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赏析
⑴ 有什么好的音乐值得鉴赏
贝多芬《月光曲》
贝多芬(1770-1827) 德国著名作曲家,其父为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随父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自1792年起,他一直定居维也纳,以教学、演出和创作乐曲为生。后来因为创作上的成就而成为德国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之一。他的作品,在欧洲音乐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近代西洋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自28岁起,贝多芬听力逐渐减退,至50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却一直隐忍着这种致命的打击,坚持指挥、作曲,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响乐九部,其中第三、第五、第六部又称作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再加上第九部合唱交响曲,都是享有盛名的交响乐作品。除此而外,他还有《悲怆》等32部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弦乐四重奏曲及《庄严的弥撒曲》等众多作品。
《月光曲》是贝多芬作于1801年的一首钢琴奏鸣曲。
还有‘‘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
是十八世纪后年叶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 音乐家。1770年12月26日贝多芬诞生于 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 兰籍,移居德国后,曾任当地宫廷乐长。 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宫廷御厨的 女儿。贝多芬生长的年代,正是约瑟夫二 世实行"开明专制"的时期,波恩的统治者也实行了一些改良的 措施。波恩成了当时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地之一。贝多芬的幼年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但是,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 嗜酒成癖的父亲败坏了家业,他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 树,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强 迫孩子练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后把孩子从熟睡中拖起 来拉琴,不满八岁的贝多芬被强迫在寇恩的听众面前表演、卖 艺,十一岁的贝多芬就开始在剧院的乐队里工作。这种严酷的童 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独立的以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 也就养成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
从1781年起,贝多芬在剧院工作的同时,跟乐队指挥奈弗学 习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和作曲法。奈弗是位很有修养、倾向 于启蒙运动的作曲家.指挥家,他对发展德国的民族歌剧、清唱 剧都曾有过贡献。贝多芬通过向这位老师学习,认识到学习德国 民族音乐传统的重要,并在奈弗的引导下也接受了启蒙运动的影 响,对德国当时的进步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787年以后,贝多芬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但贝多芬 并未被艰难困苦的适遇所屈服,他设法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 他醉心于诵读和研究古代神话、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文学,他 对莎士比亚、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非常喜爱。他虽然没有莫扎 特的早熟天赋,也没有莫扎特优越的学习条件,而他那孜孜不倦 的自学所取得的成就,是他所有的前辈都不及的。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莱茵河流域进步的反封建运 动,对贝多芬的思想成长起了巨大的作用,他逐渐把追求"自由、 平等.博爱"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1790年他创作的大合唱《约瑟 夫二世之死》,把约瑟夫二世当做人民的救世主来赞颂,这一方 面表现出他对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贝多芬早年对改良 主义的不合实际的幻想。这部作品也是贝多芬把声乐和交响乐溶 为一体的最早尝试。 1792年,贝多芬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来到维也纳定居。
他起先是以一位天才的青年钢琴家出入维也纳的贵族门庭,并受 到贵族们的热情接待和保护,他也曾一度产生过对上流社会的幻 想。但是,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毕竟与海顿,莫扎特的时代不同, 时代赋予贝多芬更成熟的资产阶级自觉性和个人的自信和自尊。 因而他一开始就不甘愿做贵族门的奴仆,而是要与贵族们有平等 的地位。后来贝多芬渐渐发现自己的资产阶级理想和当时的封建 社会有着很大的矛盾,再加上他1796年开始面临耳聋的威胁,使 贝多芬很快增长起一种对现实不满,对个人命运反抗的思想感情。 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 家说来,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恶魔限制了作曲家同外 界的交往,妨碍了他的钢琴演奏,他不得不放弃演出 ,而长期隐 居在维也纳乡村。 从1800年起,贝多芬在创作上很自然地逐渐 脱开海顿和莫 扎特的影响,力求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追求新的理想。
他于 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了他在创作 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熟时期。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力极 为旺盛,表现出巨人般的工作能力,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品。贝 多芬成熟时期作品的基本思想逻辑——“通过斗争,得到胜利", 在这一时期中逐步得到确立,英雄性、群众性的交响乐新风格形 成了,革命的内容、戏剧性的交响乐发展手法、形式上的各种重 大革新等等,在这一时期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贝多芬最杰出 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后半生三十年生涯的耳聋状态中创作的。
1815一1819年是贝多芬经历的四年危机时期。当时,欧洲陷 入了反动的封建复辟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杀,黑暗 笼罩着欧洲大陆。这个时期贝多芬的思想较为复杂,他的自信和 坚定被失望和动摇所袭扰;创作上的英雄风格向抒情性风格转 变;作品很少,大部分时间花在收集、探索和改编欧洲各国的民 歌上。这充分说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共和主义者是有其历史局 限的。然而,贝多芬最后终于从沉默中挣扎出来,度过了他的危机 时期。从1819年起,贝多芬重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反封建的 斗争中来。此时他创作的五首钢琴奏鸣曲、五首弦乐四重奏,乃 至他创作中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作品都 具有深刻的意义。但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 苦的年月,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 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据说在他临终的一刻,暴雨雷电交加, 贝多芬举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后的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 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
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 越的音乐天斌、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 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 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 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 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 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 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 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 他的九首交响曲象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通过对贝多芬九首交响曲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其中四首 (即第三.五、六,九首)标题性交响曲的剖析,我们不仅可以 了解贝多芬全部创作的基本面貌和他那伟大而纯真的思想,而且 可以了解到交响乐创作上的重大革新,可以看到交响乐是如何从 海顿、莫扎特时代过渡到以舒柏特、门德尔逊为代表的新发展时 期。早在贝多芬在世时他就已被公认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音乐家, 他既是伟大的古典作曲家,又以浪漫派的先驱而载入史册。
⑵ 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的题材特征
这本书有.....你可来以去书店或图书源馆看看..
《中外通俗歌曲鉴赏》
作者:郭静舒
出版社:长江文艺
序 跟着感觉走——写在《中外通俗歌曲鉴赏》出版之际
上篇:基本理论
第一章 通俗歌曲的源起与发展
第一节 什么是通俗歌曲
第二节 通俗歌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通俗歌曲流行的社会历史原因
第二章 通俗歌曲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通俗歌曲与传统歌曲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通俗歌曲的艺术特征
第三节 通俗歌曲的分类
第四节 各类题材通俗歌曲特征分析
第三章 通俗歌曲现象分析
第一节 通俗歌曲与歌星的关系
第二节 通俗歌曲“排行榜”与评奖
第三节 青年学生与通俗歌曲的特殊关系
第四章 校园歌曲
第一节 台湾校园歌曲
第二节 大陆“校园歌曲”
第三节 校园歌曲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通俗歌曲鉴赏
第一节 通俗歌曲的审美的特征
第二节 通俗歌曲鉴赏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通俗歌曲鉴赏的一般原则和审美取向
第四节 通俗歌曲中的爵士和摇滚歌曲鉴赏
第五节 乡村音乐
第六节 音乐剧
第七节 通俗歌曲中的组合
下篇 鉴赏实例
⑶ 《命运交响曲》的赏析
《命运交响曲》是世界著名作曲大师贝多芬的作品,这首曲子也叫《第五交响曲C小调》,作者简介: 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音乐家庭。贝多芬4岁就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和钢琴,父亲曾梦想把他培养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但因环境不佳,未能实现。 贝多芬幼年的教师聂耶菲为他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基础。在老师的帮助下,1787年贝多芬到维也纳向莫扎特学习作曲。贝多芬还向许多音乐名家学习,艺术上进步很快。1795年,他曾获得卓越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声誉。 贝多芬的作品著名的有《c小调奏鸣曲》(“悲怆”)、《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歌剧《费德里奥》、《第九交响曲》(“合唱”)等。 贝多芬的创作继承和发展了德国音乐的优良传统,他用毕生的精力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十九世纪以后的欧洲音乐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品赏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原名《第五交响曲》,它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命运交响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整部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全曲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明亮的快板、奏鸣曲式。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 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命运动机再次闯入,引出了展开部,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展开部中,转调非常频繁,这更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同。但在这一乐章的庞大结尾处,两个主题再次汇合,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双重主题变奏曲式.第一主题抒情、安详、沉思,是由中提琴、大提琴拉出。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第二主题先是由木管奏出,然后由铜管乐器吹出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 在尾声中,第一主题作了简单的展开,表现出英雄的乐观情绪,以及从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第三乐章 快板、诙谐曲,是决战前夕各种力量的对比。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出了跃跃欲试的音调,小提琴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决战的第一阶段仍由命运取胜。但是,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 最后,第一主题在第一小提琴的演奏下,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在增大,音响在增强,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开始是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先是由乐队全奏辉煌的第一主题,后是由弦乐拉出欢乐的第二主题,表现人民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到发展部的高潮时,狂欢突然中断,远远地又响起了命运的威吓声,但已是苟延残喘,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 于是,辉煌、明亮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
⑷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赏析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捷克新音乐之父)创作的交响诗,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
赏析:
乐曲一开始,表现两股清澈的泉水从山涧涌出:一股寒流,一股是暖流.寒流由长笛的音色和上行波动的音型奏出,不久,单簧管以温暖的音色携下行波动的音型进入,表示暖流前来汇合。与此同时,小提琴清脆的波奏、竖琴晶莹的泛音犹如飞溅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辉。两条小溪欢悦地向前流淌,渐渐地,水流越来越大,水势越来越猛,最后终于汇聚成一条波涛翻滚的河流—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主题由一个宽广的、律动性很强的旋律来表现,由全体乐队演奏.这支旋律接近捷克民歌,它朴素、抒情,蕴含着作者炽热的爱,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向前翻滚、奔腾。
河水经过一片茂密的森林,这里采用狩猎的号角声和乐队浓重厚暗的音响来塑造森林的形象,同时印发人们对阴暗、广袤和神秘莫测森林的联想.号角的主题由小号和圆号奏出。
转瞬间,号角声在沃尔塔瓦河水的喧嚣声中消失.一个乡村民俗场面出现了,这是捷克民间舞曲波尔卡的乐声,表现热闹喜庆的乡间婚礼。
乐声渐渐远去,静谧的夜幕降临了。月光下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音乐中,长笛和单簧管奏着起伏波动的音型,竖琴拨响串串琵因音,圆号以极其微弱的力度在长音上爬行,在这迷迷朦朦、水波荡漾、阵阵涟漪飞溅的背景下,小提琴在高音区咏唱出晶莹优美的象征水仙女的主题。
沃尔塔瓦河水继续向前奔流,当它穿越圣·约翰峡谷时,巨浪猛烈的冲击着石头、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这里的音乐没有旋律,只有紧张、阴暗、严峻的音响在不断增涨,铜管乐器和定音鼓的加入,使音乐更加凶险。
河水终于冲出了险滩,这时速度加快、力度增强,音乐骤然明亮、坚定,沃尔塔瓦河主题由原本柔和、暗淡的小调式转为明朗的大调,它波澜壮阔、满载胜利的喜悦向前奔腾。
最后,沃尔塔瓦河来到了离布拉格不远的城堡—布拉格城堡,所有的管乐器高昂地奏出这来自第一首交响诗中的古老城堡的主题,象征着捷克民族历史的悠久。
滔滔河水依旧向前奔流,并渐渐地消失在远方。
⑸ 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歌曲赏析和创作背景是什么
这首歌的表面上是失恋,其实是从失恋开始把这个话题引向了什么才是“真爱”这专个大话题,整属个歌词中最有冲击力的就是“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可是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这句话浅显易懂,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美丽的恋人也会衰老,这时候你还会爱TA吗?类似的歌词贯穿始终,随着时间,那些许下的的誓言也会慢慢被遗忘,这时候你还会遵守吗?大致主题就这些个意思,自己慢慢的品吧
⑹ 歌曲赏析的写作提纲
从它的意境、创作背景、作曲者生平、以及歌曲所想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曲调是忧伤还是欢快等等方面
做一个全面的介绍,查询有关资料、结合自身理解、我想区区3000字还是能扯出来的……
⑺ 谁知道1812年序曲的赏析,越详细越好,还有柴可夫斯基创作这曲子的感想和背景,急!!!越具体越好!!!
一、《》序曲的创作背景
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写的《1812》序曲,全名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够长吧!如果你去唱片店买碟时可以一字不漏的背下去,那我真的佩服你了。
这首曲是柴可夫斯基应他的老师尼古拉鲁宾斯坦之请而作,目的是庆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这座教堂曾在1812年法俄战争中被战火焚毁(另一说是此曲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而写)。
《1812》序曲在老柴的所有作品中应归入最粗浅、最通俗易懂的。在乐评家心目中,《1812》序曲不算柴可夫斯基最好的作品,即使柴氏本人,在写给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主要赞助者)的信中也说:「这首序曲将会非常嘈杂而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太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讽刺的是,《1812》序曲在首演时已大受欢迎,为柴可夫斯基赢得极高的声誉。后来陆续在俄罗斯许多城市和德国、捷克、比利时各地演出,自此一直成为柴可夫斯基交响乐作品中最形象鲜明、通俗易懂和备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点恐怕出于柴可夫斯基意料之外。
二、《1812》序曲的内容
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占领莫斯科,并迫使俄国投降。战争开始时,拿破仑军队在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俄军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国迫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烧毁粮草的战略,并撤退居民,率军暂时撤离莫斯科。拿破仑在占领莫斯科一个月后,仍无法迫使俄国投降,反而令自己孤军陷入重围,于是下令撤离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仑军队不能适应俄国严酷的冬天,加上饥饿和俄军的反击,终致溃败。拿破仑入侵俄国时多达六十万的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最后只剩下不足万人逃出俄国国境。
《1812年》序曲是根据上述史实写成的一部管弦乐作品。柴可夫斯基在这首序曲中层次分明地叙述了1812年的这一事件,包括俄罗斯人民原来的和平生活和随后发生的不安和骚乱,俄法两军的会战,以及最后俄国击溃法军,俄罗斯人民庆祝胜利的狂欢情景等。
三、《1812》序曲为何被音响发烧友用作测试器材
我在上面已提过,这首序曲并不是柴可夫斯基最佳作品之一,但为甚么会广泛被发烧友用作测试器材之用呢?理由很简单,这首序曲除了运用正常管弦乐编制的乐器外(包括三个定音鼓、三角铁、铃鼓、大鼓、钹等),还动用了军鼓、大炮、钟等超常乐器在内,在序曲的结尾处还另加了一支军乐队,以期收到热闹和生动的效果。
这首序曲在第一次上演时,钟鼓炮齐声轰鸣,配合乐团的演奏,已令参加典礼的公众大为激动。到了近代双声道时代之后,录音技术大为跃进,有几家公司在唱片内加入真实炮声,更使音响发烧友着迷,他们往往利用实炮录音的版本来考验器材的力度、瞬态、低频等方面的能力。
假使你并非「大炮党」,请细听全曲,留意到吧!这首序曲音量起伏变化极大,动用的乐器非常多,听清楚其中的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器,它可以检验你的器材音质音色、结像定位、强弱和动态对比……
如果你不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可以先买一只「彼得与狼」的音乐碟。任何古典乐的初入门者和有小朋友的家长,我都推荐你们买一张「彼得与狼」,在这首曲的故事里,每一个角色都由管弦乐团其中一种乐器扮演,对你辨音帮助很大,而小朋友一定听得很开心(你要陪着他听啊!)。
四、分析《1812》序曲
我选取用作分析的版本是Mercury Antal Dorati指挥 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的版本,这是我比较喜欢的版本。当然,我也喜欢RCA Eugene Ormandy指挥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的版本,为甚么我没选近期很多网友买了的Telarc版本?很简单,我认为这版本不理想。分析部分我根据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来写,这是权威版本,国内和台湾好多评论都是根据这书写(偷)的(香港例外,我们的唱片评论员有极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会胡乱创作和胡说八道,他们有足够的无知和失实,因此,让香港人有足够的材料被人取笑)。如果你习惯看字典一般厚的书,你可以买下来(两本字典),如果你怕大书,杨民望有一本《交响乐欣赏入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是前书的节本。
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古典音乐的入门朋友,故此我尽可能不使用音响用语,实在不能不用时,请网友见谅,这些术语并不难理解。希望完全不懂古典音乐的朋友查查书籍,再不然运用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吧,写得不够专业和准确的地方,也请方家雅正和见谅。(唉!免费午餐,写得唔好都不要骂我!)
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每个声部两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台湾译为《天主佑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到了(1:18)左右,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紧张的气氛在增长着,随着(1:53)左右的一声定音鼓,你会听到低声部出现一种惊惶不安的节奏,它带来骚乱而激动的情绪,象征法军的入侵已打破俄罗斯人民安宁的生活。这时你可以听到一个柔和动人、如泣如诉的主题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2:46)声部轮流传递。(2:53)和(3:01)左右,你会听到鼓钹对击的声音,音乐的速度开始不断地加快,音响也不断地增强,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
在(3:12)左右,原先的不安情绪被一个描绘征集俄罗斯军队的插段所代替,你会听到急促的军鼓声(3:26),在小军鼓背景的衬托下,木管乐器和法国号奏出一个号召性的合奏主题,这个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随后是一个短暂的休止(4:25)左右,音乐转入快板部分(4:28)左右。
这时的音乐和前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音乐的速度极快,开始描写两军决战的场面,从这主题特意加强的重音和切分音中,仿佛可以听到剑击声和马蹄声似的。当这个主题逐渐遍传整个乐队并发展到最高潮时,在(5:02)左右你会听到击鼓声,到了(5:08)左右,法国号和短号相继奏出《马赛曲》,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法国军队侵入俄国的象征。
两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错后逐渐舒缓下来(6:04),接着出现的是同《马赛曲》主题相异的两个俄罗斯风格主题。(6:20)出现一支流畅、辽阔的俄罗斯民歌,诉说着俄罗斯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他们不畏强暴、准备给予来犯的敌人迎头痛击的决心。留意这时乐团打三角铁的声音,你应该听到足够的泛音,如果你只能听到暗哑的音色,不是你的唱片录音欠佳,就是你的器材差劲。
另一个在(7:35)出现的主题是俄罗斯婚礼歌曲《在大门旁》,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奏出,具有一种热情的特性,在(7:53)左右你会听到铃鼓的声音,它应该是澄清的。这投歌曲充分表现出俄罗斯人民即使在危难时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气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罗斯旋律一样,舒缓了紧张的战斗情绪。
随后一段(8:36)又是会战场面的描绘,音乐显示新一轮的搏斗,铜管乐器和弦乐器错综交织,打击乐器象征刀光剑影的搏斗,(9:08)开始,你会听到多次击鼓和击钹的声音,而《马赛曲》在后期会渐次减弱并逐渐消失,它的片断只是加快了速度,时断时续,后来在低音弦乐器的阴沉音符衬托下转入低音区(大管、低音长号和大号)。
(10:06)又出现我们熟知的两个俄罗斯风格的主题,留意三角铁的声音。这段再一次强调俄罗斯人民对入侵的敌人的胜利。(10:52)左右你会再听到熟悉的俄罗斯民歌。紧接在《马赛曲》(11:13)主题之后,乐声的速度加快和加强,到了(11:47)出现第一声炮响,接连出现五下炮声,音乐转入暴风骤雨般的下行乐句,至(12:36)停止,描绘最后的搏斗和敌军的溃逃,形象鲜明、逼真。
(12:37)左右,进入乐曲的尾声,从引子的赞美歌主题开始,这时候,添加进来的管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庄严而宏伟地奏出,你会听到加入来的钟声,由于结合着管钟的特别新颖的色彩,显得更加威武堂堂,成为一首辉煌的胜利颂歌,象征着斗争的光荣结局。但是这首赞美诗的有力陈述屡次被会战主题的一些急速的乐句所打断(13:40),这些音阶式乐句的重现,使人们又回想起过去同敌人的搏斗。
最后,一个庄重而有力的主题响起来了,这就是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终场合唱《光荣颂》的主题,(13:52)左右,配合十一响炮声和教堂响起的钟声,它是俄罗斯人民最后胜利的宣告,整个乐曲就以这凯旋的欢乐颂歌作为结束。
五、简介十个《1812》序曲版本。
(1)、MERCURY 434 36O-2
Antal Dorati指挥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现已改名Minnesota Orchestra)的《1812》序曲,是我的首选。这只唱片多年位居TAS榜内,亦曾被企鹅CD指南(97/98年鉴)给予3星带花的最高评价,并将它列为《1812》序曲的首选版本。香港陈瑛光的《CD圣经》也推荐此版本(好可惜,他的简介离不开讲炮声)。无可否认,此碟的炮声是它卖点之一,而MERCURY公司大获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开创性地利用录音技术,在乐队的演奏中加入了真正的炮声和教堂的钟声。这张唱片MERCURY公司一共录制过两次,两次都是同一指挥和乐团。第一次录音是在1954年,仍然是单声道时代,炮声是在西点军校录下拿破仑时期制造的古炮射击声,钟声则录自耶鲁大学校园内的大钟;第二次录音是在1958年,这时已进入立体声时代,炮声改为使用1775年法国制造的大炮,钟声则改用纽约河畔教堂的大钟钟声。
MERCURY和TELARC都是分别录制炮声、钟声和乐团的演奏,然后进行混音。这张唱片由于录音出色,效果传神,而真实的炮声有着震撼人心的效果,因此,单声道时的制作,就已成为发烧友和音响厂家采用为试音碟。1958年的制作,运用了三支咪和三声道的录音机来进行录音,录音效果效果在当时是极先进的。黑胶时代,这张唱片就卖出超过200万张,可谓MERCURY的镇山之宝。
现时的CD版本是根据1958年的录音母带转录而成,以今日的录音技术来看,这只碟的背景噪音稍大(放心,是我挑剔,也许你会不赞同)。
⑻ 歌曲《绒花》所要表达的意境
《绒花》所要表达的即为电影《小花》的故事:改编于前涉小说《桐柏英雄》的电影《小花》,故事梗概为:1930年,桐柏山区的一户赵姓人家。将不满周岁的女儿小花卖给他人。
当晚,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寄养在赵家,因红果和小花同岁。就改名也叫小花。十七年后。赵小花(董红果)到部队中寻找投身**的哥哥赵永生未果,却遇到周医生,母女相见不相识。赵永生的亲妹妹小花被卖后,被何向东赎出收养。改名何翠姑。
已成长为游击队长的翠姑在一次战斗中“跪走风车矶”救了身负重伤的亲哥哥永生,但她自己却不知情。之后,小花与哥哥相逢,翠姑也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在一次战斗中翠姑为营救小花身负重伤,战斗结束小花与亲生父母相认。
永生和小花一起去医院看望翠姑,翠姑在昏迷中,断断续续地呼唤哥哥,小花接过哥哥手中的枪,决心踏着烈士的血迹,去迎接新的胜利。
拓展资料
《绒花》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歌曲发行于2002年01月01日,收录于专辑《乡恋》。 该歌曲是电影《小花》主题曲。
歌词: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
铮铮硬骨绽花开 沥沥鲜血染红它
啊~啊~ 绒花绒花
啊~啦~ 一路芬芳满山崖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 那是青春放光华
花载亲人上高山 顶天立地迎彩霞
啊~啊~ 绒花绒花
啦~啦~ 一路芬芳满山崖
⑼ 红楼梦音乐赏析,十三首曲子各自的音乐特点,创作风格
1、《红楼梦曲》(《引子》)为并列单二部曲式,引子两小节,两乐段均有并列四句,每句都为两小节。
第一段起承转合四乐句,第一部分节奏主动机是X_ X X_ X(X加下划线输入不支持),后一段是XX__|X,第一句的2个小句也运用了相同的节奏形态,第一乐段第二乐句为第一乐句的下五度模进,第三、四句转至同宫系统的徵调式陈述。第一段的主动机在第二段中也被使用。第二乐段转回羽调式至结束,用的典型的我国传统的起承转合四句,后有四小节尾声。
开篇《引子》与《序曲》基调相似,是跟《枉凝眉》合用的曲调。“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从此句不难看出,作者从开始就对男女之间的情爱发出感叹,这又同小说第一回里所说的“大旨谈情”是相似的。这首曲连同以下的曲子中,都隐约的表现着一种隐含着的对命运不可知的唱叹,给人以无穷尽的遐想空间和人生炎凉的感叹,由此可以想象,作者会有更深更广阔的寄托。
第一幅图片为《红楼梦曲》的结构图
2、《葬花吟》:该曲也是运用变奏手法发展而成的多部结构的乐曲。其中前三个部分
为并列结构的A+B+C,而后三个部分为再现三部结构C+A+C。
王立平先生创作《葬花吟》耗时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据王先生讲,《葬花吟》是他写《红楼梦》的音乐中最苦的一首,该曲从演唱形式上来说也是所有插曲中运用最丰富的一首。整个曲子,从“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一句得到灵感,随即全曲一气呵成,其集合唱、齐唱和独唱于一体,并且将各种演唱形式运用的如此娴熟、流畅。民乐齐奏正是用“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一句的曲调作引子。演唱部分:“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粘扑绣帘。”用温婉的、略带哀怨的女声齐唱将我们缓缓的带入凄美的意境之中。这四句的伴奏部分主要采用二胡齐奏,并加以民乐队配合,将气氛衬托的更加哀怨,悲凉。这四句好似远处飘来的幕后旁白一般引出后面的四句女声独唱“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好似此时葬花的主角才真正登场。相同的旋律,不同的演唱形式,给人以不一样的感受。
接下来描写葬花场景一般的六句都是以合唱来演绎的:“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混声两句用合唱。接下来的四句犹如对话一般“独倚花锄偷洒泪”用男声合唱;“洒上空枝见血痕”混声合唱;“愿奴胁下生双翼”用女生合唱,“随花飞到天尽头”用混声合唱。
随着几声闷鼓声响起,随即进入全曲的高潮部分“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一个葬花女子悲愤的叩问苍天,但又显得那么的无力。随着鼓声原来越强,全曲到达最高潮。用王立平先生的一句话“那鼓声似乎是敲在人们心上的闷鼓,此时我感到我用我的音乐为曹雪芹笔下的人物除了一口闷气,我感觉这似乎不是我写出来的音乐,而是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挖出来的。”本曲从节奏上运用了大量的符点节奏,这又好比是黛玉在如泣如诉,哽咽似地吟唱。从配器上,运用琵琶和二胡为主要乐器,前者悲凉,后者哀怨,正体现了一个自怜身世且内心苦楚的黛玉形象。
3、《聪明累》是一首并列单三部曲式,A乐段由常规乐段构成。B乐段由新材料构成,仍具有中部相对的不稳定性。C乐段也由新材料构成,但在节奏,力度方面有再现因素。比如C乐段的5·5__ 56__ 5,再现了A乐段中2·2__ 23__ 5的节奏型。
《聪明累》意思是并受聪明之连累,聪明自误”[5]。此曲可以看作是王熙凤一生的描写,她一生机关算尽,不过最后也逃脱不了“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命运。王熙凤可谓说是一位“才女”,一方面,她管理大观园,能够处理各种人事关系,更是有治家之才和生财之道,另一方面,与“君子爱才,取之有道”正相反,王熙凤可以为钱谋财害命,行贿受贿,唯利是图,从这一方面可以说,王熙凤之“才”导致了贾府之败。该乐曲一开始连续运用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交替,立刻给人一种压迫,急促,紧张的感觉,第一句又以一种嘲讽的语调进入来演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然后旋律突然活泼起来,并加入了上滑音及下滑音,表现出讥讽和警世之意,当进入到在“呼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显出有几分戏谑,最后结束到“终难定”时显现出悲伤的色彩。
⑽ 求音乐赏析(500字左右)
音乐赏析论文
名曲赏析---音乐剧“猫”的《回忆》
「猫来了」!2003年3月28日,西洋音乐剧史上最受欢迎的《猫》登陆中国,在上海进行了其在中国的首场演出。与此同时,《猫》剧将在上海和北京连演100多场的气魄,其声势之浩大也是中国演出市场前所未见的。过去22年来,这部红透全球的音乐剧《猫》,不仅是在英国伦敦和美国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其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演出达9000场的记录,更是表演艺术界史无前例的传奇。对于《猫》剧的到访中国,独家引进音乐剧剧本版权的上海译文出版社表示:「《猫》剧征服世界靠的不仅是华丽的舞台、璀璨的服饰,更是用深厚的文化魅力在感染人们。《猫》剧登陆中国舞台作为一个文化注释,有望为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如何将高雅文化转为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提供参照」。
《猫》的由来
一般而言,音乐剧的剧本要与音乐相匹配。所以在音乐剧创作之前,剧本作者要与作曲者讨论商议,达成一定的默契,然后剧本作者才能开始创作,以期创作后的剧本能给作曲者最大的空间来施展音乐才华。《猫》的诞生则有些与众不同。《猫》的剧本取材于以长诗《荒原》闻名于世的英国诗人汤玛斯?史特恩?艾略特(Thomas Sterns Eliot)的诗集《擅长装扮的老猫精》,这首诗原是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略特为儿童创作的,所以诗句中充满了想象与童真;诗作完成于1939年10月,而音乐剧《猫》的创作却开始于1977年,两者相差了38年。在艾略特1965年逝世时,他一定不会想到他的这首诗作竟会在年后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音乐剧的剧本。
著名音乐剧作曲大师安德鲁?劳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于1977年开始着手为《擅长打扮的老猫精》编写音乐,他为这首诗写了好多片段,他这样做其实是源于小时候读过这首诗的浓厚兴趣。一开始韦伯只打算写一些在舞台上演出的小品,完全没有创作音乐剧的念头。因为这首诗没有戏剧情节,更没有戏剧张力,不具备创作为音乐剧的条件。1980年,在爱德蒙顿的音乐节(Edmonton Festival)上,韦伯公演了他写的好几个片段,当时艾略特的遗孀瓦雷莉?艾略特(Valerie Eliot)也参加了音乐节,并且带给韦伯许多艾略特没有发表的诗稿和故事,于是就因为这一偶然的机遇,意外地给韦伯带来了创作音乐剧的灵感,他感到“魅力猫”的遭遇正是故事的主题所在,如果加入这些诗稿和故事,就可以构成一部有头有尾的音乐剧了。
尽管如此,韦伯创作《猫》的念头还是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他们认为用诗作来创作音乐剧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原因在于音乐剧需要的是情节,用诗作来做剧本无法起到表达剧情的作用,况且诗的作者艾略特和韦伯也不可能事先沟通。而韦伯的态度则是,我这部音乐剧可以不依靠剧情,只要有气氛,他相信:音乐剧可以不用剧情来打动人。韦伯找来了一批顶尖的导演、舞蹈设计、服装设计师……,经过这些人的协同努力,1981年5月11日《猫》正式在伦敦登场上演。演出前,正如人们一开始的预计,大家对《猫》的前景并不看好,人们始终认为,上演一部取材于儿童诗作的音乐剧只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直到演出的前一天,剧团也没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剧院的老板心灰意冷,甚至想要违约退出。至于后来的情况谁都清楚,《猫》的首演一炮而红,成为世人瞩目的音乐剧。谁也没有料到《猫》竟然能成为迄今为止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谁也不会料到一部不以剧情取胜的音乐剧竟然能这样感人。
永远的《回忆》
比起其它著名的音乐剧,中国听众最熟悉的一定是《猫》。原因不在其它,而在于剧中一首歌的力量,那就是《回忆》。自《猫》诞生以来,《回忆》这首歌就开始传播四海,那如泣如诉的旋律,一下就能抓住人们的心。大多数人也是听了《回忆》之后才知道有《猫》这出音乐剧。看《猫》,很大一部分人会关注这首令人动容的歌曲,不管其它时候《猫》怎幺跳怎幺舞怎幺闹,演唱《回忆》的时候都是演员最深情、观众最感动的时刻,这也使得该剧更具有生命的意味和充满哲理的想象。
《回忆》这首歌是由剧中的主角魅力猫“格里泽贝拉”演唱的,这是一只年轻时魅力十足而年老后邋遢肮脏的猫,她孤独衰弱,遭人唾弃,流浪在最下等的街区,受到猫族的排挤。她也渴望能升入天堂,但这对她显然是一种奢望。在这个情景下,她演唱了这首《回忆》。在她唱完之后,猫儿们都被感动了,一致推选她升上天堂,全剧落下帷幕。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首歌在剧中所占的份量,可以说,它是全剧的转折点,也是高潮点,因为所有的猫对“格里泽贝拉”的看法都将在这首歌后发生改变,如果这首歌不感人,无疑就是全剧的失败。
据说在临近首演的时候,导演依然对剧中高潮点的音乐不够满意。他总觉得这个音乐应该是一首更感人,更能让观众投入的歌曲。韦伯起先并不愿意重写,但最后还是听从了导演的要求。第二天早上,韦伯在钢琴上给导演弹奏了他整晚熬夜写作的音乐。导演听完后,对旁边的人说:「请你们记住这一刻,因为你们听到的,就是一首能被称为传奇的乐曲。」这首曲子,就是《回忆》。在当时,《回忆》还没有歌词,只是一个旋律。为此,导演找了三位词作者写作歌词,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导演看时间已经不多,于是决定自己来写作《回忆》的歌词。他来到自己在乡下的别墅,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重读艾略特的诗集,借用了艾略特的另一首诗作《风夜狂想曲》为参照,写出了这首动人心魄的《回忆》。
事实证明,这首《回忆》确实起到了感化人心,支撑剧情和终结全剧的效果。每个听众听完了《回忆》后都会心满意足地哼着《回忆》的旋律踏上回家的路。至今,全球已有250位艺术家录制了《回忆》,其中既有流行歌星,也有古典明星,包括芭芭拉?史翠珊(Barbara Streisand),贝里?马尼洛(Barry Manilow)和多明戈(Placido Domingo)等。《猫》剧的音像和唱片销售在全球也已经突破了4千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