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赏析文章技巧

赏析文章技巧

发布时间: 2021-03-07 07:24:55

『壹』 散文鉴赏的步骤及分析技巧

一、散文的特点
散文,是一中最适于抒写坐着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饿基本特征。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神不散是就立意而言的,即广泛地取材且只围绕一个主题。
二、散文的分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它侧重于以叙述人物和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如2007课标海南、宁夏卷《叶圣陶在四川》谈的是叶圣陶的事,重庆卷《告别三峡》谈的是迁移民、建大坝的事,全文都蕴藏着深厚的感情。
2、写景散文:此类散文通过描写外在的自然景物来表现作者对此地此景的喜爱之情或以时间为线索,或移步换景以空间为线索。阅读时抓住景物特点即可,如2007全国卷《海南杂忆》既有时间线索,又有空间线索,谈到了海南岛古今的巨大变化;又如上海卷阅读文(二),谈的是杭州的美景。
3、咏物散文:此类散文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作者的思想寓于形象的外物之中,是以外在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如辽宁卷《炉火》,文中的炉火象征了一种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
三、鉴赏基本步骤
1、读文意(略读)
读第一遍时,力求快速而有效的找准文意、文题、作者、文末的注释与写作时间、开头结尾等等,由这些综合信息就可大致得知文章谈的是什么。
2、读结构(略读)
第二遍时,就要有目的的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句,它们的位置一般在各段的段首或段末(当然有的也要自己概括),还要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线索句。一般来说,反复出现在文中的句子就是。
3、读字句(精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即只要读得熟,不待解读,自然明晓其义。当然,读时自己一定要走进作品当中。创作是作者将情感述诸笔端,鉴赏就正好相反,读者阅读散文则须披文以入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驰骋想象,展开联想,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读第三遍时就要根据题目要求,有的放矢,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读,读出字句里蕴藏的内容及情感。
四、出题思路
1、字句的赏析
一般来说,所问的语句不外乎这三种:
①对文章结构起作用的句子。
②能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③运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的句子。
第一种:入江苏卷《麦天》第16题:“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累人的日子。”这些叙述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首先分析这话的字面义: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再看下文,写了女人心疼男人,上文有一句“吃苦的日子到了”,由此得知是与上文相呼应,为下文做铺垫。
还有入福建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第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在本文中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由此可知: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第二种:如四川卷《焰火的变奏》17题: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做简要分析。此句在文末,应有收束全文、揭示中心的作用,由此可知:这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
第三种:上一种中用到了反问句,反问句加强感情。还如江苏卷《麦天》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花,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解答如下: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这道题就要考虑包括修辞在内的各种表现手法。
在回答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时,一般要遵循这样的步骤:首先明确用了什么方法,然后说用这种手法表达起到了什么效果,最后再联系具体语句谈表达了什么内容,公式为:方法+效果+内容。如《焰火的变奏》一题里(即上题)答案:这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还有如梁遇春的《泪与笑》(我校调考)有一题是这样的: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答题时首先就要明确用了比喻,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这里就必须搞清楚“降幡”的本义及其在文中的比喻义,再联系全文就得出了答案:“本文使用了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内心的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从上面几道题目的解答中,我们又不难发现,理解语句时,有时也要找出句中的关键词的意义。这些关键词先将其本文即词典义把握清楚,再联系整个句子及全文思想感情,如山东卷《灯火的温情》21题——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回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义?解答这道题时,应先把握“冷”和“荒野”的词典义,然后理解它们的语境义,最后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冷”是指外部环境(人生)的艰难困苦,“荒野”指的是心境的黑暗,由此不难理解作者的观点:外部环境(人生)的艰难困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

『贰』 怎样做文章赏析

一、 怎样写作赏析短文
怎样写作赏析短文,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符合基本要求;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写作质量。
符合基本要求就是要“入格”,所写的文章首先保证是一篇赏析文。具体地说,它应符合以下三项要求。
第一层次:符合基本要求
1、符合文体。赏析文是议论文,是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说。既是议论文,就应符合议论文的基本要求;要有论点,那就是对作品某个方面的结论性的认识;要有论据,那就是引述作品的材料、语句;要有论证,那就是把这些材料经过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以完成对原作的鉴赏、评价。有学生在这方面犯错误,没有写成议论文,那就是单纯地概括原作的内容,简单重述作品中的故事,形同介绍电影、电视剧的“本事”。
2、符合内容。赏析文必须是对文章进行分析、鉴赏、评价,不能写成自己阅读的感想、感受、感悟。前者是对作品“客体”的评论,后者是阅读“主体”的感受。前者是写这篇作品好,好在哪里,后者是写自己阅读后的心得收益。写这类文章一定要以评价为主,而不能以心得为主。它穿插几句感受、心得当然可以,但也应是为了论证评价的观点,如果把主要篇幅落到写心得体会上面,那就不符合对内容的要求了。
3、结构完整。结构完整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一是文章形式完整。作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即使再短小,也应有标题、有正文。(标题拟得好,会大大提高评卷者的欣赏兴趣,增加印象分)同学们容易忽略的是,不写标题。2005年湖南高考题要求考生写赏析文,没有要考生写标题,那是怕考生初做此题不懂得要写标题,先给大家把题目也拟定了,这只是对考生现状的一种“妥协”,本来文章的标题是应由考生自拟的,自拟题既可看出考生的写作能力,也可让学生自由展开论述,真正各抒己见。
赏析文的标题分正题与副题两部分。正题揭示评析的内容或观点,副题揭示所评的文章及评析的角度。如2005年高考卷中所标出的题目:①“巨人”的述说——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②“老师”的画像——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这两道文章其正题都是指赏析的内容,副题指所评的作品和赏析的某一角度。
强调一句,如果是要求写一篇短文而不是写一段评语,那就必须要有文题(含正、副题),如果试卷没有标出文题来,考生就必须自拟完整,然后再写作正文。
二是文章内容的完整。作为一篇议论文必须是有论点、论据、论证。作为一篇文学鉴赏(特殊的文体),必须是有述有评,而中心又是“评”。“述”是述原作,或者是概述原作内容,或是引入作品原句。“述”是“评”的基础,也是“评”的依据,“评”是“述”的生发,也是赏析文的核心。如果只是提炼了文章的主旨,或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理清了文章的
思路,或展示了文章的语言,而没有对它的评价,不说出它的意义、好处,那就好像展出了一件宝物,但并没说出其价值来,这就不符合“鉴赏”的要求。所以说有“述”还要有“评”,而且这个“评”要落在原作的实处,落在所述的基础上,不要尽大话、套话。“评”是核心,并不是就字数多少来说的,有时述可以文字多一些,评析精要,说得中肯,如画龙点腈,虽然文字少一点,同样是可以的。
第二层次:提高文章质量
一篇好的赏析文,除了符合一般作文的常规要求,如思想健康、条理清晰、语言通顺等等之外,根据这种文体的特点,起码还应符合以下标准。
1、中心明确。中心明确是就赏析的内容来说的,你是赏析的人物形象,就要围绕形象这个中心来评述,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再深一步也可说到这个形象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游离于赏析形象之外的话就不要说,例如结构如果铺排,作者语言有何风格,所说这些如果完全不关涉到形象的塑造时就不要说了。
2、观点正确。这是就评析者的认识来说的,要符合原作品本身的思想观点,也就是你对作品的评价要适合作品的实际。例如评析《背景》的语言,它本来是质朴中含有凝重,而你却说它典雅、华丽,这就是观点不合实际。又如评析《祝福》中“我”的形象,他本来是一个具有反封建进步思想,对统治者憎恶,对下层受压迫民众充满同情的知识分子,但明显有无可奈何而妥协,因软弱而逃避的一面;如果你把他说成反封建的旗手,坚强不屈的斗士,那也就不符合作品实际。不符合作品实际的认识,就是不正确的观点,不是客观应允的;凭这种观点写成的赏析文章,即使再思路清晰、文从字顺,也肯定算不上好文章。
3、论证吻合论点。赏析文的中心论点总是对某篇文学作品的一个结论性的认识评价,而这个中心论点又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根植于作品本身,从作品中提炼出来的。因此要论证这个结论就要从文中去找凭据,找到那些能证明论点的事件、情节描写以及语句,这才是论证论点的关键性的材料。如果找不准这些材料。论据与论点脱接,论点没有支撑,也就必然成不了好文章。(详见后面《带着村庄上路》赏析例文的解说)
4、摘引灵活。写赏析文总会摘引原文以作例证。或概括叙述内容,或摘引原词原句。摘引,很见写作的功力,会摘引的,不仅准确中肯,而且很灵活,不会摘引的则长段抄录,这便是写短文的大忌,总共才三四百字,抄得几个长句就满足了字数,全文只剩下一个观点,此外没有自己的话展开评说。所谓灵活,一是指语言概括力强,二是把原文中的重点词语短句摘下来,嵌进自己的话语中,读起来流畅、生动,如后面的评《带着村庄上路》思路的例文中说:接着又娶了一个具有“村庄风韵”的女子,开着“村庄风昧”的餐馆,就只引用“风韵”、“风味”两个词语嵌进自己的概述语句之中,“在城市‘播撒’着村庄”,也只引了“播撒”一词,这样既不失其原昧,又显摇曳灵动,多了一些语言的情味。 .
力,也可让学生自由展开论述,真正各抒己见。
5、发掘原作的特点。
考卷要求写赏析文章只是提出一个角度,即限制从哪个方面去评析作品,至于你如何去赏析评价,那就要你自己去发掘作品的亮点、特点。这就需要有阅读的慧眼。只能看到大家都看得到的东西,写出来的赏析只能是一般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抓到特点,就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例如评析《带着村庄上路)的语言,一般地说它的语言风格清新、隽永、晓畅,如果要抓到特色,那就是例文所列的两点,一是把词语“炒”活,给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赋予许多临时性的意义,显得简洁、丰富而灵动。如“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这句中的“村庄”就是指“村庄带来的土气”,如果要求像说明文一样,把原句改为“在我尽力掩藏村庄带来的土气”,这样说虽然更明白了,但就失去了语言的艺术和特有的情味。本文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用形象来代替抽象的叙述。如“让村庄打个盹儿”等。抓住了这两个特点(不同于一般之处),见解有新意,表述才会有新意。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下面附录散文《带着村庄上路》和两篇赏析短文。文后再加评点,以作例证。
带着村庄上路
卢年初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 、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原来拥有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在寄宿的同学中,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已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子菜、酸辣椒。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红糖,很香。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但我却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我常见到来看我的老乡,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为此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崖了吗?
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在城里我遇到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叉等于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后来,我的继父、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
菜馆,曾经叫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部端上了大桌子。家乡菜全部来自家乡的风水,别有一番滋味。借助土菜馆,我发一点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聚会,侃起村庄,就好像是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当我们贫穷,老把村庄当作羞涩:当我们富有,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在把村庄当作铺垫’,当作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侠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地拷问中,村庄才真实地凸现出来。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回去干点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赤身裸体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的呼吸。其实正是我们想再次缩短和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在一点点远去。村庄的风物,村人的思维,常让我们寡言少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近了陌生。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因为过去我们带走的太多。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这只有我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而我那时疏忽了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我这后半生还有最大的一个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个盹儿,我要带着我去上路。

【例文1】
心潮逐浪高
——《带着村庄上路》思路试析
卢年初的《带着村庄上路》,写的是“游子”始终怀念村庄,无法舍_夺村庄的恋乡情结。它的行文思路十分明晰,逐级扬升,逐浪推高,引领着读者进入它的情感世界。
为了欣赏外面世界的精彩,追求人生的出息,“我”下决心悄悄地离开村庄,想不带走村庄的任何东西,这既是“我”行踪的起点,也是“我”情绪的起点。然而一切都出乎所料。首先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离不开村庄,吃的是母亲亲手做的咸鱼、炒米,嚼的是村庄,咽的是村庄。尤其难干洗汰的是一身村庄的上气,村庄文化的熏陶,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头,走到哪里也还是村庄的儿子。这是文章的第一浪。
接着又娶了一个具有“村庄风韵”的女子,开着“村庄风味”的餐馆,不仅没有忘却,而且在城市里“播撤”着村庄。这是第二浪。
当“我”意识到村庄不仅养育了“我”的童年,而且又哺育着“我”的今天的时候,村庄就成了“我”的骄傲,说话高昂爽朗,言必村庄。感情的潮水又高过一浪。于是,“我”有了对村庄的负疚,决定反哺村庄。我怀着新的愿望再次上路了。“后半生”的愿望,回应着“那时”想离开村庄的懵懂,至此,文章收柬在一个更加真挚而深沉的情愫里。

『叁』 赏析这篇文章,从写作技巧,急用

赏析:这是一篇文笔优美、行文流畅的抒情性散文,读来意味深长,唇齿生内香。文章一直使用第容二人称,显得尤为亲切,也让自己对李清照的崇敬之情表达得尤为热烈。文章最大的特色是多用典故,而且按照时间顺序,一一道来,可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诗歌与叙述相结合,充满美感,也充满感染力,让读者也领略到李清照其人的魅力。文章以“我想握着你的人”为中心,一一道来,最后直抒胸臆,一气呵成,让人拍案叫绝。

『肆』 如何鉴赏散文

一、 把握立意

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它通过对某个人物某件事情的叙述,对某种风物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迪,使之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或感情上激起激烈的震荡。

有的思想比较集中,情感比较明显,有的则比较隐讳,这就要抓住中心、抓住立意。所以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必须清理作品的材料。诸如生活画面、场景、人物、事件、风物等,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作者感受不断深化的脉络,进而揣摩作品的立意和主旨。

二、 善抓文眼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鉴赏散文,善抓“文眼”较为重要。抓住了本文的文眼,欣赏佳作就像按图索骥,顺藤摸瓜一样。

三、 明白情物

散文中的“情”,常常是作品中组织人、事、物、景的重要线索,它使作品的结构显得紧凑严密、波澜跌宕。散文抒情的方式也很灵活,或是托物寓情,或是借景抒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将感情深藏在字里行间。

可以说,一篇优秀散文意境包括情和景(事、物)两种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只是手段,写景是为了抒情明理。若离开了情,景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我们在鉴赏散文时要探索散文意境美,可以从即景、披事、体物入手。

从而悟情、入情、察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

四、 分析结构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我们鉴赏散文,就要在分析和梳理其组织材料的结构特点,明确其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文中的“神”。所以分析散文结构对理解把握散文的形和神都不无裨益。

五、 体味情言

散文的语言风格很多。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针对不同作家的不同语言风格特点,如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就要仔细玩味,仔细体味散文的语言之美。

另外还要注意修辞的作用,散文语言比较注重形象、生动。一般多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六、 了解情技

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点要求的“能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因此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

(4)赏析文章技巧扩展阅读:

鉴赏散文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技巧”,是散文阅读应该关注和检测的重点之一。能力层级E。

散文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神不散”,形散是指结构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神聚是指感情凝练,主题集中。感知散文神聚的主要方法是找到“文眼”,理清线索,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文眼是命题者肯定要关注的内容。

构思是作家创作时为了表现某一主题所进行的思维过程。散文的构思侧重于意境的创造和情趣的贯通,但对文章的立意、取材和结构等因素也是可以追求的。因此,鉴赏散文的构思,就要鉴赏散文的立意、取材和结构。

散文的表达技巧是多方面的,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可重点鉴赏散文用到的表现方法、思维方式、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一些艺术处理等。

①象征。象征是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巴金《灯》的主题就是借助象征的表现手法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②对比。对比也是散文常用的表现方法,运用对比可以使形象更加突出、情感更加真切、道理更加明晰。如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通过“高大”与“小巧”、“有限”与“无限”、“清晰”与“朦胧”的多角度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描写对象的美妙多姿。

③联想和想像。联想和想像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内容丰富的优秀散文,大都离不开奇特的想像和广博的联想。

④比喻和拟人。比喻和拟人是散文写作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白花以人的神态;“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则是连用三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白花的神态。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才使得静态的荷花有了动感和灵气。

⑤散文写作常根据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艺术处理,如描写中的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等。以上这些是散文阅读鉴赏考查的主要内容,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仔细揣摩、体会和品味。

1、根据散文的文体特点,抓住鉴赏的切入点

“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独有的特点,作者就是在“形散神不散”的挥洒中完成对生活的艺术反映。在散文阅读鉴赏当中,要在整体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明确散文所叙之事、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所含之理,并弄清楚景与情、事与理之间的关系;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找出支撑散文“形散神不散”特点的文眼和线索,顺藤摸瓜,透彻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和文意。

2、了解散文的表达技巧,挖掘散文的美感因素

散文的表现技巧是多方面的,如叙述的详略与虚实、描写的粗放与细腻、抒情的直率与含蓄,以及渲染、衬托、象征、对比等艺术手法的运用等。

这些表达方面的技巧,都是散文写作中的美感因素。鉴赏的核心就是审美,所以,在散文的阅读评析和鉴赏过程中,一定要挖掘散文的美感因素,品味散文的艺术美,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3.拓展散文的阅读空间,提高散文鉴赏的素养

散文取材广泛,形式多样,手法灵活,语言优美。在平时的课外阅读当中,要朗读一些精美的散文,以提高自己的语感;多读一些精要的鉴赏文章。

以提高自己的悟性;同时把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和文体知识,了解一些必要的背景材料,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境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师范大学-20世纪中国散文名家名篇赏析

参考资料来源: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散文名家鉴赏》黄科安 文学院

『伍』 语文的文章的赏析方法

修辞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专而生动有力。 常用属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 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但要三个以上。 排比可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麻烦采纳,谢谢!

『陆』 如何赏析文章

鉴赏方法
如何鉴赏文章在现代文阅读中,评价和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属创造思维。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就是要求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要能正确评价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关键是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素质。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要以全面、深入的阅读分析为基础;②要全面、辩证地评价文章;③评价要有理有据;④评价要具体、充分,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 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法来表现文章内容的。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对照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不同的文体应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记叙文(包括散文)应从以下方面去分析。 ①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细腻生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②从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③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 ④从结构安排角度: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⑤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