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题杨次公春兰赏析

题杨次公春兰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3-05 01:03:23

① 与兰有关的诗词及解析

苏轼(1037-1101)一生坎坷,曾两次任杭州太守,多次来过越州。元?五年(1090年)在杭州为友人杨次公题春兰和蕙诗各一首。其《题杨次公春兰》云:"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诗颂选赞杨次公画出了春兰之"真色",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兰本来就是美人,蓬艾再深也掩埋不了它,因为它有芳香,借清风而远播。从中也抒发了自己真色不变的品格。他的《题杨次公蕙》诗也是如此:"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幻色虽非实,真相亦竟空。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诗从兰蕙同族写起,指出它们均为屈原原佩。"水仙"即屈原。《拾遗记》写楚人思念屈原,称他为水仙。后四句写杨次公的蕙图,观者疑为真蕙,一缕微馥似扑鼻而来。诗侧重于写兰蕙的幽香。

兰花因其高洁,历来是诗人的宠爱。
清代缪公恩在《露兰》诗说:“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他把兰花的姿态描摩成面颊上笑成酒涡而含羞的女子,洁白的素心像被洗去了油污一样朴实而美丽。
清代张纶英《兰草》诗说:“小草时作花,嫣红间葱青。闲阶濯新雨,绰态何娉娉。”他把兰花姿态描绘成姿态柔美,面目美丽的女子。清代张问陶《兰》诗说:“偶检丛兰画几枝,各标神韵肯参差。高花飞舞低花笑,同倚春风自不知。”他把兰花花姿描拟成飞舞欢笑的目样。
清代李慈铭《题子缜画兰二绝句》(其二)诗说:“绰约丰肌分外妍,镜中倩影不胜怜。”他把兰花的姿态描绘成姿态柔美,她丰满的肌肤格外争妍斗艳的女子。深居皇宫的康熙皇帝也赞颂兰花“婀娜多姿碧叶长”,把兰花的轻盈美丽的花姿造型,描侩得令人叫绝。这可能是古人对兰花花姿最类的描绘了。
张学良将军的《咏兰诗》说:“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他把兰花的花姿比喻风度仪态高雅的君子。

②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是苏东坡的哪首诗顺便解释下自献和蓬艾是什么意思。

出自北宋苏轼的《题杨次公春兰》。

自献:主动展现。

蓬艾:泛指丛棘荒草。

原文为: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译文:

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2)题杨次公春兰赏析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这首诗作于同年,是作者欣赏杨次公的春兰图后的题画之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③ 春兰如美人

苏轼(来1037-1101)一生坎坷,曾两次任杭自州太守,多次来过越州。元?五年(1090年)在杭州为友人杨次公题春兰和蕙诗各一首。其《题杨次公春兰》云:"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诗颂选赞杨次公画出了春兰之"真色",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兰本来就是美人,蓬艾再深也掩埋不了它,因为它有芳香,借清风而远播。从中也抒发了自己真色不变的品格。他的《题杨次公蕙》诗也是如此:"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幻色虽非实,真相亦竟空。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诗从兰蕙同族写起,指出它们均为屈原原佩。"水仙"即屈原。《拾遗记》写楚人思念屈原,称他为水仙。后四句写杨次公的蕙图,观者疑为真蕙,一缕微馥似扑鼻而来。诗侧重于写兰蕙的幽香。

古诗赏析

王安石是一朝宰相,是宋代位高权重的人物。他的变法,在当时掀起了轰动,还把苏轼这位宋代第一文人卷入了这场政治浪潮。然而,王安石的变法,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王安石的《梅花》,是借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韧,抒发自己对执行新政的坚定态度,不屈不挠,决不妥协的思想感情.

抓住了梅花不怕严寒在寒冬高傲怒放的特征.

王安石诗中"凌寒""独"等都充分表现了梅花的美.

特点是通过视觉,嗅觉的描写, 抓住梅花"独",与众不同的特征,写出了梅花的香与美,表达作者不为艰难困苦,仍坚持不懈的感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1)。

遥知不是雪(2),为有暗香来(3)。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2)遥:远远的。(3)为: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赏析】

这是首咏梅诗,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歌咏梅花,赞美了坚贞不屈的精神和纯洁高尚的品格。

第一二两句,赞美梅花不畏严寒。梅花生长的地方在墙角,这是一个很不显眼的偏僻角落,数量不多,只有几枝,这说明梅花遭到了冷遇,受到排挤,但是它似乎并不在乎这些,也不觉得寂寞,在百花凋零的严冬季节,只有梅花还抵抗着严寒,独自开放,报道春天的来临。一个“凌”字和一个“独”字,突出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坚贞不屈的精神。

第三四句,歌颂梅花芬芳的品格。梅花颜色似雪,又开在残雪未化的深冬时节,所以自古以来的咏梅诗大都联系到雪,或者以雪衬梅,或者以雪喻梅,雪和梅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三句说知道那不是雪,不是雪为什么还要想到雪呢?第四句回答说,因为梅和雪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那样洁白纯洁一尘不染,那么又根据什么来决确定的呢?回答说,因为有沁人的芳香悄悄飘来,雪不具备芳香的品格,这就是诗人笔下的梅花,她生在墙角,凌寒独放,为人们暗暗送来芳香,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多么高尚的品格啊!

王安石是北宋的改革家,他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不断遭到排挤打击,再度罢相,但他光明磊落,坚贞不屈,诗人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所咏的事物上,这首诗便是一例,在诗人的心目中梅花不畏严寒,洁白芬芳,就是人的崇高精神品质的化身,所以说诗人是借助梅花咏物抒情,表达自己坚强的性格和美好的理想。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幼年好学,二十二岁中进士,宋神宗时先任参知政事,后两度任宰相。任职后,要求改革“积贫积弱”的局面,积极推行新法,但遭到守旧派等的激烈反对,障碍重重,终被迫辞职。晚年退居金陵。曾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一生写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诗、词、散文也有不少名篇。他的作品,风格峭拔,笔力雄健,结构严谨,文辞精练,对宋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临川集》存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是这个吧?
《题杨次公春兰》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题杨次公春兰》中的前四句,咏赞了兰花清香芬芳的娇羞。 诗颂选赞杨次公画出了春兰之"真色",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兰本来就是美人,蓬艾再深也掩埋不了它,因为它有芳香,借清风而远播。从中也抒发了自己真色不变的品格。

解释是在查不到,不好意思了!

⑤ 请问:有赞美兰花的名句

1、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唐·韩愈《幽兰操》

译文: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没有人采摘兰花佩戴,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

2、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北宋·苏轼《题杨次公春兰》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3、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唐·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

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伤。

4、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唐·李白《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译文:寄您一枝青青的兰花,愿我俩和谐美满友谊长存。

5、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板桥《题画兰》

译文: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⑥ 求有关兰花诗词的解析文字

苏轼(1037-1101)一生坎坷,曾两次任杭州太守,多次来过越州。元?五年(1090年)在杭州为友人杨次公题春兰和蕙诗各一首。其《题杨次公春兰》云:"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诗颂选赞杨次公画出了春兰之"真色",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兰本来就是美人,蓬艾再深也掩埋不了它,因为它有芳香,借清风而远播。从中也抒发了自己真色不变的品格。他的《题杨次公蕙》诗也是如此:"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幻色虽非实,真相亦竟空。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诗从兰蕙同族写起,指出它们均为屈原原佩。"水仙"即屈原。《拾遗记》写楚人思念屈原,称他为水仙。后四句写杨次公的蕙图,观者疑为真蕙,一缕微馥似扑鼻而来。诗侧重于写兰蕙的幽香。

兰花因其高洁,历来是诗人的宠爱。
清代缪公恩在《露兰》诗说:“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他把兰花的姿态描摩成面颊上笑成酒涡而含羞的女子,洁白的素心像被洗去了油污一样朴实而美丽。
清代张纶英《兰草》诗说:“小草时作花,嫣红间葱青。闲阶濯新雨,绰态何娉娉。”他把兰花姿态描绘成姿态柔美,面目美丽的女子。清代张问陶《兰》诗说:“偶检丛兰画几枝,各标神韵肯参差。高花飞舞低花笑,同倚春风自不知。”他把兰花花姿描拟成飞舞欢笑的目样。
清代李慈铭《题子缜画兰二绝句》(其二)诗说:“绰约丰肌分外妍,镜中倩影不胜怜。”他把兰花的姿态描绘成姿态柔美,她丰满的肌肤格外争妍斗艳的女子。深居皇宫的康熙皇帝也赞颂兰花“婀娜多姿碧叶长”,把兰花的轻盈美丽的花姿造型,描侩得令人叫绝。这可能是古人对兰花花姿最类的描绘了。
张学良将军的《咏兰诗》说:“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他把兰花的花姿比喻风度仪态高雅的君子。

⑦ 有关于兰花品格的诗句

1、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宋】 苏轼 《题杨次公春兰》

2.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明】 李日华 《兰花二首》

3.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元】余同麓《咏兰》

4.幽兰香风远, 蕙草流芳根。

——【唐】 李白

5.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明】张羽 《着色兰 》

6.雪径偷开浅碧花,永根乱吐小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宋】·杨万里《三花斛三首右兰花》

6.晓起微凉病骨苏,国香和露到贫居。我今不向当门种,免被时人取次锄。

——【宋】·黎道华《谢惠兰花》

7.行尽离骚国,春深未见兰。容非隐君子,甘老蕨薇间。

——【宋】·李曾伯《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兰花》

8.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我拙事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

——【宋】·刘克庄《咏邻人兰花》

9.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

——【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

10.结根喦谷谢群芳,多谢光风为发扬。骚客毋烦赋纫佩,省郎行矣趣含香。

——【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

⑧ 描写兰花的诗 要求附带赏析,各位。 百度要是能查到 我也不提问。谢谢了。

http://tieba..com/f?kz=790780698

题画兰

(清)郑燮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解释
兰花的生长环境在人迹罕至之处,兰花开着,并散发着浓郁,奇妙的香气。 不是没有脚下的浮云喧闹,但是浮云来的时候兰花无意知会,去的时候也无意挽留.
----------------------------------------------------------------------
陶渊明《幽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
http://ke..com/view/108884.htm#8

这些够了么。可以去网络搜诗名,大部分可以搜到赏析的。望采纳。谢谢!

⑨ 苏轼的诗春兰如美人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是什么意思l

《题杨次公春兰》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专欲补离骚传。属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大家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野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因为屈原经常以香草美人自喻,本诗的作者苏轼也是用春兰来自喻,表明自己的品格)。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屈原在《离骚》中自称自己为灵均),让人不敢用官职这种俗物来亵渎他。【供参考】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