明,有覆盖力,年久不褪色。

中国画用纸种类广泛,如宣州所产宣纸,四川的皮纸,河南禹县布纸、湖南来阳棉纸等等,推而广之,不但是纸,绫,绢等织物都是绘画的材料。

但宣纸种类多,产量高,品质好,其特性将国画要求的笔墨神韵能最好的发挥出来,且较绢等价格便宜,故宣纸几乎已成为国画用纸的代名词。

宣纸分生宣和熟宣两种。熟宣是用矾水加工过的,水墨不容易渗透,在上面可以工整细致地描绘,反复地上色,因此像绢织物一样,适合于画工笔画;生宣是没有经过矾水加工的,水墨容易渗透,落笔为定,无从更改,而且渗透开来,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所以写意画多用生宣。

砚是磨墨用的。要求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无渣。砚以安徽歙县之歙砚,广东端溪的端砚,甘肃的洮砚、及山西的澄泥砚、最为名贵,号称四大名砚。常有古人为求一方名砚,不惜倾其所有。

除文房四宝之外,印章、印泥、笔架、笔洗、笔筒、文镇等相关绘画用具还有很多,广义的文房四宝也将以上所举列入其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画

『贰』 欣赏国画作品主要从哪些方面来理解

要分几步,首先要它的类容

1、看他画的是什么内容,题材。

2、用中国画的六法标专准去衡量属,主要看是否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3、中国画讲究意境,不求形似,但求神似。

六法是什么

1、气韵生动---指画一张画的总体感觉生动与否,系画之魂。

2、 骨法用笔---指中国画的用笔必须有骨力,所谓笔力遒劲是也。

3、应物象形---写形、造形。

4、随类赋彩---着色要分类别甚至要分季节及气候条件

5、经营位置---构图

6、传移模写

欣赏的角度是多方位的,欣赏一幅作品,除了以上几点,还要结合他的历史背景,作者画画时的处境、感受等。要从中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欣赏的高层境界。

希望能够帮助你

『叁』 怎么欣赏国画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它植根于华夏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中,跨越不同时空,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它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艺术高峰。

在改革开放之今日,东西文化碰撞加剧,加之理论上的混乱、误导,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部分画家对传统艺术产生了动摇,对现代派、后现代派、形体艺术追捧有加。一时间出现了大众普遍不认识,行家普遍读不懂,光怪陆离的新洋象。

目前的问题是:绘画的多,画好的少;喜欢画的多,真正懂画的少。有的叫喊着“传统”,在作品里却见不到传统的影子,根本就没钻进去,谈何从传统中打出来。有的呼吁着“创新”,其作品远没冲破传统的樊篱,不师自然,抱残守缺,谈何出现新面目。

有的学画十几年,不知“六法”为何物,不晓“三七停”起手式,不懂黑、白、灰的协调关系。画上两个品种,号自称“王”,“画山不过三五峰,画水不过三五波”,岂不笑话。有的优劣不分,只学低的,不师高的,岂知已有“师其高而得其中,师其中而得其下”的衷告。初涉此道的鉴赏家、收藏家,分不出作品的高下,只认画家的名气,不认画家的作品;把赝品当真迹的不少,视瑕疵为珍宝的有之。上述现象比比皆是。面对中国画大多人看不懂、不会看的状况有必要老调重弹。现就如何欣赏、解读中国画谈谈个人浅见。

欣赏作品要看气韵

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南齐的谢赫就提出了品画艺术的标准“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项法则。气韵生动,是对作品的总体要求,是艺术应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品评、赏析中国画的主要准则。

气韵,在传统中国画中,是指神气与韵味的总和。石涛曰“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气”的词组不胜枚举,如:气韵、气脉、气概、气势、骨气、豪气、霸气、灵气、逸气、匠气、俗气、金石气、阳刚气、脂粉气……等等。可见“气”字弥漫四散!既有崇高之气,亦有形下之气。

元代杨维桢指出:“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清代唐岱谈到:“六法原以气韵为先,然有气则有韵,无气则板呆矣。”清方薰则说:“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字省悟,能会生动,则气韵自在”。气韵生动成了绘画的首统要义,成为画家在创作中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成为中国画品赏的主要准则。中国传统人物画强调“动势”、“传神”、“神气”,山水画重视“气势”、“意境”、“气象”,花鸟画侧重“态势”、“生机”、“意趣”,所有这些无一离开气韵生动这一绳律。

总之,气韵生动是绘画的一种整体感应,是一种精神透析,是一种生命状态领悟。好的作品总是伴随着气韵而生,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佳作,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欣赏作品要看笔墨

“六法”中,谢赫将“骨法用笔”列在第二位。“骨法”在中国画中指的是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造型的方法。它融合了汉字书法中用笔的规律和美学原则,体现出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笔墨的动态、势向、韵律、节奏,以写神、写性、写心、写意为目的。所以说,写意性是中国画的精神实质。

中国画以线条构成,是与中国艺术家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和独特感受分不开的。我们绘画的先祖认为,以点作画易于零散、琐碎,以面作画易于模糊、平板,用线最易捕捉物体的形象及动感,最适宜发挥毛笔、水墨、宣纸绢帛的特性。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画家独到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的灵魂,是作者在抒情达意中的宣泄。

千百年来,中国艺术家伏案笔耕,利用不同的笔法书写着粗细、曲直、刚柔、毛涩、疾徐、虚实、顺逆、繁简等不同质地、不同感觉的线条。并用这些含情线条的渐变、排列、组合、交搭、分割、呼应,有画面上构成造型的诸多形式。

用于绘画的线条是有生命力的。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无不显现着画家的才思、功底。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把绘画的点线用五个字概括:“平”、“留”、“圆”、“重”、“变”。平:如锥划沙,笔锋与纸保持在一个水平上,运压力与提浮力相衡。留:如屋漏痕,笔在运行中感觉有阻力,在与纸摩擦的阻力中艰涩前行。圆:如折钗股,指用笔圆浑有力,浑厚、不露锋芒,富有弹性。重:如高山坠石,用笔要用劲,要有力度,力透纸背;打点,象高山掉落的石块那样有份量。变:变化,笔画形成多样性对比,不雷同。

运用绘画中的气与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气就谈不上力,中国画家讲究以气运力,有气为活笔,无气为死笔。笔断意连、形断气连、迹断势连均有气接,因而作品才能气势逼人。

笔韵是中国画家追求的较高境界。运笔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内在节律,情感起伏,通过气与力的统一变化而形成用笔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亦是画家心弦的拨动。

笔力、笔气、笔韵是有机的统一,以气统力、统韵,以韵助气、助势,三者完美的结合,方称上佳的用笔。或古拙质朴、浑厚苍劲、刚健挺拔、或含蓄内敛、简约空灵、飘逸洒脱,无不是画家千锤百炼,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结果。相反,板、刻、结、漏、死、滞、浮、弱、俗的线条是画家所不取的。驾驭线条的能力,也是衡量画家水平的关键。

中国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是其基本特点,笔墨二字几乎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如果说西画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那么中国画就是点、线与水墨的协奏。墨分五色,释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五大色阶,并由五种色阶之间(加水量多少)形成的无数细微的渐变。唐代张彦远在论墨时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绿而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说明墨不仅能决定形象,分出明暗,拉开距离,代替色彩,还能制造画面的气氛。中国画家深谙绘画要旨,认为:画面太枯则有燥气,画面太湿则无生气,墨无变化则僵滞死板。因而数块浓墨必以淡墨破之;一片淡墨必以浓墨破之;一片枯墨必以湿墨润之;一块湿墨必以枯墨提醒。观其面目时往往尚未看清具象形态,就已被画面笔墨中溢出的抽象意韵所感染。在欣赏中国画时往往也从这里入手。

欣赏作品要看构图、形式

中国画的构图有多种形式,也有多种提法,习惯称谓“章法”、“布局”。东晋顾恺之称之为“置陈布势”,谢赫则称之为“经营位置”。提法虽不一,但其意相同,即作者将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加以组织、安排,构成一个体现个性、呈现气势、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一幅作品境界或高或低,或奇特或气庸,构图至为关键。构图的好坏,对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构图法则有其自身规律,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凡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作品,就耐看,就有美感,就有吸引力,反之,美的因素就会大打折扣。构图的来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养,是格调。

构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为中国画使用独特的散点透视法。用这种透视法来展现绚丽多姿的世间万物,给作者带来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求物体现象,只求构思和形象入“理”。

中国画讲究稳中求奇,险中求稳,着意对比,打破对称,形成一个富有节奏的协调整体。中国画多采用“三七停”起手法则,多把主体物象放在三七点上,对打破均衡,匀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易于形成韵律节奏,给观者以视觉美感。

看画还要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利用不固定的视距、观其物象。远看大势气韵,近看点线质量。“豪放不忘精微”,往往在细小的部分更能体察作者的绘画能力。

“ 六法”精论,千古不移,是画学传统的金科玉律。在中国绘画史上这一理论具有无法撼动的深远作用。也是时下评价、品赏中国画的根本法则。凡属画人必受这一法则的约束和检点。用这一法则鉴赏、评价中国画作品,其高低自可辨也。

『肆』 怎样欣赏中国画

1、看

“四看”原则:一看气韵;二看意境;三看笔墨;四看诗书画搭配。

对人物画的欣赏要像看电影、看小说、看环画那样看其是否用笔精准,看其是否细腻传神,看其是否主题突出、故事精彩、情节感人。

2、游

对待山水画欣赏要像旅游区旅客观景一样一路仔细地观览过去。北宋画家郭熙提“高、深·平”的“三选法”,就是对待一幅完整的山水画要采取“平远、深远、高远”的办法来进行鉴赏。

3、悟

对待花鸟画欣赏要像在花园里赏花在古玩店里鉴赏古玩一样认真观赏,最后参悟出其精神内涵和表达的主题思路。

最后,简单的说说当前中国画鉴定:

一是看纸质(新老渲纸、麻纸、帛,有别于老画新画);

二是看笔墨(是否是印刷品再添笔,现今行画有本刻水印,作坊拼图等高仿作品);

三是看结构(是否属于拼凑成图);

四是看绘印(书法、印章是否真实)。

(4)国画艺术赏析扩展阅读:

一、中国画的特点

1、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2、讲究笔墨神韵,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3、讲究“骨法用笔”,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

4、 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

二、中国画的分类

1、人物画

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壁画。东晋时的顾恺之专尚画人物画,是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主张的画家。唐代阎立本也擅长人物画。还有吴道子、韩斡等等。都为人物画做出了的贡献。唐以后画人物画的画家就更多了,历代都有。

2、山水画

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每一时期,都有著名画家,专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尽管他们的身世、素养、学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够用过笔墨、色彩、技巧,灵活经营,认真描绘,是自然风光之美,欣然跃于纸上,其买相同,雄伟壮观,气韵清逸。

3、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它与山水、人物画并列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专门学科。花鸟画就广义讲,应包括花鸟、禽兽、昆虫、鱼介等。

『伍』 如何评价(赏析)国画

初看国画,要欣赏的不是画面如此简单,还要看一下几项是否精美。
画工
画家作品,可表现出作者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书法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印章
画面上常见印章有各方面使用:
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介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装框
中国画装裱独具一格,常见有纸裱、绫裱两大类。纸裱较粗,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景亦表现出作者功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表现,这就是功力。
布局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诗句
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明代画家张宏所作的《村径柴门图》,画家自题:“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流水稻花香。”描绘松林环抱,崇山拱卫的庭院山庄,高大葱郁的苍松分为两组,如同两把打开的摺扇,掩护着山坳中的村落。村前稻田临水,田园丰美,正有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词意。
印文

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印文中也可看到者作者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陆』 国画怎么欣赏

欣赏和评价以齐抄白石的“袭六法”为准。
国画的优劣的标准是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归纳的“六法”,这是千百年来被绘画界和书法界所公认的。哪六法呢:“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采、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气韵兼力、格制俱老、变异合理、彩绘有泽、去来自然、师学舍短。及粗卤求笔、僻涩求才、细小求力、狂怪求理、无墨求染、平画求长”这些中国画欣赏和评价的语义,理解了你就能理解国画的精髓。

『柒』 浅析:如何欣赏和评价国画

欣赏和评价国画的优劣的标准是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归纳的“六法”,这是千百年来被绘画界和书法界所公认的。哪六法呢:“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采、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齐白石都把九十岁了,可他的话依然是气韵生动,笔力遒健,章法独具,换别人恐怕早已文思枯竭了吧。可以说,齐白石的画六法具备,他的“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可谓悟到了艺术的真谛。
气韵兼力、格制俱老、变异合理、彩绘有泽、去来自然、师学舍短。及粗卤求笔、僻涩求才、细小求力、狂怪求理、无墨求染、平画求长”这些中国画欣赏和评价的语义,理解了你就能理解国画的精髓。
中国人的美学观点;以自然为美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现在街上的女人,这样风格的已经非常少了!
中国书画,书法是基础,没有书法的基础,你就不懂中国的艺术!丰子凯的画非常简单,但是,大家为什么非常喜欢他,一个是意境,还有就是纯厚的技法!
前几天范增在说,画画主要还是技术的磨练!这个应该非常正确!哪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关键是你能不能够表达出来!
简单说,中国画的“意境”说其实和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禅”很有关系。尤其是如齐白石那样的“文人画”更甚。离开了“禅”的意境追求,恐怕这幅画的“中国特色”就丢了一半的分了。而有了这个“禅”意的矛盾审美标准限制,中国画在大部分的题材中就不容易有更多的思想和哲理追求。这是“传统”国画的致命伤。不改革,不会有发展的机会了。
个人以为,当代是不可能出大书法家和大国画家的,因为现在主流书画界的人,心思都 太势利,太小器,缺乏坚守和境界,当然也不愿下苦功夫,无论是人的境界还是笔墨的水平,都太水。
有几个有些趣味的,却只是在故纸堆里找僵尸气,令人作呕,而那些曾经大肆流行的所谓流行书风,就是胡闹,不提也罢。
中国的美术界文化程度普遍低。过去是那样,现在也是如此。从进人的那一关开始,招人的品行和文化层次就决定了以后的产品:虚狂和低格调。所以,中国的美术匠气十足,盲目跟风。和传统的小家子的文人画品味一脉相连,那怕现在他们能熟练地操作西画技巧。中国人的画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丰富表层,也就很不错了。无疑,齐白石的画是做到了这一层的。至于涉及深层审美意识,无论现在还是过去,这个圈子天生的缺少这种底气,因为这是由这个圈子里的人的品行和文化层次决定了的。
西画和国画审美意识完全不同,前者求真,反映的是科学精神,后者求意,反映的是传统文人的情调。
西画代表人物,拉菲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所代表的审美意识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意识所望尘莫及的。比加索说的话不能太当真。
绘画的本质就是复制自然。因为自然的美是绘画技术所不能完全再现的,西画同样也做不到,更不要说国画了。另外,摄影艺术也同样做不到。所谓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是一种自我的包装,当不得真的,所以,从纯价值尺度看,求真的西画肯定高于写意的国画,因为那更接近绘画的本质。国画本质上也是复制自然,只是技术手段比不上西画而已。所以,只能追求写意,正因如此,国画框框套套太多,已脱离了绘画的本质,成为国画自身的障碍,这也是中国文人的品味所决定的,如看国画就看字这种论调就一种。抛弃纯价值尺度,国画作为一种小家子气的画种有它特定品味和审美受众,也算是一种风格,从这点上讲,有其自身独特性,可以成为与西画并例的一种风格,仅此而已

『捌』 如何鉴赏国画

鉴赏国画从以下几方面:
1.画工
画家的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体现,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2.书法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3.印章
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各方面使用的: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价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4.装裱
中国画的装裱独具一格,常见的有纸裱、绫裱两大类。纸裱较粗,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5.内涵
中国人欣赏字画不独欣赏表面功夫,更着重于与作品有关和作者个人的相互关系。
6.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在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景亦表现出作者的功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功力。
7.布局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的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8.学识
功力及布局可以从画面窥其一二,至于作者的学识,对其作品影响很大。故中国有“文人画”之称。著名文人,其作品与众不同,就是一种“书卷气”。画家与画匠之别,学识是条件之一。
9.人品
西方画家,往往浪漫不羁,游戏人间为乐。而欣赏者只观其画而不理画家的私德。中国人不同,画家或书家如行为不检、道德败坏、声名狼藉、大奸大恶者,即使其书法美术如何精美,亦无人问津。试问谁家高悬曹操、秦桧等奸臣作品,而岳飞的“还我河山”,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成为人尽皆知的好匾额,就是这个道理。
11.诗句
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2.印文
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印文中也可看到作者的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