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渡江赏析
A. 陈与义 〈临江仙〉鉴赏
临江仙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简析】
此词上片回忆南渡之前在洛阳午桥上与从多豪杰之士的欢饮,叙事中有写景。下片所述时间上由昔转今,空间上由洛阳转回江南,是词人一番深之又深的感慨。
陈与义——《临江仙》
【年代】:宋
【作者】:陈与义——《临江仙》
【内容】: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皮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作者】:
陈与义(1090-1138)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南渡后,召为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参知政事。以诗著名,原属江西诗派。宋室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悲壮。亦工词,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有清婉奇丽的特点,而豪放处又接近苏轼。有《简斋集》、《无住词》。
【注释】:
洛中:今洛阳。
午桥:在洛阳东南。
“此身”句:言自己虽幸存,但想起世事的变迁,仍不免心惊内跳,感慨不已。
新晴:雨后初晴,月夜清明。
“古今”二句:古往今来的是非成败,都已化作夜晚渔夫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词在艺术上疏快明亮,浑成自然,不假雕饰。作者在抒发悲慨之情时,“不直写事实,而用空灵的笔法以唱叹出之,”能化实为虚,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故此词备受历代词论家的欣赏,称其为“神到之作”、“笔意超旷,逼折大苏”。
B. 渡江-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回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答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C. 赏析:陈与义的寻诗绝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全诗写出了一个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陈居士”形象。“楚酒困人三日醉”版“爱把山瓢莫笑侬权”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D. 渡江陈与义 尾联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春,诗人以起居郎随皇帝还都.南渡后版,他还是初次在朝廷权任职,也是初次至临安(杭州).这时,南侵的金兵已全部撤回北方,诗人渡钱塘江时,怀着兴奋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首联追想当年遭受金兵侵凌,流徙江南而自哀”的心境;中间颔联和颈联,抒写这次渡江时所见到的江南景色,视野开阔,心情豪迈;尾联概括了全诗的内容,“虽异中原险”,回应了开头,“方隅亦胜哉”则涵盖了颔颈两联,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
E. 除夜二首 陈与义 翻译加赏析
这些诗往往抄充满感慨和伤离、讽寓和寄托之情,是属于清新丽质的作品,进发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呼声。语言浅近而不平淡,构词讲究而不生涩,娓娓动听地表达出了作者深层的蕴藉之情。《四库全书提要曾评论他说:“(陈)与义在南渡诗人之中,最为显达,然皆非其杰构。至于湖南流落之余,汴京板荡以后,感时抚事,慷慨激越,寄托遥意,乃往往突过古人。”他确是鹤立一代的大手笔之一。陈与义原属于江西诗派成员,但他后来看出了江西诗派的柔弱、清高而游离世外。他学习杜甫,虽颇见成效,但由于没有像杜甫那样广泛深入而时间较久地接近人民群众,也没有杜甫那种质直朴拙而积极用世的思想品格和对现实社会较为清醒的敏锐视觉,所以陈与义为国分忧而呐喊的爱国诗篇以及对不平现实疾恶如仇的诗篇并不多,诗歌触角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及杜甫,缺乏积极奋发和为国牺牲的精神
F. 陈与义,雨中,赏析
原文:
雨打船蓬声百般,白头当夏不禁寒。
五湖七泽经行遍,终忆吾乡八节滩。
译文:大雨打在了乌篷船上创造出了各种各种的声音,夏天的太阳照在头上却感觉到寒冷。我走遍了各个地方,最终还是最怀念我的家乡。
创作背景:
陈与义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以《墨梅》(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诗受到徽宗的赏识。
南迁之后,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对学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风有了改变,转学杜甫。
他不象江西派诗人那样,只从句律用字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题材广泛,感时伤事,写了不少寄托遥深的诗篇,趋向沉郁悲壮,雄阔慷慨,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6)陈与义渡江赏析扩展阅读: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诗尊杜甫,也推崇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号为“诗俊”,与“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
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存词19首。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相赏识,因而升迁。
陈与义与吕本中有过交往,但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未列陈与义之名。宋人也有称他崇尚陈师道的,但多数人认为他于杜甫。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称杜甫为江西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陈与义不是江西人,作诗重锤炼,固然有与陈师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与黄庭坚的好用典、矜生硬, 迥然有别,不应列入江西诗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陈与义
G. 早行 陈与义 赏析
第一句,不说“鸡唱”,不说“晨起”,不说“开门”,不说“整车”或“动征铎”,而主人公已在旅途行进。“行”得特别“早”,既不是用“未五更”之类的语言说出,又不是用“流萤”、“栖禽”、“渔灯”、“戍火”、“残月”之类来烘托而是通过诗人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出来。“驼褐”,是一种用兽毛(不一定是驼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湿透;诗人穿上此衣,其上路之早可见。而“露侵驼褐”,以至于感到“晓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
第二句,诗人不写“月”而写“星斗”。“星斗阑干分外明”,这是颇有特征性的景象。“阑干”,纵横貌。古人往往用“阑干”形容星斗,如“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之类。月明则星稀,“星斗阑干”,而且“分外明”,说明这是阴历月终(即所谓“晦日”)的夜晚。此其一。露,那是在下半夜晴朗无风的情况下才有的。晴朗无风而没有月,“星斗”自然就“阑干”、就“明”,写景颇为确切、细致。此其二。更重要的还在于写“明”是为了写“暗”。黎明之前,由于地面的景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衬得“分外”明。
第三句“寂寞小桥和梦过”,可以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以梦与“寂寞小桥”结合,意象丰满,令人玩索不尽。赶路而作梦,一般不可能是“徒步”。独自骑马,一般也不敢放心地作梦。明乎此,则“寂寞小桥”竟敢“和梦过”,其人在马上,而且有人为他牵马,不言可知。
第一句不诉诸视觉,写早行之景;却诉诸感觉,写寒意袭人,这是耐人寻味的。联系第三句,这“味”也不难寻。过“小桥”还在做梦,说明主人公起得太“早”,觉未睡醒,一上马就迷糊过去了。及至感到有点儿“寒”,才耸耸肩,醒了过来,原来身上湿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驼褐”。睁眼一看,“星斗阑干分外明”,离天亮还远呢!于是又合上惺忪睡眼,进入梦乡。既进入梦乡,又怎么知道在过桥呢?就因为他骑着马。马蹄踏在桥板上发出的响声惊动了他,意识到在过桥,于是略开睡跟,看见桥是个“小”桥,桥外是“稻” 田,又朦朦胧胧,进入半睡眠状态。
第一句写感觉,第二句写视觉;三四两句,则视觉、感觉、听觉并写。先听见蹄声响亮,才略开睡眼;“小”桥和“稻”田,当然是看见的。而“稻田深处草虫鸣”,则是“和梦”过“小桥”时听见的。正像从响亮的马蹄声意识到过“桥”一样,“草虫”的鸣声不在桥边、而在“稻田深处”,也是从听觉判断出来的。诗人在这里也用了反衬手法。“寂寞小桥和梦过”,静中有动;“稻田深处草虫鸣”,寂中有声。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梦”过桥,这静中之动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才会感到“寂寞”。“寂寞”所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因身外“无人”而引起的孤独感。而“无人”,在这里又表现天色尚“早”。“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层意思,就是因四周“无声”而引起的寂寥感。而“无声”,在这里也表现天色尚“早”,比齐己《江行晓发》所写的“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要“早”得多。
这首诗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表现在诗人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说是“夜行”)图。读者通过“通感”与想象,主人公在马上摇晃,时醒时睡,时而睁眼看地,时而仰首看天,以及凉露湿衣、虫声入梦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态变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动或静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现眼前。
H. 陈与义 出山 赏析
〈出山〉一下笔所造的诗境便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不是具体事实,祗是个感觉,由「出」而来。诗人行将离开此山,樵夫伐木的斧声断续传来,声响与山空表面上相克(声音破坏山空之境),而其实是相生,生出一个自然和谐之境。
第二句「隔岭有人家」显然是指甫出山之时所见,这「人家」不必一定是诗人之家,亦不必是樵夫之家,相对於空山的遗世而独立,它应是有人表现其生命的尘世,然则这人间亦非人迹杂遝,躁乱不堪,相反的是一幅宁静美丽的图画:夕阳的斜晖投射在清澈的潭面,水光反照在潭边的树上;川水明净,微风吹过,岸上竞放的花在风中摇动著……。祗是简单的十个字组合起来,超过用千言万语去叙述,这就是所谓「平淡有工」。
这〈出山〉与〈入山〉之间究竟存在著多少关联,我们暂时不去计量,但可以想见的是,山外山内是绝然不同的两境,出山再入山,离山时的道路都不可办识了,只能持著手杖慢慢行走在烟雾茫茫之中。这首二句的迷茫清境正和山外所见的清净成一强烈对比,初时不免使人不知究竟,原来入山时正是有风有雨时候,「微雨洗春色,诸风生晚寒」,可让我们明白了,诗人出山时太阳已在西半天,入山时竟下起雨来了,而且暮色初降,寒气已生。
在这一出一入之间,我们肯定陈与义的诗特性正是淡而有味。
参考资料:http://tw.letter.yahoo.com/one/latest.php?letter_id=27840&d=2004-08-13&old=18
〈出山〉一下笔所造的诗境便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不是具体事实,祗是个感觉,由「出」而来。诗人行将离开此山,樵夫伐木的斧声断续传来,声响与山空表面上相克(声音破坏山空之境),而其实是相生,生出一个自然和谐之境。
第二句「隔岭有人家」显然是指甫出山之时所见,这「人家」不必一定是诗人之家,亦不必是樵夫之家,相对於空山的遗世而独立,它应是有人表现其生命的尘世,然则这人间亦非人迹杂遝,躁乱不堪,相反的是一幅宁静美丽的图画:夕阳的斜晖投射在清澈的潭面,水光反照在潭边的树上;川水明净,微风吹过,岸上竞放的花在风中摇动著……。祗是简单的十个字组合起来,超过用千言万语去叙述,这就是所谓「平淡有工」。
这〈出山〉与〈入山〉之间究竟存在著多少关联,我们暂时不去计量,但可以想见的是,山外山内是绝然不同的两境,出山再入山,离山时的道路都不可办识了,只能持著手杖慢慢行走在烟雾茫茫之中。这首二句的迷茫清境正和山外所见的清净成一强烈对比,初时不免使人不知究竟,原来入山时正是有风有雨时候,「微雨洗春色,诸风生晚寒」,可让我们明白了,诗人出山时太阳已在西半天,入山时竟下起雨来了,而且暮色初降,寒气已生。
在这一出一入之间,我们肯定陈与义的诗特性正是淡而有味。
参考资料:http://tw.letter.yahoo.com/one/latest.php?letter_id=27840&d=2004-08-13&old=18
〈出山〉一下笔所造的诗境便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不是具体事实,祗是个感觉,由「出」而来。诗人行将离开此山,樵夫伐木的斧声断续传来,声响与山空表面上相克(声音破坏山空之境),而其实是相生,生出一个自然和谐之境。
第二句「隔岭有人家」显然是指甫出山之时所见,这「人家」不必一定是诗人之家,亦不必是樵夫之家,相对於空山的遗世而独立,它应是有人表现其生命的尘世,然则这人间亦非人迹杂遝,躁乱不堪,相反的是一幅宁静美丽的图画:夕阳的斜晖投射在清澈的潭面,水光反照在潭边的树上;川水明净,微风吹过,岸上竞放的花在风中摇动著……。祗是简单的十个字组合起来,超过用千言万语去叙述,这就是所谓「平淡有工」。
这〈出山〉与〈入山〉之间究竟存在著多少关联,我们暂时不去计量,但可以想见的是,山外山内是绝然不同的两境,出山再入山,离山时的道路都不可办识了,只能持著手杖慢慢行走在烟雾茫茫之中。这首二句的迷茫清境正和山外所见的清净成一强烈对比,初时不免使人不知究竟,原来入山时正是有风有雨时候,「微雨洗春色,诸风生晚寒」,可让我们明白了,诗人出山时太阳已在西半天,入山时竟下起雨来了,而且暮色初降,寒气已生。
在这一出一入之间,我们肯定陈与义的诗特性正是淡而有味。
参考资料:http://tw.letter.yahoo.com/one/latest.php?letter_id=27840&d=2004-08-13&old=18
〈出山〉一下笔所造的诗境便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不是具体事实,祗是个感觉,由「出」而来。诗人行将离开此山,樵夫伐木的斧声断续传来,声响与山空表面上相克(声音破坏山空之境),而其实是相生,生出一个自然和谐之境。
第二句「隔岭有人家」显然是指甫出山之时所见,这「人家」不必一定是诗人之家,亦不必是樵夫之家,相对於空山的遗世而独立,它应是有人表现其生命的尘世,然则这人间亦非人迹杂遝,躁乱不堪,相反的是一幅宁静美丽的图画:夕阳的斜晖投射在清澈的潭面,水光反照在潭边的树上;川水明净,微风吹过,岸上竞放的花在风中摇动著……。祗是简单的十个字组合起来,超过用千言万语去叙述,这就是所谓「平淡有工」。
这〈出山〉与〈入山〉之间究竟存在著多少关联,我们暂时不去计量,但可以想见的是,山外山内是绝然不同的两境,出山再入山,离山时的道路都不可办识了,只能持著手杖慢慢行走在烟雾茫茫之中。这首二句的迷茫清境正和山外所见的清净成一强烈对比,初时不免使人不知究竟,原来入山时正是有风有雨时候,「微雨洗春色,诸风生晚寒」,可让我们明白了,诗人出山时太阳已在西半天,入山时竟下起雨来了,而且暮色初降,寒气已生。
在这一出一入之间,我们肯定陈与义的诗特性正是淡而有味。
参考资料:http://tw.letter.yahoo.com/one/latest.php?letter_id=27840&d=2004-08-13&old=18
〈出山〉一下笔所造的诗境便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不是具体事实,祗是个感觉,由「出」而来。诗人行将离开此山,樵夫伐木的斧声断续传来,声响与山空表面上相克(声音破坏山空之境),而其实是相生,生出一个自然和谐之境。
第二句「隔岭有人家」显然是指甫出山之时所见,这「人家」不必一定是诗人之家,亦不必是樵夫之家,相对於空山的遗世而独立,它应是有人表现其生命的尘世,然则这人间亦非人迹杂遝,躁乱不堪,相反的是一幅宁静美丽的图画:夕阳的斜晖投射在清澈的潭面,水光反照在潭边的树上;川水明净,微风吹过,岸上竞放的花在风中摇动著……。祗是简单的十个字组合起来,超过用千言万语去叙述,这就是所谓「平淡有工」。
这〈出山〉与〈入山〉之间究竟存在著多少关联,我们暂时不去计量,但可以想见的是,山外山内是绝然不同的两境,出山再入山,离山时的道路都不可办识了,只能持著手杖慢慢行走在烟雾茫茫之中。这首二句的迷茫清境正和山外所见的清净成一强烈对比,初时不免使人不知究竟,原来入山时正是有风有雨时候,「微雨洗春色,诸风生晚寒」,可让我们明白了,诗人出山时太阳已在西半天,入山时竟下起雨来了,而且暮色初降,寒气已生。
在这一出一入之间,我们肯定陈与义的诗特性正是淡而有味。
参考资料:http://tw.letter.yahoo.com/one/latest.php?letter_id=27840&d=2004-08-13&old=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