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咏王昭君赏析

咏王昭君赏析

发布时间: 2020-12-24 16:15:28

Ⅰ 咏怀古迹赏析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满,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艺术技巧:借古讽今,怀古伤己。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Ⅱ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帮帮忙哇

“群来山万壑赴荆门,生长自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Ⅲ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1、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回殁于塞外,去国之怨答,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这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2、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译文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4、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Ⅳ 《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哀叹王昭君貌美却没有得到皇帝的宠爱,最终嫁给匈奴,再也没有回到故乡。也是诗人的自比,暗示自己也是有一身的才华,却没有被君王赏识,壮志难酬的悲愤心理

Ⅳ 杜甫咏王昭君的七律

王昭君 画图难省君王面,宛转娥眉欲就边。 雁引愁心出汉塞,云随只影入胡天。 尘霜鬓面悲明镜,魂梦风烟掩故园。 一曲琵琶音未绝,千年青冢泣苍山。 http://www.wxyqzx.net/jyky/Print.asp?ArticleID=434 这里赏析的很详细

Ⅵ 咏王昭君,刘献廷此书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咏昭君》是唐代诗人汪遵创作的一首咏史绝句。这首诗通过“昭君出塞”的典故,歌颂了王昭君的贡献,同时讽刺了朝廷的无能。

Ⅶ 描写王昭君的诗及鉴赏,除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王昭君》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明妃曲》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亿.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谒昭君暮》
董必武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五更哀怨曲》
王昭君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Ⅷ 吟咏昭君的诗句

比较出名的来有杜甫的《咏怀古迹·其自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角度特别的有王安石的《明妃曲·其一》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诗词千首咏王昭君

古代作家常常借怀古、咏史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平,或者表达对人生的、政治的某种见解,或者谴责某种社会黑暗。咏唱王昭君的诗词中,也有一部分是属于这类的。先看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于阗采花》: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明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妬,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妬蛾眉,胡沙埋皓齿。”
在作品中,诗人以极深的爱慕之情赞扬了王昭君之美丽:以人比花,花人相似;以汉地、胡地对比,则“胡中美女多羞死”,“胡中无花可方比”。“胡中美女多羞死”及“胡中无花可方比”两句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偏见,但这里为的是强调昭君之美,且诗的落脚点不在这里,而是在下文:即象王昭君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女,本应让她去其相称的去处,可是事情恰恰相反,却被恶人陷害,“埋没胡沙”,象战国时齐国无盐地方的丑女(名钟离春)那样丑陋,竟至“翻在深宫”。所以诗人又以极为愤怒之情,谴责了妍丑不分、黑白倒置那种极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黑白倒置、有才华的人受气,李白对此是有深刻体会的。因此,诗中所鸣的不平,在极大程度上也是他个人怀抱的抒发。
再看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昭君村》:
“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子。
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去时忧色衰。古来人生尽如此,反覆纵横安可知?!”
和李白一样,苏轼在诗中对王昭君的艳丽表示了赞美,对其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最后鸣了自己心内的不平,抒发了对人生颠沛、坎坷的不满。
故怀古、咏史这类作品的中心思想,往往不在诗人咏唱的本事上,而在鸣不平的议论处。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王昭君》,也是属于这一类的: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为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李诗虽也题名为《王昭君》,但其重点不在对昭君的赞美和同情,而是对毛延寿的谴责。诗中开始先点出毛延寿,后乃点出王昭君,这种格调,在以王昭君为题材的诗中是少有的。李商隐对毛延寿是深恶痛绝的,似乎是很久以来压在心里的话,非要把它骂出来才痛快。李商隐是把丑恶的现实概括到作品里去了。当时宦官、军阀以及朋党,无不是一手遮天,认钱认势不认人,他们毫无人格,毫无人性,排斥异己,压制有才能的人。李商隐就是被排挤、被压制的一个。他是借王昭君的身世,抒发自己遭遇的不满的。
借昭君故事抒发自己胸怀的诗歌,它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清人沈德潜考试未中,写了一首题名为《落第咏王昭君》,就是借王昭君的“不幸”,抒发自己落第的不幸遭遇的。诗云:
“毳帐琵琶曲,休弹怨恨声。无金赠延寿,妾自误平生。”
言外之意,也就是因为没有金钱贿赂考官,所以不可能被选中,只得象昭君那样,“自误平生”。

Ⅹ 咏昭君 环佩归不得,塞外草如烟.犹恨汉宫月,时时照胡天 是什么意思,不懂古文

这是吟咏王昭君的诗,王昭君出塞和亲,是一桩政治婚姻,她是一个受过版良好教育的汉宫权美女,为了国家无奈嫁给部落首领,远离家乡风景和先进文化文明,来到落后野蛮、环境恶劣的边疆,一直到死都没能回去。所以后代文人都佩服她的勇敢和牺牲精神,怜惜她的可怜身世,这首诗也是这个意思,环佩归不得,环佩是古代人挂在腰上的一组装饰物,同时也是一种礼器,身份地位的象征。这里指代昭君,以及昭君代表的大汉礼仪文明,遗憾她空负才貌优雅,但是无法回到适合她的环境中,只能孤独地面对着茫茫塞外草原,思念故乡。这样的心情,未免生出幽怨,表面上是说气恨月亮,既然照耀了汉宫,为什么也要照耀边疆,实际上月亮是唯一的也是永恒的,昭君身处异乡,看不到任何故乡的风物,唯有静夜时那轮皎洁的月亮,千里如一,跟她当年还在汉宫时看到的一样,令她不自主地陷入回忆和痛苦中。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