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赏析画松

赏析画松

发布时间: 2020-12-23 23:23:41

A. 《松鹰图》赏析

中国花鸟画,或折技,或截取某一自然界的镜头入画,题材千年不易,但是画家作画时情绪、心境不同,其所寄托的精神世界就有所不同。因此,对花鸟画的品鉴,大至画家的器识才情,以及作画时的精神信息,小至写意魄力、章法笔墨,皆可耐人寻味,有共通今古旷世情怀的笔下再现;而其至妙境地,是器识、精神、笔墨的高度统一。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化境。

小得斋主思堂先生力制《松鹰图》,画松于下,中劈巨石,有鹰屹立于上,在形式上营造出直逼云天的感觉。在人们习惯性思维之中,苍松生长于高山奇岩之上,而松尚在石下,且巨石硕大无朋,把伟岸的松树压于石下,顿失其大。从整幅画而言,松石皆只是配角,只有屹立于石上的雄鹰才是主角。此鹰目光如注,炯炯有神,远眺云天,令人为之振奋。这正如李苦禅先生所说的:“一幅写意画魄力如何,先不在笔墨而在于章法布局,要里出外进,大开大合。”“画虽有限而意无穷,这是画外求画的办法。”画家对入画素材的安排,无非是要引领读者放开思想的空间,进入画境,而产生无限联想空间。

《松鹰图》用笔轻灵,而见沉实,整体营造出清刚隽永、秀逸典丽的艺术意境。以湿笔淡墨写松、石廓、鹰松,略施赭石于巨石、鹰眼、鹰嘴。虽然只有一墨一色,色彩却极是其丰富:松针是透出湿气的苍润,巨石现出沉积岁月的厚重,雄鹰则如秀羽之艳丽。由此可见画家深得中国画“运墨五色”的色彩妙谛。墨彩的运用,主要是考验画家的书法功底;这不只是画家兼能书法,更重要的是,画作能否以书法的笔致进行创作。这幅《松鹰图》上,从松针的排布与雄鹰的墨团的间插,以及石廓的挥写、苔点的点染,均可见画家的书法与墨彩功力。

从画作的章法笔墨,可以解读到画家的写意魅力。“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所以传统中国画家,一般会特别指出自己的创作是在“写画”,这是传统文人的价值情操所体现。《松鹰图》的品鉴,首先应该注意到画面的题字,有汉学泰斗饶宗颐、海上宿手周退密、粤海名儒徐续、陈永正、津门巨擘张牧石等先生。诸位博学名宿,在对后学作品给予支持肯定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分析到画作的内涵。其中,如饶宗颐先生之“挹翠”,从墨彩方面阐述画作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徐续先生从画作的章法带出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张牧石先生更多的述说着画作的画工;最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周退密、陈永正二先生的题诗,都从立意层次分析画家所想,如周先生题曰:“振翮归来喜欲呼,高瞻远瞩有何图?而个狐兔披猖甚,六合烦君一扫除。”这便是画家的深层寄托,也是其用时之想的表现。

其次,就是画家对中国画发展思考。通过《松鹰图》的赏析,可以得知,画家坚信传统题材的传承,坚守书画同源的信条,以书作画,既不刻意做古,更不着意于新,其着眼当下,便是画家器识所表现。

B. 古诗画松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传统绘画。
我们是北京聚贤阁书画院。网络一下,就能找到我们。回也可以直接网络HI我。普通的答字画装裱好的20元起。可以直接装饰或者送礼都行。如山水,牡丹。梅花,书法等。名气大点的200元起。您是从事书画行业么,不是的话也对您有用的。祝您生活愉快。

C. 关于 景云 的《画松》的几个问题(两个问题)

1、画中那株松树像一株真松树似的, 在心中细细回想看能不能记得它, 哦!曾经在天台回山上见答到过, 石桥南边的第三株就是它! 其实诗若是直译出来的话,就没有什么意境了,最主要的还是慢慢体会作者当时的那种情感表现,和诗它特有的那种意境!.....个人观点!! 2、《画松》是一首为画所提的诗,“画松”二字应作名词来解,而不是动词,应理解为“画中的松树”。

D. 画作赏析:

你这什么话

朦胧之感

E. 松鹰图的艺术赏析

高剑父一生不遗余力地提倡革新中国画,反对将传统绘画定于一尊;主张折衷版,即一方面折衷于传权统文人画与院体画之间,又折衷于中国传统绘画与东西方绘画之间;强调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存菁去芜。在创作上,他对人物、山水、花鸟均有很高造诣,其画笔墨苍劲奔放、充满激情。另外,他还长于书法,喜用鸡毫笔,风格雄厚奇拙。
高剑父在中国画传统技法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着重写生,善用色彩或水墨渲染,具有南方特色,开创了岭南画派。《东战场的烈焰》是画家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画家以西洋绘画中的光影处理和素描关系,融进中国的墨笔来表现祖国河山被日本帝国主义轰炸后的情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是画家的亲眼所见,也是画家的写生之作,画家是以无比悲愤的心情来创作这幅作品的,以唤起民众的觉醒和抗争精神。正如右下角印章所刻:“乱画哀乱世也。”明显地表现出画家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

F. 唐寅《山路松声图》赏析

《山路松声图》为唐来寅最具代表源性的作品,是他47岁时所作。此图采用高远法构图,前景是古松掩映、巨岸崚嶒,山涧间有曲桥相连,桥上一高士信步缓行,一童子抱琴随后。桥下瀑布自后景高山流泻而下,时隐时现,层层飞泉是全画的脉络,它将山峦层层推高推远,营造出幽深奇妙的境界。唐寅此图所用的皴法明显来自李唐、夏圭,但他改变了南宋院体侧笔猛扫、锋芒毕露的大斧劈皴之法,而是用中锋兼用侧笔,作细劲清秀的带水长皴,并间以小斧劈皴和刮铁皴,皴笔细密遒劲,流畅爽利,挺拔中见柔和。他的皴法已掺入沈周、文征明的笔墨观念,将其化为己用,在皴后以水墨晕染,使山峰于奇峭的风骨中蕴含了爽洁秀润的雅逸之气。同时在块面的明暗处理上也脱去其师周臣块面厚重的面貌,用浓墨皴染留出飞白,生动地表现出硬峭的质感。其古松的出枝之法亦来自周臣,有龙翔风翥之势,令人叹为观止。

G.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归沦得无人。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H. 描写松古诗鉴赏

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版终岁常端权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哀、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 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 追求。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象诗中“风声一何盛,松 枝一何劲”,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诗情 震荡,正显示了此诗以气胜的特色。全诗章法浑成,承转自然。尤其是结尾 二句,以虚词设问,牵出全篇主旨,可谓收束得法,神完气足。

I. 世界美术作品赏析

一、莫奈《印象·日出》。

这幅名画是莫奈于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他在同一地点还画了一张《日落》, 在送往首届印象派画展时, 两幅画都没有标题。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 只能给人一种印象”。莫奈于是就给这幅画起了个题目——《日出·印象》。它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 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 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 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

日出时, 海上雾气迷朦, 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看不清, 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当时有个批评家,在文章中借用莫奈《印象。日出》一画的标题,讥讽这个画展的画家是“印象派”。“印象派”最基本的一个特点,是由于他们吸收了当时一些科学家对于色彩的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写生实践,发现了过去长期不被人们注意的一些色彩现象,从而在绘画的色彩上引起了一个重大革新。

J. 请赏析明月松间照,起.清泉石上流这一句的妙处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被雨水洗涤后的回松林,一尘不答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秀句。
简单来说: 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