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咏蛙赏析
⑴ 毛泽东诗词咏蛙
《咏蛙》
1910年秋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专哪个虫儿敢作声属?
赏析:
首两句:“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是说,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好像老虎蹲着,在绿荫树下休养精神。写青蛙的形象和自身修养。
第二句通过青蛙在“绿荫树下养精神”的描写,道出自己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情况。他争分夺秒地阅读了中外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边读边记边批,从中寻找救国之路和成才之道。
末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春天来到了,如果我不先叫唤,哪个虫儿敢发出叫声来呢!以此写出自己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毛泽东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座右铭
(1)七古咏蛙赏析扩展阅读
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
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
他的诗词往往在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间,展示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吞吐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
⑵ 七古咏蛙的意思
七古咏蛙
毛泽东 一九一零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内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容声?
毛泽东把青蛙本身的形象升华到如此高妙的境界,则闻所未闻。诗人用轻松而充满情趣的笔墨,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却表现了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怀和壮怀激烈的宏大抱负,小中见大,举重若轻。然而,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贴切,丝毫看不出“故作惊人之笔”的做作。把青蛙下蹲姿态写成“如虎踞”,是非常传神的,因为蛙蹲和虎踞这两种姿态确实酷似。而“虎踞”却把青蛙身上的“虎气”凸现出来了,诗人给它赋予了“虎”的气质,这种联想的确是神来之笔。把其它“虫儿”作为陪衬的对象,合乎青蛙的活动规律,这就让青蛙的“万虫之王”形象跃然纸上,又让人陡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叹。
⑶ 七古 咏蛙
《七古·咏蛙》
(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专先开口,哪个虫属儿敢作声。
【注释】:
这首咏蛙诗气魄很大,作者托物言志,以蛙自比:虽是小人物,也有龙虎之姿,也有不凡气慨。
⑷ 《七古·咏蛙》每句的意思
《七古·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开篇突兀而起,一只以静待动、虎虎有生气的青蛙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此句不凡之处在于诗人发现了青蛙身上的“虎气”、豪气。一个“独坐池塘”,把青蛙那种万虫之主的英雄气概刻画得入木三分,接着用“虎踞”来借喻,陡然间将青蛙的形象放大了。此句写的是青蛙的静态,它孤独地盘踞在池塘边,头顶绿荫修身养性,我们在这种静谧中感到的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蕴积着,等待着喷薄而发的时刻。
“养精神”是一种静,但它预示着养足精神以后的动,我们不难想象经过一番静静的修炼后的“虎踞”般的青蛙将会爆发出一种怎样的力量!
再看后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由静到动,将诗人“万里江山我为主”的宏大志向表现得淋漓尽致。别看“我”此刻蹲在池塘边默然无声,但当春天到来时,“我”的叫声将震撼天下。
此句更将诗人天下无敌的英雄豪气推向了高潮,恰如其份地抒发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古来有不少咏蛙诗,如陆游的《闻蛙》,借被厨子残害青蛙发出呼叫来为当时的抗战派鸣不平,明代张维的《蝌蚪》通过蝌蚪演变为青蛙寄托其超凡脱俗的情思,但把青蛙本身的形象升华到如此高妙的境界,则闻所未闻。诗人用轻松而充满情趣的笔墨,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却表现了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怀和壮怀激烈的宏大抱负,小中见大,举重若轻。然而,这一切又是那幺自然贴切,丝毫看不出“故作惊人之笔”的做作。把青蛙蹲的姿态写成“如虎踞”,是非常传神的,因为蛙蹲和虎踞这两种姿态确实酷似。而“虎踞”却把青蛙身上的“虎气”凸现出来了,诗人给它赋予了“虎”的气质,这种联想确是神来之笔。把其它“虫儿”作为陪衬的对象,合乎青蛙的活动规律,但却让青蛙的“万虫之王”的形象既然纸上,让人陡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叹。
⑸ 毛泽东诗词《七古. 咏蛙》及意思
七古 咏蛙
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七古咏回蛙答
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老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养体力)。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说话?
毛泽东把青蛙本身的形象升华到如此高妙的境界,则闻所未闻。诗人用轻松而充满情趣的笔墨,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却表现了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怀和壮怀激烈的宏大抱负,小中见大,举重若轻。然而,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贴切,丝毫看不出“故作惊人之笔”的做作。把青蛙下蹲姿态写成“如虎踞”,是非常传神的,因为蛙蹲和虎踞这两种姿态确实酷似。而“虎踞”却把青蛙身上的“虎气”凸现出来了,诗人给它赋予了“虎”的气质,这种联想的确是神来之笔。把其它“虫儿”作为陪衬的对象,合乎青蛙的活动规律,这就让青蛙的“万虫之王”形象跃然纸上,又让人陡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叹。
可以上网查查!
⑹ 七绝·咏蛙的介绍
七绝·咏蛙,见于1987年7月17日《羊城晚报》徐秋良《毛泽东<咏蛙>诗》,1987年12月16日《四川广播电视报》载《毛泽东咏物诗》和1988年4月10日《中国青年报》张湘藩文。后录入高凯,于玲主编的《毛泽东大观》.至1993年12月25日《周末》载文《独坐池塘如虎踞--少年毛泽东<咏蛙>诗赏析》,认为此诗是毛泽东少年时代(在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写的。另有李世民、薛瑄、严嵩、张璁、郑正鹄等多个版本的民间故事流传。
⑺ 毛泽东的《咏蛙》感悟和理解
短短20几字就表现出少年毛泽东满怀信心,霸气十足,事实也是这样,综观毛主席的一生不管是哪个时期都满怀信心,霸气十足。
1929年底,党和红军内部不少人对革命前途表示出悲观情绪,林彪在一部分人当中散发了一份对红军前途究竟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信。毛主席用中国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表了著述,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几个字展示出战争困难时期毛主席那种自信和霸气。
抗日战争时期,很多中国人在《速胜论》和《亡国论》辩论不休的时候,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无疑是黑暗中的一座明亮的灯塔,事实证明了《论持久战》中的日本侵略者必然失败的结论。解放战争面对号称八百万蒋介石部队毛主席预测只要三至五年,毛主席说三至五年就三至五年,结果只花三年就把蒋介石赶到台湾。这个过程就是毛主席信心和霸气的表现,同时,毛主席很多诗词语录譬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譬如写于1965年的《念奴娇 鸟儿问答》中一句“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写于1936《沁园春· 雪 》中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无一不表现他的霸气,特别是他的书法更是霸气十足。
几十年后,毛主席的霸气在胡主席的身上变为“硬气”。
2007年,吴仪副总理到日本,意在缓和两国陷入“冰点”的僵局,不料小泉在我们国家领导人的眼皮底下演了一场拜鬼的恶作剧。于是,吴仪总理中途来了个“不告而辞”。
前不久,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来访,胡主席再次重申了稳定健康的中美关系对于两国的重要性和国际意义,提醒美国抛弃冷战思维,要登高望远用对话合作的方法“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中的敏感问题”。曹gangchuan部长的话说的硬气十足:如果陈水扁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我们必将采取断然措施,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让人民看见党中央胡主席的硬气,17大会议上,胡主席的硬气更是表露无遗,他说“党和腐败水火不容”、“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按正常说毛主席如此霸气的话有的还是粗话会让人反感,但是恰恰相反,他深受广大人民的爱戴,原因就是他有柔情的一面,毛主席在三年困难时期,他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他对工作人员说:你们想过没有,在这么困难时期,全国老百姓吃什么,照理说我们要吃一点也没什么困难,但这样行吗?全国人民这么困难,我们吃着舒服吗?人民的困难怎么解决,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当然天灾是一条,那么我们自己的工作有什么不足啊?在国家最困难的日子里,他曾7个月没吃过一口他喜欢吃的红烧肉。同样胡主席的硬气让某些人彻夜难眠,但却让人民欢欣鼓舞,胡主席有硬气但有更多柔情,胡主席每每走到一个地都会对困难群众说“你们觉得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你们的难处,就是我们的难处”,“我们就是你的亲人”,甚至给小朋友回信说“我同你的爷爷奶奶一样爱你”。
如今“为人民服务”思想得到继承,“两个务必”的重温,“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提出,使我们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照此下去,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日益强盛。
然而阻力仍旧,这些阻力来自某些干部的别样的“霸气”与“硬气”,他们的“霸气”与“硬气”让人民怨气冲天,人民把他们的“霸气”与“硬气”叫做晦气。
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的秘书,已经被处以极刑的李真他可以让不买自己的帐的干部“滚蛋”,也可以劈头盖脸地吐纠正他行车违章的交通民警一脸唾沫;原安徽省亳州市委书记李兴民,为了提高自己的“霸气”和“硬气”,竟不惜耗费百万民脂民膏,搞起了大阅兵,被老百姓称为了阅兵书记。还有在平常的工作中,某些干部做群众工作方法简单,态度蛮横,甚至动用公检法机关来解决人民批评自己的事;这些形象已经看不到一个人民公仆所应有的作风了。
可见,毛主席霸气与胡主席的硬气是来自祖国的爱,对人民群众无限深情,霸气与硬气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但愿我们的各级干部们,在执政过程中牢记毛泽东主席胡主席对人民的似水柔情,这样我们的干部才有力量带领人民群众一起创造辉煌。
⑻ 《七古 咏蛙》写的是什么特点是什么志向是什么
1、描述的是青抄蛙所处袭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
2、特点是用轻松而充满情趣的笔墨,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却表现了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怀和壮怀激烈的宏大抱负,小中见大,举重若轻。
3、志向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
这首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既对那些富豪子弟嘲讽蔑视,又表达了年轻的作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
诗人用轻松而充满情趣的笔墨,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却表现了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怀和壮怀激烈的宏大抱负,小中见大,举重若轻。然而,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贴切,丝毫看不出“故作惊人之笔”的做作。把青蛙下蹲姿态写成“如虎踞”,是非常传神的,因为蛙蹲和虎踞这两种姿态确实酷似。而“虎踞”却把青蛙身上的“虎气”凸现出来了,诗人给它赋予了“虎”的气质,这种联想的确是神来之笔。把其它“虫儿”作为陪衬的对象,合乎青蛙的活动规律,这就让青蛙的“万虫之王”形象跃然纸上,又让人陡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