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南乡子赏析王安石

南乡子赏析王安石

发布时间: 2021-01-09 15:23:56

Ⅰ 王安石《南乡子》赏析

[赏析]
此诗亦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在表面的表达昔盛今衰之感的同时,把自己非常复杂的心境,也暗含于诗作之中。
金陵城自古以来便是帝王之州,唐代刘禹锡曾作《西塞山怀古》一诗:“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然而,王安石看到的与刘禹锡所见大不相同,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佳气上浮。但那是晋代的事情,已经过去四百年了,晋代的白衣胜雪,衣冠之族,已经成为一座座古墓,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些是怎堪回首呀。末句借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表达的是同样的昔盛今衰的怅然之情。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过去的时代里,这是诗歌中常用的写法,借此来表明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使诗歌具有一种“高古”的气象。
作者独自一个人绕着江水边上行游,然后登上高楼。“绕水游”是排遣心中的愁绪或不平事的一种办法,在这里,作者借这种典型的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无边愁绪。好在这种“绕水游”并不受外在任何事物的限制,可以“恣行”,随意地到处走走。但是,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自由啊,王安石所追求的,是推行新法,实现强民富国的愿望,而现在,只能是“绕水游”而已,慨叹之声,达于纸上。古人在诗中所抒写的,常常不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顺境,而是“穷则独善其身的”逆境,但到底心还被“达”的愿望所牵绊,所以读这样的诗句的时候,要看出作者表面闲适的背后,是无穷的凄凉与热切的期盼。“上尽层楼”含有中国古代的“登高怀远”“登高而愁”的文化密码。从南北朝时期的王粲写《登楼赋》开始,这个动作就被赋予了思念故国之情。而唐代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则是从人生哲学意味上诠释了这一个典型的动作、典型的场景。在这里,作者是思念故国(首都)呢,还是“欲穷千里目”呢?通过上文的表面闲适与内心焦虑,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思念的,正是重回故国,再造宏业;通过后文的回忆往事,我们又可以知道作者这时的心理是放弃思念故国的想法,而注重对往事的追寻,注意对往事从文化意义上进行思考;我们还可以认定,作者是想“登高望远”,而这里的“远”,不是空间上的,而是时间上的,表明作者独特的意趣和别具怀抱。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若只有一种解释便不是好诗。”一首真正的好诗,就是可以这样多方面地甚至地矛盾地刺激读者去思考,去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结合起来,思考诗歌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选择甚至人类的境遇。“更上楼”,不是上到楼的顶端再往上走,而是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登楼。往事悠悠而去了,你不要问我在想些什么,回头看过去的时候,只能看见窗外的长江,在日夜不息地向东流去。结句也是化用唐人诗句,王勃的《滕王阁诗》,作者在这里却别有怀抱:可以理解为,历史是无情的,就像东流之水,一直向前,或许人类所为的一切只是这水的片刻停留,没有太大的意义;也可以理解为,不论目前我的遭遇如何,但我所做的一切,都如长江水一般,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或者联系《滕王阁诗》原文前一句:“阁中帝子今何在?”的反问,问当今的皇帝“今何在”,表达自己期待着重回朝廷的愿望。但似乎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像长江水,一直流着,流着。

Ⅱ 《南乡子·送述古》作者:苏轼 的赏析

南乡子 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在苏轼的众多作品中,本篇虽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么为人所知,但是它清新中有深意,自然中寓浓情,也颇耐人寻味。

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一零六九),王安石任参加政事,开始实施新法,激烈改革。新制内容强调以国为本,付诸施行,却屡屡与民争利。苏轼主张改革当采渐进方式,逐步而行。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求务新,操之过急,指出其损民为国而不自知的谬误。王安石激进求速之心,使其用人不察,整个官场群小当道,一片混乱。熙宁四年初,苏轼曾向神宗进言,提醒君上切勿「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得到神宗望其「当为朕深思治乱,无有所隐」的鼓励。但是,君臣之间的对话,后来为王安石所知,王极为不悦,便让苏轼权充诉讼繁多的开封府推官,想藉此职位束缚他,让他无暇再向皇帝搬弄新政之非。但折狱明快的苏轼终使王安石失算,反而声名更显。之后,苏轼上「谏买浙灯状」,持论恳切,神宗随之下诏改命。单纯、赤诚的苏轼倾尽全力,复多次上书,议论新政之过,奋不顾身,但思为国族苍生效力。

可叹的是,生花之笔虽可尽抒己志,终究难为劲敌所容。拗相公王安石利用自己的亲戚谢景温,以莫须有之罪诬陷苏轼,说他居丧护苏洵之灵榇返蜀时,曾滥用官府卫兵、贩卖私盐图利、购置家具、陶瓷。谢氏到处派人搜集证据,但是查了一年,终无所得。虽然如此,嚣烦险恶的京城还是逼得他请求补外。最后,他在熙宁四年六月来到了丽都杭州。

杭州的秀山丽水让苏轼一到,便不由咏叹「故乡无此好湖山」。离开京城,这里成了他的栖身处、游赏地。自然以无私的胸怀拥抱他,老百姓以纯朴的感情崇敬他。同僚与他共事融洽,其它年长他近二十岁,又是他上司的陈襄,对苏轼而言,不仅是长者,也是知音。

陈襄字述古,反对新法,居朝时,曾请求神宗贬斥王安石、吕惠卿以谢天下。神宗向他询问何人可用?他首先推荐的便是司马光、苏轼。宋史列传第八十载:「安石又欲出之,帝不许。寻直学士院,安石益忌之,擿其书诏小失,出之陈州,徙杭州。……襄莅官所至,必务兴学校。平居存心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既亡,友人刘寻视其箧,得手书累数十幅,盈纸细书,大抵皆民事也。」熙宁五年五月陈襄来到杭州,熙宁七年七月改知南都(今河南商邱)。共事的两年多,他们两人时以诗词相唱合。施政时,颇能协调一致,举凡赈济饥民,消除蝗灾,浚治钱塘六井,奖掖后进,皆不遗余力。这将近八百个日子里,他们在彼此生命里,互放光亮,彰显人情相系的可贵,验证了共赴理想绝非妄想,而是逆境中不懈的坚持。

熙宁七年陈襄的僚友为他转调南都,曾举行了几次饯别之宴,苏轼在这期间做了多首别诗相赠。本阙即陈离杭州,苏轼远送至临平,回程所写下的作品。了解以上的创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体会面对别离,词家何以情深难舍,泫然泪流。至于词文内容,以下略作浅析,和大家一起分享前人这生命交会的闪亮故事

〔略作浅析〕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江淹别赋有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分别之情总是复杂而难言。若是平铺而直述,则易失之太露;至于曲折隐讳,恐有晦涩难解之虞。然而优秀的诗家每每可以从容下笔,借景抒情,在自然贴切的表现中,洋溢才华。李白以浮云写游子欲行未行之意,用落日表故人依恋不舍之情,意象生动,千百年来,秀句美言,犹让人朗朗上口,反复玩味。苏轼与侄书中有言:「凡文字,少小时需令气象峥嵘,彩色绚丽。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丽之极也。」苏轼作此词时,年近四十。他以成熟之笔,平淡之言,将恼人的离愁,并知识分子忧国感时之痛,交融于短短五十余言中,「情景合一」便是个中妙处。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境界,文字的感染力,便易使读者产生同情的理解,从而进入词家的内心世界,领略他的快乐与忧伤。

这上片写的是送别述古途中之景。一起首诗人便用即景之笔,景中动静相互交错,真情挚意全在其中。舟船启行,渐去,心中难舍化作频频的回首。顾念之间,忧愁横亘的远山,起伏的尽是舟中人的心头乱绪。杭州的居人已不见,只见杭城的身影,也渐渐地远了。然而往事历历,又如在目前。述古在杭州任内爱民如子的措施,和离去时对杭州「居人的眷顾尽在行间」。含蓄不露的表达,宋词的婉约就在其中。若再以欧阳修踏莎行末两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来赏析此处,六一居士写的是送行者别情依依,痴立怀远之态。其实,「行人」早已是眼中所不见,可是思念之心却可以望穿春山。而本篇「居人」虽言不见,实则一直在心中。虚实相生,更添意味。接着诗人写的是临平山上的塔。此句直可谓信手拈来,幻想奇特。有道是「情近乎痴而始真」,山上亭亭而立的无情物,竟引得诗人痴人痴语,在「谁似」中,慨叹自己未如塔中高而能望远,再目送述古远去。况蕙风曾言:「『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拿来检视诗人这番痴心天真,真是恰到好处。不过,也像前句的似虚若真,「谁一似」其实也反映诗人藉无情之物反衬自己心非木石 ,面对别离又岂能无动于衷?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下片则述归来怀念之情。友人既已远逝,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凄清是此夜的风,吹得枕头寒冷,令人难以入梦。俞伯平先生评李后主清平乐「路遥归梦难成」说:「梦的成否原不在乎路的远近,却说路远以致归梦难成,语婉而意悲。」此处「一枕初寒梦不成」、「秋雨晴时泪不晴」亦同其理。仔细探究,诗人笔端有泪,凄入心脾,惜别深情显露在外,「志士独悄悄」之叹隐而在内。荧荧残灯斜照处,惜别心伤的词家,梦何以不成,泪何以不晴的原因,除了思念,恐还是忧国伤时所致。

作品中的忧愁风雨,是真情实景,更是两人所处时代环境的写照。此后五年,密州、徐州、湖州都有他的任所,而「乌台诗案」更逼得他入狱,罪几至于死。后来虽侥幸免于一死,迁徙谪居的岁月在黄州延续。「初寒」有他对政治环境的敏锐感受,因而有理想难成之叹。但是,苏轼并非消极的悲观主义者,从这阙词的声情来看,他未用呜咽之音写心中的悲伤,平声的「庚、清」韵,透露了此歌哀而不伤,自有一份平静的力量。这力量何来?来自他性格中乐观积极的精神,当然也来自「长者、知音」的深情提携与鼓舞。友谊之光,一如暗夜下的孤灯,其光虽弱,依旧是前程的明引,让自己凭借着它,在暗夜中,不断前行。

Ⅲ 王安石的南乡子的意思

南乡子(二之二)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版.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权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在表面的表达昔盛今衰之感的同时,把自己非常复杂的心境,也暗含于诗作之中(此系引用)。“回头”句有将今天于往昔联想、对比的意思,也更能凸显那中“蓦然回首”、时过境迁的意境。于后句“槛外长江空自流”(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也遥相对应,一种悲凉之感,呼之欲出。

Ⅳ 王安石的南乡子的赏析

南 乡 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①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②。
绕水恣③行游。上尽层楼更④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⑤。
[注释]
①佳气:指产生帝王的一种气,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的名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把晋代与吴宫并举,明确地显示出后代诗人对晋朝的向往。③恣:任意地、自由自在地。④更:再,又,不只一次地。⑤语出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中的名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赏析]
此诗亦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在表面的表达昔盛今衰之感的同时,把自己非常复杂的心境,也暗含于诗作之中。
金陵城自古以来便是帝王之州,唐代刘禹锡曾作《西塞山怀古》一诗:“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然而,王安石看到的与刘禹锡所见大不相同,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佳气上浮。但那是晋代的事情,已经过去四百年了,晋代的白衣胜雪,衣冠之族,已经成为一座座古墓,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些是怎堪回首呀。末句借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表达的是同样的昔盛今衰的怅然之情。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过去的时代里,这是诗歌中常用的写法,借此来表明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使诗歌具有一种“高古”的气象。
作者独自一个人绕着江水边上行游,然后登上高楼。“绕水游”是排遣心中的愁绪或不平事的一种办法,在这里,作者借这种典型的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无边愁绪。好在这种“绕水游”并不受外在任何事物的限制,可以“恣行”,随意地到处走走。但是,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自由啊,王安石所追求的,是推行新法,实现强民富国的愿望,而现在,只能是“绕水游”而已,慨叹之声,达于纸上。古人在诗中所抒写的,常常不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顺境,而是“穷则独善其身的”逆境,但到底心还被“达”的愿望所牵绊,所以读这样的诗句的时候,要看出作者表面闲适的背后,是无穷的凄凉与热切的期盼。“上尽层楼”含有中国古代的“登高怀远”“登高而愁”的文化密码。从南北朝时期的王粲写《登楼赋》开始,这个动作就被赋予了思念故国之情。而唐代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则是从人生哲学意味上诠释了这一个典型的动作、典型的场景。在这里,作者是思念故国(首都)呢,还是“欲穷千里目”呢?通过上文的表面闲适与内心焦虑,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思念的,正是重回故国,再造宏业;通过后文的回忆往事,我们又可以知道作者这时的心理是放弃思念故国的想法,而注重对往事的追寻,注意对往事从文化意义上进行思考;我们还可以认定,作者是想“登高望远”,而这里的“远”,不是空间上的,而是时间上的,表明作者独特的意趣和别具怀抱。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若只有一种解释便不是好诗。”一首真正的好诗,就是可以这样多方面地甚至地矛盾地刺激读者去思考,去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结合起来,思考诗歌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选择甚至人类的境遇。“更上楼”,不是上到楼的顶端再往上走,而是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登楼。往事悠悠而去了,你不要问我在想些什么,回头看过去的时候,只能看见窗外的长江,在日夜不息地向东流去。结句也是化用唐人诗句,王勃的《滕王阁诗》,作者在这里却别有怀抱:可以理解为,历史是无情的,就像东流之水,一直向前,或许人类所为的一切只是这水的片刻停留,没有太大的意义;也可以理解为,不论目前我的遭遇如何,但我所做的一切,都如长江水一般,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或者联系《滕王阁诗》原文前一句:“阁中帝子今何在?”的反问,问当今的皇帝“今何在”,表达自己期待着重回朝廷的愿望。但似乎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像长江水,一直流着,流着。

Ⅳ 《南乡子·送述古》作者:苏轼 的赏析

南乡子 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在苏轼的众多作品中,本篇虽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么为人所知,但是它清新中有深意,自然中寓浓情,也颇耐人寻味。

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一零六九),王安石任参加政事,开始实施新法,激烈改革。新制内容强调以国为本,付诸施行,却屡屡与民争利。苏轼主张改革当采渐进方式,逐步而行。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求务新,操之过急,指出其损民为国而不自知的谬误。王安石激进求速之心,使其用人不察,整个官场群小当道,一片混乱。熙宁四年初,苏轼曾向神宗进言,提醒君上切勿「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得到神宗望其「当为朕深思治乱,无有所隐」的鼓励。但是,君臣之间的对话,后来为王安石所知,王极为不悦,便让苏轼权充诉讼繁多的开封府推官,想藉此职位束缚他,让他无暇再向皇帝搬弄新政之非。但折狱明快的苏轼终使王安石失算,反而声名更显。之后,苏轼上「谏买浙灯状」,持论恳切,神宗随之下诏改命。单纯、赤诚的苏轼倾尽全力,复多次上书,议论新政之过,奋不顾身,但思为国族苍生效力。

可叹的是,生花之笔虽可尽抒己志,终究难为劲敌所容。拗相公王安石利用自己的亲戚谢景温,以莫须有之罪诬陷苏轼,说他居丧护苏洵之灵榇返蜀时,曾滥用官府卫兵、贩卖私盐图利、购置家具、陶瓷。谢氏到处派人搜集证据,但是查了一年,终无所得。虽然如此,嚣烦险恶的京城还是逼得他请求补外。最后,他在熙宁四年六月来到了丽都杭州。

杭州的秀山丽水让苏轼一到,便不由咏叹「故乡无此好湖山」。离开京城,这里成了他的栖身处、游赏地。自然以无私的胸怀拥抱他,老百姓以纯朴的感情崇敬他。同僚与他共事融洽,其它年长他近二十岁,又是他上司的陈襄,对苏轼而言,不仅是长者,也是知音。

陈襄字述古,反对新法,居朝时,曾请求神宗贬斥王安石、吕惠卿以谢天下。神宗向他询问何人可用?他首先推荐的便是司马光、苏轼。宋史列传第八十载:「安石又欲出之,帝不许。寻直学士院,安石益忌之,擿其书诏小失,出之陈州,徙杭州。……襄莅官所至,必务兴学校。平居存心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既亡,友人刘寻视其箧,得手书累数十幅,盈纸细书,大抵皆民事也。」熙宁五年五月陈襄来到杭州,熙宁七年七月改知南都(今河南商邱)。共事的两年多,他们两人时以诗词相唱合。施政时,颇能协调一致,举凡赈济饥民,消除蝗灾,浚治钱塘六井,奖掖后进,皆不遗余力。这将近八百个日子里,他们在彼此生命里,互放光亮,彰显人情相系的可贵,验证了共赴理想绝非妄想,而是逆境中不懈的坚持。

熙宁七年陈襄的僚友为他转调南都,曾举行了几次饯别之宴,苏轼在这期间做了多首别诗相赠。本阙即陈离杭州,苏轼远送至临平,回程所写下的作品。了解以上的创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体会面对别离,词家何以情深难舍,泫然泪流。至于词文内容,以下略作浅析,和大家一起分享前人这生命交会的闪亮故事。

〔略作浅析〕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江淹别赋有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分别之情总是复杂而难言。若是平铺而直述,则易失之太露;至于曲折隐讳,恐有晦涩难解之虞。然而优秀的诗家每每可以从容下笔,借景抒情,在自然贴切的表现中,洋溢才华。李白以浮云写游子欲行未行之意,用落日表故人依恋不舍之情,意象生动,千百年来,秀句美言,犹让人朗朗上口,反复玩味。苏轼与侄书中有言:「凡文字,少小时需令气象峥嵘,彩色绚丽。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丽之极也。」苏轼作此词时,年近四十。他以成熟之笔,平淡之言,将恼人的离愁,并知识分子忧国感时之痛,交融于短短五十余言中,「情景合一」便是个中妙处。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境界,文字的感染力,便易使读者产生同情的理解,从而进入词家的内心世界,领略他的快乐与忧伤。

这上片写的是送别述古途中之景。一起首诗人便用即景之笔,景中动静相互交错,真情挚意全在其中。舟船启行,渐去,心中难舍化作频频的回首。顾念之间,忧愁横亘的远山,起伏的尽是舟中人的心头乱绪。杭州的居人已不见,只见杭城的身影,也渐渐地远了。然而往事历历,又如在目前。述古在杭州任内爱民如子的措施,和离去时对杭州「居人的眷顾尽在行间」。含蓄不露的表达,宋词的婉约就在其中。若再以欧阳修踏莎行末两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来赏析此处,六一居士写的是送行者别情依依,痴立怀远之态。其实,「行人」早已是眼中所不见,可是思念之心却可以望穿春山。而本篇「居人」虽言不见,实则一直在心中。虚实相生,更添意味。接着诗人写的是临平山上的塔。此句直可谓信手拈来,幻想奇特。有道是「情近乎痴而始真」,山上亭亭而立的无情物,竟引得诗人痴人痴语,在「谁似」中,慨叹自己未如塔中高而能望远,再目送述古远去。况蕙风曾言:「『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拿来检视诗人这番痴心天真,真是恰到好处。不过,也像前句的似虚若真,「谁一似」其实也反映诗人藉无情之物反衬自己心非木石 ,面对别离又岂能无动于衷?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下片则述归来怀念之情。友人既已远逝,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凄清是此夜的风,吹得枕头寒冷,令人难以入梦。俞伯平先生评李后主清平乐「路遥归梦难成」说:「梦的成否原不在乎路的远近,却说路远以致归梦难成,语婉而意悲。」此处「一枕初寒梦不成」、「秋雨晴时泪不晴」亦同其理。仔细探究,诗人笔端有泪,凄入心脾,惜别深情显露在外,「志士独悄悄」之叹隐而在内。荧荧残灯斜照处,惜别心伤的词家,梦何以不成,泪何以不晴的原因,除了思念,恐还是忧国伤时所致。

作品中的忧愁风雨,是真情实景,更是两人所处时代环境的写照。此后五年,密州、徐州、湖州都有他的任所,而「乌台诗案」更逼得他入狱,罪几至于死。后来虽侥幸免于一死,迁徙谪居的岁月在黄州延续。「初寒」有他对政治环境的敏锐感受,因而有理想难成之叹。但是,苏轼并非消极的悲观主义者,从这阙词的声情来看,他未用呜咽之音写心中的悲伤,平声的「庚、清」韵,透露了此歌哀而不伤,自有一份平静的力量。这力量何来?来自他性格中乐观积极的精神,当然也来自「长者、知音」的深情提携与鼓舞。友谊之光,一如暗夜下的孤灯,其光虽弱,依旧是前程的明引,让自己凭借着它,在暗夜中,不断前行。

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南乡子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


小题来1:略
小题2:略

Ⅶ 王安石的南乡子的意思

南 乡 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①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②。
绕水恣③行游。上尽层楼更④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⑤。

[注释]
①佳气:指产生帝王的一种气,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的名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把晋代与吴宫并举,明确地显示出后代诗人对晋朝的向往。③恣:任意地、自由自在地。④更:再,又,不只一次地。⑤语出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中的名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赏析]
此诗亦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在表面的表达昔盛今衰之感的同时,把自己非常复杂的心境,也暗含于诗作之中。
金陵城自古以来便是帝王之州,唐代刘禹锡曾作《西塞山怀古》一诗:“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然而,王安石看到的与刘禹锡所见大不相同,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佳气上浮。但那是晋代的事情,已经过去四百年了,晋代的白衣胜雪,衣冠之族,已经成为一座座古墓,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些是怎堪回首呀。末句借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表达的是同样的昔盛今衰的怅然之情。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过去的时代里,这是诗歌中常用的写法,借此来表明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使诗歌具有一种“高古”的气象。
作者独自一个人绕着江水边上行游,然后登上高楼。“绕水游”是排遣心中的愁绪或不平事的一种办法,在这里,作者借这种典型的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无边愁绪。好在这种“绕水游”并不受外在任何事物的限制,可以“恣行”,随意地到处走走。但是,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自由啊,王安石所追求的,是推行新法,实现强民富国的愿望,而现在,只能是“绕水游”而已,慨叹之声,达于纸上。古人在诗中所抒写的,常常不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顺境,而是“穷则独善其身的”逆境,但到底心还被“达”的愿望所牵绊,所以读这样的诗句的时候,要看出作者表面闲适的背后,是无穷的凄凉与热切的期盼。“上尽层楼”含有中国古代的“登高怀远”“登高而愁”的文化密码。从南北朝时期的王粲写《登楼赋》开始,这个动作就被赋予了思念故国之情。而唐代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则是从人生哲学意味上诠释了这一个典型的动作、典型的场景。在这里,作者是思念故国(首都)呢,还是“欲穷千里目”呢?通过上文的表面闲适与内心焦虑,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思念的,正是重回故国,再造宏业;通过后文的回忆往事,我们又可以知道作者这时的心理是放弃思念故国的想法,而注重对往事的追寻,注意对往事从文化意义上进行思考;我们还可以认定,作者是想“登高望远”,而这里的“远”,不是空间上的,而是时间上的,表明作者独特的意趣和别具怀抱。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若只有一种解释便不是好诗。”一首真正的好诗,就是可以这样多方面地甚至地矛盾地刺激读者去思考,去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结合起来,思考诗歌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选择甚至人类的境遇。“更上楼”,不是上到楼的顶端再往上走,而是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登楼。往事悠悠而去了,你不要问我在想些什么,回头看过去的时候,只能看见窗外的长江,在日夜不息地向东流去。结句也是化用唐人诗句,王勃的《滕王阁诗》,作者在这里却别有怀抱:可以理解为,历史是无情的,就像东流之水,一直向前,或许人类所为的一切只是这水的片刻停留,没有太大的意义;也可以理解为,不论目前我的遭遇如何,但我所做的一切,都如长江水一般,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或者联系《滕王阁诗》原文前一句:“阁中帝子今何在?”的反问,问当今的皇帝“今何在”,表达自己期待着重回朝廷的愿望。但似乎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像长江水,一直流着,流着。

Ⅷ 急求 ! !!南乡子王安石古文翻译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版大事呢?不权知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想着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我要有儿子就应当像孙权那样大有作为。

Ⅸ 南乡子王安石阅读答案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版
绕水恣行游,权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1)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4分)

参考答案:zx98.com
14.(1)运用对比手法,将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与四百年后的古墓荒丘作对比,突出了眼前情境的荒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愁情。(“对比”1分,对比的内容1分,突出“荒凉”1分,“昔盛今衰”1分)
(2)①紧承上文的游踪和感慨,衔接自然。 ②一个“空”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 ③使人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注:一点2分;考生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4分

Ⅹ 南乡子 王安石

答:“愁”作为全词词眼,饱含了许多复杂情感。因为这首诗是王安石版晚年谪居金陵,任江权宁知府时所作。在表面的表达昔盛今衰之感的同时,把自己非常复杂的心境,也暗含于诗作之中。
“愁”字中包含了王安石目睹曾经兴盛繁华的王朝逐渐衰落下来,对这种国家衰亡的无奈和忧愁。眼看着曾经兴盛的国家一天天衰落,作者心中满怀愁绪。正是这一“愁”字回应了后文的“晋代衣冠成古丘”;同时,“愁”字也抒发了诗人自身的情绪。想要为国家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却遭到贬谪,满心报国之志无处施展,因此,“愁”字既体现出诗人对国家衰亡的焦急与忧愁,又体现出对自身无法报国的无奈愁绪。从而奠定了本词的思想基调,渲染出悲凉忧愁的氛围。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