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残疾人的名言名句
① 谁知道有关赞美残疾人心灵的名言
1:残疾并不是性格的标记,而只是导致某些性格的原因。——培根
2:残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为他们有缺陷,使人乐于宽忍他们的成功。也常使潜在的对手
忽视了他们的竞争和挑战。——培根
3:对瞎子来说,鹅卵石和金刚石毫无区别。——托·富勒
4:盲人不辨色彩。——乔叟
5:盲人是产幸的人,不幸的人也是盲人,因为前者谁也看不见,后者谁也不去看。——冯·洛戈伊
6:每个人都有残疾,我的残疾你们能看到,那你们的残疾呢?——约翰库缇斯
7: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孟子
8: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圣经
9: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障的。——霍金
② 关于关爱弱势群体的名人名言
1、只谈扶贫济困,不谈怎么给弱势群体说话的权利、争取权利的权利、监督强者的权利、与强者享受同等机会的权利……就向往一只空杯子里倒水。而社会公正是这个杯子的底。—— 柴静《看见》
2、继续用爱心、责任和行动,与百姓同甘,听人民疾苦,传百姓呼声,助无力者前行。用新闻的影响力和人道力量,凝集爱,唤真情,努力营造一个“关心残疾人、关心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 鞠萍《萍聚》
3、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处和她们一样变成弱者。——罗曼·罗兰《昨日的世界》
4、如果说80年代的“新时期”梁晓声秉持肯定性的历史理性主义态度,那么在90年代——在文学史叙事上被称之为“后新时期”的阶段,梁晓声更倾向于站在平民主义立场,对现实展开锐利的批判,被誉为平民和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陈晓明《月光走失在午夜》
5、谁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谁是中国改革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或者说“主体”?在当下的文学中,这一基本的、重要的文学命题,竟变得模糊、暧昧起来。在层出不穷的长篇小说中,抢眼的人物形象是谁呢?是都市青年、官场官员,是商贾业主、金领白领……自然也有写工人、市民、农民、农民工的,但他们往往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对象,是作家去同情、怜悯、启蒙的人物。—— 段崇轩《生命的河流》
③ 奉献爱心名言(有作者)
爱是美德的种子。----但丁
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雨果
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 一切变成黑夜。——罗曼. 罗兰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英·莎士比亚)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懂得,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错误。(巴金)
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_泰戈尔
感谢是爱心的第一步 --西谚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美·爱因斯坦)
奉献的
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巴尔德斯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一个好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老师的错误,但是恭恭敬敬的保持沉默,因为正是这些错误对他有所裨益,使他走上大道。 屠格涅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
爱情存在于奉献的欲望之中,并把情人的快乐视作自己的快乐 斯韦登伯格
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人生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歌词
太阳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己。 谚语
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卡耐基
年轻时,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当春天的轻风来到她的门前乞求时,从她的丰盛中飘落一两片花瓣,她你从未感到这是损失。现在,韶华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个果子,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分让,只等待着将她和丰满甜美的全部负担一起奉献出发。 泰戈尔
那个使他奉献自己,以促使其早日实现的主义,将不受所有法律的订立和法律的破坏所左右,而日渐茁壮成熟——就像土里的种子,不管冬日的寒冻,夏日的干旱,仍然将它饱满的谷粒献给人类那样。 庞陀彼丹
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
一个丰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来喂养饥肠辘辘的别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 罗曼·罗兰
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 蒙田
我们这一代就是施肥的一代,用自己的血灌溉快将实现的乐园,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这就是我们一代的任务。 李卡
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 林基路
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 巴金
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 华罗庚
想想你的母亲,她对人生要求该多么微小,可是,落在她头上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命运? 屠格涅夫
有了母亲在身边,我们不必去寻求别人。她对我们的教诲是非常宝贵的:和善友爱体贴别人居于首位;不要伤害别人;决不乞求;决不占别人的便宜。与之相反的做法在我们家都是罪过。她总是要我们给予,但她从不要我们索取或乞求。她就是这样的人。 迈克尔·杰克逊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巴金
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活着,并且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这个“我”被损坏了,那他就无法生存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
只有人类精神能够蔑视一切限制,想信它的最后成功,将它的探照灯照向黑暗的远方。 泰戈尔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狄更斯
④ 赞美身残志坚者的名言
越挫越勇
⑤ 急求关于劝说人们关爱残疾人的名言、格言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2006-05-28
●有残疾者往往对造物怀有不平之心(培根)
●残疾并不是性格的标记,而只是导致某些性格的原因(培根)
●身体有缺陷者往往有一种遭人轻蔑的自卑但这种自卑也可以是一种奋勇向上的激励(培根)
●残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为他们有缺陷,使人乐于宽忍他们的成功。也常使潜在的对手忽视了他们的竞争和挑战----(培根)
●盲人不辨色彩(乔叟)
●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圣经〉
●盲人是产幸的人,不幸的人也是盲人,因为前者谁也看不见,后者谁也不去看(冯·洛戈伊)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瞎子不谢赠镜人
●瞎子善听,聋子善观
●对瞎子来说,鹅卵石和金刚石毫无区别(托·富勒)
●在盲人国里,独眼龙就是国王(拉丁语)
⑥ 关于爱心传递的名言
关于爱心传递的名言:
1、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2、那种只愿听顺耳之言的版人,对权他人又有什么帮助?——伊丽莎白·比贝斯科
3、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4、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帮助别人。——埃·哈伯德
5、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6、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左拉
7、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雨果
8、爱是美德的种子。——但丁
9、信心是灵魂的防腐剂。——美国惠特曼
10、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雨果
拓展资料
所谓爱心是指同情怜悯之心态(包括相应的一定行动),它是一种奉献精神,更是关怀、爱护人的思想感情,包括于所有情感之中。
当对象为人类时,往往与"阶级友爱"或"同胞情"相对应,指超阶级的或超国的、基于彼此都是人类这一认识的同情怜悯,当对象为非人类时,则往往基于彼此都是动物或生命这一认识的同情怜悯。爱心的深层含义就是保护所有的动植物。
广义的爱心就是保护所有生命(包括非生物在内)。
⑦ 赞美张海迪的名言
张海迪简历
张海迪 女 1955年9月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1992年度中国作协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年12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
2003年10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了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着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的孩子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张海迪先后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1981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2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年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年被日本NHK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选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很小的时候,她也像别的孩子一样,拥有许多美好的梦想。其中,她的最大梦想就是上学读书,可是,她却从来都没有得到走进校门的机会。
为什么呢?原来,在5岁时,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变成了一个残疾儿童。但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却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她,就是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她却能发愤学习,学完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后来,她又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英文作品,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作品。
长达44年的病痛,始终都在折磨着张海迪。但她却始终坚持着,光是这种精神本身,就可以写出一本让人感动的书!
要是换成你,会不会感到非常痛苦,甚至想要哭泣呢?可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张海迪却没有因此而哭过。她说:“我这些年来从没有为病痛哭过,让自己哭的是为那些热心关爱自己的人!”
那么,张海迪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又是怎么自学的呢?下面,我就讲给你们听。
谁是玲玲?
你不知道吧?告诉你,玲玲就是张海迪的小名。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在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
还不到6岁,小玲玲突然得病了。妈妈抱着玲玲,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医生的检查。看完病后,玲玲感觉到妈妈的双腿在抖动,却不知是为什么。
玲玲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她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玲玲,现在只能整天卧在床上。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一起跳皮筋,高高兴兴地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校,玲玲幼弱的心灵,简直要被痛苦压碎了。幸好,听说了玲玲的不幸后,过去的小伙伴们常常来看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
玲玲家住的是一座红色的三层楼房,每当她坐在窗口,向外看着那些过往小孩的身影,心里是多么羡慕啊!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而玲玲只能呆在家里,她也想去学校读书啊!
玲玲听到窗外传来的“我怎么忘记带伞了?……唉,我的书包怎么忘了呢!”,心里很难过,她很想亲身感受一下与他们一起去上学的欢乐,也想感觉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梦,对于玲玲来说,只能是轮椅上的梦。一天,玲玲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
尽管玲玲非常有决心,但病情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玲玲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她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对玲玲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聪明、好学的玲玲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所有功课中,玲玲最喜欢学习语文,在10岁时候就能读长篇小说了,虽然读得很辛苦,但她不气馁。她很喜欢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
除了语文,玲玲对别的功课也非常用心,一点儿也不肯浪费时间。在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用玲玲自己的话说,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在那里,张海迪度过了15年的时光,爸爸妈妈的爱,小伙伴及朋友的爱,也使张海迪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山东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
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非常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却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
刚到莘县那天,天空很晴朗,天上的白云像大棉花一样。不久,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跑过来,围到张海迪身边,抢着问道:“玲玲姐,你是城里来的吧?你的脸怎么这么白啊!你的腿怎么了?”望着孩子们的笑脸,张海迪笑了,慢慢的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仅仅才过了半个月,张海迪就同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了。乡邻们争着抢着往玲玲家送地瓜、咸菜等东西,还为她做了一张木轮椅。
孩子们都愿意推张海迪出去散步。这个男孩子说:“玲玲姐,我推你!”那个男孩子抢过来说:“我推,我推!”经过几番争执后,由孩子们轮流推着,来到了田野里。
为了回报这些朴素的爱,张海迪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一本本医学书,还让父亲给她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
在莘县生活期间,张海迪为群众治病一万余多人次,针灸技术也在当地出了名,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总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弯曲成了“S”型,但是,为了治好村民的病,回报他们的爱,张海迪始终坚持着。
知识是一笔财富。忍着病痛,刻苦学习的张海迪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财富。凭着这笔财富,她终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1983年起,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作品,其中,《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1993年4月,通过发愤苦学,张海迪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从此传向世界……
在这些荣誉面前,张海迪并没有停止追求。虽然在轮椅上生活了漫长的44年,但在这44年来,她从未被病痛所打倒,始终艰难地向上着,绝不放弃每一分钟的努力,也没有白白度过生命的每一程。
今天,当我们读着张海迪写出的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时,就能看到一颗健康的灵魂,感受到深藏在其中的,长达44年的爱。与那些不珍惜生命的正常人相比,张海迪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更加顽强,更加勤奋。对张海迪来说,知识是一种财富,但自强却是更珍贵的财富,有了它,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把爱心洒遍人间
一个在黑暗与孤寂中成长的女子像一朵美丽的奇葩,用她那独特的清香为光明世界的人们打开遮掩双目的屏障,让迷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海伦·凯勒就是那枝生长在黑暗与孤寂土地上的美丽奇葩。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女社会活动家。她用尽全身心的力量,不辞辛苦地为盲人教育事业奔波;为维护人类的和平,她运用自己的言辞和行动反对战争;她与马克·吐温、卡耐基、电话发明者贝尔博士是好朋友;她一生写过14部作品,而她的自传更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但是,在她88个春秋中却熬过了87个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因为海伦是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弱女子。
打开海伦·凯勒的自传,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是凄苦和忧怨的哀叹,而是一块美丽的圣土,它充满着人世间最为绚烂的色彩,在那里,回荡着赞美生命的圆舞曲。在海伦童年的记忆里,一切都是美丽和幸福的组合,感受野葡萄的清香、触摸可爱的小贝壳,甚至是手指被荆棘刺破的意外,这些生活中的小小细节都让海伦欢欣雀跃。
童年的日子对海伦来说充满了新奇与喜悦,因为身体上的残缺使得她更加渴望用仅有的嗅觉和触觉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感受一切她可以感受的事物,她热爱生活,积极地吸取着生命中每一天所带来的惊喜。
海伦·凯勒的少年时代也是她的求学时代,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由于身体的不自由,海伦需要付出比常人大得多的代价才能获得一点小小的收获。当时她想攻读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而哈佛大学对于一个生理正常的学生来说都是高不可攀的,更何况像海伦这样一位残疾的女子。海伦也曾想过放弃,但是热爱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实现梦想的决心支持着她不断向困难进发。这是痛苦和艰难的阶段,也是美丽奇葩即将绚烂绽放的前奏。
大学时代是海伦·凯勒思想上的乌托邦时期。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的基础上,海伦开始接触社会,感悟人生。她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努力求取知识,为人类社会贡献一点力量。她常想:这世界上总会有一两件适合我做的事情,而且是只有我才能做的事情,可是,是什么事情呢?
此后不久,海伦找到了自己寻求的方向,那就是盲人教育事业。为了这一事业,她勇敢地挑战自我学习说话,并真正地站在演讲台上将她那颗热诚的心展示给整个世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海伦用动人的演讲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用伟大的行动打动了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震撼着整个世界。
海伦的一生既平淡而又精彩。平淡是因为她生理的缺陷造成了她无法拥有常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精彩是因为她用平淡的人生谱写了一曲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人生。
热情、真挚与坚毅充满在海伦一生的信念中,在常人们无法想象的困难中海伦演绎了自己精彩的一生。环顾我们的周围,健康的身体早已不被我们所骄傲。金钱的获取和私欲的满足已成为不少现代人生活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读过了海伦一生的经历后,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对人生目标的思考,更多的是人生态度的思考。海伦给我们的启示也许不在于如何去为人类作贡献,如何去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海伦给我们的思考是一种自我生存态度的思考。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应该以何种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同事,仅仅这一点,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就足已认真的去思考一番了。
伟大事业的成就往往并不是由伟大的行动促成的。从海伦的一生可以看出,伟大就是孕育在平凡之中。我们不需要伟大的事业来装扮我们的生活,我们只需要平凡而多彩的人生。海伦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理,热情、真挚和坚定的信念将会让人生变得无与伦比的辉煌与灿烂。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这个带给光明世界别样色彩的绚丽奇葩。
⑧ 一篇尊老爱幼,关爱残疾人,爱护环境,提升青少年语言文明,举止文明,做文明的小公民的思想品德,
记得孟子说过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之幼以及人之幼”。可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社会上十分重视尊老爱幼。如建了许多养老院和孤儿院,让那些老人能安享晚年,让那些被狠心父母抛弃的孩子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度过快乐的童年。公交车上也专门为老弱病残人特别准备了几个座位。电视里也经常播放一些好心的叔叔、阿姨通过希望工程或慈善机构捐款、捐物让失学儿童策反校园……但是社会上也常常出现一些不尊老爱幼的现象。
记得,一天清早我背着书包上学时看到一个老人吃力的在垃圾堆里认真的翻看什么,只穿着一件破围裙,飘落下来的几根银发随风随动,脚上穿着破旧的拖鞋,在寒风中仿佛述说着她的苦楚。我过去问:“老奶奶这么大年纪了,您怎么干这种活?”“唉,为了生活呀!”“那您没有儿女哪吗?”“当然,三个儿子,都成家了!”“那您怎么不在家享福呢?”“享福?他们都大了,成家了!,谁都不愿养我这个老骨头了。”我气愤地说:“那是违法的,您可以去告他们呀!”“唉!都是自己的心头肉呀!……”听了老奶奶的话,我带着几分怜惜悄悄地走了。
我想:老人们为了他们的儿女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当父母年迈时,做儿女的这样对待他们心安理得吗?让人难以想象,让人气愤哪!
我希望大家携起手来,相互帮助,都能尊老爱幼,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让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
⑨ 求有关善待残疾人,关爱生命的格言警句
人生如集市,众人在此相聚,却不久留;人生如客栈,路人在此歇脚,而后又走。 ——[美]艾
⑩ 关爱残疾人的名言
●有残疾者往往对造物怀有不平之心(培根)
●残疾并不是性格的回标记,而只答是导致某些性格的原因(培根)
●身体有缺陷者往往有一种遭人轻蔑的自卑但这种自卑也可以是一种奋勇向上的激励(培根)
●残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为他们有缺陷,使人乐于宽忍他们的成功。也常使潜在的对手忽视了他们的竞争和挑战----(培根)
●盲人不辨色彩(乔叟)
●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圣经〉
●盲人是产幸的人,不幸的人也是盲人,因为前者谁也看不见,后者谁也不去看(冯·洛戈伊)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瞎子不谢赠镜人
●瞎子善听,聋子善观
●对瞎子来说,鹅卵石和金刚石毫无区别(托·富勒)
●在盲人国里,独眼龙就是国王(拉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