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杜甫的名句
Ⅰ 登高 杜甫的名句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6、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7、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8、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9、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11、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1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
14、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
15、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16、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二首》
17、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18、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9、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20、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2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24、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27、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
2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3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36、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
3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38、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
3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40、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丽春》
4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4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44、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45、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4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47、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
48、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
4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5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5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5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五首》
5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54、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
55、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春水》
56、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5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阁夜》
58、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59、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春运》
60、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二首》
Ⅱ 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壮阔水势的名句
《登岳阳楼》是杜甫诗,未有具体写洞庭水势浩淼之句,楼主问的可能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词句吧,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是对壮阔洞庭湖的传世之句。
Ⅲ 杜甫的《登岳阳楼》写岳阳楼的名句是什么
登岳阳楼》写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几年。登上岳阳楼,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了。可这次却不是专为游玩而来,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经过;诗人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了,而是拖着贫病衰老的残躯--"今"非"昔"比啊!想到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用语的巧妙。洞庭湖愈壮阔明朗,诗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凉,因为登楼远眺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北方的战事,已经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使得他老泪纵横,久久低回。诗人凭轩远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却也是高大的。
Ⅳ 杜甫的名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白话文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出自唐代:杜甫《绝句》
白话文释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自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白话文释义: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杜甫《望岳》
白话文释义: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5,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出自唐代:杜甫《赠花卿》
白话文释义: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Ⅳ 杜甫的登岳阳楼名句
这首诗中的名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赏析:“吴楚东版南坼,乾坤日权夜浮”。这两句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
Ⅵ 登岳阳楼杜甫名句赏析
《登岳阳楼》中的名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赏析如下:
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
“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
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
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全诗如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如下: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6)登岳阳楼杜甫的名句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
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Ⅶ 杜甫登岳阳楼名句
登岳阳楼
杜甫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Ⅷ 登岳阳楼 名句
这首诗中的名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