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宫怨赏析

宫怨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1-01 06:35:50

❶ 长恨歌究竟恨什么来点正确的 我不要注解和赏析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篇久为传诵的千古绝作。《长恨歌》是一篇长篇叙事诗,所咏的是历史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但对这样一篇为大家所喜读的作品,它的主题思想却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从研究者的评论来看,不外乎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这篇持的主题是讽喻,“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首诗是讽刺唐明皇的荒淫误国的。二是认为这篇诗的主题是“爱情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首诗里对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的歌颂和同情,“不过述明皇追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三是双重主题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诗的前一部分是讽刺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后一部分是对唐玄宗、杨贵妃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到今天,对这个问题,始终还有达到比较统一的认识。
本人也曾想过只支持其中一方,然而,这让我始终心有不舍,也难以立场坚定。我觉得一部好的作品,尤其是悲剧色彩十分浓厚的作品不会只有一种主题思想。如果只有一种主题思想的话,它对读者不会有这么巨大的吸引力。首先随着年代的久远,作者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和心中感受已经难以考究,而有流传下来关作品主题思想的资料也不过是一些见仁见智的只言片语,根本不能作为某种说法十足的凭证。加上每个读者以何种心情、何种角度去赏读作品,更是视个人而定,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又怎能一锤定音呢?因此,我觉得《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不是具有双重性,而是具有多重性。在此限于能力,只能列举一些比较普遍的说法以作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要知道,白居易《长恨歌》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正是诗人为这篇长歌所取的诗题,即“长恨”二字,恨,就是遗憾、遗恨,而且是“长恨绵绵无绝期”。那么究竟恨的是什么呢?只要搞清楚这一点,作品的主题就容易把握了。
有人说作者描写李、杨爱情,意在讽刺当时和以后的统治者应以唐玄宗为戒,不要因“垂色”而荒淫误国,给自己造成“长恨”。白居易的朋友陈鸿在《长恨歌传》中谈了白居易的创作缘由和创作情况后也说:“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古人所说的“意”,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主题。“感其事”的“感”不是“感动”,而是“感伤”、“感叹”。为什么这样说呢?白居易把自己的诗分为讽喻、感伤①、闲适、杂绊四类,而把《长恨歌》这首诗放在“感伤”类里,这就是明证。“感其事”,就是白居易、陈鸿他们谈起此事时而感叹、感伤。“尤物”,突出的人物,多指美女;“惩尤物”,即以贪美色为戒;阶,因、由之意;“乱阶”,即祸乱的根由;垂,传之意。白居易为此事而感叹、感伤,想把它写出来流传于后世,目的是让统治者以贪色为戒,从而堵塞祸乱的根源。由此可见,这首诗就是通过唐玄宗因贪色而宠幸杨贵妃,从而使国家招致祸乱,也使自己陷于凄凉境地的故事叙写,说明贪色误国误身,要统治者引为鉴戒。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为政者要戒“三贪”:一是戒贪功,因为贪功就会不实事求是,就会弄虚作假,就要独断专行,就要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从而引发祸乱;二是戒贪财,因为贪财就要不择手段地搜刮聚敛,引起民怨,招致祸乱;三是戒贪色,因为贪色极容易荒败、乱政,最后导致失政。而在这三者中,贪色并未引起那时为政者的足够重视,甚至视为理所当然。因此,白居易从维护唐王朝长治久安的愿望出发,写了这首诗,要后代皇帝以他们的祖先唐明皇贪色误国误身为戒,现实针对性强,主题意义重大。全诗围绕这一主题,分为两大部分来叙写。第一部分从开头起至“不见玉颜空死处”。这一部分写由于唐玄宗贪色,宠幸杨贵妃,荒政、乱政,从而导致安禄山、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的叛乱,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给他自己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不但失去了皇位,而且饱尝了颠沛流离的痛苦和相思之苦。第二部分从“君臣相顾尽沾衣”起至末尾。这一部分写唐玄宗晚年的凄凉生活和对杨贵妃的刻骨思念情况,从而进一步说明唐玄宗酿造的这一杯苦酒是要由他自己喝下去的,进一步深化主题,并以此警醒为政者不要贪色,否则就会自食其果。
以上是政治讽喻诗的说法。
不承认《长恨歌》有讽谕意义和力主它是同情和歌颂李、杨坚贞爱情的专家们提出的理由是作者把它编入“感伤诗”,而没有编入“讽谕诗”然而作者说过:“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按照这个定义,“感伤诗”也能有讽谕性内容。作者编入“感伤类”的不少诗,如《过昭君村》、《笑王质夫》等等,就都有讽谕意义,《蚊蟆》甚至以“么虫何足道,潜喻儆人情”结尾,更与“讽谕诗”没有多少区别。还说到白居易非常喜欢自己的《长恨歌》并引以为豪,且在大书而特书:“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有人把“风情”理解为“儿女风情”,等同于今天所说的“爱情”,那不太符合原意。如果以这些理由来说明《长恨歌》是爱情诗,那是没有说服力的。但是从内容上看,李、杨的生离死别的确是个爱情悲剧,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当时,白居易、陈鸿、王质夫闲谈玄宗与杨妃的故事,王质夫说:“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②他期待白居易的也是表述爱情。由此可见,该作品成为爱情诗倒是有一定的可能。
也有人认为《长恨歌》前半批判“垂色”,后半歌颂爱情,即双重性。这也值得怀疑。像白居易这样的诗人,一篇诗的主题竟然前后矛盾,这是很难想象的。细读作品就可以看出前半是写致“恨”之因,后半是写“长恨”本身,而在诗人心目中,那“恨”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恨”,其“讽谕”不仅是作者的创作意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到了艺术体现。从作品的艺术构思来看,作者意在批判唐玄宗的“重色”而误国,劝谕统治者要以唐玄宗为戒,不要给自己造成“长恨”,但由于他把李杨的爱情写得那么纯洁坚贞、生死不渝,而又缠绵悱恻,就在客观上使读者产生了同情。③至于作者为何要这样写,是故意还是失误,那又难以解释了。
还有的说法就是同情妇女,类似于宫怨诗。据说杨玉环入宫时只有二十二岁,可是唐玄宗已经五十六岁了,两人年龄上居然相差了三十四岁,典型的“老牛吃嫩草”现象。这里讽刺的唐玄宗的荒淫无道、始乱终弃,同情的是杨贵妃的遇人不淑、抱恨归天。按照帝妃之恋的惯例,唐玄宗和杨贵妃并不会白头到老,杨贵妃最终也只能落得“红颜未老恩先断”的下场,这就是叔本华所说的真正的人生悲剧,可以说杨贵妃的死是非常适时的,还为唐玄宗解开了一场生死攸关的政治灾难。这也是过后唐玄宗朝思暮想的关键原因。白居易的这种思想倾向还表现在《上阳白发人》、《井底引银瓶》、《母别子》等作品中。]
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活动,影响作品主题思想大大小小的原因有千千万万个,根本就难以确定。《长恨歌》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影响如此深远,感动如此多的读者,就是因为其主题思想中存在着很多的疑问,发人深思。如果真的把其中的主题确定和揭示得一览无余,那作品就完全失去了它的神秘,价值也会大大下降,这也是很多读者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我们何不最大程度地保持作品原有的魅力,不要去作那些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呢?
庐山之所以让人百看不厌,是因为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白居易的《长恨歌》也一样,就像一位从古代走来的光彩照人的百变王后,不同的眼睛、不同的心灵就会得到不同的享受,每一个人都会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

❷ 鉴赏《闺怨》这首诗

1、鉴赏: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2、原文: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作者: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一说山西太原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❸ 〔在线等〕精练的郑愁予的《错误》赏析

《错误》这首诗共九抄行,九十四个字,全篇幅不长,但所表现的艺术技巧不仅被人称道,更被人在口头上传诵。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现代诗社主要成员郑愁予的诗歌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诗更是清新婉约。《错误》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❹ 玉阶怨李白赏析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出人的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的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怨深,夜深,主人公不禁幽独之苦,由帘外到帘内,拉下帘幕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而如果人不伴月,则又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但读者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这正是“不怨之怨”,所以才显得愁怨之深。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处一转折,似断实连;好像要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际上则是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一词,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本来主人公由于夜深、怨深,无可奈何而回到室内。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的明月照此室内幽独,因而拉下帘幕。帘幕放下来了,却更难消受这个凄苦无眠之夜,在更加无可奈何之中,却更要去隔帘望月。此时主人公的忧思不断在徘徊,直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那种纷至沓来,这样的情思,作者用“却下”二字表达出来。“却”字直贯下句,“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反复,诗句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中国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的手法,这是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的笔调,实际上极见功力。以月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来表达含义,引读者步入诗情的最幽微之处,所以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的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所以,这首诗体现出了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真意。以叙人事的笔调来抒情,这很常见,也很容易;以抒情的笔调来写人,这很少见,也很难。
契诃夫有“矜持”说,写诗的人也常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非常近似,应合为一种说法。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的“矜持”与冷静。这样一来,作品才没有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漫天的诗思充满全诗,却又在字句间捉摸不到。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
详见:http://ke..com/link?url=cucB8ARLjvOGf7oMpULb9-T1JlmZOWZhuSZg7jlr8H__GT6bji0KT3Qtt0WO1HB_sSX_t0qtfO

❺ 如何赏析《宫中调笑·团扇》

原文

宫中调笑·团扇

唐代:王建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点明宫怨之意。“昭阳”,汉殿名,为汉成帝赵昭仪所居,用来指得宠的所在。“昭阳路断”即“君恩”已断,不直言这是因为君王喜新厌旧所致,而托言是春草萋萋遮断通往昭阳之路,含怨于不怨,尤婉曲有味。这从昭阳殿那边隐约传来的歌吹之声,会勾起久已不复有人“商量管弦”的宫人多深的惆怅,是不言面喻的。于是,“团扇”的兴义立见,它暗用了班婕妤著名的《怨歌行》的全部诗意,即以“秋扇见弃”暗示“恩情中道绝”。则所谓“美人病来遮面”亦不仅是自惭形秽而已,其中颇含“且将畴扇共徘徊”(王昌龄《长信秋词》)的感慨,见物我同情。这又是首尾转应了。


王建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他写过一些小词,别具一格,《调笑令》,原题为“宫中调笑”,可见本是专门供君王开开玩笑的,王建却用来写宫中妇女的哀怨。

此调亦即《宫中调笑》(又称《转应曲》。黄升云:“王仲初(王建字仲初)以宫词百首著名,《三台令》、《转应曲》,其余技也。”此词即属“宫词”之余。词调本以“转应”为特点,凡三换韵,仄平仄间换;而此词内容上亦多转折照应,大体一韵为一层次。

❻ 宫怨 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1.赏析

1、掩:遮蔽。送:传送。暮春柳色掩映画楼,犹如一道道藩篱,把人深锁其中,从而透露出春愁锁闭、美人迟暮之感;日出晓莺莺啼婉转,可是却引起满墙“宫怨”,唤起的美人迟暮之感,直叩心田,令人凄然。此二句由景写情,寓情于景,表现宫女的凄凉生活和她们在宫中葬送青春的无限悲哀。(“柳色参差”用语精炼,以少总多,不仅写出了柳枝长短不一的摆动姿态,而且表现出因晨曦作用而明暗不同的光度和深浅有别的颜色。)

2、比喻 以花喻人,巧妙写出宫女们幽禁深宫,韶光逝去、年华空老的哀怨。三四句写落花,以宫花零落、随水流逝的景象,象征宫女青春空逝的痛苦与悲哀。宫花非不美,但年年自开自落,无人观赏,无声无息地凋零,飘入御沟随流水逝去。在宫女看来,自己的命运与这落花又何其相似!“无人见”,写出宫女被幽禁之苦;“逐春泉”,喻韶光的流逝。前面着一“空”字,表达了宫女的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通篇全从景物着笔,以景传情,托喻深微,用富有象征意味的景物暗写宫女的命运,含蓄蕴藉,意境深婉,别具一格。

PS:
作者简介
司马札(生卒年不详) ,一作“司马礼”。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为大中年间(847—860)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颇能反映人民疾苦。《古边卒思归》、《蚕女》、《锄草怨》、《卖花者》等诗语言沉痛哀切,内容较为深刻。《全唐诗》录其诗三十九首。
词句注释
1、宫怨:宫女的哀怨。
2、参差(cēn cī):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柳色浓淡不一、明暗不齐。
3、掩:遮蔽。
4、画楼:指装饰华丽的楼宇,这里特指宫苑中雕梁画栋的楼阁建筑。
5、晓莺(yīng):早晨的黄莺。
6、空:徒然地、白白地。
7、逐:随。
8、御沟:流经宫苑的沟水,即皇城外的护城河。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题为“宫怨”,却没有出现宫女的形象,而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宫苑景物和环境气氛的描写,烘托、暗示出宫女的愁怨之情。
头两句抓住深宫寂寥、令人厌倦的特点,着眼于“柳色”和“莺啼”,描绘柳掩画楼、莺啼晓日,表现出“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春词》)的情境。“柳色参差”,用语精炼,不仅写出宫柳的柔条长短参差,而且表现出它在晨曦中的颜色明暗、深浅不一。“掩画楼”,则写出宫柳枝叶繁茂、树荫浓密。宫苑中绿荫画楼,莺声宛啭,本是一派明媚春光。但失去自由、失去爱情的宫女,对此却别有一种感受。清晨,柳荫中传来一声声莺啼,反引起宫女们心中无穷愁绪,整个宫苑充满了凄凉悲愁的气氛。暮春柳色掩映画楼,透露出春愁锁闭、美人迟暮之感。
后两句写落花,以宫花零落、随水流逝的景象,宫花非不美,但年年自开自落,无人观赏,无声无息地凋零,飘入御沟随流水逝去。在宫女看来,自己的命运与这落花又何其相似!“无人见”,写出宫女被幽禁之苦:“逐春泉”,喻韶光的流逝。前面着一“空”字,表达了宫女的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正如明代唐汝询《唐诗解》所说:“因想已容色凋谢而人莫知,正如花之湮灭沟中耳!”

❼ 闺怨的鉴赏评价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唐诗解》:伤离者莫甚于从军,故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同也。知愁,则不复能“凝妆”矣,凝妆上楼,明其“不知愁”也、然一见柳色而生悔心,功名之望遥,离索之情亟也。虫鸣思觏,南国之正音;萱草痗心,东迁之变调。闺中之作,近体之《二南》欤?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因见柳色而念及夫婿,《卷耳》、《草虫》遗意,得之真乎!从来无人道得。周珽曰:情致语,一句一折,波澜横生。
《唐诗摘钞》:先反唤“愁”字,末句正应。感时恨别,诗人之作多矣,此却以“不知愁”三字翻出后二句,语境一新,情思婉折。闺情之怍,当推此首为第一。此即《国风》妇人感时物而思君子之意,含情甚正,含味甚长。唐人绝句实具风雅遗音。
《围炉诗话》:《风》与《骚》,则全唐之所自出,不可胜举。“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兴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比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赋也。
《唐诗笺要》:触景怀人,精采迸射,却自大雅。
《而庵说唐诗》:此诗只看“闺中少妇”四字,通首于此上描写。“忽见陌头杨柳色”,用“色”字妙。柳色自黄而绿、绿而育,犹女儿时面色黄,妇人面色红冶也。
《网师园唐诗笺》:“不知”、“忽见”四字,为通首关键。
《诗境浅说续编》:凡闺侣伤春,诗家所习咏,此诗不作直写,而于第三句以“忽见”二字陡转一笔,全首皆生动有致。绝句中每有此格。
《唐人绝句精华》:诗人笔下活描出一天真“少妇”之情态,而人民困于征役,自在言外,诗家所谓不犯本位也。
王昌龄极善言情,其诗则如蜿蜒流淌的溪流。他以精炼的语言、新颖独特的构思,含蓄委婉的笔法,留给人们悠长的艺术享受。诗贵曲而忌直,一览无余不是好诗。王昌龄的这首七绝含蓄、曲折,深得其妙。通篇叙别情而不着别字,言离愁而无愁字,写法极经济,意韵极深婉,可以说以最少的文字容纳了最多的语意。
此诗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有来历,二是有新意。

❽ 唐朝杜牧的《秋夕》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描写了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唐代杜牧《秋夕》原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8)宫怨赏析扩展阅读

在中国封建社会,宫廷的婚姻制度颇为畸形而不合理。皇帝一人拥有配偶成百上千,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而有幸承皇恩得宠的宫女则少得可怜,绝大多数的宫女只能在深宫之中虚度光阴,浪费青春,发抒怨情,于是,有了为数众多的宫怨诗。

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宫怨诗,正如孙月峰所说的“此后世宫词之祖”。唐宋是宫怨诗的鼎盛时期,写宫怨诗的诗人多,诗作更多,不少诗词大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都写过宫怨诗。

唐代诗人写的宫怨诗不同于六朝及唐初那些专门描写宫庭绮靡生活的宫体诗,而是以描写宫女幽怨为主题的。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陵园妾》,刘方平的《春怨》,王维的《秋夜曲》,杜牧的《秋夕》,李白的《玉阶怨》,谢眺《玉阶怨》等,不胜枚举。绝句圣手王昌龄则更写了著名的《西宫春怨》、《长信秋词》。

这些宫怨诗大都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宫女(或嫔妃)们的悲惨生活和精神痛苦。但是,它们却有个共同之点,都把宫妃们的怨恨,归之于失宠或不得宠而生的怨望,而且都只表露宫女们生活的一角,或则说得很含蓄。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❾ 幽恨诗赏析

怨情(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含蓄顠远,但美人的形象如在眼前。她是在怨谁呢,读者凭想象便可进入诗的佳境

宫中词(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有宫中秘事要互相倾述,却怕鹦鹉学舌,不敢说出来。在极有情趣中留给众作种种想象去探索宫女们内心隐秘的天地和痛苦

宫词(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熏笼坐到明。
用对比的白描手法抒发了宫中妇女的不幸,诗人对她们怀着深深的的同情

春词(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失宠宫嫔的寂寞无聊,写得含蓄、婉约。这是首构思精巧的诗

赠内人(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
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
剔开红焰救飞蛾
写了宫内习艺少女对真正爱情的渴望和自身的境况,以飞蛾相比之下,十分贴切。
春怨(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是一首十分出新的宫怨诗。虽被宠爱过,落得万般凄凉。梨花满地不开门,写出极致

宫词(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
风达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
水精帘卷近秋河
写远处别人的笙歌欢笑,更对比了自己的孤独冷清,反映了被冷落的宫嫔的特殊心理。

❿ 唐代宫怨诗的赏析

“宫怨诗”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白、王昌龄、顾况、白居易、刘方平、薛逢、杜牧、朱庆余、杜荀鹤等众多诗人笔下的宫女之怨,都描述得寂寞哀怨,孤苦无助,婉曲感人。以景衬怨,凄凉无限;闻声生怨,愁绪难理;因情而怨,悲愤四溢。诗人们从视觉、听觉、幻觉,或单独写怨,或种种感觉交融在一起,将怨气、怨情或怨言委婉地表述出来,使诗歌达到另一种新的艺术境界。

一、视觉上面, 以景衬怨,凄凉无限。

在那种被扭曲的社会里,宫女是毫无身份、地位可言的、不被皇帝宠幸的多余人。因为长得好看,宫女被选举入宫,伴随她们的却是无尽的孤苦和寂寞。唐诗中用视觉来展示宫女凄惨内心世界的,有以花衬人,有以望月写情,有以清晨梳妆照镜自怜诸多方式来体现的。
以花衬人写哀怨:鲜艳的花朵往往是生命与活泼的象征,也是青春活力的征表。残花败柳,固然能烘托出宫女的不幸,但鲜花娇叶,却也能够反衬出更凄苦的遭遇。杜荀鹤《春宫怨》颈联“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就是典型例子。宋代著名评论家胡仔《茹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三说:“谚云:‘杜(荀鹤)诗三百首,唯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也。”由此可知本首诗在当时被人们推崇的热闹程度。风是“暖”的,鸟声是“碎”的,这一切都洋溢着生命的清新气息,荡漾着青春的活力,却也反衬出宫女被冷落的怨情与怨气。与岑参几乎同一时期的唐代诗人刘方平,其绝句《春怨》后两句是这样写的:“寂寞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现在的院中竟然也寂静无人,而且又是花期早已过去的晚春季节,这就使人感到整个宫院的孤独寂寞和冷清了,它让人不禁潸然泪下。美人,就像梨花凋零一般衰败不堪,其身世是多么可悲,其青春是多么易逝。王昌龄的绝句《春宫怨》一二句“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及朱庆余绝句《宫中词》一二句“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也是以花衬人,摹写宫女愁苦的形象句子
以望月写情:月色是清静安祥的体现,它能影射出一个人宁静平和的内心世界。有月亮的时候,也能令人产生思乡的念头。“宫怨诗”中的月色描写,也包含这些。王昌龄的《春宫怨》云:“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这就首先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春意融融、静默恬静的淡淡的宫廷风景画。诗句以桃花来点染心绪,也以月色来暗示心情。这里,触物起兴,暗喻宫女承宠,犹如桃花沾沐雨露之恩,比兴兼顾;这里,也将本来毫无高低远近之分的月亮偏说成“未央殿前月轮高”,只因为那里是新人受宠、旧人遭弃的地方,这正是这个失宠宫女心向往之而不得近的伤心所在,因而她觉得月亮是彼高此低,皇上是彼近此远。同样的,李白五绝《玉阶怨》一二句言:“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夜深、怨深,愁苦更深,幽静孤独之情油然而生。宫女、月色,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若人不伴月,何以他物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语。不怨之怨远深于怨。像顾况的《宫词》三四句“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以及杜牧《秋夕》全首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做看牵牛织女星”也是以望月写伤心之情的绝妙诗句。
因照镜而自怜:镜子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本来面貌。宫女们对镜自照,或为博得君王的宠爱,或哀叹年华易逝,青春难再。薛逢七律《宫词》云:“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云鬓罢梳还对镜,罗衣于换更添香。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宫女嫔妃刻意梳妆打扮,其唯一目的就是获得皇上的宠幸,她们唯一能做的也是以色媚人。同通过梳妆对镜,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歌首联写希望,颔联以环境衬托出她们的盼望,颈联以动作折射出她们的期望,尾联则突出地写出 杜荀鹤《春宫怨》:“早被蝉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二、听觉上面,闻声生怨,愁绪难理。

孤独寂寞的遭弃生活,单调乏味的阔大院落,只能使宫女们极尽耳目之能事,或看,或听,或思,层层递递,哀哀怨怨,难以舒怀。看,只能是坐井观天;听,也能暂时释怀。杜荀鹤的《春宫怨》“风暖鸟声碎”,一声鸟鸣,令人心神不安,肺腑俱裂;薛逢的七律《宫词》第四句“水滴铜龙昼漏长”,也描绘出了宫女急切盼望找到精神寄托的焦虑心态。白居易的七言绝句《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也是这样,以听觉写心情。
除此之外,王昌龄七绝《春宫怨》第三句“平阳歌舞心承宠”是描写宫女企待宠幸的一个绝好细节,“新承宠”三字,自然让人们联想起那个刚刚失去宠爱的旧人,可能正站在月光如水的幽宫檐下,遥望皇帝寝宫,耳听新人的歌舞戏语,其孤寂愁惨之情状,其怨悱神伤之态貌,都是不言自明的了。
我们再看顾况的七绝《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这里,诗歌所运用的对比与反衬的艺术手法是十分鲜明的。诗人越是将得宠宫妃寻欢作乐的场面铺写得热烈欢快,越能反衬出正在认真聆听的失宠宫女的冷清和无奈。那些漂亮的高楼、美好的音乐本来都曾经属于过自己的,这一切却随着恩宠的丧失而付之东流,永不复反。

二、幻觉上面,因情而怨,悲愤四溢。

像视觉、听觉一样,幻觉也是常长伴随宫女孤独生活主要的感官延伸方式之一。看不见,听不到,她们也就只好思潮澎湃,激情难抑了。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元稹《行宫》中的诗句。只要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是描述唐玄宗时期进宫而幸存下来的几个白头宫女在述说往事。她们年轻时肯定是花容月貌,娇姿艳质,但却被幽禁在这冷落的行宫之中,整天寂寞无聊,看着宫廷鲜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白发频添。她们与世隔绝,别无话题,只能回顾天宝年间玄宗轶事。杜荀鹤的《春宫怨》后两句“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也与元稹《行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