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白莲赏析

白莲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3-13 02:52:06

㈠ 《爱莲说》 《采莲曲》 《莲叶》 《赠荷花》 《白莲》 《莲》写出了荷各部分的哪些特点

,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课文的作者是宋代哲学家 。
②《芙蕖》的作者李渔是 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作家。
③荷又名 、 、 等。
2、名句积累
① ,芙蓉向脸两边开。
②惟有绿荷红菡萏, 。
③ ,此花真合在瑶池。
④旋折荷花剥莲子, 。
⑤移舟水溅差差绿, 。
⑥写一句课外描写荷花的诗句: , 。
二、在探究中优化你的学法
3、认真诵读专题中的选文,结合课外阅读,你发现荷花常常被赋予哪些含义?

4、《荷花飘香北海夜》、《爱藕说》、《我爱莲有实》三篇文章各是从什么侧面来咏莲的?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点?

5、李渔的《芙蕖》以独特的视角来写荷,写出了荷的许多可人之处,“可目”、“可鼻”、“可口”各指莲的哪部分的作用?

6、佛教和荷花关系密切,请你探究这是为什么?古今文人学士爱莲和佛家爱莲有何不同?

三、在运用中拓展你的思维
7、到图书馆、网上去了解荷文化的起源、发展。
8、搜集关于荷花的诗词,为以“荷花”为主题的诵诗会做准备。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配乐、配画朗诵。
9、以“荷花”为主题构思一幅美术画,说说自己的创作构思和寓意,同学间交流。
四、在阅读中提升你的能力
10、下面是对咏荷诗的赏析,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王昌龄的《采莲曲》写的是采莲女,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他们夹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美。
B、苏轼的《莲》表达了诗人对莲房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充满了回归自然的乡野气息,令人神往。
C、李商隐的《赠荷花》,语言通俗浅近,感情直露,节奏明快,体现了诗人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D、郑谷的《莲叶》,意境优美,句句如画,全诗由舟行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图组成,给人以不尽的美的享受。
阅读《爱莲说》,回答文后几道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蕃
②陶后鲜有闻 鲜
③亭亭净植 植
④濯清涟而不妖 濯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14、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15、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

16、人们爱荷,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精神价值、实用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一价值?谈谈你的看法。

17、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①最喜爱的花是: 。
②喜爱的原因是: 。
五、在写作中飞扬你的文采
18、本学期,我们已学过两个单元的说明文,懂得了说明文这一文体的基本写作知识,运用这一文体,根据自己所搜集、掌握的资料,写一篇介绍荷的文章。
19、到荷塘边去走一走,你一定会被满池田田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茎和风姿绰约的荷花所吸引,通过你的观察,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以荷喻理或咏荷抒情的文章。

附:参考答案
一、1、 ①文体 周敦颐
②清
③莲花 芙蕖 水芝
2、 ①荷叶罗裙一色裁
②卷舒开合任天真
③素花多蒙别艳欺
④露为风味月为香
⑤倚槛风摆柄柄香
⑥略
二、3、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等品质
4、分别从“荷花”、“藕”、“莲子”三个角度来咏莲。三篇文章都借莲抒情,从精神方面体现人文关怀。
5、可目:荷叶、荷茎、莲蓬;可鼻:荷花香;可口:莲子、藕。
6、荷花的老家在印度等热带地区,印度将荷花作为自己的国花。由于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所以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人学士爱莲之形、性;佛家爱莲之纯洁、清静。
三、7、8、9略
四、10、B
11、①多
②少
③树立
④洗涤
12、①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②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13、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
14、品德高尚的人(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
15、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人像自己这样钟情于莲花的。
16、略
17、略
五、略

㈡ 赏析 陆龟蒙的白莲的运用那些表现手法

该诗主要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通过描写白莲花的冰清玉洁及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被埋没。表现了诗人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

㈢ 翻译陆龟蒙《白莲》

陆龟蒙《白莲》
素葩多蒙别艳欺,
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译文:
人们都喜爱艳丽的红荷,而很少有人欣赏素雅的白莲。其实这冰清玉洁的白莲花,真应该生长在西王母的仙境瑶池之中。
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白莲的诗,内容似有寄托。它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地被埋没掉。这也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遏的心理。不过这首诗为读者所欣赏,主要在最后两句。最后两句有的本子作“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晚风清欲堕时”。白莲好象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间的事情),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

㈣ 白居易的《六年秋重题白莲》 注解

译文:

素房尚且含着露水,玉冠十分鲜艳,钳叶随风摇摆,像钿扇一样圆。本来是吴州进贡的莲藕,现在成为了伊水上寄生的莲花。移根到这里,距离原生的地方有三千多里,结下莲子已经有六七年了。不只是水中的莲花还和过去一样,就连人们采莲乘的船都还是旧日的采花船。

注释:

冠:花冠

钿:金钿

旧日:曾经的日子

结子:产出莲子

原文:

《六年秋重题白莲》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4)白莲赏析扩展阅读: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

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㈤ 戚惠琳的《素愿白莲》。请帮忙赏析一下。谢谢

引用自《国风·采燕十九篇》

读罢最后两句,即已明白了燕儿的心思,是这样一种潇湘人意,似乎可以感觉到彼时女诗人的心境,好像在说,你总是无心世间的风景,你总是无意世间的事情,那仿佛是暗柳错过了秋叶,藏亦无情,落亦无情,即又像是移花难配良缘,放到这山也不行,放到那山也不行,纵然山河之大,这么多清秀的风景,其中不乏无数佳人的争妍相竞,她们要与山比,要与水比,要与人比,却为何在这世界上找不到那个潇湘人,只愿为你化作一朵白莲,为你开在她心。

㈥ 白莲 陆龟蒙抒发了诗人( )的心情

陆龟蒙《白莲》
素葩多蒙别艳欺,
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译文:
人们都喜爱艳丽的红荷,而很少有人欣赏素雅的白莲。其实这冰清玉洁的白莲花,真应该生长在西王母的仙境瑶池之中。
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白莲的诗,内容似有寄托。它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地被埋没掉。这也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遏的心理。不过这首诗为读者所欣赏,主要在最后两句。最后两句有的本子作“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晚风清欲堕时”。白莲好象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间的事情),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 表达了诗人淡泊的心情 楼下的抄袭我的啊!!~~

㈦ 余秋雨的白莲洞语句赏析与中心思想

白莲洞语句:
温软的手指触摸着坚硬的化石,易逝的生命叩问着无穷的历史。
既然人们还得返回黑洞,为什么还要披荆斩棘地出来?出来,就是要自由地享用这个宽阔的空间;出来,就是要让每个生灵从精神到筋骨都能舒展;出来,就是要让每个个体都蒸发出自己的世界。

分析:
散文姓“散”,但一篇优秀的散文应该是形散神不散。《白莲洞》一文围绕着一个看起来和普通溶洞没有多少区别的“洞”,勾画出一幅人类的发展史,它就像一面镜子,从原始人的茹毛饮不挠的抗争到人类的最终归宿,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如同驾着一艘神奇的飞船,先沿着时间隧道飞行去考察过去,接着又升高盘旋,思考人类当今面临的困惑以及未来世界。

《白莲洞》是一篇游记,全文分四个部分。

首先,作者对白莲洞作了简单的介绍。白莲洞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溶洞,只是三十多年前,古人类学家的野外考察才发现这个看似普通,实则却和远古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关系的溶洞——这如同拨开遮挡星星的云雾,露出闪闪的光芒,从而奠定了白莲洞在研究古人类文明进程史上的价值,也揭示了人们关注白莲洞的真正原因。

第二部分,作者带我们走进白莲洞。文章的特别之处是作者几乎没有费笔墨去对白莲洞作具体的描写——事实上,这里既没有五彩缤纷的奇峰异石,也没有许多著名溶洞所具有的鬼斧神工。作者独辟蹊径,从历史的角度,展开想像的翅膀:我们的老祖先为了更好地生存,勇敢地走进溶洞,和成群的猛兽进行了生死搏斗,抗争——失败——抗争——胜利,历经磨难,最终征服了凶猛的野兽,使人类成了大自然的主宰,万物的灵长。

关于人类的发展,作者并没有浅表层次地予以涉及,而是对走出溶洞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人类自从……闯出洞口,真无一日安宁。凶猛的野兽被一个个征服了,不少伙伴却成了野兽,千万年来征战不息。在这个洞中已经能够燃起火炬,在洞外却常有人为把火炬踩灭,把寥廓的天地变成一个黑洞,长年累月无路可寻。无数的奇迹创造出来,机巧的罪恶也骇人听闻。”

这是本段的精髓之处。人类的进步确立了自身在大自然中的统治地位,但是,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依然存在,有时还会占上风。从古至今,始终有极少数人,为了个人的、集团的、区域性的利益,不断地制造与世界潮流不和谐的音符,对整个人类利益进行践踏,罪恶、暴力和战争时有出现,人们既享受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的成果,也品尝自己酿造的苦酒,这不能不让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人们感到困惑。

如果说《白莲洞》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人类历史进行反省的话,那么在第三部分则是对人类的理想和最终的归宿进行思索。前面是带读者的时间隧道航行浏览,现在则是从更高的角度,居高临下,把人类的进步阶梯与洞穴的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人类的早期,劳动工具简单,生产力极其低下,对大自然的认识非常有限,洞穴成了人们天然的家园。考古学发现早期智人与洞穴密不可分,如著名的北京猿人遗址就是在周口店的山洞中;而天文学家则发现:宇宙之间也存在着黑洞,且深不可测,力大无穷,可以吸纳、吞噬万物,比地球大得多的星体都能成为它的囊中之物;临近死亡的人,其朦胧意识也进入黑洞,这些是独立存在的偶然现象吗?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这是值得全人类探索的问题,作者巧妙地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把未解的谜团留给散文,正是余秋雨先生的一贯主张。

与此同时,《白莲洞》还对中西方人对洞穴探索的不同目的进行了分析,西方民间传说中的洞穴探寻者,主要是为了寻求财宝,梦想一夜暴富;而中国人这样做多是为了寻觅一处理想的精神栖息地,留住寄托,寻找慰藉。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反映了中西方之间迥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在带着读者心骛八极之后,文章第四部分峰回路转,带我们重新回到白莲洞——从白莲洞的历史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为了自下而上走进白莲洞,为了发展又走出白莲洞,这里的白莲洞应该是广义的。为了生存发展,人类始终没有放弃抗争,这是一切生物的本性所体现,只是人类具有更大的主动性,以致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成为万物之灵。人类心里很清楚:不抗争、不发展,就意味着灭亡。筋疲力尽的人渴望休息,而休息有时为了进一步的奋斗,这是人类的天性。

从洞外走进来,又从洞里走出去。刚刚摆脱困惑,又陷入新的困惑之中。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人们应该对它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白莲没》一文作了画龙点睛的回答:“出来,就是要自由地享用这个宽阔的空间;出来,就是要让每个生灵从精神到筋骨都能舒展;出来,就是要让每个个体都蒸发出自己的世界。”

余秋雨笔下的白莲洞,没有奇特的地貌和旖旎的风光,却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窥视到了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作者紧紧把握住洞的历史与人类发展这条脉络,就像用锋利的刀切削水仙花一样,层层去皮,核心之处依然是花蕾。把跨度如此之大的时间、空间浓缩在三千多字的文章中,折射出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驾轻就熟的语言文字把握能力。

㈧ 咏白莲皮日休赏析和原文

【诗歌名称】:咏白莲
【年代】:唐
【作者】:皮日休
【内容】:
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静婉舞偷将动处,
西施嚬效半开时。通宵带露妆难洗,尽日凌波步不移。
愿作水仙无别意,年年图与此花期。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折来只合琼为客,
把种应须玉甃塘。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㈨ 关于莲花的诗的赏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李商隐《赠荷花》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以工丽绮美见称,常通过运用典故或意境迷离的诗歌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意念,其诗给人隐晦曲折、扑朔迷离之感,特别是他的《无题》诗。不过,他的《赠荷花》却绝不这样。诗人以清浅明晰的语言,描绘出花、叶相映的绚丽,给人以美的印迹。《赠荷花》一上来,就摆出一种世俗的现象:讲到花和叶,人们一般总把它们分别看待,对花,欣赏不已、关怀备至,而对叶,则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于是,花入金盆,精心呵护,浇水浴日,不厌其繁,叶呢,则不闻不问,任其凋落,萎而入土,化作尘埃。由此,再隆重推出荷叶荷花的孪生情谊、手足之亲:碧绿的荷叶,由刚刚露出尖尖角,慢慢地卷舒伸展;而粉红的荷花,则由似箭的花苞渐渐地绽开、怒放,它们开合伸卷,出于自然,摇曳多姿,尽态极妍,叶映花红,花衬叶绿,其景其境,美不胜收。诗人由衷地赞叹:“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他多么希望,花红叶翠,久盛不衰,直到翠减红退,依然光彩照人。通过这样的描绘,我们看到,荷花真的不同一般,它们互为佐佑、互相辉映,于众花中独树一帜,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韵。 译文 人世间的花和叶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叶却归于尘土.
只有绿色的荷叶衬着红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随性自然.
这花和叶长久的互相映,等到翠色减少红色凋零时,真让人愁煞心肝.
世间的花和叶是不同等的,一般人总是重视花,不重视叶。
唯有碧绿的荷叶衬着未开的荷花,无论是开放还是合拢的都是天然本性。
荷花与荷叶长时间互相交映,一直到荷叶减少,荷花凋谢时令人愁苦至极。
赏析 这也是一篇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诗。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李商隐的这首七言古诗,形象地表现了和这谚语相似的可贵思想。作者说,一般人总是重视花,不重视叶。花栽在金盆里,叶子却让它落地成为尘土。但荷花的红花绿叶,却配合得很好,它们长期互相照映,一直到绿叶减少,红花谢落,使人觉得很愁怅的时候。这样就写出了荷花荷叶的共同命运,而且写得很有感情
前二句是“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诗人是说人间世的花和叶都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叶却归于尘土.
后面的“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则是说只有绿色的荷色衬着红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随性自然.
最后两句“此花此叶长相应,翠减红衰愁杀人。”
意思是这花和叶长久的互相映衬,等到翠色减少红色凋零时,真让人愁杀心肝.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识中。便移栽金盆,备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这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它而来,转写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开放闭合,种种风姿,天然无饰。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
最后两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如果说,前两句写荷花“任天真”,侧重表现共荣;那么,这两句的“长相映”,则主要表现同衰。这四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