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发布时间: 2021-01-02 01:21:54

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具体有什么象征内涵

其象征内涵是诗人的内在情思和生活的外在物象的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意内”与“象”相融合所创容造的可感可触的景象。艾青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的诗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

因此,在他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悲壮的色彩。从“土地”“风”“河流”这些意象中,我们不难品味出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土地”是艾青常用的一个意象,可以说那是他的又一生命。

他为贫困的土地悲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里的“土地”,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

(1)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1937年12月28日,艾青来到武昌,“七七事变”以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涨;而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大好河山的国土大片丢失。在这民族存亡的严重关头,人们一方面在寻求如何战胜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正确道路,另一方面则不免面对严峻的现实而陷入深沉的思考。

作为一个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深切关怀的诗人,艾青不能不在感情上有他独特的表达方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正是在这样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作者于深夜在武昌的一间阴冷的屋内写就的。

Ⅱ 艾青诗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诗人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浙江家乡来到了武汉。但在这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的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雪埋了一般。他深切地感悟到了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战争中所承受的深重的灾难,而广袤的土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度着极为艰辛的日子。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寒冷的,泥泞而曲折的。这无边无涯的感觉世界,既是历史的痛苦的延续,也是现实的严酷的存在,它强烈地震撼着诗人的本来已经够动荡的心灵,于是他整个身心的里里外外感到一种弥天的透骨的寒颤,诗人写下这首比雪还要寒冷的诗,并在诗中反复地呼号:“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主要内容简化版:诗人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浙江家乡来到了武汉。但在这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的失望,他深切地感悟到了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战争中所承受的深重的灾难,而广袤的土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度着极为艰辛的日子。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寒冷的,泥泞而曲折的。整个身心的里里外外感到一种弥天的透骨的寒颤。
主要内容最简化版:诗人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浙江家乡来到了武汉。但在这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的失望。为人民的人民的痛苦和未来的命运而担忧,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艰难而担忧。

Ⅲ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赏析

【赏析一】

深情而颤栗的呼喊

1937年12月,艾青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而广漠的长诗。诗人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浙江家乡来到了武汉。但在这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的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雪埋了一般。他深切地感悟到了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战争中所承受的深重的灾难,而广袤的土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度着极为艰辛的日子。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寒冷的,泥泞而曲折的。这无边无涯的感觉世界,既是历史的痛苦的延续,也是现实的严酷的存在,它强烈地震撼着诗人的本来已经够动荡的心灵,于是他整个身心的里里外外感到一种弥天的透骨的寒颤,诗人写下这首比雪还要寒冷的诗,并在诗中反复地呼号: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不论是当年,还是现在,所有的读者无不被这两行诗带来的寒冷所震慑,并且激赏它饱含着时代感的悲凉雄壮的浑然气韵。它的反复回荡的气韵宛如深隽的钟声一阵比一阵宏亮地响着。雪在中国的土地上落着,诗人惊世的钟声也带着寒颤,随着落雪,回响在整个中国的土地上。艾青“下”的这场“雪”,厚重得使人透不过气,直想吼出一腔的闷气。这就是半个多世纪之前我初读这首诗的感受。这两行反复回响的诗,被认为是诗的主旋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当年的中国文艺界(不仅诗歌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发表在报刊上的诗,虽然歌颂抗战,但多半显得高亢而空洞,缺乏真情和感染人的艺术力量。这首诗有力地冲破了抗日战争初期诗歌创作领域的平庸状况,它是一声号召,也是一阵阵激越的钟声。可贵的是诗人不仅深广地体验到战争的真实的丰富的内涵,并以富有个性的审美感觉、情绪和鲜活的语言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创作。

显然诗人是把战争实际的空间清醒地置于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创作的。透过这首诗充满具象的描写,读者感受到了全诗浸透着忧患得令人愤发的情感,这也正是这首诗当年为什么能使广大读者倾倒的主要原因。

所有的细节描写都潜含着觉醒了的民族的痛苦和复仇的火种。诗人写下这些颤抖的如泣如诉的语言时,不知要付出了多大的痛苦啊!

如果说《透明的夜》是诗人心灵爆出的一束虹彩,如果说《他起来了》是一个庄严的号召,那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诗人的感情和创作冲动更为深广的一次涌流和升华。它是一曲悲愤的交响乐,它是一幅意境深远色彩斑斓的大幅油画。

从这首诗我们看见了诗人的个性和他的诗的审美特色。他的诗是艺术生命形态的生成和创造。语言不是简单的情绪的外化,而是与内在生命不可分割的,它整体地形成了诗的有声有色有形的搏动着的生命体。许多论者评述这首诗时说它具有散文美,这正说明了它的自自然然的艺术特色,它没有雕琢和虚饰的痕迹,几乎看不到什么有形的可感的技巧。所谓散文美,我以为还说明诗的强有力的弹性和张力,使诗的情境得以向远远的疆界拓展,具有了深邃广漠的感觉。这也正是大诗的气象。

这首诗很难说有几个明显的段落,只能说有几个起伏。被称作主旋律的两行诗,是一个激荡的大气韵和境界,一下子把读者推了进去,使你不但置身其中,身内身外顿时落满了厚重的雪。随后,诗人才展开一幅幅的寒冷的场景。首先是风的出现,它“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不停地絮聒着……”读者感触到了风的无法躲避的侵袭和它古老的哀伤的声息,不由得令人感到了历史的沉重。接着诗人从土地和人民的艰辛岁月,诉述了诗人自己“也是农人的后裔”,经历过流浪和监禁,失去了青春。诗人的命运与整个古老的民族和土地的命运是血肉相连的。诗人真挚的自白使诗浸染着温暖而赤诚的血泪,让诗、诗人与读者在民族危难的时刻紧紧联在一起。接着又在雪的寒冷中,看见在战争中遭到蹂躏和杀戮的善良的妇女,还有年老的奔波在流亡道路上的母亲。……诗人深情地呼号:

“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这三行诗的容量是多么的沉重啊!它蕴含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诗的意象和内含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这重量是一种不能推卸的负担,宿命地落在读者的心头上,引起了更深更深的震颤——这也正是雪落在中国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

诗人最后在“没有灯光的晚上”痛苦而悲伤地诉说:“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他是对危难中的祖国说的。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战争的现实的严峻性,看到了那些过去迫害过诗人自己和无数民主斗士,欺压过广大人民的权贵们,仍在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诗人能不感到忧虑吗?结尾的这几行诗不是无告的呻吟,它是声音颤栗的呼喊,是泣血的为祖国急切献身的心声。

在落雪的寒冷的中国的土地上,诗人的创作道路尽管也是泥泞而曲折的,但他用温暖而真诚的声音,坚定的步伐,从此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了诗人自己的也是当时中国的诗歌领域的高峰。(牛汉)

——————————————————————————————
【赏析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艾青离开他在杭州任教的中学,怀着投身于伟大民族战争的愿望来到当时抗战的首都武汉。在实际生活中,他看到抗战的黑暗现象,看到人民贫困的苦难,认识到通往胜利的路的艰辛,一种悲苦、忧郁的情绪笼罩在他的心头。

艾青的诗有着执著的现实意识和包括从现代诗派借鉴来的表现力。因而他的诗一方面具有活生生的现实画面与生活形象,另一方面,诗的形象又具有极宽泛的概括层面和深邃的暗示性。诗的开头两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以舒缓沉郁的叙述性语调所表现的沉重、忧郁的感情,构成了贯串全诗的基本情绪和反复出现的“主题”。这里,整组画面既是寒夜的生活写照,同时也是诗人对时势的一种高度概括。采用“寒冷”、“封锁”这样极富弹力与表现力的语言,就更加充实了诗歌形象的容量。几个有着绘画造型特征的渗合着诗人情感的构图,组成一幅幅向四面延伸、扩展的画面,使诗人所表达的基本情绪得到具有生活实感的证实,赋予这一情绪以厚实的生活根基,同时,随着诗人心理的推移而推移的事象,画面,也带有扩展意义的象征意味。无论是赶着马车的农夫,坐在船头的少妇,还是离家的年老母亲——这些在寒冷的夜晚出现在林间、河上、旷野的夜行者,既是为自己生活而搏斗、为命运所驱赶的劳动者,同时,也是在生存线上挣扎、苦斗、寻找着道路的中国民众的形象。在寒夜中离家的年老母亲和失去土地、家畜的劳动者的困境的描述之后,“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饥馑的大地”“伸出乞援的颤抖的两臂”的句子,都已包含着抽象性的概括。崎岖的路与伸出双臂等状态,都扩展为对中国人民生活和斗争的情景的暗示,扩展为对一种普遍性的激愤情绪的概括。

当然,一首诗所具有的对生活的概括力与暗示性并不仅仅意味着是思想上的成功,同时也是美学上的成功。因为对生活的透视力应当同时是对生活的质的认识和对这种认识的诗的表现与呈示。例如把寒风呈现为一个用指爪拉扯行人衣襟的形象,就具有一种震颤人心的思想和艺术的力量!此外,这种思想与美学的力量也集中在诗中所透露出采的——一种深沉的情感方面,这是艾青所特有的动人的忧郁,在他的三十年代其他作品中也存在着。这种悲哀来自农人失去了“所饲养的家畜”和“肥沃的田地”的绝望,来自“暴戾的敌人”强加给人民的“死亡的恐怖”,来自于“象这雪夜一样广阔又漫长”的“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它超越了个人遭遇的范围,而具有深广的历史内涵;它不只是无力的哀吟和对抗争的回避,而是一种力:“把弥漫在广大的土地上的渴望、不平、愤懑……集合拢来,浓密如乌云,沉重地移行在地面上”(艾青:《诗论》)。忧郁由于苦难而产生;对苦难的忧郁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就在于人类,中国人民为摆脱苦难所进行的斗争,将永远伴随着苦难。因而,在这种浓重的忧郁情绪中,能体会到对力的呼唤,对暴风雨扫荡这古老的世界的执著的期望。而这首诗,也从一个具体的实例,提示了艾青诗歌创作上以“自我”感受与个性概括民族、时代悲欢的美学特征。

Ⅳ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文雪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1.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文雪在诗中的象征意义:沉郁坚强。

  2. 《雪落在中国的土内地上》,诗歌,选容自《北方》。作者艾青(原名蒋立涵,字养源,号海澄。浙江金华人,1911-1996)。1937年12月28日发表。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Ⅳ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歌结尾有何深意

结尾是对危难中的祖国说的。结尾的这几行诗不是无告的呻吟,它是声音颤栗的呼喊,是泣血的为祖国急切献身的心声这充满悲愤力量的诗句,有力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们带来了感情上的温暖和精神上的鼓舞!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全诗皆以散文化的语言写就,无雕琢和虚饰的痕迹,其语言的强有力的弹性和张力,使诗的情境得以拓展,深邃广漠。

(5)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1937年12月28日,艾青来到武昌,“七七事变”以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涨;而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大好河山的国土大片丢失。在这民族存亡的严重关头,人们一方面在寻求如何战胜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正确道路,另一方面则不免面对严峻的现实而陷入深沉的思考。

作为一个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深切关怀的诗人,艾青不能不在感情上有他独特的表达方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正是在这样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作者于深夜在武昌的一间阴冷的屋内写就的。

这是一首充分体现了艾青早期的感情基调的诗。他的那种赤诚炽烈、深沉执着的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关怀,使他不能不以一种急切忧虑的心绪,冷竣而真实的笔触,把当时的社会气氛传达出来。这就是从开头到全诗中反复咏叹的两句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这两句诗,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起承转合”中的插曲,它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诚的感受,强烈的呐喊。大自然的季节更替所给予人的感受,只能是感官上的触觉。重要的是在于诗人的内心深切地感到了寒冷的封锁,使他不能不爆发出这强烈的呐喊。

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关注于北方的“中国的农夫”和“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上,关注于南方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和“年老的母亲”的坎坷命运上。这一切,正是构成“寒冷在封锁着中国”的具体形象和生活画面;而诗人的一腔深情也是透过这一切而传达出来的。

艾青创作伊始,便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寄托在对中国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关怀上,现在,当民族危机的阴影笼罩在祖国大地上空时,他又一次以自己的笔触抒发了这种情真意挚的忧虑和愤懑。这种感情的依恋和关切中,体现了这个虽属知识分子,但却与农民的命运密切联系的人,

他总是怀着十分忧郁的眼光来注视着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命运。对于三十年代的相当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来说,他们不仅是看到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命运的悲惨,而且也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同这一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艾青在对农民关注的同时,也不禁为自己的命运而歌吟,

这种感情和气质,是早期艾青的典型的感情和气质。如果不深刻了解艾青这种个性上的特色,人们将很难认识他早期的艺术风格。同时,作者通过联系自身将自己由叙述者的角度转化为参与者,进一步的拉近了和广大人民的距离,也便于直抒胸臆。

Ⅵ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全诗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选取了无家可归的北方农夫,我,失去了家庭和丈夫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年老的母亲,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垦殖者这几类人来表现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

这首诗表现着艾青的长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的特点。他虽然在此之前并未到过中国的北方,然而他笔下那“戴着皮帽,冒着大雪”赶马车的中国农夫的形象却令人感到亲切而熟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现代诗人艾青所作。

(6)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扩展阅读

此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全诗皆以散文化的语言写就,无雕琢和虚饰的痕迹,其语言的强有力的弹性和张力,使诗的情境得以拓展,深邃广漠。

在诗人的想象中展开的一幅幅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活画面,构成一种摧人心碎的悲剧场景出现在人们眼前。那“蓬发垢面的少妇”,那“年老的母亲”,还有那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土地垦植者”,他们都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谨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

诚然,艾青笔下的这种意象,也许未免笼取着过于悲伤凄惨的气氛。可是如果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来认议它的话,是不能不承认这一切都是“残酷的真实”。

而且,这首诗所极力渲染的那种气氛,它所描绘的那些悲惨景象,正是作者在现实中感受和体验到的令他悲痛、令他忧虑的事情。以艺术的手段把这一切表现出来,正表明了诗人对时代命运的关切,对人民苦难的感同身受。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年),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Ⅶ 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好句赏析

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两句诗,绝版不是一种简单的“起承转合”权中的插曲,它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诚的感受,强烈的呐喊。

2、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关注于北方的“中国的农夫”和“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上,关注于南方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和“年老的母亲”的坎坷命运上。

3、这一切,正是构成“寒冷在封锁着中国”的具体形象和生活画面;而诗人的一腔深情也是透过这一切而传达出来的。

4、“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不停地絮聒着……”读者感触到了风的无法躲避的侵袭和它古老的哀伤的声息,不由得令人感到了历史的沉重。

5、“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这三行诗的容量是多么的沉重啊!它蕴含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诗的意象和内涵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这重量是一种不能推卸的负担,宿命地落在读者的心头上,引起了更深更深的震颤——这也正是雪落在中国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

Ⅷ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1.抒写了残暴来的侵自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2.(1)以风、雪等自然意象渲染氛围,苍茫而悲凉。 (2)选取了几类人做描写对象,突出民族苦难之重:无家可归的北方农夫,我,失去了家庭和丈夫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年老的母亲,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垦殖者。 (3)象征、比喻、反复咏叹、叙述、描写等手法的运用。 3.“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诗人把自己的苦难和广大农民还有祖国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对祖国的苦难抒写得更加深刻而真切。 4.诗人希望自己的诗句能给苦难的祖国带来温暖,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意对即可)

Ⅸ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主旨是什么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主旨是: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1937年12月,艾青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而广漠的长诗。诗人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浙江家乡来到了武汉。但在这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的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雪埋了一般。

他深切地感悟到了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战争中所承受的深重的灾难,而广袤的土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度着极为艰辛的日子。

(9)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扩展阅读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当年的中国文艺界(不仅诗歌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发表在报刊上的诗,虽然歌颂抗战,但多半显得高亢而空洞,缺乏真情和感染人的艺术力量。这首诗有力地冲破了抗日战争初期诗歌创作领域的平庸状况,它是一声号召,也是一阵阵激越的钟声。可贵的是诗人不仅深广地体验到战争的真实的丰富的内涵,并以富有个性的审美感觉、情绪和鲜活的语言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创作。

显然诗人是把战争实际的空间清醒地置于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创作的。透过这首诗充满具象的描写,读者感受到了全诗浸透着忧患得令人愤发的情感,这也正是这首诗当年为什么能使广大读者倾倒的主要原因。

所有的细节描写都潜含着觉醒了的民族的痛苦和复仇的火种。诗人写下这些颤抖的如泣如诉的语言时,不知要付出了多大的痛苦啊!

Ⅹ 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好句赏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两句诗,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起承转合”中的插曲,它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诚的感受,强烈的呐喊。大自然的季节更替所给予人的感受,只能是感官上的触觉。重要的是在于诗人的内心深切地感到了寒冷的封锁,使他不能不爆发出这强烈的呐喊。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关注于北方的“中国的农夫”和“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上,关注于南方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和“年老的母亲”的坎坷命运上。这一切,正是构成“寒冷在封锁着中国”的具体形象和生活画面;而诗人的一腔深情也是透过这一切而传达出来的。艾青创作伊始,便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寄托在对中国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关怀上,现在,当民族危机的阴影笼罩在祖国大地上空时,他又一次以自己的笔触抒发了这种情真意挚的忧虑和愤懑。这种感情的依恋和关切中,体现了这个虽属知识分子,但却与农民的命运密切联系的人,他总是怀着十分忧郁的眼光来注视着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命运。对于三十年代的相当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来说,他们不仅是看到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命运的悲惨,而且也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同这一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艾青在对农民关注的同时,也不禁为自己的命运而歌吟,这种感情和气质,是早期艾青的典型的感情和气质。如果不深刻了解艾青这种个性上的特色,人们将很难认识他早期的艺术风格。同时,作者通过联系自身将自己由叙述者的角度转化为参与者,进一步的拉近了和广大人民的距离,也便于直抒胸臆。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