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赏析
⑴ 游子吟 赏析填空
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韵译回】: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答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
⑵ 《游子吟》鉴赏 作文
《游子吟》鉴赏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真切地歌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真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照料着我们,培育着我们。诗的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它用平时我们最常见的两样东西——针线和衣服,来表达了母亲对子女们的关爱。第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则表达出了儿子要出远门,母亲为儿子担忧的神情,因为她怕这一去可能会不复返。而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出了孟郊自己心里面最最真挚的看法,从他的诗句中我也感受到了这伟大的母爱!我们就像大自然中的一颗小草,母亲就如阳光、雨水一般,光照我们,呵护我们。这样的深情厚谊,我们做子女怎能报答的了呢?
这首游子吟以游子的感恩之心为主线,来表达母爱的伟大。书上说:“上帝无法照顾每一个人,所以才创造出母亲。”母亲关爱我们,呵护我们,完全是以自己的本性,毫无怨言的教育我们,就像游子吟中的这个慈母,把自己对儿子的爱化为一针一线,让我读着读着感到了温暖。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⑶ 孟郊游子吟的诗词鉴赏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赏析:游子吟诗词鉴赏: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写人的关键词语是“慈母”和“游子”,写物的关键词语是“线”和“衣”。这样写就使母亲的针线与儿子的衣衫连在了一起,人与物的结合,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联想到诗人早年丧父的遭遇,就更加撞击读者的灵魂。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两句集中描写慈母为将要远行的儿子缝制衣衫的动作细节与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母亲的手在一针一线地缝着,这一针紧挨着那一针,线线相连,细细密密。这是写母亲的动作细节。那么,母亲为什么要密密地缝呢?是担心儿子一旦远行迟归啊!要知道,那时可不像现在,可以乘火车、坐飞机;有钱人远行可以骑马,像孟郊这样的人只能靠两条腿。儿子远行后,往往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可能音信全无,因为那时可没有电话,更不知道什么叫手机呀!
其实,母亲的内心是盼望儿子早点归来的!可她又知道,这可不是由她决定,也由不得她儿子决定。因为她儿子此行不是去学习知识与本领,就是去求取功名。而这一切都关系到儿子一辈子的事啊!
母亲只是这样想啊想,却没有说一句话,没有流一滴泪。但是,一片深深的母爱却温暖着每一个读者身心,催人泪下。
母亲“临行密密缝”这个动作,是孟郊看到的呀!“意恐迟迟归”这句话,也不是母亲自己说出来的,而是孟郊这个儿子的心声呀!所以,这首诗所传递的,也有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子小草般的感恩之心,怎么能报得完母亲那像春天太阳一样的光辉呢!诗人用这种句式不仅写出母爱的伟大,更写出了儿子因无法报答母爱的那种极其痛苦的心情!
所以,这首诗与其说是书写母爱的感人之作,不如说它更是表达母子相互牵挂的经典诗篇。还想加一句:这首诗是从诗人心底唱出的一支母亲爱儿子、儿子爱母亲的颂歌!
(3)游子吟赏析扩展阅读:
《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所写。作者早年漂泊无依,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更觉亲情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⑷ 关于《游子吟》的古诗赏析
《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孟郊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所写。作者早年漂泊无依,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更觉亲情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⑸ 怎么赏析孟郊的《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制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⑹ 游子吟--孟郊的鉴赏,要快!
《游子吟》描写的母子分离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版深沉的内权心情感。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来表现出“慈母”为“游子织衣,为“游子”准备出行行李,这些衣都是母亲对儿子的关怀。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也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⑺ 游子吟中赏析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的妙处
前后句对仗工整,密密一次写出了母亲为远行的儿子操心劳累,怕他在外面过不好,迟迟又写出了这位母亲担心儿子久久不归的复杂心情。
⑻ 关于母爱的古诗及赏析(除,游子吟)
1、《岁暮到家》清-蒋士铨
原文: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赏析:
诗中着意表现的母子之情,并没有停留在单纯、抽象的叙写上,而是借助衣物、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等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一二句表达母亲对儿子的爱心没有止境,儿子及时归来使母亲惊喜万分,首联上句直写母亲的爱心,下句写久别的儿子岁暮之际回家团聚时母亲的喜悦心情,一个“喜”字,包含了母亲对儿子无尽的关怀和怜爱、思念和期望,是上句的最好注脚。
三四句说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问候的家信墨痕尚新。这两句诗极力突出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和思念:细细缝好御寒的冬衣,时时捎去嘘寒问暖的家信。那一针一线,一字一句中蕴涵了多少慈母的爱心。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的思念和关怀。
五六句说一见面便心疼儿子的面容清瘦,叫着孩子问起一路上的艰辛。这里叙写母亲与儿子相见时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看到儿子面容清瘦,母亲心中十分怜惜,连忙把儿子叫到自己跟前,仔细询问一路上的风尘劳顿,问长问短,反反复复,不厌其烦。一“怜”一“问”,慈爱之心,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写儿子心中惭愧自己没有尽到孝敬母亲的责任,不敢向母亲诉说那一路的风尘,这里通过直抒诗人的惭愧心情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情。在慈爱的母亲面前,诗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另一方面也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出门在外未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尽孝,深感未尽到人子的责任,从而辜负了母亲的拳拳之心。
因此,不敢诉说自己旅途的艰辛。除了惭愧之外,此处也含有担心直言远行的劳顿,会使母亲更加心疼的含义,因此“不敢叹风尘”,自然也蕴涵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味。
(8)游子吟赏析扩展阅读: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
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横出锐入,苍苍莽莽,不主故常,盖受黄山谷影响,讲究骨力。又工古文辞,雅正有法。其词笔墨恣肆,自是奇才。戏曲亦为清代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主要作品:
《忠雅堂集》《红雪楼九种曲》《铜弦词》
主要成就:
与袁枚、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