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纪录片赏析

纪录片赏析

发布时间: 2020-12-22 03:32:09

1. 海豚湾纪录片赏析

原名:Dolphins
导演: Greg MacGillivray
语言: 英语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0-04-14
本片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短片
海豚专湾 The Cove
又名属: 海湾 / 海湾峡谷 / 海湾屠场 / The Rising
编剧: Mark Monroe
导演: Louie Psihoyos
主演: Joe Chisholm / Mandy-Rae Cruikshank / Charles Hambleton / Simon Hutchins / Kirk Krack / Isabel Lucas / Richard O'Barry /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9-04-25
本片摄制组勇敢而艰难的拍摄了本片,因为在拍摄地,日本和歌山县太地村,这里的人不准任何的拍摄行为。而在这个海湾,对于海豚的捕杀一直在进行着,在本片你将看到海洋环境正遭受怎样的破坏,并且对于整个地球产生怎样恶劣的影响。 影片所记录的真相是令人震惊的,全片充满了探索,间谍式的氛围。

2. 如何赏析纪录片

网络文库里有,把这个文档下载到电脑上看版就好了。权
http://wenku..com/view/b66fbeea998fcc22bcd10d48.html

3. 对纪录片《高三》的赏析

这是一部叫做《高三》的纪录片,拍摄者用了一年,跟踪拍摄了福建一个县城中学里一个班的高三生活。拍摄者试图从尽量多的角度挖掘所谓的高三、高考,于是认真慈祥又严厉的班主任,背负压力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享受爱情的早恋生,生动、真实的呈现在观众眼前。多角度,多线索的叙述,打开了每个人内心的窗,向观众展现了一部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集体奋斗史,更确切地说,是真实的呈现了悲壮如蝼蚁的个人奋斗历程。
影片的开篇就是王锦春的大骂,然后是广播操的声音,学生从十人宿舍的床上起来,匆匆向教学楼跑去,在这之后的下一个画面,就是整个教室沸沸扬扬的读书声,我们似乎就这样永远回不去宿舍了,所有的一切都在教室上演,因为高三的主题就是学习。学生面前放的挡着都快看不到眼睛的书,一个班40个人的教室,一个起完了床就会被锁的宿舍铁门。
整部片子给观众的感受一直在变化:怀念、好奇、共鸣、和剧中人一起感到压抑。开始没事数黑板的倒计时天数,而等到这一切都结束了,都考完了的时候。你却见识了:你所见过的最恐怖的“未完待续”。
最后考完试,一个女孩儿对着镜头腼腆的,喜悦却疑惑的说:“感觉挺复杂的,高中就这么结束了。”她道出了每一位走出考场的考生的心情。记得我高考结束时,班主任也对我们说过“你们终于熬出头了,都结束了”,但自己心里却没有觉得轻松,反而有种空了的感觉。
影片接下来的画面便是考生撑着伞,纷纷涌出考场的画面,这亦是本片海报的画面。雨水模糊了酸甜苦辣的心情,画外音响起,一则接一则的高考新闻播报,伴随人流,此起彼伏。
电影的尾声,片中的班主任王锦春走上新高一的讲台,面对一张张稚嫩的面颊,充满激情的再一次朗诵那首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诗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便随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朗诵,字幕缓缓升起,一行行流动在眼前的,与通常电影字幕出现的演员名单不同的是,展现在面前的不仅有全班同学姓名,还有其对应考取的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这是一种特别的用意和打动,没有觉察中,最后必是泪流满面。
纪录片的纪实性和生活性是很重要的,纪录片需要贴近现实,展现本质,引人思考,《高三》很显然是一部很优秀的纪录片。虽然没有那么专业,没有那么花哨,但是其略带粗糙的质感反而更好的展现了赤裸裸的现实,那么的真实,就像发生在你身边一样,活生生的把你的生活嵌入镜头,看完都不禁发颤,深思。

4. 求纪录片鉴赏高手!!!全分奉上!!

你好 作答如下: 一、名词解释 纪录片;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人类学纪录片;包括两个方面——人类学和纪录片,人类学纪录片是科学成果与艺术形式的完善结合,是纪录片手段用于人类学研究,其纪录片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人类学是内在的表述内容,是人类学家研究成果的产物,也是纪录片中的一类特殊类型 历史文献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种,它的特征和标准是“具有文献和历史资料的价值”,它是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进行忠实地历史性纪录。 人文社会纪录片;展现人本位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的体现以及对人性主题 蒙太奇;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真实电影;一种以直接记录手法为特征的电影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长镜头理论是一种与传统的蒙太奇理论相对立的电影美学流派,又是一种与唯美主义、技术主义相对立的写实主义理论 二、问答、论述 1.结合系列纪录片--央视故宫/BBC"文明的轨迹",谈谈纪录片创作的真实再现表现手法。 答: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中大量使用真实再现这一技法,如在第一集中就出现真实再现片段约三十处,共约一百一十个镜头,真实再现的时长约占第一集中的三分之二。《故宫》中各种真实再现手法的数量和多样性在中国纪录片史上都是空前的。真实再现已经成了《故宫》不可不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像是这部纪录片的符号,有着多方面重要作用。 2.从节奏、配乐、色彩三方面谈谈"幼儿园"的艺术特色。 3.任选一纪录片:海豚湾/华氏911 评析蒙太奇创作手法. 影片一开始,便是佛罗里达州选民庆祝戈尔赢得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庆功画面,一派的欢腾景象,然而音乐却始终阴郁沉闷,而当电视画面出现时,音乐却又转为戏谑的乡村吉他,随着新闻画面一幅幅闪过,戈尔的获胜转成了布什最终胜利,这是一场戏剧性的转折,也潜藏在旁白中,诸如调侃本阿弗莱特、斯蒂夫旺达以及“像梦一样”等。旁白成为这部纪录片的叙述主体,而绝对真实的历史画面却在影片中以一种反常规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了新的“蒙太奇”效果。 4.从"我们的留学生活"谈谈摄影镜头的处理与运用. http://bbs.hsw.cn/thread-653455-1-1.html 5.分析系列电影"德拉姆"的艺术风格. 文学方面,先是格非将他的十余年后的新作《 人面桃花 》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依然认为是看不懂,仍然说他故意玩弄小说写作技巧,但他依然走着自己的中国的博尔赫斯道路。 还有余华,十余年的磨砺,我们看到了《 兄弟 》(上下册),无论是李敬泽还是洪治纲,还是常常拿它和《 在细雨中呼喊 》和《活着》作无谓的比较。 6.从"雅克贝汉-天地人三部曲"谈谈自然纪录片的创作特点和人文精神的贯注. 不知道

求采纳

5. 大家说几个关于历史、文物、收藏、鉴赏、博物馆的好纪录片吧!

央视中的几个频道,有不少这方面的题材:其中历史方面的主要有《百家讲坛》回如(清十二帝疑案答)(玄武门之变)(道光与鸦片战争)等。收藏、鉴赏方面的有《寻宝》《鉴宝》《走遍中国》五十集系列片如(千年蜡染)(南洋旧梦)(神机妙算)(情迷独玉)(石中春秋)(四海神壶)(老店密藏)等。介绍文物方面的节目有《国宝档案》、《探索发现》、《考古中国》48集纪录片,其中如(消失的古滇王国)、(法门地宫的秘密)、(汉代青铜人物席镇)、(三星堆的文明孤旅)、(隋代遗珍—白瓷双腹龙柄传瓶)等。博物馆方面的有《你所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馆》、《故宫》《走进卢浮宫 感受大师》、《博物馆的变迁》、《当故宫遇到了卢浮宫》等。

6. 纪录片《高三》的赏析 急急急

《高三》记录了2006年龙岩市武平一中高三(7)班全体学生在王锦春老师的带领下头悬梁、锥刺股般苦读。纪录片中记载着大多是在高考的重压下的莘莘学子们琐碎、重复乏味和疯狂的这一年的生活,像是一部集体奋斗史,有凄凉和悲壮感。发自内心的共鸣,每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能理解和深深体会,因为在中国农村,高考意味着太多,承载着许多的理想和未来,或许高考就是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的延续,十年的寒窗苦读,无不是为了它日能做到魂牵梦绕的“金榜题名”,读书不再是个人和单纯的事,它担负着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希望,原本读书是乐趣,现在却变成不能承受的重负。懂事听话的孩子继续努力,朝着别人规划的目标继续前行;信心不足、怯懦的孩子茫然,惧怕,逃避着现实,网吧成为他们的避风港和乐土。他们各自的父母为孩子牺牲了太多,辞职照顾他们,每日早出晚归赚仅有的十几元钱来供学费,默默地承担了所有的生活的重担,无论本身家境如何,都将家中最好的给予他们,双眼中同时也寄予了长辈的深切的希望。但最为忙碌的还是身为班主任的王锦春老师,每日都像是上紧发条的机器,不分昼夜地忙碌,影片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和充满激情的语言,在现行高考体制下,他作为高考机器的一部分,不停反复地运转着,没有时间去应暇家人和高考以外的事。
片中,老师在班会上上纲上线地提出向遭受海啸的印尼捐款,可怜的学生们受到有些可耻的蒙蔽和现场的鼓动,无不倾其所有,贡献了午餐和晚餐。如果他们看到当时印尼暴乱对华人屠杀和虐待的可耻行径的图片和报道,又或者他们真正地了解到他们父母是如何艰辛地为他们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又或者他们能了解到发生在中国更为可怕的天灾人祸的事后,不知道他们又会如何看待现今的社会政治口号宣传。
就像进入狭小的迷宫一般,反复原地打转,置身其中的人们被禁锢了前行的方向,大多数人被淘汰了,甚至被剥夺了资源和向上途径,只剩下少许社会和国家能认可的精英,又由他们参与制定游戏规则,他们成为领导阶层来延续着管理。

参考资料:http://blog.163.com/toyman_28/blog/static/5128854620071022396529/

7. 纪录片《彼岸的青春》赏析

纪录片《彼岸》首先纪录了一出戏的诞生,有先锋色彩的民间戏剧工作者牟森排练和演出了一个实验剧《彼岸》,由诗人于坚根据高行健《关于〈彼岸〉的语法讨论》改编,目的是试图对"彼岸"这个汉语词汇进行解构。该戏由牟森在电影学院训练一个从社会上招来的短期训练班来完成,为期四个月,成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如东北、云南到北京来寻梦的的十八、九岁的孩子,普通话还说不标准,他们所拥有的就是青春的身体。在电影学院的一间教室里,牟森带着他们摸打滚爬欢笑嘻闹在一起,吃着低劣的伙食,用《社会主义好》的歌声富有讽喻地进行形体训练,在一根绳子上爬行,去追寻"彼岸"是什么。最后是演出,训练的教室被铺天盖地的报纸糊了起来,请来的北京各路文化名流和外国友人拥挤在边上,孩子们忘情地、投入地、声嘶力竭地喊着、摇摆着、跳着、跌爬着,在演出结束的掌声中,伴随着闪光灯的辉映,我们看见泪水、汗水和报纸的油墨糊满了他们的脸和身体。他们簇拥到牟森的身边,把牟森团团抱住,用手在他的头上抚摸,把脸贴在他的身上摩挲,然后把他高高地抬起来欢呼,——很自然地,牟森是他们的精神领袖,那的确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情景,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时刻,很多观众泪流满面。戏后的座谈会上,各路文化人用各种翻译体的的高难度词汇和复杂的分析竞赛般地赞扬了这个戏,记得其中还有人说这个戏"解构"了一个在黑暗中肩着闸门的"巨无霸"的形象,——谁都知道,他指的是鲁迅;我曾经对蒋樾说,从这个片子的结构上说,我以为座谈会这部分太长有累赘之嫌,但是从另一方面上说,它给我们所谓后现代主义的评论保留了一份怎样的备忘录!

8. 急求一篇纪录片赏析论文

《美丽中国》真的很美

这是我看过拍中国最美的纪录片,它的英文名叫《Wild China》,中文官方译名最后被定为《美丽中国》。该片是由世界闻名的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和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主力——中视传媒——合作制作的一部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的系列记录片,也是BBC和中国电视台的首次合作。

《美丽中国》分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喧闹海岸”6集。这部投资达500万英镑(合计人民币7500万元)的纪录片延续了BBC狂野系列的概念,但却将视角扩展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BBC环球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约翰先生说:“我们很自豪地将这个宏伟的系列片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所有镜头都是高清拍摄。”这里我选择了它的第二集,也就是拍云南的那集,告诉了我中国美丽的动植物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片名也叫做《香格里拉》。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能供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栖息,这就是选择那里的首要条件吧。按气候划分,既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动物,也有寒带的动物。按植被类型划分,既有高山森林、草甸种类,又有河谷,平原种类,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均有,动物种类南北东西交汇的奇特现象,被誉为“动植物王国”,这可是全世界都很有知名度的。

片子依次呈现出的分别是傣族的庆典仪式与节日,穿插剪辑的是一尊佛像与傣族女人们去取水,然后是一些同期声的打击乐,这里很欣赏的是对脚部给的特写,这种足部特写在片中有多处。接下来的剪辑有点快,有个剪辑是不知道是哪种鸟的眼睛切到了佛像的眼睛,这就让仪式内与外界联系到了一起,类似的还有剪辑进孔雀羽毛和大象的眼睛。紧接着用很轻快的打击乐带入到了一个欢快的泼水节的场面,那晶莹的水珠和欢乐的人们所构成的画面,人们尽情的泼水玩闹,加上那么轻快和优美的音乐,让人觉得舒心、愉快。其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画面,一个解放军穿戴的人被人泼水而自己这是憨厚的傻傻的笑着,帽子上的国徽标志不由得使我想到这部片子是否还是有政治宣传色彩呢,毕竟这是全球播放的片子啊,要有中国共产党的元素在里面。不过这样还是很隐晦的,潜移默化式的渗透容易使人接受。

介绍地理环境的时候不是像我以前看过的那样是用地图了,而是用地球,这个逼真啊,这部分的山脉拍的很大气,上面的水汽般的浮云又增加了动感,使原本不懂的景观“活”起来了,还有种仙境般的感觉。流云和水汽的镜头在片子中运用多次。

金丝猴出场前是飘着雪花的场景介绍,特写的树挂很精致,这在北方很常见,不知道云南那个地方怎么也有。金丝猴也拍的可爱,可以和法国人PK一下了,几个头部的特写,感觉猴子的表情好像很忧郁。“雪后的猴子就开始觅食了”,虽然解说是这样,但看画面总感觉是换了一个季节,至少也是雪都化没了。片中详细的介绍了其食物是那种半菌半植物的地衣,这片子中生物学知识充足,也是半科教性质的。

介绍中国红色熊猫的时候,还是很可爱的小动物,没有太出彩的地方。后面的一些植物的特写(集中在花朵上)还不错,比如那朵娇美的蓝色花,上面还有一只小昆虫在爬来爬去;白玉般的花朵和完整的蕊等,都很精致。中间接了一段关于植物猎人的历史资料与介绍(黑白),画面上是有差距的,可能是因为叙述线索的需要,才用的吧,虽是珍贵的史料,但不是很喜欢,与整体的感觉不太协调。

用绳索过怒江峡谷那部分让人感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连交通都是如此特别,配上音乐,感觉很心惊胆战,生拍绳索上的人会掉下去。看着纵横交错的绳索和绳上人的大无畏的神情,又不由得佩服当地人们的创造力和勇气。

杜鹃开花红艳艳,不过吸引人的是那里的小鸟,看着它们吸食花朵中的蜜,灵巧的动作。

音乐和画面给人一种悬念,那么下面出现的又会是那种动物呢?局部的拍摄让我误以为要出现什么庞然大物呢。这是红腹角雉,这一段很值得看,一只公的角雉以独特的偷窥方式去追求母角雉,像那种正反打的剪辑方式。看到公角雉鲜艳的肉垂一抖一抖的,还配以翅膀拍打发出的独特声音,这样的追求真的很好笑。剪辑很有技巧,故布疑阵般的制造悬念。

松动的土慢慢探出一个嘴巴、头、身体、尾巴,这就是两栖动物鳄鱼蝾螈。特写镜头里甚至可以看到它的鼻孔。同样的从泥土里钻出一种植物,竹子瞬间迅速成长,这是采用逐格摄影(或称延时摄影)用照相机拍摄完成的。场面不大,但拍出了一种震撼的效果,谁有会想到那小小的竹子竟是这样迅速的成长。

竹蝙蝠是一种很小,像蜜蜂那样大小的动物,它居住在竹子中空的洞穴里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需要拍摄竹蝙蝠的洞穴生活,BBC的工作人员用自己制作的摄像头伸到狭窄的洞穴里,捕捉到了洞穴内蝙蝠生存的画面,那个自制摄像头,其实就是英国随处可见的家用夜视闭路系统作出来的。那里面一个小蝙蝠张嘴的镜头,让人们看到了它的口腔内部,牙齿和舌头都是清新可见的。

晚上拍摄飞翔的小蝙蝠的片段很是漂亮,应该是用红外拍的,拍出了小蝙蝠的质感,也在它们穿梭在洞口的时候看到它们的小嘴,小脑袋,甚至看清了它们的骨头和肉质。在竹林里飞翔的小蝙蝠和当时的静谧的音乐构成了那个安静的夜晚,竹蝙蝠们轻扇翅膀在翩翩起舞。这样的夜突然间出现了危机,那是一条蛇,意欲去吃小蝙蝠,一边是无所知的小蝙蝠,另一边是慢慢靠近的蛇,加上音乐的烘托,气氛很紧张。可是最总由于洞口太小,蛇没有得逞,只好爬走了,这里还有一个从洞口向外拍的蛇头的特写,真不知怎么拍的。“在拍摄竹蝠的时候,竹叶青(也就是那条蛇)就近在咫尺,吓得摄影师大气都不敢出。”看过这段材料,我才知道他们还是很危险的,应该还有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艰辛,纪录片人啊,很不容易。

以竹子为线讲述它与人的好处,再来就是动物——竹鼠。看着好好的竹子被拖到了地下,进而看到了主角,是嗅觉很好以竹子为食的动物。怎么拍的那么清晰,对我来说很是一个迷,只有看了才知道什么是不可思议。同样的,只看到树枝在动,不知道又被什么动物拉扯,这是就轮到野生亚洲大象出场了。看此片之前,我是不知道中国境内有大象。

下面还有那种独特的捕蜂方法,很有技巧,不过最后以人们掠夺了蜂窝,然后吃幼虫来结尾,还有那个人耍宝似的吃法,真的很气愤,难道我们要展示我们吃动物的残忍,这是中外合拍,虽然真实,但也不要以点带面,为啥不来个我们保护小动物的呢?

象芋开花这组镜头,里面的解说词解说了我们从画面看不到的味道,还有部分使用热感摄像机来拍摄,以冷色和暖色来表现花的温度在上升,表现这个森林女巫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她利用埋葬虫来授粉,你可以看到雄蕊释放黄金花粉,真是一种奇妙的植物。画面的精美与细致,这段就很有代表性。我看的版本不是最高的,听说高版本的画面是“无以伦比的美丽”。

后面还介绍了野生长臂猿,它们是音乐名手,有一只大约才一天的幼猴的画面,听说很珍贵,就是很难得的意思了,下来就是橡胶林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只是特别欣赏这里的画面的美丽。结尾部分大象又出来了,在看到游客们后离开了。看到那只在水里挣扎的小象,我突然想到了在《白色星球》里结尾的那只找不到可以支撑它上岸的厚冰的镜头,同样的手法,同样的主题,在这种数量稀少的物种身上透出的一种无奈。这段的解说也是佐证:山脉目前暂时还是一片绿意盎然,迷惑的单纯,苍穹之下也许有中国最丰饶的自然宝藏,脆弱而无与伦比,在云雾袅袅之下,一个动植物与人类紧密相连,错综复杂的世界。

整体来说,这部片子不论是从视角、摄影还是配乐,都是我看过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中最棒的!其中有些野生动物和风景的镜头从未在银幕上出现过。视角平和,基本做到了真实、客观和公正;摄影技术是顶级的,自不必再多说;总体感觉完全中国风,该磅礴的磅礴该精致的精致,与背景融合为一体。

中国竟然有这么多野生动物、这么多如此美丽的地方,有机会一定要去走走。这部片子的画面都可以和摄影作品媲美了,相信在全球放映之后,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美丽的中国。

9. 圆明园的纪录片赏析谁有急 在线等 高分

请问这个可以吗?

电影纪录片《圆明园》赏析

中文名: 圆明园
英文名: Yuanmingyuan
别名: CCTV大型数字电影-圆明园
资源格式: HDTV
版本: [思路MySiLU][HDTV][1080i][MPEG2]
发行时间: 2009年1月8日
电视台: CCTV地区: 大陆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总导演:薛继军
导演:金铁木
编剧:金铁木
摄像:温德光
配乐:戚小源
发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片长:90分钟
首映日期:2006年9月

故事简介:

有谁没听说过圆明园——这段历史上最华彩的那段乐章?却有谁见过圆明园——这幅历史上最宏丽的画卷?更有有谁亲身游历过那座精艳绝伦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的历史不是从1860年那场屈辱的战争开始的!圆明园不仅是一部中华的屈辱史,它应该是让国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自1707年建园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但记忆应该是完整的,而不留残缺的。圆明园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为圆明园的历史填补空白,还世人一个完整、真实的圆明园。电影语言在这350公顷、三大主题园林区、百余处园林景观的面前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再现圆明园从建园,扩建,被毁的历史全过程才能让我们更清晰的感受到它的历史。
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圆明园》以绚丽的三维动画将一座恢弘壮阔的圆明园呈现,加入与真实演员相结合的拍摄手法,让观众好似游历其中。这部影片不仅是重现了圆明园恢弘壮丽的建筑,同时还向人们讲述了圆明园鲜为人知的重要地位,以及一个帝国、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欢笑和泪水。在长达150年的存园历史中,清朝六位皇帝曾在此梳理朝政,平定天下,安食就寝。那些关于清皇朝皇室不为人知的亲缘相韧、后宫传奇、官宦相挣,更是构筑了圆明园的另一道风景。圆明园的设计者就是当朝统治者,在这里曾经有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短暂相聚;在圆明园在精艳绝伦的建筑背后, 有着雍正的艺术情操和制国的雄心壮志,也有着乾隆望为自大和对西方艺术科学的不屑一顾。
当我们观赏这部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的时候,就仿佛欣赏着一件举世珍宝的绚丽多姿,仿佛在历史的洪流中品味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解读《圆明园》:
之一——人物
“群像式人物”风格:康熙、雍正、乾隆、咸丰四代帝王;朗士宁、蒋友仁、王致诚三位外来的惊叹者;英法联军中众多的侵略者。
之二——故事
几个清朝的皇帝,因为游牧出身的秉性,也因为人性的原始需要,雇佣了最大数量的工匠,花费了最大规模的金钱,建造了一个地球上最大的私家宅院。但是,这个豪华的宅院最终却毁于一场战争……圆明园,万园之园,东方的博物馆,独一无二的人间仙境。但是,很可惜,圆明园的建设标志着大清盛世的到来,它的毁灭昭示着一个帝国不可逆转的败落。它记录了一个家族的欢乐和痛苦,一个帝国的兴盛和衰亡,一个民族的荣耀和耻辱。
之三——影象
为《圆明园》提供电脑特效的是制作了《指环王》、《金刚》、《纳尼亚传奇》等大片的公司,技术上非常有保证。
整篇电影以悲伤的温暖作为电影的主题色调。

康熙时期:全片最暖的段落。
雍正时期:暖仍然为主色,但冷色逐渐增加/冷暖对比强烈
乾隆时期:暖为主色,冷色点缀其中。
毁灭时期:冷暖强烈的对比。
结尾:冷色为主,暖为点缀。
《圆明园》五大看点
大规模地使用了电脑仿真动画技术,将一个瑰丽辉煌的圆明园重新带到观众面前。
制作了大量实景拍摄和电脑合成的镜头,真实地再现了大清帝王家族隐秘的生活。
全片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数字中间片技术,创造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影像世界。
既不同于故事片,也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是一部独树一帜的史诗电影。
是中国屈辱历史的爱国教材,更是中华璀璨文化的爱国教育蓝本。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 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城!
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8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名称由来: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烨御书三字匾额,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另外,“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号“圆明”。
园林建筑特色: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海宁的安澜园.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苏州的狮子林........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莱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艺术特色: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极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
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洗劫时,就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拿不动得用车或者牲口拉,实在拿不走就任意破坏!那群没人性的英法联军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罗干净了,有人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守园的太监官兵将他们称为“筛土贼”,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

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不少无奈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 实际上,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载的严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作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罗干净,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
至此,圆明园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昔日的皇家园林麦垅相望。1940年以后的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这处在清初盛世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遂面目全非。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