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长蘅次醉阁赏析
❶ 题长蘅次醉阁 解析
题长蘅次醉阁 程嘉燧
为爱檀园开北阁,两回三宿小房栊。
坐深曲洞香灯焰,睡美疏棂晓日烘。
白拂花飞方丈雨,素屏滩响一床风。
但名次醉犹嫌俗,合作禅栖住远公。
诗歌解析:
程嘉燧与李流芳为诗画友。李流芳以时局纷乱,中举后再上公车不第,遂绝意进取,返故里嘉定南翔筑檀园,“水木清华,市嚣不至”(园林景色清朗秀丽,没有市井喧闹声),“琴书萧闲(潇洒悠闲;寂静),香茗郁烈,客过之者恍如身在图画中”。程嘉燧亦是淡于功名者,弃制义不学,刻意为歌诗,“缘情拟物”,旷日而不倦,乃作此诗题檀园次醉阁。
本诗首联点题,突出一“爱”字。李流芳在檀园的北面新筑了一间小阁,作者两次去檀园游赏,就有三夜是睡在这间小阁的,足见喜爱之深。以下颔联颈联均描写阁中景物,作者没有纯客观地去铺陈,既然写“爱”,那就要写出作者自己的感受,自己强烈的主观印象。
“坐深曲洞香灯焰,睡美疏棂晓日烘。”小阁有曲廊相通,幽邃曲折,故称“曲洞”。夜间阁中点了香油灯,烟火幢幢,更显得格外幽深静寂,于是作者一坐下去,便深深地为之陶醉,长久的不舍得离开,此之谓“坐深”。次醉阁有幽寂之趣,亦有疏朗之美。那就是在早晨旭日高升之时,因为阁子的窗格稀疏,大而透光,太阳照来暖洋洋的,使人可以美美地高眠,故称“睡美”。“坐深”与“睡美”概括了作者在小阁三日的 感受,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总是使人流连往返,不忍遽去。该联中“深”“美”为诗眼,为全句的精神所在,是作者刻意锻炼的 结果。按通常诗中语词的顺序,此二句应是“疏棂晓日春睡美,曲洞香灯夜坐深”,然诗人颠倒了词序,把“睡美”与“坐深”提到句首,加以强调,全联顿然就活了起来。
颈联作者仍是写自己对次醉阁的感受,但更加深入细腻。作者将眼光仍局限于小阁内,不假阁外景物,自有风雨之感。“白拂花飞方丈雨,素屏滩响一床风”,“拂”为拂尘,用芦花等物做成的清洁器具。拂尘花飞,竟似乎满室皆雨。阁内有素色屏风,其上画着河滩急湍,画得实在逼真,画中急流的气势竟使人感到河水击石的喧豗之声,由喧豗的水声又引起空气流动、满床风生的感觉。
尾联大意为:“以次醉名阁还有些俗,因为次醉无非是景色可以醉人之意,这样的地方唯有像慧远这样的高僧才最适宜住。”
❷ 题长蘅次醉阁的译文
因为喜爱檀园打开了北面的阁楼,两次回檀园去游赏就有三次住宿在内那里。坐在幽深容弯曲的山洞里,灯的火焰散发出香味,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透过稀疏的窗棂,早晨的阳光暖暖的照了进来。白色的佛花飘飞像雨一样落在主持的居处前,卧在床上听风吹着白色屏风像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只是名字叫次醉阁还嫌得俗气,应当像慧远这样的高僧才最适宜住在这样的阁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