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名译赏析

名译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1-12 09:45:28

❶ 名诗名词,带翻译和赏析

古诗名句背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陶渊明(东晋)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号香山居士有“诗魔”之称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宋)号半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南宋)号放翁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曹操(东汉)即魏武帝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唐)人称“诗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辛弃疾(宋)号稼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南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人称李后主)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杜甫(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东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周敦颐(宋)号濂溪先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刘禹锡(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杜牧(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人称“初唐四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谣有此寄》李白(唐)有“诗仙”之称 浪漫主义诗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唐)现实主义诗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赵翼(清)
巴东山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郦道元(北魏)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刘禹锡(唐)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谁道人生无在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苏轼(宋)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
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唐)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别云间》夏完淳(南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宋)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韩愈短文两篇》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与高适并称“高岑”著名的边塞诗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人称“诗鬼”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唐)
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元代戏曲家)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元朝)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
四时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晚年号“六一居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李贺(唐)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 洲. 《梦江南》温庭筠(唐)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之称 .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陶渊明(东晋)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李白(唐)
足蒸暑土气,背灼日天光.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白居易(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北宋)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汉江临眺》王维(唐)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浣溪沙》晏殊(北宋)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丘明(春秋)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 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
溯回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
课外名句背诵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岳飞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
《游子吟》孟郊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白居易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助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白居易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志南

❷ 石涧记 原文 翻译 赏析

原文: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舆石渠同。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

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译文:


从石渠的桥上向西北走,一去到土山的北坡,百姓又架了一座桥。比石渠的水量大三倍。石头有的像床,有的像门堂的基石像筵席上摆满菜肴,有的像用门槛隔开的内外屋,水流像纺织物的花纹,水泉咚响声像是弹琴声,赤脚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清出一块可排十八九张交椅的空地。

交织的流水,激撞的水声,皆在椅下;像翠鸟羽毛般的树木,像鱼龙麟甲般的石块,都遮蔽在交椅之上。古时候的人有谁曾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此吗?到石涧的日子,与石渠相同。

从袁家渴来的人,先到石渠后到石涧;从百家濑上山到这里的人,先到石涧后到石渠。石涧的源头,在石城村的东南,路中间可以游览的地方还有好几个。那上面的深山老林更加险峻,道路狭窄不能走到尽头。

赏析:

《石涧记》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首先是剪裁得体:详处极尽石涧之奥妙,笔触细腻,毫发不爽;略处行云流水,天地一览,如“其间可乐者数焉”“道狭不可穷也”等,无限风光,尽藏其中。其次,这篇游记的结尾不同凡响,收得十分高妙,妙就妙在结与不结之间。

“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前句犹是铺扬开去,后句却陡然合起。一方面,与开头“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相照应,完整地表述了石涧之游的结束,可以乘兴而归了另一方面,“道狭不可穷也”埋藏着很多潜台词,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2)名译赏析扩展阅读:

《石涧记》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游记,为《永州八记》的第七篇。

文章着重写石态水容,写涧中石和树的特色,描绘了石涧溪石的千姿百态,清流激湍,翠羽成荫,景色美丽宜人,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钟情山水的情怀,同时又书写了胸中愤郁,对自己的遭遇表示叹息和苦闷。

全文景由情生,于常景中写出奇景;物我交融,主体和客体并重;并且剪裁得体,收结巧妙。

创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

柳宗元在这漫长的戴罪期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石涧记》是其中之一,与《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作于同时,都作于元和七年(812年)十月。

名家点评:

1,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二三:点缀如明珠翠羽。

2,明·陆梦龙《柳子厚集选》卷三:淡扫愈佳。

3,清·储欣《河东先生全集录》卷四:有胜必穷,穷即玮丽其辞而书之,造物尚有余藏乎?道狭不可穷,吾疑造物者亦借此作当关之守。

4,清·孙琮《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三:读《袁家渴》一篇,已是穷幽选胜,自谓极尽洞天福地之奇观矣……读《石渠记》一篇,已是搜奇剔怪……天下之奇观,有逾于此矣……不知永州果有此无限妙丽境界,抑是柳州胸中笔底眞有如此无限妙侣结撰……从古游地,未有如石涧之奇者;从古善游人,亦未有如子厚之好奇者。

5,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三六:“道狭不可穷也”:李(光地)云:可穷便非佳山水。

6,近代·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五二:尺幅中有千里之观,一结尤为隽妙。

❸ 论语名句及翻译赏析

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6、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1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3、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1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5、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1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2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4、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2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3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❹ 咏山泉,储光羲,翻译,赏析

《咏山泉》原文: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咏山泉》翻译:

山上有一个泉,问别人它叫什么名字,但没人知道。

天空倒映在泉水上。整个地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一样。泉水像雨声一样从高崖上往下流。

泉水从高山中涌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小池塘。

春天静悄悄的,但无论如何,年复一年泉水还是那么清澈。

《咏山泉》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作为一部比较工整的五律诗,其内容组合和风格结构十分鲜明。第一副对联叙事点,与“泉”字紧密相连,平和自然地站起来。在寂静的深山中,清泉缓缓流过,为遥远的地方增添了活力。面对这一幕,诗人真的想问,春天是否有一个可以记住的名字,但他没有办法知道。他的惊讶和遗憾的感觉充满了台词。

以上链接,从积极的角度,描绘了山泉的粗俗形象。从广阔的三维空间中,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山泉的明快与灵动:当山泉在平地上流动时,犹如一面新的明镜,将蓝天反射到水底;当山泉飞下山时,如晓春雨般洒落在天空。这幅对联景色明快、形象细腻、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山泉的优雅形象。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幅对联描写了春天的寒冷情况:尽管春天干净而清新,但当它流入深溪时,水溢出并流向小池塘,原本清澈而灵性的泉水被令人窒息的环境所覆盖,仿佛有人不愿看到。春天的“倒影之地”和“飞天”。这些描述旨在为未来建立动力。

诗的结尾与整首诗有关,通过叙述加以论述,指出诗的目的:山泉的“静谧”尚未得到重视,但仍年复一年,自净自净,保持一尘不染的气质。

(4)名译赏析扩展阅读:

《咏山泉》名家赏析:

《批点唐音》:高处全在自然,咏物尤难。

《唐诗归》:谭云:寒气欲怯。钟云:“不知名”妙(“借问”句下)!谭云:奇(“映地”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三四禅机,五六道体。陈继儒曰:结得雅素。周弼曰:寓感兴远而为诗者易、验物切近而为诗者难。太远则疏,太近则陋,此诗和易宽缓中精切者也。

《唐律消夏录》:以“不知名”二字说出流水,如此奇特,如此功用。如此孤洁。人乎?水乎?

《唐诗成法》:有层次,有寄托,语亦清利。“不知名”二字感慨起、末二句感慨结,两相照应,最有法。

《唐诗笺要》:奥别又极天然,储君五律独往独来,落拓声色形影之外,于诸家中另是一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咏山泉

❺ 老圃堂 翻译赏析 贴吧

翻译:

夏日初晴,诗人午睡醒来,只看到窗外的绿树和青苔。忽然一阵南风把房门吹开,又掀起桌上的书页,诗人说这是他的老相识,来偷偷访问他了。

注释
①新晴: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
②青苔:苔藓。
③梦余:梦后。

赏析:这诗一说是写过《官仓鼠》的曹邺所作,一说是薛能的诗。无论是谁,从诗题中看,这都是一位乐于做点农活的人。他的住所,大概也在田野里,而且这田野还非等闲之地——它可是秦朝的东陵侯邵平种美味的东陵瓜的地方。谷雨时节,春苗欣欣向荣,这时候下点儿雨,就该保墒除草了。他并不是一个全职的农夫,不过偶尔荷锄到田间挥洒一番气力罢了。但即使这偶有的劳作,也似乎引起了春风的嫉妒,它嫌他冷落了书本,而去照料那些农田。趁他不在的时候,春风把他尚未读完而放在座椅上的书卷,就给吹落到地上去了……这位自称“老圃”的诗人,把他的书房也称作“老圃堂”,可见他内心乐意的事情不过是耕读这两件事而已。

❻ 论语全文,带注释,翻译,赏析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❼ 诗经《子衿》的全文翻译、赏析

1,全文及翻译: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白话文释义: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2,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7)名译赏析扩展阅读

《国风·郑风·子衿》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为先秦时代郑地的华夏族民歌。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

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维肖维妙,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之作,其中“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更是千古名句。

❽ 游仙诗郭璞其一翻译赏析

【原文】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
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翻译】

   京城里是游侠聚居的地方,山林是隐士们栖息之所。荣华富贵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还比不上那些栖身于草野的隐逸之士。临近泉水酌取清波为酒浆,到山冈上拾取丹芝。灵溪之水可以隐居盘游,何必要青云直上去做官呢!做过漆园吏的庄周不愿去楚国为相,老莱子的妻子不愿意为人所制,愿同老莱子过隐居生活。(虽然)出仕做官,就会被朝廷重用,退而隐居,就会处于困境。(但是)远离尘世之外的人,他们的志向就比伯夷、叔齐他们更坚决。

【赏析】

     晋代平淡寡味的玄言诗充斥诗坛,后来出现了一位文采华茂、慷慨多气的诗人郭璞,他的十四首《游仙诗》给诗坛注入了生气,以险怪的构思、斐然的文采,寄托了对现实的不满和高蹈遗世的思想。该诗是其《游仙诗》的第一首。

    这首五言诗中蔑视和否定了以仕宦求取功名富贵的生活,表现了自己隐居避世的高洁志向。

    全诗可分为三层。诗的前四句是第一层,通过对比,明确表达栖身蓬莱,求仙避世的志向。开头两句作者意在写隐逸山林的生活,却以京都游侠求仕的生活作为对比和陪衬。三四句则在对比中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豪门贵宅未足荣耀,安逸享乐的生活不如隐居不仕,寄身蓬莱仙境。前四句直言不讳,直切诗题。

❾ 古诗300首翻译及赏析

一、、送别
唐代: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专
二、翻译:
春风中的排属排杨柳树,沿着护城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要分别的人儿太多。
三、赏析: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暮春时节。“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

❿ 苏轼所有词以及翻译和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纱山下兰芽短浸溪/满庭芳蜗角虚名/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送钱穆父/临江仙送王缄/望江南超然台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沁园春孤馆灯青/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亲射虎,看孙郎。④酒酣胸胆尚开张。⑤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⑥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1】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
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品评2】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水调歌头①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⑤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⑥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⑦婵娟:月色美好。

【品评】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 清露下, 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念奴娇①

赤壁怀古②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④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⑤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⑥

【注释】
①又名《百字令》。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③千堆雪:流花千叠。④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小乔为乔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为赤壁之战十年前事。 ⑤“笑应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装。 ⑥酹: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品评】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

“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陆游《入蜀记》说赤鼻矶“亦茆冈尔,略无草木”。范成大《吴船录》亦云:“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及‘蒙茸峻岩’之境,东坡词赋微夸焉。”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

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东坡题跋》卷一记李邦语:“周瑜二十四经略中原,今吾四十,但多睡善饭,贤愚相远如此。”苏轼对此颇有同感。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对于原来只宜红牙拍板、女儿歌喉的传统词坛来说,确实是个重大突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1:

宋神宗熙宁八年,即乙卯1075年,三十九岁的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本词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王弗十六岁嫁于苏轼,天资聪颖、温良贤淑,见识广博,夫妻感情一向笃厚。但是,在她二十七岁时不幸于汴京(今开封)去世。次年归葬于故乡四川眉州。经过了十年宦海浮沉的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亡妻深挚的怀念之情。
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从夫妻十年生死相隔、音容渺茫写起。十年来,阴阳两隔的夫妻,互相遥念,却各无消息。“两茫茫”表面看是写自己也写故去的妻子,实际上是写自己无边的惆怅和空虚的情怀。作为首句,为全文奠定下了伤悼的感情基调。作者无日无夜不在想念自己的妻子,即便是“不思量”,亡妻的形象却时时地在脑际闪现,难怪词人说“自难忘”。由此可见夫妻感情之深挚。如果说这是写生死分割时间之久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两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则是写分处两地,相距之遥了。当时的苏轼在密州(山东诸城),亡妻则葬在四川故乡,故曰“千里”,妻子孑然一身埋于坟茔,所以说“孤”。遥远又孤单,满腔的凄苦无法向亲人诉说。夫妻无法共话,不仅是因为千里相隔,更主要的是生死别离,无法超越。这是何等的无奈?!接下来笔锋一转,“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意思是:即使生死可以沟通,夫妻得以重见,又能如何呢?作者用假设的语言逼进一步:纵使相逢,大概妻子也不认得我了。在这妻子离开的十年里,苏轼与变法派的政见不合,被当权派排挤出京,先是任杭州通判,再移知密州。仕途的失意与生活的颠沛流离使他过早地容颜衰老,“尘满面,鬓如霜。”是作者对自己外貌的简括而有特征的勾勒。其中又暗含了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片写梦前,抒发了对妻子绵绵不绝的相思之苦。感情真挚,催人泪下!下片则是写自己的梦中所见和所感。
下片首句“夜来幽梦忽还乡”中,一个“忽”字,点出了梦境的恍惚迷离之情状。“小轩窗,正梳妆。”是说:梦中看到妻子还像往常一样在窗前对镜梳妆打扮。这是虚中带实的写作手法,再现了夫妻青年时期的生活情景。阔别已久的夫妻,一旦相见,定然有着千言万语要相互倾诉。然而思绪如麻,又从何说起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一有泪无声的细节描写,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又取得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则是抒写梦醒后的感慨。作者想象着千里之外的故乡,在荒郊野外,那长满小松林的山冈上,孤寂的妻子一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因思念丈夫而伤悲!这里作者表面是写妻子因怀念丈夫而悲伤欲绝、柔肠寸断,实际上则是表现了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悼念之情。作者将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附注于梦中的景物,更让读者潸然泪下。
作者用虚实结合、叙述白描的写作手法来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对妻子的悼念之中又有对自己身世的无限感慨,故而将夫妻之情表达的深沉而执着,感人至深。
用词写悼亡,苏轼是中国词坛的首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赏析2: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实际上,词中记梦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挚朴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一朝永
诀,转瞬十年了。“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
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
感。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悬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
以遏止。“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说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格外感人。“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
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在苍老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了,“纵使相逢”恐怕也认“我”不出了。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实在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啊。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说起?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把现实的感受溶入梦中,使这个梦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
松冈。”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烟雨之中,坦坦荡荡一峭劲身影落落而行,何在等旷达洒脱!东坡好竹,字字句句便如峭拨修竹般一片疏影斑驳,不染俗尘,风起风住处,透出逍遥情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浣溪纱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点名了兰溪 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潇潇、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潇潇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
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近千年来,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
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