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弄臣赏析

弄臣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3-12 18:23:24

① 撒哈拉的故事好句赏析

1.黄昏了,太阳正落下地平线,辽阔的沙漠被染成一片血色的红。这时鼓声响了
起来,它的声音响得很沉郁,很单调,传得很远,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是婚礼,这种
神秘的节奏实在有些恐怖。我一面穿毛衣一面往罕地家走去,同时幻想著,我正跑
进天方夜谭的美丽故事中去。

动静结合,用沙漠的色彩和鼓声衬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吃过饭后我们在天台上坐着,那夜没有风,荷西叫我开灯,灯亮了,一群一群的飞虫马上扑过来,它们绕着光不停地打转,好似这个光是它们活着唯一认定的东西。
我们两人看着这些小飞虫。
“你在想什么?”荷西说。
“我在想,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做家具?为什么我们不能学撒哈拉威人一辈子坐在席子上?”
“因为我们不是他们。”
“我为什么不能改,我问你?”我抱住三块木条再思想这个问题。
“他们为什么不吃猪肉?”荷西笑起来。
“那是宗教的问题,不是生活形态的问题。”
“你为什么不爱吃骆驼肉?基督教不可吃骆驼吗?”
“我的宗教里,骆驼是用来穿针眼的,不是当别的用。”
“所以我们还是要有家具才能活得不悲伤。”

那个下午,我整理海运寄到的书籍纸盒,无意间看到几张自己的照片。
一张是穿了长礼服,披了毛皮的大衣,头发梳上去,挂了长的耳环,正从柏林歌剧院听了《弄臣》出来。
另外一张是在马德里的冬夜里,跟一大群浪荡子(女)在旧城区的小酒店唱歌跳舞喝红酒,我在照片上非常美丽,长发光滑地披在肩上,笑意盈盈——
我看着一张一张的过去,丢下大叠照片,废然倒在地上,那种心情,好似一个死去的肉体,灵魂被领到望乡台上去看他的亲人一样怅然无奈。

沙是一样的沙,天是一样的天,龙卷风是一样的龙卷风,在与世隔绝的世界的尽头,在这原始得一如天地洪荒的地方,联合国、海牙国际法庭、民族自决这些陌生的名词,在许多真正生活在此地的人的身上,都只如青烟似的淡薄而不真实罢了。

“这儿是我的土地,我父母埋葬的地方。”沙依达的眼光突然朦胧了起来,好似内心有什么难言的秘密和隐痛,她竟痴了似的静坐着忘了再说话。
“你呢?三毛?”过了好一会儿,她才问我。
“我是不想走的,我喜欢这里。”
“这儿有什么吸引你?”她奇怪地问我。
“这儿有什么吸引我?天高地阔、烈日、风暴,孤寂的生活有欢喜,有悲伤,连这些无知的人,我对他们一样有爱有恨,混淆不清,唉!我自己也搞不清楚。”
“如果这片土地是你的,你会怎么样?”
“大概跟你一样,学了护理医疗,其实——不是我的和是我的又怎么分别?”我叹息着。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撒哈拉了,也只有对爱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现它的美丽和温柔,将你的爱情,用它亘古不变的大地和天空,默默地回报着你,静静地承诺着对你的保证,但愿你的子子孙孙,都诞生在它的怀抱里。

不偷生苟活,就去流亡吧!

我的朋友,我们原来并不相识,而今也不曾相逢,但是人生相识何必相逢,而相逢又何必相识。
在台北,我不觉得离你们近,在非洲我也不觉得离你们远,只要彼此相知欣赏,天涯真是如此比邻啊!

我虽然常握着我生命小船的舵,但是在黑暗里,替我挂上了那颗在静静闪烁的指路星,却是我的神。他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在我心的深处,没有惧怕,没有悲哀,有的只是一丝别离的怅然。
因为上帝亘久不变的大爱,我就能学习着去爱每一个人,每一个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2.“我不要,先给家,再来装修我,沙漠里用不著衣服。”

他仍穿鞋底有洞的皮鞋上班。

一句话写出荷西朴实顾家的性格,同时也写出了当时生活的艰苦。

3.太阳像溶化的铁浆一样洒下来,我被晒得看见天地都在慢慢的旋转。

用当时的天气写出荷西的辛苦。

② 曾国藩家书的作品鉴赏

《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和清朝社会末期的重要资料。曾国藩继桐城派之后,溯源经史,别立湘乡派,行文镇定,形式自由,于点点滴滴的真实生活中见真情、蕴良知,充分体现了他“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曾国藩早年致力学问,其学术研究从历史、古文到书法、理学以及各种典章制度。他渴望多做学问,与当朝大学问家梅曾亮、何绍基等名士媲美,但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位著述丰富的大学者,主要原因是他还来不及著书立说,就已升至二品高官,从此忙于官场之争,再后来投身于戎马征战之中,使他不可能固守书苑,一心研究学问。

(2)弄臣赏析扩展阅读:

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权势极大,功高震主,清朝对其极不放心。咸丰帝曾在湘军克复武汉时叹道:“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故,因而在击败太平天国后一方面自裁湘军,一方面把家书刊行问世,借以表明自己忠心为清廷效命,以塞弄臣之口。

曾国藩家书自时起便风靡流行,历久不衰。后经多家取舍整理,形成多种版本。总的说来,他的家书现存1400多篇,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历时30年,其内容包括了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这些家书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

③ 求撒哈拉的故事的摘抄。。好句!赏析!。急。。跪求

1.黄昏了,太阳正落下地平线,辽阔的沙漠被染成一片血色的红。这时鼓声响了
起来,它的声音响得很沉郁,很单调,传得很远,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是婚礼,这种
神秘的节奏实在有些恐怖。我一面穿毛衣一面往罕地家走去,同时幻想著,我正跑
进天方夜谭的美丽故事中去。

赏析:动静结合,用沙漠的色彩和鼓声衬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2.“我不要,先给家,再来装修我,沙漠里用不著衣服。”

他仍穿鞋底有洞的皮鞋上班。

赏析:一句话写出荷西朴实顾家的性格,同时也写出了当时生活的艰苦。

3.太阳像溶化的铁浆一样洒下来,我被晒得看见天地都在慢慢的旋转。

赏析:用当时的天气写出荷西的辛苦。
4飞蛾扑火时,它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一个女人已经刮得全身的黑浆都起来了,还没有冲掉,外面一间她的孩子哭了,她光 身子跑出去,将那个几个月大的婴儿抱进来,就坐在地上喂起奶来。她下巴、颈子、脸上、 头发上流下来的污水流到胸部,孩子就混着这些污水吸着乳汁。

我呆看着这可怖肮脏透顶的景象,胃里又是一阵翻腾,没法子再忍下去,转身跑出这个房间。一直奔到最外面一间,用力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才走回到铁丝上去拿衣服来穿。 "她们说你不洗澡,只是站着看,有什么好看?"老板娘很有兴趣地问我。"看你们怎么洗澡。"我笑着回答她。"你花了四十块钱就是来看看?"她张大了眼睛。"不贵,很值得来。""这儿是洗身体外面,里面也要洗。"她又说。"洗里面?"我不懂她说什么。她做了一个掏肠子的手势,我大吃一惊。"哪里洗?请告诉我。"既吃惊又兴奋,衣服扣子也扣错了。 "在海边,你去看,在勃哈多海湾,搭了很多夏依麻,春天都要去那边住,洗七天。"

当天晚上我一面做饭一面对荷西说:"她说里面也要洗洗,在勃哈多海边。""不要是你听错了?"荷西也吓了一跳。"没有错,她还做了手势,我想去看看。"我央求荷西。从小镇阿雍到大西洋海岸并不是太远,来回只有不到四百里路,一日可以来回了。勃哈 多有个海湾我们是听说,其他近乎一千里的西属撒哈拉海岸几乎全是岩岸没有沙滩。车子沿着沙地上前人的车印开,一直到海都没有迷路,在岩岸上慢慢找勃哈多海湾又费 了一小时。

"看,那边下面。"荷西说。我们的车停在一个断岩边,几十公尺的下面,蓝色的海水平静地流进一个半圆的海湾里 ,湾内沙滩上搭了无数白色的帐篷,有男人、女人、小孩在走来走去,看上去十分自在安详 。"这个乱世居然还有这种生活。"我羡慕地叹息着,这简直是桃花源的境界。"不能下去,找遍了没有落脚的地方,下面的人一定有他们秘密的路径。"荷西在悬 崖上走了一段回来说。

荷西把车内新的大麻绳拉出来,绑在车子的保险杠上,再将一块大石头堆在车轮边卡住 ,等绑牢了,就将绳子丢到崖下去。"我来教你,你全身重量不要挂在绳子上,你要踏稳脚下的石头,绳子只是稳住你的 东西,怕不怕?"我站在崖边听他解释,风吹得人发抖。"怕吗?"又问我。"很怕,相当怕。"我老实说。"好,怕就我先下去,你接着来。"荷西背着照相器材下去了。我脱掉了鞋子,也光脚吊下崖去,半途有只怪鸟绕着我打转 ,我怕它啄我眼睛,只好快快下地去,结果注意力一分散,倒也不怎么怕就落到地面了。 "嘘!这边。"荷西在一块大石头后面。

落了地,荷西叫我不要出声,一看原来有三五个全裸的撒哈拉威女人在提海水。这些女 人将水桶内的海水提到沙滩上,倒入一个很大的罐子内,这个罐子的下面有一条皮带管可以 通水。一个女人半躺在沙滩上,另外一个将皮带管塞进她体内,如同灌肠一样,同时将罐子提 在手里,水经过管子流到她肠子里去。 我推了一下荷西,指指远距离镜头,叫他装上去,他忘了拍照,看呆了。水流光了一个大罐子,旁边的女人又倒了一罐海水,继续去灌躺着的女人,三次灌下 去,那个女人忍不住呻吟起来,接着又再灌一大桶水,她开始尖叫起来,好似在忍受着极大 的痛苦。我们在石块后面看得心惊胆裂。这条皮带管终于拉出来了,又插进另外一个女人的肚内清洗,而这边这个已经被灌足了 水的女人,又被在口内灌水。

据"泉"那个老板娘说,这样一天要洗内部三次,一共洗七天才完毕,真是名副其实的 春季大扫除,一个人的体内居然容得下那么多的水,也真是不可思议。过了不久,这个灌足水的女人蹒跚爬起来,慢慢往我们的方向走来。 她蹲在沙地上开始排泄,肚内泻出了无数的脏东西,泻了一堆,她马上退后几步,再 泻,同时用手抓着沙子将她面前泻的粪便盖起来,这样一面泻,一面埋,泻了十几堆还没有 停。等这个女人蹲在那里突然唱起歌时,我忍不住哈哈大笑特笑起来,她当时的情景非常 滑稽,令人忍不住要笑。荷西跳上来捂我的嘴,可是已经太迟了。那个光身子女人一回头,看见石块后的我们,吓得脸都扭曲了,张着嘴,先逃了好几十 步,才狂叫出来。我们被她一叫,只有站直了,再一看,那边帐篷里跑出许多人来,那个女人向我们一指 ,他们气势汹汹地往我们奔杀而来。"快跑,荷西。"我又想笑又紧张,大叫一声拔腿就跑,跑了一下回头叫:"拿好照 相机要紧啊!"

我们逃到吊下来的绳子边,荷西用力推我,我不知道哪里来的本事,一会儿就上到悬崖 了,荷西也很快爬上来。可怖的是,明明没有路的断崖,那些追的人没有用绳子,不知从哪条神秘的路上也冒出 来了。我们推开卡住车轮的石块,绳子都来不及解,我才将自己丢进车内,车子就如炮弹似的 弹了出去。

过了一星期多,我仍然在痛悼我留在崖边的美丽凉鞋,又不敢再开车回去捡。突然听见 荷西下班回来了,正在窗外跟一个撒哈拉威朋友说话。"听说最近有个东方女人,到处看人洗澡,人家说你--"那个撒哈拉威人试探地问荷西。"我从来没听说过,我太太也从来没有去过勃哈多海湾。"荷西正在回答他。我一听,天啊!这个呆子正在此地无银三百两了,连忙跑出去。"有啦!我知道有东方女人看人洗澡。"我笑容可掬地说。荷西一脸惊愕的表情。"上星期飞机不是送来一大批日本游客,日本人喜欢研究别人怎么洗澡,尤其是日本女 人,到处乱问人洗澡的地方--"荷西用手指着我,张大了口,我将他手一把打下去。那个撒哈拉威朋友听我这么一说,恍然大悟,说:"原来是日本人,我以为,我以为… …"他往我一望,脸上出现一抹红了。 "你以为是我,对不对?我其实除了煮饭洗衣服之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你弄错了。""对不起,我想错了,对不起。"他又一次羞红了脸。等那个撒哈拉威人走远了,我还靠在门边,闭目微笑,不防头上中了荷西一拍。"不要发呆了,蝴蝶夫人,进去煮饭吧!"
吃过饭后我们在天台上坐着,那夜没有风,荷西叫我开灯,灯亮了,一群一群的飞虫马上扑过来,它们绕着光不停地打转,好似这个光是它们活着唯一认定的东西。
我们两人看着这些小飞虫。
“你在想什么?”荷西说。
“我在想,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做家具?为什么我们不能学撒哈拉威人一辈子坐在席子上?”
“因为我们不是他们。”
“我为什么不能改,我问你?”我抱住三块木条再思想这个问题。
“他们为什么不吃猪肉?”荷西笑起来。
“那是宗教的问题,不是生活形态的问题。”
“你为什么不爱吃骆驼肉?基督教不可吃骆驼吗?”
“我的宗教里,骆驼是用来穿针眼的,不是当别的用。”
“所以我们还是要有家具才能活得不悲伤。”

那个下午,我整理海运寄到的书籍纸盒,无意间看到几张自己的照片。
一张是穿了长礼服,披了毛皮的大衣,头发梳上去,挂了长的耳环,正从柏林歌剧院听了《弄臣》出来。
另外一张是在马德里的冬夜里,跟一大群浪荡子(女)在旧城区的小酒店唱歌跳舞喝红酒,我在照片上非常美丽,长发光滑地披在肩上,笑意盈盈——
我看着一张一张的过去,丢下大叠照片,废然倒在地上,那种心情,好似一个死去的肉体,灵魂被领到望乡台上去看他的亲人一样怅然无奈。

沙是一样的沙,天是一样的天,龙卷风是一样的龙卷风,在与世隔绝的世界的尽头,在这原始得一如天地洪荒的地方,联合国、海牙国际法庭、民族自决这些陌生的名词,在许多真正生活在此地的人的身上,都只如青烟似的淡薄而不真实罢了。

“这儿是我的土地,我父母埋葬的地方。”沙依达的眼光突然朦胧了起来,好似内心有什么难言的秘密和隐痛,她竟痴了似的静坐着忘了再说话。
“你呢?三毛?”过了好一会儿,她才问我。
“我是不想走的,我喜欢这里。”
“这儿有什么吸引你?”她奇怪地问我。
“这儿有什么吸引我?天高地阔、烈日、风暴,孤寂的生活有欢喜,有悲伤,连这些无知的人,我对他们一样有爱有恨,混淆不清,唉!我自己也搞不清楚。”
“如果这片土地是你的,你会怎么样?”
“大概跟你一样,学了护理医疗,其实——不是我的和是我的又怎么分别?”我叹息着。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撒哈拉了,也只有对爱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现它的美丽和温柔,将你的爱情,用它亘古不变的大地和天空,默默地回报着你,静静地承诺着对你的保证,但愿你的子子孙孙,都诞生在它的怀抱里。

不偷生苟活,就去流亡吧!

我的朋友,我们原来并不相识,而今也不曾相逢,但是人生相识何必相逢,而相逢又何必相识。
在台北,我不觉得离你们近,在非洲我也不觉得离你们远,只要彼此相知欣赏,天涯真是如此比邻啊!

我虽然常握着我生命小船的舵,但是在黑暗里,替我挂上了那颗在静静闪烁的指路星,却是我的神。他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在我心的深处,没有惧怕,没有悲哀,有的只是一丝别离的怅然。
因为上帝亘久不变的大爱,我就能学习着去爱每一个人,每一个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④ 谁有歌剧《《弄臣》》的第四幕的精彩部分的详细介绍和对第四幕的精彩赏析,急!!!

《弄臣》是威尔第的三幕歌剧,不是四幕。。。。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三幕歌剧《弄臣》写于1851年,剧本由雨果的话剧《逍遥王》改编。当时意大利的一位警察十分想听到这部新作,建议威尔第将作品作一些无损于歌剧整体价值的改动。40天后威尔第带回全部总谱,这部歌剧也因此在1851年3月首演于威尼斯。故事梗概:16世纪意大利曼图阿公爵纵情声色,驼背弄臣为虎作伥,群臣恨之入骨。弄臣有一个漂亮而善良的女儿,被公爵勾引,弄臣极力阻止,雇人刺杀公爵,但却将其女刺死。

⑤ 《牡丹亭》《惊梦》赏析

纵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牡丹亭��惊梦》赏析
【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 外烟丝醉软.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亦号海若,又号清远道人,别号玉茗堂主人.汤显祖“于古文词外,能精乐府、歌行、五七言诗;诸史百家而外,通天官、地理、医药、卜筮、河籍、墨、兵、神经、怪牒诸书”,汤显祖个性耿介刚直、不肯趋炎附势.年青时因拒绝首辅张居正的拉拢而两次无缘进仕.直到张居正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万历十一年(1583)汤显祖三十三岁的时候才中进士.但他仍不肯趋附当权,故仅能在南京任太常博士.后改官南京詹事府主簿,又迁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十九年(1591),上《论辅臣科臣疏》,历数神宗皇帝在位二十年间的朝政,诸如科场舞弊、弄臣贿赂、言路阻塞等弊端,触怒了神宗,被谪迁广东徐闻县典史.一年后,又调任浙江遂昌知县.终因不满朝政腐败,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回临川闲居,寓所号“玉茗堂”,汤显祖于此致力于戏剧和文学创作活动,终其一生.其所作《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这四大传奇因均有梦境构想,被并称“临川四梦”,其中尤以《牡丹亭》为人叹赏,时人谓“《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他自己也说“一生得意惟在‘牡丹’”.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盛赞汤显祖的杰出成就,将之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牡丹亭》写福建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到花园游玩,回到闺房后就做一梦,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醒后她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应试,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后和杜丽娘的鬼魂相会,并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牡丹亭》以强烈追求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无情地抨击了腐朽封建道学的理念束缚,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重情思想.其中《惊梦》是《牡丹亭》中最精彩的一折,低回婉转地描摹出了“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那种自伤自怜自怨自艾的情绪.数百年来,人们以昆曲深婉缠绵的曲调反复地吟唱这一折,清丽悠远、深情感伤的旋律与幽怨哀婉的情绪相得益彰,人们吟唱着杜丽娘的伤感无奈,直唱得口角生香.
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儿,正值青春年少,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他们的一片爱女之心使得他们力图用自己的道德观念把杜丽娘塑造成为一个符合当时社会规范的大家闺秀.杜丽娘被隔绝在深闺大院,“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杜丽娘在官衙里住了几年,连后花园都没有到过,白天睡一会儿都成了违反家教,遭到父母的责骂,她只能做些女红,或者看看书史来打发时光.杜宝为了把女儿调教一个合乎闺阁的大家闺秀,请个老先生教女儿读书,陈最良是一个典型的老学究,满嘴的之乎者也,满脑子的封建教条. 在这样严格的封建家庭教育下成长的杜丽娘本来是个十分温顺的少女.然而环境的寂寞,精神生活的空虚,使一个正在成长的青春少女感到苦闷,苦闷的杜丽娘在丫鬟春香的鼓动下,准备到自家的花园游玩,《惊梦》一折就从这里开始.
旦和贴都是剧中女性角色,旦的分类很多,一般有十二旦的说法,这里指杜丽娘.贴是丫鬟,此处指春香.“介”相当于元杂剧中的“科”,描写人物的神态、体态.杜丽娘走上舞台,唱了一首【绕池游】,抒发自己清晨醒来百无聊赖的情绪.“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里小庭深院”,春天的早晨,莺啼婉转唤醒梦中人,梦中醒来感受到春光撩人的烦乱.“遍”,到处都是.“人立小庭深院”用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味,刻画了一个被帘幕阻隔在闺房深处中孤独寂寞的女性形象.春香不谙情事,春天的生机让她由衷的感到欢欣.看到杜丽娘郁郁寡欢,就怂恿她趁着大好春光梳着应景的发型去赏春.“宜春髻子”,相传立春那天,妇女剪彩作燕子状,戴在头上,上贴“宜春”而字.杜丽娘心里却没有一丝快慰,感叹自己的心情“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杜丽娘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的情绪下游园,奠定了整折戏的忧怨感伤的基调,正因有了如此微妙复杂的心理基础,才引出了下文“伤春”.【步步娇】写杜丽娘怀着难以名状的烦闷和自我欣赏的心情开始梳妆打扮.袅晴丝,一般有两种解释,一则说太阳穿过灰尘照进院子,一条若有若无的光线照进来,人的情思也如同这晃晃荡荡的光线无法平静.一则直接把“晴”同“情”,写人的情思起伏不定.在思绪万千的心情下,杜丽娘戴上亮晶晶的花钿,穿上华丽的锦裙,并从镜中欣赏自己的美丽.如花美丽的少女从镜子里面审视自己的容貌、身段、神态,不禁沉醉.【醉扶归】是杜丽娘自怜的集中表现,当春香从外在的衣物饰品上赞美她“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时,杜丽娘却表白道“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抛开外在装饰的陪衬,直接指向对自己不加任何雕饰的天生丽质美的欣赏,她认为自己的天然之美可使鱼沉雁落鸟惊喧,花羞月闭花愁颤,极写杜丽娘自己内心深处对自己美丽的欣赏爱怜.春香并不能真正理会杜丽娘的美丽,杜丽娘的美丽也正是“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了,“恰”,如同.杜丽娘用美丽的春天自喻,为后文伤春埋下伏笔,暗示“伤春”即是“自伤”.自己如花的美丽无人了解更无人欣赏,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反差造成了杜丽娘心灵深处的强烈失落,一种孤独无偶的情绪沁满了心灵,这就点明了上文杜丽娘所感喟“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这种郁郁寡欢心情的来由.
【皂罗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郁郁寡欢的杜丽娘到了繁花似锦的花园中,花园中的勃勃生机激发了杜丽娘心中被压抑的人生欲望.杜丽娘看到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赞叹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既是赞叹花园春天的美好,也是反诘不肯走进自己生命欣赏自己美丽的人,具有着双重的意味.杜丽娘抒发了古代待嫁女子普遍的幽怨,在古代诗词中这种主题非常多,“劝君惜取少年时,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感叹形成了女子“伤春”的传统.备受压抑的杜丽娘内心深处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使得初入园林中的她心潮起伏.如此美好的春光却无人观赏,杜丽娘由此联想到自己,不仅悲从中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姹紫嫣红的美好景色都给了断井颓垣观赏,由物及人,一种自怜的情绪油然升起.这句话出于谢灵运语“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指出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谐,春天的生机强化了她黯然伤感的情怀.现实的苦闷,青春的觉醒使得杜丽娘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锦屏人”指幽禁在深闺中的女子,即杜丽娘自指,杜丽娘在想象中把眼光从自己家的深宅大院转向了外面的世界,那世界是自由自在的,人们在涂金错采的游船中赏春游玩,直到把三春看尽.这段【皂罗袍】既是景语,也是情语.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映衬了杜丽娘的对景自怜的伤感,其内心深处顾影自怜的哀愁在美好春光的感召下喷薄而出.在昆曲演员们慢回首低沉吟的缠绵哀婉咏叹下,杜丽娘的内心情怀被反复地抒发.【好姐姐】大力渲染了春天的美丽.“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青山上到处都是红色的杜鹃,“啼”字是从杜鹃鸟泣血联想而来,寇准有诗云“杜鹃啼处血成花”,杜鹃鸟以血染红了自己的美丽,恰似美人以美丽绽放着自己的生命,蕴涵着隐隐悲壮之美.“荼 外烟丝醉软”,“荼 ”,一种晚春开放的小花,荼 花外是如烟的暖暖春光,春光如烟似梦,一个“醉”字写出人沉醉春光里心酥身软的感受.“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牡丹虽然美丽,但是在春天即将逝去的时候才开放,怎么能在春花中占得花魁呢!这里深寓着杜丽娘对自己美丽的青春被耽误了的幽怨和感伤.“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闲凝眄”,凝神.只听见燕子呢喃明快如剪,黄莺歌唱音调圆润甜美.以上从所见所感所闻展示了春天无限的美丽.春光越是美好,无人欣赏才越让人惋惜,伤春之意格外浓烈.那种觉醒后的向往格外强烈,而现实的束缚又使得杜丽娘沮丧灰心.“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便”,即便.“十二”,虚指,犹言所有.看也看不够的春天美景只能被断壁颓垣环绕,即便自己把所有的景致都看遍了也难以改变“三春无人见”的命运,只能徒然增加自己的烦恼.虽伤春,但更伤“我”.在《惊梦》中,杜丽娘的感情起伏非常大,从青春意识觉醒所带来的烦闷到对爱情的朦胧渴望,以及这种渴望无法实现的无奈,从赞美春天到伤感春天以及伤感个人命运的无法把握,杜丽娘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游园被加以细腻地描摹.
在大好春光的感召之下,她还回忆起诗词乐府里描写的古代女子,有的“因春感情,遇秋成恨”,在痛苦的岁月里断送了她们的一生;但也有象张生、崔氏那样的才子佳人,“前以偷期密约,后皆成秦晋”.这样,她的青春觉醒了,原本对爱情朦朦胧胧渴望也明确了.她悲叹青春虚度,才貌淹没“我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游园后,杜丽娘在梦中与俊美的柳梦梅云雨缠绵,使得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得到了顶峰,因而导致了她在对自由和爱情的憧憬中日渐衰弱最终埋骨幽泉.她期盼自由、幸福,但愿“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对爱情的强烈向往使得杜丽娘在死后还在追寻,并找到了梦中的书生,主动地向他表示爱情,还魂结为夫妇,汤显祖由衷地赞美杜丽娘对爱情的执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题词》).
明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妇女生存状态最惨烈的时期,贞节牌坊和裹小脚这两种对女人进行戕害的手段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整个社会从舆论和制度两个层面对女人的生存进行了严厉的规范,而且理学家们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正日益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一种道德准则.这种对人性本能的极端压制也导致了当时倡导性灵主张的兴起.杜宝夫妇对女儿的严厉要求正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自觉执行,而杜丽娘被春光唤起的生命觉醒也正是性灵之强烈的形象说明.汤显祖通过杜丽娘的形象艺术地概括了封建社会青年争取自由幸福爱情的艰苦斗争,赞扬了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尤其对女性的自我拯救给予了正面的肯定.
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成为中国古代幽怨女子的典型.浪漫主义名剧《牡丹亭》行世后,家传户诵,那凄凄戚戚的剧情和幽婉哀怨、缠绵深情的声腔,曾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妇女的反应尤为强烈.据说当时有许多青年女子读了《牡丹亭》,先后为之伤情而亡. 如与汤显祖同时代的娄江女子俞二娘,读了《牡丹亭》后,深为剧中杜丽娘的遭遇所打动,联想到自己在爱情上的挫折,不禁感慨万分.她把自己的哀怨用朱砂一句句记录在《牡丹亭》剧本上.在《惊梦》折上,她注道:“我睡觉也常常做梦,只有梦中才能见到平时见不到的东西,就像丽娘见到的那样”.全剧评注完毕,她另抄了一份,打算托人捎给汤显祖.但不久因感伤太过,忧愤而亡.汤显祖知道后,特别感动,于是写了一首诗来追悼她:“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诗前还写了个小序:“娄江女子俞二娘秀慧能文词,未有所适,酷嗜《牡丹亭》传奇,蝇头细字批注其侧,幽思苦韵,有痛于本词者,十七惋愤而终”.另外,当时扬州还有个叫金凤钿的女子,读完《牡丹亭》,就给汤显祖写了封信.信上结合自己不幸的婚姻,抒发了内心的痛楚,还表示愿意委身于汤显祖.信发出后,她就朝思暮想,盼着汤显祖能给她复信,终于相思成疾.待汤接着信赶来扬州时,金凤钿已经去世.汤显祖深感惋惜,便出资为她营建了庐墓.而杭州女伶商小玲色艺双佳,但爱情遭到很大的挫折,在对感情的体验上,她对杜丽娘的感伤和无奈有着深深的共鸣,因而扮演杜丽娘分外传神.每当演到《寻梦》《闹殇》几出戏,真若身临其境,缠绵悱恻,忍不住珠泪盈眶.一次在唱到《寻梦》【江儿水】“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时,因悲伤过度,竟倒在台上气绝身亡. 明末曲家吴炳在传奇《疗妒羹》中通过女主人公乔小青,概括了这些殉情女子的忧伤与哀愁.小青自己被卖给一个叫褚大郎的商人作妾,为大妇所不容,被幽禁在后园.夜深入静时,她便独自挑灯夜读《牡丹亭》,读到悲切之处,不觉和泪研墨,赋诗吟道:“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后仿丽娘写真,留像而逝.更有三女评《牡丹亭》的佳话.《长生殿》作者洪升有个好友叫吴吴山,初聘黄山女子陈同.尚未完婚,陈便去世.陈同生前酷爱《牡丹亭》,一边看,还一边加以评点.得病后依旧倚枕而读,爱不释手.她母亲多次劝阻不成,不得已把书偷偷拿去烧了.幸好上卷放在枕头底下,才免于一炬.陈同死后,吴吴山看到了这卷幸存的《牡丹亭》,见上面密行细字,评语极精辟动人,有几页还斑斑点点沾满了泪痕,让他惊叹不已! 不久,吴吴山娶了清溪女子谈则.谈则在看到陈同评点的《牡丹亭》后竟也爱不释手.她叹息下卷不存,便从书市购来了下卷,仿照陈同的意思补评下去.吴吴山读了谈则的评语,简直与陈同如出一手,更是惊讶.不料,谈则评完《牡丹亭》也竟一病不起,离开了人间.几年后,吴吴山继娶古荡女子钱宜.钱宜看了几页陈、谈评注的《牡丹亭》就人了迷.她一边看,一边也在书页上注下了自己的感想.全书注完,她对吴吴山道:“以前曾听说有个叫小青的女子评过《牡丹亭》,但后人不得见.眼下陈、谈两位姐姐,评点得如此精湛,何不把它刻印出来让其流传呢?”吴吴山听了点头称是,答应了她的请求,钱宜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作为刻板资金,到清康熙年间,三妇合评的《牡丹亭》终于刊刻行世了.曹雪芹《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听了《牡丹亭》曲文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的描写,《红楼梦》二十三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写林黛玉听“皂罗袍”一曲,心荆摇荡,如醉如痴,站在路边,黯然神伤,足见《牡丹亭》影响之巨,感人之深.《牡丹亭》不仅在女性的内心世界掀起了波澜,其自伤自怜的心绪在男性世界也得到共鸣.“士不遇”是那个社会形态中男性尤其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人士大夫最常见的状态,不遇的佳人、失宠的宫妃都成为男性自喻的形象,诗词中“男子做闺音”几乎成了一种抒情模式,杜丽娘在《惊梦》中抒发的自伤自怜自怨自艾情绪就是他们本人真实的体验,文人士大夫对杜丽娘内心世界的无奈和伤感他们有真切的体验和共鸣.
《牡丹亭��惊梦》无论是主题、曲词还是唱腔,在社会上都引起了普遍共鸣,成为昆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目,被人们长期叹赏与吟唱.

⑥ 求歌剧《卡门》《弄臣》评论或赏析

歌剧《卡门》赏析[摘 要]《卡门》是一部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的作品,是一部真正综合概括了19世纪抒情艺术的歌剧,也是一部在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文章通过对比才及其作品的分析阐述了歌剧《卡门》的音乐特色。
[关键词]歌剧 比才 卡门 音乐

作曲家比才的代表作品——歌剧《卡门》,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并且久演不衰的作品。作为法国杰出的作曲家,比才是浪漫主义终结和现实主义兴起的接力者,尼采曾称他为“地中海的太阳”,也曾受到李斯特的高度赞扬。

(一)内容介绍

四幕歌剧《卡门》是梅拉克和阿莱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部歌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之一,也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它以其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丰富巧妙的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的戏剧性发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卡门》是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它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并且集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卡门》的音乐始终紧密配合着舞台动作,中间没有静止的音乐场景。剧中进行曲、咏叹调、舞曲等交替出现,乐曲爽朗流畅,具有炽热的西班牙音乐特色。所有这些音乐又通过严谨的戏剧逻辑组合为一体,紧凑而简练,表现了真实的生活,使其成为雅俗共赏、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一部伟大作品。这部歌剧还包含了许多首在音乐会最常见的选曲,最著名的是序曲和“哈巴涅拉舞曲”,重要唱段如“米剀拉的咏叹调”、“花之歌”和“斗牛士之歌”等都是歌剧文献中最精彩的部分。这部歌剧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比才通过对女主人公卡门独立不羁的性格刻画,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自由,体现了他对全部生活的坚定信念。

(二)作品分析

《卡门》虽然描写的是爱情、欲望、嫉妒、仇恨的悲剧,但因为剧中有大量的对话,所以它的体裁是喜歌剧,可见当时的歌剧和喜歌剧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从内容来考虑,而完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比才的最大优点,也是他最深刻的独特性,就是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因素:民间因素、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并成功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作品的一致性是最先引人注目的特点。然后,悲剧因素再渐渐主宰整部歌剧,最后并吞了其他两个因素。从序曲开始,这个极富特色的主旋律就预告了卡门的命运。
《卡门》的旋律紧凑,节奏充满活力,人物的性格描写逼真细腻,因而造成许多戏剧高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悲剧性。比才的和声也很富想象力,音域也很宽广,很能表现卡门紧张、激动的悲剧情绪。这部作品的音响结构也很完整,它的丰富感来自于配器法与伴奏中精致的对位材料。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四二拍子,回旋曲式。然后突然把A大调转到F大调,突出了第二场中《斗牛士之歌》的副歌,在短小的序曲的最后27小节中,作者引进了卡门,用她的一个具有增二度音程特点的主题来加强观众对她的印象。随着增二度音程越来越清楚地成为减七和弦的一部分,这个减七和弦往往使人联想到剧中邪恶的事物。最后序曲在一个加倍的ff减七和弦结束。
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在这一幕中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然后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出现,这是一段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多情的卡门、性感的卡门。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在塞维利亚老城墙边上》,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选自第二幕中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第二幕中,我们看到了比才作为一位音乐戏剧作曲家确实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对动作中的任何一个细微变化,他都能运用恰如其分的音乐加以表达。

(三)音乐特色

1.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
《卡门》的主题是由爱情到毁灭,剧情发展迅速而深入,歌词简洁而紧凑。比才在音乐创作中,力求体现现实主义的原则,以丰富的不同性格的旋律,展现了多彩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成功地刻画了卡门温柔、直率、热情、残忍、诱惑、傲慢、放荡、狡黠等多面的性格;塑造出卡门、何塞、斗牛士等多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营造出对比和冲突十分强烈的戏剧氛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第三幕中的《纸牌三重唱》,是全剧中最精彩的场面,也是最精彩的歌曲。重唱的音乐和剧情融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不祥之兆。比才在《卡门》中,还采取了分曲编排的结构方式,灵活运用主导动机,在调性上做到连贯统一,使音乐推动了剧情的深化和发展。
2.强烈的民族音乐色彩。
《卡门》的音乐热情、狂野,令人着魔,其中《哈巴奈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旋律,高潮迭起,撼人心魄。
当时比才受到了法国相异习俗的影响,他笔下的卡门与梅里美小说原著已经有了不少区别,他所刻画的歌剧人物总是与地方民族风格的模仿紧密相连的。在刻画人物方面,他运用了纯粹的西班牙风格的音调、节奏来刻画主人公这个热情坦率、酷爱自由、敢做敢当的吉普赛女郎,并专为卡门设计的“哈巴涅拉”、突出响板节奏的“赛吉迪亚舞曲”或欢快撒脱的“吉普赛歌曲”,以及卡门每次出场时,无论是与霍塞女伴的对话还是重唱都是一系列集聚民族特色的片断。
歌剧的重要环节还贯穿了西班牙典型的“斗牛士”和与之相配的风格性歌曲。这使得歌剧情境更加真实,色调更加浓艳和丰富多彩。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具有独特的力、强烈的戏剧真实性的音乐戏剧作品,其抒情的部分散发着一种轻柔温和的感伤情绪。这里没有任何人为的造作的东西,一切都是带着粗犷的力量和天然性表现出来的。音乐紧凑而爽朗,带着炽热的南国气质,吸引力极强。
总之,因比才的改革,使得法国的歌剧更加有力、热烈而且戏剧化,在世界的舞台艺术中也占据一重要席位。尤其他能够将人性的善恶与冲突描绘得真实贴切,对后辈写实派颇具影响力。而《卡门》粗犷的自然美,充满了强烈的民间特点,热情、奔放、独具特色的音乐,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卡门》不但对法国歌剧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直接促进了19世纪末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

参考文献:
[1]周世斌.中外经典音乐欣赏[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2]刘新丛,刘正夫.欧洲声乐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3]杨民望.世界名曲欣赏(欧美部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
[4]外国歌剧卡门音乐分析脚本·选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
摘 要:威尔第是19世纪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被誉为“意大利歌剧之王”。歌剧《弄臣》是威尔第创作中期的一部杰作,其音乐具有强烈感人的力量,他用这部歌剧再次证明了“歌剧是用音乐展开的戏剧”这一思想,成为上演率极高的传世巨作。
关键词:威尔第 《弄臣》 重唱

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意大利歌剧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他的歌剧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40年代,当时意大利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中,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纳布科》《伦巴第人》《厄尔南尼》《列尼诺亚战役》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因此获得了“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第二阶段是50至60年代,《弄臣》《茶花女》和《游吟诗人》《假面舞会》标志着威尔第的歌剧从表现历史人物的业绩转向现实生活和强烈的人性冲突上,这些作品奠定了威尔第歌剧大师的地位;第三阶段,70年代至威尔第去世。这一时期,威尔第创作了精品之作《阿依达》,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奥赛罗》和《法尔斯塔夫》。威尔第的创作代表了意大利19世纪下半叶歌剧发展的历史,但是这位作曲家之所以能扬名于世,主要还是由于《弄臣》的成就得来的,这一作品标志着威尔第已是一位可与瓦格纳并称的歌剧改革者。在创作上,《弄臣》不再使用那些枯燥无味的宣叙调,而是在贯通一体的管弦乐中进行歌唱,尤其能绘声绘色地刻画剧中人的欲望、内心世界,音乐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弄臣》之故事梗概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和脚本作家皮亚维笔下的《弄臣》,取材于法国大文豪雨果受查禁的浪漫主义话剧《国王行乐》。《弄臣》是威尔第创作中期的一部杰作,他把利哥莱托和吉尔达两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物推向歌剧舞台的中心,对于他们的不幸遭遇给予深切同情,并对封建统治阶级进行嘲讽和批判。这部歌剧是作曲家为威尼斯歌剧院专门创作的,完成并首演于1851年。
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曼图亚,风流倜傥、纵欲好色的公爵是位猎艳冒险家,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外表畸形残废的利哥莱托是位专门帮助公爵寻乐的弄臣并常常嘲讽被公爵诱骗了妻女的朝臣。歌剧开始映入眼帘的是曼图亚公爵府中豪华的客厅,当公爵向朝臣博尔萨大谈其最新的艳遇时,美丽的切普拉诺伯爵夫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便上前向她求爱。正在众人狂欢之际,蒙特罗内伯爵突然闯进来,声色俱厉地指责了玩弄他女儿的公爵,为此遭到了利哥莱托无情的嘲笑。蒙特罗内憎恨地诅咒公爵和利哥莱托必遭报应。利哥莱托相濡以沫的女儿吉尔达是他苟活人世的唯一精神动力。然而她被乔装成学生的公爵骗取了爱情,诅咒开始得到报应。朝臣们为了对利哥莱托进行报复,设计将吉尔达绑入宫内交给公爵。利哥莱托一直努力设法逃避的事情发生了——女儿被公爵玷污了。这让他万分痛苦,恼羞成怒之下雇了杀手谋刺公爵。然而对公爵又爱又恨的吉尔达,决定用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她那不忠实的爱人。在歌剧结尾时,利哥莱托欣喜地等待杀手送来自己梦寐以求的麻袋时,发现了自己的女儿早已成为屈死鬼,他愤怒而绝望地喊道:“吉尔达,你是我的命根子,不能死。啊!这老家伙的诅咒呀!”利哥莱托失声昏倒在女儿身上,全剧在诅咒主题阴森的轰鸣和充满戏剧感染力的气氛中结束。
《弄臣》之人物性格
丑陋、善恶交织的利哥莱托 利哥莱托是具有双重性格的歌剧人物形象,不仅是戏剧的主要承担着,而且承担着揭示主题“诅咒”的重任。他既是貌丑背驼供公爵娱乐的宫中小丑,又是内心敏感慈祥、对女儿充满关爱的慈父。利哥莱托是整个悲剧事件的中心,悲剧后果的最大承担者和悲剧内涵的主要载体。威尔第通过各种音乐手段,将自己的全部同情投向这个人物,并用变化多样的音乐手法对利哥莱托这个内心畸形阴暗人物的复杂性格和矛盾心理状态进行了深刻细致的刻画:用附点音符连续地奏出同一个音,阴暗而悲惨的代表诅咒的音乐动机真实地描绘了利哥莱托内心的痛苦,丰富的旋律性和强烈的戏剧性相互结合在一起,促成了音乐形象的贯穿发展,增强了音乐的戏剧表现力,从而使利哥莱托成为歌剧文献中最令人难忘、最具深刻人性的男中音角色之一。
轻浮、玩世不恭的曼亚图公爵 公爵是风流倜傥、多情善变、纵情声色的花花公子,以玩弄女性作为自己生活的乐趣。他凭借自己高贵的身份和潇洒的外表赢得他所倾慕的女人的芳心,得到之后又随意丢弃。在第一幕一开场,他满不在乎地用叙事曲《这位小姐那位太太》唱出了他那轻浮的感情。歌中唱道:“今天的微笑,明天又投向别的女人,如果心里只装着一个人,那该是多么愚蠢,不管别人怎样议论,只要是我中意的女人,我一定要得到。”这就是他的爱情哲学,同时也暗藏了吉尔达日后悲惨的命运。公爵是全剧恶势力的代表人物,从公爵的“浪漫曲”到对吉尔达表达爱情重唱“爱情是心灵的阳光”,到“女人善变”,对公爵这样一个反面的角色,威尔第将优美动听的旋律赋予他,在音乐上侧重于抒情。
痴情、善良纯真的吉尔达 在整个悲剧色彩的笼罩下,剧中的吉尔达是唯一让人感到温暖阳光的一个角色,养在深闺的吉尔达是一个纯洁、深情,富于诗意的年轻女子,威尔第将她写成轻盈而略带幻想色彩的花腔女高音。咏叹调《亲爱的名字》旋律优美动听,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形象地描绘了吉尔达对伪装成穷学生的曼图亚公爵深深的爱。揭示了初恋的吉尔达那温柔多情、热烈而狂喜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透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她的天真、痴情、善良与轻浮、玩世不恭的公爵形成强烈的对比。她的被欺骗、被蹂躏和最终被毁灭的事实,无情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关于爱的虚伪性及其杀人的本质。
《弄臣》之音乐魅力
《女儿!—啊,爸爸!》由于蒙特罗内的“诅咒”在利哥莱托的脑海中忽隐忽现,一直缠绕着他,他担心自己的女儿遭报应。在第一幕第二场第七分曲,利哥莱托忧心忡忡地走进家门,女儿吉尔达飞快地跑来迎接他,并扑向父亲的怀抱。父女相见时的喜悦与激动在利哥莱托与吉尔达的二重唱中得以充分的表现,利哥莱托用甜美的曲调真挚地诉说着女儿是自己唯一的慰藉。此时利哥莱托在观众的心目中已经逐步发生变化,他已经不再那么面目可憎,而俨然成了一位慈父的形象。
这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二重唱。第一部分是再现性单三部曲式,音乐以切分节奏进入,紧接着八分音符跳音以颤音级进下行,音乐形象表现了青春、活力,和声织体用C大调主属和弦交替奏出明亮、轻快的音乐色彩,这种色彩预示了吉尔达的出场。利哥莱托深沉而悠长的旋律是中心音调,他的旋律在重唱中得到了完整的持续的展开,歌唱性强,音调的性格相当鲜明;而吉尔达声部的旋律则明显地带有从中心音调派生发展而来的痕迹,装饰性强,独立性较弱,“亲爱的女儿!”“爸爸!”“能够紧紧拥抱你是我最大的愉快,你是我的命根子!”两人歌颂着崇高美好的父女之情。紧接着是利哥莱托对往事的痛苦回忆的宣叙调和连接段,此时歌剧音乐主题“诅咒”的音乐元素,双附点节奏型再次出现,使人物的悲剧色彩显得更浓重。
第二部分是两人的二重唱。二重唱先现部咏叹调主题先是父女两人的声部两次完整出现,让观众听清两人各自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然后运用节奏模仿的卡农形成一问一答的形式再把两个声部交织起来,乐曲在道别声中结束。“啊,我托付给你的这朵鲜花,温柔美丽,贞洁无瑕,你要特别爱护她。”“啊,多么深情,多么关怀,不必为我担心爸爸。”在这段比较复杂的二重唱中,展现了利哥莱托这位丑陋弄臣性格的另一个——对女儿深深的关怀和挚爱。
正在思恋之中的吉尔达通过歌曲《爱情是心灵的阳光》向保姆表明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公爵一看时机已到,走过来向保姆使了个眼色让她下去,然后跪在吉尔达面前表明自己的爱情。吉尔达认出眼前这个大胆的青年正是在教堂遇到的那个梦寐以求的意中人,于是二人唱起爱慕的二重唱。
唱段从公爵向吉尔达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景,以降B大调、3/8拍开始有三个主题。首先由公爵用优美动听的旋律向吉尔达表白他虚伪的爱情,唱出主题A:“爱是心灵的阳光和生命,使我们心中常充满激情。一切荣耀和权势都不能使我动心,若有了爱情,连天使们也羡慕我们。”公爵的声部以三拍子摇曳的节奏,极具歌唱性的民歌风的旋律向吉尔达抒发着他那“虚伪”的爱情,显示出慷慨激昂的炽烈情感,透露出一种风流、潇洒而又轻浮放荡的气质,十分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出公爵那种对女性、对爱情玩世不恭的戏剧形象。吉尔达的旋律引用了公爵旋律的素材,唱出了主题B:“啊这是我梦中听到的声音,它是多么亲切又多么温存!”接着两个声部运用了对比复调手法完美交织,公爵的旋律是主题的变化发展;吉尔达的声部以连续级进的变化音旋律,表达了初恋的吉尔达那温柔多情、热烈而狂喜的内心世界。接着公爵和吉尔达在互相表达完爱慕之情后告别的重唱运用了卡农模仿手法唱出主题C,随后两声部重合运用平行三度、六度二声部复调手法,并不断分裂展开,表明此时两人感情达到一致。在结束时,主和弦与属和弦交替,最终落到降D大调主和弦上,在两人发誓相爱后,公爵随保姆匆匆离去。在这首重唱中,吉尔达的纯真、温柔与轻浮、伪善假意、风流多情的公爵形成对比,而正是吉尔达的纯真和对爱情的充满幻想与诗意的激情,才造成了她悲剧性的命运。
《弄臣》之塑造悲剧人物形象的重唱
《弄臣》中有大量真挚深刻,并起着推动剧情发展的重唱,尤其是第三幕达到戏剧冲突高潮的四重唱,更是脍炙人口。重唱所抒发的情感冲突是引发悲剧的主要原动力。利哥莱托与吉尔达之间的亲情以及他与公爵、大臣们之间的仇恨,也大都是通过重唱来完成的。尤其是主人公利哥莱托与吉尔达的四次重唱构成歌剧矛盾发展的脉络,层层递进地走向戏剧高潮。
第一次重唱出现在第一幕第二场中,那段感人至深的利哥莱托与吉尔达的父女间的抒情二重唱,不但展现出了吉尔达单纯、善良,而且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向观众展现出这位丑陋弄臣性格的另一面——对女儿深深的关爱。然而,正是这种浓浓的父爱之情反而加重了主人公利哥莱托最终悲剧命运的程度,为最后父女生死离别的高潮部分做了重要铺垫和准备。第二次重唱出现在吉尔达向父亲描述她与公爵从认识到被拐的过程。仇恨再一次在利哥莱托心中升腾,一段富于进行曲风格的二重唱表达出利哥莱托复仇的决心,这就大大推动了悲剧的发展进程,为悲剧高潮的来临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但天真善良并对爱痴迷的吉尔达却劝慰父亲放弃复仇的念头,被利哥莱托拒绝了,这是父女出现的第一次间接分歧,并为后面吉尔达为爱献身埋下了伏笔。第三次重唱出现在第三幕公爵和玛达琳娜在屋里,吉尔达和利哥莱托在屋外,形成两组用不同感情唱起的四重唱。不了解内情的公爵向玛达琳娜诉说虚伪的爱情,吉尔达大失所望,利哥莱托则发出愤怒的复仇誓言。在这看似宽松的气氛中,却蕴含着紧张因素,并为结尾悲剧性高潮的到来做了必要准备。当剧情推进到最后一场戏——父女离别。此时各种戏剧性冲突汇集在一起被发展到了顶点,作曲家用了父女二重唱将悲剧推向了最终的高潮从而利哥莱托这一悲剧性人物的形象也得以塑造完成。
在歌剧《弄臣》中,重唱的这些安排使戏剧情节发展逻辑严密,使利哥莱托的悲剧命运得到细致的阐述和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独具魅力的重唱,使这部歌剧的艺术魅力真挚完美,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 。雨果在看了歌剧后感慨道:“话剧中,不可能让四个不同的角色,同时表达四种不同的感情,而威尔第的这首四重唱证明了只有歌剧能做到这一点。”威尔第用这部歌剧再次证明了“歌剧是用音乐展开的戏剧”这一思想,使其《弄臣》成为至今魅力未减的传世之作。

参考文献:
[1] 居其宏.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朱德九.歌剧《弄臣》的剧情及音乐[J].音乐爱好者,1981,(02).
[4] 高阳.歌剧《弄臣》中悲剧性人物利哥莱托的形象初步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
[5] 居其宏.大师威尔第与中国歌剧——纪念威尔第逝世100周年[J].人民音乐,2001,(05).

⑦ 鲁迅《铸剑》全文和赏析



眉间尺〔2〕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他轻轻地叱了几声,最初还有些效验,后来是简直不理他了,格支格支地径自咬。他又不敢大声赶,怕惊醒了白天做得劳乏,晚上一躺就睡着了的母亲。
许多时光之后,平静了;他也想睡去。忽然,扑通一声,惊得他又睁开眼。同时听到沙沙地响,是爪子抓着瓦器的声音。
“好!该死!”他想着,心里非常高兴,一面就轻轻地坐起来。
他跨下床,借着月光走向门背后,摸到钻火家伙,点上松明,向水瓮里一照。果然,一匹很大的老鼠落在那里面了;但是,存水已经不多,爬不出来,只沿着水瓮内壁,抓着,团团地转圈子。
“活该!”他一想到夜夜咬家具,闹得他不能安稳睡觉的便是它们,很觉得畅快。他将松明插在土墙的小孔里,赏玩着;然而那圆睁的小眼睛,又使他发生了憎恨,伸手抽出一根芦柴,将它直按到水底去。过了一会,才放手,那老鼠也随着浮了上来,还是抓着瓮壁转圈子。只是抓劲已经没有先前似的有力,眼睛也淹在水里面,单露出一点尖尖的通红的小鼻子,咻咻地急促地喘气。
他近来很有点不大喜欢红鼻子的人。但这回见了这尖尖的小红鼻子,却忽然觉得它可怜了,就又用那芦柴,伸到它的肚下去,老鼠抓着,歇了一回力,便沿着芦干爬了上来。待到他看见全身,——湿淋淋的黑毛,大的肚子,蚯蚓随的尾巴,——便又觉得可恨可憎得很,慌忙将芦柴一抖,扑通一声,老鼠又落在水瓮里,他接着就用芦柴在它头上捣了几下,叫它赶快沉下去。
换了六回松明之后,那老鼠已经不能动弹,不过沉浮在水中间,有时还向水面微微一跳。眉间尺又觉得很可怜,随即折断芦柴,好容易将它夹了出来,放在地面上。老鼠先是丝毫不动,后来才有一点呼吸;又许多时,四只脚运动了,一翻身,似乎要站起来逃走。这使眉间尺大吃一惊,不觉提起左脚,一脚踏下去。只听得吱的一声,他蹲下去仔细看时,只见口角上微有鲜血,大概是死掉了。
他又觉得很可怜,仿佛自己作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他蹲着,呆看着,站不起来。
“尺儿,你在做什么?”他的母亲已经醒来了,在床上问。
“老鼠……。”他慌忙站起,回转身去,却只答了两个字。
“是的,老鼠。这我知道。可是你在做什么?杀它呢,还是在救它?”
他没有回答。松明烧尽了;他默默地立在暗中,渐看见月光的皎洁。
“唉!”他的母亲叹息说,“一交子时〔3〕,你就是十六岁了,性情还是那样,不冷不热地,一点也不变。看来,你的父亲的仇是没有人报的了。”
他看见他的母亲坐在灰白色的月影中,仿佛身体都在颤动;低微的声音里,含着无限的悲哀,使他冷得毛骨悚然,而一转眼间,又觉得热血在全身中忽然腾沸。
“父亲的仇?父亲有什么仇呢?”他前进几步,惊急地问。
“有的。还要你去报。我早想告诉你的了;只因为你太小,没有说。现在你已经成人了,却还是那样的性情。这教我怎么办呢?你似的性情,能行大事的么?”
“能。说罢,母亲。我要改过……。”
“自然。我也只得说。你必须改过……。那么,走过来罢。”
他走过去;他的母亲端坐在床上,在暗白的月影里,两眼发出闪闪的光芒。
“听哪!”她严肃地说,“你的父亲原是一个铸剑的名工,天下第一。他的工具,我早已都卖掉了来救了穷了,你已经看不见一点遗迹;但他是一个世上无二的铸剑的名工。二十年前,王妃生下了一块铁〔4〕,听说是抱了一回铁柱之后受孕的,是一块纯青透明的铁。大王知道是异宝,便决计用来铸一把剑,想用它保国,用它杀敌,用它防身。不幸你的父亲那时偏偏入了选,便将铁捧回家里来,日日夜夜地锻炼,费了整三年的精神,炼成两把剑。
“当最末次开炉的那一日,是怎样地骇人的景象呵!哗拉拉地腾上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我家的漆黑的炉子里,是躺着通红的两把剑。你父亲用井华水〔5〕慢慢地滴下去,那剑嘶嘶地吼着,慢慢转成青色了。这样地七日七夜,就看不见了剑,仔细看时,却还在炉底里,纯青的,透明的,正像两条冰。
“大欢喜的光采,便从你父亲的眼睛里四射出来;他取起剑,拂拭着,拂拭着。然而悲惨的皱纹,却也从他的眉头和嘴角出现了。他将那两把剑分装在两个匣子里。
“‘你只要看这几天的景象,就明白无论是谁,都知道剑已炼就的了。’他悄悄地对我说。‘一到明天,我必须去献给大王。但献剑的一天,也就是我命尽的日子。怕我们从此要长别了。’
“‘你……。’我很骇异,猜不透他的意思,不知怎么说的好。我只是这样地说:‘你这回有了这么大的功劳……。’
“‘唉!你怎么知道呢!’他说。‘大王是向来善于猜疑,又极残忍的。这回我给他炼成了世间无二的剑,他一定要杀掉我,免得我再去给别人炼剑,来和他匹敌,或者超过他。’
“我掉泪了。
“‘你不要悲哀。这是无法逃避的。眼泪决不能洗掉运命。我可是早已有准备在这里了!’他的眼里忽然发出电火随的光芒,将一个剑匣放在我膝上。‘这是雄剑。’他说。‘你收着。明天,我只将这雌剑献给大王去。倘若我一去竟不回来了呢,那是我一定不再在人间了。你不是怀孕已经五六个月了么?不要悲哀;待生了孩子,好好地抚养。一到成人之后,你便交给他这雄剑,教他砍在大王的颈子上,给我报仇!’”
“那天父亲回来了没有呢?”眉间尺赶紧问。
“没有回来!”她冷静地说。“我四处打听,也杳无消息。后来听得人说,第一个用血来饲你父亲自己炼成的剑的人,就是他自己——你的父亲。还怕他鬼魂作怪,将他的身首分埋在前门和后苑了!”
眉间尺忽然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觉得每一枝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他的双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作响。
他的母亲站起了,揭去床头的木板,下床点了松明,到门背后取过一把锄,交给眉间尺道:“掘下去!”
眉间尺心跳着,但很沉静的一锄一锄轻轻地掘下去。掘出来的都是黄土,约到五尺多深,土色有些不同了,随乎是烂掉的材木。
“看罢!要小心!”他的母亲说。
眉间尺伏在掘开的洞穴旁边,伸手下去,谨慎小心地撮开烂树,待到指尖一冷,有如触着冰雪的时候,那纯青透明的剑也出现了。他看清了剑靶,捏着,提了出来。
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随乎都骤然失了光辉,惟有青光充塞宇内。那剑便溶在这青光中,看去好像一无所有。眉间尺凝神细视,这才仿佛看见长五尺余,却并不见得怎样锋利,剑口反而有些浑圆,正如一片韭叶。
“你从此要改变你的优柔的性情,用这剑报仇去!”他的母亲说。
“我已经改变了我的优柔的性情,要用这剑报仇去!”
“但愿如此。你穿了青衣,背上这剑,衣剑一色,谁也看不分明的。衣服我已经做在这里,明天就上你的路去罢。不要记念我!”她向床后的破衣箱一指,说。
眉间尺取出新衣,试去一穿,长短正很合式。他便重行叠好,裹了剑,放在枕边,沉静地躺下。他觉得自己已经改变了优柔的性情;他决心要并无心事一般,倒头便睡,清晨醒来,毫不改变常态,从容地去寻他不共戴天的仇雠。但他醒着。他翻来复去,总想坐起来。他听到他母亲的失望的轻轻的长叹。他听到最初的鸡鸣;他知道已交子时,自己是上了十六岁了。



当眉间尺肿着眼眶,头也不回的跨出门外,穿着青衣,背着青剑,迈开大步,径奔城中的时候,东方还没有露出阳光。杉树林的每一片叶尖,都挂着露珠,其中隐藏着夜气。但是,待到走到树林的那一头,露珠里却闪出各样的光辉,渐渐幻成晓色了。远望前面,便依稀看见灰黑色的城墙和雉堞〔6〕。
和挑葱卖菜的一同混入城里,街市上已经很热闹。男人们一排一排的呆站着;女人们也时时从门里探出头来。她们大半也肿着眼眶;蓬着头;黄黄的脸,连脂粉也不及涂抹。
眉间尺预觉到将有巨变降临,他们便都是焦躁而忍耐地等候着这巨变的。
他径自向前走;一个孩子突然跑过来,几乎碰着他背上的剑尖,使他吓出了一身汗。转出北方,离王宫不远,人们就挤得密密层层,都伸着脖子。人丛中还有女人和孩子哭嚷的声音。他怕那看不见的雄剑伤了人,不敢挤进去;然而人们却又在背后拥上来。他只得宛转地退避;面前只看见人们的背脊和伸长的脖子。
忽然,前面的人们都陆续跪倒了;远远地有两匹马并着跑过来。此后是拿着木棍,戈,刀,弓弩,旌旗的武人,走得满路黄尘滚滚。又来了一辆四匹马拉的大车,上面坐着一队人,有的打钟击鼓,有的嘴上吹着不知道叫什么名目的劳什子〔7〕。此后又是车,里面的人都穿画衣,不是老头子,便是矮胖子,个个满脸油汗。接着又是一队拿刀枪剑戟的骑士。跪着的人们便都伏下去了。这时眉间尺正看见一辆黄盖的大车驰来,正中坐着一个画衣的胖子,花白胡子,小脑袋;腰间还依稀看见佩着和他背上一样的青剑。
他不觉全身一冷,但立刻又灼热起来,像是猛火焚烧着。他一面伸手向肩头捏住剑柄,一面提起脚,便从伏着的人们的脖子的空处跨出去。
但他只走得五六步,就跌了一个倒栽葱,因为有人突然捏住了他的一只脚。这一跌又正压在一个干瘪脸的少年身上;他正怕剑尖伤了他,吃惊地起来看的时候,肋下就挨了很重的两拳。他也不暇计较,再望路上,不但黄盖车已经走过,连拥护的骑士也过去了一大阵了。
路旁的一切人们也都爬起来。干瘪脸的少年却还扭住了眉间尺的衣领,不肯放手,说被他压坏了贵重的丹田〔8〕,必须保险,倘若不到八十岁便死掉了,就得抵命。闲人们又即刻围上来,呆看着,但谁也不开口;后来有人从旁笑骂了几句,却全是附和干瘪脸少年的。眉间尺遇到了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这样地经过了煮熟一锅小米的时光,眉间尺早已焦躁得浑身发火,看的人却仍不见减,还是津津有味随的。
前面的人圈子动摇了,挤进一个黑色的人来,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他并不言语,只向眉间尺冷冷地一笑,一面举手轻轻地一拨干瘪脸少年的下巴,并且看定了他的脸。那少年也向他看了一会,不觉慢慢地松了手,溜走了;那人也就溜走了;看的人们也都无聊地走散。只有几个人还来问眉间尺的年纪,住址,家里可有姊姊。眉间尺都不理他们。
他向南走着;心里想,城市中这么热闹,容易误伤,还不如在南门外等候他回来,给父亲报仇罢,那地方是地旷人稀,实在很便于施展。这时满城都议论着国王的游山,仪仗,威严,自己得见国王的荣耀,以及俯伏得有怎么低,应该采作国民的模范等等,很像蜜蜂的排衙〔9〕。直至将近南门,这才渐渐地冷静。
他走出城外,坐在一株大桑树下,取出两个馒头来充了饥;吃着的时候忽然记起母亲来,不觉眼鼻一酸,然而此后倒也没有什么。周围是一步一步地静下去了,他至于很分明地听到自己的呼吸。
天色愈暗,他也愈不安,尽目力望着前方,毫不见有国王回来的影子。上城卖菜的村人,一个个挑着空担出城回家去了。
人迹绝了许久之后,忽然从城里闪出那一个黑色的人来。“走罢,眉间尺!国王在捉你了!”他说,声音好像鸱枭。
眉间尺浑身一颤,中了魔似的,立即跟着他走;后来是飞奔。他站定了喘息许多时,才明白已经到了杉树林边。后面远处有银白的条纹,是月亮已从那边出现;前面却仅有两点磷火一般的那黑色人的眼光。
“你怎么认识我?……”他极其惶骇地问。
“哈哈!我一向认识你。”那人的声音说。“我知道你背着雄剑,要给你的父亲报仇,我也知道你报不成。岂但报不成;今天已经有人告密,你的仇人早从东门还宫,下令捕拿你了。”
眉间尺不觉伤心起来。
“唉唉,母亲的叹息是无怪的。”他低声说。
“但她只知道一半。她不知道我要给你报仇。”
“你么?你肯给我报仇么,义士?”
“阿,你不要用这称呼来冤枉我。”
“那么,你同情于我们孤儿寡妇?……”
“唉,孩子,你再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他严冷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10〕。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好。但你怎么给我报仇呢?”
“只要你给我两件东西。”两粒磷火下的声音说。“那两件么?你听着:一是你的剑,二是你的头!”
眉间尺虽然觉得奇怪,有些狐疑,却并不吃惊。他一时开不得口。
“你不要疑心我将骗取你的性命和宝贝。”暗中的声音又严冷地说。“这事全由你。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
“但你为什么给我去报仇的呢?你认识我的父亲么?”
“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暗中的声音刚刚停止,眉间尺便举手向肩头抽取青色的剑,顺手从后项窝向前一削,头颅坠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将剑交给黑色人。
“呵呵!”他一手接剑,一手捏着头发,提起眉间尺的头来,对着那热的死掉的嘴唇,接吻两次,并且冷冷地尖利地笑。
笑声即刻散布在杉树林中,深处随着有一群磷火似的眼光闪动,倏忽临近,听到咻咻的饿狼的喘息。第一口撕尽了眉间尺的青衣,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
最先头的一匹大狼就向黑色人扑过来。他用青剑一挥,狼头便坠在地面的青苔上。别的狼们第一口撕尽了它的皮,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
他已经掣起地上的青衣,包了眉间尺的头,和青剑都背在背脊上,回转身,在暗中向王城扬长地走去。
狼们站定了,耸着肩,伸出舌头,咻咻地喘着,放着绿的眼光看他扬长地走。
他在暗中向王城扬长地走去,发出尖利的声音唱着歌:

哈哈爱兮爱乎爱乎!
爱青剑兮一个仇人自屠。
夥颐连翩兮多少一夫。
一夫爱青剑兮呜呼不孤。
头换头兮两个仇人自屠。
一夫则无兮爱乎呜呼!
爱乎呜呼兮呜呼阿呼,
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11〕



游山并不能使国王觉得有趣;加上了路上将有刺客的密报,更使他扫兴而还。那夜他很生气,说是连第九个妃子的头发,也没有昨天那样的黑得好看了。幸而她撒娇坐在他的御膝上,特别扭了七十多回,这才使龙眉之间的皱纹渐渐地舒展。
午后,国王一起身,就又有些不高兴,待到用过午膳,简直现出怒容来。
“唉唉!无聊!”他打一个大呵欠之后,高声说。上自王后,下至弄臣,看见这情形,都不觉手足无措。白须老臣的讲道,矮胖侏儒〔12〕的打诨,王是早已听厌的了;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他常常要发怒;一发怒,便按着青剑,总想寻点小错处,杀掉几个人。
偷空在宫外闲游的两个小宦官,刚刚回来,一看见宫里面大家的愁苦的情形,便知道又是照例的祸事临头了,一个吓得面如土色;一个却像是大有把握一般,不慌不忙,跑到国王的面前,俯伏着,说道:
“奴才刚才访得一个异人,很有异术,可以给大王解闷,因此特来奏闻。”
“什么?!”王说。他的话是一向很短的。
“那是一个黑瘦的,乞丐似的男子。穿一身青衣,背着一个圆圆的青包裹;嘴里唱着胡诌的歌。人问他。他说善于玩把戏,空前绝后,举世无双,人们从来就没有看见过;一见之后,便即解烦释闷,天下太平。但大家要他玩,他却又不肯。说是第一须有一条金龙,第二须有一个金鼎。……”
“金龙?我是的。金鼎?我有。”
“奴才也正是这样想。……”
“传进来!”
话声未绝,四个武士便跟着那小宦官疾趋而出。上自王后,下至弄臣,个个喜形于色。他们都愿意这把戏玩得解愁释闷,天下太平;即使玩不成,这回也有了那乞丐似的黑瘦男子来受祸,他们只要能挨到传了进来的时候就好了。
并不要许多工夫,就望见六个人向金阶趋进。先头是宦官,后面是四个武士,中间夹着一个黑色人。待到近来时,那人的衣服却是青的,须眉头发都黑;瘦得颧骨,眼圈骨,眉棱骨都高高地突出来。他恭敬地跪着俯伏下去时,果然看见背上有一个圆圆的小包袱,青色布,上面还画上一些暗红色的花纹。
“奏来!”王暴躁地说。他见他家伙简单,以为他未必会玩什么好把戏。
“臣名叫宴之敖者〔13〕;生长汶汶乡〔14〕。少无职业;晚遇明师,教臣把戏,是一个孩子的头。这把戏一个人玩不起来,必须在金龙之前,摆一个金鼎,注满清水,用兽炭〔15〕煎熬。于是放下孩子的头去,一到水沸,这头便随波上下,跳舞百端,且发妙音,欢喜歌唱。这歌舞为一人所见,便解愁释闷,为万民所见,便天下太平。”
“玩来!”王大声命令说。
并不要许多工夫,一个煮牛的大金鼎便摆在殿外,注满水,下面堆了兽炭,点起火来。那黑色人站在旁边,见炭火一红,便解下包袱,打开,两手捧出孩子的头来,高高举起。那头是秀眉长眼,皓齿红唇;脸带笑容;头发蓬松,正如青烟一阵。黑色人捧着向四面转了一圈,便伸手擎到鼎上,动着嘴唇说了几句不知什么话,随即将手一松,只听得扑通一声,坠入水中去了。水花同时溅起,足有五尺多高,此后是一切平静。
许多工夫,还无动静。国王首先暴躁起来,接着是王后和妃子,大臣,宦官们也都有些焦急,矮胖的侏儒们则已经开始冷笑了。王一见他们的冷笑,便觉自己受愚,回顾武士,想命令他们就将那欺君的莠民掷入牛鼎里去煮杀。
但同时就听得水沸声;炭火也正旺,映着那黑色人变成红黑,如铁的烧到微红。王刚又回过脸来,他也已经伸起两手向天,眼光向着无物,舞蹈着,忽地发出尖利的声音唱起歌来:

哈哈爱兮爱乎爱乎!
爱兮血兮兮谁乎独无。
民萌冥行兮一夫壶卢。
彼用百头颅,千头颅兮用万头颅!
我用一头颅兮而无万夫。
爱一头颅兮血乎呜呼!
血乎呜呼兮呜呼阿呼,
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

随着歌声,水就从鼎口涌起,上尖下广,像一座小山,但自水尖至鼎底,不住地回旋运动。那头即似水上上下下,转着圈子,一面又滴溜溜自己翻筋斗,人们还可以隐约看见他玩得高兴的笑容。过了些时,突然变了逆水的游泳,打旋子夹着穿梭,激得水花向四面飞溅,满庭洒下一阵热雨来。一个侏儒忽然叫了一声,用手摸着自己的鼻子。他不幸被热水烫了一下,又不耐痛,终于免不得出声叫苦了。
黑色人的歌声才停,那头也就在水中央停住,面向王殿,颜色转成端庄。这样的有十余瞬息之久,才慢慢地上下抖动;从抖动加速而为起伏的游泳,但不很快,态度很雍容。绕着水边一高一低地游了三匝,忽然睁大眼睛,漆黑的眼珠显得格外精采,同时也开口唱起歌来:

王泽流兮浩洋洋;
克服怨敌,怨敌克服兮,赫兮强!
宇宙有穷止兮万寿无疆。
幸我来也兮青其光!
青其光兮永不相忘。
异处异处兮堂哉皇!
堂哉皇哉兮嗳嗳唷,
嗟来归来,嗟来陪来兮青其光!

头忽然升到水的尖端停住;翻了几个筋斗之后,上下升降起来,眼珠向着左右瞥视,十分秀媚,嘴里仍然唱着歌:

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
爱乎呜呼兮呜呼阿呼!
血一头颅兮爱乎呜呼。
我用一头颅兮而无万夫!
彼用百头颅,千头颅……

唱到这里,是沉下去的时候,但不再浮上来了;歌词也不能辨别。涌起的水,也随着歌声的微弱,渐渐低落,像退潮一般,终至到鼎口以下,在远处什么也看不见。
“怎了?”等了一会,王不耐烦地问。
“大王,”那黑色人半跪着说。“他正在鼎底里作最神奇的团圆舞,不临近是看不见的。臣也没有法术使他上来,因为作团圆舞必须在鼎底里。”
王站起身,跨下金阶,冒着炎热立在鼎边,探头去看。只见水平如镜,那头仰面躺在水中间,两眼正看着他的脸。待到王的眼光射到他脸上时,他便嫣然一笑。这一笑使王觉得似曾相识,却又一时记不起是谁来。刚在惊疑,黑色人已经掣出了背着的青色的剑,只一挥,闪电般从后项窝直劈下去,扑通一声,王的头就落在鼎里了。
仇人相见,本来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王头刚到水面,眉间尺的头便迎上来,狠命在他耳轮上咬了一口。鼎水即刻沸涌,澎湃有声;两头即在水中死战。约有二十回合,王头受了五个伤,眉间尺的头上却有七处。王又狡猾,总是设法绕到他的敌人的后面去。眉间尺偶一疏忽,终于被他咬住了后项窝,无法转身。这一回王的头可是咬定不放了,他只是连连蚕食进去;连鼎外面也仿佛听到孩子的失声叫痛的声音。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骇得凝结着的神色也应声活动起来,似乎感到暗无天日的悲哀,皮肤上都一粒一粒地起粟;然而又夹着秘密的欢喜,瞪了眼,像是等候着什么似的。
黑色人也仿佛有些惊慌,但是面不改色。他从从容容地伸开那捏着看不见的青剑的臂膊,如一段枯枝;伸长颈子,如在细看鼎底。臂膊忽然一弯,青剑便蓦地从他后面劈下,剑到头落,坠入鼎中,怦的一声,雪白的水花向着空中同时四射。
他的头一入水,即刻直奔王头,一口咬住了王的鼻子,几乎要咬下来。王忍不住叫一声“阿唷”,将嘴一张,眉间尺的头就乘机挣脱了,一转脸倒将王的下巴下死劲咬住。他们不但都不放,还用全力上下一撕,撕得王头再也合不上嘴。于是他们就如饿鸡啄米一般,一顿乱咬,咬得王头眼歪鼻塌,满脸鳞伤。先前还会在鼎里面四处乱滚,后来只能躺着呻吟,到底是一声不响,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黑色人和眉间尺的头也慢慢地住了嘴,离开王头,沿鼎壁游了一匝,看他可是装死还是真死。待到知道了王头确已断气,便四目相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到水底里去了。



烟消火灭;水波不兴。特别的寂静倒使殿上殿下的人们警醒。他们中的一个首先叫了一声,大家也立刻迭连惊叫起来;一个迈开腿向金鼎走去,大家便争先恐后地拥上去了。有挤在后面的,只能从人脖子的空隙间向里面窥探。
热气还炙得人脸上发烧。鼎里的水却一平如镜,上面浮着一层油,照出许多人脸孔:王后,王妃,武士,老臣,侏儒,太监。……
“阿呀,天哪!咱们大王的头还在里面哪,唉唉唉!”第六个妃子忽然发狂似的哭嚷起来。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也都恍然大悟,仓皇散开,急得手足无措,各自转了四五个圈子。一个最有谋略的老臣独又上前,伸手向鼎边一摸,然而浑身一抖,立刻缩了回来,伸出两个指头,放在口边吹个不住。
大家定了定神,便在殿门外商议打捞办法。约略费去了煮熟三锅小米的工夫,总算得到一种结果,是:到大厨房去调集了铁丝勺子,命武士协力捞起来。
器具不久就调集了,铁丝勺,漏勺,金盘,擦桌布,都放在鼎旁边。武士们便揎起衣袖,有用铁丝勺的,有用漏勺的,一齐恭行打捞。有勺子相触的声音,有勺子刮着金鼎的声音;水是随着勺子的搅动而旋绕着。好一会,一个武士的脸色忽而很端庄了,极小心地两手慢慢举起了勺子,水滴从勺孔中珠子一般漏下,勺里面便显出雪白的头骨来。大家惊叫了一声;他便将头骨倒在金盘里。
“阿呀!我的大王呀!”王后,妃子,老臣,以至太监之类,都放声哭起来。但不久就陆续停止了,因为武士又捞起了一个同样的头骨。
他们泪眼模胡地四顾,只见武士们满脸油汗,还在打捞。此后捞出来的是一团糟的白头发和黑头发;还有几勺很短的东西,随乎是白胡须和黑胡须。此后又是一个头骨。此后是三枝簪。
直到鼎里面只剩下清汤,才始住手;将捞出的物件分盛了三金盘:一盘头骨,一盘须发,一盘簪。
“咱们大王只有一个头。那一个是咱们大王的呢?”第九个妃子焦急地问。
“是呵……。”老臣们都面面相觑。
“如果皮肉没有煮烂,那就容易辨别了。”一个侏儒跪着说。
大家只得平心静气,去细看那头骨,但是黑白大小,都差不多,连那孩子的头,也无从分辨。王后说王的右额上有一个疤,是做太子时候跌伤的,怕骨上也有痕迹。果然,侏儒在一个头骨上发见了:大家正在欢喜的时候,另外的一个侏儒却又在较黄的头骨的右额上看出相仿的瘢痕来。
“我有法子。”第三个王妃得意地说,“咱们大王的龙准〔16〕是很高的。”
太监们即刻动手研究鼻准骨,有一个确也似乎比较地高,但究竟相差无几;最可惜的是右额上却并无跌伤的瘢痕。
“况且,”老臣们向太监说,“大王的后枕骨是这么尖的么?”
“奴才们向来就没有留心看过大王的后枕骨……。”
王后和妃子们也各自回想起来,有的说是尖的,有的说是平的。叫梳头太监来问的时候,却一句话也不说。
当夜便开了一个王公大臣会议,想决定那一个是王的头,但结果还同白天一样。并且连须发也发生了问题。白的自然是王的,然而因为花白,所以黑的也很难处置。讨论了小半夜,只将几根红色的胡子选出;接着因为第九个王妃抗议,说她确曾看见王有几根通黄的胡子,现在怎么能知道决没有一根红的呢。于是也只好重行归并,作为疑案了。
到后半夜,还是毫无结果。大家却居然一面打呵欠,一面继续讨论,直到第二次鸡鸣,这才决定了一个最慎重妥善的办法,是:只能将三个头骨都和王的身体放在金棺里落葬。
七天之后是落葬的日期,合城很热闹。城里的人民,远处

⑧ 李白的词 清平乐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等全文赏析

顾名思义,“清平乐”即“清明太平之世的音乐”。如果我们将《尊前集》中列在李白名下的《清平乐》确定为李白所作的话,那么李白写作此调的时候或许是可以当得起“清明太平之世”的。 《尊前集》成书的具体年代不可考,学界一般认定为北宋初。此集错谬甚多,并多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如将韦庄两首《菩萨蛮》中的句子乱抽出来拼为一首,并讹为李白所作。因此,后人多怀疑该集中署名李白的《清平乐》系后人伪托。而《花间集》则系由五代后蜀的赵崇祚于广政三年(940)年前编成,集中收入了温庭筠、韦庄等人的《清平乐》作品。如果李白《清平乐》的创作权被“剥夺”的话,那《清平乐》的首创权恐怕就要落在温、韦的名下。 但是,同样是五代后蜀的欧阳炯在写于广政三年的《花间集叙》中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在明皇朝,则有李太白之应制《清平乐》词四首。近代温飞卿复有《金筌①集》。”这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认定李白创作《清平乐》的文字。在这里,欧阳炯在“温飞卿”前加上“近代”两字,说明他与温的时间距离并不太遥远。其中隐隐约约地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温庭筠肯定不会是《清平乐》最早的创作者,因为在此之前他起码已听说了,远在二百年前唐明皇朝时,“则有李白之应制《清平乐》词四首”的事。 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云:“唐吕鹏《遏②云集》载应制词四首。以后二首无清逸气,疑非太白所作。”据此,大概可知这四首《清平乐》原载唐人吕鹏的《遏云集》。但《遏云集》今已佚。黄氏认为四首中前二首系李白所作,而以“后二首无清逸气”,怀疑它们不是李白的作品。就内容来说,前二首写的都是宫闱的故事,倒是颇切合“应制”二字,但如以“清逸气”来要求之,则未必当得起: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窍窕,折旋笑得君王。 禁闱秋夜。月探金窗罅③。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④。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这些奉帝王之命而制作的作品,即便才如李白,恐怕也难以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 如果我们认定欧阳炯所说的没错的话,则李白创作这些《清平乐》的时间当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他应诏入长安到天宝三年被“赐金放还”的三年间。天宝元年,四十二岁的李白被玄宗征召,来到京城。那时的李白以诗文名动天下,太子宾客兼著名诗人贺知章尝惊异于他的才华与风神,称他为“谪仙人”,唐玄宗也对他表现出莫大的尊崇。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在他为李白的《草堂集》所写的序中记下了李白一生中这一最“辉煌”的片断: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 以上所记录的这些细节和话语,看来不会是李阳冰的“合理想象”,而应该出自李白对他的叙述。这应该是关于李白受到皇帝“宠幸”的最可靠的资料。但据李白此次在长安三年的“遭遇”看,李隆基对他的尊崇恐怕更多的是统治者对一个大诗人大文豪的“礼贤下士”,他并没有将李白看作是一个治国安邦的人才,而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可以替自己舞文弄墨歌功颂德的文士。从李白被封为“翰林待诏”一职就可以看出端倪。这一职务并没有什么实权,也就是待在翰林院里,替皇帝起草文书,或为皇帝的宴游活动写写助兴诗文,实际上就是一个御用文人的角色。而这与李白到长安来的目的是大相径庭的。事实上,李白供奉翰林三年也没干几件正经事,无非就是喝喝酒、会会友,间或被皇帝召去陪侍,写几首诗,作几篇文,如此而已。那些“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一类的故事,似乎很威风,也很长脸,但只是一些传说而已,即便是真的,也只能说明李白在当时的确受到了皇帝的宠幸,而不能证明李白就如何地了得。从那些流传至今已被确认为李白创作的作品看,也能看出李白当时所充任的是什么角色: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这三首名为《清平调》的著名作品是李白为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度身订做”的。唐诗人李绅之子李濬⑤的《松窗杂录》详细记载了此三词的创作过程,从中可看出李白作为“翰林待诏”干的都是些什么活计: 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月夜召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三章。白欣承诏旨,犹苦宿酲⑥未解,因援笔赋之。(词略)龟年遽以词进,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太真妃持颇黎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饮罢,饰绣巾重拜上意。龟年常话于五王,独忆以歌得自胜者无出于此,抑亦一时之极致耳。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 唐玄宗要的只是一个在他“赏名花,对妃子”时能提供“新乐词”的文学侍从,他并不需要李白为他“济苍生,安社稷”,因此,李白也只能陪侍在皇帝与妃子左右,写些“花比美人”的无聊诗作,这对于心比天高、胸怀大志的李白来说无疑是极痛苦的事。伟大的诗人不可能甘心于充当终日以才艺博君主一笑的“弄臣”角色,于是,“赐金还山”便成了李白无奈而必然的选择。 李濬曾于唐僖宗乾符四年(877)自秘书省校书郎入直史馆,其生活年代距李白(701—762)不算远,况其出身官宦书香之家,其父李绅历仕穆宗至武宗各朝,官至宰相,所作《悯农》二诗为世所传,故李濬“童儿时即历闻公卿间叙国朝故事”(《松窗杂录》),其所述的可信度应该是颇高的。上引文字生动传神,极富故事性,文中描摹唐玄宗、李龟年、李白、杨贵妃等人,无不形神兼具,摇曳多姿,使我们在一千多年后,仍得以一窥唐代上层阶级的生活状况与人物风范,殊为难得。 总以为李白的《清平调》和《清平乐》之间一定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或许它们都是“应制”作品?或许它们都出于“清平”之世? 天宝初年,唐皇朝起码仍维持着表面的繁盛,那个使强盛的唐朝走向衰败的安史之乱要到十四年后才发生。在这之前的二十九年,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段黄金岁月,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大治之世,史称“开元之治”。仅举一例就可以说明它的盛况:至开元末年,全国的户口数与唐初比竟增加了四倍!杜甫有《忆昔》诗云: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开元盛世在杜甫笔下显得形象而具体,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富足康宁的景象,所谓“清平”之世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吧!开元之治长达二十九年(713—741),这一时期,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诸领域都呈现出高度的繁荣,国力鼎盛,无与伦比,史称盛唐。可是,在繁盛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危机,强盛的唐朝也不能逃脱盛极必衰的铁律。公元七四二年,唐玄宗改元天宝,被盛世的光芒遮蔽的各种阴暗开始一一凸现,从此,唐皇朝进入了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李白就是在这一历史转折时刻来到长安的。 李白在长安看到了“清平”的尾巴,那些名为《清平调》或《清平乐》的诗作,或许寄托了他对“清平世界”的理解!? 由于《花间集》被保存下来的缘故,我们得以看到温庭筠、韦庄等人的《清平乐》。从李白到温庭筠,这中间的时间跨度约一百年。一百年过去了,光芒四射的盛唐变成了衰败暗昧的晚唐,整个国家也已经从治世变成了乱世,温庭筠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混乱不堪、战乱不断的社会。他们的《清平乐》褪去了“清平”的外衣,带上了悲苦的色彩: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锁千门。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同为描写宫闱之作,温庭筠此作与李白之作迥然不同,“一笑皆生百媚”的灿烂与“寂寞花锁千门”的暗淡,折射出盛世与末世的巨大反差。此词是第一次在文字中出现“清平”二字的《清平乐》,似值得注意。 而韦庄的《清平乐》则是代思妇立言,这是晚唐五代词最常见的现象,在“莺啼残月”的花间氛围中,“伤春伤别”的传统意绪被轻轻带出: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 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结尾两句颇具巧思,看似无理而实则符合感情发展的脉络。 在整个晚唐五代的《清平乐》中,李煜所作是最具想象力和艺术冲击力的一首: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据说,李煜的弟弟从善入宋被留作人质,李煜请求宋太祖放还,不允,李煜忆念从善,遂作此词。北宋陈彭年《江南别录》载: (后主)遣长弟从善入贡,因留质。后主天性友爱,自从善不还,岁时宴会皆罢,惟作《登高赋》以见意,曰:“原有鸰兮相从飞,嗟我季兮不来归。” 陈彭年(961—1017)是太宗、真宗时人,曾任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著有《唐纪》、《江南别录》等,因此,他的记录应该是比较可靠的。而南宋大诗人陆游在他的《南唐书》卷十六中对此更有详细的记载: 从善字子师,元宗第七子……开宝四年遣朝京师,太祖已有意召后主归阙,即拜从善泰宁军节度使,留京师,赐甲第汴阳坊……后主闻命,手疏求从善归国。太祖不许,上疏示从善,加恩慰抚……而后主愈悲思,每凭高北望,泣下沾襟,左右不敢仰视。由是岁时游燕,多罢不讲。尝制《却登高文》曰:“……怆家艰之如毁,萦离绪之郁陶。陟彼岗兮跂予足,望复关兮睇于目。原有鸰兮相从飞,嗟于季兮不来归……” 李煜不是个好皇帝,但却是个具有真性情的人,他对弟弟的怀念是真挚感人的,这样一种手足之情一般在皇帝身上很少能看到。 李煜是个悲剧人物,就他的性情和所具有的极高的文学艺术天赋来说,其实他并不适宜当皇帝;但他“不幸”生于帝王之家,自从他的哥哥太子李冀死去后,后主的冠冕就无可逃避地历史地落在他的头上。郑文宝《江表志》载: 后主讳煜,字重光,母曰钟太后。太子冀薨,后主当立,钟漠以其德轻志放,请立弟从谦。嗣主不可,遂以太子总百揆。嗣主南幸洪都,后主留居守金陵,数月嗣主殂,遗诏就金陵即位。 陈彭年《江南别录》也说: 后主讳煜,字重光,元宗第五子也,幼而好古,为文有汉魏之风。母兄冀为太子,性严忌,后主独以典藉自娱,未尝干预时政。冀卒,立为太子…… 据以上记载看,李煜做皇帝带有点偶然性,他似乎也没有做好当皇帝的准备,故一向“独以典藉自娱,未尝干预时政”。但是,皇帝与诗人艺术家是两种何等不同的职业!当国家的责任不可避免地落在李煜身上时,他显然未能转换角色身份,仍然终日沉迷于写诗填词作曲绘画,以诗人的方式与性情来治国,想要不亡国辱身,看来也真难!宋太祖尝曰:“李煜若以作诗工夫治国事,岂为吾虏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这话当然也对。但“作诗工夫”与“治国事”压根就是两码事,你叫李煜如何去弄! 作为艺术天才型的皇帝,李煜在生活方式上的风流与奢靡自不待言,那种奢靡有时使人觉得很夸张: 小说载江南大将获李后主宠姬者,见灯辄闭目云:“烟气!”易以蜡烛,亦闭目云:“烟气愈甚!”曰:“然则宫中未尝点烛耶?”云:“宫中本阁每至夜,则悬大宝珠,光照一室,如日中也。” 北宋王铚在《默记》中记载的这则小故事从最日常的角度显示了李煜生活的穷奢极欲。当然,在当时的形势下,赵匡胤统一天下已是大势所趋。李煜再励精图治,再勤政爱民,再节俭克己,最多也只能够再苟延一些时日,身死国灭的下场怕是免不了的。所以李煜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更是时代性的,他的不幸,在于他本质上是个诗人却当了皇帝,更在于他生在赵匡胤这样一个强悍者的时代里! 宋人用《清平乐》调来进行创作的不算少,其中不乏张先、柳永、大小晏、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贺铸、辛弃疾这样的名家,然而好作品却并不太多。黄庭坚的这首《清平乐》算是名作: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作诗喜欢用典故、造拗句、押险韵、作硬语,但此词却写得清新爽朗,明白如话,与其诗风大异其趣。词作表达了一种惜春情怀,流露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淡淡忧伤与无奈,“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用语与构思俱佳,与王观《卜算子》中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异曲同工,都显示出一种“情痴”的气质。 宋代理学昌盛,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等等是道学家们常挂在嘴边的说教,但宋代文人在私生活上还是相当风流放任的,文人狎妓可说是当时较普遍的现象,这类生活现象在宋词中每有反映。下面的这首《清平乐》描写了一次嫖妓的全过程,从中可窥见宋代文人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羞蛾浅浅。秋水如刀剪。窗下无人自针线。不觉郎来身畔。 相将携手鸳帏。匆匆不许多时。耳畔告郎低语,共郎莫使人知。 此词系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士人杨师纯所作,杨湜⑦的《古今词话》对此词的创作经过有生动的描述: 庐陵杨师纯登第年,泊舟江岸。邻舟有一姝美而艳,与师纯目色相投,未尝有一语之接。一日,师纯乘酒醉跳为邻舟径获一欢。因作《清平乐》词以遣:“羞蛾浅浅(略)。” 这种苟且偷欢一夜情的行径做了也就做了,一般都不愿张扬,但宋代文人却要用作品将它记下来,似唯恐世人不知,大有以此炫耀夸示的意味,这也是当时世风如此吧! 宋人的《清平乐》中最优秀的作品应该是辛弃疾的《村居》和《独宿博山王氏庵》,这两首作品,一清新秀逸,一雄放沉郁,显示出辛弃疾作为一个大诗人的丰赡宏富: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⑧注》,这两首作品当系作者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至十四年(1187)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作。被南宋朝廷冷落而长期赋闲家居的辛弃疾,内心的愤懑、苦闷和孤寂就流露在《独宿博山王氏庵》一词中,而《村居》则体现了作者心中的宁静与平和,一种被田园和乡村的自然质朴召唤出来的对生活的热爱…… “清平乐”一定是中国文人灵魂深处一种最本质的渴望。 盛唐时,李白面对美丽的妃子,用“云想衣裳花想容”式夸张,做了一个缥缈而绮丽的梦。 梦很快被鼙鼓与马蹄的急骤击碎。 尖利的啸声猖獗而疯狂,划破不可多得的清晨的宁静。 悠闲的日子渐行渐远,明媚的歌再也没有昔日的嘹亮。

⑨ 20首名曲(作者,创作背景,特点,赏析)

世界名曲 埃尔加
爱的礼赞
巴赫
E调前奏曲
G弦上的咏叹调
爱的协奏曲
布蓝登堡舞曲
布蓝登堡协奏曲
咏叹调(巴哈)
雅克的迦可琳眼泪(巴哈)
舞乐组曲(巴哈)
船歌(巴哈)
爱的协奏曲(巴哈)
E大调前奏曲(巴哈)
G弦之歌(巴哈)
贝多芬
英雄
悲怆奏鸣曲(贝多芬)
快乐颂(贝多芬)
月光奏鸣曲(贝多芬)
致爱丽丝(贝多芬)
命运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
暴风雨奏鸣曲
热情奏鸣曲
比才
阿莱城姑娘(比才)
卡门(比才)
小步舞曲(比才)
勃拉姆斯
第三号交响乐(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
摇篮曲(勃拉姆斯)
圆舞曲(勃拉姆斯)
柴可夫斯基
1812序曲(柴可夫斯基)
C大调小夜曲(柴可夫斯基)
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
罗密欧与朱莉叶幻想曲序曲(柴可夫斯基)
马祖卡舞曲 (柴可夫斯基)
那波里舞曲(柴可夫斯基)
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
双人舞(柴可夫斯基)
四个小天鹅(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序曲(柴可夫斯基)
西班牙舞曲(柴可夫斯基)
匈牙利舞曲(柴可夫斯基)
圆舞曲(柴可夫斯基)
德彪西
月光曲(德彪西)
棕发少女(德彪西)
德沃夏克
自新大陆(德沃夏克)
幽默曲(德沃夏克)
金婚进行曲(德沃夏克)
马斯奈
朱尔的哀思(马斯奈)
泰绮思冥想曲(马斯奈)
沉思曲(马斯奈)
门德尔松
仲夏夜之梦序曲(门德尔松)
结婚进行曲(门德尔松)
春之歌(门德尔松)
乘着歌声的翅膀(门德尔松)
芬格尔山洞(门德尔松)
第一钢琴协奏曲(门德尔松)
无词歌(门德尔松)
意大利交响曲(门德尔松)
苏格兰交响曲(门德尔松)
莫扎特
弦乐小夜曲(莫扎特)
小步舞曲(莫扎特)
第二十五交响曲(莫扎特)
第三十三交响曲(莫扎特)
第三十五交响曲(莫扎特)
第三十六交响曲(莫扎特)
第三十八交响曲(莫扎特)
第三十九交响曲(莫扎特)
第四十交响曲(莫扎特)
第四十一交响曲(莫扎特)
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
圣诗(莫扎特)
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
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
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
第二十四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
第二十六号钢琴协奏曲(莫扎特)
第二号横笛协奏曲(莫扎特)
D大调圆号协奏曲(莫扎特)
舒伯特
鳟鱼五重奏(舒伯特)
小夜曲(舒伯特)
未完成交响乐(舒伯特)
圣母颂(舒伯特)
菩提树(舒伯特)
乐与之时(舒伯特)
军队进行曲(舒伯特)
F小调乐与之时(舒伯特)
舒曼
梦幻曲(舒曼)
蝴蝶(舒曼)
斯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舞曲
皇帝圆舞曲
风流寡妇圆舞曲
春之声圆舞曲
维瓦尔第
四季
吉他奏鸣曲
曼陀铃协奏曲
威尔第
茶花女
弄臣
阿依达
奥塞罗
★希望大家不要再把“维瓦尔第”与“威尔第”弄混
肖邦
马祖卡(肖邦)
波兰圆舞曲(肖邦)
F大调夜曲(肖邦)
F大调船歌(肖邦)
C小调夜曲(肖邦)
C小调即兴幻想曲(肖邦)
穆索尔斯基
展会上的图画
哈恰图良
大刀进行曲
老约翰·施特劳斯
拉德斯基进行曲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