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李煜赏析

李煜赏析

发布时间: 2020-12-22 00:26:42

㈠ 【挽辞】 李煜 鉴赏

人生总来没有不散之筵席,不幸源的事总要有一天降临到最欢乐的人们身边的。当后主二十八岁那年,周后生病了。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如侍父母之痴。然而,周后终被秋风吹去了,其时,后主哀苦骨立,杖而后起,亦如其丧考妣,且将投井以殉,赖救之获免。又自制诔词数千言,皆极酸楚。

对后主来说,真是天大的不幸,后来将她葬于懿陵,谥号昭惠,从下面词中,可以看到后主那时的心情。请看下面这首: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这首词表达了后主对周后深挚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后主自失了他的爱妻,这种痛苦,这种刺激,已深种在他底心灵深处,把他从温柔沉醉的大国,拖到悲哀凄惨的境域里来,于是他的词也从“烂嚼红茸”而转变为“为谁和泪倚栏杆”、“秋风多……夜长人奈何”的凄惨调子,以后家破国亡,更给他许多词的材料。

㈡ 李煜《秋莺》赏析

秋莺
残莺[①]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②]游。老舌百般[③]倾耳听[④],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⑤]背世[⑥]同悲鲁,浏亮[⑦]如笙碎[⑧]在喉。莫更留连[⑨]好归去,露华[⑩]凄冷蓼花愁.

[①] 残莺:后主自比。唐·司空曙《残莺百啭歌同王员外耿拾遗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赋一物》曰:“残莺一何怨,百啭相寻续……歌残莺,歌残莺,悠然万感生。”何事:嗔怪自诘的声口,悔恨自家为何不识时务。然欲致这层妙悟,必先明作者残莺自况,托物言志的写法,则“秋”字也非闲文,读诗不可不察。钱起《归雁》:“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②] 独:入声,仄。《平水韵》属“一屋”。

[③] 老舌百般:犹“老舌百啭”。欧阳修《画眉鸟》曰:“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两诗同为咏鸟诗,然后主诗乃“有我之境”咏身世,欧公诗谓“无我之境”寄襟怀,可参看。舌:入声,仄。《平水韵》属“九屑”。

[④] 听:出句煞尾字,音tìng,去声,仄。《平水韵》属“二十五径”。

[⑤] 栖迟:《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朱熹《诗集传》:“栖迟,游息也。”西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七》:“夫以邓生之才,参拟王佐之略,损翮弭鳞,栖迟刀笔之间,岂以为谦,势诚然也。”

[⑥] 背世:与世俗主流相左。三国·魏·曹植 《七启》:“予闻君子不遯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 见前诗《九月十日偶书》:“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⑦] 浏亮:乐声清脆明朗,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李善注:“浏亮,清明之称。”

[⑧] 碎: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宋·欧阳修《临江仙》:“池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宋·黄庭坚《和仲谋夜中有感》:“纸窗惊吹玉蹀躞,竹砌碎撼金琅璫。”“碎”字用得极为响亮,极为惊心,又极为哽咽,饱含诗人难以言表的痛楚。

[⑨] 留连:留恋不止,依恋不舍。三国·魏·曹丕《燕歌行》之二:“飞鸟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自存。”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⑩] 露华:露水。唐李白《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评析:古人咏物多有所寄托,盖咏梅者寄狷介孤芳之性情、咏松柏者表坚劲不屈之节操、咏莲菊者赋清白块然之雅趣……李后主之咏秋莺亦概莫能外,但他所咏的“秋莺”绝不同於“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草长莺飞”“自在娇莺恰恰啼”之春莺,而是酷肖少陵“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以及坡公“飘渺孤鸿影”的失群之鸟,孤寂凄冷之心境可以相见。因此,托物言志是本诗的最大特点,但托物言志也有高低工拙之分,读罢后主的这首诗我们不会产生如对李商隐《泪》这篇作品的反感和困惑,现录义山诗其下: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从题目来看,很明显是在咏泪,但问题是咏“泪”无异於咏“愁”这样的抽象事物,因此诗人就不得不用典故来铺陈这种“景语”和“情语”都难以具象化的概念性客观实体。不过以虚喻实却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一反诗词中以实喻虚的思维惯性,应该算是诗词创作的个例了。 回到后主的这首咏物诗,我们不难看出,此诗纯用“赋体”,不事雕琢,以简驭繁,以明白晓畅的诗句表现了囚徒生活的苦楚,让人产生无限的同情悲悯,也许这正是王国维评价他说的“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因此才如此感人至深,教人神思黯然。因之,本诗是咏物诗中的佳作无疑了。

㈢ 李煜 相见欢的赏析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意浅述】
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著梧桐,也锁住了寂寞。心中的思绪,想要减断,却怎样也减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赏析】
相见欢是后主被掳之后所写,以一个丧国的君主而言,内心的苦楚与怅惘,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尤其是在萧瑟的秋夜。作者开头一句,开门见山的将愁绪直接表达於无言独上楼的情绪中,手法上与诗雷同,第二句勾出月,以月如勾的意象,企图传述一种孤清与不圆满的遗憾意境,紧紧的扣住西楼独处的人,月如勾,人独悴;织就一幅好不凄凉的景色。第三句
以寂寞描述所处的情境,用寂寞统领整个情绪,梧桐也寂寞、深院也寂寞,是寂寞锁住了秋,亦或是清秋锁住了寂寞,只因作者的情绪眼中所见皆是寂寞。而在句法上简单的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将寂寞与清秋紧密的扣在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萧瑟与作者的孤独无言。剪不断,理还乱,这样的情绪想要抛开不理,却是怎样也无法割舍,想要好好的梳理,却又更加的杂乱失序,於手法上作者利用了对峙的情绪,表达心中的冲突起伏,在词的架构上激起了波朝,也让整个情绪高张。让读者随之心情起舞。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样恼人的情绪是因为离愁的发酵,作弄著人,如今却更有不同的觉受在心里头酝酿著。作者在最后调侃自己,利用淡淡的口吻,轻轻道出一切只因为离愁而起,不过在这淡淡的背后,却隐藏著作者极深的哀痛,在无可奈何的环境中,在离愁的煎熬下,痛极而无泪的感觉,后主只潇洒豁达的说出,又是另外一种滋味在心里头,至於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就须读者慢慢的去品味了!!

㈣ 《忆王孙》李煜 赏析

忆王孙·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赏析】漫山遍野的的青草啊,象离人的愁苦一样,无休无尽。这怎么能不使我想念远离自己的心中的白马王子?杨柳之外高耸的楼宇,就是我终日徒劳地伫立盼望,独自伤神的地方!凄厉的杜鹃一声声啼叫,那悲凄的声音令凭高远眺的闺人不忍听闻。一天之中又快到黄昏了,淅沥沥的春雨打得梨花零落,忍痛回房,深闭闺门,还是自己去忍受孤独寂寞吧。

这首春词借春景来书写闺中女子触景生情,思念远去情人的伤感情怀。“萋萋芳草”实际是借用西汉刘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来交代季节,然后交代地方,小楼独居,杨柳成荫,是特别能勾起对情人思念的景象,“空”既是孤寂的伤感,又是失望的哀叹,可见她是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可能也“悔教夫婿觅封侯”了吧。杜宇的啼叫更加深了悲哀的气氛,把盼归不归,欲归难归的“杜鹃啼血”的悲凉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思女回到屋里,听窗外雨打梨花,黄昏独守空房,就显得更为凄苦。真是痴情!

能在短短的一首小令里写出如此丰富的内容,李重元真是绝了!他不会是那个狠心撇下心爱人去“觅封侯”的负心汉吧?还真得去搜搜他!

㈤ 李煜的诗词赏析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有人说,在我国历史上,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也许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此话看来,很是在理。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词作远过于他在位期间的作为,尤其是亡国以后的词作相当沉痛、深切和凄恻动人,如果撇开思想内容,仅就艺术技巧来说,大部分词作已经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小令。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无言”并非真的无言,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是无人共言。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仅六字,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接着“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月光笼罩下的梧桐突出环境的寂寞清冷,用“深”字用得极准确,极通俗,真可谓境界全出。上片十八字共写了四项内容,即人物、地点、时间、季节,虽然只是疏笔勾勒,但却是一副非常美丽的图画,而且背景极为广阔,读之使人如身临其境,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下片具体写离愁,是词的旨意所在,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像波涛汹涌,把全篇推向高潮。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这种感受是不可名状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类滋味来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来比拟,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只能称之为“别是一般滋味”,亦即稼轩词所谓“欲说还休”,可见词人体验之深,愁情之苦。《虞美人》广为流传。全词区区三十六个字,同一首七绝差不多,但在这简短的篇幅中,词人却把离愁的愁人、缠人写得无比深刻,凄凉、寂寞、孤独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读者为之泪下: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望江南二首》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
这两首词,是后主入宋以后,追恋故国之作。李煜词笔,挥洒自如,以寥寥五句,写人间大悲剧,以昔日之荣盛反托今日之凄凉。凭着他的高度艺术技巧,把重温旧梦的一腔悲恨,表露得隐而实显,浅而深致。陡然“多少恨”领起全篇,令人惊悚。原来悲恨之源来自昨夜一梦,昔日繁华鼎盛在梦中重现,使梦醒后的李煜格外痛苦,乃至恨声不绝。当年游乐御苑,凤舆銮驾,香车宝马,随从列队,宫女如云,“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句,袭用成语,浑然天成。李煜后,宋人多效此种技巧。《望江南》第二首“多少泪,断脸复横颐”。这泪流得纵横满面,难止难歇。后主入宋后,曾给金陵旧宫人带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用这首词印证,可见真实。李煜这首小词,从流泪始,到断肠终,表达了他当俘虏后极端悲哀、痛恨的心情。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怀故国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情怀,激宕的格调,放笔悲号,写尽亡国君主的哀愁。上阕曲调高亢悲慨,唯有作家经历过大灾难,炼就大手笔,才能究诘人生,写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词作,大有负荷全人类之悲哀的气概。下阕则用了曲笔,“朱颜改”暗描江山易色,“改”字点出全词题旨:是悲恨的根源。最后,词人把难以说明的去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恨全部纳入一个“愁”字中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真乃千古绝唱。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可谓以血书者也 。 ”
宋黄升《花庵词选》称:“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也。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不求威仪天下,万古不朽;但求独善其身,性情而为!正如李煜所说,他崇尚的不是武力与征战,而是一种春风暖雨,落絮飞雁的诗意生活。
《渔父》又: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李煜常自诩“隐士”,这两首渔父正好反映了他渴望和沉醉在“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的隐士生活中以及“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的那种畅快!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己的最后归宿。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㈥ 李煜《九月十日偶书》赏析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这首诗的首联“晚雨秋阴”四字,暗扣题目,点出节令正值凉气袭人的深秋,又淅淅沥沥地下着阴雨。“晚雨”,是指晚秋的雨,深秋的雨。在这样一个令人愁肠苦结的阴雨晚秋里,作者触目伤情,就借酒浇愁。但酒醒后仍然是“感时心绪杳难平”,怎么也挥断不了愁情。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颔联这两句是写屋外的秋色秋声。此联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在屋里浇愁浇不灭,就来到户外借景消愁吧,谁知看到的是满地的落叶黄花,听到的是风中的红叶飕飗作响,更让人有了冷落萧杀之感。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颈联这两句笔锋一转,由写景转为议论,直接抒情,说自己与世俗相违背,能够不同流俗,但偶有机缘,还是脱不了俗情,还是忘不了表现多情之态。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尾联这两句有了前后对比。在双鬓斑白前,自己是学安仁的,是多情的,学他的吟咏风月,惜玉怜香,学他的哀子痛妻,悲逝悼亡。而自从双鬓斑白后,自己已参透世情,心灰意冷,不愿再学安仁那样多愁善感了。但不愿学只是一种愿望,碰到愁景愁情时,还是免不了要多愁善感,这就是“却自惊”三字的含义。借用潘安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易逝而暗自心惊的情绪。

南唐李煜《九月十日偶书》原文: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译文:

深秋的雨凉气袭人醉酒后突然惊醒,感觉到心里的情绪很难平静下来。满地的落叶黄花,风中的红叶飕飗作响有如鼓声。自己与世俗相违背,能够不同流俗,但偶有机缘,还是摆脱不了多情。自从双鬓斑白后,不想再学安仁那样多愁善感,但还是避免不了。

(6)李煜赏析扩展阅读

作为南唐后主,也算是一个亡国之君,尊奉宋廷,经过几代帝王的苟延残喘,南唐只是在宋廷掌控下的一个小小的区域,不足以引起重视,势力很衰落,李煜不得不依靠宋廷。在位期间,殷勤侍奉宋朝,除了岁贡外,每逢宋廷用兵或有重大活动,也进礼以示支持和祝贺,并多次派遣使者陈说臣服之意。

登基后,沿用北宋年号,每次会见北宋使者都换龙袍为紫袍,开宝四年(971年),李煜下令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又下令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并先后多次上表宋廷,请求直呼其名,以示尊奉宋朝。

南唐朝野自李煜即位以来,都充斥着一种悲观颓丧的气氛,江河日益颓废,加之词人李煜身上所散发出的忧郁文人气质,都无一不昭示着南唐的覆灭,虽然即位之初,为重振人心、确立威信,李煜重用旧臣,稳定高层重心,在经济、政治、军事也做过努力,但是收效甚微。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煜,想做一个毫无羁绊的隐士,却偏偏钟爱奢荣。登基即位不思朝政,吟词舞墨,夜夜笙歌,自削国号,向虎视眈眈的赵匡胤连年纳贡,妄凭长江天险,以图苟安。

这样软弱的帝王,偏偏又心怀厚土,宽宏仁慈,满腔妇人之仁:广施善,修庙宇,虽不纳良谏,但对死谏大臣的犯上之言又可一笑置之,不加之罪,这在历史上历代皇帝中是从来没有的宽宏。

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相见欢》 。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柳永等所谓的“婉约”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如《虞美人》、《浪淘沙令》 等。

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后世尊称他为“词帝”。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㈦ 李煜诗词的赏析

虞美人① </SUP>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③!小楼昨夜又东风④,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⑤。 雕阑玉砌应犹在⑤,只是朱颜改⑦。问君⑧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⑨。【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初名从嘉,是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称南唐后主。961年嗣位,在位十五年。975年南唐为宋所灭后,被俘到汴京,过了二年多的阶下囚生活,在978年的七夕,被宋太宗派人赐牵机药所毒死。李煜虽身为国主,但在文学上具有特殊的和多方面的才能,善诗文、音乐、书画,尤其工词,造诣极高,是我国词史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词作可以南唐降宋为分界,前后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及风貌。前期,由于五代时期的南唐战乱较少,我国南方人民生活比较安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使统治阶级有沉缅于宴安逸乐的机会。但由于政治昏暗,对内听信谗言,诛杀忠良;对外称臣纳贡,至使国势日危。李煜日常生活穷奢极欲,迷恋声色。因之其前期作品,大多描写宫廷内的享乐腐化生活,风格柔靡,仍是花间词风的继续。后期,南唐降宋后,李煜由南唐国主降为阶下囚,地位起了巨大的变化。使他对过去的醉生梦死的生活稍有清醒,并有所悔恨,但仍对往日的豪华生活难以忘怀;对降宋后的处境极为不满,遭遇极惨,因之其后期作品则流露出怀旧伤今,吟叹身世遭遇的复杂情绪,其题材及意境均突破了花间词派的范围。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主要还是因为他艺术上的成就。李词的特色是直抒胸臆,这就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人往往通过对闺怨的描写,曲折地间接表述自己心情的写法,而成为直接言怀述志的新体。对后来的豪放派词人有较大的影响,王国维在评论后主词时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与直抒胸臆的特色相联系, 李词在表现手法上很少用典,不事雕琢,多用白描手法写他的生活感受.在这方面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另外李词以朴素、自然、优美、明净接近口语的语言写景,抒情,表达复杂的精神世界,改变了花间派词人镂金刻翠、一味雕琢的词风。词存三十余首,与李璟的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注释】 ① 虞美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虞美人令》、《一江春水》、《玉壶冰》等。双调五十六字,每阕两仄韵转平韵。 ② 春花秋月:指代季节的更迭。 了:了结。 秋月:一作“秋叶”。 ③ 往事:这里指过去寻欢作乐的宫廷生活。 ④ 又东风:又刮起了东风。(是春天了)。 ⑤ 故国:灭亡了的国家,或指故都。这句说:在皎洁的月光底下,回想起故国的情景,精神上的痛苦真受不住。 ⑥ 雕阑:雕花的栏杆。玉砌:像白玉一样的台阶。这句说:华丽的宫殿还应该存在吧。 ⑦ 朱颜改:年青而红润的脸色改变了。暗指亡国。 ⑧ 问君:假设的问话,把自己作为第二人称来说 ⑨ 这句说那愁正像春天的江水一样,滔滔滚滚,不断地朝着东方流去。 Yu the Famous Beauty (Five Dynasties) Li Yu Spring flowers and autumn moon—when will they be ended? How many past events can we tell? The east wind blew through my small lodge again last night. The old country,bathed in a bright moon, Is an overwhelming sight! Those carved balustrades,those marble terraces— They should still be there, Only the rosy cheeks have faded. How much sorrow,pray,can a person carry? Like the spring torrent flowing eastward,without tarry! Tr.Gong Jinghao 【赏析】这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名作《虞美人》,被前人誉为“词中之帝”,是李煜囚居汴京时所作。据王铚《默记》载:“归朝(指李煜降宋后),郁郁不乐,见于词语。”本词就是抒写这种怀念故国之情、哀叹亡国之痛的情怀的。起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写季节的无穷循环更迭,那春天花艳、秋天月明,年年如此,周而复始,哀叹这度日如年的囚居生活待何时才是个终了?词人以深情的笔触极力抒写不堪囚居之苦。身为南唐国主的李煜曾过着“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处皱”养尊处游,奢侈豪华的生活,如今沦为阶下囚,又怎能堪受这种“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的囚居之苦呢?“往事知多少”,写反省往事。回想当年身为南唐国主时的所作所为现在能够醒悟过来的又有多少呢?李煜被俘押至汴京后,在严酷的生活面前,使他有所觉醒,现实逼迫他对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使他初步认识到过去不听忠言,杀害忠良是使他国破家亡沦为阶下囚的原因之一。他在囚禁期间曾对故臣徐铉长叹:当时错杀了潘佑、李平。潘佑敢于直言进谏,曾上疏曰:“……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纣孙皓远矣。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陛下必以臣为罪,则请诛戮,以谢中外。”李煜震怒,将潘佑赐死,李平因支持潘佑亦被诛杀。李煜和徐铉的谈话被宋太宗知道后大怒,知李煜对亡国之事并不死心,遂有赐牵机药毒死李煜之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写对故国的怀念。“小楼”指李煜在汴京被幽禁时所居的那种“藓侵阶”的小楼,“又”字表明作者在时时想念故国,因而感到东风又来,“东风”指由南唐旧都金陵方向吹来的风,因金陵在汴京之东,意谓来自故国的信息。全句的意思是词人虽囚居在汴京,但时时想念着故都金陵。“故国”指南唐社稷,“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在月光的照耀下必然已经残破得不堪设想,使人目不忍睹了。“小楼”句写眼前景物,“故国”句写想象中景物。“小楼”句语意含蓄,悲苦之意如同吞咽, “故国”则直抒胸臆,悲痛之情如同号啕痛哭,可谓字字写泪。下片写想象中的故国的具体情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前句以猜度的语气写故国景物,昔日金陵南唐的围以雕花栏杆,用玉石砌台阶的宫殿楼阁还应该存在吧。因词人身在汴京未见故都情景,故用猜度的语气写,含有国破家亡、江山更色,国土易姓不知新的主人对它们的态度如何之意。后句则用了较肯定判断语气说只是我的容颜因国亡为囚而变得憔悴了。这句理解为后句对散落在金陵的嫔妾宫女,因丧国后无人照料任人蹂躏而使容颜憔悴的猜度亦可。词句将亡国之痛、故国之思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一个“改”字将改朝换代、天翻地覆、地位变化等等一切都概括在内。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极为恰当形象的比喻,以设问句式,高度凝炼地抒写出词人强烈而深沉的情感。这两句之所以为千古传诵,不仅因为它以极为恰当的比喻将李煜这位亡国之君所特有的愁思表述出来,而且以极高的艺术概括力将人们带有普遍性的感情表述出来,引起人们共鸣,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首词就其内容而言,不过是亡国之君的哀叹而已,但写作技巧是极其高超的。以严谨的章法,巧妙地将连续的心理活动编织在一起,首尾呼应,以问句始,以答句终,通篇一气贯之,曲折起伏,表现出词人巧妙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概括能力。它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达到言志抒怀的目的。故而被誉为“词中之帝”

㈧ 李煜诗词15首带赏析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

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

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3、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4、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译文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

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

这些自属有目共见。但如以为他这“随手”就是任意“胡来”,文学创作都是以此为“擅场”,那自然也是一个笑话。

5、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译文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

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

6、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五代: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译文

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全词写景徐徐道来,写情却有突兀之语,全词意境皆由“恨”生,并由“恨”止。

在写法上是虚实相生、内外结合,时空转换自然、顺畅,笔意灵活,喻象空泛,直抒胸臆却不失含蓄,柔声轻诉却极其哀婉动人,正如陈廷焯《别调集》中所云:“低回留恋,宛转可怜,伤心语,不忍卒读。”

7、清平乐·别来春半

五代: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译文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8、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五代: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译文

春风吹回来了,庭院里的杂草变绿了,柳树也生出了嫩叶,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独自依靠着栏杆半天没有话说,那吹箫之声和刚刚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

乐曲演奏未完,酒宴未散,仍在继续,池水冰面初开。夜深之时,华丽而精美的君室也变得幽深。我已年老,忧思难以承受啊。

这是一首抒写伤春怀旧之情的作品。从全词看,充满着往事不堪回首的怨愁情思,应是李煜后期的作品,故也有人称其为是后主绝命词第二首。

9、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译文

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辽阔。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就像罩在烟雾里的女萝。在这种奢侈的生活里,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

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的音乐机关/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

此词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

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10、蝶恋花·春暮

五代: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译文

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明刚过,便已经感觉到了春天逝去的气息。夜里飘来零零落落的几点雨滴,月亮在云朵的环绕下,散发着朦胧的光泽。

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气中散发着幽香,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对她千万般思念,在辽阔的天地里,竟无一处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绪。

此词通过作者暮春夜晚漫步时所见的景色,表达了词人起伏扬抑的伤春、相思情怀。

全词以清景无限来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婉优美的意境。写景鲜明,抒情真挚,语言浅近,读来委婉动人,艺术上确有不凡之处。

11、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译文

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我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东逝,说过去就过去了,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以前的荣华富贵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醉乡道路平坦,也无忧愁,可常去,别的地方不能去。

全词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李煜后期作品的特色:情感真实,清新自然。

尤其是这首词,作者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有现实感,虽然思想情调不高,但艺术价值不低。

12、忆江南·多少恨

五代: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译文

我有多少的恨,昨夜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正是景色优美的春天,还吹着融融的春风。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

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梦来了。二句似直且显,其中却萦纡沉郁,有回肠荡气之致。

13、捣练子令·深院静

五代: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译文

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

这是一首本义词。白练是古代一种丝织品,其制作要经过在砧石上用木棒捶捣这道工序,而这工序一般都是由妇女操作的。这首词的词牌即因其内容以捣练为题材而得名。

14、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五代: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译文

朦胧的月色下花儿是那么娇艳,在这迷人的夜晚我要与你秘密相见。我光着袜子一步步迈上香阶,手里还轻轻地提着那双金缕鞋。在画堂的南畔我终于见到了你呀!

依偎在你的怀里,我内心仍不停的发颤。你可知道我出来见你一次是多么的不容易,今天晚上我要让你尽情地把我爱怜。

李煜的这首词,极俚,极真,也极动人,用浅显的语言呈现出深远的意境,虽无意于感人,而能动人情思,达到了王国维所说“专作情语而绝妙”的境地。

15、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五代: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译文

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这首词写当前的孤寂,与往日的繁华相对,不过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借景抒情。

上片景色“秋风庭院藓侵阶”,写得寒瑟凄惨;下片景色“晚凉天净月华开”,虽然清冷,却是一片澄明。这两处景色,一明一暗,又一在白日,一在夜晚,就构成了双重的联系。

在格调上是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在时间上则是日以继夜的相承。

因此,“对景难排”不仅是说眼前景,而且是指所有的景物,无论四季,无论日夜,都不能为孤苦的作者排遣悲哀,不说“往事只堪哀”,用其他的话也是无法表达出悲哀的。

(8)李煜赏析扩展阅读: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网络-李煜

㈨ 翻译 赏析 李煜的《一斛珠》

译文:

晓妆只粗粗理过,唇边可还得点一抹沉檀色的红膏。含笑未唱,先露一尖花蕾船的舌尖,于是樱桃小口微张,流出了婉转如莺的清歌。

到了场下的酒会,就又娇爽多了。小盅微啜似乎还不够过瘾,换过深口大杯拚醉,哪在意污湿罗衣?最传神的是,笑嚼着红嫩的草花,向心上人唾个不停。

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歌女为情人歌唱的情景。词人在描写中注意到了各个生活的细节,因此,歌女的演唱描写首先是从她的梳妆打扮开始的。“晓妆初过”,点明时间,其实也照应到了下片的“殷色可”,或者说预示着与情郎相会的时间不会短,不然也不会清晨化妆准备。

“沈檀”一句,细致描绘出了歌女“点唇”的动作和情态,这个细节的抓取,不但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描写效果,而且也开始了紧紧以“唇(口)”为中心的人物和情景刻画。

“向人”一句少女情态妩媚动人,“一曲”句取白居易“樱桃樊素口”之喻,不但不见其俗,而愈发见其清新,同“丁香颗”相对,更见别致。整个描写,明喻、暗喻相搭配,动、静结合,又突出展示了歌女神态情貌的欢愉艳美,也从侧面衬喻出歌女的歌声是多么的迷人动听。

原文: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出处:《南唐二主词》——唐·李煜

(9)李煜赏析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一斛珠·晓妆初过》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是一曲描写男女欢情的艳歌,从整体风格看,应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全词写女主人公从化妆出场到终场赴宴的全过程,中间充满了戏剧情趣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此词从整体风格看,是李煜前期的作品。李煜不仅是知书达礼,而且能歌善舞,特别是善于弹奏琵琶。除此之外,她对于下棋、掷色子这些大众化的游戏,李煜样样都是绝顶高手。

这样一来,当时还生活在哥哥弘冀的阴影中,一心想到在艺术世界中间去做个隐士的李煜,可算是找到知音了。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先结婚后恋爱的甜蜜生活。《一斛珠》描写的就是这种夫妻之间蜜里调油的闺房乐趣。”

㈩ 李煜《浪淘沙》赏析

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浪淘沙》是《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全词原文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白话文释义: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10)李煜赏析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