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苏轼名句
1. 苏轼诗词卜算子
【年代】:宋
【作者】:苏轼——《卜算子》
【内容】: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版
谁见幽人权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谓夜已深。
幽人:幽居之人。此是形容孤雁。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省:了解。
2. 卜算子 苏轼
上阕首先营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构成了一副萧疏,凄冷的寒秋夜景,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寥寥数笔,人物内心的情感已隐约可见,“谁见”两句,用一个问句将孤独寂寞的心明确的表达了出来。又由于古诗词独特的歧义句,使这句话表达了更丰富的意义:
一.词人自叹,谁见我寒夜难眠呢?恐怕只有“飘缈孤鸿”了;
二.寒夜深秋当夜独自往来的幽人正象那半夜被惊起的孤鸿一样。
在此,幽人与孤鸿互相映衬,虽非同类,但其心相同。实际上幽人即孤鸿,孤鸿即幽人,这是一种互喻的关系,上,下阕所写孤鸿语语相关,词意高妙。再加上反问句的运用,使词的情感得到加强。
下阕承前而专写孤鸿。描写了被惊起后的孤鸿不断回头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身的一系列动作。孤鸿的活动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几乎濒临死地,曾在狱中做了必死的打算,此时出狱,而惊惧犹存;异乡漂泊,奇志难伸,只另人黯然神伤,百感交集.“有恨无人省”是词人对孤鸿的理解,更是孤鸿的回头牵动了自己内心的诸多隐痛忧思。“拣尽寒枝”是对孤鸿的行动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并暗示出当时的凄凉处境。苏轼为人正直有操守,为官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故新旧两党虽均将之排斥为异己,苏轼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这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孤鸿: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曹操《短歌行》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苏轼此词化用曹操此意,虽然有乌鹊的凄凉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对逆境的自我选择,从而凸显人物内心寂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词人从自怜自叹中升华为另一种人格境界。
本词明写孤鸿,而暗喻自己,鸿人合一,这首词的境界,确如山谷道人-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生动传神。
3. 苏轼的名句有哪些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3、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4、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苏轼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7、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苏轼
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9、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苏轼
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11、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3、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苏轼
4. 卜算子宋苏轼铁诗句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5. 苏轼卜算子中直接写词人孤寂心情的句子是哪两句
苏轼卜算子中直接写词人孤寂心情的句子是哪两句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回寞沙洲冷。答
出自北宋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希望能帮助到你
6. 苏轼诗词《卜算子》内容是什么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7. 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最后一句原句是什么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8. 苏轼《卜算子》(缺月)中的名句!!!!!!!!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9. 卜算子 苏轼
一:卜算子·咏梅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内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容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二:卜算子·感旧
自京口还钱塘道中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10. 苏轼诗词卜算子
展开全部
【年代】:宋
【作者】:苏轼——《卜算子》
【内容】: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谓夜已深。
幽人:幽居之人。此是形容孤雁。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