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梦回赏析

梦回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1-12 08:12:54

诗句“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作者:司马槱
《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是北宋词人司马槱的作品,此词以优美的意境和音韵,描写钱塘江畔歌妓的生活。上片起首一句写女子自道所居,以“钱塘江上”
四字暗示出她的风尘女子身份。“花落”二句,哀叹这位风尘女子的美好年华如水一般悄然流逝,寄寓了词人对她的身世悲慨。
朝代:宋代
作者:司马槱
【原文】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黄金缕】
黄金缕又名蝶恋花,词牌名。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等。其词牌始于宋。
【赏析】
此词以优美的意境和音韵,描写钱塘江畔歌妓的生活。上片以女子口吻出之,写梦中女子所歌,下片追忆梦中情景,抒写对远别情人刻骨的相思。
上片起首一句写女子自道所居,以“钱塘江上”四字暗示出她的风尘女子身份。“花落”二句,哀叹这位风尘女子的美好年华如水一般悄然流逝,寄寓了词人对她的身世悲慨。上片歇拍两句,写残春风物,补足“流年度”之意。燕子衔着沾满落花的香泥筑巢,仿佛也把美好的春光都衔去了。此二句抓住富有典型性的江南暮春物象,寄寓了女主人公孤独的情怀和内心的凄苦。
过片一句,描写歌女的发式:半圆形的犀角梳子,叙插鬓云边,仿佛象明月从乌云中半吐出来。
以下两句,写她轻轻地敲着檀板按拍,唱一曲幽怨的《黄金缕》。《黄金缕》,即《蝶恋花》调的别名,以冯延巳《蝶恋花》词中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而得名。
结拍两句笔锋突转,写词人梦醒后的感怀。“行云”用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典故,暗示女子的歌妓身分,也写她的行踪飘流不定,难以寻觅。
“南浦”,语见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因用为离别之典。此二句点明这场美好的相遇竟是虚无缥缈的梦幻。词人大梦方醒,披衣起巡,凭轩凝望,但见一轮明月从春江上升起,心中怅惘不已。
这首词以缠绵的抒情笔调,将一段浪漫而凄艳的梦中经历叙写得迷离恍惚,清丽凄恻,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
司马槱字才仲,陕州夏县人,元佑中以苏轼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入第五等,赐同进士出身。累迁河中府司理参军,终知杭州,卒于任。事迹见张耒《书司马槱事》(《张右史集》卷四七)。《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② 秋夜 陆游的翻译,赏析

《秋夜》 陆游
夜雨凄凉客思迷:秋夜里下起了凄凉的雨,旅行在外的人神思迷离
闻碪却是梦回时:依稀听到了故乡的捣衣声,却发现只是不清醒的午夜梦回
人人解说悲秋事:人们都在解读着关于悲秋的心事
不似诗人彻底知:却没有谁能够像诗人我一样彻底懂得

字义都很好懂,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句的是“碪”,同“砧”(zhen一声),是捣衣用的石板,也可以用来形容捣衣的声音,通常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不是“堪”。
明白了这个字的意思,就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了。很显然,这首诗表达的是羁留在外的诗人的思乡之情。诗歌的语言很平淡直白,在简单的叙述下暗藏着波涛汹涌的情感。
秋夜里,雨是那么凉,路是那么远,家乡,回顾只能在梦中。首句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奠定了全诗基调——凄凉,凄凉的不仅仅是现实环境,还有作者的内心。
末句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大家都在悲秋,都有心事,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比“我”懂得的还深刻了。诗人并没有和其他人写悲秋的诗一样,用大量的意象或者是抒情来表达其“悲”的内容与程度。他没有告诉别人自己为何知得“彻底”,又究竟“知”了些什么,而是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语句中蕴含着一种带有黑色幽默感的自嘲,读起来仿佛能够感觉到诗人那无限的寂寞与悲戚,如此真切。别有一番韵味,不落窠臼。

③ 如何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

出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鉴赏
作者:辛弃疾(宋代)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答,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赏析: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④ 辛弃疾的《破阵子》赏析

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的美名。可惜已成了白发人!

(4)梦回赏析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陈亮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这次他到铅山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词寄给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作于这一时期。

⑤ 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中仄中平
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李白有首叫《越中览古》的诗。诗中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好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七言诗中,有三句写到越王勾践的强盛,最后一句才点出越国的衰败景象,虽然表达的感情显然不同,但在谋篇布局方面又有相似之处。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什么样的“说明”还能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呢?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多么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啊!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赏析

《破阵子》辛弃疾 其一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赏析
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历夸(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词的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时,还一次又一次地拨亮灯火,久久地端详着曾伴随自己征战杀敌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作者带着这样的思念和渴望进入梦中。他恍惚觉得天已拂晓,连绵不断的军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他把大块的烤牛肉犒劳将士们,让他们分享;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他检阅着各路兵马,准备出征。
词的下片,紧接着描写了壮烈的战斗和胜利的结局:将士们骑骏马飞奔,快如“的卢”,风驰电掣;拉开强弓万箭齐发,响如“霹雳”,惊心动魄。敌人崩溃了,彻底失败了。他率领将士们终于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业,赢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昂扬、抱负宏大的忠勇将军的形象,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在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实际上,在苟安卖国的统治集团的压制下,作者报国无门,岁月虚度。“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啊!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寻思。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

⑦ 《梦回繁华》这篇课文哪几段特写,哪几段略写

《梦回繁华》这篇课文一、二、三自然段是略写,四、五自然段是详写。

详写的有画的内容,画的艺术特色及地位。略写了张择端的生平,画的整体特点。介绍画的内容里详写了汴河虹桥,略写了其他内容。

详写画作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内容是画作的核心;详写它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能突出《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历史地位。这样详略得当,疏密有致,使文章中心和重点明确突出,使读者很容易就学到知识,了解事物。

文章段落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

主要描写了宋朝时期手工业的繁华,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为清明上河图的出现奠定了背景,具有丰厚的社会底蕴。

第二自然段:

简要的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并且引出了《清明上河图》,介绍了这幅画作背后蕴含的历史意义,反映了当时宋朝的盛世假象。

第三自然段: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下一段对《清明上河图》的主要介绍。

第四自然段:

详写的画的内容,画的艺术特色及地位。主要描写了画里的繁荣景象以及当时人民生活的状态。

第五自然段:

主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点以及绘画的空间顺序。并且通过列举文中的内容来说明问题。

(7)梦回赏析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毛宁,浙江舟山人,1975年12月出生。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

研究领域:艺术史及艺术理论。

开设课程: 中外美术史、现代设计史、中外建筑史、美术鉴赏、建筑赏析。

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梦回繁华》等。

《梦回繁华》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2017年秋季修订版)的课文 。

⑧ 诗句“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作者:柳永
出自宋代柳永的《尾犯·夜雨滴空阶》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回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答。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⑨ 梦回 林景熙 赏析

1.诗眼应该是复:"何处砧声唤客制愁"中的"愁".此字正好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描写了当时梦醒时四周的环境,地点.写出了诗人因为在荒凉的旅馆住宿,心中的感受,为后来的景物描写,个人的感情抒发作铺垫.
3.动静结合,以深夜中的寂静与莲叶的响动声相衬,以寒冷清寂的水面与未休息的欧鸟的骚扰相衬,充分刻画出当时冷寂凄凉的气氛.

⑩ 21梦回繁华最后一段说明方法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梦回繁华,最后一段说明法,并举例分析,其作用具体他这个怎么去分析作用不太清楚啊?因为对这个梦回梦回繁华,这个不了解啊,没看过。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