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名句
Ⅰ 庖丁解牛学案1通假字 2特殊句式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5名句难句翻译
【庖丁解牛特殊句式】
技盍至此乎 【省略句】 技盍至(于)此乎
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 【宾语前置】 未尝技经肯綮
视为止,行为迟 【省略句】 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自己的书房: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Ⅲ 关于成功的文言文名句
一、 爱国爱民篇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示儿>>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对酒>>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二、 壮志篇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厦门行>>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清•曹雪芹<<红楼梦>>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已亥杂记>>
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 巢<<不第后赋菊>>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 翰<<凉州词>>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三、 道德品行篇
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学而>>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法言.吾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荀子》
尔无我诈,我无尔虞。《左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六代代》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庄子》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警世通言》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晋书》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挂羊头,卖狗肉。《晏子春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容斋续笔》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晋书》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左传》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
祸兮福气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游记》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史记》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卖柑者言》
Ⅳ 关于牛的谚语和名言警句
成语
牛刀割鸡:
亦作“牛刀割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刀小试:
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显一下身手
牛高马大: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牛黄狗宝: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牛骥同皂:
亦作“牛骥同槽”。谓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
牛角书生:
喻勤读之士
牛角之歌: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牛口之下:
《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后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位
牛郎织女:
①牵牛星(俗称牛郎星)和织女星。两星隔银河相对。神话传说:织女是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河西牛郎后,就不再织。天帝责令两人分离,每年只准于七月七日在天河上相会一次。俗称“七夕”。相会时,喜鹊为他们搭桥,谓之鹊桥。古俗在这天晚上,妇女们要穿针乞巧。见《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②今常喻指分居两地的夫妻
牛马襟裾:
犹言衣冠禽兽
牛溲马勃:
亦作“牛溲马渤”。①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两者皆至贱,均可入药。②借指卑贱而有用之材
牛蹄中鱼:
处在牛蹄踏出的小坑里的鱼。喻濒临绝境。语本汉刘向《说苑·善说》:“庄周贫者,往贷粟於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瓮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即求我枯鱼之肆矣。”’”《庄子·外物》有类似记载,作“车辙中有鲋鱼焉”
牛听弹琴:
比喻听不懂
牛童马走:
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牛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
牛星织女:
即牛郎织女
牛羊勿践: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於人乎?”
牛衣病卧:
形容贫病交迫
牛衣对泣:
汉代王章在出仕前家里很穷,没有被子盖,生大病也只得卧牛衣中,他自料必死,哭泣着与妻子诀别。妻子怒斥之,谓京师那些尊贵的人谁能比得上你呢,“今疾病困戹,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见《汉书·王章传》。后以“牛衣对泣”、“牛衣夜哭”谓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
牛衣岁月:
谓贫困的生活
版筑饭牛: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事见《书·说命上》。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事见《吕氏春秋·举难》。后以“版筑饭牛”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充栋汗牛: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老牛舐犊:
喻爱子之情。牛爱其犊,常舔之。舐,舔
笔误作牛:
《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扞王献之呴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喘月吴牛:
相传吴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为典实。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吹牛拍马:
吹嘘奉承
槌牛酾酒:
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对牛弹琴:
亦作“对牛鼓簧”。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语本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饭牛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放牛归马:
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以“放牛归马”比喻不再用兵
风马牛不相及: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牝牡相诱谓之风……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一说:风,放逸,走失。谓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犀牛望月:
《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谓犀牛望月久,故感其影于角。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吕东莱畜犀带一围,文理缜密,中有一月影,过望则见,盖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于角。”后因形容长久盼望
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服牛乘马:
役使牛马驾车
割鸡焉用牛刀:
谓处理小事何用礼乐。后用以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鸡,也写作“鸡”
归马放牛:
谓战争止息,不再用兵。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孔颖达疏:“此是战时牛马,故放之,示天下不复乘用。”
汗牛充栋:
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谓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
呼牛呼马:
亦作“呼牛作马”。语本《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后以“呼牛呼马”、“呼牛作马”指毁誉由人,悉听自然
瘠牛偾豚:
谓瘦弱的牛覆压在小猪上,小猪必死。比喻强国虽德衰,兵临弱国,弱国亦亡。语本《左传·昭公十三年》:“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况其率道,其何敌之有!牛虽瘠,偾於豚上,其畏不死。”杜预注:“偾,仆也。”孔颖达疏:“前覆曰仆。言牛倒豚上,豚必死也。言牛虽瘠者,谓鲁以晋为无德轻之,故以瘦牛自喻。”
瘠牛羸豚:
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民族或国家
茧丝牛毛:
形容细密
茧丝牛毛:
如蚕丝,如牛毛。比喻细密繁多
九牛一毛: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牵牛下井:
喻使不出力
牵牛织女:
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敲牛宰马:
谓宰杀牲畜
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恶或各种歪人
犁牛之子: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马勃牛溲:
马勃,菌类;牛溲,车前草。比喻至贱之物
马面牛头:
犹牛头马面
马牛襟裾:
穿衣服的马牛。http://..com/question/77791025.html?si=1
谚语
牛不吃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人做不愿作的事。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比喻人缺乏自知之明.
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比喻对手再强也会有办法制伏。
牛不吃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人做不愿作的事。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比喻人缺乏自知之明.
牛犊子追兔子,有劲使不上:指受某种条件限制,有力气也使不出来。
牛耕田,马吃谷: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 http://..com/question/14241974.html?si=1
名言警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 鲁迅
老牛亦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http://..com/question/81262045.html?si=1
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比喻对手再强也会有办法制伏。
牛套马,累死俩:套:指套车。指一快一慢,互相牵掣。比喻做事难以合作。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胡拉乱扯,二者毫不相关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指不凭空说大话,要看真本事。
回答者: 00lzh00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1-12 10:32
牛的成语如下:
汗牛充栋 九牛一毛 牛溲马勃 对牛弹琴 庖丁解牛
目无全牛 九牛二虎之力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牛刀小试 风马牛不相及
气冲牛斗 犀牛望月 气冲斗牛 牛头马面 马牛其风
吴牛喘月 牛不喝水强按头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一牛九锁 犀照牛渚 如牛负重 气吞牛斗 气壮如牛
牛衣对泣 牛毛细雨 牛郎织女 一牛吼地 执牛耳
多如牛毛 九牛一毫 瘠牛羸豚 鸡口牛后 牛黄狗宝
买牛卖剑 老牛舐犊 一牛鸣 一牛鸣地 羞以牛后
气喘如牛 气克斗牛 马牛襟裾 骑牛读汉书 牛鬼蛇神
牛溲马渤 土牛木马 争猫丢牛 泥牛入海 瘠牛偾豚
风牛马不相及 初生牛犊不怕虎 割鸡焉用牛刀
九牛拉不转 茧丝牛毛 鸡尸牛从 汗牛充屋 牛鼎烹鸡
买牛息戈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马面牛头 蛇神牛鬼
司马牛之叹 牛头不对马面 骑牛觅牛 蹊田夺牛
齐王舍牛 牛衣岁月 牛听弹琴 亡羊得牛 椎牛飨士
蜗行牛步 猕猴骑土牛 归马放牛 喘月吴牛 吹牛拍马
充栋汗牛 带牛佩犊 槌牛酾酒 版筑饭牛 服牛乘马
对牛鼓簧 风马牛 汗牛塞栋 呼牛呼马 蠒丝牛毛
襟裾马牛 目牛无全 犁牛骍角 犁牛之子 扛鼎抃牛
老牛破车 牛高马大 牛刀割鸡 牛骥共牢 牛骥同槽
牛骥同皂 牛角挂书 杀鸡焉用牛刀 以羊易牛
鼠入牛角 牛农对泣 牛头不对马嘴 牛蹄之涔
牛马襟裾 牛羊勿践 牛衣病卧 牛口之下 牵牛下井
牵牛织女 敲牛宰马 牛衣夜哭 牛之一毛 牛蹄之鱼
牛蹄中鱼 牛星织女 牛童马走 童牛角马 屠所牛羊
散马休牛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椎牛歃血 壮气吞牛
牛角书生 牛角之歌 牛骥同皂 裾马襟牛 犂牛骍角
犂牛之子 卖剑买牛 鲸吸牛饮 呼牛作马 饭牛屠狗
放牛归马 隔山买老牛 笔误作牛 搏牛之虻 床下牛斗
牛的谚语:
牛不吃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人做不愿作的事。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比喻人缺乏自知之明.
牛犊子追兔子,有劲使不上:指受某种条件限制,有力气也使不出来。
牛耕田,马吃谷: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
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比喻对手再强也会有办法制伏。
牛套马,累死俩:套:指套车。指一快一慢,互相牵掣。比喻做事难以合作。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胡拉乱扯,二者毫不相关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指不凭空说大话,要看真本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 鲁迅
老牛亦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回答者: 月朗心希 - 举人 四级 1-12 10:31
Ⅳ 《庄子》中的《庖丁解牛》的名句有哪些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这句话就是成语“目无全牛”的出处。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成语:“游刃有余”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成语“踌躇满志”
Ⅵ 庖丁解牛的名句有哪些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Ⅶ 请给我一些古文中的名句佳句
你没提具体要求,我只好...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法言.吾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荀子》 尔无我诈,我无尔虞。《左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六代代》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庄子》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警世通言》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晋书》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挂羊头,卖狗肉。《晏子春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容斋续笔》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晋书》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左传》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 祸兮福气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游记》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史记》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卖柑者言》
古诗佳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别寿》(枥:养马的地方)
本是同根生,想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相:偏指一方,我)
捐躲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忽:看轻,不在意)
死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左思《咏史》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世胄:世家子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世庆《世说新语》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何逊《赠诸游旧》(迟暮:晚年)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人》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念。----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李白《古风》(冠缨:官帽,此指官吏)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
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赵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会当:终当,表将来定要这样)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烽火:借指战争。抵:值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白居易《涧底松》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刘禹锡《学院公体三首》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杜荀鹤《春宫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吟:吟诗,作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苏轼《雨过后步至四望亭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示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西江造口壁》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钱鹤滩《明日歌》(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白头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飞流直下三知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洒》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高适《封丘县》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晴蜓款款飞。----杜甫《曲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开。----戴叔伦《过柳溪道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人生几回仿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志》
长恨人生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竹枝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以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李贺《南园》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东郎即席为诗相送》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一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常》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今朝有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自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
不畏浮云遮望月,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花不须多。----王安石《咏石榴》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天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冬景》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苏轼《荔枝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允《鹊桥仙》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蹭莎行》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踏莎行》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苏鳞《献范仲淹诗》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高明《琵琶记》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正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喜来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咏石灰》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改忘危负岁年。----戚继光《过文登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题竹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五言杂诗》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Ⅷ 《过小孤山大孤山》、《庖丁解牛》、《项羽之死》的文言文知识。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上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 。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壮志。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编辑本段题解
《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陆游集·入蜀记》,题目是编者加的。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路过小姑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是时,陆游被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因作《入蜀记》以记其胜。小孤山,又名髻山,在今江西彭泽北,安徽宿松东长江中,与南岸彭浪矶相对,俗讹小姑山。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潘阳湖出口处,与小孤山遥遥相对。
编辑本段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编辑本段译文: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迟所历妙”。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揽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象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编辑本段小孤山简介
在安徽宿松县和江西彭泽县烟波浩淼的长江上,孑然兀立着一座风姿秀逸的山,这就是小孤山,它孤峰独立,山高一百余米,最称著的为龙耳洞,洞内风光旖旎;自山下至山顶亭、塔、楼、阁错落有致、古树翠竹掩映,天水一色。 小孤山虽属弹丸之地,名声却很大。被称为山水诗鼻祖的谢灵运,有一首有名的《登江中孤屿》,据说就是为小孤山而作。至于苏东坡的“大孤小孤江中央”,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陆游说:“凡江中孤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游小孤山记》)。小孤山被诗人们所青眯,最初有谢灵运,既而有顾况、卢仝、王安石、王十朋、陆游、王守仁、袁枚……连明朝皇帝朱元璋、朱厚焙也来附庸风雅。画家们则纷纷将小孤山入画,唐代李思训的《长江绝岛图》,画的就是小孤山与鄱阳湖上的大孤山。 小孤山之称,区别于鄱阳湖中大孤山。它屹立在宿松城东南六十公里的长江中,秀峰独立,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障百川于千里,纳群山于足下”。“海门石柱”、“长江绝独”、“江上第一景”均为世人对小孤山之赞誉。此山高八十六米,围仅一里许,因形如古代妇女头上发髻,旧称髻山。舟在江中行,船身移动,山貌渐变。乡人云:“南望一枝笔,西看似悬钟,东看太师椅,北望啸天龙。”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曰:“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小孤山南岸与彭浪矶相对峙,江流湍激如沸,海潮至此不得上,因有“海门第一关”之称,为横锁长江的“楚塞吴关”。小孤山主要建筑是始建于唐代的启秀寺,坐落在半山腰,青瓦红墙,寺内祀奉着小姑娘娘像,民称“小姑庙”。小姑,乃民间传说中一位纯情美丽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但终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彭浪矶”,亦名“彭郎矶”。山顶“梳妆亭”,传为小姑梳妆处。亭台甚雅,六角两层,且可凭窗眺云山沃野。亭后“长生树”,又称“梭罗树”,从石罅中生出,高壮葱茂。老者云:“此树酷似月亮里的神树。天上织女星用的那把梭子就是用这棵树剜的”。小姑庙历来香客众多,香火鼎盛。 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庙宇亭台,层次分明。山旁有龙角石,临江陡峭;山中有龙耳洞,冬暖夏凉,深不可测;山顶有龙口,势若仰天长啸。还有一天门、龙眼石、琼崖滴翠、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海神龛、天妃殿、界潮祠、碧云梯、卧羊石、观涛石、御诗碑和庙藏文物以及众名士题咏的海门石刻等。这些诸多古迹胜景为神话般的小孤山笼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光环。游小孤,如步仙境。明代谢缙有诗赞曰:“半空岩石架高台,过客登临此处来。佩玉尚闻仙子去,乘鸾疑见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动人的传说与奇秀的风光使小孤山充满浪漫情调。 然而一旦战云突起,小孤山又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海门第一关”。古时山上建有烽火台与炮台,驻有戍兵。每逢战事,这一带江面便战火纷飞,楼船冲撞,涛声伴着杀声,震天动地。朱元璋与陈友谅、太平天国军与曾国藩的湘军、王阳明与朱宸濠……都曾在这一带江上血战。小孤山斜对岸的马当,更是长江上的雄关要塞。抗日战争中,为了阻挡日军军舰溯江而上,中国军民实施了马当封江工程。千万军民不顾敌机的轰炸扫射,夜以继日,在马当江段上,凿沉了满载石块的20艘大轮、驳船、趸船,600多艘帆船,滞缓了日军的进攻。 当你泊船小孤山下,沿着那364级石阶,蹑磴扪萝,一步步登上小孤山顶,立刻会有一股磅礴之气冲撞着你。登高纵目,看上下天光,樯帆逶迤;大江澎湃,水阔天高。你可许会想起“小姑前年嫁彭郎”的传说,或许会浮现出昔日江上干戈铮铮的鏖战。大江与雄关相连,诗情与战火交织,你会情不自禁地高吟一曲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图片
译文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迟所历妙”。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缆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像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编辑本段大孤山:
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编辑本段知人论世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近的时代,他怀抱“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生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无法施展抱负,公元1210年,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吟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离开人世。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他的诗风格宏丽,豪迈奔放,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慷慨激昂,悲壮雄奇,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编辑本段词句积累:
然 杰然特起 以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复以小艇游庙中 实不然也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碧峰巉然孤起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之 信造化之尤物 而 突兀而已 自数十里外望之 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久之而归 岸土赤而壁立 何功之有哉? 而母立于兹 之二虫又何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编辑本段探究赏析:
1、本文作为一篇游记,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旨是什么? 主要内容: ①记过烽火矶的所见,突出山之“怪奇”。 ②写过澎浪矶、小孤山所见之景,突出“峭拔秀丽”,且移步换景,由远及近。 ③记八月二日所见之景,突出大孤山之奇: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 ④结尾处交代六日行程,显现日记体之特色。 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情。 2、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作者是怎样将各个景点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景点太多,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也可能会失之分散,给人一种凌乱之感。作者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 ①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②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的长江山水图。 ③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善于改变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进行描绘,将一幅幅立体可感的长江山水图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写烽火矶时,有舟中的远望;有抛江过其下的近观,又有一石“杰然特起”的特定镜头。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冬晴夏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是对小孤山的描写,观察角度和观察点的灵活多变,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3、作者是怎样融情入景,显露自己的心境。 A、写孤石。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山有万状,石有万种,作者偏偏只写“不附山,杰然特起”之石呢?我们自然会想到受南宋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诗人的孤傲情怀。 B、泊沙夹,游小孤山中庙宇,“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久之”,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达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绪。 C、写“俊鹘抟水禽”。 这本是自然的一种生存现象,算不上是怪异景色,而作者却将其作为一景写入其中,并叹“甚可壮也”,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感叹的不仅仅是“俊鹘抟水禽”吧?联系陆游的抱负理想及前半生的经历,我们可以联想到诗人此时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鹘,希望南宋对金的斗争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动人心魄。 D、江水清浊分明,“合处如引绳,不要乱”。 作者在文中写江水清浊,隐喻主战和主和两派的势不两立。 4、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的过程中,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都信手捏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了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话的氛围,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发,更为引人入胜。
Ⅸ 有关牛的成语和名言
牛的成语如下:汗牛充栋 九牛一毛 牛溲马勃 对牛弹琴 庖丁解牛 目无全牛 九牛二虎之力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牛刀小试 风马牛不相及 气冲牛斗 犀牛望月 气冲斗牛 牛头马面 马牛其风 吴牛喘月 牛不喝水强按头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一牛九锁 犀照牛渚 如牛负重 气吞牛斗 气壮如牛 牛衣对泣 牛毛细雨 牛郎织女 一牛吼地 执牛耳 多如牛毛 九牛一毫 瘠牛羸豚 鸡口牛后 牛黄狗宝 买牛卖剑 老牛舐犊 一牛鸣 一牛鸣地 羞以牛后 气喘如牛 气克斗牛 马牛襟裾 骑牛读汉书 牛鬼蛇神 牛溲马渤 土牛木马 争猫丢牛 泥牛入海 瘠牛偾豚 风牛马不相及 初生牛犊不怕虎 割鸡焉用牛刀 九牛拉不转 茧丝牛毛 鸡尸牛从 汗牛充屋 牛鼎烹鸡 买牛息戈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马面牛头 蛇神牛鬼 司马牛之叹 牛头不对马面 骑牛觅牛 蹊田夺牛 齐王舍牛 牛衣岁月 牛听弹琴 亡羊得牛 椎牛飨士 蜗行牛步 猕猴骑土牛 归马放牛 喘月吴牛 吹牛拍马 充栋汗牛 带牛佩犊 槌牛酾酒 版筑饭牛 服牛乘马 对牛鼓簧 风马牛 汗牛塞栋 呼牛呼马 蠒丝牛毛 襟裾马牛 目牛无全 犁牛骍角 犁牛之子 扛鼎抃牛 老牛破车 牛高马大 牛刀割鸡 牛骥共牢 牛骥同槽 牛骥同皂 牛角挂书 杀鸡焉用牛刀 以羊易牛 鼠入牛角 牛农对泣 牛头不对马嘴 牛蹄之涔 牛马襟裾 牛羊勿践 牛衣病卧 牛口之下 牵牛下井 牵牛织女 敲牛宰马 牛衣夜哭 牛之一毛 牛蹄之鱼 牛蹄中鱼 牛星织女 牛童马走 童牛角马 屠所牛羊 散马休牛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椎牛歃血 壮气吞牛 牛角书生 牛角之歌 牛骥同皂 裾马襟牛 犂牛骍角 犂牛之子 卖剑买牛 鲸吸牛饮 呼牛作马 饭牛屠狗 放牛归马 隔山买老牛 笔误作牛 搏牛之虻 床下牛斗 牛的谚语:牛不吃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人做不愿作的事.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比喻人缺乏自知之明.牛犊子追兔子,有劲使不上:指受某种条件限制,有力气也使不出来.牛耕田,马吃谷: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比喻对手再强也会有办法制伏.牛套马,累死俩:套:指套车.指一快一慢,互相牵掣.比喻做事难以合作.牛头不对马嘴:比喻胡拉乱扯,二者毫不相关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指不凭空说大话,要看真本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 老牛亦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Ⅹ 《庄子》中的《庖丁解牛》的名句有哪些
你好!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这句话就是成语“目无全牛”的出处。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成语:“游刃有余”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成语“踌躇满志”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