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氏名人名言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匡衡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悬梁刺骨: 战国时期,洛阳城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为了日后以做大官,他拚命读书。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继续读下去。 无独有偶,汉朝的孙敬,人称“闭户先生”,常常独自关门读书。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头发,让头颈正直地吊住。这样,如果打瞌睡,就会扯痛头发,立刻惊醒。于是,后人用“悬梁刺股”来形容勤学好读的精神。
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陆游书巢勤学
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刘勰佛殿借读: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蒲松龄草亭路问: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顾炎武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王羲之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不必再 “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悬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而且我们都是健康人,比海伦·凯勒强多了,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这是名人故事。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在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李嘉图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 孟德斯鸠 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 西塞罗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毛泽东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我喜欢读书,喜欢认识人,了解人。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 ——巴金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海伦?凯勒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确,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培根 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笛卡尔 没有比时间更容易虚掷,更值得珍惜的事,倘若没有时间,我们在世上将一事无成。——门捷列夫,这是名人名言。
2. 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 有没有姓左的名人名言
左 丘 明 史学名著《左传》的作者 春秋时代鲁国人。
《左传》是周朝春秋时期鲁君子左丘明的杰作,它系统而详尽地记叙了我国公元前805-468年, 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许多事情,情节曲折而生动,文笔优美,在我国古籍宝库中,既是一部价值极高的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极其珍贵的文学名著。
《左传》原名叫《左氏春秋》,它和最早编年史《春秋》是有密切关联的两部书。《春秋》本是上古时期各国官修历史的通用名称,甲骨文时代,一年只分春秋两季,后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但朝廷大事还是在春秋两季进行,所以史官就把记载一年到头的大事的“国史”称之为《春秋》。《墨子•鬼子篇》中,所谓“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等,就是指周朝及燕、宋、齐各国的史书。后来由于这些史书都失传了,唯有鲁国的《春秋》流传至今,于是《春秋》便成了鲁国“国史”的专称。《春秋》一书,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72-480年)242年间(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事,然而《春秋》虽是鲁国官修的史书,并采用鲁国的纪年,但它所记载的内容,并不局限于鲁国本身的历史,而是春秋时期各个诸候国的大事。
古代史官记事有两个作用:一是真实地记载历史事实;二是把劝善惩恶的用意亦包含在历史记载中。上古时代,由于文字繁难和书写工具落后,文字只能刻在甲骨、金石或竹简上,因而史官只能以最精练的文字来记事.《春秋》的记事,基本上是按照年、月、日的时间次序记叙史实,一件事记一条,一般只有几个字,最多也不过40多字,最短只有一个字(例如:螟)。这样简略的记载,人们往往无法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其具体情况,要想了解、学习历史,就要依靠一些年纪大而又熟悉历史大事的人,对《春秋》的记载做出比较详细的叙述和说明,这样才有了“传”。所谓“传”就是注释说明的意思。流传下来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就是所谓的“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是附属于《春秋》的,经文与传文排比在一起,而《左传》,原来则是独立成书的。由于《左传》史料可靠、丰富,记事翔实,情节生动,文笔优美,因而流传最广,后人对其评价也最高。
左丘明的主要和杰出贡献就在于:他是在广泛采集各种古史旧闻、公私记载的基础上,根据大量可靠的史料,对《春秋》所记史事,有选择、有重点地做了注释和说明。他以叙事为主,既记言,也记行,既有细节描写,也有扼要概括,既有追述,也有附述,既有分析,也有评论。《春秋》里许多记事不明的地方,都依赖于《左传》的补充和说明,后人才得以了解。此外,《左传》还记叙了《春秋》所没有记载的许多史事,记事时间和《春秋》大体一致而又略有超出,内容丰富而详尽,史料价值极高。
这部著作,语言技巧和文学成就也是很高的。左丘明不仅善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用简洁的语言把复杂纷繁的事件描述的井井有条,特别是描述战争,往往写得脉络分明,有声有色,而且很善于通过精彩的细节和内心的描写,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又如,春秋各国当时的外交活动很频繁,并且很重视外交辞令,《左传》对此也有生动的记载,许多对话,委婉含蓄,外柔内刚,意味深长,听起来文质彬彬,从容不迫,而骨子里却渗透着坚强,在关键问题上,寸步不让。当时的外交风度固然就是如此,但这些精彩、高超的外交辞令,与左丘明的锤炼加工及润色也是分不开的。此外,《左传》中的许多历史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文笔优美,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例如像曹刿(qui)论战、齐垣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介之推不言禄、玄高搞秦师、楚归晋知罃(ying)等等。
左丘明与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孔子是很重视历史的,他教学生的六门课,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历史就是必修课之一。孔子对左丘明也是十分推崇、敬重的,在《论语•公治长》中,孔子曰:“巧言、令色、走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匝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其大意就是:说话乖巧,待人巴结,十足的恭维,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对人的怨恨掩藏起来和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由此可见,孔子对左丘明的人格及为人,评价是很高的 。左丘明在眼睛失明之后,还发奋完成了一部著作 —— 《国语》。司马迁称赞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参考文献: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中国古代著名书籍》华素娟 熊国桢 编 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
左人郢 字行,鲁人,孔子弟子。宋赠南华侯。
左伯桃 战国人,籍贯不详。
与羊角哀为友,闻楚王贤,同入楚。道遇雨雪,而所带衣服单薄,二人计,不倶全。伯桃谓哀曰:“舞所学不如子,子往矣!”乃并衣粮与哀,自入空树中死。哀至楚为上卿,显名当世,乃启树发伯桃尸,备礼改葬之。伯桃墓近荆将军陵,哀梦伯桃高云:“我日夜被荆将军所伐。”哀曰:“我向地下看之”,遂自刎而死。此见《烈士传》。后世因称友谊之笃者曰:”羊左”。
左伯 东汉东莱(今山东液县)人。字子邑。善作纸;蔡邕善作书;张芝善作笔;韦诞善作墨,合称纸、书、笔、墨“四善”。
左 雄(?—138) 东汉南群、湮阳(今河南、邓州东北)人
左雄,字伯豪。东汉顺帝时代,官至尚书令。左雄为人正直,在朝言事切直,反对豪族“贪猾”,多所检举、揭发。顺帝阳嘉之年,他曾痛斥当时统治者虐政之残暴,并上书曰:“杀害不辜,为威风聚钦整办事贤能,以治又安民为劣弱,奉法循理为不治,从之戮生于睚眦履尸之祸,成于喜怒,视民如寇仇,税之如豺虎”。“一人犯法,举宗群之”。左雄是一位深受庶民爱戴和后人赞颂的骨鲠之臣,。
左 慈 安徽庐江西南人。
左慈,字元放,东汉末方士。少居天柱山,习炼丹,是葛玄之师。东汉丹鼎派道教道术,系由他一脉相传。传说,左慈善魔术,尝与曹操宴,并戏弄曹操。后激怒曹操,被操卒追杀而隐身遁形,复见于羊山头隐入羊群,卒不可得。除《后汉书•左慈传》,东晋干宝《搜神记》亦有记载。《方舆胜览》、《天下名胜志》、《江南通志》、清朝《庐江县志》等,均记载庐江有左慈的钓鱼台、左慈井、掷杯桥、升仙桥、白羊岗、羊山头、王虚观等遗迹,至今部分尚存。
参考文献: 安徽省地方志丛书 《庐江县志》,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出版。
No.1月亮坝里点灯——多此一举。
No.2月亮坝里耍弯刀——明砍。
No.3太阳和月亮讲话——空谈。
No.4天上的月亮——看得见,摸不着。
No.5拿着面盆当月亮——不知轻重。
No.6中秋节的月亮——光明正大。
No.7癞蛤蟆吞月亮——痴心妄想。
No.8拿个小钱当月亮——吝啬鬼。
No.9月亮跟着太阳转——沾光;借光。
No.10爬高梯摘月亮——空想。
No.11铁拐李看月亮——上不正,下参羡。
No.12山尖上摘月亮——办不到;没法办。
No.13猴子捞月亮——一场空。
No.14盼望月亮从西出——没指望。
No.27毛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No.28秃子跟着月亮走——借光。
No.29竹竿打月亮——挨不上。
No.30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