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名句
❶ 《文化苦旅》出自李贺的诗一句名句是什么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不是李贺。
❷ 李贺《马诗》中的名句。急急急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❸ 李贺苏小小墓中的名句
名句是: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苏小小墓》 唐. 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❹ 李贺《李凭箜篌引》的名句是哪句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说明她技艺高超
❺ 李贺《梦天》诗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为什么会成为名句,好在哪里”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两句,是诗人“回头下内望人寰处”所见的容景色。“齐州”指中国。中国古代分为九州,所以诗人感觉得大地上的九州有如九点“烟尘”。“一泓”等于一汪水,这是形容东海之小如同一杯水打翻了一样。诗人尽情驰骋幻想,仿佛他真已飞入月宫,看到大地上的时间流驶和景物的渺小。浪漫主义的色彩是很浓厚的。
❻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贺的名句,为何下一句要到宋朝才被写出
因为当时的文人才子将这句诗单独摘出来作为上联,让别人做下联来对,但是想对出工整的下联很难,一直到宋朝,石延年在酒席上对出了“月如无恨月长圆”。
李贺才情至高当时无人可比,也许正因为天赋的异于常人使得他只有短短二十七年的光阴,而这二十七年的创作也一直流传后世,为后世文人所咏颂。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却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人惋惜他的英年早逝,只能在他的诗中找寻他并体味他的才情。
❼ 李贺那句很有名的诗是什么来这,就一句,千古名句
1、黑云压城城欲摧
2、雄鸡一声天下白
3、天若有情天亦老
❽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忠的名句是什么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内)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容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❾ 《梦天》(李贺)名句
来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源千年如走马。
【翻译】: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俯视人间,时间是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出冷眼看待现实的态度。)
❿ 李贺诗中的名句和名句的赏析
李贺诗歌的病态美
(发布时间:2006-04-17 15:54:09 作者: ) 点击次数: 1002
一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氵是) 始闻为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能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昭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这是《全唐诗》所记载的李贺生平。他短短的一是生留下为数不多的诗篇。“诗四卷,为集一卷”,像上空中倏忽飞逝的流星一样,强烈的光芒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后世诗歌的发展,又是构成这种印象和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
病态美就是一种不健康的美,如黛玉颦眉,西子捧心之类。表现于诗歌,则举凡无批判地描写阴森,死亡,伤感,怪诞,色情等所产生的艺术效果都是属于病态美。它是诗人用病态的心理观察世界的结果。李贺诗歌大部分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也有不少诗歌存在着病态美。诗人杜牧在《李长吉诗歌序》中说,李贺的诗歌“云烟绵连,不足为其态也;春之盈盈,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族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阝多)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噬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后三种中,就包含了病态美的成分。
从李贺思想艺术整个倾向来说潜存着一种冷热两极转化的生动的精神力量。由于他的出身,教养,生活遭遇和短促的生命,影响了他获得广阔的生活见识,他往往以跳跃性的幻想与多变化的感情色彩,去涂饰有限的外部世界,去安慰创痛的心灵。这样,李贺诗歌的病态美是生动的,也是独特的。首先,李贺相当一部分诗歌无批判地甚至是沉醉地描写了阴森和死亡。正如王思任所云:“人命至促,好景尽虚,故以其哀激之思,变为晦涩之调。喜用“鬼”字,“泣”字,“血”字,“死”字。”(《昌谷诗解序》)例如《苏小小墓》:“幽兰露,如泣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上,风吹雨”。通篇从幻想的幽灵着笔。上四句说墓旁的露水珠是死者的眼泪,没有可以绾结的同心,就连坟头的烟花也是不堪剪撷。“草如茵”以下四句,从眼前的景物幻想到鬼的服用。“油壁车”以后写磷火幽明,凄风冷雨,而心爱的人死后还在等待着他。诗人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凄幽的艺术境界。类似的境界还有:
“漆炬迎新人,幽旷萤拢拢”。(《感讽》之三)
“贵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杳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
“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天思遭衔齿,所以致之然。”(《公无出门》)
李贺常常想到死。他认为“几回天上莽神仙”(《官街鼓》),“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神仙是会死的。他认为“津头送别喝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十二月乐词》)。山也是会死的。他认为对于人,只有死亡才是解脱:“帝遣乘轩灾自灭。”(《公无出门》)这些诗句中不仅没有鼓舞人的力量,而且可能使人陷入人生生命的迷团,难以自拔。
李贺诗歌的病态美还表现在怪诞的境界。朱熹说过,“李贺较怪些子,不如太白自在”(《朱子语类》)。其实,李贺的怪诞,正是其独特的病态美。在李贺之前,没有别的诗人用“白狐向月号山风”(《豁晚凉》)去表现深秋静夜,用“蛇毒浓凝洞庭湿,江龟不食衔沙立”(《罗浮山人与葛篇》)去形容酷暑炎天;也没有人用“背去八卦称神仙,邪鳞顽甲滑腥涎”
(《拂舞歌辞》)去描写高洁的神仙;用“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去比喻闪烁的火光。这些奇怪的境界,只有一个有异常心理的诗人才捕捉得到。李贺诗歌的怪诞确实具有美的力量。唐诗写音乐,白乐天《琵琶行》用珠落玉盘,急雨私语状琴声,为千古绝唱;而李贺《李凭箜篌引》用“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比喻箜篌乐音,却焕发异彩。其吸引人的奥秘,其别于乐天的匠心也就是怪诞。表面上看,他是 以得于听感的碎,叫,泣,笑去形容听觉,其实不然。试问,谁真正听过玉碎,凤叫,芙蓉泣,香兰笑呢?自然没有。有的只是对这些事物视觉上的美感。诗人以视觉状听觉,即以不可能有的听觉状现实的听觉,此是一怪。昆玉、凤凰、芙蓉、香兰,事物极美好,声音却是碎、叫、泣、笑,极大的不协调,此是二怪。类似这样的怪诞美的诗句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的。
李贺诗歌的病态美还表现为过分的伤感。在景物上涂抹主观的伤感色彩。这样的句子在五卷诗中比比皆是。如:“兰脸别春啼脉脉”(《梁台古意》);“山茔泣清漏”(《感讽》其五)“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行》)即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这样的千古名句,正是李贺以极度悲伤上午病态心理创作出来的。
李贺写自己的心境,也产生一种令人同情的病态美。如“我当二十不得意,一生愁谢如枯兰”(《开愁歌》),“长安有男儿,二十心以朽”(《赠陈商》)之类,这些句子具有独特的美感,使人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五卷诗中还有一些宫体艳情之作,如《恼公》,《花游曲》,《难忘曲》,《洛妹真珠》等。内容空乏,风格卑下。而且如“今朝醉城外,拂景浓扫眉。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舞群香不暖,酒色上来迟”(《花游曲》)等句还给人轻浮庸俗的感觉。但是 ,李贺的恋情、闺怨诗中有些并不庸俗也不丑恶。反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羽化成仙的感觉。这些艺术境界尽管是软弱无力的、是病态的,如《美人梳头歌》:
“西施晓梦绢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辘轳咿呀转鸣玉,惊起芙蓉睡不足,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牙床。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妆成[髻下换妥(音我)][髻下换隋右(音妥)] 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这首诗写美人情态,铺陈细腻,而兴寄很深。有人评价说:“结尾‘樱桃花‘三字才点睛:花至樱桃,好春尽矣;深闺寂寂,亦复何卿!”“从来艳体,亦当以此居第一流。”的确,这首诗的艺术造诣是很高的。
三
诗至中唐,白居易创通俗诗,韩愈创硬体诗。韩派有很多名人,著名的有张籍、樊宗师、贾岛、孟郊、卢仝、李翔,李贺等人。韩派为反对熟软,为求去陈立新,诸人都从一个方面寻找题材,如孟郊贾岛专为穷寒,卢仝专为怪奇,而李贺专为阴暗鬼趣,诸人穷搜苦索,各自成家。李贺比诸人更为奇特的是他幼年就有文名,韩愈、皇甫是亲去面试,李贺当场赋诗一篇,题为《高轩过》,二人大惊,为之揄扬,李贺名大著。
李贺擅长乐府作歌诗数十篇,乐工无不讽诵。但他负才不遇,非常轻佻傲慢,时人也合力排挤他,他愈被压抑思想愈孤僻,诗意也愈深刻,特别是说到荒墓野鬼这一类极端消极的事物上,诗句也就极端精彩。李贺诗中用事丰富,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这和元白体诗人不必读书也能编造诗句、出口成章、满篇锦绣大不相同。他每天骑驴出门游览,小奴背一个锦囊跟着走,大概愈是荒野古墓,萧瑟凄凉的地方他愈爱去游览,墓上的颓景和墓下的死骨,都是他苦吟索句的材料。如在《秋来篇》:“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他的想象力不亚于李白,不过李白满脑子神仙,神仙是最自由的幻想人物,因之李白的诗充满了飘飘凌云的快乐情绪,李贺却相反:“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就皆肉马,不解上青天(《马诗》二十三首)。”这一类反对求仙的诗在五卷诗中并不少见,他既不信天地间有神仙,承认死的不可避免。他在死的方面还运用想象力,犹如李白在神仙方面,同样获得了成功,不过长生与死亡大不相同,二者的境界也就大异了。
李贺诗句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上云乐》);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秦王饮酒》);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扬生青花紫石砚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这些佳句并不比李白的佳句差。朱熹评李贺诗说:“贺诗巧”,“巧”字用的非常恰当。李贺的佳句大抵从实地观察中得来,又加以锻炼工夫,得句往往奇巧。好似高手摄影师选择最适当的地点,摄取全部胜地的精华。如《南山田中行》:“荒畦九月稻见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写荒野景物,历历如在眼前,足见他确有实际经历,并非全凭臆想。他不像一般人那样先有题目,然后作诗,并且拘泥于篇章格律。他是在实际观察中遇有好题材既写成几句,回家后才凑足成篇,因之一篇之中常有警策句。
韩愈一派诗人都主张苦吟以去陈言,成绩最高的当推李贺,别人不能造新言以去陈言,李贺所作不就仅言语清新,而且立意也不同于流俗。他敢于指责唐宪宗求神仙,对恶政一些不满的表示。如《猛虎行》:“泰山之下,妇人哭声,官家有程,吏不敢听”。又如《感讽诗》:“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越女拜县官,桑牙今尚小。会待春日宴,丝车方掷掉。越妇通语言,小姑具黄粱。县官踏餐去,簿吏复登堂。”本诗讽刺催科的急暴,蚕事刚起,县官就亲自来催租,饱餐一顿黄粱饭去了。接着簿吏又来催,自然也得饱餐一顿饭才走。他不孟郊,贾岛等人多少有些政治见解,也多少有点独立精神。《致酒行》说:“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咽。”“幽寒”当然是指孟郊贾岛一类人的苦寒诗,他自己有驽云的高远志向,不屑为“坐而呜咽”的幽寒人,但又深恶痛绝于元白等人的熟烂诗,这是最符合韩愈等人务去陈言的宗旨。因此此派当推李贺为传衣人。
四
李贺某些具有病态美的诗歌是在憎恨现实却又无力改变现实,转而厌弃现实的情绪下创作出来的。生活道路上的艰难险恶,家境的贫穷清寒,身体状况的百病缠身,生活面的狭窄限囿,使鬼才李贺心复凌云之志却又时时不得展其大鹏之翼。李贺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由极盛急转而衰的阶段,统治集团的昏庸腐败,争宠夺权,相互倾轧,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使得战乱频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正是诗人痛苦感叹的原因。如《南园十三首》其六说:“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同时由于朝廷屡兴边兵,重武生,轻文士使得斯文沦落,文人不幸。这在其《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反映:“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他把他的痛恨,悲伤,害怕,郁闷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的五卷诗集中。王国维在《静安先生遗书》中说李贺的诗歌是:“以生活为炉,苦痛为炭,而铸其解脱之鼎”。在这样的诗歌中存在病态美,自然是不足为怪的。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病态美只是李贺诗中的一个侧面。李贺还有很多诗作热爱生活,追求理想,迸发出理想青年的火花。尤其是以《老夫采玉歌》,《黄家洞》,《平城下》,《感讽之一》。这些诗篇,比较直接地描写了被奴役者的疾苦,敢于对置人民于水深火热的凶恶的统治者展开无情的批判 ,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一切所谓美的东西,都有形式的自然美。而艺术家表现这个自然没的第二个形式—艺术美,又各有相同。如些人和景物的相得。孔稚圭在《北山移文》中假借北山英灵之口,些人在山则风物析遭知己,人出山则风物嗒如丧偶。“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涧户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这里的艺术美,给人以悲凉的感觉,但却是人之常情。而李贺《十二月乐辞 二月》则说:“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山里风物都僵死了。这里的艺术美,给人以病态的感觉。李贺诗歌的病态美,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唤醒人的麻木和粗俗,逼人仔细品尝生活的滋味,让人陷入深深的精神痛苦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就如在狰狞的黑夜里等待黎明的到来,在阴冷的雪夜里期盼炭火的温暖,让人对未来有很强的渴望,置于死地而后生。
无庸讳言,这种病态美是构成李贺诗歌独特艺术价值的要素之一,使他的五卷诗集跌宕起伏,摇曳生姿;给人以奇伟瑰怪,旖旎清新之美感我们不应拘泥于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难道仅仅因为效颦东施的之丑而否定捧心西子的美貌吗?
最后,我想以杜甫的一首诗来结束对李贺的评价:“王扬卢洛当时题,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李贺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