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卡门组曲赏析

卡门组曲赏析

发布时间: 2020-12-29 08:14:33

A. 求<卡门组曲〉的赏析

http://tieba..com/f?kz=205878941

B. 交响乐的如何欣赏

有些人认为交响乐高不可攀,无法理解。殊不知,它像文章一样,也有深浅之分,只要懂得欣赏方法,入门是不难的。因为它所反映和描写的毕竟是人类的生活和人类的思想感情,普通的人,入了门,就可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深到渐入佳境。当然在欣赏较高深的交响乐时,需具备一定的、相应的生活经历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必须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音画”的,以描写自然界及生活的景物为主要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如俄国的作曲家莫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中的图画》、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都可以说是这一类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加上丰富的想象,无形之中,就可得到概念性的联想———大自然多美好、生活多有趣,万物生长不息。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舞曲”,它的民族风格极浓,乐曲比较短小,感情比较单纯,旋律也比较清楚,大多描写风俗性的节日欢乐活动,有载歌载舞的特点。也有从舞剧中剪取片断成为单独的器乐曲。此类交响舞曲,易于理解,很快地就能普及起来,如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的四百余首圆舞曲,法国拉威尔作的《波莱罗舞曲》,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德国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我国作曲家的《瑶族舞曲》等等,都属于交响舞曲。
在交响乐曲中,有一类有故事情节的,一般均有标题或每乐章有小标题。此类乐曲大多取材于民间熟悉的、广泛流传的戏剧、诗歌、传说、神话、小说、故事等,如法国比才的《卡门组曲》并不像戏剧、文学、诗歌、曲艺、电影、电视那样,从视觉上、语言上为欣赏者提供具体的人物形象或情节,而是发挥音乐的功能,以抒发人物的细致内心感情为主要手段,让听者从心灵上去感受。
在交响乐中,有一类无故事情节的,也不描写景色,但它通过音乐手段,反映了人们非常细腻的、丰富的、变化多端的感情起伏。此类音乐无标题,反映的是某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希望。如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合唱》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第五》《悲怆》交响乐等等。欣赏这类交响乐,听者必须对作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他写作此曲时的动机以及乐曲的基本内容。如此,在听音乐时,听者就能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而在内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悲而悲,愤而愤,并转化成哲理概念。
在欣赏交响乐时,假如欣赏者同时具备某些音乐上的基本知识,如曲体、调式、主题的变化和发展、配器、表现手法、调性色彩对比等等,那么,就可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在精彩浩淼的音乐世界里,交响乐恐怕是最让人爱恨交织、取舍两难的了。因为在大众的观念了,他是高雅的、严肃的、让人望而却步的。其实交响乐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欣赏方法,听懂交响乐是一点都不难的。 尼采说:“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而交响乐是音乐中的音乐,是音乐中神圣的殿堂,而且它具有博大的、高远的、深厚的精神境界。”确实,在很多人眼里,交响乐很高雅,其实,它一点都不难接近。对初次欣赏交响乐的人说,了解交响乐的结构是听懂它的第一步。
开始的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是快速的奏鸣曲式(有时可以加上一段慢速度的引子),结构复杂、情绪严肃,确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调。
相对于结构复杂的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就要单纯、亲切的多——它的速度缓慢,富有歌唱性,旋律宽广如歌,因此这一乐章往往成为全曲的抒情中心。
第三乐章是舞曲性乐章,所以这一部分的音乐速度又加快了,多采用小步舞曲,或者是诙谐曲,节奏欢快活跃、音乐富于变化,温文尔雅的小布舞曲很有可能就会转变成粗俗的舞曲,甚至是一支不像舞曲但充满活力的曲子。
什么事情到了快要结尾的时候,人们都想升华一下,交响乐也不例外,所以它的最后一段乐章通常是带有总结性的,音乐速度比第一乐章还快,而且一般会采用民间节日欢乐的场面,或者是胜利的颂歌来作为整部交响曲的结束。一般来说,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三交响曲》就设有五个乐章,有的甚至只有两个乐章,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了。 交响乐难懂,除了它蕴含的深厚精神内涵比较难琢磨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交响乐团的乐器结构很复杂。按照一般惯例,交响乐团是根据乐器发出的声音和演奏的难度来进行排列的,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这四组乐器组成。其中,弦乐器身居高位,是整个交响乐团的灵魂,相当于一桌美食的主菜。木管乐器随后,铜管乐器其次,打击乐器则排在最后。
弦乐器的组成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贝斯等,是交响乐队中最富表现力的一组乐器。在拨弦里有一招很高妙的手法,叫做巴托克拨弦,是匈牙利一个叫巴托克的作曲家将小提琴的演奏发挥到极致的演奏手法。什么叫巴托克拨弦?我们知道,为体现一种美感,拨弦一般是在小提琴上轻轻地拨,但巴托克追求的是一种强烈而直接的效果,他用手指伸到弦里面,把弦抛起来,通过非常强烈的弹力,让弦打在琴板上发出一种极强急猛的声音。
在弦乐器后面会设有两排管乐器,而管乐器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木管乐器,一种是铜管乐器。木管是色彩性极富丽的一组乐器,大家最熟悉的有笛族、双簧族、单簧族三类。笛族中的长笛音色非常美,长笛是金属做的,那它为什么也被归类到木管乐器呢?因为它最早是由木管来演奏的,但通过金属的制造工艺,乐器能发出更美的声音,所以长笛演变成了一种由金属来制造的木管乐器;双簧管是双簧族的高音乐器,音色非常美艳,有时也会有种凄婉的感觉,略带鼻音。他在乐队里常常吹奏抒情如歌的旋律,故有“抒情女高音”之称;单簧管是相对于双簧管来说的,有的人还叫它做黑管,因为它通体黑色。单簧管的音色比双簧管要更丰富一些,是木管组最富有丰富表情性的乐器。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铜管乐器,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和大号。这类乐器,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就可能接触过。比如小号,每个学校都有号鼓队,乐器演奏的乐器中就有小号,它的穿透力非常强,即使是在轰隆震天的炮火中,只要激昂高亢的小号一吹,士兵马上就振奋了,因为小号的特殊地位,所以它一般排在最后一排的中间;圆号被称为“乐器里的活化石”,音色低沉。在欧洲,人们狩猎时一般用的就是圆号,音色高亢。庄严壮丽而饱满;最后要介绍的铜管组乐器是大号,它的体积非常大,所以对演奏者的要求比较高,身子骨单薄一点的,吹着吹着很有可能就被大号压垮了。
有人说,交响乐就是为整个管弦乐队所作的奏鸣曲,其实也不然,打击乐器在管弦乐队里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成员,定音鼓是“老大”,它的任务是在演奏时将曲子带入高潮,并将音乐的趣味性带入曲子中。另外的成员,如排钟、木琴、竖琴、大鼓、小鼓、三角铁、响板、大钹等,也是为了增强乐器的气势。我们所熟悉的雷公和电母就很好的解释了打击乐器在交响乐中充当的角色,刮风下雨时,雷公打的是大鼓,电母打的就是大钹,气势壮丽而雄伟。

C. 卡门组曲 阿拉贡赏析

歌剧《卡门》 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 —— 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

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四二拍子,回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片段1、片段2),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片段3)。在这一幕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行板、d小调转F大调、2/4拍子,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片段4和片段5)。 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片段6),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为快板、3/8 拍子,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 (片段7), 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 选自第二幕中 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片段8)。

第二幕中还有一段吉普赛风格的音乐, 表现的是两个吉普赛女郎在酒店跳舞时纵情欢乐的场面(片段9),跳跃性的节奏和隐约的人声烘托出酒店里喧闹的气氛。

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间奏曲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片段10)。

第三幕中著名的 《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片段11)。

第四幕的结尾,正象柴科夫斯基所说的那样: “当我看这最后一场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一方面是观众看见斗牛士时的狂呼,另一方面却是两个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尾,这两个人不幸的命运使他们历尽辛酸之后还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剧中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西班牙风格舞曲“阿拉贡”, 也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出的曲目(片段12)。

D. 交响乐该如何欣赏

交响乐的叙事性是所抄有体裁中最强 不过所有音乐的叙事性都弱,交响乐是相对强而已。
音乐向来就是一种着重于情感表达的艺术。所表现的都是抽象的。
正文:
感受每一个乐句的和声,旋律,乐器的变化。联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一般激昂而光明,那就是一种奋发向上的情绪了。 有时候交响曲会有多条有独立意义旋律交织在一起,而非总是一个乐器组主旋律,其他乐器组伴奏。 这些都是值得去思考的。
最后你会发现,听完一部交响乐以后 你想了很多 思考了很多 这很累 但是和作曲家达到了某种共鸣,这是一种建立在温饱问题解决后,精神上的享受。
交响曲因为年代限制,在某些方面没办法和现在的电影配乐媲美。但是有些东西是现在任何音乐形式都取代不了的。听那些亮点就是听它的意义。至于某些方面,比如音响效果没现在的电影配乐爽、没有流行歌曲的音质清晰,应当忽略。因为我们要听的是作曲家的思想!时代的束缚,困不住有优秀思想的人!
如果是温饱问题还没解决,或者觉得生活很累,需要的是放松。那就不建议再去听交响曲了。听一些简单、通俗、悦耳的音乐 能让自己得到放松,那才是最好的。
随便说的,请客官想一想再相信。

E.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

其实听古典音乐每个人的感受收不同的。
我很喜欢巴赫的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 ,都是我的朋友听了说那是噪音(看玩笑的,其实他非常喜欢古典音乐)。
所以,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也不要管那个艺术成就比较高——你所应该在乎的是你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倘若太在乎学术上的的东西反而会影响听音乐的感受吧。

退一步讲,哪些伟大的音乐家留下这么多经典之作,到底是为什么?
是为了让后人研究吗?
我想最大的意义不是这样的(当然不是反对乐理的研究),而是应该让我们能够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份美丽吧。
所以,不要在乎权威的评价——因为你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就是对那些已故的巨匠最大的安慰。所以,我觉得乐理对于古典音乐的业余欣赏,没有太大必要去补习。

言归正传

先查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一下。然后将交响乐分为几个部分,分段欣赏。听一下各部分均使用的什么乐器,最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找朋友或老师交流一下意见。

其实我也不是专业搞音乐的,只是喜欢欣赏而已,建议你先从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开始欣赏吧!施特劳斯家族的曲子比较简单,既不像古典时代的曲子那样严谨,又不像肖斯塔科维奇他们的曲子那样复杂。当然,本人最喜欢的还是巴洛克音乐,尤其是巴赫的管风琴曲,还有维瓦尔第的协奏曲,感觉他们才说出了人生的真谛,但是这些曲子比较严谨,一开始不容易接受。
至于书嘛,我感觉如果不想当专业人士就没必要,就像如果不想专门研究英语语言学就不用看语法书一样。主要还是要多欣赏,我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偶尔回想起来几年前听过的一首曲子,就会忽然感觉全理解了,而当时无论怎样思考也是不管用的。

怎样欣赏交响乐?
有些人认为交响乐高不可攀,无法理解。殊不知,它象文章一样,也有深浅之分,只要懂得欣赏方法,入门是不难的。因为它所反映和描写的毕竟是人类的生活和人类的思想感情,普通的人,入了门,就可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深到渐入佳境。当然在欣赏较高深的交响乐时,需具备一定的、相应的生活经历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必须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

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的交响乐,简单地谈谈欣赏的方法: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音画”的,以描写自然界及生活的景物为主要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如俄国的作曲家莫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中的图画》,鲍罗廷的《中亚细亚草原》,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法国作曲家印象乐派创始人德彪西的《大海》,都可以说是这一类作品。听《大海》乐曲,听者如处大海之滨,从黎明至中午,鉴赏着大海的色、光、声、形的变幻,时而感到狂风怒号,时而是拒浪拍岸,时而是波光浮动,时而又是浪花四溅,真是瞬息万变。欣赏这些作品,加上丰富的想象,无形之中,就可得到概念性的联想——大自然多美好、生活多有趣,万物生长不息。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舞曲”,它的民族风格极浓,乐曲比较短小,感情比较单纯,旋律也比较清楚,大多描写风俗性的节日欢乐活动,有载歌载舞的特点。也有从舞剧中剪取片断成为单独的器乐曲。此类交响舞曲,易于理解,很快地就能普及起来,如奥国的约翰·斯特劳斯的四百余首圆舞曲,法国拉威尔作的《波莱罗舞曲》,捷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德国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我国作曲家的《瑶族舞曲》等等,都属于交响舞曲。

在交响乐曲中,有一类有故事情节的,一般均有标题或每乐章有小标题。此类乐曲大多取材于民间熟悉的、广泛流传的戏剧、诗歌、传说、神话、小说、故事等,如俄国里姆基基·考萨考夫的《天方夜谭》(组曲),是从阿拉伯神话小说《一千零一夜》取材;法国比才的《卡门组曲》根据同名歌剧的音乐剪辑;我国何占豪、陈刚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故事。

这些乐曲,并不象戏剧、文学、诗歌、曲艺、电影、电视那样,从视觉上、语言上为欣赏者提供具体的人物形象或情节,而是发挥音乐的功能,以抒发人物的细致内心感情为主要手段,让听者从心灵上去感受。如果欣赏者事先了解它所描写的内容,在听乐时,随着音响,脑海中就会有所想象,就会进入乐曲所规定的特定意境,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在交响乐中,有一类无故事情节的,也不描写景色,但它通过音乐手段,反映了人们非常细腻的、丰富的、变化多端的感情起伏。此类音乐无标题(有标题也不过几个字),反映的是某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希望。如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合唱》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第五》《悲怆》交响乐等等。

欣赏这类交响乐,听者必须对作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他写作此曲时的动机、以及乐曲的基本内容(最好也了解一些音乐形式和手法等)。如此,在听音乐时,听者就能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而在内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悲而悲,愤而愤,并转化成哲理概念。当然,要得到这一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历。如贝多芬(1770——1827)的著名交响乐《命运》,它通过贝多芬自己一生的甜酸苦辣的遭遇,并联系着当时与他同命运共呼吸的广大人民,抒发自己和命运之神作斗争的意志。它反映了当时人民要求自由平等、解放人性的思想。贝多芬写此曲时(38岁),正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作殊死斗争的年代。《命运》交响乐所表现出来的,时而动荡不安,时而静思默想,时而积聚力量,时而激烈斗争,时而迈步前进,时而欢呼胜利,就是抒写他的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斗争,热烈的希望。

在欣赏交响乐时,假如欣赏者同时具备某些音乐上的基本资识,如曲体、调式、主题的变化和发民、配器、表现手法、调性色彩对比等等,那么,就可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1 欣赏交响乐时心态的调整

交响乐的欣赏是需要一个适宜的心理环境的。我们看到,许多人在没有较好的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去欣赏交响乐,总是觉得与音乐格格不入而没有什么收获,这便是心态没有调整好的结果。
首先,交响乐的欣赏主要由听觉系统来进行,因此特别需要一个“静态”的内外部环境。无论你是去音乐会,还是听音乐,都需要仔细而安静地欣赏,尽管你的情绪在随着音乐的情绪波动,但却不能像欣赏流行音乐或喜剧那样为某一句,某一点而叫好。你的听觉系统应保持一定的兴奋状态并集中在音乐中。有的人一边看书,或一边做事情一边听音乐,有的人甚至参加音乐会时做其他事情,这些特别不利于对交响乐的欣赏,交响乐需要集中注意力于细部,特别是整体。许多交响乐甚至需要我们一口气把几个乐章听完才知道它的意思,如果没有一个有利于欣赏交响乐的心态,势必影响欣赏的质量。

其次,欣赏交响乐时,不能过于理智,有的人总是认为欣赏交响乐后应该像欣赏一本小说或者是一部电影那样受到启迪,得到收获,结果往往相反。欣赏音乐,特别是交响乐,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是高度抽象的,绝对不能将某一句非得说成是花,某一段非得说成是草,这里是太阳,那里是月亮,欣赏交响乐的过程是一个体力和精神的消耗过程,欣赏完一部交响乐后应该是较累的,在情绪情感上的感受,体会往往较多,而且这也应该是最重要的。如果十分理智地去分析作家在这里想说什么,那里想说什么,或者这个乐团奏的怎么样,那个乐团奏的怎么样,反而会影响对音乐对作家的理解。成功的欣赏应该是对作曲家,对音乐的美的赞叹而不是对其它的赞叹。

2音乐欣赏中音乐形象的把握

无论是传统的交响乐还是近现代的交响乐,绝大多数都有一个或多个主要的音乐形象。主要的音乐形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多次出现在乐曲中。主要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带有特征,有的是在旋律上,有的是在节奏上,有的是和声的序列或和弦的展开,有的还会通过某种特性的乐器表现出来。在交响乐中,引子以后一般就要出现这个音乐形象,它或原样地重复或改头换面地重复,当经历一个较大的演变过程后,往往要进入原样重复的阶段,在最后的结尾部分,这个形象还会多次进行“闪现”。在欣赏交响乐时,注意辨认这些形象,把握它的情绪特征,对音乐的理解也就十分容易了。

F. 如何欣赏交响乐

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的交响乐,简单地谈谈欣赏的方法: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音画”的,以描写自然界及生活的景物为主要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如俄国的作曲家莫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中的图画》,鲍罗廷的《中亚细亚草原》,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法国作曲家印象乐派创始人德彪西的《大海》,都可以说是这一类作品。听《大海》乐曲,听者如处大海之滨,从黎明至中午,鉴赏着大海的色、光、声、形的变幻,时而感到狂风怒号,时而是拒浪拍岸,时而是波光浮动,时而又是浪花四溅,真是瞬息万变。欣赏这些作品,加上丰富的想象,无形之中,就可得到概念性的联想——大自然多美好、生活多有趣,万物生长不息。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舞曲”,它的民族风格极浓,乐曲比较短小,感情比较单纯,旋律也比较清楚,大多描写风俗性的节日欢乐活动,有载歌载舞的特点。也有从舞剧中剪取片断成为单独的器乐曲。此类交响舞曲,易于理解,很快地就能普及起来,如奥国的约翰·斯特劳斯的四百余首圆舞曲,法国拉威尔作的《波莱罗舞曲》,捷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德国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我国作曲家的《瑶族舞曲》等等,都属于交响舞曲。
在交响乐曲中,有一类有故事情节的,一般均有标题或每乐章有小标题。此类乐曲大多取材于民间熟悉的、广泛流传的戏剧、诗歌、传说、神话、小说、故事等,如俄国里姆基基·考萨考夫的《天方夜谭》(组曲),是从阿拉伯神话小说《一千零一夜》取材;法国比才的《卡门组曲》根据同名歌剧的音乐剪辑;我国何占豪、陈刚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故事。
这些乐曲,并不象戏剧、文学、诗歌、曲艺、电影、电视那样,从视觉上、语言上为欣赏者提供具体的人物形象或情节,而是发挥音乐的功能,以抒发人物的细致内心感情为主要手段,让听者从心灵上去感受。如果欣赏者事先了解它所描写的内容,在听乐时,随着音响,脑海中就会有所想象,就会进入乐曲所规定的特定意境,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在交响乐中,有一类无故事情节的,也不描写景色,但它通过音乐手段,反映了人们非常细腻的、丰富的、变化多端的感情起伏。此类音乐无标题(有标题也不过几个字),反映的是某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希望。如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合唱》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第五》《悲怆》交响乐等等。
欣赏这类交响乐,听者必须对作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他写作此曲时的动机、以及乐曲的基本内容(最好也了解一些音乐形式和手法等)。如此,在听音乐时,听者就能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而在内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悲而悲,愤而愤,并转化成哲理概念。当然,要得到这一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历。如贝多芬(1770——1827)的著名交响乐《命运》,它通过贝多芬自己一生的甜酸苦辣的遭遇,并联系着当时与他同命运共呼吸的广大人民,抒发自己和命运之神作斗争的意志。它反映了当时人民要求自由平等、解放人性的思想。贝多芬写此曲时(38岁),正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作殊死斗争的年代。《命运》交响乐所表现出来的,时而动荡不安,时而静思默想,时而积聚力量,时而激烈斗争,时而迈步前进,时而欢呼胜利,就是抒写他的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斗争,热烈的希望。
在欣赏交响乐时,假如欣赏者同时具备某些音乐上的基本资识,如曲体、调式、主题的变化和发民、配器、表现手法、调性色彩对比等等,那么,就可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G. 古典音乐欣赏入门

如果想欣赏古典乐。建议不要去买一些国内”权威”“写的叫《音乐欣赏入门》之类的书,这类书会把一首曲目解说得”清清楚楚”,至于作者是不是这个意思,他是不管的,我个人认为他只想把他一个人的思想强加给你。这对入门有一点用,但是却把你的思想限制了,当欣赏一些纯音乐(如伯拉姆斯的作品),你就会不知所云了。音乐界有一句名言,让音乐说话,让解说消失。通你只需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和作者对作品的意见就好,其它人说的都是在强奸作者。所以一个好的解说者,只会告诉你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想告诉听众的东西,至于音乐本身,通常只会告诉你几个主题,让你能注意就行。至于怎样理解—这是你个人的事,除了作者别人都可能是错的,除了你。你的任何理解对于你都是对的。 建议先买一本《辛丰年音乐笔记》,非常值得一读,深入浅出。他在上面有十二篇关于古典乐欣赏入门的好文章。有些书籍,能卖到书都可以买来看一看,对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解能力很有好处。如:《管弦乐名曲解说》,唐.爱斯著,分上、中、下三册,共计不过几十元,不过写得又好又全,基本不用再买音乐欣赏类的书了;《西方音乐史》,保罗.朗多尔米著;或《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朗格著,二位兄台观点”奇特(落伍)”,不要全部认同。还有一些音乐家的个人传记,如《勃拉姆斯》等,英国OMNIBUS经典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还有如《古斯塔夫.马勒》,布鲁诺.瓦尔特著等等(你喜欢谁就买谁)。一句话,国内的权威人士写的就最好别买,被误导了不要来找我;),至于什么音乐学校的欣赏课教材,更纯粹是误人子第+放P。另外有两个刊物,《音乐爱好者》与《爱乐》,也可以订来看,尤其是《爱乐》。如果有足够的兴趣,甚至可以卖一些讲乐理知识的书看,或者同时学一门乐器就更好了。最简单的:口琴就好.

好了,进入正题。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是入门的首选,优美动听,浅显易懂,可以从入门到精通(他也有相当多的非标题音乐,如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一钢琴协奏曲),而且也适合发烧用,色彩极好。他的作品中,最浅的大概是:《1812序曲》(乐曲是俄国人民反抗拿破伦入侵),比现在流行歌其实还容易懂。紧跟着是《天鹅湖》,最好是听全剧,选段也不错,买一张DVD,边看跳舞边听更好了,里面每一支曲都极为优美,音效也好。第三应为《胡桃夹子》,其它同天鹅。关于版本问题,对这类通俗得比流行歌还流行的曲目,只要是一支像样的乐队演奏都差不多(除了那盘极发烧的孔泽尔的名盘外都行),只要录音好就行。再后可以找《意大利随想曲》来听听,我一直觉得这是我听过的色彩最好、又优美动听的音乐。SONY公司录制,费城交响乐团演奏,尤金.奥曼迪指挥的应该是最好的版本了,费城乐团本就是以色彩著称的,这个版本比卡拉扬的版本录音效果和演奏都好,第一推荐。再后就较自由了,《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米尼的费朗西斯卡》、《弦乐小夜曲》、《曼弗尔德》等,一路往下听就行,为了方便理解,最好有一本老柴的传记。

接着讲,再后你可以听老柴的交响乐和纯音乐作品了,如《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等和他的6首交响乐,不过推荐从第6开始听,再听第5,反过来听。第6的感染力最强,如果音响好,一个完全不懂音乐的人也会被振撼—这是真正发自内心,真达心灵深处的音乐,你只需知道这是老柴个人的经历的悲剧和悲怆的感想就行了。而第5中的忧郁、哀愁,同样会深深的打动一个完全不懂音乐的人。第四我个人认为很难懂,而1、2、3,本人都没有啃过,不作评价,有机会可以听听。当然,如果你喜欢室内乐的话,老柴的《四季》、《费罗伦萨的回忆》、《弦乐四重奏》不可不听。第6的版本我听过至少5个,最好的又是费城的那个版本,尽管没有卡拉杨的录音好,但音乐感染力却是最好的,卡拉杨的还不如伯恩斯坦的版本。

经常听到别人都是推荐听贝多芬来入门,但如从老柴入门应该更好。听。推荐听完老柴后可以选贝多芬的第九中的第五乐章来听听,第三中的第四乐章,第五中的第一乐章,第六可以全部听。好了,可以了,等你精通了再回来听就可以了,否则会让你刚入门又被赶出来的。其实,他的几部序曲倒可以仔细的听一听,作为爱乐者的话,多听贝多芬是没错的。推荐的版本是卡拉杨的,据说伯恩斯坦指挥柏林爱乐乐团1990年的第九的版本相当不错,托斯卡尼尼的也很好。

以下曲目都是好东东 ,大家可以随机缘听:里姆斯基的《天方夜谭》(又名《舍赫拉查得》或《一千零一夜》)和《西班牙随想曲》,雷斯皮基的《罗马的喷泉》,比才的《卡门组曲》,圣桑的《天鹅》,萨拉萨提的《流浪者之歌》等。这类型的小品还有很多,都是色彩又好,又浅显易懂的好曲目。如果想爆棚,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段描写日出的音乐不错(烧了音响不要来找我),其它段都是高深莫测,还是别听为妙。不过此君的《唐璜》倒值得一听。

再下面有个人的值得一听,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典,新世界》,个人认为,这是最深入浅出、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作品之一。另外他的第八也可一听,还有一些,如节日序曲,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和些室内乐作品也可一听。他的作品,总听来说,优美动听,浅显易懂,色彩也不错,用他入门也可以,只是他的名气不如老柴,也就不是那么容易买到。说起大提琴协奏曲,有一首是笔者喜欢的,就是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个人感觉比德沃夏克的这首还好听。

再下面就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听了,只提几个人就可以了。

瓦格纳,此位仁兄的音乐着实好,起码《指环》中的音乐,《汤豪舍序曲》是该听的。他的音乐色彩和以上的诸位不一样,怎么说呢,他是主要以一种音乐的色彩(即和弦的色彩)而不是音响的色彩来描绘,不过音效也很好哦。他的音乐很容易抓住人,此人又才华横溢,他的所有作品,全是自己作诗(剧本),自己作曲、配器,场景也自己搞。甚至自己设计修了一座音乐厅(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专演自己的歌剧,音效全球最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怎么样,找来听听吧。

马勒,此人的音乐宏大、深奥,不过他的《第一交响乐》还是很好懂的,听第一时对比他的旅伴之歌来听理解得更好(以后有机会我展开这部作品来讲);第二也行,可以听一听。不过其人的第八,要动用近千人的乐队及合唱队,想试音响的爆棚效果肯定不错。

柏辽兹,此兄台的《幻想交响曲》,可以好好听一听,尤其是其中的刑场的一段(葬礼进行曲),他的音乐都是些极爆棚、色彩又好的作品。

J.S.巴赫,许多人认为他的音乐很难懂,其实未必,他的音乐动听,很好懂(都是一些纯音乐的作品)。

维瓦尔第,他的《四季》很值得一听哦,此人应属于浪漫主义的作品。

莫扎特和舒伯特,他们的音乐就是音乐,你要听的是音乐本身,任何的音效反而会让人分散注意力。莫扎特的钢琴,经历过一此沧桑的人会真正喜欢这部作品的。

伯拉姆斯,此人的第一、第四、悲剧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与命运之歌本人听过,听听吧,求你们了,就听一下吧。不过他的作品要听多遍才能听出其中味来,对我辈来说,只需了解有这样的音乐作品就可以了。他的室内乐很值得一读,喜欢室内乐的朋友可以多听一些。

其实吉它中有一些好曲目,随便找一盘古典吉它的都差不多。但有一首值得一提,罗德里哥的《阿兰祖兹吉它协奏曲》,第二段相当不错。

最后,有一句名言:你喜欢的,就是好的;你的见解,永远是对的!

H. 怎样欣赏古典音乐

其实听古典音乐每个人的感受收不同的。
我很喜欢巴赫的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 ,都是我的朋友听了说那是噪音(看玩笑的,其实他非常喜欢古典音乐)。
所以,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也不要管那个艺术成就比较高——你所应该在乎的是你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倘若太在乎学术上的的东西反而会影响听音乐的感受吧。

退一步讲,哪些伟大的音乐家留下这么多经典之作,到底是为什么?
是为了让后人研究吗?
我想最大的意义不是这样的(当然不是反对乐理的研究),而是应该让我们能够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份美丽吧。
所以,不要在乎权威的评价——因为你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就是对那些已故的巨匠最大的安慰。

言归正传
先查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一下。然后将交响乐分为几个部分,分段欣赏。听一下各部分均使用的什么乐器,最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找朋友或老师交流一下意见。

其实我也不是专业搞音乐的,只是喜欢欣赏而已,建议你先从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开始欣赏吧!施特劳斯家族的曲子比较简单,既不像古典时代的曲子那样严谨,又不像肖斯塔科维奇他们的曲子那样复杂。当然,本人最喜欢的还是巴洛克音乐,尤其是巴赫的管风琴曲,还有维瓦尔第的协奏曲,感觉他们才说出了人生的真谛,但是这些曲子比较严谨,一开始不容易接受。
至于书嘛,我感觉如果不想当专业人士就没必要,就像如果不想专门研究英语语言学就不用看语法书一样。主要还是要多欣赏,我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偶尔回想起来几年前听过的一首曲子,就会忽然感觉全理解了,而当时无论怎样思考也是不管用的。

怎样欣赏交响乐?
有些人认为交响乐高不可攀,无法理解。殊不知,它象文章一样,也有深浅之分,只要懂得欣赏方法,入门是不难的。因为它所反映和描写的毕竟是人类的生活和人类的思想感情,普通的人,入了门,就可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深到渐入佳境。当然在欣赏较高深的交响乐时,需具备一定的、相应的生活经历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必须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

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的交响乐,简单地谈谈欣赏的方法: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音画”的,以描写自然界及生活的景物为主要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如俄国的作曲家莫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中的图画》,鲍罗廷的《中亚细亚草原》,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法国作曲家印象乐派创始人德彪西的《大海》,都可以说是这一类作品。听《大海》乐曲,听者如处大海之滨,从黎明至中午,鉴赏着大海的色、光、声、形的变幻,时而感到狂风怒号,时而是拒浪拍岸,时而是波光浮动,时而又是浪花四溅,真是瞬息万变。欣赏这些作品,加上丰富的想象,无形之中,就可得到概念性的联想——大自然多美好、生活多有趣,万物生长不息。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舞曲”,它的民族风格极浓,乐曲比较短小,感情比较单纯,旋律也比较清楚,大多描写风俗性的节日欢乐活动,有载歌载舞的特点。也有从舞剧中剪取片断成为单独的器乐曲。此类交响舞曲,易于理解,很快地就能普及起来,如奥国的约翰·斯特劳斯的四百余首圆舞曲,法国拉威尔作的《波莱罗舞曲》,捷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德国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我国作曲家的《瑶族舞曲》等等,都属于交响舞曲。

在交响乐曲中,有一类有故事情节的,一般均有标题或每乐章有小标题。此类乐曲大多取材于民间熟悉的、广泛流传的戏剧、诗歌、传说、神话、小说、故事等,如俄国里姆基基·考萨考夫的《天方夜谭》(组曲),是从阿拉伯神话小说《一千零一夜》取材;法国比才的《卡门组曲》根据同名歌剧的音乐剪辑;我国何占豪、陈刚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故事。

这些乐曲,并不象戏剧、文学、诗歌、曲艺、电影、电视那样,从视觉上、语言上为欣赏者提供具体的人物形象或情节,而是发挥音乐的功能,以抒发人物的细致内心感情为主要手段,让听者从心灵上去感受。如果欣赏者事先了解它所描写的内容,在听乐时,随着音响,脑海中就会有所想象,就会进入乐曲所规定的特定意境,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在交响乐中,有一类无故事情节的,也不描写景色,但它通过音乐手段,反映了人们非常细腻的、丰富的、变化多端的感情起伏。此类音乐无标题(有标题也不过几个字),反映的是某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希望。如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合唱》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第五》《悲怆》交响乐等等。

欣赏这类交响乐,听者必须对作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他写作此曲时的动机、以及乐曲的基本内容(最好也了解一些音乐形式和手法等)。如此,在听音乐时,听者就能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而在内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悲而悲,愤而愤,并转化成哲理概念。当然,要得到这一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历。如贝多芬(1770——1827)的著名交响乐《命运》,它通过贝多芬自己一生的甜酸苦辣的遭遇,并联系着当时与他同命运共呼吸的广大人民,抒发自己和命运之神作斗争的意志。它反映了当时人民要求自由平等、解放人性的思想。贝多芬写此曲时(38岁),正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作殊死斗争的年代。《命运》交响乐所表现出来的,时而动荡不安,时而静思默想,时而积聚力量,时而激烈斗争,时而迈步前进,时而欢呼胜利,就是抒写他的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斗争,热烈的希望。

在欣赏交响乐时,假如欣赏者同时具备某些音乐上的基本资识,如曲体、调式、主题的变化和发民、配器、表现手法、调性色彩对比等等,那么,就可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1 欣赏交响乐时心态的调整

交响乐的欣赏是需要一个适宜的心理环境的。我们看到,许多人在没有较好的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去欣赏交响乐,总是觉得与音乐格格不入而没有什么收获,这便是心态没有调整好的结果。
首先,交响乐的欣赏主要由听觉系统来进行,因此特别需要一个“静态”的内外部环境。无论你是去音乐会,还是听音乐,都需要仔细而安静地欣赏,尽管你的情绪在随着音乐的情绪波动,但却不能像欣赏流行音乐或喜剧那样为某一句,某一点而叫好。你的听觉系统应保持一定的兴奋状态并集中在音乐中。有的人一边看书,或一边做事情一边听音乐,有的人甚至参加音乐会时做其他事情,这些特别不利于对交响乐的欣赏,交响乐需要集中注意力于细部,特别是整体。许多交响乐甚至需要我们一口气把几个乐章听完才知道它的意思,如果没有一个有利于欣赏交响乐的心态,势必影响欣赏的质量。

其次,欣赏交响乐时,不能过于理智,有的人总是认为欣赏交响乐后应该像欣赏一本小说或者是一部电影那样受到启迪,得到收获,结果往往相反。欣赏音乐,特别是交响乐,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是高度抽象的,绝对不能将某一句非得说成是花,某一段非得说成是草,这里是太阳,那里是月亮,欣赏交响乐的过程是一个体力和精神的消耗过程,欣赏完一部交响乐后应该是较累的,在情绪情感上的感受,体会往往较多,而且这也应该是最重要的。如果十分理智地去分析作家在这里想说什么,那里想说什么,或者这个乐团奏的怎么样,那个乐团奏的怎么样,反而会影响对音乐对作家的理解。成功的欣赏应该是对作曲家,对音乐的美的赞叹而不是对其它的赞叹。

2音乐欣赏中音乐形象的把握

无论是传统的交响乐还是近现代的交响乐,绝大多数都有一个或多个主要的音乐形象。主要的音乐形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多次出现在乐曲中。主要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带有特征,有的是在旋律上,有的是在节奏上,有的是和声的序列或和弦的展开,有的还会通过某种特性的乐器表现出来。在交响乐中,引子以后一般就要出现这个音乐形象,它或原样地重复或改头换面地重复,当经历一个较大的演变过程后,往往要进入原样重复的阶段,在最后的结尾部分,这个形象还会多次进行“闪现”。在欣赏交响乐时,注意辨认这些形象,把握它的情绪特征,对音乐的理解也就十分容易了。

I. 为什么欣赏过歌剧《卡门》的人,无不为比才的音乐天赋所折服(三)

为《卡门》哭泣

歌剧《卡门》作为音乐天才比才的代表作,它的首演肯定不能算成功。也许是过分强烈的节奏让人难于接受,也许是观众认为作品不够高雅,演出中观众陆续退场,整个剧场吵吵闹闹,此后继续逃跑的人,像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一样,不断从斜坡往下流动,演出只好草草收场,比才孱弱的身体经不起这样的刺激,3个月后,他就去世了,年仅37岁。比才去世以后,巴黎喜歌剧院停演了这部作品,但是这却不能阻止《卡门》的成功。在此后的3个月里,它却在维也纳、布鲁塞尔、伦敦和纽约等地不停地上演。5年之后,它重新登上巴黎舞台,这一次,《卡门》受到观众狂热的欢迎。正像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所预言的:“《卡门》10年以后将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歌剧。”现在,《卡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卡门》是一部爱情悲剧。从曲调上来看,《卡门》具有形式严谨、旋律清新、色彩明快的风格,充分显示了比才的创作才华。歌剧中的音乐富于生活气息,旋律丰富优美,对剧中人物形象刻画细致入微,和声新颖大胆。在音乐节奏上,《卡门》强调剧情发展的对比和力度,生动、灵活而富于光彩。可以这样说,比才正是凭借《卡门》奠定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这部作品中,比才的配器技巧和音乐结构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充满异国情调的和声和大胆的配器为他赢得了名声,他在其中所运用的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和总谱阅读能力曾使当时的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感到震惊。

从某种意义上说,《卡门》是一个悲剧,这种悲剧意味既源于女主人公卡门之死,又源于《卡门》首次演出的惨败,更源于《卡门》的作者比才之死。因为即使人们能够欣赏他的《卡门》,却挽留不住一个天才的生命。从《卡门》被创作的那天起,它就注定是一个悲剧,一个永远无法被化解的悲剧。然而这部悲剧却是世间最美的,那份凄凉的爱情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美丽。《卡门》着力为我们上演了最美丽、最有魅力、最气势磅礴的感人场面。

《卡门》的音乐就更为人广泛熟知了,其中由《卡门序曲》、《斗牛士之歌》、《哈巴涅拉舞曲》等著名乐曲组成的《卡门组曲》,被人们口耳相传。20世纪最负盛名的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斯在60年代曾专门录制了歌剧《卡门》。有人曾问卡拉斯:“在你看来,卡门是个坏女人吗?”卡拉斯回答:“当然不是了,她是吉卜赛人,相信个人的命运前世注定,是无法改变的。卡门生活中的唯一道德标准是绝不做违心的事。”或许,正是这种对个性的执著追求感染着千千万万的观众,让他们为卡门哭泣。(林雪)

J. 求《卡门组曲》赏析

参考http://tieba..com/f?kz=205878941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