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邕州赏析

邕州赏析

发布时间: 2020-12-26 03:33:25

Ⅰ 李白上李邕赏析50字

上李邕古诗赏析

诗人通过大胆的幻想和强烈的夸张,把“其翼若垂天之云”、回“背答不知其几千里”的大鹏,表现得雄伟庞大,不可一世,表现了自己与旧势力作不调和斗争的顽强性格,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特征。

【注释】

①上:呈上。
②扶摇:由下而上的大旋风。
③假令:假使,即使。
④簸却:激扬。
⑤沧溟:大海。
⑥恒:常常。
⑦殊调:格调特殊。
⑧大言:大话。
⑨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尊孔子为宣父。

【译文】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
世间人们见我老是唱高调,听到我的豪言壮语都冷笑。
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

诗句赏析

李白《早发白帝城》赏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
白帝,古城名。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三峡是著名的长江天险,郦道元《水经注》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一千二百余里,虽乘奔御风,不为疾也……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大诗人李白乘舟经三峡顺流东下,见此高江险峰奇景,挥笔写下了这首《早发白帝城》七言绝句。
李白是在前人已有佳篇的情况下写作的,比较这一诗一文,很有意思。“朝辞白帝彩云间”,三峡是以白帝城为起点,东迄湖北宜昌。“白帝”而曰“彩云间”,不仅是写“朝辞”时的美丽景色,更主要的是写白帝城地势的高入云霄。我国整个地形是西南高,东南低,长江的上游与下游倾斜度很大。因此,船从上游往下游开,水流很急,简直是从高处往低处“俯冲”下来,滔滔江水就象一匹脱缰野马在狂奔。因此,“彩云”的渲染为散文中所没有,却绝非闲笔,起手即高据地步。有顺流而下一泻千里之妙。
“千里江陵一日还”。上句“朝辞”接连这一句“千里”“一日还”,实际上檃括了《水经注》这段文字:“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一千二百余里,虽乘奔御风,不为疾也。”不过李白用“千里”和“一日”的悬殊作对比,千里的空间距离,行船只化一天功夫,对比强烈,给人以极其深刻鲜明的印象。当然它的艺术效果就不是平铺直叙的散文笔法所能有的了。因为这一句已充分写出瞬息千里的船速,而写诗要高度集中,“虽乘奔御风,不为疾也”之类的话就不必要了。诗就是要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思想感情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读这两句诗,令人浮想联翩:它使我们想象到三峡“两岸”是数不尽的“万重山”,也就是散文中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它又使我们想象到,在这“两岸连山”的峡谷中间,江水奔腾呼啸,滚滚东流。一叶扁舟顺着江水,箭般地飞驶而下。它还使我们想象到此时飞舟上的人,两岸的风景一闪而过,耳边只听得山间猿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就在这浑然一片的猿声中,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诗中“猿声啼不住”,也就是《水经注》中所写的:“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散文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这里“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猿声”。诗人则巧妙地把猿声放在行舟的现场来写,通过舟中人的感受来写。创造出一个新的艺术意境,使人如身历其境,这就把高峡行舟,惊险迅捷的景象写活了。
这首诗作于李白遇赦东归途中,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因此诗的感情是欢快的,与散文中所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的调子异趣。如“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个“还”字,意味深长。因为江陵并非李白的家乡, 而李白却俨如回乡那样感到兴高采烈,这就隐隐透露了他遇赦的喜悦。“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个“轻”字,也很传神,它固然指船的轻快,也透露出诗人此时心情的轻快舒畅。就全诗而言,诗笔奔放,快船快意,洋溢欢悦豪情,正为当时诗人欢快心情的写照。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此诗说:“四渎之水,惟长江最为迅急,以万山紧束,地势复高,江水若建瓴而下,舟行者帆橹不施,疾于飞鸟。自来诗家,无专咏之者,惟太白此作,足以状之。”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也这样评论道:“读者为之骇极,作者殊不经意,出之似不着一点气力,阮亭推为三唐压卷,信哉!”上面谈到《水经注》上那篇散文,是描写三峡风光最著名的奇文,而李白以诗的形式表现三峡行舟,亦成千古绝唱, 比较这一诗一文,对我们理解诗与散文不同的创作方法是有启发意义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

[译文]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讲析]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成: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

导读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作者简介

贺知章,唐朝诗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宫至秘书监。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上,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享年86岁。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神龙年间(705—707)已名扬京城。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贺知章邕容省闼,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两人也经常同游,“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施宿《嘉泰会稽志》)贺知章以草书名世。《述书赋》中赞其草书“落笔精绝”,“与造化相争,非人工即到”吕总《续书评》则以为“纵笔如飞,奔而不竭。”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将其喻为王羲之,有言“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卢象《送贺监归会稽应制》诗“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违羁王献之。长安素娟书欲偏,工人爱惜常保持。”则喻其为王献之。当时人们还将其草书与秘书省的落星石、薛稷画的鹤、郎馀令绘的凤,合称为秘书省“四绝”。然而贺知章的书法存世极少,现可见的草书作品只有《孝经》,其用笔酣畅淋漓,点画激越,粗细相间,虚实相伴;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章法犹如潺潺流水一贯直下,充分地体现了他那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贺知章的草书,拉开了盛中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此外贺知章也擅楷书,有《龙瑞宫记》传世。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Ⅲ 咏柳 赏析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成: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

导读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作者简介

贺知章,唐朝诗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宫至秘书监。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上,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享年86岁。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神龙年间(705—707)已名扬京城。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贺知章邕容省闼,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两人也经常同游,“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施宿《嘉泰会稽志》)贺知章以草书名世。《述书赋》中赞其草书“落笔精绝”,“与造化相争,非人工即到”吕总《续书评》则以为“纵笔如飞,奔而不竭。”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将其喻为王羲之,有言“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卢象《送贺监归会稽应制》诗“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违羁王献之。长安素娟书欲偏,工人爱惜常保持。”则喻其为王献之。当时人们还将其草书与秘书省的落星石、薛稷画的鹤、郎馀令绘的凤,合称为秘书省“四绝”。然而贺知章的书法存世极少,现可见的草书作品只有《孝经》,其用笔酣畅淋漓,点画激越,粗细相间,虚实相伴;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章法犹如潺潺流水一贯直下,充分地体现了他那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贺知章的草书,拉开了盛中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此外贺知章也擅楷书,有《龙瑞宫记》传世。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Ⅳ 帮忙赏析一下《寓壶源僧舍三绝》

第一句诗写室外复之景,诗人以声与色制反衬出僧舍环境的幽暗寂静,反衬出诗人夜读《离骚》所产生的复杂心情。

“风檐淅淅”写吹到屋檐下的淅淅风声,以声衬静,有力渲染出僧舍幽静的氛围。“褪新青”写草木在风声中渐渐消退了青青之色,用色彩的变化表现出秋天的悄悄降临。

残字写出光线的暗淡,写出时间已近深夜 ,写出当时的气氛很凄凉,残灯之下,世人的视力能翳而复明,表现出诗人读书时精神的专注。

(4)邕州赏析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

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Ⅳ 窗下 洛夫的赏析

不论是读诗还是写诗,我们首先都得感受诗歌之美,而感受诗歌之美最关键的就是要有美学的修养,培养美的概念,培养一种审美的心态。下面,我想跟各位提出两点中国传统美学观念来谈一谈。

主讲人:洛夫(著名诗人,曾获北京“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等。)

洛夫谈诗歌中的传统美学

A.何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我在读中国唐诗的时候就看到柳宗元有一句话,这句话是在他的一篇文章——《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中提出来的,他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右军”就是王羲之,“兰亭”就是《兰亭序》。柳宗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兰亭序》里面的景物之美不会自己本身彰显出来,如果不是碰到王羲之的话,那么这些清流、修竹只不过是一些荒芜之物,终将在空山中湮没掉。也就是说我们平常所看到的自然景物,它本身无所谓美不美,如果要成为美的话就必须通过人的一个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唤醒它、点亮它,使它从实在的东西变成一种意象,变成一个感性的世界——一种掺加了诗人的个性、思想和情感的一个世界,这个意象世界也可以说就是诗的境界。

B.解读诗歌《因为风的缘故》的“意象之美”

为了把这个理论解释得更清楚一点,下面我要采用我自己的诗来举例说明。请看《因为风的缘故》。

“昨日我沿着河岸

漫步到

芦苇弯腰喝水的地方

顺便请烟囱

在天空为我写一封长长的信

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

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

稍有暧昧之处

势所难免

因为风的缘故

此信你能否看懂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务必在雏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

赶快发怒,或者发笑

赶快从箱子里找出我那件薄衫子

赶快对镜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妩媚

然后以整生的爱

点燃一盏灯

我是火

随时可能熄灭

因为风的缘故”

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首情诗,是我在1981年写给我的妻子的。这首诗有两种解读,第一个主要是把它当做一首情诗来读,它表现男女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欲说还休的情愫。

现在我们来看第一节,“顺便请烟囱在天空为我写一封长长的信”,至于信的内容是什么?我没有明说,只说“我的心意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究竟是什么心意?也许只有你知道,可是给风这么一吹,那份心意就变得更加暧昧了。所以我认为情诗就应该写得很含蓄,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意在言外,正如李商隐的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二种解读就稍微有点不同了。我们必须把这份情感扩大来看,当做一首感悟生命、体验人生的诗来读,不仅仅限于两个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事。读了这首诗以后,可能会使你有点情绪低落,使你沉思,发人深省。比如第二节好像在讨论生命哲学,说的是岁月无情,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我们要好好珍惜。“雏菊”象征着人生的秋天,你要在衰老之前赶快该发笑就发笑,该发脾气就发脾气。我们的岁月、生命就像握在手中的沙子,还没有数清楚便漏得差不多了。在生命消逝之前,赶快细细回味一下我们曾经拥有的美好的青春,那就是“赶快从箱子里找出我那件薄衫子,赶快对镜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妩媚”这两句诗的含义。

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享受美好的现在,生命之火,爱情之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各位不要小看这个“风”字,它的概括性很大。“风”可以解释为一种偶然的一种机缘,也可以象征着一种力量,风是天地间真气的流动,使得自然界生机蓬勃,有时候风是翅膀,载着我们的梦想飞翔,有时候风是一面旗帜,引导着我们奋勇前进;但“风”也是变幻莫测,像我们的人生一样难以掌控。因为风的缘故,春天醒了,因为风的缘故,万物为爱而滋长,因为风的缘故,天地有情而长久。

前面我已经提到了诗歌最基本的观念:诗歌是一个意象世界的呈现,一首诗,它不在于解说、描写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世事经由诗人的想象去创造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心灵世界,这个心灵世界就是一个意象世界。《因为风的缘故》这首诗最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由形象的语言构成的意象,像“芦苇弯腰喝水”和“请烟囱在天空为我写一封长长的信”。

芦苇与冒烟的烟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景物,本身并没有美的素质,但是通过一个诗人的想象,也就是一种审美的活动,可以使得草本植物芦苇有了生命,有了个性,它可以“弯下腰来喝水”;经过诗人的发现、唤醒和点亮,使得烟囱这种死的东西活了起来,它冒出的烟随风袅袅飘去,就像在天空写一封长长的信一样,于是这两个形象就有了生命,有了美感。总而言之,芦苇也好,烟囱也好,它本身无所谓美不美,而它们的美是我在把它们变成意象之后才得以彰显出来的,这就是柳宗元说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意思。

洛夫谈传统美学中的“无理而妙”

A.中国现代诗的“非理性”探索

传统美学的另一观念,叫做“无理而妙”。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的先锋诗人中流传着一句话:“诗歌止于语言。”这是一种语言实验论。法国的诗人马拉美曾说过一句话:“诗不是用思想写成的,而是用词语写成的。”这句话我只接受前半句,却并不完全认同后半句。我相信诗还是一种有意义的美,但是这种意义并不等同于思想,而是一种意蕴、境界以及一种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实质内涵,或许接近孟子所说的“充实之为美”。总而言之,我认为诗歌不只有语言,更有语言背后那美妙深远的含义。

诗歌与散文不同的地方就是散文的语言形式通常是一种载体,它里面表现的是一种思想、情感,这个载体与它的内涵是可以分开的,但是诗歌就不一样了,诗歌的语言与内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打个比方来说,散文好像走路,诗歌好比跳舞,走路的目的达到了以后,走路这个动作就已经不重要了,而舞蹈刚好相反,它是美的动作所形成的美的旋律,舞者与舞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舞者停止了,这个舞就消失了,诗就是这样的情况。

基于以上这些观点,数十年来我有一个构想,就是以中国的传统美学为基础,再参照西方现代主义,尤其是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和表现方法,建构一个符合我们汉语特性的中国现代诗,这是我几十年一直不断地实验、论证、创造的一个新的诗歌形式——中国现代诗。首先我要做的是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去寻找参照系数,从古人的诗中去探索超现实的元素,结果我从古代诗人李白、李商隐、孟浩然,甚至于杜甫等人的作品中发现的一种跟西方超现实主义性质很相似的一个因子,那就是“非理性”。

B.中国古诗中的超现实主义

在古人的诗歌中,我还发现了一种了不起的、非常奥妙的、绕过了逻辑思维直接触及到生命与艺术本质的东西,后来有人就称之为“无理而妙”。“无理”就是非理性,这个东西是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超现实主义两者十分巧合的内在因素,但是如果仅仅是“无理”,我认为恐怕很难使艺术诗在艺术上获得一种有机性和完整性。中国诗歌高明之处就是在这个“妙”字,换句话说,诗歌决不止于“无理”,它最终必须达成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和效果。我们不能不承认李白的诗已经达到一种绝妙的境界,比如他的《下江陵》这首诗就妙不可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大家都觉得这首诗很妙、很好,我们认为这首诗绝妙之处就在它的“无理”。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当年李白因为牵涉到一个政治案件被皇帝流放到夜郎这个地方,经过四川,走到白帝城时,突然接到赦免他的圣旨,他感到无以言喻的惊喜,于是乘船下江陵回家。这首诗表现了他当时马上要回家的那种喜悦、畅快的心情。往往人一激动、高兴起来,灵感也随之而来,这首诗真可以说是神来之笔。我们稍微简单分析一下这首诗,看看这“无理而妙”之处在哪?

第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早上辞别了白帝城,白帝城是在彩云缭绕的高高的山上,这是很现实的场景,不过用的手法是比较夸张一点。第二句就不得了了,“千里江陵一日还”,采用的是一种超现实的想象,表现的是一种“无理”的趣味。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又是用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的描写,到第四句“轻舟已过万重山”也是超现实的想象的,表现一种“无理”的趣味。

我年轻时读这首诗觉得非常新奇有趣,李白描写三峡的水流之急,船行之快,就像飞快的电影镜头,使人读起来几乎有种晕船的感觉。明明知道诗里面的场景违背了事物的常理,“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表现了对实践经验的悖离性,但是我就是喜欢这种非理性、不合逻辑却又能让人产生妙趣的意象,使得现实中的不可能成为诗中的可能。

早年我也写过这种无理的、超现实的诗,比如“当青松奋力举起天空,你便可听到年轮旋转的声音”。一株松树可以把天空举起来,这已经够玄乎了,树的年轮还可以转动,而且还可以听到转动的声音,这就更不可思议了。其实这是一个暗喻,它暗示生命在不断成长的过程。

讲堂

绍兴

(本期新知讲堂由“风则江大讲堂”协办)



(以上内容来自洛夫于2009年11月3日在绍兴文理学院铁城科教馆所作的主题演讲,仅代表专家个人意见,文有删节)

Ⅵ 碧湘门 陶弼 赏析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作者系永州祁阳(今属湖南省)人,地临湘江,当时政区隶于荆湖南路,而潭州(今长沙)为路治。所以登上城门既览城中万家烟树,又观从家乡流下的湘江从城外驶过,是很自然的事。诗亦作得好,景色如画。

诗歌作者陶弼(1015~1078),永州祁阳人,著有《陶邕州集》。这首诗是历代诗家咏长沙的诗作中少见的佳作,至今仍能从一些重要的选本中读到。

省志说,碧湘门即清代府城南门,楚王马殷建。《冷斋夜话》说宋代诗人黄庭坚(1045~1105,字山谷)曾于碧湘门边留居一月。想必黄庭坚亦是读到这首诗歌,才决定住在那里。人去楼圮之后,只能作这么一点猜想。

历史激情,离现代生活总是很遥远。某一天,当你打开渴望中的那扇门,看见一个人站在门边,你会想到那个人是黄庭坚不?繁嚣的生活,将历史与现实血肉相联的关系淡化了。

诗歌精神消退之后,站在碧湘门边打探北宋,黄庭坚的样子有点孤绝。

黄庭坚一生命途多舛。中年以后,新旧党争几度反复。绍圣元年(1094)被贬四川边陲,时间长达六年。徽宗崇宁二年(1103),蔡京等人对旧党迫害愈烈,再次贬谪广西宜州。这年十二月十九日,晚饭尚未煮熟,便被官差押解到船上,由湖北鄂州逆江南下。行至长沙,正值新春,得官差许可,由碧湘门登岸,养病一月。此后,从长沙买舟南下。途经衡州时拜访了佛门书画大师华光。崇宁三年(1104)仲春到达祁阳,观颜真卿所书《大唐中兴颂》碑,写下《书磨崖碑后》一诗。六月到达宜州,然因为权奸监视,无处安身,只好寄身于一座残破的戍楼中。不久即在瘴疠酷暑和贫病孤伤中溘然辞世。一代诗家,竟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黄庭坚死后,迫害他的奸臣蔡京,暮年失宠,被贬韶州,行至湖南境内,一病不起,最终客死长沙。蔡京病逝的具体地点,史家没有记录,相信离碧湘门一定不远。这种结局,也算是一种有趣的结局。

黄庭坚终生都在迁徙中写作。如同一匹驿动的老马,仅有的那点快乐来自于旅途。“元霜捣尽音尘绝,去作湖南万里春。想见山川佳绝地,落花飞絮转愁人。”万里春色,山川佳绝,湖湘美景令人难忘。离开长沙的次年,黄庭坚在凄凉与感伤中,回忆去岁途经湖湘,与友人把酒言欢、泛舟畅游的情形,写下了上面这首诗歌。哀愁离苦难的人总是很近,快乐离苦难的人总是很远。快乐消失,哀愁出现。随之而来,是生命消失,永恒出现。但永恒,极少有人能够理解。一天晚上,我读《黄山谷集》,与黄庭坚的灵魂对视。那些裸体的汉字,像一些蝌蚪,又像一些鱼。它们手牵着手在天地间舞动。我知道它们舞动着,但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舞动。他们的悲伤来自哪里,快乐又来自哪里。那时候,我明白那些文字是一些神灵,是一种祭祀艺术的歌舞,欢乐和悲伤都来自内心,就像斜阳照在碧湘门上,你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但那是有意义的斜阳。命运的消滞和斜阳的归隐,同样意义无穷。对永恒进行解说,没有人做得到。

诗人的哀伤是形而上的哀伤,而诗人的快乐可能是形而下的快乐。洪驹父《诗话》说,黄庭坚看见贵族宗室携妓女游览寺庙,写出了“窗中远山是眉黛,席上榴花皆群舞”的佳句。僧人惠洪说黄庭坚,白昼闲卧酺池寺,梦见与道士游蓬莱,醒来亦有佳作问世。如果有一架机器,载着我回到宋徽宗的宋代,也许可以看见碧湘门边的黄庭坚,在人烟构成的画面上,寻找温暖无比的风景。黄庭坚的身边,城门洞开,太阳照耀的方式洞若神明,风雨渗入事物的内部,时空以凌厉的巨笔剥蚀天地万物。带枷的迁客踏着斜阳而来,运送物资的商贾踏着星月而去。湘流北往,碧浪千层,风帆上下,涛若惊雁。至于那些在白云苍狗下讨生活的人——捏面人的,卖鼠药的,卖艺说书的,炸臭豆腐的,做冰糖葫芦的,乃至捕鱼的,赶车的,要饭的——也都在黄庭坚的视域中一一找到位置对应。徽宗崇宁三年(1104)的黄庭坚,就是一个普通的长沙人。太阳已快要落山,如血的斜阳照着一只滚沸的油锅,好香的臭豆腐。我问一个写诗的朋友,黄庭坚买没有买一串,朋友说,你不如去读屈原的《天问》。披着斜阳吃臭豆腐,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快乐。

在我准备求助于屈原的时候,900年前的斜阳,已经归隐。斜阳只在碧湘门边停留一会儿,一定得走。900年后,斜阳连同快乐已经模糊。时空包容一切,又毁灭一切。在历史中竞渡的万千人流,谁还记得宋代的碧湘门边留驻过一位诗人。时空常常将美安排于瞬间状态,将人推到永恒的幸福中,如同顿悟的人,瞬间进入宗教。黄庭坚之后,碧湘门紧闭。金兵像蚁群向南拥进,离徽宗被虏的靖康之耻已为时不远。金庸在《射雕》中,将靖康二字拆开,分别赠给两个孩子,名靖的一个后来成了忠臣,名康的一个后来成了奸人。靖康之辱也就在忠奸相较、朝野内耗中永无雪耻之日。

时间前行。900年后的一个夜间,我见金兵正在电视里攻找城门,便立马找史书来读。没有找到金兵攻打碧湘门的记录。虽然也有杀死百姓数万,“城中烟树”、“数万楼台”焚毁殆尽的记载,但这是明末的事了。至于屠城的主角,不是金兵,而是太平天国国。我由此相信,最酷烈的残杀来自一个民族的内部。而黄庭坚只不过是这种残杀的一种祭品罢了。

Ⅶ 河流欣赏的自然法则是什么你赞成池子的观点吗为什么

黄河
2.太行山
3.洞庭湖
4.而知道广东、广西的界分标志之“广”在哪里的人,恐怕不是很内多的.有专家曾经在广东容封开县和广西梧州考察的时候,从《水经注》知道这里正是桂江与贺江“入郁”(西江)的地方,即西汉时的“广信”,是当时统辖岭南九郡的“交趾部”首府所在地,是依据汉武帝在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统一岭南时所下的圣旨:“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中取出“广信”二字命名;后来以此为界,广信之东为广东,广信之西为广西,这即“广”之由来.“广”字虽出自圣旨,但实是指桂江与贺江入汇西江之地域,故其内涵是两江交汇的意思,这也是中国早有水文化意识的一个体现和佐证.
宋朝建立,统一中国,设置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广南西路,包括今广西全境、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广西"之名即始于此.广西曾发生过侬智 高反宋战争.侬智高扼昆仑(昆仑关),占邕州(今南宁),建立南天国.皇五年(公元1053年),北宋王朝平定这次战争后,便把广西分为邕、宜、融三路,官署设桂州(今桂林),亦称静江府.
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Ⅷ 古诗 赏析

贾岛的《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

Ⅸ 孙光宪《浣溪沙》的赏析

五代词人孙光宪《浣溪沙》赏析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古来诗词,描写或涉及船帆的,多得难以计数。如:有说帆影的:“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李峤《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有说帆色的:“帆色起归越,松声厌避秦。”(厉玄《从军行》)有说帆势的:“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罗邺《春望梁石头城》)有说帆白的:“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白居易《夜泊旅望》)有说帆湿的:“帆湿去悠悠,停桡宿渡头。”(杜牧《晚泊》)有说帆满的:“别夜酒余红烛短,映山帆满碧霞残。”(杜牧《贺崔大夫崔正字》)有说帆孤的:“海上春云朵,天际晚帆孤。”(阴铿《广陵岸送北使》)如此等等,但是写得最传神的名句恐怕还要数五代词人孙光宪的: 片帆烟际闪孤光 在渺渺茫茫的大江中,远雾笼罩,一片冥濛,天水相连,不辨涯岸。不料就在这一片冥濛之中,闪出一道耀眼的白光,定神细看,才知是一条帆船。它正在挂起满帆,乘风急驶。帆身反射着太阳余辉,越去越远,但那么一星孤零零的亮点,仍是分外鲜明。这是多么的生动,真比一幅著名油画更能传神。我们回头再看上面那些句子,就不免有些相形见绌了。 文学上无独有偶的事很多,在文学史上还会出现很多作家构思相同或类似的作品。孙光宪这句“片帆烟际闪孤光”,也能找到极相似的例子。这里也不妨拿来作一比较: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俄〕莱蒙托夫:《帆》① 看!“淡蓝色的云雾里”不就是“烟际”,“一片孤帆儿”不就是“片帆”,“闪耀着白光”不就是“闪孤光”。一模一样,只字不差。可见不管是中国作家还是外国作家,诗人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神妙如此! 孙光宪在后唐天成初年(926左右)到了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在高季兴手下任从事,后来官至荆南节度副使。荆南的辖地相当于从巴东到岳阳以北的长江两岸。从此词的内容看,应是他在荆南任职时写的。 此词的精巧之处在于开头写的全是江岸和江上的景色,到最后一句才忽然荡开,把主要的用意放到一点上,悠扬跌宕,耐人寻味。 先看这首词的铺叙: 一开头就是秋景。秋景很美,不象别人笔下那样衰飒。“风多”二字突出了沿岸蓼花开遍、迎风摇曳的丰姿,便把“蓼”(水蓼、辛蓼)字点活了。“橘柚”着一“香”字,再把节候烘托一番:是橘柚接近成熟的季节,林子里散发着果实的香气。这句点出人站在江岸上。 第二句回头写长江。“楚”是句中的着意点。用这个字,作者面对的是湖北(古为楚地)这段长江就不言而喻。句中既用“江”,又用“天”,又下了“长”字,都是有意描出长江浩阔一望无际的景象,为下句先安排一个恰当的背景。 第三句是用极精细的观察和极准确的语言描画出来的。上面已经分析过,这里还可以补充一下。为什么他说“片帆”,难道偌大的长江,就只有一条帆船?长江上显然不止有一条帆船;但是,从艺术的要求说,诗人有他选择的权力,他不是摄影机,他有艺术的眼睛,可以而且应该把他认为没有作用反而妨碍艺术“升华”的多余杂质过滤出去,而单单剩下“这一个”。例如“一叶惊秋”(柳永《竹马子》)、“小乔初嫁”(苏轼《念奴娇》),只举出一叶、一人,却更能鲜明地表达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怀。 下片,“目送”两句,还是眼前景色,却已浸入了抒情。上句是抬头看:“征鸿杳杳”;下句是低头看:“流水茫茫”。一种孤独无侣悲凉苍莽的愁情袭上诗人心头。这是从“片帆”引出。“片帆”悄悄带去了离情,于是“征鸿”“流水”,也染上别离的色彩。句中又下了“送”字、“随”字,把作者的感情焦点,从近而远,推向南方远处。这就为结末那句打下伏笔。 最后一句点明要害,前面的词句全为此句而来。“兰红波碧忆潇湘”——他所思忆的原来远在潇湘。“潇”是潇水,“湘”是湘江,都在洞庭湖南。“兰”是佩兰,不是兰花。佩兰属菊科,秋天开红紫色的花。江淹《别赋》:“见红兰之受露。”韦庄《婺州水馆》诗:“水馆红兰合。”指的都是这种植物。这句表面上看是忆念那个地方,通看全诗,却可以意会是忆念那个地方的某人。李白《远别离》诗:“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王缙《古别离》又说:“下阶欲别离,相对映兰丛。含辞未及吐,泪落兰丛中。”是不是可以拿来印证这句呢?作者虽不一定从前人诗中得出暗示,反正忆人的感情是本词的焦点。照我看,他追忆如今远在潇湘的某个友好,或恋人,都是可能的。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