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赏析踏莎行贺铸

赏析踏莎行贺铸

发布时间: 2021-03-15 00:31:10

⑴ 踏莎行·芳心苦的作品赏析

这是《踏莎行》七首的第四首,是伤悼残荷之作,似乎有所寄托。荷花谢去结子,心有苦味。全词之眼在一“苦”字,又是咏凋残的荷花,故以“芳心苦”为题。
词分上下阕:上阕写残荷孤独寥落的处境,点题;下阕写残荷的苦闷,具体阐明题旨。
先写荷花生长的环境:“杨柳回塘,鸳鸯别浦。”在杨柳丛生的曲折回环的水塘,在鸳鸯鸟出没的两水相交的浅滩,都是荷花喜欢生长的地方。荷盖高撑,荷花芳洁,出污泥而不染。自古以来,高洁之士,都喜爱她,赞美她。可是,“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如今,她的周围布满密密层层的绿萍,采莲人的小舟似乎也被隔断了;更没有那一贯喜爱芳香的蜂蝶来欣赏。“红衣脱尽芳心苦”。因为她,美丽的荷花已经衰老凋残:在严酷的秋风摧残下,她已经脱尽粉红的衣衫,剩下的只有一颗满含苦辛的芳心
再写残荷的苦闷。天色渐晚,夕阳返照的微光迎接着潮水;天际流动的乌云带着细雨。她啊,“依依似与骚人语”。这凋残衰老的荷花在风雨中摇曳,扑向词人的怀抱。她好象在与词人诉说:当年不肯在青春年少之时嫁与春风,如今却无缘无故被这秋风误了“不肯”、“无端”的对照之中,饱含着辛酸,也充满着愤懑和不平。
全词用环境描写,突出了残荷孤独寂寥,突出了它日薄西山、微薄凄凉的生存;用拟人手法描绘荷花因为“不肯嫁春风”而延误了美丽的青春,如今不但再没有人理睬,而且连“蜂蝶”也不肯光临。这些铺陈描写,都集中地表现了残荷的芳心之“苦”。
这是“残荷”的形象它既象白居易笔下的浔阳江头的琵琶女,也象一个不肯攀附权贵乘借“春风”而老大无成的士人。贺铸为人豪侠尚气,一生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肯阿事权贵,虽然出身贵族,在做了几任小官之后,也不得不退隐江湖,过着寂寞的隐逸生活。试以贺铸的为人和遭遇与“残荷”比较,不难看出作者的用意所在。

⑵ 踏莎行 贺铸 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此词全篇咏写荷花,借物言情,暗中以荷花自况。诗人咏物,很少止于描写物态,多半有所寄托。因为在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可以类比,情感可以相通,人们可以利用联想,由此及彼,发抒文外之意。所以从《诗经》、《楚辞》以来,就有比兴的表现方式。词也不在例外。
此词起两句写荷花所在之地。“回塘”,位于迂回曲折之处的池塘。“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叫做浦。另外的所在谓之别,如别墅、别业、别馆)回塘、别浦,在这里事实上是一个地方。就储水之地而言,则谓之塘;就进水之地而言,则谓之浦。荷花在回塘、别浦,就暗示了她处于不容易被人发现,因而也不容易为人爱慕的环境之中。“杨柳”、“鸳鸯”,用来陪衬荷花。杨柳在岸上,荷花在水中,一绿一红,着色鲜艳。鸳鸯是水中飞禽,荷花是水中植物,本来常在一处,一向被合用来作装饰图案,或绘入图画。用鸳鸯来陪衬荷花之美丽,非常自然。
起两句写荷花所在之地。“回塘”,位于迂回曲折之处的池塘。“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叫做浦。另外的所在谓之别,如别墅、别业、别馆。)回塘、别浦,在这里事实上是一个地方。就储水之地而言,则谓之塘;就进水之地而言,则谓之浦。荷花在回塘、别浦,就暗示了她处于不容易被人发现,因而也不容易为人爱慕的环境之中。“杨柳”、“鸳鸯”,用来陪衬荷花。杨柳在岸上,荷花在水中,一绿一红,着色鲜艳。鸳鸯是水中飞禽,荷花是水中植物,本来常在一处,一向被合用来作装饰图案,或绘入图画。用鸳鸯来陪衬荷花之美丽,非常自然。

⑶ <<踏莎行>>贺铸 本词上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是咏荷花的,暗中以荷花自比。诗人咏物,很少止于描写物态,多半有所寄托。因为在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可以类比,情感可以相通,人们可以利用联想,由此及彼,发抒文外之意。所以从《诗经》、《楚辞》以来,就有比兴的表现方式。词也不在例外。
起两句写荷花所在之地。“回塘”,位于迂回曲折之处的池塘。“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叫做浦。另外的所在谓之别,如别墅、别业、别馆。)回塘、别浦,在这里事实上是一个地方。就储水之地而言,则谓之塘;就进水之地而言,则谓之浦。荷花在回塘、别浦,就暗示了她处于不容易被人发现,因而也不容易为人爱慕的环境之中。“杨柳”、“鸳鸯”,用来陪衬荷花。杨柳在岸上,荷花在水中,一绿一红,着色鲜艳。鸳鸯是水中飞禽,荷花是水中植物,本来常在一处,一向被合用来作装饰图案,或绘入图画。用鸳鸯来陪衬荷花之美丽,非常自然。
第三句由荷花的美丽转入她不幸的命运。古代诗人常以花开当折,比喻女子年长当嫁,男子学成当仕,故无名氏所歌《金缕衣》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荷花长在水中,一般都由女子乘坐莲舟前往采摘,如王昌龄《采莲曲》所写:“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但若是水中浮萍太密,莲舟的行驶就困难了。这当然只是一种设想,而这种设想,则是从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来,而反用其意。以荷花之不见采由于莲舟之不来,莲舟之不来由于绿萍之断路,来比喻自己之不见用由于被人汲引之难,被人汲引之难由于仕途之有碍。托喻非常委婉。
第四句再作一个比譬。荷花既生长于回塘、别浦,莲舟又被绿萍遮断,不能前来采摘,那么能飞的蜂与蝶该是可以来的吧。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蜂和蝶,又不知幽香之可爱慕,断然不来。这是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之断然不来,比在上位者对自己的全不欣赏。
歇拍承上两譬作结。莲舟不来,蜂蝶不慕,则美而且香的荷花,终于只有自开自落而已。“红衣脱尽”,是指花瓣飘零;“芳心苦”,是指莲心有苦味。在荷花方面说,是设想其盛时虚过,旋即凋败;在自己方面说,则是虽然有德有才,却不为人知重,以致志不得行,才不得展,终于只有老死牖下而已,都是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将花比人,处处双关,而毫无牵强之迹。
过片推开一层,于情中布景。“返照”二句,所写仍是回塘、别浦之景色。落日的余辉,返照在荡漾的水波之上,迎接着由浦口流入的潮水。天空的流云,则带着一阵或几点微雨,洒向荷塘。这两句不仅本身写得生动,而且还暗示了荷花在塘、浦之间,自开自落,为时已久,屡经朝暮,饱历阴晴,而始终无人知道,无人采摘,用以比喻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也遭遇过多少世事沧桑、人情冷暖。这样写景,就同时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乃至性格。
“依依”一句,显然是从李白《渌水曲》“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变化而来。但指明“语”的对象为骚人,则比李诗的含义为丰富、深刻。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正因为屈原曾设想采集荷花(芙蓉也是荷花,见王逸《注》)制作衣裳,以象征自己的芳洁,所以词中才也设想荷花于莲舟不来,蜂蝶不慕,自开自落的情况之下,要将满腔心事,告诉骚人。但此事究属想象,故用一“似”字,与李诗用“欲”字同,显得虚而又活,幻而又真。王逸《〈离骚经〉章句序》中曾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宓妃、佚女,以譬贤臣。”从这以后,香草、美女、贤士就成为三位一体了。在这首词中,作者以荷花(香草)自比,非常明显,而结尾两句,又因以“嫁”作比,涉及女性,就同样也将这三者连串了起来。
“当年”两句,以文言,是想象中荷花对骚人所倾吐的言语;以意言,则是作者的“夫子自道”。行文至此,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合而为一了。“当年不肯嫁春风”,是反用张先的《一丛花令》“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看即知,而荷花之开,本不在春天,是在夏季,所以也很确切。春天本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时候,诗人既以花之开于春季,比作嫁给春风,则指出荷花之“不肯嫁春风”,就含有她具有一种不愿意和其它的花一样地争妍取怜那样一种高洁的、孤芳自赏的性格的意思在内。这是写荷花的身分,同时也就是在写作者自己的身分。但是,当年不嫁,虽然是由于自己不肯,而红衣尽脱,芳心独苦,岂不是反而没由来地被秋风耽误了吗?这就又反映了作者由于自己性格与社会风习的矛盾冲突,以致始终仕路崎岖,沉沦下僚的感叹。南唐中主《浣溪沙》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均《离骚》句。)这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是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个偏安小国的君主为自己不可知的前途而发出的叹息的。晏几道的《蝶恋花》咏荷花一首,可能是为小莲而作。其上、下片结句“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华主”和“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与本词“无端却被秋风误”和“红衣脱尽芳心苦”的用笔用意,大致相近,可以参照。
由于古代诗人习惯于以男女之情比君臣之义、出处之节,以美女之不肯轻易嫁人比贤士之不肯随便出仕,所以也往往以美女之因择夫过严而迟迟不能结婚以致耽误了青春年少的悲哀,比贤士之因择主、择官过严而迟迟不能任职以致耽误了建立功业的机会的痛苦。曹植《美女篇》:“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杜甫《秦州见敕目薛、毕迁官》:“唤人看腰,不嫁惜娉婷。”陈师道《长歌行》:“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虽立意措词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婚媾之事,比出处之节。本词则通体以荷花为比,更为含蓄。
《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这些记载,对于我们理解本词很有帮助。

⑷ 后人对贺铸的踏莎行(杨柳回塘)下片的赏析是怎么样的

下片用拟人的手法,写荷花迎着夕阳晚潮,对骚人雅士诉说情怀。本文的点睛之笔是结尾“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二句。这两句是说荷花不肯与百花在春天中竞相开放,而独自在炎炎夏日中盛开。但是,秋风一起,红衣落尽,芳华消逝,便被秋风耽误。作者巧妙地把荷花的开放与凋零与自己的内在品质、人生际遇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咏物、拟人与自寓的完美结合,可谓是咏物词中的珍品。

⑸ 对贺铸此人的评价

贺铸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他融化前人诗句的技巧,堪与周邦彦比美。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等人,写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如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辞藻工丽,即景抒情,写自己爱情上的失意“断肠”。特别是结尾处接连使用三个巧妙的比喻:烟草、风絮、梅雨,形象新颖鲜明,当时即以“语精意新,用心良苦”(《碧鸡漫志》卷二),“兴中有比,意味更长”(《鹤林玉露》卷七),而脍炙人口,以致有“贺梅子”之称(《竹坡诗话》)。他如〔踏莎行〕、〔石州慢〕、〔生查子〕等等,都是辞美而情深的婉约佳篇,足见作者是北宋传统词家的庞大阵营之后劲。
贺铸有少数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实。他的性格本近于侠,以雄爽刚烈见称于士大夫之林。由于题材内容有所突破,这类词的风格也大不同于从《花间》到北宋末的柔婉之调,显得豪放劲朗,慷慨悲壮。最有代表性的是那首抒写自己政治感慨的〔六州歌头〕:“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此外托意吊古的〔水调歌头〕、直抒胸臆的〔诉衷情〕、〔念良游〕等,都可以看出以功业自许的志士牢落无成的悲哀。这些作品,显然受了苏轼的影响,而隐然下接南宋前期的豪放诸家。再有,他的某些词虽写传统题材,但思想内容却有所突破。如〔捣练子〕五首,写征妇的相思,这虽是唐人写得烂熟的题材,但他却能别开生面,从挖掘思妇的内心世界入手,如“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思妇为思念久戍不归的丈夫,不能入睡,只好用捣衣来消磨漫漫长夜,愈发显得哀痛入骨,令人同情。这些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兵役之苦,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贺铸词于思想境界有所开拓,风格多样,富于语言美与音律美,无愧为北宋大家。
贺铸诗为词名所掩,其实也有相当成就。他7岁学诗,至元□三年,三十年间已逾五、六千首。经过不断删汰,自编《庆湖遗老诗集》时只存9卷。可见其写作之勤和数量之巨,远过于词。他曾自述学诗于前辈得八句云:“平澹不流于浅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象,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他的诗歌创作正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因其为人豪爽精悍,故其诗也“灏落轩豁,有风度,有气骨”"(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工致修洁,时有逸气”(《四库全书总目》),格调往往近于苏轼。只是题材内容不甚宽广,其作品以写个人生活经历为主,以旅途行役、登临游赏为多,较少触及社会矛盾。《黄楼歌》、《游金陵雨花台》、《海陵西楼寓目》等诗奔放杰出,气格悲凉苍劲,而《秦淮夜泊》、《杨柳枝词》等则清新雅丽。《清堂燕》等作格调又近于小词。
贺铸的诗,据《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记载,有《庆湖遗老前后集》20卷。但南宋初年仅存《前集》,光宗绍熙三年(1192)胡澄序而刻之以传。其子方廪又搜求故稿、碑石编为《后集补遗》。有李之鼎宜秋馆据旧钞校刻本。
贺铸的词,据叶梦得《建康集》卷八称,贺铸曾自编为《东山乐府》,但未言卷数。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称“小词二卷,名《东山寓声乐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著录《东山寓声乐府》3卷,并称“以旧谱填新词而别为名以易之,故曰‘寓声’”。另又有《东山乐府别集》之称。今存者名《东山词》,有《四印斋所刻词》本,又有涉园影宋金元明本续刊本及《□村丛书》本。《□村丛书》本并收入残宋本《东山词》1卷、《贺方回词》2卷、《东山词补》1卷。

⑹ 踏莎行 杨柳回塘 借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踏莎行·杨柳回塘
《踏莎行·杨柳回塘》是北宋词人贺铸的词作。这首词是咏荷花,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词的上阕描画了一个详和而恬静的池塘。而荷花却生长在池塘僻静处,只能寂寞地凋落。就象一位美女,无人欣赏,无人爱慕,饱含零落的凄苦。词人通过美人的自嗟自叹,也暗露了自己年华的虚度。下阕仍借美人之口言志:即使凄风冷雨,我仍然不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开放,宁愿盛开在炎炎的夏日。荷花、美人、君子,形成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此词全篇咏写荷花,借物言情,暗中以荷花自况。诗人咏物,很少止于描写物态,多半有所寄托。因为在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可以类比,情感可以相通,人们可以利用联想,由此及彼,发抒文外之意。所以从《诗经》、《楚辞》以来,就有比兴的表现方式。词也不在例外。
此词起两句写荷花所在之地。“回塘”,位于迂回曲折之处的池塘。“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叫做浦。另外的所在谓之别,如别墅、别业、别馆)回塘、别浦,在这里事实上是一个地方。就储水之地而言,则谓之塘;就进水之地而言,则谓之浦。荷花在回塘、别浦,就暗示了她处于不容易被人发现,因而也不容易为人爱慕的环境之中。“杨柳”、“鸳鸯”,用来陪衬荷花。杨柳在岸上,荷花在水中,一绿一红,着色鲜艳。鸳鸯是水中飞禽,荷花是水中植物,本来常在一处,一向被合用来作装饰图案,或绘入图画。用鸳鸯来陪衬荷花之美丽,非常自然。
第三句由荷花的美丽转入她不幸的命运。古代诗人常以花开当折,比喻女子年长当嫁,男子学成当仕,故无名氏所歌《金缕衣》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荷花长在水中,一般都由女子乘坐莲舟前往采摘,如王昌龄《采莲曲》所写:“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但若是水中浮萍太密,莲舟的行驶就困难了。这当然只是一种设想,而这种设想,则是从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来,而反用其意。以荷花之不见采由于莲舟之不来,莲舟之不来由于绿萍之断路,来比喻自己之不见用由于被人汲引之难,被人汲引之难由于仕途之有碍。托喻非常委婉。
第四句再作一个比譬。荷花既生长于回塘、别浦,莲舟又被绿萍遮断,不能前来采摘,那么能飞的蜂与蝶该是可以来的吧。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蜂和蝶,又不知幽香之可爱慕,断然不来。这是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之断然不来,比在上位者对自己的全不欣赏。
歇拍承上两譬作结。莲舟不来,蜂蝶不慕,则美而且香的荷花,终于只有自开自落而已。“红衣脱尽”,是指花瓣飘零;“芳心苦”,是指莲心有苦味。在荷花方面说,是设想其盛时虚过,旋即凋败;在自己方面说,则是虽然有德有才,却不为人知重,以致志不得行,才不得展,终于只有老死牖下而已,都是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将花比人,处处双关,而毫无牵强之迹。
过片推开一层,于情中布景。“返照”二句,所写仍是回塘、别浦之景色。落日的余辉,返照在荡漾的水波之上,迎接着由浦口流入的潮水。天空的流云,则带着一阵或几点微雨,洒向荷塘。这两句不仅本身写得生动,而且还暗示了荷花在塘、浦之间,自开自落,为时已久,屡经朝暮,饱历阴晴,而始终无人知道,无人采摘,用以比喻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也遭遇过多少世事沧桑、人情冷暖。这样写景,就同时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乃至性格。
“依依”一句,显然是从李白《渌水曲》“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变化而来。但指明“语”的对象为骚人,则比李诗的含义为丰富、深刻。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正因为屈原曾设想采集荷花(芙蓉也是荷花,见王逸《注》)制作衣裳,以象征自己的芳洁,所以词中才也设想荷花于莲舟不来,蜂蝶不慕,自开自落的情况之下,要将满腔心事,告诉骚人。但此事究属想象,故用一“似”字,与李诗用“欲”字同,显得虚而又活,幻而又真。王逸《〈离骚经〉章句序》中曾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宓妃、佚女,以譬贤臣。”从这以后,香草、美女、贤士就成为三位一体了。在这首词中,作者以荷花(香草)自比,非常明显,而结尾两句,又因以“嫁”作比,涉及女性,就同样也将这三者连串了起来。
“当年”两句,以文言,是想象中荷花对骚人所倾吐的言语;以意言,则是作者的“夫子自道”。行文至此,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合而为一了。“当年不肯嫁春风”,是反用张先的《一丛花令》“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看即知,而荷花之开,本不在春天,是在夏季,所以也很确切。春天本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时候,诗人既以花之开于春季,比作嫁给春风,则指出荷花之“不肯嫁春风”,就含有她具有一种不愿意和其它的花一样地争妍取怜那样一种高洁的、孤芳自赏的性格的意思在内。这是写荷花的身分,同时也就是在写作者自己的身分。但是,当年不嫁,虽然是由于自己不肯,而红衣尽脱,芳心独苦,岂不是反而没由来地被秋风耽误了吗?这就又反映了作者由于自己性格与社会风习的矛盾冲突,以致始终仕路崎岖,沉沦下僚的感叹。南唐中主《浣溪沙》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均《离骚》句。)这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是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个偏安小国的君主为自己不可知的前途而发出的叹息的。晏几道的《蝶恋花》咏荷花一首,可能是为小莲而作。其上、下片结句“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华主”和“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与这首词“无端却被秋风误”和“红衣脱尽芳心苦”的用笔用意,大致相近,可以参照。
由于古代诗人习惯于以男女之情比君臣之义、出处之节,以美女之不肯轻易嫁人比贤士之不肯随便出仕,所以也往往以美女之因择夫过严而迟迟不能结婚以致耽误了青春年少的悲哀,比贤士之因择主、择官过严而迟迟不能任职以致耽误了建立功业的机会的痛苦。曹植《美女篇》:“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杜甫《秦州见敕目薛、毕迁官》:“唤人看腰?,不嫁惜娉婷。”陈师道《长歌行》:“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虽立意措词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婚媾之事,比出处之节。这首词则通体以荷花为比,更为含蓄。
作者在词中隐然将荷花比作一位幽洁贞静、身世飘零的女子,借以抒发才士沦落不遇的感慨。《宋史》“虽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这些记载,对于理解此词的深意颇有帮助。

⑺ 贺铸的踏莎行写了什么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⑻ 踏莎行 贺铸 表现了荷花怎样的特点

这首词是咏荷花,借物言情,暗中以荷花自况,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词的上阕描画了一个祥和而恬静的池塘。而荷花却生长在池塘僻静处,只能寂寞的凋落。就像一位美女,无人欣赏,无人爱慕,饱含零落的凄苦。词人通过美人的自嗟自叹,也暗露了自己年华的虚度。下阕仍借美人之口言志:即使凄风冷雨,我仍然不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开放,宁愿盛开在炎炎夏日。荷花、美人、君子,形成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⑼ 求助: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芳心苦/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伺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这首词用了比兴的手法,利用联想,由此及彼,见文抒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可以类比,情感可以相通的。贺铸的这首《踏莎行》看上去是咏荷花,实际上是以荷花自喻。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花路。”词人起句写荷花生长的地方。回塘,位于迂回曲直的池塘;别浦,离开要冲的水口。荷花在回塘、别浦,就暗示了她处于一个冷落清净,不为人所知,也就是不能被人所发现、爱慕的环境之中。在前两句中,词人用杨柳、鸳鸯来衬托荷花。杨柳在水岸边,荷花在水中央,一绿一红,遥遥相映;鸳鸯是水中飞禽,荷花是水中植物,一动一静,相交成趣。以杨柳倒影水中来衬托荷花的亭亭玉立,用美丽的鸳鸯来衬托荷花的鲜艳,自然贴切。第三句,词人笔锋一转,由美丽的荷花转入她的不幸命运来。如此艳丽,却不见采莲的小船的光顾,难道这就是因着水中浮萍的稠密,因而短了莲舟的水路么?词人的感伤之情油然而生。这里,词人用以比喻自己的不得意是因着不被人所引见,有千里马,而没有伯乐。托喻非常委婉。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荷花生长于偏僻的回塘、别浦,莲舟又由于绿萍的阻隔而不能来此采莲。可恨的是,沾花蹂草、闻香而至的蜂蝶,却不知幽香之可爱,断然不来。这是由于蜂蝶的浅薄世俗,还是因着荷香的特别、清幽?这里,词人以荷花的幽香,来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的不至,来比朝廷当权者对自己的全不欣赏,另人惋惜。既然莲舟不来,蜂蝶不慕,那么,荷花的美艳、芬芳,只能是“红衣脱尽”,花瓣凋零,自开自落了。留下的只能是苦涩的芳心。词人暗示自己虽然有才有德,却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用,只能是终身郁郁不得志。将花比人,处处双关,写得水到渠成,词尽意未尽。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下片起句推开一层,情中写景。落日的余辉返照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迎接着涌来的潮水;天上流云飞过,飘落下来的雨水洒在池塘里。这两句写得生动,即描写了荷花的自开自落,为时已久,历经朝暮,饱遇风雨,却不为人知,无人采摘;又比喻自己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也如荷花一样,遭遇过太多太多的世事沧桑、人间冷暖。这样写景,又写了词人的情感和性格。

“依依似与骚人语”一句,“语”的对象是“骚人”。词义更加丰富起来。我们可以想起屈原的《离骚》,想起屈原想采集荷花作衣裳,用以象征自己的芳洁。在用字上,这里的一个既虚又活、既幻又真的“似”字,活写出了自己“与骚人语”究竟还是想象这层意思来。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行文至此,词人已经花即是人,人即即是花,人花合一了。荷花开在夏天,而不是在春天,所以也很贴切。春天本是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的时节,而荷花却孤芳自赏,高风亮节,不愿“嫁与春风”,最后,却落得个红衣尽脱,芳心独苦的境地。活生生的没由来的被啸杀的秋风所耽误了。这里,词人倒出了自己由于性格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始终仕途崎岖,命运坎坷的感慨。

⑽ 踏莎行的诗意是什么

踏莎行
【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

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瓣儿;。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