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发布时间: 2020-12-18 19:50:35

『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怎样赏析“辅”字和“望”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版突出了雄浑权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

诗句分析】
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
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呢?我们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啊!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
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我们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
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流泪沾巾啊!是对朋友的叮咛,
熟悉汉魏诗的人,会发现这首诗同曹子建《赠白马王彪七首》中的一首有某种联系。曹诗是这样的:“心悲动我神,弃置勿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疹,毋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王勃的诗,显然受到曹诗的影响,是从曹诗脱化而来的,但两者却大有不同之处。曹子建满怀幽愤,⑤他的上述一番话是极无聊赖,强作排遣之词,所以情思缠绵,语调沉郁。王勃虽然也经挫折,但毕竟年少,他的一番话是出自肺腑,所以情思矫健、语调明快。有人讲,王诗胜过曹诗,我看倒也不见得。但王诗并非简单的沿袭,而是自有独到之处,所以同样应当受到称赞。
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初唐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王朝的开端。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高峰。延续二百年左右的诗歌的大革新大发展是以初唐为滥觞的。王、杨、卢、骆等当时的诗坛健将是较早出现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杨炯说,王勃“尝以龙朔初岁⑧,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⑦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确实一洗绮丽之习,质朴雄浑,横溢奔放,必定曾使当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其次,他们对新诗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就拿五言律诗来说,这种在唐代逐渐成熟和盛行起来的新诗体,在王勃等人的笔下已经开始尝试和形成了。王勃的这首诗,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
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在谈到王勃的诗对后来诗歌的贡献时,满怀激情地说:“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我们不妨把王勃的这首诗看成黎明女神项链上的一颗明珠,这样看,会更能领受它的迷人的魅力。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①古人对于离别是很动感情的,送别是郑重其事的。那时候,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又落后,一别动辄多年,能否再见很难说。他们那样重视离别是可以理解的。士大夫阶层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赠,还常常写诗文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借以抒发别情或者相互勉励和安慰。所以在古代诗歌遗产中,送别的作品有相当大的数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王勃(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人。他只活了二十六岁就死了。但是,由于他勤奋学习,因而在短促的一生中,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他既能写诗又会作文,与当时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样著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一般说来,人们在同自己的亲威、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依依不舍,免不了要讲些祝愿一路平安、保重身体或者后会有期之类的话,有的甚至还要作出“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是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了进去,那就会显得俗套、平庸,没有味道了。王勃不愧是一位市斤,他才不去写这些呢!他的这首送别诗,别开生面,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把人的思想境界大大提高了,读后使人深受感动。
在这首诗里,开头两句写送别时的情景。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两人一起走出了长安城,来到分手的地点,心中有话,但却相对无言,只好观看四周的景致,以克制自己的离情别绪。“城阙辅三秦”,但见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宏伟。“风烟望五津”,再看朋友所要去的地方,千里迢迢,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这一近一远、一明一暗的景物,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送别画面,饱含着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留恋之情。
诗的三四两句是点题的,下面讲明了朋友之间分别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筵席总是要散的,感情十分深厚的朋友也难免要分别,不可能永远会聚在一起。其原因就在于“同是宦游人”,各人有各人的职守,都要奔赴自己办事的岗位。所以,这种分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决不会分别而疏远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诗人和杜少府分别的意义就在这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意味深远,是全诗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表现出诗人的宽阔胸怀和远大抱负,使真挚的友情得到升华。人们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却远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怎样的改变,时间如何的推移,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决不能狭隘地认为“知己”只有一个;世界上到处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样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与朋友分别,那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寥,相反地却是感到乐观进取,不管到了何处,都会觉得好像仍在与自己的老朋友在一起,促膝谈心,那样的快乐、幸福。
说到这里,诗人还嫌余意未尽,再加上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他语重心长,勉励朋友在分手的时候,千万不要象小孩子那样掏出手绢来揩眼泪,悲伤难过,而要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这样的诗句,扣人心弦,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初唐四杰”的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束缚,勇于创新,但还不够完善。例如王勃的这首诗,三、四两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按照律诗的要求,应当是对仗,但却用了散调,不够合律。后来,有些轻薄的文人就讥笑他们。然而,这掩没不了他们的成就。杜甫说得好:“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讥笑他们的人消亡了,而住院病人的诗则将千古流传下去。
【评析】

『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怎样赏析辅字和望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辅”字和“望”字的赏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基本解释:辅:护卫。望:遥望,远望。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赏析:
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拓展延伸: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赏析

“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

『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和赏析是怎样的

翻译:三秦之地护抄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的泪湿衣巾。

赏析: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陆』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颔联

7、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点出“离别”二字后,忽然又转到“宦游”上来,“同是宦游人”犹言二人皆不在本乡,则此别为别中之别。此承题句,宦游人送宦游人,尤其可伤。

附:
初中语文中的颔联赏析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写诗人种豆早出晚归的艰辛,虽苦累却满不在乎;描写出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描写了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昂。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跟首联临写水面初平和颈联妙写乱花、浅草等具有春色的景物一样,善于抓住尤富春意的早莺、新燕来描写西湖的早春景色。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意境优美而含蓄。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或突然生出许多希望。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潮平”与“一帆悬”既有实景之美,也有虚景之壮阔。此联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因为潮平,两岸即加阔;风正,一帆正挂着。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
7、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点出“离别”二字后,忽然又转到“宦游”上来,“同是宦游人”犹言二人皆不在本乡,则此别为别中之别。此承题句,宦游人送宦游人,尤其可伤。
8、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一去不复返”,令人深感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黄鹤飞去,楼里空空,唯有那白云千载飘游,黄鹤楼与白云相映,更突出“空”的意境。诗句流露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感慨。
9、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承上联写归来后的感触。经过23年的贬谪,如今归来,许多老朋友都已经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表示悼念;回到故乡,只觉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的陌生人一样。上句用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下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隐示了诗人因长期被贬而遭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
10、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
1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感时”和“恨别”是诗的核心内容。此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1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此联写的是远景,短短10个字,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两句中的第二字炼得好: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野,着一“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这种观感,是由抒情主人公的视点不断移动形成的;长江滚滚远去着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
1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进一步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哀,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
1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和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实写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雅、清静、清幽的特点,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成语“曲径通幽”亦即由此联化得,其中隐含了要达到能够领悟妙趣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的哲理
1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表现了诗人为圣天子清除弊政,为正义而受苦受难,在所不辞。透露出的是骨气、正气、傲气。
16、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诗人是因为面对死神而流泪吗?不是,是因为祖国沦亡,山河破碎,民族多难。
17、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先从正面写练兵,只用“角声”这一细节,“角声满天”必伴随着喊“杀”之声和战马悲鸣,给人以“杀气上腾作阵云”之感,显得威武雄壮;后用山间紫气作衬托,指的是燕脂山所产之草在暮云掩映下呈现的色调,又给人以庄严之感。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巧用比喻和谐音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相思之情。本义: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19、气蒸云梦泽,波撼云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与首联两句一并写出了八月湖景的气势恢宏,场景开阔,其中的潜台词是:我很想到官场宦海去游一游,可是无人援引,进不去,只好无所事事地虚度岁月,真是惭愧啊!诗人把希望有人引荐做官的心愿写得委婉而含蓄。
2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意境开阔,空灵缥缈,以夸张语气写长江江水之大,江流之远,并以两岸模糊迷蒙山色作衬托。

『柒』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意思赏析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内以散调相承,容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捌』 谁能帮我赏析一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

这是一自别开生面的送别诗。首联上句写送别之处,下句写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自长安“城阙”遥“望”蜀川“五津”,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首联对仗工整,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别离意”紧承首联,妙在欲吐还吞。“别离意”究意如何,不愿明说,故改口用“同是宦游人”来宽慰和鼓励对方:你和我既然同样是出门作官、想干一番事业的人,那就免不了各奔前程,哪能没有分别呢?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 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 《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情调又积极、乐观,能给人以鼓舞力量。因而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中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都从此脱胎。
尾联紧接三联收束全篇,劝慰杜少府欣然启程。交情很深的朋友总是不愿分离的,然而“儿女情长”,就难免“英雄气短”。这两句诗,即曲折地表现了双方的惜别之情,又用“无为”排除了“儿女情长”,鼓舞对方的英雄之气。全诗一洗向来送别诗的悲酸之态,意境雄阔,风格爽朗,不愧名作。

唐代诗人大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因而送友人“之任”就成为常见题材。王勃的这首五律首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反映这一题材,为传统送别诗开拓了新领域。此后,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送人赴任、送人从军、送人出使、送人去干其他有利于国计民生之事的诗作大量涌现,其中有不少名篇。

『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句子赏析

赏析: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城阙辅专三秦,风烟望五津。属”严整对仗,“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翻译: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赏析500字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旁。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题记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 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呢?我们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啊!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我们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意味深远,是全诗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表现出诗人的宽阔胸怀和远大抱负,使真挚的友情得到升华。人们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却远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怎样的改变,时间如何的推移,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决不能狭隘地认为“知己”只有一个;世界上到处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样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与朋友分别,那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寥,相反地却是感到乐观进取,不管到了何处,都会觉得好像仍在与自己的老朋友在一起,促膝谈心,那样的快乐、幸福。 说到这里,诗人还嫌余意未尽,再加上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他语重心长,勉励朋友在分手的时候,千万不要象小孩子那样掏出手绢来揩眼泪,悲伤难过,而要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这样的诗句,扣人心弦,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