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赏析六年级

赏析六年级

发布时间: 2020-12-30 02:52:33

『壹』 感悟夏天还有赏析,就像六年级上册第二课丁香结一样,前面描写丁香,丁香节,以及他的感悟,求帮忙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专怨。结,是属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贰』 小学六年级上第六组古诗赏析

明日歌 清(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清明 唐(杜甫)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叁』 六年级句子赏析,赏析20字,短句

乌云散开,风力锐减,雨势顿消,云缝间的星星若隐若现.又前进一会儿,满天的乌云一丝都看不见了,圆圆的月亮,四周镶着美丽的月晕,在蓝天上静静地悬着,船外一缕风都感觉不到,只有巨大的浪涛使夜海显得不那么平静.
赏析:这是描写船进入台风眼时的情景,描绘在风暴中心恍如隔世的景象,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大自然美丽而又残酷的一面.
①就让生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吧.
②犹如窗前乌桕,荣枯之间,自有一份圆润丰满的喜悦.
第一句:生命的意义在于其过程的坦然精彩和醉人!即便短暂,即便忧伤,即便清苦,更即便生死恋人的决诀,那每一点每一滴不也都是生命天空的云彩,人生旅途的风景,其间不也有着绚目醉人的篇章吗?诸如初恋,诸如鲜花……· 就让生命随时动起来,在每一个欢欣忧伤的日子,每一个相聚别离的时刻,坦然的放开心扉,拥抱阳光,用如花的心情去迎接每一天的到来,用如水的柔情去关爱感激心爱的人,更用那天空一样纯净的心胸和灵魂去感激那每一时刻的生命,感动那每一刹那的感动!即便只活一天,也够了!因此,只要恬淡坦然,不用刻意,简单的生活就好.
第二句:懂得舍,懂得放,自然春风和煦,月明风清.人生就在于一份坦然自出,正如那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肆』 09年六年级课文《匆匆》的赏析(最好是教案)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二二年十一月七日)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脚印”(朱自清《毁灭》)以求得“段落的满足”。全诗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诗人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
《匆匆》是诗人的感兴之作。由眼前的春景,引动自己情绪的俄然激发,诗人借助想象把它表现出来。想象“使未知的事物成形而现,诗人的笔使它们形象完整,使空灵的乌有,得着它的居处,并有名儿可唤。”(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诗人把空灵的时间,抽象的观念,通过现象来表示,而随着诗人情绪的线索,去选择、捕捉那鲜明的形象。诗人的情绪随着时间从无形到有形,从隐现到明晰的一组不断变化的画面而呈现出起伏的浪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了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诗人几笔勾勒一个淡淡的画面。作者不在于描绘春景的实感,而在于把读者带入画面,接受种情绪的感染,同时又作形象的暗示:这画面里现出的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由此诗人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可是“我”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看不见,摸不着,是被人“偷了”还是“逃走”了呢?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在一连串疑问句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新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和喻成大海的时间之流的浩瀚相比,而突出自己日子的“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特点。实际上,这里有自己日子的踪迹,一滴水是它的具象,滴水在大海里,有它微微的声音。诗人竭力从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它,搜寻过去的日子。可是八千多日子却悄无声息的“溜去”了。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使诗人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时间是怎样的“匆匆”呢?诗人并没有作抽象的议论,他把自己的感觉,潜在的意识通过形象表现出来,“把触角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那里”,寻那“新鲜的东西”。(朱自清《诗与感觉》)因此,空灵的时间被形象化了,习已为常的生活画面里透出诗人“独得的秘密”
“早上,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步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被人格化了,他象一位青春年少的姑娘迈动脚步来了,悄悄地从诗人的身边走过,随着太阳的“挪移”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了”。接着,诗人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时间飞逝的流。吃饭、洗手、默思,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却敏锐地看到时间的流过。当他企图挽留时,它又伶俐地“跨过”,轻盈地“飞去”,悄声地“溜走”,急速地“闪过”了,时间步伐的节奏越来越快。诗人用活泼的文字,描写出时间的形象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给人一个活生活的感觉,我们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
在时间的匆匆里,诗人徘徊,深思而又执拗地追求着。黑暗的现实和自己的热情相抵触,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相对照,使诗人更清楚地看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果说第三节还是以作者一天的具体感受来反映时间的流逝,以个别来反映一般的话,在这里,作者就把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各种影象凝聚在一个点上,使时间流逝的情况更加清晰可感:有色彩,是淡蓝色、乳白色的;有动感,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诗人看到了,触到了,清醒地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追寻自己生命的“游丝般的痕迹”。
诗人随着情绪的飞动,缘情造境,把空灵的时间形象化,又加之一连串抒情的疑问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灵的自我斗争,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执着追求。在朴素平淡中透出浓烈的抒情气氛。
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素质。格律诗靠格律和韵来体现它的音乐性,自由诗也用分行和韵来保持它的节奏感。散文诗抛弃了这一切外在的形式,它的音乐美,从诗人的内在的情绪的涨落和语言的节奏的有机统一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亨特认为:“虽是散文,有时也显出节奏之充分存在,因而它岔出了它的名义上的类型,而取得了‘散文诗’的名义,就是在诗的领域里的一种半节奏的作品”。(《美学概论》傅东华译)《匆匆》就是这样的“半节奏的作品”。
《匆匆》表现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全篇格调统一在“轻俏”上,节奏疏隐绵运,轻快流利。为谐和情绪的律动,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相同的句式成流线型,一缕情思牵动活跃而又恬静的画面迅速展开,使我仿佛看到时间的流。而且句子大多是短句,五六字一句而显得轻快流畅。句法结构单纯,没有多层次的变化,如一条流动的河连续不断,如一条调合的琴,泛着连续的音浪。它的音乐性不是在字音的抑扬顿挫上着力,而是在句的流畅轻快上取胜,作者并没有刻意雕琢,而只是“随随便便写来,老老实实写来”,用鲜明生动的口语,把诗情不受拘束地表现出来,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使诗达到匀称和谐。
《匆匆》叠字的运用也使它的语言具有节奏美。阳光是“斜斜”的,它“轻轻俏俏”地挪移,“我”“茫茫然”旋转,时间去得“匆匆”,它“伶伶俐俐”跨过……这些叠字的运用,使诗不仅达到视觉的真实性,而且达到听觉的真实性,即一方面状时间流逝之貌,一方面又写出时间迈步之声。同时,诗人一方面状客观之事,一方面又达主观之情,现实的音响引起诗人情绪的波动,通过语言的音响表现出来,情和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叠字自然匀称地分布在各句中,以显出它的疏隐绵远的节奏来,这恰合了作者幽微情绪的波动。
复沓的运用,也是散文诗维持其音乐特点通常运用的手段。所谓“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显出诗人感慨的遥深来,又增加了诗的旋律感。“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数字的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结句的反复,反复强化作品的主旋律,画出诗人感情起伏的波澜。复沓的运用,反复吟咏,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匆匆》结构也十分单纯,十一个问句是情绪消涨的线索。问而不作答,飘忽而过,既显作品流畅感,也显出诗绪的跳跃性,使形象得以迅速展开。一般诗句为显示情绪的跳跃性,往往别于一般的语言句法结构,不顾语法的限制,省略一些句子成分。散文诗却不然,它基本运用是散文的句式,作者情绪的跳跃一般没有自由诗那样大的跨度。但它也别于散文,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形成间隙,凭作者思绪连接。《匆匆》的问句问而不答,而答意隐含之中,这既可启迪读者想象,引起深思,显出它的含蓄美,又合作者情绪的飞快流动,显出诗情跳荡的节奏美来。

『伍』 怎么教小学六年级的古诗词鉴赏

第一步: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深入学习古诗词的前提条件,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有助于理解诗歌表现的意境,有助于更深层次分析诗歌塑造的形象,是解读古诗词的起点。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多为诗人自我形象,或间接地、或多或少地带有诗人的影子。在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应将知人论世作为解读古诗词的起点,以引导学生准确领悟和把握诗情诗境。
课前预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利用工具书,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和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第二,利用学生现有的图书资料或到学校图书室借阅相关图书资料了解相关写作背景;第三,利用网络资源或向大人们询问;第四,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卡片资料等等;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词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第二步:激趣导入
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顺利进行。古诗词教学,激趣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巧妙使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其思维,就会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魅力无穷!笔者在多年来的古诗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古诗词素养的方法。
一、揭题激趣法:引导学生找准题眼,弄清题目的意思。由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既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效果会更佳,这样的教学将为高效的课堂奠定基础。
二、音乐激趣法:通过音乐创造场景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诱发思考,克服学习中的紧张、枯燥,而感到学习的乐趣。
三、讲故事激趣法:在古诗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或传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故事或传说,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易于在学生的心中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和感悟。
四、表演激趣法: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想方设法让画面“动”起来,“活”起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可在疏通词句之后,启发引导学生想像诗中人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利用简单的道具表演,教师最后加以点拨评价,效果颇佳。
第三步:初读质疑
小学古诗词教学应以读为本,教学每一首古诗词都应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用同桌互读、老师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抽查学生读准字音没有。这一环节,教师可相机适当范读。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这样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薰习”而已。
同时在这个环节中,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多让学生交流、评议。整首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出来的。而教师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查字典、联系诗句、看课后注释、看插图、问别人……总之通过由学生质疑讨论达到初步理解古诗词之目的。
第四步:吟诵明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让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荡起“诵读和感悟”的双桨,尽情遨游在诗海中,必将拾到许多美丽的珍珠。
一、学习诗歌,诵读是关键,更是感悟的基础。
二、在朗读中体验情感。
三、在情境中加深情感。
第五步:拓展延伸
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苍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教学古诗文时应抓住时机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这是经典古诗文教学的共同特色。所谓诗中有诗,并不是简单的一篇带多篇,以量多取胜。而是在深入研读文本,挖掘其意境、情感及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搜集、精选有关诗句、诗篇,有机地融合在学诗过程中,相互引证,相得益彰。
一、延伸同主题的作品
二、延伸同题材的作品
三、延伸同诗人的作品
四、拓宽题材
五、挥笔作画,再现意境

『陆』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解析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
一、教材整体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共八个专题,依次是:亲近大自然,我心中的祖国,心灵之歌,珍爱家园,走进鲁迅,轻叩诗歌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4篇。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在后面编写了思考练习,在略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略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设两个重点训练内容,一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分别安排在第二和第六组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 “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二、教学的重难点
1、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训练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
3、阅读能力的培养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注意读中有悟,重视独特感受。
4、习作训练既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切实培养学生写文尤其是写记叙文的能力。
5、积累语言也是一个教学重点。本学期安排了名言警句、古诗、成语、对联、谚语,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积累语言,做到熟读成诵。要充分利用各种阅读资料对学生进行积累运用的训练。
三、教材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分析
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供选择:想象自己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说和写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听音响,说和写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交流暑期生活感受。“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第二单元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可以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也可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单元分析
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第四单元分析
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的现象,一方面启发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了铺垫,通过以“珍惜资源”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针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或根据漫画写环保故事的习作练习,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五单元教分析
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历历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口语交际·习作”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留在心里的印象”,习作让学生根据两则材料选择一个完成,一是写自己的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个故事。“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生心目中的鲁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第六单元分析
本组教材是一组综合性学习单元。活动前,师生共同回顾五年级开展的综合性学习,然后在浏览整组教材的基础上,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对阅读材料的处理和把握:了解诗歌知识,背诵、积累诗歌;阅读材料的学习辅助活动的开展。如何举办诗歌朗诵会:全员参与,学生在动口、动手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设计表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评价,提示写总结的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写儿童诗,怎样安排诗歌知识竞赛,教师如何做到既能有效指导又不过多干预等。
第七单元分析
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跑进家来的松鼠》介绍一只可爱的松鼠来到“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表达了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最后一头战象》再现了战象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金色的脚印》则通过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之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第八单元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向我们介绍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美;《我的舞台》娓娓叙述了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之女吴霜女士在艺术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读了这组课文,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正如海顿说的那样: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人得到鼓舞和力量。选编本组教材的意图,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
四、教材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5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课时左右。
第七单元: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5课时左右。
第八单元: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课时左右。

『柒』 《月光曲》赏析六年级500字作文

《月光曲》读后感
小镇上一间房子里,一个失明的女人正断断续续弹着贝多芬的曲子,街上的贝多芬听见了,就进了这间屋子,弹起了姑娘刚才弹的曲子,之后贝多芬又弹起了一首新的曲子,月亮照进屋子,蜡烛灭了,贝多芬望望月亮,弹起了这首《月光曲》。《月光曲》就是这样被贝多芬创作出来的。贝多芬真是一个音乐天才,当月亮的光照射到屋子里,结合那种清幽的感觉,创作出这样的动听的曲子。闭着眼睛,用心去听,我仿佛看见,明朗的月亮下,波涛汹涌的大海,正气势汹汹的朝我涌来,后来越来越平静越来越平静,直到海面上风平浪静,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把你吞没。
网站工作室
发表于 2011-11-14 16:17:44
读《月光曲》有感
这个星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月光曲》,里面讲述的是贝多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谱写出《月光曲》的。
在200多年前德国有一位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有一次偶然遇到了一对兄妹,妹妹是盲人,但是她对音乐很痴迷,贝多芬因此谱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月光曲》。
传说是这样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吃过晚饭他在乡间散步,忽然听到了一阵断断续续的琴声,弹得正是他的曲子,他听到了兄妹俩的谈话,他被深深的感动了。于是他就给盲姑娘弹了一遍曲子,盲姑娘猜出他就是贝多芬,很激动,于是贝多芬即兴谱写出了《月光曲》。
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不管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不管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他们都有权利去爱音乐,有权利痴迷音乐,同样有权利能创造出音乐。
网站工作室
发表于 2011-11-14 16:17:54
《月光曲》读后感
两百多年前,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的秋天,他去各地演出,来的莱茵河边的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传出来,弹得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推开了门,轻轻的走了进去,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你找谁?”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得。”一阵风把蜡烛吹没了,月光照进窗子,显得格外清忧,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的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得微云,忽然海面刮起了大风,启迪心灵华语网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向岸边涌来……
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眼前的画面,我深深的被打动了,贝多芬不但帮助了盲姑娘完成了她的心愿也谱成了这首著名的钢琴曲!
网站工作室
发表于 2011-11-14 16:18:02
月光曲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叫做月光曲,刚开始我想月光曲不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一首曲子吗怎么变成课文了所以我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了这篇课文。
他是先介绍说贝多芬是两百多年前的人,之后,又说传说是怎样谱成的。有一个夜晚贝多芬出去散步,突然从一个茅草屋中传出钢琴声,弹得正是他的曲子,所以贝多芬就走了进去。
之后有个姑娘说,这曲子很难弹。她又想听贝多芬弹,贝多芬就进来问她,我能给你弹一首曲子吗?那个姑娘就忙着让座。贝多芬弹了起来那两个兄妹仿佛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高高升起的明月、大浪、大风等等,他们被所听到的乐曲所陶醉了,等他们清醒以后贝多芬早就走了,把这首弹的曲子取名《月光曲》。
发表于 2012-12-11 18:54:16
吴庆恒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他被人们称为"海鸥老人"。之所以叫他海鸥老人,是因为每年的冬天,昆明的滇池都会迎来大批的迁徙的海鸥,这个时候,老人总会出现,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每来一次都会带一些自己买来的面包喂它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这群海鸥。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