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黄庭坚赏析
❶ 形容花开的诗句
1、春风桃李花开日
[唐]白居易《长恨歌》
2、蜡梅开尽菊花干
[宋]洪咨夔《浣溪沙》
3、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菱藕花开来路香
[宋]方千里《浣溪沙》
5、碧藕花开水殿凉
[宋]晏几道《鹧鸪天·碧藕花开水殿凉》
6、是处移花是处开
[宋]辛弃疾《鹧鸪天·是处移花是处开》
7、阆苑花开不夜春
[宋]无名氏《鹧鸪天·九陌游人起暗尘》
8、花开易见落难寻
[清]曹雪芹《葬花吟》
9、黯淡灯花开又落
[近代]王国维《蝶恋花·黯淡灯花开又落》
10、朵朵花开淡墨痕
[元]王冕《墨梅》
11、夹岸桃花蘸水开
[宋]徐俯《春游湖》
12、菊花香里开新酿
[宋]欧阳修《渔家傲·一派潺湲流碧涨》
13、花喷温馨一夕开
[金]段克己《鹧鸪天·楼外残云走怒雷》
14、台下仙花已半开
[宋]王仲修《宫词》
15、迟迟日暖开花
[宋]黄庭坚《西江月·细细风清撼竹》
16、芍药花开菩萨面
[宋]释道颜《颂古》
17、荷花藕上开
[宋]陈师道《菩萨蛮·晓来误入桃源洞》
18、露浓花正开
[宋]杜安世《更漏子·镂金环》
19、桃花开口笑
[宋]释子益《偈颂七十六首》
20、闻道花开陌上
[宋]周邦彦《满庭芳·山崦笼春》
21、桃花笑日开红锦
[元]长筌子《鹧鸪天 春》
22、岩花篱蕊开遍
[宋]吴潜《水调歌头·宛水才停棹》
23、红树花迎晓露开
[唐]张祜《集灵台二首》
24、梅花依旧雪中开
[宋]释宗演《颂古二十四首》
25、霜后黄花尚自开
[宋]韩淲《浣溪沙》
26、开到琼花亦懒看
[宋]刘克庄《沁园春·辽鹤重来》
27、拂墙花又开
[宋]陈克《菩萨蛮·绿阴寂寂樱桃下》
28、藕花开处香
[宋]张孝祥《菩萨蛮·暗潮清涨蒲塘晚》
29、菊花何必待开时
[宋]李弥逊《临江仙·燕去莺来昏又晓》
30、柑花开密玉璘琱
[宋]曹勋《杂诗二十七首》
31、朝朝小圃花开
[宋]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32、花开似污天衣血
[宋]李琏《题金陵杂兴诗后十八首》
33、风开花蕾入胭脂
[宋]郑刚中《无题》
34、平明闾巷扫花开
[唐]王维《桃源行》
35、榴花映叶未全开
[宋]司马光《夏日西斋书事
36、窗外桃花烂熳开
[宋]蔡伸《浣溪沙》
37、万草千花一饷开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春日》
38、荞麦花开如雪铺
[宋]姚勉《道中即事》
39、白葛花开细雨中
[宋]刘子翚《有怀十首》
40、花开空忆倚阑人
[宋]吴文英《浣溪沙》
❷ 黄庭坚浣溪沙描写的什么季节
黄庭坚写个三首浣溪沙,看不出来描绘的那一个季节。分别是:
1 《浣溪沙》[宋]黄庭坚
新妇专滩头眉黛愁。女儿浦口属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沈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吹雨转船头。(新妇滩如美人愁颦的黛眉。女儿浦秋水明丽如美人的眼波。月影如钩使鱼惊动。)
2 《浣溪沙》[宋]黄庭坚
飞鹊台前晕翠蛾。千金新买帝青螺。最难如意为情多。几处泪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远山低尽不成歌。(这首描写歌女生活的词,写得比较有深度,因为它揭示了笑语欢歌背后的忧伤和沉痛。)
3 《浣溪沙》[宋]黄庭坚
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林下猿垂窥涤砚,岩前鹿卧看收帆。杜鹃声乱水如环。(写和妻子相濡以沫的生活。)
❸ 苏轼的浣溪沙和黄庭坚的清平乐都描写了春之色它们有哪些异同一起来看看两首诗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词作。这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❹ 黄庭坚的鹧鸪天和苏轼的浣溪沙特点有什么不同
黄庭坚的《鹧鸪天》: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念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时代中不谐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此词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个类似狂人的形象,抒写了山谷久抑胸中的愤懑,表现出对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无言的反抗。词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以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对现实中的政治迫害进行调侃和抗争,体现了词人挣脱世俗约束的高旷理想。主人公旷达的外表后,隐藏着无尽的辛酸与伤痛。
苏轼《浣溪沙》:该词是苏轼1082年春任黄州团练副使时作的一首记游词。然而从内容来说,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记游作品。通常,记游性作品是写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本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景入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得出“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哲理。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相比较,所表达的感情,一个心酸伤痛,一个乐观豁达。
❺ 何以渡清欢,池鱼思故渊是什么意思
何以渡清欢,池鱼思故渊的意思是:怎么样才能在平淡日子里找到欢乐呢?池塘里的鱼想念着以前生活着的渊潭。
1、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人跟鱼一样,想要在过往习惯了的地方生活,如果日子平淡也过得心甘情愿。
2、在古代诗词中,并没有这个句子,其中“清欢”一词,最出名的是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池鱼思故渊”则是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作者: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译文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4、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5)浣溪沙黄庭坚赏析扩展阅读:
相关诗词创作背景及名家点评
1、《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这首纪游词,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在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石的评价:这首词,雨细,风斜,寒小,烟淡,柳疏,欢清,正体现婉约词文小、质轻、境隐的特点,可知被作为豪放代表的东坡词原有多样的面目。不过此词较之于其他婉约词还是有区别的,它写野外的景色,野外的午餐,野外的心情,在婉约的基调中更掺进了几分晴朗、明媚的色彩。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时节虽属寒冬,作者心里已充盈着灿烂的春天。
2、《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此五诗衣被后来,各大家无不受其孕育者,当与尔哉!”
近代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品格》:“《归园田居》只是把他的实历感写出来,便成为最亲切有味之文。
❻ 苏轼的浣溪沙和黄庭坚的清平乐有什么相同之处
苏轼的来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自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黄庭坚的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两首诗都以即景抒慨,感慨良时不返、时光流逝,融入哲理,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