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张国伟名言

张国伟名言

发布时间: 2021-01-01 18:55:12

❶ 2金2银2铜创史上最佳战绩 中国田径怎么做到的

里约奥运女子20公里竞走,在比赛还剩最后200米的时候,刘虹和墨西哥的冈萨雷斯仍然齐头并进。漫长的比赛浓缩为最后的一对一PK,竞走比赛也有了剑客对决的味道。只见刘虹不断加快频率,加速、摆脱、冲刺,每一步都能甩开对手几厘米,在这样一波致命攻势下,冈萨雷斯的防线终于崩溃,刘虹率先冲过终点。7秒钟后,吕秀芝第三个触线。
这是本届奥运会中国队在田径赛场的第2金,以及,第5和第6枚奖牌。

一届奥运两枚金牌。纵向对比,中国田径已是历史最佳,追平12年前的雅典——然而,04年中国队在刘翔的110米栏和邢慧娜的万米跑两金之外,其他项目全军覆没,连一枚奖牌都没捞到——反观今年,中国田径队共夺得2金2银2铜,其整体质量绝非当年可比。横向对比,田径队的成绩,竟然超越了体操队、超越了射击队、超越了羽毛球队,在各运动队的金牌贡献排名上,田径队高居第4。中国奥运格局中从来都备受冷落的田径,终于扬眉吐气。
积弱多年的中国田径,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里约奥运女子20公里竞走,在比赛还剩最后200米的时候,刘虹和墨西哥的冈萨雷斯仍然齐头并进。漫长的比赛浓缩为最后的一对一PK,竞走比赛也有了剑客对决的味道。只见刘虹不断加快频率,加速、摆脱、冲刺,每一步都能甩开对手几厘米,在这样一波致命攻势下,冈萨雷斯的防线终于崩溃,刘虹率先冲过终点。7秒钟后,吕秀芝第三个触线。
这是本届奥运会中国队在田径赛场的第2金,以及,第5和第6枚奖牌。
一届奥运两枚金牌。纵向对比,中国田径已是历史最佳,追平12年前的雅典——然而,04年中国队在刘翔的110米栏和邢慧娜的万米跑两金之外,其他项目全军覆没,连一枚奖牌都没捞到——反观今年,中国田径队共夺得2金2银2铜,其整体质量绝非当年可比。横向对比,田径队的成绩,竟然超越了体操队、超越了射击队、超越了羽毛球队,在各运动队的金牌贡献排名上,田径队高居第4。中国奥运格局中从来都备受冷落的田径,终于扬眉吐气。
积弱多年的中国田径,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里约之前,中国田径早已崛起

去年北京田径世锦赛,中国队豪取1金7银1铜,奖牌总数排名世界第四,取得田径队22年来在世界大赛上的最佳战绩。传统强项竞走和女子投掷全面爆发,6个项目贡献1金5银,总共48个前八名,中国占据了其中13个!
更大的突破来自男子跑跳项目:苏炳添跑出突破黄种人极限的9秒99,历史性闯入百米决赛;张国伟在激烈的加赛中痛失金牌,但跳高银牌的成绩也已创造中国人的历史;跳远项目更是出现井喷,王嘉男、高兴龙与李金哲三人闯入决赛并分获3/4/5名。而男子4×100米奇迹般夺得银牌,这样一个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成绩,更印证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里约奥运的成功,则是北京世锦赛的延续。张文秀的链球银牌和董斌的三级跳铜牌都在继续创造历史,男子4×100米第4,王嘉男跳远第5、薛长锐撑竿跳第6、吕会会标枪第7,女子铁饼更是3人同时闯入决赛——中国田径的进步,再也不是刘翔这样一个点的冒尖,更不是当年马家军一时的辉煌,而是集体式爆发——只有这样的进步,才是可持续的,是健康的。
“谁说黄种人不可以进前八,我就是奥运会冠军”,刘翔雅典夺冠后的经典言犹在耳,但谁也不能否认,在田径这般更多依赖身体天赋的项目,中国人的确没有先天优势,但是,差距却并非不能缩小,甚至抹平。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卧薪尝胆,两大计划前后接力

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夺得28枚金牌,创造历史新高,但田径、游泳、水上三大项目表现低迷,因这三个大项在奥运会上总金牌数高达119枚,“119计划”应运而生。8年后的北京奥运会,游泳和水上项目成绩喜人,共夺得4枚金牌,田径队却在刘翔时代收获了最多的掌声,也迎来了最大的争议。
2010年,北京拿下2015田径世锦赛主办权,以此为契机,田管中心提出“1516突破行动计划”:在2015年北京世锦赛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争取好成绩,力争获得4枚奖牌(含1枚金牌),同时不出任何兴奋剂和赛风赛纪问题。顶层设计的思路也非常明确:确保竞走、女子投掷优势,将4×100接力、撑杆跳、跳高、跳远等八个短跨跳主流项目升级为国家级重点项。
付出就有回报,北京世锦赛和里约奥运会的成绩甚至大大超出了4枚奖牌的预期,而竞走、女子投掷、男子跑跳项目的大爆发,也从结果上验证了“1516突破行动计划”的科学性。
细看“1516计划”,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增设高度集中的国家队、强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类似的措施普遍存在于各运动队,为何田径的收效如此明显?

中国田径的“洋务运动”

里约奥运田径开赛首日,中国代表团就迎来好消息,王镇和蔡泽林在男子20公里竞走包揽金银牌——上届奥运,陈定就在该项目为中国田径夺得唯一金牌。“中国竞走历来就是优势项目,积累了很多大赛经验,特别是达米拉诺来了,训练理念和方法又有了很大提高”,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道出了成功背后的秘密。达米拉诺是谁?这位白发苍苍的意大利人,曾培养出5个奥运冠军和6个世锦赛冠军,对中国竞走可谓如虎添翼。
田径队聘请外教已非一日,在里约奥运周期,积极性则更加高涨,目前中国田径队分别在马拉松、竞走、跳跃、铅球、铁饼、撑竿跳、标枪等项目上聘请了9名外教,且全部具备世界顶尖的执教水平。
兰德尔-亨廷顿就是其中之一,其得意弟子鲍威尔曾在1991年创下8米95的男子室外跳远纪录,至今无人接近,更别说超越。世锦赛夺得跳远铜牌、里约奥运名列第5的王嘉男,跟随亨廷顿练习之前最好成绩只有7米90,如今跳过8米20已成家常便饭——这30厘米,就是夺得奖牌与无法跻身决赛的鸿沟。事实上,跳远已成中国田径拳头项目,国内有10余位选手成绩超过8米,其中一大半都跳出过8米10以上的成绩。而在亨廷顿心中,中国跳远最有天赋之人仍是李金哲,他曾明确表示“我始终相信李金哲有跳到8米60的实力”——要知道,本届奥运会冠军成绩是8米38。
此外,标枪队有霍恩,铅球队有克拉克、铁饼队有卡赫尼茨……在这些优秀教练的指导下,赵庆刚、吕会会、巩立姣、苏欣悦等人相继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田径队还请来了德国南慕尼黑一家知名康复中心的体能康复师乌特施塔默——拜仁慕尼黑的很多队员都是他的客户,拜仁队长拉姆康复的视频是乌特施塔默经常会给田径队员播放的内容。
不止“请进来”,中国田径还在“走出去”。2013年12月,跳高队的张国伟、王宇、郑幸娟等人一起飞赴美国堪萨斯州,接受为期两个月的训练,这是中国田径30年来首次派跳高选手赴美训练。这次出国不是偶然,在这之后,大批中国田径人相继踏上留洋取经的征程。
刘翔可谓常年海外训练的“先驱”,但有此经历者在过去的中国田径界并不多见,如今却在尖子选手中成为常态。男子短跑队年初曾在美国集训长达3个多月,连参加奥运都是从美国飞赴里约。苏炳添赴美训练期间,美方教练建议他改用左脚出发,虽然开始时极不适应,但苏炳添的确通过这一技术提升了能力,去年两次跑进10秒、并将自己的水平长期维持在10秒10以内便是明证。连加特林都向苏炳添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到美国与自己共同训练。
当然,并非所有外教都能成功。意大利马拉松教练罗萨在中国执教期间,始终坚持自己的训练方法,但他忽略了中国运动员身体素质和理念上的不同,两年后最终黯然离开。也有地方队教练出国训练后表示纯粹是浪费,“黑人练的东西我们根本练不了,体质差异是逾越不了的”。
冯树勇透露,田径队在聘请外教时一直坚持三个原则:第一,确实在专业领域内有很高成就;第二,真心想帮助中国田径发展,不是只想挣钱的;第三,能够理解中国运动员不同特点的。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这些外教不仅把运动员成绩提至新高,他们的先进训练理念也被留在了中国,这样的意义,远比他们培养一两个成功运动员来的更大。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田径掀起的“洋务运动”,崇洋却不媚外,直接但不盲目,短期内刺激了成绩的提升,而在长远,更将给中国田径带来无穷的财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网站顶部大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大字非常显眼。科研所副研究员苑廷刚从2001年开始就长期跟随刘翔等田径明星,为田径队提供科学支持。2015年底,在他本人撰写的《体育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一文中,从另一角度揭开了中国田径整体进步的秘诀。
早在09年,科研所就使用了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视频快速反馈技术和运动生物力学三维录像分析技术等,全面“解剖”巩立姣,结果发现,她的出手速度达到世界一流的13.50米/秒以上,而出手角度不到34°,而世界级铅球运动员的出手角度一般是39°左右,缺陷在哪儿,不言而喻。
集体爆发的男子跳远更是如此。科研所发现,中国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达到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的水平,但起跳角度偏低。世界纪录保持者鲍威尔的起跳角度达到24°,卡尔-刘易斯在22°以上,而李金哲为18°至19°,高兴龙也是18°左右,王嘉男稍好但也刚刚达到20°。此后,加强助跑节奏和起跳爆发力的练习,成为了跳远队的重点,队员们的成绩也节节提高。
近两届奥运成绩最突出的竞走队,也有吉林大学一支科研团队长期“服务”,他们每天测量选手们的指血和其他指标,帮助制订训练计划,实行科学训练。竞走队外教达米拉诺则带来了用乳酸、心率数值监控运动员的训练手段,被中国田径队广泛使用。
近年来,中国在全世界科研领域的地位愈发重要,高水平论文、专利出现井喷,大有向美国看齐的态势。在此背景下,科学在田径领域全面开花也就不足为奇。众所周知,体育训练容易遇到瓶颈,而极其依赖身体素质的田径项目更是如此,百米跑的“10秒大关”就曾长期横亘在黄种人身前,然而,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中国田径的“任督二脉”就此被打通。仅2015年,田径队共打破男女4×100米接力、女子标枪、女子撑竿跳4项亚洲纪录,刘虹则创造了20公里竞走的世界纪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谓真理,就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
种子已经撒下 中国田径未来可期

里约奥运百米半决赛后,苏炳添说:“现在有张培萌、谢震业和我,中国百米水平达到历史新高,特别希望有更多人才加入我们的项目,这样,我们就不用那么累了。”
事实上,中国田协于2011年打造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已形成规模,全国有130多个田径单项后备人才基地、12支常设国少队,并成立了田径业余训练大联盟,基本建成田径竞技人才的三线梯队。伦敦奥运周期,在男女竞走和女子投掷传统优势项目上,全国注册运动员分别增长了136%和135%。竞走国少队和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已推出7年,国少队按照地域划分成8个组长期集中训练,并聘请了俄罗斯教练担任国少队总教练——雄厚的人才储备,才是如今中国田径的底气所在。
当然,中国田径进步再大,仍与几大强国有明显差距,冯树勇坦言,“中国田径目前没有任何一个项目、任何一名选手有绝对实力去拿金牌。”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中国已经有一些项目能够去竞争冠军,然而,又没有一个项目具备绝对优势——中国田径的骄傲与尴尬,都在里面了。
放眼未来,中国田径依然困难重重,美国、牙买加、俄罗斯、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的优势基本覆盖所有项目,中国所能做的,唯有通过双倍乃至多倍的努力,消除人体在爆发力、耐力、柔韧性、肌肉含量上的天然劣势,尽量提升竞争力,尽量分得一杯羹。

鲁迅先生早有名言: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❷ 阿拉伯民族的历史贡献

阿拉伯人的历史贡献与其它其他民族不同,阿拉伯人的科学成就与伊斯兰教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在伊斯兰教进入阿拉伯土地之前的漫长岁月中,蒙昧落后的阿拉伯人以及帝国内其他一些后来皈依伊斯兰的民族完全笼罩在古埃及、印度、希腊、罗马与波斯文明的阴影之中。随着阿拉伯人版图与活动范围的扩张,许多民族如波斯人成为信奉由阿拉伯人率先传播的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由于践行伊斯兰所倡导的真主之下人人平等的思想,因此帝国的阿拉伯人及其他民族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与兼收并蓄的态度,从而大大推动了那个时代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在伊斯兰教帝国的统治下,也很少发生针对异教徒的宗教迫害——只要他们交一定的人头税。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在亚洲和北非的影响很大,在阿拉伯帝国极盛之时,成批大阿拉伯人外出经商或是传教,将伊斯兰教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伊斯兰教的传播,古兰经所规定的“众穆斯林皆为兄弟”的伟大理念,使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阿拉伯氏族社会的根基受到极大的动摇,不同的穆斯林民族间得以相互团结,共同发展。崇尚伊斯兰教宽容,自由与平等特制的亿万穆斯林由衷地拥护和追随伊斯兰教,甚至不惜以用鲜血和生命来维护伊斯兰教的尊严。
阿拉伯人的贡献十分重大,主要在文学,数学,历史等领域上,以及文化的交流,发扬和传承上。阿拉伯人崇尚科学,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曾经说:“信徒们,去寻求知识吧,哪怕远到中国!”穆罕默德另一句名言:“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应当用其中的一块来换取一朵水仙花。”这表明穆圣提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 香水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发生在中世纪早期,阿拉伯人发明了大规模的植物蒸馏法。12世纪,阿拉伯人发现将香精以酒精溶解,便可缓缓释放出香味,部分浓缩精华也因酒精得到更好的保存。因此阿拉伯人对香水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阿拉伯人对文学的贡献:阿拉伯文学的主要题材是诗歌和散文。《古兰经》堪称阿拉伯文学的典范,而且《古兰经》不仅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对社会、政治、道德体系全方位规划的经典,她使伊斯兰更是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千零一夜》则生动展示了古代伊斯兰世界社会生活的斑斓画面,高尔基在评论《一千零一夜》时,把它誉为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里程碑”。亚洲四大文豪之一阿拉伯作家卡里·纪伯伦的诗篇号称当代阿拉伯文学,乃至全世界文学的瑰宝。 一、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出现和萌芽(20世纪之前)
阿拉伯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社会背景相当久远。阿拉伯民族主义是阿拉伯人意识发展的结果。“这一意识迸发在1400年前,在阿拉伯历史的进程中得到发展,并于现时代完成自我认识”,(注:参阅张国伟《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历史根源》〔J〕一文,载《阿拉伯世界》1990年第3期。)这就是现代阿拉伯民族主义意识。 但它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则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中后期,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军事帝国奥斯曼帝国国势日衰,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包围、渗透、分割下日暮途穷,开始分崩离析,但奥斯曼个帝国仍统治着幅员辽阔的阿拉伯地区。阿拉伯知识分子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开始揭露奥斯曼帝国境内的腐败,要求改革,探索振兴阿拉伯民族的道路。在贾马勒丁·阿富汗尼、穆罕默德·阿卜杜胡和穆罕默德·拉希德·里扎等人倡导早期伊斯兰复兴主义的同时,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开始出现,以反对奥斯曼帝国,要求改革为特点。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阿卜杜·拉赫曼·卡瓦基比(1848~1820年),其代表作《专制本性与奴役根源》和《城市之母》系统阐述了他的思想。他在书中深刻揭露了奥斯曼帝国的种种腐败现象,强调奥斯曼专制统治导致伊斯兰社会贫富悬殊;认为阿拉伯与伊斯兰之间有着天然的有机联系,伊斯兰改革必须依靠阿拉伯人;号召建立阿拉伯帝国取代奥斯曼帝国。其核心是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阿拉伯国家。二是黎巴嫩人纳西夫·亚兹基(1800~1871年)及布特鲁斯·布斯塔尼(1819年~?)。他们提出“从信仰爱祖国”的口号,并于1848年在贝鲁特创办阿拉伯世界最早的文化社团“文化与科学协会”,提倡科学和自由,对宣传泛阿拉伯民族主义颇具感召力。他们的思想中包含了将统一阿拉伯与热爱具体的阿拉伯地区相联系的内容。1878年,贝鲁特出现阿拉伯地区第一个政治团体“贝鲁特协会”,它号召人民起来革命,反对奥斯曼统治。三是埃及人艾哈迈德·奥拉比,他于1879年创建阿拉伯地区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祖国党”,号召埃及人民起来反对英法殖民主义,反对奥斯曼帝国总督,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这一口号标志着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出现了新的涵义,即阿拉伯民族振兴必须首先从谋求阿拉伯具体地区的解放做起。在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引导下,阿拉伯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反抗开始入侵的英法殖民主义势力。 二、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与理论的形成(一战前后到二战前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1908~1909年青年土耳其党革命,推翻了苏丹哈米德二世的专制统治,恢复了1876年宪法,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近现代君主立宪政府。它唤醒了奥斯曼帝国境内阿拉伯人和其他非突厥民族的民族主义意识,要求废除奥斯曼帝国的封建军事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和改善政治经济地位的民族解放运动骤然兴起。青年土耳其党人掌权后,受教育的阿拉伯青年先后建立了许多民族主义组织, 如1909 年成立的“青年阿拉伯党”,1912年在开罗成立的“地方分权党”,1913年底成立的“盟约会社”(法赫德)、在巴黎成立的“阿拉伯祖国同盟”等组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前成立的许多民族主义组织猛烈地抨击青年土耳其党。由于阿拉伯人对把他们的土地卷入战争极为不满,一些阿拉伯民族主义领导人开始寻找脱离帝国而独立的途径,甚至不惜寻找外国的帮助。土耳其政府加入德奥一方作战,引起了英国对奥斯曼帝国政策的变化。英国的战略要地多在阿拉伯省份。为了打败德国,瓦解奥斯曼帝国,保卫它在中东的巨大利益,英国便鼓动阿拉伯世界最大、最有势力的哈希姆家族(注:哈希姆是穆罕默德的嫡系后裔,因此是伊斯兰教最尊贵的家族。他们是从伊斯兰教祖的女儿法蒂玛和他的丈夫阿里那里沿袭下来的。阿拉伯人对哈希姆家族怀着极大的尊重之情,把他们看作伊斯兰圣地的保护人)的领袖、麦加的伊斯兰教长谢里夫·侯赛因起来反对奥斯曼帝国,配合英国的战略。为了报答哈希姆家族的合作,英国答应战争胜利后在奥斯曼境内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由侯赛因和他的儿子们担任领袖。侯赛因要求英国承认一个北以默西纳和埃达纳为界,东以波斯为界,南以印度洋为界,西以红海、地中海到默西纳为界的独立的阿拉伯王国(注:参阅国际关系研究所编《巴勒斯坦问题参考资料》〔M〕,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版,第3~ 4页。)。于是在1916年6月,侯赛因率领他的三个儿子阿里、 阿卜杜拉和费萨尔以及1万多名贝杜因人举行了起义, 从奥斯曼手中夺取了麦加和亚喀巴,其三子费萨尔的部队攻进了大马士革,解放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战争对英国人来说是胜利结束了,但诺言却未付诸实施。1920 年4月圣勒摩国际会议打破了他们实现独立的梦想。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取得了对巴勒斯坦、伊拉克和外约旦的委任统治权,法国取得了对叙利亚、黎巴嫩的委任统治权。民族主义者的迷梦被严酷的现实击得粉碎。然而,要求英法撤走,要求独立、统一的反殖反帝斗争在阿拉伯地区从20年代到40年代持续不断。这种爱国热情和要求独立统一的愿望首先在知识分子身上反映出来,形成了一股政治思潮,被西方称之为“泛阿拉伯主义”。这股思潮在20~30年代先以巴格达为中心,40年代,尤其是二战后以大马士革为中心。一批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治家,借鉴欧洲近代民族理论,结合阿拉伯人的处境和民族统一、自强的愿望,将它发展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
这一时期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费萨尔、萨·姆·沙乌卡特、阿卜杜·阿拉伊利、萨提·胡斯里等。首先,他们认为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一个政治实体,表现出强烈的阿拉伯民族意识,费萨尔在1919年讲到:“我们首先是阿拉伯人,其次才是穆斯林,我们在成为穆斯林之前就是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在成为先知前是一个阿拉伯人。”(注:S.G.Haim (ed) Arab Nationalism:an Anthology〔M〕,Calif.and Los Angeles,1976.第35—36页。 )作家阿卜杜·阿拉伊利借鉴欧洲近代民族的形成,从理论上强调阿拉伯民族的存在。1941年阿拉伊利论述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形成的几种因素,他把语言作为建立稳固民族大厦的支柱;认为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了阿拉伯民族的气质;而世代相传的血缘纽带是强大的内聚力;历史是聚集民族感情的基石;习俗是阿拉伯民族的共同标志。(注:阿卜杜拉·阿拉伊利《阿拉伯民族的构成》〔M〕,S.G.Haim (ed) Arab Nationalism: an Anthology〔M〕,Calif.and Los Angeles,1976.第120页。)其次,这一时期阿拉伯民族的概念扩大了。作家法德尔·贾马里在1935年指出:“阿拉伯世界包括所有那些阿拉伯文化占绝对优势,大多数人讲阿拉伯语,伊斯兰教流行的国家。”(注:S.G.Haim (ed) Arab Nationalism:an Anthology〔M〕,Calif.and Los Angeles,1976.第49页。)萨提·胡斯里认为,埃及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再次,强调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统一。萨提·胡斯里认为,民族高于一切,离开了阿拉伯民族整体,个人无自由可言。他指出:“统一意味着政治上的统一。”(注: S. G. Haim (ed) ArabNationalism:an Anthology〔M〕, Calif. and Los Angeles,1976.第149页。) 三、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二战前后到60年代中期)
二战后至五六十年代,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阿拉伯各国赢得了独立。苏联、东欧和中国革命的影响,为阿拉伯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提供了借鉴。因此,阿拉伯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及国家民族主义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主义思想体系。
1.阿弗拉克的复兴党及其理论
把阿拉伯民族主义现代化、组织化的人物是米歇尔·阿弗拉克。他出生在大马士革贫民区,1933年从法国留学回国后,同叙利亚共产党的一些负责人办《先锋》杂志, 并为《天天》报撰稿。 他的思想形成于1935年前后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当时他从传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泛伊斯兰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法国的安德列·纪德和罗曼·罗兰等人的自由思想中吸取营养。1940年,在大马士革他提出建立“巴斯党”(BA’TH)。“巴斯”是阿拉伯语“复兴”的意思,在宗教上有复活的含义。他的座右铭是:“拯救阿拉伯民族是自己永恒的天职。”1941年他同比塔尔开始以“巴斯党”名义进行活动。1943年7月, 他在竞选声明中第一次把他领导的阿拉伯复兴运动组织称之为“阿拉伯复兴党”,把“统一阿拉伯民族,具有不朽的使命”作为党的口号。(注:参阅彭树智著《东方民族主义思潮》〔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364~365页。)
1947年4月4日至6日, 阿拉伯复兴党在大马士革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布阿拉伯复兴党成立。阿弗拉克被选为主席。在通过的党纲中,对宗教、阿拉伯统一、个人自由、妇女解放、社会主义问题作了规定,充分体现了该党的“统一、自由和社会主义”三大目标。(注:阿拉伯复兴党章程共45条。见前引S. G. Haim(ed) Arab Nationalism: an Anthology〔M〕, Calif. and Los Angeles, 1976。第233~241页。)他把统一放在了第一位,强调阿拉伯人为统一民族,他们的祖国是不可分割的政治经济实体,而要实现统一就必须反对殖民主义。他把自由放在第二位,主张阿拉伯祖国必须从殖民主义统治下解放出来,使阿拉伯人民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命运和财富,使个人自由同民族解放同步发展。他认为“社会主义”是“公正、合理的经济制度”(注:阿卜杜勒·马克立《当代阿拉伯政治文选》〔C〕邦景祖译,第34页。 转引上海社会科学院情报所编《当代亚非拉社会主义思潮》〔M〕, 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第125~126页。)。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是躯体,而统一则是它的灵魂。所谓统一的具体蓝图是;建立阿拉伯联邦,这个联邦不但是世俗国家,而且是社会主义国家。
将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是阿弗拉克对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被后人称之为“阿拉伯社会主义”。作为阿拉伯复兴党的创始人,他曾于1929~1934年在巴黎求学期间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思想。但作为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他主张反对本国贵族,更要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2.纳赛尔主义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建立了埃及共和国。革命胜利后,纳赛尔继承了塔哈·侯赛因的埃及民族主义和萨提·胡斯里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吸收了国际上的社会主义思潮,发展成为纳赛尔主义并付诸实践。
“7.23”革命后,纳赛尔撰写了《革命的哲学》一书,阐述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体系。其基本要点:一是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指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必须反对本国的反动政府,进行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暴君的政治革命。二是开展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指出阿拉伯民族主义“将致力于摧毁阿拉伯地区的外国势力”帮助每个阿拉伯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三是实现阿拉伯民族统一。强调“当每个阿拉伯国家处于分裂或孤立的时候,其后果只能成为帝国主义控制的国家,一旦它们团结起来,就将变得强大,能够反对任何侵略”;(注: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著《革命的哲学》〔M 〕, 张一民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55页。)四是实现埃及在阿拉伯、非洲以及伊斯兰世界的领导作用。他在《革命的哲学》一书中把阿拉伯、非洲大陆和伊斯兰世界称为“三个圈子”,强调埃及必须紧密与之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活动不能不围绕着这些圈子进行,不能不竭尽全力在这些圈子里有所作为。”纳赛尔强调,历史使命确定埃及要在三个圈子里担任“光荣的英雄角色。”(注: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著《革命的哲学》〔M〕, 张一民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44页。)
我国著名史学家彭树智教授认为,纳赛尔主义经过了三个发展层次,即埃及民族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和阿拉伯社会主义,并认为纳赛尔主义的三个层次是一个递进的发展过程。第一个层次的埃及民族主义是纳赛尔主义的原型和基础;第二个层次的阿拉伯主义是纳赛尔主义的扩大和延伸;第三个层次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是纳赛尔主义的深化和完成。(注:彭树智著《东方民族主义思潮》〔M〕,第427、431页。
1957年埃及民族民主革命大体实现了初步目标,在初步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后,纳赛尔的目光开始转向国外。1958年,埃及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标志着纳赛尔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实践方面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转变为以“实现阿拉伯统一”为主要内容。他还试图在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推行“统一”计划。1961年9月,埃、叙统一破裂, 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统一”尝试也遭失败。这表明阿拉伯民族主义力量在“统一”、“联合”的口号下都把自身的利益,把本国本集团的利益放在首位,都企图使自己处于主导地位,最后不是破裂就是名存实亡。埃、叙合并的失败,证明在政治领域,国家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证明不承认阿拉伯各国的主权现实,强行与他国“统一”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1962年“阿联”全国人民力量代表大会通过的《全国行动宪章》指出:“阿拉伯统一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形式和许多阶段来达到最后目标。”(注:彭树智著《东方民族主义思潮》〔M〕,第430页。)这表明纳赛尔总结了经验教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纳赛尔说,阿拉伯民族主义政策就是“不结盟、积极中立和消灭(帝国主义)势力范围,不左不右,实现联合团结,不搞分裂。”(注:彭树智著《东方民族主义思潮》〔M〕,第430页。)1961年9 月,纳赛尔同铁托、尼赫鲁等人发起了不结盟运动。这时,纳赛尔所倡导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在对外方面的重心由推行“阿拉伯统一”转向在第三世界推行“不结盟主义”。
1962年5月,纳赛尔提出了阿拉伯社会主义, 作为深化埃及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理论。从此,纳赛尔开始了他的阿拉伯社会主义的理论阐述和具体实践。1967年“6.5”战争中埃及战败, 纳赛尔的声望有所下降。他于1970年去世。但纳赛尔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社会发展模式在阿拉伯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阿拉伯政党遵循纳赛尔主义,希望走纳赛尔的道路来振兴国家。
3.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泛阿拉伯主义
叙利亚和伊拉克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盛行的国家。复兴党创建于叙利亚,流行于伊拉克。巴格达和大马士革先后成为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中心。
1947年4月阿弗拉克在叙利亚成立了阿拉伯复兴党后,1952 年又与泛阿拉伯主义议员阿克拉姆·胡拉尼于1950年创立的阿拉伯社会党合并,正式取名阿拉伯复兴社会党,60年代初,复兴党已经发展成为叙利亚的一个庞大的党组织。复兴党的活动范围是整个阿拉伯世界。所以在它成立后,不断向外发展,先后在伊拉克、黎巴嫩、约旦建立了支部。该党的纲领是“统一、自由和社会主义”。60年代,复兴党相继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夺取政权,成为阿拉伯世界仅有的两个复兴党执政的国家。
从1968年7 月开始执政的伊拉克复兴党政府一直坚持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党的领导人,特别是萨达姆·侯赛因就是狂热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他们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对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进行了充实和发展,并在实践中付诸努力。1979年6月, 伊拉克总统贝克尔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巴格达签署《政治宣言》宣布成立“两地区政治统一指挥委员会”,实现党政、司法、国防、军事指挥、经济、文化教育和外交等方面的统一决策。1980年2月8日,在纪念复兴党1963年首次夺权的大会上,新任总统刚8 个月的萨达姆发表了著名的《民族宣言》,提出了关于发展阿拉伯国家间关系的八项原则(注:《阿拉伯民族宣言》8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1. 拒绝任何外国军队和外国基地在阿拉伯地区的存在;2.禁止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使用武力反对另一个阿拉伯国家,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间可能发生的争端;3.第二条原则同样适用于阿拉伯国家的邻国;4.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反对任何一个外国侵犯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的主权;5.恪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6.坚持完全中立和不结盟;7.阿拉伯国家间应建立积极的、发展的经济关系;8.伊拉克准备对每一个阿拉伯国家和遵守这一宣言的任何方面遵守这一宣言。)。执政后的萨达姆一直高举泛阿拉伯主义大旗而在中东乃至世界倍受瞩目。
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提出的、复兴党领导集团继承并发展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主要有以下主要内容:一是民族高于国家。这是复兴党创始人阿弗拉克最早提出来的观点,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基石。萨达姆认为,在阿拉伯世界存在着“各国自身利益和阿拉伯利益”两个范畴,而“民族责任感高于一切个人和地区的利益”。二是复兴阿拉伯。基于古代阿拉伯历史辉煌所产生的民族优越感和对复兴这种辉煌的强烈渴望,复兴阿拉伯成为泛阿拉伯主义的重要内涵。三是阿拉伯统一。统一阿拉伯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核心,是几代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梦寐以求的目标。萨达姆时代,复兴党领导集团意识到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并非易事,转而把这一理想定为长远的终极目标,采取局部统一向全面统一的渐进方针加以实现。此外,还强调阿拉伯国家团结合作,与外部世界和平共处;阿拉伯世界一致对外;并认为经济合作和均贫富是阿拉伯统一的基石。(注:参阅王@①著《巴比伦战车伊拉克》〔M〕,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75~78页。)
复兴党领导集团所倡导的泛阿拉伯主义涉及国家建设、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等重要内容。它倡导的独立自主、反对大国干涉阿拉伯内部事务,主张加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要求发展民族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追求社会平等,坚决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这些都代表了阿拉伯人民的根本意志,因而是积极和进步的。但是复兴党的泛阿拉伯主义也存在着重大弊端。首先,在阿拉伯世界主权国家已成现实的情况下,它所倡导的阿拉伯统一有明显的超现实性,即使是平等协商式的“统一”也很难行得通,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合并”计划均告失败即是证明。从理论上说它也存在一个重大弊端,即过分强调“阿拉伯利益”而忽视各阿拉伯国家的利益和主权,模糊了国与国之间正当的利益界限。如伊拉克把自己作为阿拉伯利益的代表者,事实上把伊拉克置于其他阿拉伯国家之上,这违背了“相互尊重主权”这一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实践中极易导致践踏他国主权的“强制统一”。日后,萨达姆正是犯了这一方面的错误,发动了两次海湾战争。其次,复兴党所倡导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民族高于国家”这种观点,在二战前各个阿拉伯国家尚未独立的情况下,有其存在的客观合理性,对于指导阿拉伯民族各个分支加强团结,共同开展反对西方统治的斗争,有其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二战后阿拉伯独立国家纷纷建立,国家主权现实已被确定的条件下,继续坚持“民族高于国家”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就明显违逆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它极易导致对其他阿拉伯国家主权的漠视。伊拉克复兴党领导集团正是这样。在他们的头脑中,国家主权意识相对淡薄,充满对“阿拉伯统一”的虚幻渴望。这种心态导致对国家利益空间的超现实界定,为侵略扩张欲望的滋生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综上所述,阿拉伯民族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在内容上,从反对奥斯曼帝国的腐败统治,要求民族平等,发展到帝国后期要求自治和独立。在英国委任统治期间,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提出了反对殖民主义,要求独立、统一、振兴阿拉伯民族的思想。二战后随着阿拉伯国家逐步走向独立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在继承了历史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的同时,又吸收了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和西方的平等、自由等思想,最典型的是纳赛尔主义和阿弗拉克的复兴党理论。阿拉伯社会主义虽然是由阿弗拉克提出的,但把它付诸实践的是纳赛尔,所以纳赛尔的影响远远大于阿弗拉克。此后,由纳赛尔主义派生出名目繁多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流派,其中较著名的有以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复兴党倡导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利比亚卡扎菲的“世界第三理论”以及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自管社会主义”等。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期是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潮的全盛时期,70年代中、后期伊斯兰复兴运动崛起,阿拉伯社会主义开始走下坡路。但伊斯兰复兴主义运动仍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上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有人称之为伊斯兰民族主义。他们要求用伊斯兰教来振兴阿拉伯民族。
从形式上来看,阿拉伯民族主义经历了一个从政治民族主义向经济、文化民族主义演变的过程。政治上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虽然在目前处于低潮,但它并没有消亡。它的经济和文化层面,或称之为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仍很活跃,并以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自二战后“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盟”)成立以来,阿拉伯国家相继成立了经济理事会、阿拉伯劳工组织、阿拉伯经济与社会发展基金组织、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阿拉伯工业发展中心和阿拉伯农业发展组织等机构。80年代初,海湾6国还成立了“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在政治上取代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是国家民族主义,因为国家民族主义符合当今阿拉伯国家的现实。展望未来,随着阿拉伯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一体化的潮流势不可挡,经济上的一体化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体化,所以阿拉伯民族主义组织“阿盟”将会和欧盟、东盟一样,成为一个政治经济集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阿拉伯民族主义还远未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❸ 中国的科学家有谁

有很多。
例如
钱学森(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留学美国并在近代力学奠基人卡门指导下从事火箭研究工作。1955年回国后投身于开创中国力学、航天事业等工作。他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第一任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等。
李四光(1889?971)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
竺可桢(1890——1974年),我国代气象事业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邓稼先
钱伟长,1913年10月生,江苏无锡人。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❹ 邓伦,人生难得窝囊是什么梗

伴随着综艺节目的不断出新,在近期的综艺节目中《密室大逃脱》第二季算是其中的热门,作为一档实景解谜体验秀,在本季节目当中邀请到了杨幂,邓伦,黄明昊,大张伟,郭麒麟担当新一季的常驻嘉宾。而且每一期节目当中都会有着飞行嘉宾的出现,也让整个节目变得乐趣十足。

逃亡时刻郭麒麟撞飞杨幂,邓伦再出名言:人生难得窝囊
在最新一期的节目当中仍是延续着上一期保安密室的内容,在本期节目一开始嘉宾们需要完成去各个角落寻找蓝色花朵的任务,在游戏的过程中因为每个区域都有着被感染的人群和黑暗的灯光,整个环境非常的恐怖,成员们需要对于这些恐怖的环节中寻找到任务道具。在这样的氛围中导致了很多成员并不想走出安全屋,这也导致了整个游戏过程变得非常缓慢。
然而对于这个游戏大张伟和黄明昊,张国伟首先出击拿到了蓝色的花朵,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杨幂也参与其中。并且在之前的节目当中邓伦算是从第一季胆小到第二季的嘉宾,在游戏的过程中成员们也不断鼓励的邓伦。并且在一次全体出击的过程中杨幂用一种激将法的方式试探着邓伦,并且在过程中完成接眼泪的任务。
并且在这样的游戏当中也出现了很多意外,不管是在逃跑的过程中张国伟为了保护杨幂一把抱起冲向安全屋,还是面对感染者的追赶在逃跑的过程中郭麒麟无意的把杨幂撞到了墙上,都让大家感觉受到了这个游戏当中的紧张感和游戏氛围。虽然状况频出和笑点层次不穷,但是其中的很多游戏环节也是制作的非常精细。尤其是很多猜题的过程中给了大家很多惊喜和益智的地方。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