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3-10 13:54:31

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赏析

傍晚时分,晚霞初升,辽阔的大地已渐渐沉入暮色苍茫之中,一只骛远远地,从晚霞之中掠过,渐渐被霞光镀上一层金色,仿佛也变成了彩霞,彩霞变成了骛,相伴比翼齐飞。而秋水映着金色的光茫,倒映着天空,似乎与天融为一体,再也分不清天上人间。

⑵ “落霞与孤鹤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赏析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句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素称千古绝唱。它那强大的艺术魅力究竟来自何处来自于它所赋予读者的一种五彩斑斓的美一种美的最完美塑造

首先是色彩美。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而鹜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鹜近乎一个暗影,而晚霞不可能遮布西边半个天空,尚在碧空显露,碧空相对于落霞光度稍逊,但相对于孤鹜来说却较亮,它们——孤鹜、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对比——孤鹜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则更加灿烂。孤鹜的颜色以绿、褐、紫等为主,属于冷色,而且它们之间是补色关系。晚霞的背景是晴空,它是蓝宝石色的,和晚霞的颜色也是互补色的。我们知道,当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相邻时,能构成最强的对比,在效果上,能使双方达到最大的鲜明度。王勃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对比,使整个图案显得格外地鲜明而美丽。

其次是动态美。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动的。秋水虽然平静,但并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会死气沉沉。微风过处,秋水上会不断地泛起涟漪,涟漪过处,平滑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会被荡开,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鱼虾等等。这分明是一幅流动着的美丽图画。

  1. 其三是虚实美。碧空高深无比,红霞稍低些,而孤鹜又更低,这就有了三个层次,而它们下边又有秋水。秋天的水是宁静的,当“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时,天上的画卷自然地映在水中,所谓“天光云影共徘徊”,水中又有了三个层次。而且,在天上越高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就越深。这就构成了实景与虚景的对比。况且微风过处,秋水泛起涟漪,平滑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的景物会被荡开,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鱼虾等等,这和水面上的映像同样构成了一种虚实之美。

其四是立体空间美。“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天边,天空和水面地面这两个本来并不相交的平面经过持续的变形相交了,这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并能使人感到整个画面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真实感。不仅如此,“秋水共长天一色”把人们的视线引到水天相接之处,这是人们视线所能达到的最远的地方。而“落霞与孤鹜齐飞”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到天顶,这是人们视野中最高之处。这一景象又映在秋水中,使具有最大高度的景物又有了最大的深度。有远有高有深,境界开阔,给人一种强烈的立体美。

其五是引人遐思的想象之美。此句中,鸟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云霞则是无生命的,这里,后者成了前者活动的背景,而前者则是后者中一个有情感、有意志的动点,令人想到有生和无生;晚霞长空亘古常存,而孤鹜则只是一个匆匆过客,给人一种永恒和短暂的感触;“孤”鹜与“落”霞齐飞,一只“孤”鹜,缘何而孤飞向那里……令人顿生情思;“秋水共长天一色”,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那里是王勃的心绪所在那里景色又如何……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幅“暮江秋色图”扑面而来,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这是一幅彩色的图画,背影是碧水连天,天水一样是纯净的深蓝,绚丽的晚霞映红了天幕,并映照在碧绿的江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渚之上,一只或几只灰白色的野鸭时翔时集,不知是沉醉于秋江晚景不愿栖息,还是顾影伤怀,别有期待。“落霞”,视角由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视野开阔;“秋水长天”写静景,“霞鹜齐飞,”写动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上句着重于目随景而动,下句着重于心因景而静。整个画面和谐,美不胜收。色彩的协调、动静的搭配,完美的“暮江秋色图”如在眼前。此句工稳的对仗堪称一绝。不仅上下句对仗严整,而且句内亦含对仗。“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都是偏正结构。除了句法的对偶,音韵上平仄相对,上句是“仄平仄平仄平平”,下句为“平仄平平平仄仄”,音律铿锵,抑扬顿挫,富于乐感,极具诗意。古人最讲究炼字炼词,我们鉴赏时可以通过“换字”的方法,比较领会其字词使用的精工。例如将此句中“落霞”换成“晚霞”,效果有什么不同呢?很明显,“落”具有飞动之感写出霞的气势。再看,有人说“孤鹜”为什么不是“群鹜”呢?“群鹜”意境有什么不同?我们读《滕王阁序》全文可以看出,此句应是王勃思想感情的一个高潮,登临形胜,躬逢盛饯,自然心境愉悦,激情满怀。然王勃毕竟“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千里眺望之时,自然驰骋想象,“望长安于日下”,于是想到了“关山难越”“无路请缨”,难免心生感慨,此句以下,王勃情绪急转直下,“兴尽悲来”,直至“穷且益坚”,慰勉自己。所以,着一“孤”字是切合作者这种心境的。这就是古人炼字的功力。前人指出王勃此句脱胎于“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北朝庾信《马射赋》),但庾信之句言落花与马射队伍中绘着芝草的车盖齐飞,联想欠自然,不及王勃此句优美动人。王勃写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对照,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对举,相映成趣,画面鲜活,超出庾信甚远。年轻气盛的诗人王勃登楼作赋,放眼川原,秋景澄澈,秋意深浓,仕途坎坷而雄心未泯的他目极八方,思接千里,忘却失意的苦楚,全身心融入江南秋景之中,思绪追逐着落霞孤鹜,淡入了秋水长天之中,千百年来骚人墨客对此句推崇备至,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这是我们老师给我们打的资料 辛苦啊!!打字费力啊

⑶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怎样赏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一幅色彩协调、动静搭配的彩色图画,背影是碧水连天,绚丽的晚霞映照在碧绿的江水中,江渚之上,几只灰白色的野鸭时翔时集,是沉醉于秋江晚景不愿栖息还是顾影伤怀别有期待?诗人在落霞孤鹜齐飞的动景中,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静默是一种特殊的永恒。王勃却发现落霞不落寂,孤鹜不孤独,“落霞与孤鹜齐飞”作为一种发现、一种定格,将静中之动、寂中之欢着笔于大自然的意妙、博远、浩渺,通过彩霞飞缕、孤鹜争翅,表达经纬交错相携、明暗暖冷相加、色彩明丽流动变幻的万千气象。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视野开阔,相映增辉。“秋水长天”“霞鹜齐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上句着重于目随景而动,下句着重于心因景而静。作为盛赞滕王阁的佳句,被称千古绝唱。与唐代崔颢吟咏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宋代范仲淹慨叹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强大艺术魅力究竟来自何处?。“秋水共长天一色”,则描绘了碧水与远天相融合,水天因色彩接近而界限模糊的景象。先把视线引领至水天相接之处,再从天水相接返回,塔楼上下浑然一体,揭示了大自然的原色与永恒。这已是人的视线所能涵盖到最远的地方了,天地悠悠的无限空间的意象已尽在胸间。天上布满晚霞,天空中一只大雁飞过。秋天的水与广阔的天空相接,呈现出同一种颜色。组成了一幅天地浑然一体的波澜壮阔的画面。从“落霞”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那种人生感慨。诗人放眼川原,秋景澄澈,秋意深浓,思接千里,身心融入江南秋景之中,思绪追逐着落霞孤鹜,淡入了秋水长天之中。如果没有怡然明净的心灵,又如何写出这天然和谐的景色呢?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音乐韵律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地起伏,来源于天地运动变幻的自然之灵,而在每一个高潮上又散逸出许多细碎的浪花和风情,使人品赏不绝。该句因为对偶的文字此开彼和、此收彼放,声音抑扬顿挫,显得节奏鲜明、和谐悦耳。不仅词语相对而出,平仄起伏讲究,其抑扬之美,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技艺娴熟于起转迎合之间。正因为文字舞蹈与音乐变化的巧妙衔合,造就让读者心游遐想之外的审美神工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王勃在描写登楼远眺之景时,选择了“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从这一顷刻得到最清楚的理解,描绘了一幅优美之景。抒发的真挚感情使读者如同看到了诗人自身的形象。在“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氛围中,诗人意气风发,搦管磨墨,扶栏远眺,但见晚霞满天,赣江澄澈,孤鹜高飞,好一幅层次分明满目皆美的晚秋夕照图!境由心造,绚烂之景蕴含的了“只是近黄昏”的慨叹?,还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综观全赋,诗人倾抒的是“怀才不遇”的无奈,但并不消沉。晚霞长空亘古长存,而孤鹜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诗人“穷且益坚,人生何其旷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仅描绘了一幅美而真的深秋夕照图,更是诗人宽广的胸襟、旷达的人生观及心灵悸动的真情流露,是诗人自身形象的“映射”,使读者与年轻诗人的心旅共舞。不知是滕王阁成就了王勃,还是王勃成就了滕王阁,总之,得之于生命血墨而成的《滕王阁序》,写出了气象万千、如梦如幻的唐代大景致,写出了初唐人的雍容放达和雄浑豪迈,写出了那个时代的少年壮志和青春之歌!

⑷ 对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赏析

意思翻译:雨后的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
此句色彩对比鲜明,落霞是绚丽的,多重的,孤鹜是清淡的,单一的,落霞是自上而下的,孤鹜是自下而上的,秋水长天,天水相接,浑然一体,远近、上下、立体式的展现出一幅深秋江天图。
此外,动静结合。动写“落霞”、“孤鹜”,动写“秋水”、“长天”,使人的视野中出现一幅绚丽的“江边初晴”的画面。另外句中有对,对中又有对。“落霞”与“孤鹜”对,“秋水”和“长天”对,他们结合在一块儿又是对仗。作者登高望远的畅快之情并没有直接的宣泄出来,而是寓情于景,使整句变得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从而成为千古绝唱。

⑸ 关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句赏析

这是《滕王阁序》中传诵千古的名句,也是本文最为闪光的一句。相传都督阎某拂袖而去后,闻此句矍然而起,说:“此真天才,当传不朽矣!”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超出前人甚远。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王勃把这种景象用对偶句的形式来表现,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在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野鸭,构成色彩明丽的画面,意境优美动人。 欣赏此句,还要和下面的句子联系起来理解, “渔舟唱晚,响穷澎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其中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伤感。有人说对失意人生的悲叹是这篇文章的本质,可以说,王勃在最初表现出来的逸兴只是此时此地的感触,真的是“躬逢盛宴”而已,最后对宾主的客套寒暄也是表面文章,对《滕王阁序》而言,这些均不值得赏观。值得欣赏的是“失路之人”在强烈的渴望“望长安于日下”,在热切的盼望“奉宣室以何年”;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之人,在痛苦中又慷慨地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呐喊助威!值得欣赏的是“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是“有怀投笔”者“无路请缨”,只好“奉晨昏于万里”,无奈到绝望!只有体会笑脸背后不堪回首的坎坷经历,年轻背后的沧桑,辉煌背后的伤痕。这样的情感才是最真的,这样的千古同悲才是文章真正的魅力所在。

⑹ 赏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视角由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视野开阔;“秋水长天”写静景,“霞鹜齐飞,”写动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上句着重于目随景而动,下句着重于心因景而静。整个画面和谐,美不胜收。色彩的协调、动静的搭配,完美的“暮江秋色图”如在眼前。

此句工稳的对仗堪称一绝。不仅上下句对仗严整,而且句内亦含对仗。“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都是偏正结构。除了句法的对偶,音韵上平仄相对,上句是“仄平仄平仄平平”,下句为“平仄平平平仄仄”,音律铿锵,抑扬顿挫,富于乐感,极具诗意。

拓展资料

一、出自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二、简介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唐) 代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三、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代诗人。

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从祖王绩,王绩的诗风直接影响了王勃的诗作。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诗文为人称道。王勃曾有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叹。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为“王杨卢骆”,世称“初唐四杰”。他们四人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⑺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赏析。

1、赏析

本句首先,对仗工整,几近“工对”。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都是名词性短语,对仗考究。而更绝地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对,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较高的“句中自对”:“落霞”可对“孤鹜”,“秋水”正对“长天”。

其次,上句写动,霞、鹜“齐飞”;下句写静,水、天“一色”。一动一静,以动衬静。上句侧重于目随景而动,突出景物神态;下句侧重于心因景而静,突出景物色彩。画面和谐,美不胜收。

再次,巧化成句,别出新意。王应麟《困学记闻》卷十七:“庾信《马射赋》云》:‘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仿其语。如果我们从对仗的角度去比较王勃与庾信彼此文句的优劣,会发现王句的长处恰在于上下句都能“句中自对”,而庾句则不能。

2、原文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译文

打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华美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叹。房屋密集,不少富贵人家,船只塞满了渡口,都是雕刻着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照。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来歌声,向彻彭蠡湖滨,雁群因寒意而长呜,到衡阳岸边方止。

4、出处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

(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扩展阅读

1、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代诗人。

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从祖王绩,王绩的诗风直接影响了王勃的诗作。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诗文为人称道。王勃曾有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叹。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为“王杨卢骆”,世称“初唐四杰”。

他们四人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2、创作背景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为庆祝滕王阁新修成,阎公于九月九日大会宾客,让其婿吴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

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

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其二为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

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怎么赏析

“落霞”,视角由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视野开阔;“秋水长天”写静景,“霞鹜齐飞,”写动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上句着重于目随景而动,下句着重于心因景而静。整个画面和谐,美不胜收。色彩的协调、动静的搭配,完美的“暮江秋色图”如在眼前。
此句工稳的对仗堪称一绝。不仅上下句对仗严整,而且句内亦含对仗。“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都是偏正结构。除了句法的对偶,音韵上平仄相对,上句是“仄平仄平仄平平”,下句为“平仄平平平仄仄”,音律铿锵,抑扬顿挫,富于乐感,极具诗意。
拓展资料
一、出自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二、简介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唐) 代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三、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代诗人。
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从祖王绩,王绩的诗风直接影响了王勃的诗作。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诗文为人称道。王勃曾有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叹。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为“王杨卢骆”,世称“初唐四杰”。他们四人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⑼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怎样赏析

这是《滕王阁序》中传诵千古的名句,也是本文最为闪光的一句.相传都督阎某拂袖而去后,闻此句矍然而起,说:“此真天才,当传不朽矣!”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超出前人甚远.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王勃把这种景象用对偶句的形式来表现,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在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野鸭,构成色彩明丽的画面,意境优美动人. 欣赏此句,还要和下面的句子联系起来理解, “渔舟唱晚,响穷澎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其中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伤感.有人说对失意人生的悲叹是这篇文章的本质,可以说,王勃在最初表现出来的逸兴只是此时此地的感触,真的是“躬逢盛宴”而已,最后对宾主的客套寒暄也是表面文章,对《滕王阁序》而言,这些均不值得赏观.值得欣赏的是“失路之人”在强烈的渴望“望长安于日下”,在热切的盼望“奉宣室以何年”;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之人,在痛苦中又慷慨地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呐喊助威!值得欣赏的是“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是“有怀投笔”者“无路请缨”,只好“奉晨昏于万里”,无奈到绝望!只有体会笑脸背后不堪回首的坎坷经历,年轻背后的沧桑,辉煌背后的伤痕.这样的情感才是最真的,这样的千古同悲才是文章真正的魅力所在.

⑽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

赏析:这句话是一个视觉的飨宴,整幅画面的主体是红色的夕阳余晖和蓝绿色的水光接版天的模样,白色的野鹭权穿插其间。色彩美,动态美,虚实美,空间立体美,带给读者无暇的想象。

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原文如下: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白话文:房屋密集,不少富贵人家,船只塞满了渡口,都是雕刻着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照。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白话文: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来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因寒意而长呜,到衡阳岸边方止。

(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扩展阅读

《滕王阁序》的影响:

1、从内容上看,《滕王阁序》拓展了骈文的艺术境界。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2、在艺术形式上,《滕王阁序》接受了六朝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在骈文的形式上加以散文化,达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滕王阁序》既是六朝骈文之新变,也是唐朝骈文通俗化格律化之先声。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