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我臧克家赏析

我臧克家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1-18 23:53:55

① 老哥哥 臧克家 赏析

http://www.zcinfo.net/crt/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731

② 《老马》臧克家诗歌鉴赏

诗作的第一节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悲惨的画面:一匹衰老的瘦马,已经筋疲力竭,不堪驱使了,但在主人的淫威下,他被迫驮上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议,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样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揭示了他坚忍的性格特质和渺茫的希望。诗人说:“纵不能有敏锐的眼指示着未来,也应当把眼前的惨状反映在你的诗里,不然那真愧煞是一个诗人了”。

(臧克家《论新诗》)实际上诗人通过老马的境遇写自己所看到的人生,那背负超重的生活重压,低头忍耐的形象,就是“坚忍主义”的表现。

显然,诗人受到了农民性格的感染,所创造的形象,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就难怪有人将此诗看作一首写农民生活的诗。其实,这就局限了诗作的内涵,应该说,诗人表现的这种人生,这种生活态度,在我们这样的国度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诗人本着“不肯粉饰现实,也不肯逃避现实”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民族精神做作了一种深刻的审视,从而使其诗作“没有一首不具有极顶真的生活意义”。

(2)我臧克家赏析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2年4月。作者曾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于革命的前途,觉得十分渺茫。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

这时的思想情感与受压迫、受痛苦的农民有一脉相通之处,对于‘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的老马亦然。因此,我写了老马。”

③ 臧克家 《星星》 赏析

在第一节诗人以“爱听人家把星叫做星星"其涵蕴的语言是:颗星是内不足道的多得数不容过来的星才被叫做“星星”,才显示它们存在的价值。

在第二节写在夜空的世界里,星星”彼此密密地挨近”,”谁也不排挤谁”;正是这种团结,才使它们以共同发出的光辉构成白茫茫的银河。

在末节,诗人仰望银河,赞美这数不过来的星星。

(3)我臧克家赏析扩展阅读

在诗人笔下星星是众多的、渺小的、无名的但是它们又是发光的以自己的光圈共同构成“白茫茫的银河”也显示了它们的存在。

诗人借咏星星,在歌咏广大的革命人民。在这首诗里,星星是革命人民的象征。诗的语言简洁、凝炼、意象鲜明,寓意深远。看起来全是口语,却耐人咀嚼品味。这是臧克家诗作的艺术特色。

④ 老哥哥 臧克家 赏析

1.都给别人做佣人,都有着凄苦的人生,都有善良、质朴、宽厚、仁慈的品质,任劳版任怨。
2.本文主要刻权画了老哥哥勤劳、善良、正义的品质,同时他还具有质朴、宽厚、仁慈、任劳任怨的品质。
3.老哥哥在“我”家辛辛苦苦累了一生,却常挨骂,看祖父的冷脸,人老体衰时被祖父赶出大门。老哥哥走时,“我”当时的心比老哥哥的心还不好过,真想给老哥哥讲讲情,可是望一下祖父的脸,心又冷了。
4.本文回忆了“我”与老哥哥的交往和老哥哥悲惨的晚年生活,表达了“我”热爱、同情、惦记、怀念老哥哥,对老哥哥有着深厚真挚的感情。

⑤ 跪求臧克家《我》的赏析

这首赏析最简单,用八个字就可以了.那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希望你满意。

⑥ 求臧克家的诗《有的人》赏析

有的人》,是臧克家建国后写的第一首诗,曾传诵一时,至今生命不衰。这首诗是诗人于1949年10月19日参加鲁迅逝世30周年纪念活动所写的。它以质朴的语言、炽烈的情感,强烈的对比,鲜明的形象,表现了具有深刻哲理意义的主题:"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虽死犹生;"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虽生犹死。这是一首高度凝练、句句闪光的诗,虽然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它提出的问题,概括的历史的、社会的、人生的内容,都是重大、深刻和丰富的,带有普遍性。全诗共七节,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是全诗的"纲",是诗人提出的总命题。第二层以强烈的爱憎感情,鲜明的对比手法,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态度,对理想不同的追求,对人生不同的目的对比中,表现鲁迅高尚的品德与伟大的抱负。第三层从人民对待两种人的不同态度,正确归纳出各自不同的结局。这首诗采用对比与严密的照应相结合的手法,从而使对比产生更大效果。诗的语言凝练、含蓄,比喻贴切、形象,诗情与哲理达到有机融合,产生了很大艺术效果。
臧克家的诗多以富有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断构思诗的意境,吸取了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特点,注重炼字炼意,追求音调上的自然和谐,让读者从咀嚼和回味中体会诗人深沉的感情,形成了一种诗句朴素、含蓄、精练而又诗体自由的独特风格。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是他的那些短诗,篇幅短小,但有很大的概括力。他也曾写过些长诗,虽有"博大雄健"的追求,也显得较有气魄,但艺术上往往不如他的短诗那样凝练、集中、富于感染力,似乎并不能代表他诗作的艺术个性。但作为一名诗人,他是优秀的。闻一多曾在《烙印》的序文里说:"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意义。"这句话可说明他大部分诗歌的价值。诗人辛勤、严肃地创作了四十多年,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优异的贡献。

⑦ 臧克家《当炉女》的赏析

当炉女 臧克家
去年,什么都是他一手担当,/喉咙里,痰呼呼的响,/应和着手里的风箱,/ 她坐在门槛上守着安祥,/小儿在怀里,大儿在腿上,/ 她眼睛里笑出了感谢的灵光。
今年,是她亲手拉风箱,/ 白绒线拖在散乱的发上,/大儿捧住水瓢蹀躞着分忙,/小儿在地上打转哭的发了狂,/ 她眼盯住他,手脚不停放,/ 果敢咬住牙根:“什么都由我承当!”
1932.8
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生活诗,诗人不借助直接的抒情和说理,却把自己的感受直接灌注在两幅生活画面中。两幅生动而具体画面彼此形成强烈的对比,含而不露地表达了逆境常常能激发出超常的勇气和力量的生活哲理。在第二幅画面中,诗人对妇人的艰难困苦的深切同情,饱含对她毅然勇敢地承担了全部生活重担的所表现出的坚忍精神赞美之情。
“喉咙里的痰响”、“白绒线”以及两儿的两种状态本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成为诗人细心捕捉来的生动情节,这就使整首诗鲜活起来,给人以诗在生活中之感。佳人:《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丽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玉人: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娇娘:李贺《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妖娆: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妖娆。”

姝丽:柳永《玉女摇仙佩》:“有得许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惊鸿:陆游《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碧玉:万楚《五日观妓》:“西游漫道浣春纱,碧玉今日斗丽华。”

蛾眉:白居易《王昭君》:“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红颜: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袖:韩《边上看猎赠元戎》:“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

红粉:杜牧《兵部尚书席上作》:“偶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稀。”

倾国: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倾城: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⑧ 炉火 臧克家 赏析

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了“炉火” 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回,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

⑨ 臧克家 《烙印》赏析

自古以来,宦海淹蹇、壮志难酬、情场失意、亲缘淡薄等际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巨大痛苦。但《烙印》所关注的不是痛苦的具体形式和因缘所在,而是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人类感情的痛苦本身,并对痛苦的本质和应对之策做出了深刻思考。

《烙印》没有概念的铺陈,注重运用格律和表现技法。形式齐整,节奏匀称,深受新月派"三美"的艺术点化。诗人对"痛苦"的关注和应对植根于现实。

血肉丰沛,筋骨硬朗,毫无标语口号之嫌。"痛苦"的传达既以个体生活的具体感受和心理情绪为基点,又运用意象和暗示把普适性的生活经验加以连结,并升华出哲理的诗意,"把'所感'与'所思',抒情与'主智',自我与'非个人化''饱和交凝'为艺术的整体"。

诗艺的娴熟和灵慧的诗心,使其成为新诗园地里一株鲜艳芬芳的花朵,也推动着新诗在中西诗学交融的河流中碰撞出更多的现代性因子。

诗人是写人生痛苦的一种体味,将这种感受比喻为"在我的心上打了个烙印",这是非常形象准确的一个描述,而这个"烙印"在诗人看来,不仅仅是一种痛的感受,还是在"刻刻警醒我这是在生活"。

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理性和深刻的对痛苦的理解。烙印既然留在了心上,它就要不时地被感觉到,所以,"我不住地抚摩这印烙,忽然红光上灼起了毒火,火花里迸出一串串歌声,件件唱着生命的不幸"。

这种不幸只能在诗人的内心唱歌,黑暗的现实中诗人痛苦却不能对人诉说,诗人将这种人生的痛苦比做一个谜,"既然是谜就不该把底点破"。"我嚼着苦汁营生像一条吃巴豆的虫。"将痛与苦咽下去,这是诗人面对生活的硬的态度。

(9)我臧克家赏析扩展阅读:

此诗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早期创作中的一首诗。

在伤情泛滥的20世纪30年代的诗坛,臧克家的诗歌难得地独树一帜,表现着人生的苦硬。他的诗歌创作与新月派和现代派截然不同,他内心始终关注的是底层大众的生活苦难,几乎很少停留在个人的伤感上,而是贴近和理解他们的人生,写出其内在的硬。

即使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内心感受,臧克家也体现出这种硬气,《烙印》就是如此。

而且,诗人曾参加过1927年武汉大革命,革命失败后,他被迫乔装打扮地在乡间蛰伏七年,经受着难以想象的屈辱和苦难。悲愤抑郁,内心深处犹如打上"烙印"。此诗反映的即是当时的时代的烙印,亦是诗人生活的烙印。

臧克家(1905-2004),山东潍坊诸城人,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山东大学著名校友,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代表作品有《难民》《老马》《烙印》《有的人》等。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