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赏析宋词苏轼

赏析宋词苏轼

发布时间: 2020-12-17 19:50:22

1. 苏轼宋词

知道你的仙骨没有寒抄冬与炎夏季节之分,
千年相缝就好象早晨和晚上相见。
所以把离别的话烦脑美人,是想看(你)梨花带雨(般的美丽)。
落花已经逐渐随着风吹走了,落花本身是无心的,只是黄莺鸟自己诉说着(自己的心事罢了)。
有一天向塘西归去(的时候),看不见了落花的地方黄莺鸟的鸣叫。
绝妙好诗

2. 苏轼的诗词赏析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

3. 苏轼一些诗词的赏析,越多越好。

水调歌头 快哉亭作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4. 宋词欣赏 苏轼和辛弃疾

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两位在词坛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词人。苏轼是北宋继柳永之后另一位对词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主要表现在他的“以诗为词”的新理念的提出,在当时词坛掀起大波,具体的关于“以诗为词”已经在上一篇我的期中论文中已经作了具体的阐述。另外苏在词的方面农村词占的比例不是很大,可是影响还是很广远的。 说到辛弃疾,却是位爱国情怀澎湃的词人,为当时的抗金而辗转反侧,到处奔波。但是后来他退居江西上饶和铅山的二十多年中,他更多地发现了农村生活的诗意,感受到了农民身上的诗情,从而以农村生活作为词的重要抒写对象,在词中表达对农民的敬爱和赞美,对农村秀美风光的沉湎和讴歌,于是期间作了很多关于农村题材的词。现在,我就他们在以农村为题材的词上作个分析比较。从他们的农村词代表作上逐个分析。

农村词是苏轼词体革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苏轼在词的花圃里开垦出来的一片新土。苏轼是宋代第一个有意识把词笔伸向农村的人,而过去治苏词者极少论及。苏的农村词体现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同情,对农村的主人及其生活的描写以及归隐田园的思想是苏轼农村词的主要思想内容。

苏轼虽然是出身于封建士大夫阶层,但他却深谙“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所以他无论是得意官场,还是被贬远处,都深切关怀着下层劳动人民。苏轼贬居黄州时所作的五首著名的农村词《浣溪沙》最能体现出他对民生的关怀。最后一篇: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依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徐太守带了酒携了歌妓,借赏雪来慰藉苏轼。苏轼理当高高兴兴才对,可是他在“翠袖倚风萦柳带,绛唇得酒烂樱珠”面前,却心不在焉,老是“尊前呵手镊霜须”。他在想什么呢?苏轼在一首词中写道“不用诉离肠,痛饮从来别有肠”(《南乡子•和杨元素》),看来此时的苏轼是“别有肠”了,我们只有分析原词才能知晓原因。原来苏轼是对农民苦难生活表示了深切同情和关怀,这同历史上那些以劝农为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不可同日而语。

苏轼在善于在词中塑造有血有肉的各种农村人物形象,描绘了农村繁忙的生活。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在徐州填的《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是最为人称道的一篇。还有《浣纱溪》第一首描绘了一幅农村美丽宁静的画面:水中的鱼,天上的鸟,怡然自乐的采桑姑、黄童、白叟,不惊自去的麋鹿,不呼自来的猿猱,仿佛是一个童话世界。第二首描写了农村妇女争睹使君风采和麦收后农村赛神宴饮的欢快场面。第三首写农民忙于煮茧及询问老农农作物生长的情况。第四首最为有名:枣花簌簌飘落,纺车机声轰隆,在赖洋洋的太阳下,困酣乏力口渴难耐的太守,轻轻地叩门讨水喝。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古朴的农村风情画啊!第五首叙述雨后日出的农村美景并以躬耕愿望作结。“使君元是此中人”,作者惊喜地发现自己本来就属于庄稼人。

无限清新幽美的农村春景,竟使作者有“疑非尘世”之感,表明了苏轼对山光水色、田园美景的流连,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农村的人民是如此淳朴真诚,农村的景物是如此清新幽美,这自然会引发贬居江湖的词人产生了了之心,萌生归去之意。

可以说,苏轼农村词不仅从一个侧面比较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思想经历,而且开拓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表现社会生活的功能,为后来词人如辛弃疾创作农村词开了先河。

下面我对辛弃疾的农村词作下浅析。辛弃疾一生写词很多,其中农村词为14首,在整个辛词创作中。虽然数量不多,但它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是宋代七百多位词人中无一人可比拟的。

辛弃疾写农民,是带着感情去写的,带着羡慕和赞赏去写的。在劳动中去刻划他们,在乡村诗意画面里去塑造他们。这些农民的形象真切、自然,极富艺术感染力。值得一看的还有《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
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这首小令十分俏皮活泼。词人写了几个农村姑娘,一路嘻嘻哈哈,慢悠悠地沽酒回来,却被树上鸟儿“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的叫声所惊悟。才发觉出来很久了,得赶紧回去,因为家里人还等着喝呢!下片更是妙趣横生:词人自己喝醉酒了,想着该回家去,却连自己的家在哪都忘了,反而去问别人。“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简单两句答对,本极平淡,却写出了乡民的淳朴厚道,亲睦友好。全词通俗平易,明白如话,而又含蓄幽默,耐人寻味。

辛弃疾的农村词写人与写景其实是揉合在一起的。他写农民群象的词都写了农村风光,并且都是些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正是这种美景才衬托了人物形象美、情性美。这里所探讨的农村风光词是就其偏重方面而言的。辛弃疾用重笔浓彩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清朗秀丽、幽雅恬静的农村夜景、农村雨景、农村丰收之景,更是一幅幅令人一洗尘杂、心驰神往之景。

通过苏轼和辛弃疾在农村词上比较,我这么觉得:在词的表现内容上,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词的传统,并超越了苏词。苏词突破了爱情,离别的羁旅的樊笼,以词来书写报国的豪情壮志,农村恬淡的生活和贬居的无限感慨。辛弃疾则更加自觉的开拓创作视野,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特别是集中突出地表现了抗金斗争,贯注了对国家的热枕,这个在词史上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因为国家的动乱,于是在恬静的农村词上更是倾满了感情,同时表现了对安静和平生活的向往。

苏轼和辛弃疾,词坛永远不朽的丰碑,后世永远傲世的高峰。

5. 苏东坡的诗词鉴赏

例举苏东坡两首诗词进行鉴赏: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一片深情,情深到归于寂静无声。十年生死相隔,十年苦苦 追忆,十年相思,十年孤寂,十年辛酸和着泪一滴一滴积攒,和 着泪一行一行流淌。
无语相对处,字字沥血,柔肠才寸断。梦境之中,已是如此; 清辉松影之下,一人独对芳魂时,又是何等彻骨的凄凉!写到此处 如断弦之音,逼人潸然泪下,真是无情到此也断肠。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意气风发,豪气干云,发前人未发之语,寒风烈酒,尽洗绮罗 香泽之态,大歌慷慨豪越之曲,此词也须执铁板唱来,方能入耳。
气势如挟风雷,东坡为人豪爽豁达,才能作此等佳篇流传于世。
以下是苏东坡的简单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6. 苏轼诗词鉴赏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专“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属、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7. 宋词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词· 之一: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之二:词·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
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
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
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
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
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
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
两簌簌。
之三: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 苏轼宋词欣赏

苏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烟雨凄迷,一转眼又到了春节前的扫墓时节。本应再过几天才去,不知是谁又创造了一个立春之后不扫墓的新“条款”。因明天就是立春,所以,在春节前准备扫墓的人,便把时间都挤在了立春前的今天。虽然是瑞雪纷飞,却没有拦截住前来寄托哀思的人们。本来异常寂静的公墓,今天却人声鼎沸。

还算晴朗的蓝色天空下,有腊月的凛风,有薄云笼罩的懒阳,有飘飞的柔雪。我来了,我怕你孤寂的魂灵被寒冷的冰雪浸蚀,我怕你游荡的魂魄还在四处飘荡,我更怕你找不到归来之路,于是我踏雪而来。我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深浅不一的脚印。我来了,带来你喜欢的黄菊、百合与勿忘我三种鲜花组成的花束,还有一份为你倾情写下的祭文,另加一颗在岁月的磨损中还依旧无法忘记往日的一切欢乐与苦痛的寂心。用这简单的方式,在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祭奠你寂寞的魂灵!

人将去,冥冥之中有天意。十年前的那个凌晨,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永远的定格,是我记忆中的一个终结。因此,我把那些曾经充满着爱和温暖的点滴片断,悄然收藏起来。因为,你永远地去了。如烟的往昔岁月,你的生命在瞬间中猝然枯萎,留给我的是你生命终止时那挣扎过后的眼神和渐渐没有了温度的双手……

从那时起,你成了一座荒冢,孤居于此地,音容难再!洁白的瑞雪映照着你的墓碑,冰冷的墓碑下,掩埋着你倔强的灵魂,漆黑的大理石上面刻画着你永恒的名字。你的一生,是那样短暂,却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永远清晰的印痕。

春秋弹指,梅雪挂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跨越时空的是怎样的距离?无尽的思念又是怎样的刻骨铭心?“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纵是相逢,却也是阴阳相隔,梦里徘徊。曾经熟悉的音容笑貌,早已被时间的齿轮剥离得支离破碎。你走后的我,不敢再轻启记忆的闸门,深怕触起心底最深处的隐痛。多少次梦醒时分,我欲忘却的音符,一次又一次地在我的耳畔回荡,不疾不徐,婉转清越。我欲忘却的,却怎么也忘却不了。

十载春秋,弹指而逝。我的两鬓尚未如霜,你却在这千里孤冢中静躺。呜呼!吾不见君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曾经轩昂磊落,突兀峥嵘,均埋藏于地下。然音容犹在眼前,话语仍绕耳际。人言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今斯人已去,荆棘纵横,风凄露下。感念畴昔,悲凉凄怆!

十年生死,十载死生。对于逝去的人来说,可能已经没有了任何记忆。可对于活在世上空留满腹思念的人来说,真的感受到了一种相思的凄悲。今天又一次面对你的时候,我满目凄泪,吟出的只是苏轼的这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寒光懒阳,有凄冷的清风陪伴着你。远方是一片苍茫,偶尔有孤鸟哀鸿掠过。我清楚地知道,人生的尽头是死亡的故乡。“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清明时你的坟头枯草浅泣,让我于“相思情长绵”的苦思中情魂尽断;七月半你的坟头芳草凄凄,遮掩了我“夜半无人私语时”的绵绵长恨;春天来临前你的坟头厚雪堆积,覆盖了我“山回路转不见君”的孤寂之心!你寂静无语的孤冢啊!可知道这一年四季的思念尽在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的无尽岁月里,更在无处话凄凉的悲戚中……

岁月如歌,时光泣血。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已然过去十年。三千多个充满思念的日子里,多少次想提笔写下些什么,为你。却不知为何总有太多的东西哽在喉际,让我无从下笔。十年来,独对孤冢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让我在过往与现时的纷乱迷离中,看到一滴可以保存千年的情泪。有着死亡段落的爱情,被“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哀怨感叹,一言道尽于于轻轻淡淡情感描绘中。

又是一个月圆夜,夜深无底。我从冥门飘了出来,飘过凄凉的荒野,飘过萧萧的江河,飘过万水千山,回到了尘世的现实喧嚣中来。户外的寒风将思念拧成绳索,抽打我破碎的灵魂。我无尽的思绪,被涂鸦成许许多多没有平仄的无尽思念……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霄?

9. 苏东坡的诗词20首附赏析

婉约的:
水龙吟

【宋】苏轼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③。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望江南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简析】
春也未老,人也未老,于公务闲暇登台的知州,心境是否也一样"超然"?风儿以"细"状摹,可知正吹得轻冷;柳枝以"斜"勾勒,愈见得飘拂动人,漾映眼底的,是一带环城的碧水;辉照满城的,则有缤纷竞放的春花。而后看鳞次千家的檐瓦,迷蒙在飘飘洒洒的雨影之中。那情景,能不牵萦一颗"游于物外"的超然之心。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简析】
上片句句藏着一个"春"字。残红褪,柳绵吹少,是春衰的景象;青杏尚小,芳草绿遍,又呈生机勃郁。春光已老,春光犹在,正是这么一个恼人的时节。中间插写的燕子飞来,流水人家,既是补足""的信息,更使画面增添动态的美。花残、杏小、燕飞、水绕,柳绵纷纷芳草处处,不言"春"而春在其中,这叫做"藏中有露"。

--------------------------------------------------------------------------------

【注释】

①从教坠:任杨花坠落。②有思:即有情。③缀:连接。
【简析】
小雨初晴的欣喜,使院庭的晚照也这般红丽!倒影芙蓉池的楼台,摇漾着动人的金碧,春晚的风,吹动飘拂的柳,含怎样依依的情!池面的嫩荷,不正如伊人饰戴的细巧青细?然而,时光毕竟已流过七载,故园依旧,良月好侣却已零散!过片的赞美由此化为惋叹,朱颜已老的词人,已再无心情赏景主。于是斜阳渐隐,金翠的楼台上,只剩下这位落拓归客的身影,坐对着暮霭四起的黄昏……

贺新郎
苏 轼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 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 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 伴君幽独。艳一枝细看取,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 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 两簌簌。

【简析】

一边是轻弄团扇的美人,一边是半吐红巾的榴花。花儿红丽,叠皱处恰似美人微蹙的愁眉。人儿芳洁,顾盼中却如夏日榴花般幽独!她也曾在桐阴转午间入梦,梦中与君王共赴瑶台。意外的欣喜,却被推户之声惊破:梦醒处只闻风吹窗竹!它也有与百花争春的风姿,却只能开在繁华过后!谁都爱三春的"浮花浪蕊",空负了这芳心的"千重似束"!

阮郎归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
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简析】
初夏特有的韵味,从一伴活泼少女的感觉中传写,便多了几分情性。惬意的昼眠,忽被落棋之声惊醒,本有些恼,揉揉眼睛,却见碧纱窗下,飘缕缕沉得之烟;窗外的槐柳绿影,传阵阵新蝉之鸣,不禁又喜从心生。于是便挎盆出门,痛痛快快享受泉流洗沐的清凉。看雨后的小荷,随溪流翻动得多欢!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伸纤手玩弄泻池的流泉,那就更有味啦,连溅落荷叶的碎滴,也一粒粒圆转如珠!

卜算子
苏 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枫落吴江冷。

【简析】
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
洞仙歌

【宋】苏轼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①淡,玉绳②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③流年暗中偷换。

【注释】

①金波:月光。②玉绳:星名。③不道:不觉。
【简析】
夏夕自炎,玉人自凉,连水殿上偶来的风,也带着缕缕池荷的清香。夜已三更,庭户无声,仰听疏星时流的河汉,似也已波静浪歇----词人的胸际了无尘俗之气,创造的词境正如此清馨。于是见"一点明月",唤起花蕊夫人,在与蜀主携手中,共对沉沉夜天。夜如何"的启问,问得神情宛然;屈指盼西风的企待,又带着几多"流年暗换"的怅惘。
永遇乐
苏 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纟+沈去掉三点水)

【简析】
词人莅临徐州,宿于唐代名妓关盼盼的燕子楼。是夜,明月皎洁如霜,好风清凉如水,此为大景,以静衬托夜之深。鱼跳曲港,露泻圆荷,此为小景,以动反衬夜之静。如此静夜,自能梦遇佳人。然三更鼓响,一片叶落,忽然惊醒,于是怅然若失,起而寻梦上征融情入景,若梦若醒,亦真亦幻,给人以惝恍迷离之感。下片由人亡楼空,直抒感慨,把故园之思,今昔这感、人生如梦之叹,打成一片。他从自己今日凭吊燕子楼,推想到他日后人又将凭吊自己所建的黄楼,一种人生须臾、荣枯无常的感慨袭上心头,使他深有"古今如梦,何尝梦觉"之慨。看来,这燕子楼的一梦,也不特是艳遇而已,更暴光坡心境的一次澄化。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简析】
正宜从身披斜阳,杖藜徐步于村舍古城间的迁谪之客心上体会。远处有明丽的山峦,耸立在夕照如火的林巅;近处则秀竹丛丛,遮隐了村舍院墙。移步间秋草衰黄、蝉声喧乱,然后欣喜地发现一片清亮的池塘,看翻飞水天的白鸟之影,闻映照绿涟的红荷幽香……浓淡相衬的着色,动静相对的勾勒,给画面带来了何其支人的韵致!流连在其中的词人,那心境想必也格外旷闲。

豪放的:
满江红
苏 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西江月
苏 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水调歌头①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⑥

--------------------------------------------------------------------------------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 《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 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 长圆。”
⑥婵娟:美丽的月光。
【简析】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行香子·过七里滩

【宋】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西江月·重九
苏 轼

点点楼头细雨,
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
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
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
俯仰人间今古。

满江红·怀子由作
苏 轼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念奴娇①·赤壁怀古②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④。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⑤。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⑥

【注释】

①又名《百字令》。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 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③千堆雪:流花千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又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④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小乔为乔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为赤壁之战十年前事。
⑤“笑应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装。
⑥酹: 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品评】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对于原破。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 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潇洒的词人本就生性豪放,密州铁沟出猎,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相随千骑锦士驰卷平冈,何等声势,何等豪气,由此倾动了满城老少,使老夫陡发少年狂气,在亲射虎,看孙郎的奇想中跃现的,正是当年孙权射虎的风采!但词人的胸胆,又何甘只在射虎中称雄?连年犯边的西夏,正需要魏尚那样的勇将御击!酒酣的词人因此宣告:倘若汉文帝再遣冯唐,我便是当世魏尚,愿换弓如月,一箭射落象征"侵掠"的恶星天狼!

临江仙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谷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注释】

①营营:纷乱。②谷纹:水波纹。
【简析】
迁谪黄州的郁愤,似乎全已在东坡夜饮中舒泄。来归临打开亭寓所,妙在"仿佛三更",或许不到三更?醉中谁能辨清!"敲门"是白费劲了----小小家童竟也有如雷的鼾声。好在寓所临江,听江声比自比鼾声有味,但醉立到天亮也累,"倚仗"正物我两适!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