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昭君怨赏析

昭君怨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1-09 17:06:28

⑴ 《昭君怨》的古诗词鉴赏答案

《昭君怨》赏析
昭君怨⑴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⑵,惊破绿窗⑶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⑷。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⑸。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⑹

注释
⑴ 一本题《金山送柳子玉(瑾)》。
⑵ 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⑶ “绿窗”,碧纱窗。
⑷ 客将远行,故如此说。张继《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⑸ 欲去还留恋,终于不得不去。
⑹ 上片平稳。下片首句一顿,以下便顺流而下。叠用“飞絮”接上“落花飞絮”句,顶针接麻格,更显得生动。“落花飞絮送行舟”,以为调所限,只用了“飞絮”二字。

赏析
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在杭州任通判的苏轼往常州、润州一带赈饥,恰好柳子玉要到舒州(今安徽安庆)灵仙观,二人便结伴而行。第二年二月,苏轼在金山送别柳子玉,遂作此词以赠。子玉名瑾,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其子仲远为苏轼亲堂妹婿,两人是谊兼戚友的。
词的上片写离别前的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是谁吹起了优美的笛曲,将人从梦中惊醒。是什么样的梦呢?从“惊破”一词来看,似有怨恨之意。夜听名曲,本是赏心乐事,却引起了怨恨;而一旦梦醒,离愁就随之袭来,可见是个好梦。大概是梦见和朋友一起饮酒赋诗吧!欢聚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怎不使人懊恼、愁闷?推开窗户,不知是要追寻那悠扬的笛声,还是要寻回梦中的欢愉,只见江天茫茫,空荡荡的天上,挂著一弯孤单的新月,凄冷地望著人间。江天之际,迷迷蒙蒙、混混沌沌,那是被愁闷化作的烟雾塞满了。
上片写夜愁。融情入景,笛声,绿窗,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织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浩淼幽清的图画。
下片遥想“明日”分别的情景。“欲去又还不去”,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迟迟没有成行。二月春深,将是“落花飞絮”的时节,景象凄迷,那时别情更使人黯然。“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设想离别的人终于走了,船儿离开江岸渐渐西去。送别的人站立江边,引颈远望,不愿离开,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名白人的心愿,追逐著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有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结束全词,分外含蓄隽永。词所谓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谓作此词的第二日开船,须作稍微宽泛的理解。诗集送柳子玉诗称“先生官罢乘风去”之后,复数有游宴之事,子玉始成行,可参。
通观全词,没有写一句惜别的话,没有强烈激切的抒情。将情感融入景物,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情感氛围,使读者身不由已地被引进其所创造的意境之中,受到强烈的感染,这是本词的艺术魅力所在。在众多的景物之中,又挑出一二件,直接赋予它们生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所有的自然物都生气勃勃,整个艺术画面都活跃起来,这是本词的艺术特色。上片用“愁”写烟,使新月也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下片用“送”状柳絮,使之与东去的流水对比而生情。而“愁烟”和“飞絮”在形态上又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飘忽不定、迷迷蒙蒙的自然物;它们轻虚空灵,似乎毫无重量,不可捕捉,但又能无限扩散,弥漫整个宇宙,用它们象征人世的漂泊不定,传达出迷蒙怅惘、拂之不去的眷恋之情,那是再妙不过的了。但作者似乎是随手占来,毫不费力,只道眼前所见,显得极其自然。这正是词人的高超之处。

⑵ 咏怀古迹赏析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满,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艺术技巧:借古讽今,怀古伤己。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⑶ 昭君怨古诗赏析沈玉书讲的什么典故

以下资料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清 沈玉书,字素庭,会稽人。诸生。有《常自专耕斋诗稿》。属
昭君怨
一曲琵琶马上尘,玉关西出为和亲。明妃莫抱千秋恨,尚有长门老死人。

一曲琵琶马上尘,玉关西出为和亲。
这个说的是昭君风尘仆仆的出塞和亲,一路艰辛。塞外风沙漫天。条件艰苦。
明妃莫抱千秋恨,尚有长门老死人。
明妃是昭君的别称。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长门老死人说的是陈阿娇,年老色衰之后死在长门宫,这里大概是说冷宫里的人,或者是说那些得不到宠爱的女子。意思是以此来劝慰昭君,你不要因为出塞而难过,总比老死在深宫之中好。同时也是表达了对君王不识珠玉,是明珠暗投的愤懑。
总结,这是一首感慨仕途不顺,得不到重用,遇不到明君的发牢骚诗。

⑷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1、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专外,去国之属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这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2、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译文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4、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⑸ 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的赏析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自己梦中泛舟西湖和被雨惊醒后的情景。
上片写梦中泛舟西湖花底,骤雨打篷,从梦中惊醒。“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扁舟”,小船;花底,花下。词人午睡,梦中驾着小船在西湖荷花之下泛游,烟雾缭绕的水面上荷花的香味四溢。这两句写的虽是梦境,但形象逼真,如同一幅绝妙的水墨画,淡笔素描,勾勒出湖面胜景的一个轮廓,呈现在读者面前。“急雨打篷声,梦初惊。”突然,一阵暴雨击打船篷的声音,把他从梦中惊醒,一瞬间,先前的扁舟、荷花、烟水顿时消失,可以想见,词人此时对梦境还有些留恋,对雨声打断他的美梦不无遗憾。
下片写醒来所见景物,与先前的梦境相映成趣。“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却是”二字,承上启下,把梦境和现实串在一起。原来,先前梦中听到的“急雨打篷声”,睁眼一看,是雨点落在门前池塘中的荷叶发出的声音。“跳”字说明雨下得很急,与上片的“打”字相呼应。雨珠在荷叶上活蹦乱跳,形同一粒粒的珍珠,“珠珠”被雨点击散,又重新聚合,因此说“散了……还聚”,若不是观察仔细,是很难提炼出这样的佳句来的。“聚作水银窝,泻清波。”“水银”二字作比喻,形象地写出水珠在荷叶上滚动聚合的状貌。这两句是说,雨点聚多了,聚成水银般的一窝,此时叶面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叶上的积水便泻入池中。“跳”、“散”、“聚”、“泻”,四个动词连用,把雨打荷叶,荷叶面上水珠滚动,周而复始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本词构思巧妙,意境新颖,梦境与现实对照写来,曲折而有层次,极富变化,细细品味,似乎看到晶莹璀灿的珍珠在碧绿的“盘”中滚动;似乎嗅到荷花的阵阵幽香,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⑹ 古诗鉴赏昭君怨答案谁知道

●昭君怨万俟咏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栏干。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万俟咏词作鉴赏此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全词语淡情深,清新索雅,一波三折,将客中思归的情怀抒写得娓婉动人。上片首两句先写客中值上元灯节。“雪尽”则见日暖风和,大地回春。《吕氏春秋。贵信》云:“春之德风,风不信(不如期而至),则其花不盛。”故谓花开时风名花信风。而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又称灯节,为赏灯之期。此“灯期”之花信为“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欧阳修咏小桃诗所云“初见今年第一枝”者是。所谓“惊动”,即言春到南楼,时值元宵,小桃开放,如从睡梦中惊醒。三、四两句,写倚“南楼”之栏干,承上“灯期花信”而来,词意有所转折。独倚栏干之人,必不游众之中,而这一番寒意,是因为刚下过的一场小雨,还是因为客心悲凉的缘故,亦是断难分辨。过片“莫把栏干频倚”,翻进一层写归思之切。所以强言莫倚,是因为倚栏干也只能“—望几重烟水”,重重叠叠的烟水云山遮断了故国的望眼。接下来“何处是京华”,全是望寻之神,说明他欲罢不能。“京华”指京都,即汴京。最后再作否决:“暮云遮”,即还是望而不见。此句似暗用李太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意,既写景兼以寄慨,实有比义。这个是万俟咏的 不知道你要的是哪个诗人写的。

⑺ 杜甫咏怀古迹赏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追风吹又生!

⑻ 苏轼的词,只要词的原文,不要赏析和解释.

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 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词·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词·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词·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 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词·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词·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词·洞仙歌

江南腊尽, 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 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 尽日无人, 谁见金丝弄晴画? 断肠是飞絮时, 绿叶成阴, 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 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词·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 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 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 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 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 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 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 两簌簌。

词·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买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词·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词·满江红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词·南乡子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

词·念奴娇

凭高眺远,见长空, 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词·念奴骄

凭高眺望,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魂非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乘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词·青玉案

三年枕上吴中路, 谴黄犬,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鸳鹭,四桥尽是, 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 会湿西湖雨。

词·哨遍

为米折腰, 因酒弃家, 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 谁不遣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 征夫指予归路, 门前笑语喧童稚。 嗟旧菊都荒, 新松暗老, 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容膝闭柴扉, 策杖看孤云暮鸿飞, 云出无心, 鸟倦知返, 本非有意。

噫! 归去来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亲戚无浪语, 琴书中有真味。 步翠麓崎岖, 泛溪窈窕, 涓涓暗谷流春水。 观草木欣荣, 幽人自感, 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内复几时? 不自觉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谁计? 神仙知在何处? 富贵非吾志。 但知临水登山啸咏, 自引壶觞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流、遇坎还止。

词·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 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 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词·望江南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词·西江月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词·行香子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词·行香子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词·渔家傲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词·虞美人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词·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 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 晴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 后,知孤负、秋多少。闻道岭南太守,后 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 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 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词·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 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 歌馀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 减,独回首、烟波里。推枕惘然不见,但 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 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南岸,昔游应 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词·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 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 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 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 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 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 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词·满庭芳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 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 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馀 韵尚悠扬。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 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 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 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词·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 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 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 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 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 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 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词·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 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 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 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 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 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舞断,行 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词·水调歌头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 ,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 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 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 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 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 相对卧高楼。

词·满江红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巫峡梦、 至今空有,乱山屏簇。何似伯鸾携德耀, 箪瓢未足清欢足。渐粲然、光彩照阶庭, 生兰玉。幽梦里,传心曲。肠断处,凭他 续。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君不见周南 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 抱琴书,云间宿。

词·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 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 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 殷勤说。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 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 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 谪仙诗,追黄鹤。

词·满江红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 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 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 三之一。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 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 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 满山阴,空陈迹。

词·满江红

清颖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 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 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 添华发。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 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馀 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 残春,花如雪。

词·满江红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 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 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杯酒忽相思, 云山隔。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 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欲向佳人诉 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 来时,音书绝。

词·归朝欢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 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 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 ,同作飞梭掷。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 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 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 枝词,莫摇新唱,谁谓古今隔。

词·雨中花/夜行船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 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 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 ,为我留连。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 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 。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 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词·沁园春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 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清清。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 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 ,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 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 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⑼ 苏轼词《石炭》赏析

苏轼其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 ,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生存的年代适逢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足迹所履进20处:四川——开封——风翔——京城——杭州—— 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登州——京城——杭州——颖州——宣州— —惠州——儋州等。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 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外,全国上下有百处关于苏轼的遗迹。三苏祠有朱德亲笔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1.前赤壁赋 [苏轼] 2.苏轼诗选 [苏轼] 3.苏轼词选(48首) [苏轼]
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苏轼] 5.春宵 [苏轼] 6.海棠 [苏轼]
7.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8.和子由踏青 [苏轼] 9.花影 [苏轼]
10.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苏轼]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13.三月二十九日 [苏轼] 14.上元侍宴 [苏轼] 15.石苍舒醉墨堂 [苏轼]
16.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苏轼] 17.题金山寺 [苏轼] 18.题西林壁 [苏轼]
19.望海楼晚景 [苏轼] 20.雪后北台书壁 [苏轼] 21.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22.有美堂暴雨 [苏轼] 23.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苏轼] 24.赠刘景文 [苏轼]
25.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予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苏轼] 26.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 [苏轼] 27.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28.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轼] 29.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 30.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苏轼]
31.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32.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苏轼] 3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34.洞仙歌(冰肌玉骨) [苏轼] 35.洞仙歌(江南腊尽) [苏轼] 36.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苏轼]
37.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苏轼] 38.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苏轼] 39.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苏轼]
40.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轼] 41.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苏轼] 42.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苏轼]
43.浣溪沙(寓意) [苏轼] 44.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苏轼] 45.减字木兰花(春月) [苏轼]
46.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苏轼] 47.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苏轼] 48.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苏轼]
49.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50.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苏轼] 5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52.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53.满江红(江汉西来) [苏轼] 54.满江红(清颍东流) [苏轼]
55.满庭芳(三十三年) [苏轼] 56.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苏轼] 57.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苏轼]
58.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苏轼] 59.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苏轼] 60.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苏轼]
61.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62.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63.沁园春(孤馆灯青) [苏轼]
64.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苏轼] 65.阮郎归(初夏) [苏轼] 66.少年游(去年相送) [苏轼]
67.哨遍(为米折腰) [苏轼] 68.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苏轼] 6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70.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71.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72.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苏轼]
73.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74.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苏轼] 75.西江月(重九) [苏轼]
76.行香子(携手江村) [苏轼] 77.行香子(一叶舟轻) [苏轼] 78.阳关曲(中秋作) [苏轼]
79.永遇乐(长忆别时) [苏轼] 80.永遇乐(明月如霜) [苏轼] 81.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 [苏轼]
82.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83.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 [苏轼] 84.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
85.醉落魄(轻云微月) [苏轼] 86.赤壁赋 [苏轼] 87.石钟山记 [苏轼]
88.前后赤壁赋 [苏轼] 89.苏轼词集 [苏轼] 90.苏轼词选 [苏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正月,作者时任密州知州。

以悼亡为题材,这是最早的一首词。全篇采用白描的手法,朴素自然,字字句句流露出深沉的感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冬。

作者在《与鲜于子骏书》中曾说:“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指的就是这首词。

这首词通过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全词感情奔放,气概豪迈。】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1076)中秋夜,作者在密州。

词的上片由问天开始,写幻想乘风上天,但又觉得天上寒冷,不如人间温暖,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对现实不满,想逃避现实,但又不能决绝的矛盾心理。但作者以“何似在人间”作结,说明他对于现实人生还是热爱的。

下片抒写了作者和胞弟的离别之情。作者由月的圆缺想到人的离别和团聚,发出了感慨。结尾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自慰,也是共勉。

这是一篇历来传诵的名作。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对它作了这样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

○浣溪沙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妙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元丰元年(1078)徐州地方发生春旱,灾情比较严重。作为徐州知州,作者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谢雨途中作《浣溪沙》五首。这里选了其中的第三首和第四首。

在第三首中,作者描绘了他所见到的农村夏日风光,反映了旱后得雨的喜悦心情。风格比较清新,生活气息也比较浓厚。

第四首表达的也是同样的内容。

把词的题材领域扩大到农村,写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在作者之前,词坛上还很少出现过。从这也可看出,作者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对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

作者在《志林》卷一中说:“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王羲之)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这首词就是游后所作。

词内用明朗的色彩描绘了秀丽的春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表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

○洞仙歌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馀,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欺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是一首描写夏夜的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

作者在小序中说这首词为补足孟昶佚词残句而作,词的上片的个别语句也确实写了一点宫廷的景色。但从全词看,这不是什么拟作,更不是那种秾艳的宫词。它是作者自己的创作,反映的也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苏轼词的风格以豪放为主,但也有一些作品象这首词一样,写得比较清丽。】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作者在黄州。

词中描绘了赤壁的雄伟壮丽的景色,歌颂了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战功,并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毛主席曾指出,赤壁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有名的战例”之一。作者以精炼而形象的语言,对这一战役表示了赞美。特别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句,描写周瑜面对强大的敌人,沉着应战,表现了藐视敌人的气概。

从全词来看,气氛是开朗的、豪迈的,情调是健康的。结尾流露了一种低沉的、消极的情绪。但主要的动人的部分却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这首词是作者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象那磅礴的气势,英雄人物形象的描写,结构的变化起伏,写景、抒情、议论的结合的和谐,都是很突出的。据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苏轼有一次问一个善歌的人:“我词何如柳七(柳永)?”那人回答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充分说明了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雄奇豪放的风格和境界。】

⑽ 解析 苏轼 《昭君怨》的资料

《昭君怨》赏析
昭君怨⑴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⑵,惊破绿窗⑶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⑷。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⑸。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⑹

注释
⑴ 一本题《金山送柳子玉(瑾)》。
⑵ 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⑶ “绿窗”,碧纱窗。
⑷ 客将远行,故如此说。张继《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⑸ 欲去还留恋,终于不得不去。
⑹ 上片平稳。下片首句一顿,以下便顺流而下。叠用“飞絮”接上“落花飞絮”句,顶针接麻格,更显得生动。“落花飞絮送行舟”,以为调所限,只用了“飞絮”二字。

赏析
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在杭州任通判的苏轼往常州、润州一带赈饥,恰好柳子玉要到舒州(今安徽安庆)灵仙观,二人便结伴而行。第二年二月,苏轼在金山送别柳子玉,遂作此词以赠。子玉名瑾,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其子仲远为苏轼亲堂妹婿,两人是谊兼戚友的。
词的上片写离别前的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是谁吹起了优美的笛曲,将人从梦中惊醒。是什么样的梦呢?从“惊破”一词来看,似有怨恨之意。夜听名曲,本是赏心乐事,却引起了怨恨;而一旦梦醒,离愁就随之袭来,可见是个好梦。大概是梦见和朋友一起饮酒赋诗吧!欢聚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怎不使人懊恼、愁闷?推开窗户,不知是要追寻那悠扬的笛声,还是要寻回梦中的欢愉,只见江天茫茫,空荡荡的天上,挂著一弯孤单的新月,凄冷地望著人间。江天之际,迷迷蒙蒙、混混沌沌,那是被愁闷化作的烟雾塞满了。
上片写夜愁。融情入景,笛声,绿窗,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织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浩淼幽清的图画。
下片遥想“明日”分别的情景。“欲去又还不去”,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迟迟没有成行。二月春深,将是“落花飞絮”的时节,景象凄迷,那时别情更使人黯然。“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设想离别的人终于走了,船儿离开江岸渐渐西去。送别的人站立江边,引颈远望,不愿离开,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名白人的心愿,追逐著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有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结束全词,分外含蓄隽永。词所谓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谓作此词的第二日开船,须作稍微宽泛的理解。诗集送柳子玉诗称“先生官罢乘风去”之后,复数有游宴之事,子玉始成行,可参。
通观全词,没有写一句惜别的话,没有强烈激切的抒情。将情感融入景物,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情感氛围,使读者身不由已地被引进其所创造的意境之中,受到强烈的感染,这是本词的艺术魅力所在。在众多的景物之中,又挑出一二件,直接赋予它们生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所有的自然物都生气勃勃,整个艺术画面都活跃起来,这是本词的艺术特色。上片用“愁”写烟,使新月也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下片用“送”状柳絮,使之与东去的流水对比而生情。而“愁烟”和“飞絮”在形态上又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飘忽不定、迷迷蒙蒙的自然物;它们轻虚空灵,似乎毫无重量,不可捕捉,但又能无限扩散,弥漫整个宇宙,用它们象征人世的漂泊不定,传达出迷蒙怅惘、拂之不去的眷恋之情,那是再妙不过的了。但作者似乎是随手占来,毫不费力,只道眼前所见,显得极其自然。这正是词人的高超之处。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