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德的名言
1. 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晋峰
1、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2、 诚信是你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应永恒不变。
3、 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4、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5、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6、 创起诚信校园,树起诚信学风,成为诚信学子。
7、 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8、 诚信为荣,失信可耻。
9、 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
10、 诚信,是一股清泉,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
11、 诚信,让心灵无瑕,让友谊长存,让世界美好!
12、 知识是财富,诚信也是一种财富,拥有知识能使你变得充实,拥有诚信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13、 诚信处世世界大,奸诈为人人格低。
14、没有诚信的坚强基石,法制便犹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层建筑。
15、诚信走遍天下,法治和谐人间。
16、经常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别人。
17、做人要诚信,做事要守法。
18、用诚信美化心灵,用法治规范社会。
19、以诚取信心灵美,依法循规事业兴。
20、做诚信之人, 铸法治之国。
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 毕达哥拉斯 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 - 洪都拉斯
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 富兰克林
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鲁 迅 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 高 尔 基
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 刘 向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列 宁
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 毛 泽 东 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 费尔巴哈
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西 塞 罗 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鲁 迅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陀思妥耶夫斯基 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 别林斯基
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 塞万提斯 坦白真爽,最能得人心。----- 巴尔扎克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 戈 尔 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福科
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赖里。----- 爱 默 森 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毛泽东 坦白真爽最得人心。-----巴尔扎克
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巴尔扎克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2. 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警句
关于中华美德抄的名言警句:
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6、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7、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8、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13、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5、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3. 关于文明美德的名人名言
举例如下: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3.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4.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6.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7.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美德才是准绳。——美国
8. 谄媚也可造成协调,但这种协调是借奴性的无耻的罪过或欺骗所造成的。——斯宾诺莎
9.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0. 美貌一去返,美德流芳百世。——匈牙利
11.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12.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13. 遵循美德行事,纵使没有增加快乐,也可减轻焦虑。——法国
1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15.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16. 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1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论语》
18.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19. 和最高尚的美德以及最凶狠的狗一样,最大的仇恨也是默不作声的。——里克特
20.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4. 关于文明美德的名人名言
1、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语录》
2、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论语》
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译为:人之所以比野禽野兽尊贵,是因为懂得礼仪。
4、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李尔王》
5、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论俗语》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译为: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 只有贤明和品德可以使人信服。
7、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高尔基《童年》
8、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郭沫若全集》
9、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申涵光《荆园小语》
10、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语录》
(4)关于美德的名言扩展阅读
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素养、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就更应该用文明的行为举止,合理的礼仪来待人接客。这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5. 关于美德的名言警句
1、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版;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权。——加尔多斯
2、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3、虽然自尊心不是美德,但它是多数美德的双亲。——柯林斯
4、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5、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达·芬奇
6、美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愈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入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人格中存在的美。——雪莱
7、快乐应该是美德的伴侣。——巴尔德斯
8、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9、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10、德行是人人都赞美的,因为好人和恶人都可以从中打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狄德罗
6. 中国传统美德名人名言
中华传统美德的名人名言合集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0、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4、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8、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9、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20、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2、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2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26、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5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58、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59、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60、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61、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6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63、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6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65、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6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8、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69、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70、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71、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7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7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7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6、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7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7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7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80、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8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82、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83、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84、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85、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8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8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8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89、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90、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9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9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9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94、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9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96、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9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98、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9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100、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0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102、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10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10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105、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0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7、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10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0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2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8、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3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37、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38、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39、仁者寿。《论语·雍也》
4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4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4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4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4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45、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46、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47、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5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51、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5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53、轻诺必寡信。《老子》
5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55、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7. 有关美德的名人名言
1、爱为美德的种子。——但丁
2、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3、卑劣的人比不上别人的品德,便会对那人竭力诽谤。嫉妒的小人背后诽谤别人的优点,来到那人面前,又会哑口无言。——萨迪
4、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5、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6、谄媚也可造成协调,但这种协调是借奴性的无耻的罪过或欺骗所造成的。——斯宾诺莎
7、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8、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看作为公众的财产。——杰弗逊
9、德行是人人都赞美的,因为好人和恶人都可以从中打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狄德罗
10、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11、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2、给人幸福的不是身体上的好处,也不是财富,而是正直和谨慎。——德谟克利特
1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4、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15、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6、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17、快乐应该是美德的伴侣。——巴尔德斯
18、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19、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20、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21、美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愈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入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人格中存在的美。——雪莱
22、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23、美貌一去返,美德流芳百世。——匈牙利
24、你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25、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26、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达·芬奇
27、人生,幸福不是目的,美德才是准绳。——美国
28、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9、虽然自尊心不是美德,但它是多数美德的双亲。——柯林斯
3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31、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法国
32、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33、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加里宁
34、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35、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休谟
36、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快乐和喜悦。——俄罗斯
37、虚荣促使我们装扮成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以赢得别人的赞许,虚伪却使我们把自己的罪恶用美德的外衣掩盖起来,企图避免别人的责难。——菲尔丁
38、虚已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39、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40、一般地说,精确的审美趣味在于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和在许多美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的那种敏捷的感觉。——伏尔泰
41、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42、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43、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44、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陈毅同志诗词选》
45、勇敢对于保持美德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气质。——鲍斯威尔
46、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47、有几样恶习便足以使许多美德黯然失色。——欧洲
48、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亚里士多德
49、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卢梭
50、遵循美德行事,纵使没有增加快乐,也可减轻焦虑。——法国
8. 关于争做美德少年的名言有哪些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作者:诸专葛亮
出处:《诫属子书》
朝代:三国时期
释义: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险躁。
2,礼之用,和为贵。
作者:孔子
出处:《论语·学而》
朝代:春秋战国
释义: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
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作者:韩愈
出处:《进学解》
朝代:唐代
释义: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作者:陶渊明
出处:《五柳先生传》
朝代:东晋
释义: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5,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出处:列夫·托尔斯泰经典语录
朝代:俄国
6,轻诺必寡信。
作者:老子
出处:《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释义: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
9.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1、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6、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9、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10、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1、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3、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6、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1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18、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19、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10. 关于美德的名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