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梁甫吟李白赏析

梁甫吟李白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3-06 08:13:10

A. 结合梁甫吟中对李白的理解

《梁甫吟》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是李白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后的作品。此诗借用乐府古题,袭用诸葛亮《梁父吟》立意,巧夺妙换,翻出新意,通过姜子牙、郦食其等人的故事和一些神话传说,表达遭受挫折的愤懑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全诗意境奇妙,气势磅礴,纵横跌宕,变幻惝恍,淋漓悲壮,堪称乐府诗的名篇。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作有《梁父吟》,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宋玉《九辩》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以下诗句,全是由此生发。
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史故事。一是说西周吕望(即姜太公)长期埋没民间,五十岁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当屠夫,八十岁时还垂钓于渭水之滨,钓了十年(每天一钓,十年共三千六百钓),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一是说秦末的郦食其,刘邦原把他当作一个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这位自称“高阳酒徒”的儒生,不仅凭雄辩使刘邦改变了态度,以后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二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中的风云人物。诗人引用这两个历史故事,实际上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诗人对前途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这里声调高亢昂扬,语言节奏也较爽利明快,中间虽曾换过一次韵,但都押平声韵,语气还是舒展平坦的。
自“我欲攀龙见明主”句起,诗人一下子从乐观陷入了痛苦。加上改用了仄声韵,语气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犹如一阵凄风急雨劈面打来。这一段写法上很像屈原的《离骚》,诗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离、奇幻多变的神话境界中,通过描写奇特的遭遇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他为了求见“明主”,依附着夭矫的飞龙来到天上。可是,凶恶的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聋的鼓声来恐吓他,他想求见的那位“明主”,也只顾同一班女宠作投壶的游戏。他们高兴得大笑时天上闪现出耀眼的电光,一时恼怒又使天地昏暗,风雨交加。尽管如此,诗人还是不顾一切以额叩关,冒死求见。不料竟触怒了守卫天门的阍者。在这段描写中,诗人的感情表现得那么强烈,就像浩荡江水从宽广的河床突然进入峡谷险滩一样,旋涡四起,奔腾湍急,不可抑止。诗人在天国的遭遇,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设的神话境界,尽情倾诉了胸中的忿懑与不平。
自“白日不照吾精诚”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这段中,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上皇不能体察我对国家的一片精诚,反说我是“杞人忧天”。权奸们像恶兽猰貐那样磨牙厉齿残害人民,而诗人的理想则是以仁政治天下。他自信有足够的才能和勇气去整顿乾坤,就象古代能用左手接飞猱、右手搏雕虎的勇士那样,虽置身于危险的焦原仍不以为苦。诗意象是宕起,可是马上又重重地跌了下来。在现实的生活中,只有庸碌之辈可以趾高气扬,真有才能的人反而只能收起自己的聪明才智,世人就把我看得轻如鸿毛。古代齐国三个力能排山的勇士被相国晏子设计害死,可见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明明有剧孟这样的能人而摒弃不用,国家的前途真是不堪设想了。这一段行文的显著特点是句子的排列突破了常规。如果要求意思连贯,那么“手接飞猱”两句之后,应接写“力排南山”两句,“智者可卷”两句之后,应接写“吴楚弄兵”两句。可是诗人却故意把它们作上下错落的排列,避免了平铺直叙。诗人那股汹涌而来的感情激流,至此一波三折,成迂回盘旋之势,更显得恣肆奇横,笔力雄健。这段的语气节奏也随着感情发展而跌宕起伏,忽而急促,忽而舒展,忽而押平声韵,忽而换仄声韵,短短十二句竟三易其韵,极尽变化之能事。
最后一段开头,“梁甫吟,声正悲”,直接呼应篇首两句,语气沉痛而悲怆。突然,诗人又笔锋一折,“张公两龙剑”以下四句仍是信心百倍地回答了“何时见阳春”这一设问。诗人确信,正如干将、莫邪二剑不会久没尘土,我同“明主”一时为小人阻隔,终当有会合之时。既然做过屠夫和钓徒的吕望最后仍能际会风云,建立功勋,那自己也就应该安时俟命,等待风云感会的一天到来。饱经挫折的诗人虽然沉浸在迷惘和痛苦之中,却仍在用各种办法自我慰藉,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写长篇歌行最忌呆滞平板,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正在于布局奇特,变化莫测。它通篇用典,但表现手法却不时变换。吕望和郦食其两个故事是正面描写,起“以古为鉴”的作用,接着借助于种种神话故事,寄寓自己的痛苦遭遇,第三段则把几个不相连属的典故交织在一起,正如清人沈德潜说的“后半拉杂使事,而不见其迹”,因而诗的意境显得奇幻多姿,错落有致:它时而和风丽日,春意盎然,时而浊浪翻滚,险象纷呈;时而语浅意深,明白如话,时而杳冥惝恍,深不可测。加上语言节奏的不断变化起伏,诗人强烈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B. 《梁甫吟》 李白《梁甫吟》与诸葛亮《梁甫吟》的区别

《梁复甫吟》原是诸葛亮出山前制隐居隆中之作,李白选用此题表明自己亦未出山。作品开头就说:“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可知尚未见过明主。诗中用雷公、玉女、阍者等神话中形象以喻张垍等小人,写出了自己初入长安被小人阻于君门之外的激愤心情。后期的《北风行》则一开头用极度夸张的形象渲染严酷气氛:“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最后又用“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这样极度夸张的比喻,将思妇失去丈夫后的深切痛苦刻画得入木三分。由此可见,李白把旧题乐府发展到顶峰,对旧题乐府作了辉煌、伟大的完成和结束。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用乐府旧题写出超越李白的作品。

C. 找诗!诸葛亮《梁甫吟》及鉴赏

诸葛亮
《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宴子。

青州图经》云:临淄县南一里,有三士冢,三坟周围一里高二丈六尺。
《晏子春秋》曰: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晏子劝景公馈之二桃,曰:"记功而食之。"公孙捷曰:"吾持盾而再搏乳虎,若捷之,功可以食桃。"田开疆曰:"吾仗兵御三军者,再可以食桃。"古冶子曰:"吾尝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吾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头,鹤跃而出,可以食桃矣。"二子皆反其桃,契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吾独生,不仁。"亦契领而死。

说的是作者(不祥)走在齐国门外想起宴子向齐景公进谗言杀害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勇敢的人物的情景,宴子向齐景公建议赏赐三人桃子,却只给两个,并说是赏给最有勇气的人,结果三人因为都不肯让步,又觉得这样是不勇的,所以都退回桃子自杀,诸葛亮好为此作,有人认为是诸葛亮赞扬宴子智谋,也有人认为是他在反对宴子进谗言杀勇士的行为,在下认为后者可能性较大,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梁父吟》:乐府篇名。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但现存《梁父吟》歌词,系咏晏婴二桃杀三士事,与亮隐居时心情似不相涉,故学者疑之,一说亮所吟为《梁父吟》古曲。又一说吟者是杜甫自己。按:李白也曾作《梁甫吟》,此处之“聊为”,疑杜甫也欲作此曲以寄慨。

D. 从梁甫吟看李白的**(性格之类的)

1、梁甫吟

《梁甫吟》,古乐府楚调曲名,据仅存的一篇古辞看,蔡邕《琴颂》说它是“葬歌”,声调悲凉,良是。李白借用这个乐府古题,巧妙夺换,翻出新意,大量运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构成奇妙的诗境,气势磅礴,感情炽热,抒发了自己遭谗受谤以后的悲愤心情,也反映了期待清明政治,渴望施展抱负的热情。写作时间当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以后。本诗曲尽拟古之妙,确是李白乐府诗的名篇之一。

“长啸梁甫吟”,起句突兀,情感激越,很容易使人想起那位躬耕垄亩时爱唱《梁甫吟》的三国时代风云人物诸葛先生。然而,李白并不由此下笔,也没有从《梁甫吟》古辞的题材生发开去,却掉转笔锋,用一种极不平静的心情,唱出“何时见阳春”的诗句,逗引出全诗的无限感喟来。“何时见阳春”句,包含两重涵义:一,当代无“阳春”,所以诗人要发出诘问,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抨击;二,诗人心目中的“阳春”是什么?“见阳春”,语出宋玉《九辩》:“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可见,这是借着自然界中阳光温馨的春天,喻指理想的政治局面。尽管全诗的艺术构思“惝恍莫测”,但基本上是环绕着上述两重诗意着笔的。因此,开端二句,在结构上起着总摄全诗的艺术作用,是理解全诗主旨的钥匙。

承着发端,诗人连用两个以“君不见”为引子的,由八句诗组成的诗段,提出两个历史故事,描写两个历史人物。先写西周时代的吕望。他长期埋没于草莱之中,九十岁时才遇到文王,得以重用,施展才能,成为历史上显赫一时的辅弼名臣。后写汉初郦食其。他年轻时落魄穷困,后来靠着自己的才智和雄辩,不仅改变了刘邦对他轻视的态度,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余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时咤叱风云的人物。在这两位历史人物身上,寄寓着诗人的政治思想:明主终当出现,英才不会埋没,定能有所作为。这便是诗人期待、渴望中的“阳春”。虽说目前诗人遭受排斥,境遇坎坷,但他对前途充满信心,所以当他写这些诗句时,语言明快流畅,交换使用平声“真”、“东”二韵,语调昂扬舒徐。

当诗人从理想王国回到现实生活的时候,他的情感发生了急遽的变化,从乐观自信一下子跌入到愤恨沉痛之中。自“我欲攀龙见明主”以下十九句为一个段落,从艺术表现手法的迥然不同着眼,这一段诗意可以分为二个层次。自“我欲”句到“以额叩关”句为第一层次。诗人汲取屈原《离骚》的精髓,飞骋超乎现实的艺术想象,描写自己在天国的不幸遭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里,光怪陆离的天国境界,狰狞凶恶的神话人物,无一不是现实人生的投影,是诗人憎恶黑暗社会的精神反映。自“白日”句到“亚夫”句为第二层次。诗人从各个不同的生活侧面,通过各种典故,运用比兴手法,展示了一幅幅现实社会的生活图画:贤能的人受猜疑,受压抑,不能用其所长;庸碌的人,奸佞之辈反而趾高气扬。“力排南山”二句,将《梁甫吟》古辞的基本内容,点缀入本诗,与旧题扣合,布局奇妙。以上两个层次的诗意,写法虽异,旨归相同,愤激的情感贯串其中,揭露并抨击了现实社会,控诉了自身的不幸遭际,尽情倾吐内心的愤懑。沈德潜说:“后半拉杂使事,而不见其迹,以气胜也。”(《唐诗别裁》语)评论甚为惬当。在这个诗段里,诗人交替押仄声韵,平声庚韵、仄声韵、平声豪韵,迅速变换诗韵,适应着感情的激越跌宕,造成声情兼胜的长处。

结尾处,诗人用“《梁甫吟》,声正悲”句,收煞住全诗中奔涌而来的感情急流。“悲”,是诗歌情感的基调,更是诗人胸臆的真实流露。这时,诗人运用出人意料的艺术构思,突然振起一笔,写出“张公”四句,以自慰自勉的口吻,一反“悲”的基调,充分表现出自己虽然身处逆境,始终没有放弃对“阳春”——政治理想的追求,勉励自己安心地等待“终与安社稷”(《赠韦秘书子春》)这一天的到来。

《梁甫吟》古辞原是一首五言诗,十二句,并不长。这个乐府旧题,到了李白手里,巧铸灵运,竟写成为一首长达四十二句的七言歌。为了避免平板呆滞,诗人灵活地掌握了四个方面的变换:一,诗思的不断变换。时而恣肆雄奇,时而跌宕起伏,时而迂回盘旋,呈现出摇曳多姿的特色。二,表现手法的不断变换。或用反跌法,或用反振法,或用写实手法,或用比兴手法。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交错变换。有时正面描写,有时兴寄附会,有时组合若干典故。四,诗韵的频仍变换。首段二次换韵,均押平声韵;中段四易其韵,交替押平仄声韵;尾段又入平声韵。四个方面的变化,形成全诗“出鬼入神,惝恍莫测”的艺术风貌,更有利于诗人艺术想象的灵动飞驰,思想情感的尽情倾吐,造成雄深、奇幻的意境,感发读者无限的遐思奇想,得到激动人心的美的享受。

E. 李白的梁父吟全文加译文

【梁甫吟 作者:李白】
[编辑本段]

长啸《梁甫吟》2,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3。

宁羞白发照渌水,逢时壮气思经纶4。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5。大贤虎变愚不测,

当年颇似寻常人6。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

两女辍洗来趋风7。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拓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8!

我欲攀龙见明主9,雷公砰訇震天鼓10,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倏烁晦冥起风雨11。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12。白日不照吾精诚,

杞国无事忧天倾13。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14。手接飞猱搏雕虎,

侧足焦原未言苦15。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16。力排南山三壮士,

齐相杀之费二桃17。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18。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

神物合有时19。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倪(山旁)屼当安之20。

【全部注释】

1.《梁甫吟》:亦作《梁父吟》,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有诸葛亮《梁父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云:"亮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乐,时人未之许"。然李勉《琴说》曰:"《梁甫吟》,曾子撰"。蔡邕《琴颂》:"梁甫悲吟,周公越裳"。梁甫:又名梁父,山名,在泰山下。"

2.长啸:吟唱。

3.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战国策·秦策三》:"臣(范雎)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又《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韩诗外传》卷七:"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又《韩诗外传》:"太公望……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

4.经纶:《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经纶:喻治理国家。

5.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风期:风度和谋略。

6.大贤:指吕尚。虎变:《易经·革卦》九五:"大人虎变。"喻大人物行为变化莫测,骤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

7.高阳酒徒:西汉人骊食其。《史记·骊生陆贾列传》:"骊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骊生。骊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骊生。骊生入,则长揖不拜。"骊生尝自称高阳酒徒。隆准:高鼻子。隆准公:指刘邦。《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趋风:疾行如风前来迎接。《史记·骊生陆贾列传》载:楚、汉在荥阳、成皋一带相持,骊生建议刘邦联齐孤立项羽。他受命到齐国游说,齐王田广表示愿以所辖七十余城归汉。

8.旋蓬:在空中飘旋的蓬草。狂客:指骊食其。

9.攀龙:《后汉书·光武帝纪》:耿纯对刘秀说:"天下士大夫所以跟随大王南征北战,本来是希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就功名"。后人因以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业。

10.雷公:传说中的雷神。砰訇:形容声音宏大。

11.帝旁投壶多玉女:《神异经·东荒经》载:东王公常与一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次投一千二百支,不中则天为之笑。天笑时,流火闪耀,即为闪电。三时:早、午、晚。倏烁:电光闪耀。晦冥:昏暗。这两句暗指皇帝整天寻欢作乐,权奸和宦官弄权,朝廷政令无常。

12.阊阖:神话中的天门。阍者:看守天门的人。《离骚》?quot;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这两句指唐玄宗昏庸无道,宠信奸佞,使有才能的人报国无门。

13.杞国无事忧天倾:《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二句意谓皇帝不理解我,还以为我是杞人忧天。此自嘲之意。

14.猰貐:古代神话中一种吃人的野兽。这里比喻阴险凶恶的人物。竞人肉:争吃入肉。驺虞:古代神话中一种仁兽,白质黑纹,不伤人畜,不践踏生草。这里李白以驺虞自比,表示不与奸人同流合污。

15.接:搏斗。飞揉、雕虎:比喻凶险之人。焦原:传说春秋时莒国有一块约五十步方圆的大石,名叫焦原,下有百丈深渊,只有无畏的人才敢站上去。

16.智者二句:智者可忍一时之屈,而愚者只知一味骄横。世俗人看不起我。

17.力排二句:《晏子春秋》内篇卷二《谏》下载: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皆力能搏虎,却不知礼义。相国晏婴便向齐景公建议除掉他们。他建议景公用两只桃子赏给有功之人。于是三勇士争功,然后又各自羞愧自杀。诸葛亮《梁父吟》?quot;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坟?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李白用此典意在讽刺当时权相李林甫陷害韦坚、李邕、裴敦复等大臣。

18.吴楚句: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诸侯王起兵反汉。景帝派大将周亚夫领兵讨伐。周到河南见到剧孟(著名侠士),高兴地说:吴楚叛汉,却不用剧孟,注定要失败。咍尔:讥笑。

19.张公:指西晋张华。据《晋书·张华传》载:西晋时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令雷焕掘地得双剑,即古代名剑干将和莫邪。雷把干将送给张华,自己留下莫邪。后来张华被杀,干将失落。雷焕死后,他的儿子雷华有一天佩带着莫邪经过延平律(今福建南平市东),突然,剑从腰间跳进水中,与早已在水中的干将会合,化作两条蛟龙。这两句用典,意谓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明君赏识。

20.风云感会:即风云际会。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常以风云际会形容君臣相得,成就大业。大人:有才干的人。*倪屼:不安。此指暂遇坎坷。

这首诗可能是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时的作品。作者通过吕尚、骊食其等的故事和一些神话传说,表达遭受挫折的愤懑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全诗纵横跌宕,变幻惝恍,淋漓悲壮。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一:"首言钓叟遇文王,又言酒徒遇高祖,卒自叹己之不遇"。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此是大诗,意脉明白而段落迷离莫辨"。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太白此诗则抱才而专俟际会之时"。吴生《古今诗范》卷九:"雄奇俊伟,韩公所谓光焰万丈者也。通体设喻,所以错落而雄深。"也有批评家认为"篇法不甚稳密","辞意错乱而无序"。
赏析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古辞今已不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有诸葛亮所作一首,写春秋时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宋玉《九辩》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以下诗句,全是由此生发。
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史故事。一是说西周吕望(即姜太公)长期埋没民间,五十岁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当屠夫,八十岁时还垂钓于渭水之滨,钓了十年(每天一钓,十年共三千六百钓),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一是说秦末的郦食其,刘邦原把他当作一个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这位自称“高阳酒徒”的儒生,不仅凭雄辩使刘邦改变了态度,以后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二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中的风云人物。诗人引用这两个历史故事,实际上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诗人对前途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这里声调高亢昂扬,语言节奏也较爽利明快,中间虽曾换过一次韵,但都押平声韵,语气还是舒展平坦的。
自“我欲攀龙见明主”句起,诗人一下子从乐观陷入了痛苦。加上改用了仄声韵,语气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犹如一阵凄风急雨劈面打来。这一段写法上很象屈原的《离骚》,诗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离、奇幻多变的神话境界中,通过描写奇特的遭遇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你看,他为了求见“明主”,依附着夭矫的飞龙来到天上。可是,凶恶的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聋的鼓声来恐吓他,他想求见的那位“明主”,也只顾同一班女宠作投壶的游戏。他们高兴得大笑时天上闪现出耀眼的电光,一时恼怒又使天地昏暗,风雨交加。尽管如此,诗人还是不顾一切以额叩关,冒死求见。不料竟触怒了守卫天门的阍者。在这段描写中,诗人的感情表现得那么强烈,就象浩荡江水从宽广的河床突然进入峡谷险滩一样,旋涡四起,奔腾湍急,不可抑止。诗人在天国的遭遇,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设的神话境界,尽情倾诉了胸中的忿懑与不平。
自“白日不照吾精诚”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这段中,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上皇不能体察我对国家的一片精诚,反说我是“杞人忧天”。权奸们象恶兽猰

F. 跪求! 李白的《梁甫吟》 全文翻译。不是要解析和注释,请看清题, 别乱来! 要的是全文翻译,翻译。

长歌《梁甫吟》,何时等得我人生的阳春?
你难道没有听闻,那辞别棘津,来到朝歌宰牛为生的老翁吕望,八十高龄西行而来垂钓于渭水之滨。
他岂肯以照水的满头白发为羞耻,时机一到壮志得伸即可大展经纶。(经纶,即治理国家)
十年三千六百日日日踞石而钓,其人其行不觉竟被文王知赏,终遇知音。
非常贤能之人变化多端愚者难测,发迹之前吕尚的行迹何异于寻常之人?
你难道没有听说,那自称高阳酒徒的郦食其,出身草野,拜见刘邦时只拱手施礼,不肯跪拜。
刘邦其时命两侍女为自己洗脚,轻慢于他,他驰骋雄辩,令刘邦即时辍洗以礼相待。
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他不战而获齐国七十二城,改易楚汉局势不费吹灰之力。
一个穷困落魄的狂生尚且有如此作为,何况我这个足抵群雄的壮士?
我有意攀附神龙一见明主,雷神轰隆隆擂起了天鼓。
天帝身边围绕着投壶游戏的玉女,投壶不中天则大笑。于是,一年三季,天大笑时电光闪动。天色忽明忽暗逗惹起一天风雨。
天门九重不可逾越,我以额头叩门,不想守门者却大怒。
天帝不能体察我的一片精诚,反而将忧国之心等同于杞人忧天倾。
猰貐磨牙厉齿争吃人肉,驺虞却不肯踏折野草之茎。
我扬手射中飞腾敏捷的猿猴,徒手搏斗斑斓猛虎。
即使站立在别人不敢正立的焦原之石上也不以为苦。
可是当今之世智者受压抑愚者骄横一时,我在世俗之人眼中轻如鸿毛。
当年齐国三位壮士力可排山,齐相晏婴除掉他们只用了区区二桃。
西汉吴楚七国叛乱不用剧孟,周亚夫讥之为一场徒劳。

《梁甫吟》,歌声正愁悲。
还记得张华的干将莫邪两剑化为双龙的故事,神异之物会合自有时机。
一旦风云际会,即使从事屠钓如吕望亦能起于草野、建立功勋,有德有志之人纵然身处险境也应当安心以俟。

终于译完了,太费劲了。。。看看解析还是有必要的,动怒是不必的,骂人更是不对的。读书要勤思,我的译文请只作参考。拿来主义势必连别人的错误一起端走,能够发现错误,才算是读书有所得。。。

G. 李白梁甫吟的翻译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古辞今已不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有诸葛亮所作一首,写春秋时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是比高歌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诗一上来就单刀直入,显示诗人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宋玉《九辩》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之句,故“见阳春”有从埋没中得到重用、从压抑中得以施展抱负的意思。以下诗句,全是由此生发。

接着,连用两组“君不见”提出两个历史故事。一是说西周吕望(即姜太公)长期埋没民间,五十岁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在朝歌当屠夫,八十岁时还垂钓于渭水之滨,钓了十年(每天一钓,十年共三千六百钓),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一是说秦末的郦食其,刘邦原把他当作一个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这位自称“高阳酒徒”的儒生,不仅凭雄辩使刘邦改变了态度,以后还说服齐王率七十二城降汉,成为楚汉相争中的风云人物。诗人引用这两个历史故事,实际上寄寓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不相信自己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诗人对前途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这里声调高亢昂扬,语言节奏也较爽利明快,中间虽曾换过一次韵,但都押平声韵,语气还是舒展平坦的。

自“我欲攀龙见明主”句起,诗人一下子从乐观陷入了痛苦。加上改用了仄声韵,语气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犹如一阵凄风急雨劈面打来。这一段写法上很象屈原的《离骚》,诗人使自己置身于惝恍迷离、奇幻多变的神话境界中,通过描写奇特的遭遇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你看,他为了求见“明主”,依附着夭矫的飞龙来到天上。可是,凶恶的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聋的鼓声来恐吓他,他想求见的那位“明主”,也只顾同一班女宠作投壶的游戏。他们高兴得大笑时天上闪现出耀眼的电光,一时恼怒又使天地昏暗,风雨交加。尽管如此,诗人还是不顾一切以额叩关,冒死求见。不料竟触怒了守卫天门的阍者。在这段描写中,诗人的感情表现得那么强烈,就象浩荡江水从宽广的河床突然进入峡谷险滩一样,旋涡四起,奔腾湍急,不可抑止。诗人在天国的遭遇,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他借助于幻设的神话境界,尽情倾诉了胸中的忿懑与不平。

自“白日不照吾精诚”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这段中,诗人通过各种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写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并激烈地抨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上皇不能体察我对国家的一片精诚,反说我是“杞人忧天”。权奸们象恶兽猰

H. 李白梁甫吟运用大量典故,表达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李白 梁甫吟 运用大来量典故,表达诗源人为国担忧而又怀才不遇的复杂心境.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
李白袭用旧题,引用了大量典故,表达了为国担忧,而又怀才不遇的复杂情感,显示了诗人豪放洒脱、乐观达信、不屈于权贵和恶势力的人格魅力.全诗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正在于布局奇特,变化莫测.它通篇用典,但表现手法却不时变换.诗的意境奇幻多姿,错落有致.无论是节奏变化,还是思维跳跃,读来全然不觉有安排的痕迹,一切如由胸臆中喷薄而出,这便是太白的天才之处,也是太白的“无敌”之处.

I. 李白《梁甫吟》的写作背景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古辞今回已不传,宋郭茂倩《乐府答诗集》收有诸葛亮所作一首,写春秋时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显然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的立意。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J. 急用李白梁甫吟全诗译文!!!

梁甫吟

李白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回!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答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

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