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名言
A. 关于老人的名言
对老人的,我只听说过,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B. 敬老人的名言名句
关于孝敬老人的名言大全:
1、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春秋)《礼记》
3、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5、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
6、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7、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8、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
9、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10、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增广贤文》
11、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12、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
13、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清)李毓秀《弟子规》
14、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清)李毓秀《弟子规》
15、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16、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请)李毓秀《弟子规》
17、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1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
19、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20、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2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22、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23、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5、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
27、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8、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2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3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31、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李毓秀《弟子规》
32、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33、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34、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35、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C. 孝敬老人的名言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版
——孟郊
母亲的心是儿权女的天堂。
——柯罗德
爱就是充实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泰戈尔
人生是花,而爱就是花的蜜。
——莎士比亚
爱就是意味着去做。
——普里什文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谚语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中国谚语
人生首要之事——莫过于尽孝,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故
行孝当及时,错过机会,将是终生的遗憾。
有人能终身牢记父母的教诲,有人却不曾忆起丝毫训勉。前者在面对危险和困危
时,往往能悬崖勒马,知所进退,不敢愧对父母,让父母操心蒙羞,而后者却经常
惹是生非,得过且过,令父母伤心。
D. 尊敬老人的名言警句
1、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2、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3、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4、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5、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7、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8、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E. 尊重老人的名言警句
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版弗辱,其下权能养。——《礼记》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长幼有序。——孟子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F. 求关于赞扬老年人的名人名言(要注明出处~)
1、老来骥伏枥,志在千里自。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 曹操 《龟虽寿》
白话译文: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2、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宋 王安石《孤桐》
白话译文:年岁越老根越壮实,阳光越强,枝叶越显得茂盛葱郁。
3、年高可可以带来智慧与经历。——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4、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海燕》
5、垂头自惜千金香,伏枥仍存万里心。——元 郝经《老马》
白话译文:它虽然力不足而心尚不老,仍然自珍自爱,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再驰骋于万里疆场之上。
6、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母亲》
7、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G. 老人 名言
关于老人的名言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宋·戴复古
3、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4、老年的悲剧不在于一个人已经衰老,而在于他依旧年轻。——王尔德
5、老年人总以为自己狡猾。——托·富勒
6、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7、老年有这么多缺陷和愚蠢,又这么容易受人耻笑。一个老人能够得到的最好收获不过是家人的仁慈和爱,统领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蒙田
8、老去悲秋强自宽。——唐·杜甫
9、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间。——唐·元稹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1、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
1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13、每个老人都抱怨世界在堕落,抱怨下一代的无礼和傲慢。——塞·约翰逊
14、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
15、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洛天。——唐·刘禹锡
16、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17、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
18、年高可可以带来智慧与经历。——英国
19、年高有德经验多。——日本
20、人老无能,神老无灵。——清·李渔
21、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唐·李端
22、日落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晋·李密
23、狮子老了狼也讥。——阿拉伯
24、世无老而不学之理。——德国
2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6、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宋·王安石
27、提琴虽老,仍可奏出好曲子。——英国
28、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唐·王维
29、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30、为人年老没心机,为笋年老没人吃,熬糖老了第一苦,残花莫望春风时。——广西情歌
31、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3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33、五十岁时,你开始厌倦世界;六十岁时,却是世界厌倦了你。——沃克森夏安纳
34、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36、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37、欲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唐·韩愈
38、壮心未与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宋·陆游
39、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佚名
40、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41、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4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43、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44、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45、剑老无芒,人老无刚。——明·冯梦龙
46、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47、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佚名
48、当我们变老时,我们同时变得更愚蠢和聪明。——拉罗什富科
49、当身体依旧健壮时,就已在人生之路上蹒跚踉跄,这是灵魂的羞耻。——马可·奥勒留
5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51、垂头自惜千金香,伏枥仍存万里心。——元·郝经
5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H. 老人名言名句
1、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宋·王安石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3、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
4、年高可可以带来智慧与经历。——英国
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6、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8、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9、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佚名
10、老年人总以为自己狡猾。——托·富勒
11、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1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13、提琴虽老,仍可奏出好曲子。——英国
14、剑老无芒,人老无刚。——明·冯梦龙
14、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15、当我们变老时,我们同时变得更愚蠢和聪明。——拉罗什富科
16、欲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唐·韩愈
17、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18、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0、壮心未与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宋·陆游
21、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佚名
22、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宋·戴复古
23、日落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晋·李密
24、五十岁时,你开始厌倦世界;六十岁时,却是世界厌倦了你。——沃克森夏安纳
25、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7、年高有德经验多。——日本
28、人老无能,神老无灵。——清·李渔
29、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
30、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31、老年的悲剧不在于一个人已经衰老,而在于他依旧年轻。——王尔德
3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3、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34、为人年老没心机,为笋年老没人吃,熬糖老了第一苦,残花莫望春风时。——广西情歌
35、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36、残灯犹未灭,将尽列扬辉。——南北朝·纪少瑜
37、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38、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间。——唐·元稹
39、老年有这么多缺陷和愚蠢,又这么容易受人耻笑。一个老人能够得到的最好收获不过是家人的仁慈和爱,统领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蒙田
40、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41、不要担心老起来,到你中止老起来的时候,你就死了。——欧洲
42、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唐·王维
43、老去悲秋强自宽。——唐·杜甫
4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5、狮子老了狼也讥。——阿拉伯
46、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唐·李端
47、每个老人都抱怨世界在堕落,抱怨下一代的无礼和傲慢。——塞·约翰逊
48、垂头自惜千金香,伏枥仍存万里心。——元·郝经
49、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洛天。——唐·刘禹锡
50、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51、世无老而不学之理。——德国
52、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53、当身体依旧健壮时,就已在人生之路上蹒跚踉跄,这是灵魂的羞耻。——马可·奥勒留
5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
I. 一句老人名言
这是源于禅宗。其博大精深,我觉得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我个人了理解:最初我们用的是最单纯、纯粹的眼光看待事物,这时候看到什么就有什么,所以山是山,水是水。后来我们带着考究的眼光去分析为什么,当我们深入其中,身在山中不知山,这时候我们看到只有其他的内容。最后我们无论考究清楚或者不清楚,但却恍然大悟,看见的看不见的,山水依旧。
其他分析:
为道“三见”之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只是山、不是山、还是山,这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原句是,第一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三句话中的“见”和“山”“水”是同本;而“只是”、“不是”、“还是”则是异象。下面就分别讲一下。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里的“见”是指观察,不仅仅是用眼去观察,同时用眼、耳、鼻、舌、身,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感触。用手去摸,看它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热的还是凉的,这也是观察。这种直觉观察,就是“见”的直接的意思。那么,这个“山”和“水”也是一种代表,它代表了物质世界的所有万事万物。
这里的“只是山”、“只是水”,只是说明了一个局限性,局限在什么地方呢?局限在表面。有人讲初次见面叫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就是表面印象,一种初次的印象,也是偶尔留下的一种表象。所以说是一种表面的,也可以说是一种片面的。因为无论从你的眼、耳、鼻、舌、身,无论你怎么观察事物,无论你从哪一种角度,用什么方式去观察,都没法观察到事物的全部。所以这只能得到一个表面现象。在你观察的时候往往会有误区、有死角。有人讲,自己看自己的鼻子看不见,这就是视力的一种死角;还有一种说法:“后脑勺子的头发只能摸得到,但看不到。”这也是眼睛的局限性。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你怎么去看,都是“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实际上真是山,真是水吗?只是一个假象而已。为什么讲是假象呢?前几课都讲过。因为这只是一个名、相上的东西。你作为一个主体,去观察山也好,观察水也好,观察树木也好,观察天上的雷电、云彩、日月也好,你怎么去观察都没法观察到它的全部,所以讲它只是一个假象而已,所以为“只是”。
如果反问一句:书本上的知识是不是都是真理呢?实际上它有它的作用,它能给我们介绍一些有益的东西,给你提供一些参考,也就是指指路。行人想找酒家问牧童,牧童只是遥指。这些书上的文字是知识吗?是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起一个指路的作用,只是个“遥指”的牧童而已。真正来讲,它还不是事物的本体。事物的本体、真象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就是指事物的本体,你能用语言表达的那就不是“道”了。你表达出来的东西不是真的,那也只不过是指指路而已。这里只是讲一下“只是”二字。
为道“三见”之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里的“不是”与前面的“只是”正好相反了。前面是肯定,这里是否定了,在为道阶段就是否定阶段。为什么呢?这个否定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怀疑、批判上,通过怀疑、通过批判再提出自己的假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再通过推理,通过思辩、论证。那假想能成立吗?哥德巴赫猜想是哥德巴赫的猜想,陈景润的证明离皇冠只差那么一步;还有法国的物理学家安培,他提出一个假想:“分子或原子中间的电子运动形成的电流是物质磁性的起源”。他提出这么一个假想,后来有多少物理学家证明了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以前书本上已有的,但有误区、有错误、有偏见、有缺陷,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是新的发现。这里的“不是”是一种否定、一种批判,否定错误的,纠正偏面的,实事求是地去探索事物的实质和全部,看得比“只是山”、比“为学”阶段要全面一些、深刻一些。这里的“不是”,是指不是事物的真相、实质。
为道“三见”之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里的“还是”又回到前面那知识表面上了吗?不是,也没有落到第二阶段“不是”的层面上。这个“还是”就是看出事物真正实质性的东西,通过对它表面的东西的观察,看到它“只是”,再通过经验去推理、去分析、去想像、去猜想,然后形成一种独有的理念,看出事物的另一面,也就是更深刻的一面。但是这还不够,还要在这种基础上再进一步观察,在某种高度上观察,此时会发现原来“还是”这个东西。
修行的三个境界,最初我们看见的是实在的物体,山是山,水是水,一切确凿无疑,可是随着我们修行的深入,开始疑惑起来,山是山么,水还是水么,似乎还要缺点什么,于是开始迷惑,开始努力的去想要解开迷惑,直到某一天恍然大悟:原来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一直变幻的只是自己的心而已,因为自己心里有了疑惑,有了不解,累积到了山水之上,山是山,水是水,山水不会动,皆因心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