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文学赏析摘要

文学赏析摘要

发布时间: 2020-12-28 06:32:43

『壹』 用美学角度分析一个文艺作品,需要摘要和关键词,急用啊!谢谢~

[摘 要]长诗《荒原》是英国著名作家艾略特的代表作,在欧美现代文学史和诗歌艺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从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角度上看,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在这其中所蕴涵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抽象的象征主义美、突出的现实主义美、独具特色的意境美和结构与神话的完美结合。本文利用《荒原》这首诗的美学特点来直观地给大家展现一个美的方向[1]。同时通过对艾略特的诗歌的分析来了解外国的文化与思想的特质。
[关键词]荒原;美学;诗歌;艾略特
1、引言
托马斯.斯托姆.艾略特1888年出生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是新英格兰一个名门的后裔。父亲经商,母亲爱好写诗。少年时艾略特暑假常随父母从圣路易斯到麻省海边度假。美国中西部的密西西比河和新英格兰的大海在他童年留下深刻记忆,对他以后的诗歌创作带来不少影响。1906年,艾略特进入哈佛大学专修哲学,受哲学家乔治?桑塔雅那和新人文主义者欧文?白壁得的影响。他兴趣广泛,学习了梵文和巴利语言,对印度宗教也很感兴趣。虽然他在哈佛大学主攻哲学,但并没有一个哲学家,但他的哲学修养在文学家中却是出类拔萃的。他的诗歌创作部分得益于他的哲学涵养,为《哈佛拥护者》编稿和写稿。艾略特文艺观的最大特点表现在他的“客观对应物”理论中。他认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情感的唯一方式就是找出一种“客观对应物”,艺术的“必然”就在于情感外形的完全恰当[2]。 如在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当麦克白听到夫人的死讯时所说的话就是由某种“客观对应物”传达给读者的,而在《哈姆雷特》中,这“恰恰是欠缺的”。艾略特认为:可以充当“客观对应物”的东西包括掌故、意象、引语、事件、情境等等。这样,诗人在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寻找、描写这些“客观对应物”。他完成了关于英国哲学家F.H.布拉德雷的博士论文,但没能回哈佛大学接受博士学位。1909至1910哈佛杂志《哈佛倡导者》发表的他早期诗歌有着拉弗格诗歌的痕迹。1914年艾略特遇到了埃兹拉?庞德,并与他建立了亲密的文学和私人关系。他在法国和德国学习哲学和文学,柏格森哲学、法国象征派诗歌特别是拉弗格的诗歌均对他有影响。1917年,艾略特的著名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从反对浪漫主义角度提出“非人格化”学说。针对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是诗人感情的表现的观点,他认为主观的感受只是素材。要想进入作品,必先经过一道非人格化的、将个人情绪转变为普遍性、艺术性情绪的过程,将经验转化为艺术的过程。针对浪漫派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艾略特在“哈姆雷特”一文中认为“在艺术形式中唯一表现情绪的途径是寻找‘客观对应物’”,即“一套事物,一种形势,一串事件,它们是你想表现的那种特殊情绪的公式”;“只要这类东西一出现……那种情绪也就引发了”。这正是象征主义以特定事物来暗示情思的创作方法,对新批评家注重发掘文字中所暗示和含混不清的东西很有影响。因此,诗歌就成为一种象征,人们要理解作品的寓意就不再只限于读懂单词的意义,而必须掌握事物场景的象征意义。
2、荒原的艺术特色
艾略特是上世纪最伟大的现代派文学大师之一。即使今天审视艾略特,他仍不失大家风范。他的气质是美国人的气质,这是不可否认,难以掩盖的。他的许多作品深深地熔合了美国文化。这种双重的记忆性造成他诗歌的历史渊源;不是脱离美国的文化本土,而是不可阻挡的澎湃洗礼着诗人。他身上融注了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全球意识和超前意识,凝聚着批评家的机敏睿智和诗人的情感气质。在诗歌创作道路上,他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在20世纪的“荒原”上纵情奔驰,表现了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反叛精神。他的诗作《荒原》以哀婉悲凉的格调,抒发了现代人的“荒原意识”,达到了现代主义诗坛的巅峰。《荒原》是一部晦涩艰深的现代经典作品文本。艾略特不爱痛快淋漓地直抒胸臆,而是寓机智、讽刺与含蓄之中,说故道今,纵比横喻,用深化传说来投射现实。再加上没有完整的叙述,而是通过迂回的隐喻,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和精神世界的枯萎[3]。所以最初发表时,几乎无人能读懂,但大家又都被它迷住了。当代著名诗人、批评家阿伦?塔特说,他第一次读《荒原》时,一层意思也猜不透,不过他意识到这是一部伟大的诗篇。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认为在《荒原》的残片后面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象征构架,诗人用历史来烘托现实的感受,写出了现代人的空虚、厌倦和灵魂对解救的渴望。康德拉?艾肯认为《荒原》在叙述上的不连贯性变成了一个优势,认为这首诗属于一个“象征的层次”。同样,理查兹(I?A Richards)认为评论界极力重建《荒原》的“思维线索”的企图是徒劳的,因为此诗的逻辑并非理念的前后一致,而是感情上的统一。互不关联段落的效果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感情整体并导致意志的解放[4]。这些观点都是很有道理的。
笔者认为《荒原》这部长诗中,艾略特以其特有的方式写出了整整一代人的幻灭感,凝练地概括了战后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当时西方知识分子的一种没落情绪,表达了渴望从宗教上寻求精神出路的愿望并号召人们迅速觉醒来“拯救这个荒原”,使现代人在感情、精神和智慧方面重获生命力。《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精神的贫困以及宗教信仰淡漠而导致的西方文明的衰微。诗人笔下的“荒原”充满满目的荒凉:土地开逢,贫瘠,树木枯黄,冷落。处在荒原里的人精神一片死寂,好像到处都是骸骨的堆积,是不能开启的失落。印刻的文化也是毫无出路的,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失去爱的勾连。他们是相同的个体,却有如此的陌生,感情的交流跌入谷底只有动物的原始的欲望[3]。外部荒芜,内部空虚的境地,生是如此的不易。怎样让人得救,突出静寂的氛围,这需要精神的开荒,源源不断的,才能使人得救,逃离荒原,奔向新的世界。(句子很乱,请修改)诗中,艾略特至少引用了35个不同作家的作品与流行歌曲,插入了六种外语,包括梵文。艾略特模仿贝多芬晚期创作的包括五乐章的奏鸣曲的形式,将长诗分成五章,即“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从表面上看,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互不相连。因此,有人说《荒原》是艾略特“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片”。实际上,一条无形的情感主线贯彻全诗的各个部分,使该诗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各部分从不同的侧面服务于全诗的主题,缺一不可。第一章“死者的葬仪”描写了荒原的荒凉和现代人虽生犹死的状态;第二章“对弈”描述了上层社会和普通平民的空虚无聊和污秽的生活及精神状态,进一步阐述了现代人所陷入的精神危机;第三章“火诫”以人欲摇流的画面,说明了荒原存在的原因;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探讨了现代人沉沦的物欲原因;第五章“雷霆的话”展示了诗人对拯救荒原的积极态度,探讨了拯救荒原的途径。各部分均以拯救荒原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使诗的形式与内容达到统一。如果抽掉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会破坏全诗的整体完美性。正因如此, 构成《荒原》晦涩艰深的原因部分源于艾略特的直觉主义认识论和悲观主义的不可知论。《荒原》确实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深远的寓意,吸引每一代学人,每一流派的批评家从不同角度的诠释。这正是《荒原》作为一个文本所具有的永远的魅力和多重诠释的艺术价值[5]。

较贴切的一篇:http://www.lwenwang.cn/news_list.asp?id=20956
更多相似文章:http://www..com/s?wd=%C3%C0%D1%A7%D4%AD%C0%ED%C2%DB%CE%C4&pn=20&f=1

『贰』 求霈《中国文学的鉴赏》摘要总结

最佳答案 中国文学的鉴赏

袁行霈

一 滋 味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读懂是第一步,但仅仅读懂还不够,要能欣赏语言的巧妙、语言的美。中国有句成语叫“咬文嚼字”,似乎有点贬义。但文学鉴赏不能不学会“咬文嚼字”。元遗山《与张中杰郎中论文诗》云:“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这是文学鉴赏的经验之谈。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借助字典、辞典,然而字典、辞典只解释字词的意思,不可能把它的滋味告诉读者。一般的注本也不过是注出词义、典故。隐藏在语言深层的情韵,附着在词语之上的色彩,未必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得到。这只有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反复的玩味,才能逐渐体会。
例如“白日”,辞典注曰“太阳”。但熟悉古典诗歌的人都会感到这个词以“白”形容“日”,似乎强调了“日”的亮度;左思说:“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鲍照说:“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白日”是“太阳”,但是经过诗人反复使用后,它已带有一种光芒万丈的气象。王之涣的《登鹊雀楼》一开头说“白日依山尽”,虽然写的是夕阳,但因用了“白日”这两个字,仍给人以辉煌灿烂的感觉。
又如“东篱”,陶渊明《饮酒》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家院子东边有一道篱笆,下边种着菊花,这本是普通的田家景色。可是因为陶渊明是一位著名隐士,菊几乎成了他的化身,所以连带着“东篱”也有了远离尘俗的意味。
再看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四字既点明时令,又暗喻李龟年和自己两人的遭遇,还暗喻唐王朝的局势,含蓄蕴藉,大可玩味。
《论语·雍也》说:“伯牛有疾,子问之,自 脂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斯疾,重复一个“斯”字,孔子那种爱惜悲痛的心情充分地传达了出来。
《世说新语》记载名士的言谈举止十分生动,如《文学》篇中,“了不长进”四字就很传神,特别是那个“了”字,耐人寻味。
支道林初从东出,住东安寺中。王长史宿构精理,并撰其才藻,往与支语,不大当对。王叙致作数百语,自谓是名理奇藻。支徐徐谓曰:“身与君别多年,君义言了不长进。”王大惭而退。
小说戏曲中的词语,也有一些值得玩味的。《红楼梦》第四十四回,贾母骂贾琅:“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黄汤”就是“黄酒”,但用“黄场”往往有贬义。如《水 济》第十四回:“畜生!你却不径来见我,且在路上贪噇这口黄汤。我家中没得与你吃,辱没杀人!”元杂剧《朱砂担》第一折有:“我则是多吃了那几碗黄汤,以此赶不上他。”不该喝酒而喝了,酒后闯了祸,这时不用“黄酒”而用“黄汤”,别有一种趣味。
“没嘴的葫芦”,比喻不多讲话的人。葫芦这比喻使人联想到憨厚的样子,再加上“没嘴”,这印象就更强烈了。《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是没嘴的葫芦。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西游记》第三十八回:“他就是个没嘴的葫芦,也与你滚上几滚。”元杂剧《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么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将这些例句互相对照,觉得更有意思。
又如《红楼梦》第七回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初次与宝玉相见,凤姐也在场。当秦钟向凤姐作揖问好时,“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便探身一把携了这孩子的手,就命他身傍坐了。”这一段里“比下去了”四个字极其传神。除表示凤姐喜欢秦钟以外,还可看出凤姐对宝玉的爱。凤姐总以为别人都不及宝玉,经常拿别人和宝五相比,以往没有人可以比得上他,如今这秦钟一来就把宝玉“比下去了”。一个泼辣女人的形象立刻出现在读者眼前。
《水浒传》第三回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听罢,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腰子在手里,睁眼看着郑屠说道:‘洒家特的要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肉雨’。”这“肉雨”二字,金圣叹批曰:“千古奇文。”李卓吾批曰:“‘肉雨’二字惩地形容,从未经人道过。”袁无涯批曰:“‘肉雨’二字俗而典,莽而趣,便生后拳头雨点之根。”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功能是很奇妙的。然而语言的表现力又是有限的,即使是语言大师也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中国的文学家深知“言不尽意”的道理,所以特别注重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把那些微妙的意味寄诸言外,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中国文学的鉴赏,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滋味。

二 意 境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诗、赋、词、曲、小说、散文、骈文等各种文学体裁,以及绘画、音乐等艺术种类都可以创造出意境。注重意境的创造,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意境的形成,有赖于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二者的交融。或情随境生;或移情入境;或体贴物情,物我情融。有时意境很快就达到鲜明清晰的地步,有时需要在初始之境的基础上深化、开拓。《漫 叟诗话》说:杜甫的《曲江对酒》中的两句诗,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后改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改了三个字,意境遂大不相同。此诗是杜甫乾元元年在长安任拾遗时所作,他对肃宗既怀有幻想,又感到失望。久坐江畔,一种寂寞无聊之感袭上心来。“桃花欲共杨花语”,偏于想象,意境活泼,与此时之心情不合。改为“桃花细逐杨花落”,偏于写实,意境清寂,正好表现久坐无聊的心情。
诗词中鲜明的富于启示性的意境不胜枚举。“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后出塞》其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遏金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 陆安春雨初雾》)这些诗句,我们反复体味,即可进入那意境之中,获得美的享受。
有些抒情写景的散文和骈文,也有诗的意境。王勃的《滕王阁序》、柳宗元的《水州八记》、苏拭的前后《赤壁赋》等等,自不待言。即使是先秦诸子散文,如《论语》也有一些诗一样的片段。其《先进》篇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其他几个人都是直截了当地述说,只有曾哲是借一段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的: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害,咏而归。

这段文字就颇有意境。
戏曲有没有意境呢?也有。王国维说元杂剧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宋元戏曲考》)戏曲中的曲词尤其注重意境的表现。有些曲词善于描摹景物,烘托气氛,抒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王实甫《西厢记》里《长亭送别》一折中的两支曲子: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小说有没有意境呢?也有。如《聊斋志异》中的《绿衣女》,写书生于璟在庙里读书,夜间忽有一女子在窗外赞曰:“于相公勤读哉!”于方疑思间,女已推扉笑入。绿衣长裙,婉妙无比。于生爱之,遂与寝处。女妙解音律,歌声动耳摇心。一夕,女走后于生听到她呼救的声音,声在檐间,一大蜘蛛捉一物,哀鸣声嘶。于破网挑下,则一绿蜂将毙。“捉归室中,置案头。停苏移时,始能行步。徐登砚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几上,走作‘谢’字。旋展双翼,已乃穿窗而去。自此遂绝。”整篇小说都富有诗意,而末段尤有意境。
中国文学的创作既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当然也应该力求感受和进入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有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并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上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的境地。
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呢?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诗歌鉴赏需要运用想象和联想,已无须赘言,这里只讲讲戏曲的鉴赏。中国戏曲的表演有很强的虚拟性,乘车荡舟,骑马作战,扣门登楼,各种各样的动作都是由演员通过虚拟的方式加以表现,舞台上并没有真实的布景。那山山水水,干军万马,都要由观众自己去想象。而在读剧本的时候,眼前不但没有布景,而且没有演员,所见到的只是纸上的文字。读者要借助这些文字想象出舞台的情景,让死的文字一个个活起来,变成一些生动的场景。这样才能进入它的意境。

三 寄 托

中国文学本有托物言志的传统,《论语·子罕》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借松柏表现坚贞的人格。《离骚》里的美人香草,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操。有些作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也常常隐去真意,而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在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感怀”的作品中,不少是这样的。因此鉴赏中国文学,必须注意有无寄托,如果有寄托,就要进一步弄清是什么寄托,透过表层的意象,体察作者真正的思想感情。如李商隐的《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进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阴非 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这首诗以为雨所败的牡丹象征自己,咏物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曲折而细腻地表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又如元代诗人王冕的《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笔下这株白梅高洁绝俗,而又不孤芳自赏,它愿意把自己的清香贡献出来,以加快春天的到来,寄托了诗人的理想。
在散文中有寄托的作品也不少见。韩愈的《杂说》四(《马说》)借着不为人知的千里马寄托了寒士的不平。周敦颐的《爱莲说》,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寄托自己的情怀,都是显而易见的例子。
然而,我们应该避免穿凿附会,把那些并无寄托的作品说成是比兴寄托之作。这只能破坏鉴赏的趣味而无助于对作品的理解。汉儒对《诗经》的解说就犯这个毛病。例如《关眼》明明是一首情歌,却被解释为“后纪之德也”。清代陈沆用汉儒解诗的方法,笺释汉代至唐代的诗歌,也有不少穿凿附会之处,如汉乐府《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陈沆说:“此忠臣被谗自誓之词!”显得迂腐可笑。

四 博 采

中国文学的鉴赏,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博采中国文化各个领域的知识,可以提高鉴赏的能力。例如诗歌的鉴赏,可以借鉴绘画、书法理论的地方就很多。清代王原祁论山水画说,用笔须“毛”,蔡 岂论书法艺术讲究“涩”,诗歌评论家论诗歌艺术讲到“拙”,我们可以互相印证。叶燮《原诗》论汉魏之诗说:“其工处乃在拙,其拙处乃在工。”陈师道《后山诗话》评刘禹锡的一首诗说:“语虽拙而意工。”袁枚《随园诗话》说:“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画家所谓“毛”,书家所谓“涩”,诗家所谓“拙”,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
中国传统的艺术讲究一个“虚”字,虚处见实。画家往往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让观画的人自己去想象补充。清初画家 宣重光《画签》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书家和篆刻家讲究“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中国文学追求言外之意,正是虚处见实,计白当黑,让读者在无字之处看出字来,进而领悟作品的情趣。如果对中国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篆刻艺术有所了解,就会有助于对中国文学的鉴赏。

『叁』 你好,请问在论文中(文学评论)摘要,目录,前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的正确顺序是这样的吗

差不多是这样的顺序。更细一点的是这样的:中英文题目;中文摘要,关键字,英文摘要,关键字,目录,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有的最后还要加Acknowledgements

『肆』 文学论文摘要怎么写

本科毕业论文摘要怎么写?学术堂分三个部分来告诉你:
1、应该怎么写
1)文字简明扼要:文字必须十分简练,内容需要充分概括
2)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切不可加进文摘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
3) 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句型应力求简单,慎用长句。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
4)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
2、不应该怎么写
不能冗长,少写无关的东西,语句不能含糊不清。论文摘要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1) 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 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4) 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

『伍』 文学论文的摘要

文学论文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为此,我国的科技期刊近年来陆续采用结构式摘要,明确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一、结构式摘要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四部分
1、目的(Objective):简明指出此项工作的目的,研究的范围。
2、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做法,包括对象(分组及每组例数、对照例数或动物只数等)、材料和方法(包括所用药品剂量,重复次数等)。统计方法特殊者需注明。
3、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主要结果(需注明单位)、数据、统计学意义(P值)等,并说明其价值和局限性。
4、结论(Conclusion):简要说明从该项研究结果取得的正确观点、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推广前景。中、英文摘要前需标明中、英文文题,作者姓名(至多3名)及作者单位(邮政编码)。英文摘要应隔行打字,以便修改。
二、摘要的写作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陆』 怎么写文学论文的摘要

《学术月刊》的总编给我们讲过,论文摘要关键是要独立成文,包含与论文同等的信息量。
网络“论文摘要”写的不错,可以看下。

『柒』 (文学)论文摘要翻译

译文:
Marcks with many outstanding literary works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o the deep and original view of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 pursuit in the world. Marcks's works is rooted in Latin America, exposing the authoritarian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Latin America'sindifference, the author reflects on the free, democratic hopes and aspirations. "The evil hour" as the first Marcks prize winners, the text combines the usual "news literature" writing and "lonely soul" of the theme, show the "loyal to the reality," intervention "reality" basic concept of literature.Through Marcks's early works "evil hour" of realistic literature author's view, news writing techniques, on the loneliness them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literary creation and literary theoryof our research.

『捌』 摘抄文学论文摘要,并写读后感

透明的溪水,明净得就像母亲的眼睛.
春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斑斓;
夏天,你的眼里内是一片浓绿;容
秋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澄碧;
冬天,你疲倦了——合上眼睛,也停止了唱歌.
你摄取蓝天的云朵、黄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还留下我儿时的身影.
呵!这溪边沙沙作响的甘蔗林,带甜味的风,曾把我童年的梦吹拂!我躺在你的身边,感到靠在母亲胸膛上的幸福……
你是我们生活里的一支古老的歌——
你望见骑毛驴的迎亲的队伍来了,几支唢呐奏出悲哀的音乐;你望见几个壮实的汉子,抬着笨重的木棺来了,把老人送上山坡;你也听见:山脚下的独轮车,带着吱吱哑哑的声音,在贫穷的土地上呻吟而过……
如果没有你,谁给我们留下自然的彩色;谁给我们记载山民的悲哀和欢乐呢?
透明的溪水,你给了我一双能够分辨色彩的眼睛.
当我在你身边,发现自己成为一个少年时,就不得不远行了.
你像养育我的母亲一样,送我出山吧!

『玖』 文科类文学方面毕业论文摘要和前言怎么写

摘 要
一、摘要概念
摘要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是全文的精华,是对一项科学研究工作或技术实践的总结,对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结果的概括。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二、摘要所包含的内容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三、书写摘要的注意事项
1、摘要必须回答“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说明了什么”等问题。
2、摘要中的目的、方法、内容、结论四项内容各自所占的篇幅大体比例一样
3、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4、客观反映原文内容,要着重反映论文的新内容和特别强调的观点。
5、摘要宜采用第三人称过去式的写法(如“对……进行了研究”,“综述了……”等;不应写成“本文”、“我校……”等)。摘要一般不分段。
6、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7、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应重点突出、逻辑严谨、反映全貌。
四、字数要求
300字左右

前 言(引言)

一、前言概念

前言:也称引言,是论文正文开始前介绍论文背景材料的文字,是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
二、前言包含的内容

第一层由选题的缘起、目的、意义、主要方法、涉及的范围,其中还包括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
第二层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前人取得的成就和留下的知识空白及问题,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动机与意义;
第三层研究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新论点并指出本研究工作的先进性、科学性、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最后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
三、书写前言的注意事项
1、标准规定六不:不与摘要的语句雷同。不是摘要的解释;不解释基本理论;不推导基本公式;不介绍基本方法;不重复教科书上已有的内容。
2、在前言中,第一个层次往往占去大部分篇幅。对研究背景和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研究目的可能会比较简短。
3、前言与摘要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摘要中必须把主要研究结果列出,而在引言中(如果摘要与正文一同登出)结果则可以省略不写,这是因为正文中专门有一节写结果,不必在引言中重复。
4、写作步骤:简单介绍一下某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意义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接着对文献进行回顾。然后介绍自己的研究动机、目的和主要内容。至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论文的组成部分则可以完全省略,
四、字数要求

一般5000-8000字的论文,前言250-300字左右。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