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索玛名言
㈠ 心动的感觉中苏菲玛索的演讲稿(法语的)
Sophie Marceau Heartbeat feeling speech<br>
㈡ 杨澜访谈录苏菲玛索的对话
(杨澜=Y
苏菲玛索=S)
以下是他们对话的部分···
Y:HI
S:HI
Y:WHAT 'S YOUR NAME ?
S:I AM Sufeimasuo。。
Y:Nice TO MEET YOU~
S:ME TOO~~
㈢ 苏菲玛索,罗曼罗兰这两个名字有几个名人啊搞不清了。。
我知道的就一个啊,苏菲玛索就是苏菲玛索(影星),罗曼罗兰就是罗曼罗兰啊(作者).
姓名:苏菲·玛索
英文名:Sophie Marceau
Nickname:Flatfoosie
生日:1966年11月17日
身高:173cm
出生地:巴黎
作品:2001年《卢浮魅影》
2000年《忠贞》
1997年《安娜-卡列尼娜》
1995年《勇敢的心》
主要影视作品:
2001年《卢浮魅影》(“Belphegor, Phantom of the Louvre”)
2000年《忠贞》(“La Fidelity”)
1999年《末日危机》(“The World Is Not Enough”)
1999年《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999年《失与得》(“Lost and Found”)
1997年《心火》(“Firelight”)
1997年《路易十四的情妇》(“Marquise”)
1997年《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
1995年《电影生活》(“Making a Film for Me Is to Live”)
1995年《L'Aube a l'envers》
1995年《云上的日子》(“Par-dela' les nuages”)
1995年《勇敢的心》(“Braveheart”)
1994年《豪情玫瑰》(“La Fille de D'Artagnan”)
1993年《芳芳》(“Fanfan”)
1991年《蓝色乐章》(“La Note bleue”)
1991年《情书战场》(“Pour Sacha”)
1990年《来自巴黎的女孩》(“Pacific Palisades”)
1989年《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Mes nuits sont plus belles que vos jours”)
1988年《雪琳娘》(“Chouans”)
1988年《中学生》(“The Student”)
1988年《心动的感觉》(“L'etudiante”)
1986年《Descente aux enfers》
1985年《狂野的爱》(“L' Amour braque”)
1985年《警察》(“Police”)
1984年《最后一次接触》(“Joyeuses Paques”)
1984年《萨卡纳要塞》(“Fort Saganne”)
1982年《再一次接触》(“La Boum 2”)
1980年《第一次接触》(“La Boum”)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00)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 罗曼罗兰除了在文学界享有不朽的地位外,也是研究贝多芬最认真的一位专家,以《贝多芬传》为蓝本所发表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世界文学经典中的经典。
一八八六年一月二十九日,罗曼罗兰出生在法国中部的一个小镇。因为其父母双方的祖先三代都是律师,所以这是一个在当地颇受尊敬的家庭。而其爱父给儿子起名为罗曼和保罗 爱弥尔,也是希望他能像古罗马作家普卢塔克笔下的罗马英雄一样具有强力的精神和超凡的天赋。
在这一点上日后的罗曼罗兰并没有让父亲的愿望落空。但在罗曼罗兰小的时候其身体却并不健康,有一次还因为仆人的疏忽,将不到一岁的小罗曼罗兰单独放在寒冷的户外,差点冻死。
少年的罗曼罗兰一直是体弱多病的。而这对于一直溺爱他的双亲来讲,最好保护他的方法就是把小罗曼罗兰固禁在家里。而这与小罗曼罗兰向往自然的天性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他回忆这段童年生活的时候,他用了“鼠笼”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处境。
而这个“鼠笼”最大的弊端就是扼杀了小罗曼罗兰的“精神自由”。他无法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到田野间放牛牧羊,无法在广袤的大自然中嬉戏玩耍。而这竟导致了幼小的罗曼罗兰对生命和死亡的困惑和恐惧。
不幸的是在罗曼罗兰五岁那年,比他小两岁的妹妹突然因为白喉症被夺去了生命。而这个事件所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父母对罗曼罗兰更加严厉的“保护”,而妹妹的死亡也让幼小的罗曼罗兰无形中增加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惑。
由于小罗曼罗兰的家庭在当时属于体面的中产阶级,而其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极为的重视。所以在罗曼罗兰十四岁那年,为了让他接受优良的教育,他们一家人迁往了巴黎这座艺术之都。
这次迁家的行为对于罗曼罗兰的一生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转折。在巴黎在这座大都市里,年少的罗曼罗兰开始是极为不适应的,在他看来“大城市是庞然可畏的有机体,那里灵智的微生物会像一切痼疾的霉菌那样迅速的繁殖。假如新来者不能立即顺从,那必须经过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时期,使他们的血能适应这些毒素”。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内向而爱于幻想的罗曼罗兰来说,他失去了信仰的家园,都市疯狂的节奏和学校的混乱情形,让年少的他充满了矛盾和困惑。
就在这个时候,罗曼罗兰开始接触到了莎士比亚、伏尔泰等大师的作品,让他那荒芜的精神领地再次重新焕发了生机。而且令他十分幸运的是在一次拜访朋友的途中,遇见了当时的大文豪雨果。而这次会面显然给了罗曼罗兰极为深刻的印象。
罗曼罗兰的一生中对他影响重大的艺术大师有很多,光是他自己为这些伟人写的传记人们都可以如数家珍《贝多芬传》《歌德与贝多芬》《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
我们先说一下罗曼罗兰与音乐。
在罗曼罗兰十六岁以前他所受到的音乐方面的熏陶主要来自海顿、莫扎特。而在他接触到了瓦格纳和贝多芬的音乐以后,那些优美的旋律就从此占据了他心灵中最美好的位置,也成为了他一生中重要的精神寄托和灵魂的避风港。
对于瓦格纳,罗曼罗兰曾这样评价过“瓦格纳是一个严峻的古典音乐家,对于他,所有一切都服从于一个最高的道理,这个道理主宰着戏剧,统帅着主题并且不懈的发展着构思。”
1887年,由于当时法国与德国当时的关系恶化,一些法国音乐家以民族自尊心为由阻止瓦格纳在巴黎演出。而这个时候,一向标榜和谐的罗曼罗兰为此作出了严厉的抨击“一个强大的民族是不会害怕另一个民族的精神征服的”。(想想我们现在面对的全球化和一些所谓‘韩流’‘欧美化’冲击我们自己文化的争论)这与其说是罗曼罗兰在捍卫瓦格纳,不如说是他自己关于超国界的世界性艺术的宣言。
而贝多芬的音乐与罗曼罗兰的一生都是紧密不可分的。
罗曼罗兰是在罗马上大学的时候深入研究贝多芬的。他认为贝多芬“具有一切音乐家中最伟大的灵性”。罗曼罗兰在那时刻起一直到生命的终了,都在研究贝多芬。这足以证明贝多芬的音乐和精神对于罗曼罗兰的启示是多么的重要!贝多芬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舛的命运斗争的过程。罗曼罗兰显然被贝多芬强大的精神体系所折服,他相信贝多芬是属于那种从内心向往快乐的人。“贝多芬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力量,他拒绝妥协他不认同的一切,他的一生都在奋斗!”而罗曼罗兰一生中最伟大的巨著《约翰 克利斯朵夫》所要表达的精神和原形也就是贝多芬一生的缩影。
罗曼罗兰与文学大师们。
罗曼罗兰一生中所接触到大文豪数不胜数,雨果、歌德、甘地、里尔克、斯宾诺砂……而一直作为他精神导师,影响他一生的巨匠们也有很多。这里重点的说一下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对他的影响。
上文提到了在巴黎罗曼罗兰最苦恼的那段日子里他接触到了莎士比亚的作品。而那些观点也就此影响了他的一生。
“行动、生产、创造……我明白这就是目的,就是生活的法则,我愿意这样做”。
可以说因为莎士比亚,罗曼罗兰再次获得了新生。而这也成为他日后展露给世界的最重要的特性:思考并且行动。
年少的罗曼罗兰对莎士比亚那些脍炙人口的戏剧充满了迷恋,他那时总是兴趣无穷一次次的观看〈〈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经典的戏剧。而这也为将来罗曼罗兰的戏剧创作其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最景仰的大师。他把托翁当成自己一生的精神导师,对他的作品更是达到疯狂崇拜的态度。
“阅读托尔斯泰,可以让我们找到自己,这对于我们的人生是一个启示,是开往广大宇宙的一扇门”
而最令罗曼罗兰感动的是在他们之间有过一次真诚的书信交流。
那是在托尔斯泰推出新书〈〈那么我们该怎么办〉〉以后,面对书中托翁对莎士比亚和贝多芬及其现代艺术的成就的不屑一顾乃至唾弃,年轻的罗曼罗兰有些糊涂了。他不知道托尔斯泰为什么会对他当成生命的艺术进行如此强烈的抨击,他无法理解他这位精神导师的意思。年轻的罗曼罗兰控制不住心中的焦躁和冲动,提起笔来给他敬爱的导师,远在俄罗斯的托尔斯泰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不解和困惑……
而在半年以后的一天,本来已经忘记了此事的罗曼罗兰万分惊喜的收到了托尔斯泰这位大师的亲笔信。并且是用法文写的一封长信。托尔斯泰在信中详细的讲解了他关于现代艺术的理解,摘录如下“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所说的科学和艺术只不过是个弥天大谎。在我们一旦摆脱了传统的迷信之后,往往陷入科学和艺术这种高级的迷信,为了看清楚我们要走的路,我们必须从头做起……真正的科学和艺术成果来源于牺牲,而不是某些优越的物质条件”(想想当今人们对科学和艺术的广泛理解及对于成功的评价,这句话乃是当头一棒)托尔斯泰最后总结说“整个历史不是别人的,而是全人类团结这一原则的孕育过程。这一思想已被历史经验和个人经验所证明。人类最幸福最自由的时刻,正是发扬忘我精神和友爱精神的时候。理性在人身上找到了可能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而感情则起了促进作用”。
这段话对于日后罗曼罗兰向往的“和谐”精神有着无与伦比的指示和警醒。所以说托尔斯泰对于罗曼罗兰一生的精神体系构成是极为关键的人物。也正是在与这样的文学大师的交流中,使其精神生活充满了愉悦,使整个灵魂得到了无比的充盈。
托尔斯泰的一生便是与苦难做斗争的一生。出生在贵族环境的他,竟在五岁那一年就感悟到“人生不是一次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我们现在谁都会喊着要快乐)。几乎是少年的托尔斯泰就想卖掉自己的车,送给穷人,而那仅仅是因为他觉得“他们是和我一样的人”(这时的托尔斯泰绝不会认同什么“慈善家”的赞誉)。
托尔斯泰出生在上流社会,却无比蔑视那样的奢侈糜烂的生活。他一生最苦恼的事情是不能那些穷苦的人一起生活。因为他还有许多的亲属,他不可能抛下他们。于是他整日矛盾的被强迫过着“奢侈”的生活。
终于有一天,托尔斯泰再也无法面对自己对自己的谴责,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离开了家。年老体弱的他不幸病倒了。而当他被众人拥护着照顾时,他却哭泣着说“大地上有成千上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什么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托尔斯泰?”
这样的故事可以感染每一个纯洁的灵魂。罗曼罗兰一生也遵循着这样的态度,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和平,毕生做着贡献。
罗曼罗兰的感情生活。
罗曼罗兰在罗马上大学的时候,曾认识了一对漂亮的意大利姐妹。年少的罗曼罗兰对它们都充满了爱慕,一时竟不知道到底喜欢他们两人中的哪一个。在自己像猜拳一样的独角戏中,暗自的体味着恋爱的苦恼。而当他鼓起勇气试图表白的时候,他才发现两姐妹对他根本没有那方面的意思。于是这场自编自演的戏剧也到此划上了句号。对这次初恋的回忆,罗曼罗兰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还不懂得独立思考,却自我陶醉在感情空虚的悲歌里”
而他的处女作也从此诞生了,一部名为〈〈罗马的春天〉〉的小说。
罗曼罗兰的第一任妻子是一位犹太姑娘。她的父亲是语言学家,在巴黎的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威望。
在他自己的回忆录里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婚姻生活“小小的喜悦、失望、好笑,或者奇异且有时悲伤的日子里,我们象兄妹一样互相倾诉。我们还以相同的眼光来批判这社会。我的妻子有观察与剖析心理的天分,这一点与我一致,也与我互补……我的妻子是一位音乐家,和我差不多;音乐在我们的爱情中占了很大的地位……”
看的出来,起初的婚姻生活是波澜不经的。很和谐也很美满。
但后来的情形就发生了变化。
罗曼罗兰在这期间大量的创作。而这些剧本或是小说却很难有上演和出版的机会。因为巴黎实在太大了,而罗曼罗兰一个外省人在这里凭着自己微波的力量根本无法立足。而每一次却都要妻子的帮忙,才能获得一些表现的机会。妻子始终认为“只有被别人认可的,才是有用的东西,或者说任何创作的目的都应具有实际利益的出人头地的追求(大概每一个女人都是这样劝说自己的伴侣,然后名曰“这是有上进心的表现”)。而这一切使罗曼罗兰越来越感到是在受别人的恩惠。他宁愿为了尊严而放弃现实的利益。在几次毫无价值的讨论中罗曼罗兰始终没有和妻子达成共识。最终结束了他们长大八年的婚姻。
而在离婚以后的四处碰壁的生活,和那些艰辛的体验却恰恰成为了他为以后的创作带来了真实的体验和灵感。
后来的罗曼罗兰便写下了那世界闻名的巨著《约翰 克利斯朵夫》。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刻,能凌驾与国家边界,种族矛盾等问题之上,写下了被众多有时之士赞誉的〈〈超乎混乱之上〉〉。虽然当时的法国当局对他嗤之以鼻。但他仍然相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是正义的。
一九一六年瑞典文学院宣布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罗曼罗兰。这个已经被当时的法国抛弃的人,在得知自己获奖以后,答复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他是属于整个法兰西人民的。如果这个荣誉有助于传播使法国在全世界受到热爱的各种思想,我感到幸福。”
这种博大的胸襟正如在《约翰 克利斯朵夫》中的描写的那样“他不知道自己满腔的热爱在四周发射出光芒,而便是在这个时候,他自以为永远孤独的时候,他所得到的爱比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还要丰富。”
1944年8月24日,巴黎解放。
一个月以后,12月30日。罗曼罗兰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
PS:由于是写传记体的文字,需要看许多的资料。而有些地方的雷同就在所难免。所引用的原文话语都已用双引号标出。为引起不必要的疑义,将所引原文的书名摘写如下
《约翰 克利斯朵夫》 傅雷译
〈〈罗曼罗兰的智慧〉〉 林郁主编
〈〈歌德与贝多芬〉〉 罗曼罗兰著
〈〈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杨晓明著
〈〈罗曼罗兰回忆录〉〉罗曼罗兰著
〈〈罗曼罗兰的亲笔书信集〉〉
㈣ 索玛苏菲
基本信息栏
外文名: Sophie Marceau
别名: Flatfoosie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法国巴黎
出生日期: 1966年11月17日
血型: A型
职业: 演员,歌手
代表作品: 《初吻》,《狂野的爱》
身高: 173 厘米
体重: 47 公斤
三围: B34-W24-H34
http://ke..com/view/44917.htm
㈤ 介绍苏菲玛索的英文PPT
我也很喜欢她哦,法国美眉,不过英文的,我抽空帮你查查吧,你可以先试试找到中文资料,翻译成英文,以免。。。
㈥ 苏菲玛索中文法语简介
推荐你到网络网页去点击 Sophie Marceau ,那里有你满意的答案。我给你抄来不如你自己去看。
㈦ 寻找苏菲·玛索电影《心动的感觉》中台词的出处
就是问这段话是哪本书里面的
㈧ 关于苏菲玛索
生平
被法国男人誉为“永远至爱”的苏菲·玛索,有着一双清澄、忧郁的褐色的大眼睛,就是这双大眼睛让世界为之倾倒。这位“法国最漂亮的女人”,兼有西方人的性感、东方人的神秘,浑身散发出一种魅力不可动摇的迷人气息。
1966年11月17日,苏菲·玛索出生于法国巴黎市郊。这个平凡小女孩的父亲是一个经常在外的卡车司机,家境并不富裕,但这培养了她坚韧不拨、独立的个性。这时的苏菲对什么是电影、电影是如何拍摄出来的一窍不通,更没想过自己日后会成为法国头号女星。
1980年, 14岁的苏菲正在勤工俭学,朋友告诉她:法国导演克劳德·比诺多(Claude Pinoteau)准备拍摄一部青春影片《第一次接触》(又译《初吻》,“La Boum”),需要一位新面孔的女孩。苏菲带着对电影这一“新生事物”的好感,前往面试,没想被导演一眼相中,选为女主角。这部描述少女青春情怀的电影在法国一上映,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苏菲淡雅的演出,令其早熟、性感的气质表现无遗,尤其是在铁栅栏前与恋人那个羞涩朦胧的初吻,压抑中带着渴望的经典眼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菲的青春魅力风靡了全法国,一举成为法国影坛一颗亮丽的新星。
1982年,在处女作获得巨大成功后,苏菲又主演了其续集《再一次接触》(又译《青春的疑惑》,“La Boum 2”),此片推出后依然十分轰动,为她赢得了法国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和恺撒奖“最有希望新人奖”,确立了她在法国影坛玉女偶像的地位,并与高蒙(Gaumont)电影公司签订了100万法郎的电影合约。
1984年,苏菲与法国影帝杰拉尔德·德帕迪约(Getard Depardieu)和法国影后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合作拍摄了浪漫电影《萨卡纳要塞》(Fort Saganne),第二年,她又与德帕迪约合演了《警察的故事》(Police)。这两次与前辈的合作,年轻的苏菲全无怯场,表现若定,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演技,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1985年,苏菲·玛索受波兰著名导演安德烈·祖拉斯基(Andrzej Zulawski)之邀主演《狂野的爱》(L' Amour braque)。出于对安德烈的敬重,苏菲与横加干涉的高蒙公司闹翻了,赔偿100万法郎买回了合约。此剧成为她演艺生涯及个人生活的重大转折点,她从此摆脱了青春玉女的局限,并在剧下与大她24岁的安德烈倾心相爱,首次合作即成为生活中的亲密伴侣。当时,这段异国恋情几乎遭到了全法国人的反对,但也使苏菲成为全法国最受人欢迎和尊敬的女影星,并且日益走红于世界影坛。
之后苏菲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先后拍摄了《心动的感觉》(“L'etudiante”,1988年)、《雪琳娘》(“Chouans”,1988年)、《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Mes nuits sont plus belles que vos jours”,1989年)《来自巴黎的女孩》(“Pacific Palisades”,1990年)、《蓝色乐章》(“La Note bleue”,1991年)等片,其中:《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和《蓝色乐章》是苏菲与男朋友安德烈的二次合作。这些影片的拍摄,苏菲的演技逐渐得到发挥,逐渐成为一个妩媚性感的女人,她对各种角色的倾心诠释,使法国人看到了一个成熟的、光芒四射的苏菲。
1993年,苏菲与文森特·佩雷兹(Vincent Perez)合作出演了亚历山大·查顿(Alexandre Jardin)导演的爱情浪漫片《芳芳》(Fanfan),苏菲扮演活泼开放、崇尚个性的舞蹈演员芳芳。在剧中苏菲又一次向人们展现了所熟悉和喜爱的青春纯情的少女形象,影片把她拍得美仑美奂,清纯而性感,我行我素的爱情追求深入人心。两位法国影坛的金童玉女的真情演绎使这部影片成为当年法国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也成为苏菲演艺生涯中的又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代表作,并确立了法国首席女星的地位。
1994年,苏菲主演了法国导演伯特朗·塔维尼埃(Bertrand Tavernier)的古装片《豪情玫瑰》(“La Fille de D'Artagnan”),扮演法国大剑客达达尼昂的女儿艾罗丝,为拯救法王路易十四,不惜只身潜入卢浮宫,揭露一起篡位阴谋。剧中苏菲扮演的女剑客,刚毅坚定,个性塑造相当成功,精彩真实的打斗令她广受好评,也令她日后出演《勇敢的心》(Braveheart)中的法国王妃打下了基础。
以《勇敢的心》进军世界影坛的苏菲并未一帆风顺,在好莱坞遭到挫折后,她又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并拍摄了《云上的日子》等口碑甚佳的影片。并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近几年苏菲频频有作品推出,但均反响不大。
㈨ 苏菲玛索的一部电影。里面有句台词是人如果不能自由自在的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求电影名称
007之黑日危机
原话是:"生命不能随心所欲,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㈩ 跪求苏菲玛索电影《心火》中女猪脚和她女儿在壁炉前说的那个关于火光的故事的英文原文,要英文的啊。
A Friend on the Line
Simple Wooden Boxes
A Birthday Song
When Kevin Won
A Mason-Dixon Memory
Beautiful on the Inside
Such As I Have
A Hair-Raising Experience
The Tiger's Whisker:A Korean Folk Tale
2. ON KINDNESS
Hi,Cornelius
Changed Lives
Directory Assistance
A Christmas Story
Cold Hands
The Woodwork
The 1 hh Box
The Sandwich Man
Don't Pass Me By
Bidding from the Heart
Ask for the Moon and Get It
Passing on Small Change
Big Feet--Bigger Heart
Winning Clifford and
Goodness Defies the Odds
Hope in a Bottle
The Code of the Road
3. ON PARENTS AND PARENTING
Cookies,Forgotten and Forgiven
What's in a Name?
The Only Memory That Lingers
Urbana Farewell
My Own Experience
A Simple Act of Love
Permission to Cry
The Perfect Hug
Winners and Winners
When You Thought I Wasn't Looking
Lessons in Baseball
Catch of a Lifetime
Letters to Eileen
Someday
4. ON TEACHING AND'LEARNING
Nouns and Adverbs
How Could I Miss, I'm a Teacher!
On That Note
A Christmas Gift I'll Never Forget
A Matter of Honor
The Lesson Plan
In Praise of Teachers
The Greatest Teacher of My Life
5. ON DEATH AND DYING
A Treasure in Time
You Don't Bring Me Flowers, Anymore
The Grave No One Tended
Out of the Night
The Donor
Red Jell-O at Dawn
When We Give Thanks
A Mother Is Waiting
I Thought You'd Want to Know
Matt's Story
To All Parents
She Was Waiting
6. A MATTER OF PERSPECTIVE
Angel in Our Backyard
A Little off the Top,and a Lesson to Remember
The Scar
Thelma
Through the Eyes of a Child
To Save a Life
The Baby Flight
How to Tell When You're Rich
Chuck
Calling On a Girl Named Becky
Innocence Abroad
Song of the Bird
Looking Down
7. OVERCOMING OBSTACLES
The Story of Margaret and Ruth
Angel at Work
It's Up to You
Unexpected
Scattered Memories
Snowed In
Susie's Run
The Right Thoughts Riding in My Mind
A Tale of Canine Courage
Don't Quit
Persistence Pays Off
When Your Back Is Against the Wall
I'll Do Anything!
Henri Dunant
8. ECLECTIC WISDOM
The Trouble Tree
The Small Gift
The Old Fisherman
I Was Dying
Encouragement
Inspiration
State of Mind
101 Gifts to Give All Year 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