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琵琶曲霸王卸甲赏析

琵琶曲霸王卸甲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3-13 11:02:36

❶ 求《见龙卸甲》中的琵琶曲,知道的来帮忙。

虽然我也看过但是我也不知道名字。但有个方法可以找到。你到网络。然后搜《见龙卸甲影视原声带》的mp3应该能搜到。我每次都这样搜电影歌的。

❷ 请教十年埋伏和霸王卸甲有什么区别。请从音乐赏析的角度说详细点。谢谢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琵琶独奏曲)这是两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
曲谱初见于清代华秋萍1818年辑的《琵琶谱》。均以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

《霸王卸甲》,著名琵琶大套武曲,全曲共分十六段。该曲和《十面埋伏》同样都是取材于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不同的是,《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此琵琶乐曲沉闷悲壮。

《霸王卸甲》是其中的一首。它是首琵琶传统武套乐曲,和另一琵琶传统武套曲《十面埋伏》的内容完全是一样的,都是以为期五年的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为题材。但是两首曲目描写的角度不同。《十面埋伏》是站到刘邦一边,着重写刘邦汉军勇武的雄姿,决战的胜利的以及凯旋的英雄气概,而《霸王卸甲》则是站在项羽一边,着重渲染了楚霸王交战失利,一蹶不振而至别姬自刎的英雄悲剧,对这位名躁一时的历史人物给予了同情和赞扬。传说虞姬在项羽听到楚歌声而自为诗后和曰:“汉失已落地,四面楚声中,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苏轼也曾做诗:“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皇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京戏《霸王别姬》名闻中外,琵琶曲《霸王卸甲》则给人带来更深刻的感受。
《十面埋伏》主要歌颂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了“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而《霸王卸甲》则着重渲染了西楚霸王的英雄悲剧,对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人物表现了更多的同情和赞颂。 由于作者的立意不同, 因此两曲的重点段落也不一样。《十面埋伏》逼真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的场面,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犹如“雄军百万,铁骑纵横,呼号震天,如雷如霆也。”

❸ 霸王卸甲的作品简介

《霸王卸甲》是著名的汉族琵琶大套武曲,取材于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这个曲子取材与《十面埋伏》一样,也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所以乐曲高亢激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
全曲共分十六段:(一)营鼓 (二)开帐 (三)点将一 (四)整队 (五)点将二 (六)出阵一 (七)出阵二 (八)接战 (九)垓下酣战 (十)楚歌 (十一)别姬 (十二)鼓角甲声 (十三)出围 (十四)追兵 (十五)逐骑 (十六)众军归里。其中别姬一段极为哀痛,渲染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面对爱妃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无奈和痛苦。

❹ 琵琶 霸王卸甲

根据我的经验还是龙船好弹一些吧,个人意见 适合考试的,你看级别的要求吧,应该是龙船,因为龙船刚开始如果弹出气势的话,后面一半就过了。主要看开头呢!

❺ 急求琵琶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曲式分析 论文需要 谢谢

缉私警察

❻ 霸王卸甲与十面埋伏有什么不同(琵琶曲)

十面埋伏有保健歌

❼ 琵琶曲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有什么不同

两个曲子除了都是琵琶曲和都是武曲,其他的全都不同 ....- -

❽ 谁知道,琵琶曲《霸王卸甲》音乐的解析

下面分段对《霸王卸甲》进行讲解。
(一)营鼓
隆隆的鼓声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号角呜呜地响起。军营中各部将士紧张
而忙碌地做著各种战斗准备工作。最后,音调从复杂多变转化到有规则地逐级
升高,象征准备工作逐步就绪。音乐起始的节奏和指法同《十面埋伏》相似。但《十面埋伏》的起始音符出现在高昂激越的高音区,而《霸王卸甲》则采用了凝重的低音,预示著故事的悲剧性。
(二)升帐
曲调威武而霸气,象征霸王出场。
(三)点将
同样的音型在不同的音高出现,表现将官们精神抖擞接受战斗任务的情景。
(四)整队
这一段的曲调同(二)大致相同,但速度比(二)快。表现整理队伍的景。
(五)排阵
曲调同(三),但点子更密,,气势更加壮大。
(六)出阵
节奏比较轻快,如先头部队轻骑出击。
(七)接战
节奏突然变慢,右手拇指用力勾动最粗的琴弦,发出沉重的搏击声。然后
逐次变换指法,加快节奏,音乐越来越紧张,最后用扫轮的指法发出更强烈音
响,象征战斗越来越激烈。
(八)垓下酣战
大量地扫动琵琶的全部四根弦线,以强烈的节奏,密集的点子描写剧烈的
战争场面。音调逐级升高,回落,再推到最高潮。
以上是乐曲的前半部。作为一首描写战争的乐曲,这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这些段落的曲调十分雷同,主要依靠节奏和指法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
情节。演奏者心里有数,聆听者未必能理解,会觉得单调而冗长。因此当代的
演奏者常常把前半部简化缩短。本人的方案是将“点将”的前半段跟“排阵”
的后半段相接,删去“整队”和“出阵”,并把“接战”压缩一半。这样处理
在音乐上看不出痕迹,没有不完整的感觉。
《霸王卸甲》的后半部著力于人物的感情描写,是本曲的特色所在,也是
它能同如此精彩的《十面埋伏》相匹敌的原因。现在接著分析后半部。
(九)楚歌
寂静的夜晚。隐隐约约,飘飘忽忽,从汉营中传来了一阵阵楚歌声。驻耳
倾听,歌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亮,几乎是整个汉营都响起了楚歌声。楚营
的士兵开始惊慌起来。这一整段都是用的长轮,音乐的变化全靠手指的功力来
表现。
(十)别姬
霸王也听到了汉营传来的楚歌声,以为刘邦已尽略楚地,自己败局已定,
遂起身与虞姬诀别。乐曲多处出现强烈的“拂扫轮”使人感到是一种撕心裂肺
的大悲痛、大绝望,凄切婉转的下行“长轮”像是虞姬的呜咽痛哭。曲调又高
亢起来,像是在责问苍天“你为什么亡我”。然后气氛开始紧张起来,汉军打
进来了。
(十一)鼓角甲声
外面汉军的鼓声、号声、呐喊声一阵阵逼近,令人感到恐怖。后来连刀剑
同铠甲碰击的声音都听得见了。
(十二)出围
琵琶特有的富有强烈节奏感的“夹扫”和“夹弹”十分形象地表现了马队
奔腾的场景。段末将两条弦线绞起来轮双弦使人产生“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的
感觉。
(十三)追兵
又是一阵“夹扫”奏出志高气昂的曲调,表现汉军乘胜追击。
(十四)逐骑
又是一阵同“出围”一模一样的“夹弹”表现汉军马队正沿著楚军经过的
路追逐。又是绞弦,不仅用了“轮”,还用了双弦夹弹,产生一种破碎的声音
。这种声音由强渐弱,象征了项羽的终结。后面一段渐慢渐弱的“勾轮”象征
战争结束。
(十五)众军归里(尾声)
仗打败了,士兵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乡。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不免感慨
万千,唏嘘不已。为什么?前面已经分析过,不再重复。
这一段的曲调还是前面重复过多次的曲调变化而来的。用的指法是长轮。
这个曲调速度慢一点,音色暗一点,就产生我所主张的效果。如果速度快一点
,音色明亮一点,力度强一点,就会变成一首凯旋曲。而出版物上标注的却是
后者,强度是ff,速度是每分钟90拍。但我不放弃自己的主张,依据是:第一
,《霸王卸甲》表现的是楚军,写的是一出悲剧,不应当有如此辉煌的结尾;
第二,尾声的标题是“众军归里”,“里”,乡里也,“归里”,就是回故乡
的意思,不是“得胜回营”。

❾ 琵琶 霸王卸甲 重奏

琵琶:
《春雨》、《琵琶语》、《天鹅》、《霸王卸甲》、《春江花月夜》(这首古筝也有,还有古筝、琵琶二重奏)

古筝:
《临安遗恨》、《雪山春晓》、《高山流水》、《渔舟唱晚》、《茉莉芬芳》

太多了。。。。先推荐这些。

最好是说明下,比较喜欢文曲,还是武曲。。

❿ 霸王卸甲的作品赏析

民乐中,没有哪一种乐器能像琵琶这样富于戏剧性,它的音色,韵味,都有着戏剧的情节性和内在的张力,像古琴、古筝、洞萧,都更注于一种抽象情绪的铺张和延续,而在琵琶这里,描述情节的细致入微,刻画人物的张扬尽致,都是其它民乐乐器不能比拟的,所以在琵琶乐曲中,出现大量的、风格迥异的叙事性作品,也就不足为怪了。
《霸王卸甲》是其中的一首。它是一首琵琶传统武套乐曲,和另一琵琶传统武套曲《十面埋伏》的内容完全是一样的,都是以为期五年的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为题材。但是两首曲目描写的角度不同。《十面埋伏》是站到刘邦一边,着重写刘邦汉军勇武的雄姿,决战的胜利的以及凯旋的英雄气概,而《霸王卸甲》则是站在项羽一边,着重渲染了楚霸王交战失利,一蹶不振而至别姬自刎的英雄悲剧,对这位名躁一时的历史人物给予了同情和赞扬。传说虞姬在项羽听到楚歌声而自为诗后和曰:“汉失已落地,四面楚声中,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苏轼也曾做诗:“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皇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京戏《霸王别姬》名闻中外,琵琶曲《霸王卸甲》则给人带来更深刻的感受。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