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仕途名言
A. 带仕的名言警句
郑府俊杰志向贤, 仕途光辉览云天。 华美人生抒豪迈, 帅气雍和正华年。 及时采纳哦,谢谢。
B. 有哪些位古代名人仕途不得志而隐居山林
基本上古代不是大官的诗人,词人,作家,画家,音乐家,著名的商人都是仕途不得志的。比较好查。
C. 孔子的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回答者:五让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2-6 20:28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7 个人评价
好
85% (6) 不好
14% (1)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 88 条
真多,真够朋友
评论者: wangzeyu789 - 试用期 一级
谢谢了
评论者: wangzeyu789 - 试用期 一级
太好了
评论者: lhm2008 - 试用期 一级
我来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其他回答 共 1 条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D. 王阳明的名言
1.明万来历年间,内阁首辅王自锡爵曾对东林书院的创始人顾宪成抱怨说:当今所最怪者,朝廷认为对的,外界一定认为不对;朝廷认为不对的,外界一定认为是对的。
一个政府,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2.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3.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4.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5.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
E. 形容人在仕途失意时的名言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F. 名言名句
宋代包拯在端州做官时,写过一首《书端州郡斋壁》,如下:
清心为治本,(清私心是治事的根本)
直道是身谋。(讲直道是立身的宗旨)
秀干终成栋,(好木料终成栋梁)
精钢不作钩。(好钢材坚强不屈)
仓充鼠雀喜,(仓多存粮偷吃公粮的鼠雀高兴)
草尽兔狐愁。(野无杂草常啃青草的兔狐发愁)
先哲有遗训,(牢记先贤留下的立身处事的教导)
毋贻来者羞。(决不能让后人想到我而觉得羞耻)
很明显,这是一首有感而发、表明心志的作品。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成了生产、生活水平较高的省份。社会上甚至流行“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的说法。但是,在包拯那个年代,广东却被视为大大落后于中原地区的野蛮地带。来两广做官的大都被认为不是“肥缺”“美差”,而是倒霉运滞。当时,朝廷惩罚高官的方式之一便是把他们贬到岭南来。苏东坡由中央先贬到湖北黄州,再贬到广东惠州,最后又更往南走贬到海南儋县。可见历史上的广东并不是一个被看好的地方。虽然包拯来端州与贬谪无关,但他同样不能避免要面对世俗偏见的舆论压力。他必然会有所回应。上述这首诗即为一种义正辞严的心志表白。
包拯的诗表白了什么呢?诗中第三联形象地刻画了他鄙弃偷吃公粮的鼠雀。这一联要作互文理解。仓多存粮鼠雀高兴;仓少存粮,鼠雀就不高兴。野无杂草,兔狐发愁;野有杂草,兔狐就不发愁。又,上联是主体,下联是衬托,意为:偷吃公粮的鼠雀才会仓多存粮就高兴,仓少存粮就不高兴,如同常吃杂草的兔狐野无杂草就发愁,野有杂草就不发愁。包拯所表明的,从原则上说就是追求“清私心”、“讲直道”,充当“秀干”和“精钢”;从实际上说就是坚决不做偷吃公粮的鼠雀,也就是不做用公共财富、民脂民膏养肥自己的贪官污吏。因此,包拯此诗隐含的潜台词是:他出仕为官志存高远,根本不会有对任职地点作肥瘦美恶的计较。
G. 古诗十九首中体现仕途失意的诗有那几首
古诗十九首中体现仕途失意的诗一共有2首,分别是: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H. 孔子在乎仕途么
当然在乎,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报负的人。仕途是什么?小人认为,仕版途是为自己扬名权立万、辉煌腾达谋取个人利益的好捷径,而君子却不是这样,君子认为自己活一辈子,就得为人民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而仕途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所以孔子一生都在想要当官,他当官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得到治理,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社会结构因此更为合理,这也就是孔子的弟子写出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的来由。儒家的人的目标,都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精英栋梁,高端人材,所以,仕途绝对是在乎的,目的也是光明正大的。
I. 举例说明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仁
先秦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现实地全身心地关注人的生活实践和品格塑造,不谈鬼神也不谈“彼岸”。他借“仁”树立人之为人的崇高理想。当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这种“仁”,也即对人类深广之爱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确实是仰之弥高,连尧舜这样孔子称赞不已的古代圣贤都不能完全进达。对于中国人来说,“仁”的神圣高度,绝不亚于人格化的“上帝”。所不同的是,人格化的“上帝”在“彼岸”,而“仁”却在现实世界的峰巅。孔子又确立了一些与现实密切联系、有确切内涵、人们可以作为目标为之奋斗以“近仁”的仁德,如“爱人”、“泛爱众”、“孝弟”、“忠恕”,以及为政者的“先教后诛”。使人们感到“仁”之道德巅峰仍是植根于大地,而不是虚无不可捉摸的,故而有了近仁的勇气和信心。
孟子为孔子哲学中的“仁”的理念提供了人性本善的形而上学根据。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而已。(告子上)”“恻隐之心,即不忍之情。这种动人的柔情是无所为而为,不是本能,似乎无关生命而在生命之外。它是由有所为而为的路子上解脱出来而成功地无所谓为而为 ,它未尝含有一个意思, 它表露出对他人的情不是预备作什么的。”(梁漱溟语)这有似于希腊伦理思想以及佛教华严宗对“善”的精神的诠释。
(二)礼
礼是仁这种内在品质修养要求的外化。孔子的“礼”的概念传承于周礼,周礼中的“礼”提出的是一种保持社会各种人“明份”从而使社会有序的思想。“礼”即是一种外在他律性的规范和典章制度,人们对礼的遵守主要是作为外在的典章制度去执行。而孔子的“礼”则是积淀在“仁”中的“礼”,已经扬弃了它的他履行性。“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有己,而由人乎?”由此看来,“人而不仁”,则“礼”对于他完全是外在的异己的东西,是不情愿的束缚;“人而成仁”,则礼就成为他内在的本能一样的自觉德性或精神。“内仁外礼”就此统一起来,有了“仁”这种人文精神贯通的“礼”不再是拘泥僵化的典章制度。他已摒除了“不仁”的“麻木”,周流着“仁”带莱的灵动的活血。这是孔子对于以“仁”为内心导向的外向行为的最高评价标准。
(三)人治
以儒家对人和生活的关怀,必然对人所依存的群体社会寄以关切。君民同乐的太平治世,一直是先秦儒家笃信渴求的乌托邦。以其性善的理论基础,注重予人进行利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成为一种必然。先秦儒家所推崇的社会组织化方式,可归纳为“内仁外礼”,即以内化的“仁”的道德修养和外化的“礼”的规范典章来协调人们的行为,以达成社会的和谐状态。
管理学中将社会组织过程中,人们行为得到规范的原因来自于外部,即由他人控制而达行为规范的情况,称为“他组织”;而把人们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价值观等导致的心理默契,自觉规范个人行为的情况,称为“自组织”。借助这两个概念及“和谐化辩证法”思想,可以得到“内仁外礼”的“自组织—他组织”谐协特征。
首先,孔子将仁解释为“爱人”,他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又是现实管理中用作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为政治国的最高原则。于是“内仁”在强调发挥个人主观精神和道德修养的同时,“仁德”便成为人们内心体验和外在实践的道德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具体行为。人生论的道德修养与为政治国的手段相结合,个人道德修养变成社会组织的手段,促使“内仁外礼”具有了“自组织”的功能。
其次,周公旦制周礼后,“礼”已成为整个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各方面行为规则之总和。正因礼具有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君主统治和治理国家的政治功能,使其构成法律的一部分,获得强制性权力和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礼”实质上是先秦儒家的“法”,作为客观、外在的制度,产生了规范人们行为的力量,并使“内仁外礼”获得了“他组织”的功能。
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仁是内心自觉,礼是外在控制。他们互为因果、相伴相生,借助内外对耦结构产生了“内仁外礼”的整合关系,具有了“自组织—他组织”的谐协特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文所讲的“礼”的自律性,是孔子建构的完美的“仁礼统一”,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状态,不能看作是孔子对“礼”的他律性之绝对否定。而“礼”的他律性正是通向“礼”的自律性这一境界的必经之途。关键在于“礼”必须是纳仁作其圭臬的礼。
人治即是仁治,即是礼治。
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被定为一尊,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在宋朝,程、朱理学把儒家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荀子
汉武帝以后儒家代表人物
董仲舒,朱熹,王阳明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孔子管理思想的经典名言。孔子不但主张“德治化管理”,强调通过道德的教化来提高人们的道德自律性,使之能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达到管理的有序化;同时,还主张必须要用“礼”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用一定程度的强制手段来实现社会管理的目标。
由于古代的“礼”具有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礼节礼仪的内容,它在古代有着重要的管理功能,如《周礼》中的大宰、小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等官职本身就是按“礼”的规定来设置的,这些官职又按“礼”的规定来管理国家的政务,因此它本身就是管理。荀子更是重视“礼”的管理作用,他提出“隆礼重法”的管理原则,他指出:“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荀子·议兵》)还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王霸》)同时,荀子还强调用“法”来加强约束性管理,他说:“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现代经营管理,作为一种理论、一种技术、一种方法,它是可以学习,可以交流,可以吸取的。但是,经营管理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风格,却只能深深打上各民族的文化烙印。对此,日本的企业家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日本是属于“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对于儒家治国之道的应用,是由来已久的。明治维新以后,为适应日本工业化的需要,被称为“日本近代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倡导了“经济道德合一说”。这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日本现代管理思想家伊藤肇指出:“日本企业家只要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孔子的教诲给他们的激励影响至巨,实例多得不胜枚举。”据初步统计,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学最显著的、最基本的特征。现代的人本管理思想,最早是在西方的人际关系学派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东方管理的人本思想是有很大不同的。在东方,儒学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对国家的管理从神本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国家管理理论。儒学在它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传播到中国周边的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形成了儒学文化圈。儒学传到日本以后,结合日本民族自身固有的文化特质,发展了儒学,形成了有其自身特色J型管理理论,这个理论也有着鲜明的人本特征。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当代管理发展的主要倾向,认真研究东方的儒家的人本管理,吸收其有价值的东西,建设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式人本管理,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当今世界上的各种管理学说,几乎都强调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的哲学是我国先哲孔子最先发现,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倡思想解放的思想家,他从殷商以来的天命神学中解放了“人”,从而发现了“人”,创立了人本主义的仁学。这比西欧在文艺复兴时才发现“人”要早一千多年,这不能不说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儒家思想中的“为臣之道”
中国古代的儒家在仕途进退的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臣之间的关系,则是君权至上,君主具有绝对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为臣者必须绝对忠于君主,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当是相互的尊重,相互对应的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君臣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当君主的要仁慈守礼,为人之臣的,应诚信守职。事实上,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过分强调臣子对君主的忠,而不管君对臣子的义务和责任,君臣关系就是一种主子与奴仆的关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主对他的臣民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当臣子的稍不如意,轻则削职罢官,重则性命难保,甚至落个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悲惨下场。天子喜怒无常,大发淫威,臣子就深受祸殃。无论君王是否正确,做臣子的唯有顺从。因此,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这一儒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控制君权,防止其无限膨胀的作用。
这样以来,如果是遇到有道明君的话,政治清明,大道通行于天下,这时君子应积极投身社会政治事务,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有志之士者就应该积极进身仕途,施展才华,报效国家,这才是大丈夫之所为。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恪尽职守。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的君主,应该是圣明仁慈,爱民如子,体恤民情,尊崇贤才。只有君圣臣贤,上下齐心,方能出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喜人局面。为臣者要奉公守法,清正廉明,廉能生明。食了皇家五斗米,要解百姓千家愁,上为朝廷分忧,下为黎民百姓解难。要带头遵守朝廷的法度,正人先正己。手中有了权后,切不可忘乎所以,利令智昏,做出一些危害百姓的事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尽职尽责,克己奉公。做官的本来意义不是在于养家糊口,但有时也的确是因为要养家糊口才出来做官的。由于职务不同,所得到的俸禄薪水有高有低,尽管有时因薪水低难以养家,过着较清苦的日子,不以私爱害公义,不可贪赃枉法,更不能盘剥百姓。身为民之父母官,要为民分忧。手中有权,就要多行方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兴办公益事业,造福百姓,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当官要秉公执法,处事公道,坚持正义原则,公正无私,为民作主。做臣子的应该安守本分,不要做出超越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若是没有能力就应该让贤。
如果遇到的是一位无道昏君的话,吏治腐败,仕途闭塞。做臣子的要不怕冒颜犯上,据理力争,甚至是以死相谏,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这才是为臣之本分,才是大忠。一味投其所好,阳奉阴违,阿谀奉承,欺下瞒上,虽是讨得主子的欢心,貌似忠心,实为大奸。不过,对这样的昏君,一定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古人说,伴君如伴虎,整日如履深渊,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可能会招来祸患。说话行事要小心翼翼,慎之又慎,忠心事主,不失臣道。有人说这不过是一种愚忠,为这样的昏君以身殉道,能说值得吗?这叫不知变通。忠臣不事二君,臣子不得有叛离之心,要从一而终,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当臣子的,哪个不希望遇到个有道明君,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若是君主昏庸到无法救药的地步的话,当臣子的往往会为求自保,对君主的过失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得过且过,尸位素餐。还有人则采取另一个方法,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辞去官职,告老还乡。归隐山林,田园播种风雅颂。虽然归隐实为不得已而为之,总比提心吊胆过日子强得多,算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退隐后,失去朝廷的俸禄,经济状况发生改变。此时你要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切不可因为处境窘迫而磨灭了意志,有志之士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以天下为己任,志在四方。蓄势以待,等时机一成熟,东山再起。大丈夫能屈能伸,应付自如。不为居庙堂之高而喜,也不因为处江湖之远而忧。春秋时越国打败吴国后,范蠡归隐五湖而避祸,文种却遭杀身之祸。西汉初年,张良激流勇退得以全身,韩信贪图富贵却死于非命。道理很简单,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享太平。淡薄名利,视富贵如粪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求功名于当世,但留清名在人间。历史上有多少功臣,因居功自傲,争名夺利,没有激流勇退,结果自取其咎,最终没有得到好下场,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诸家精华而成,但儒家思想是它的主体。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要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吗?其实不然。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无论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从自然观念讲,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青灯古刹中,体会茶的苦寂;琴台书房里体会茶的雅韵;花间月下宜用点花茶之法;民间俗饮要有欢乐与亲情。从社会观说,整个社会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友谊。中国人讲"人之初,性本善",中国茶道或许会更多唤起人类善的本性。
老庄及道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吸收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精华,中国各重要思想流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儒家从茶道中发现了兴观群怨、休齐治平的大法则,用以表现自己的政治观、社会观;佛家体味茶的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而道家则把空灵自然的观点贯彻其中。甚至,墨子思想也被吸收进来,墨子崇尚真,中国茶文化把思想精神与物质结合,历代茶人对茶的性能、制作都研究十分具体,或许,这正式墨家求真观念的体现。
有人说,儒家在中国茶文化中主要发挥政治功能,提供的是"茶礼";道家发挥的主要是艺术境界,宜称"茶艺";而只有佛教茶文化才从茶中"了解苦难,得悟正道",才可称"茶道"。其实,各家都有自己的术、艺、道。儒家说:"大道既行,天下为公",茶人说:"茶中精华,友人均分"。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两个不过一个说表现,一说内在,表里互补,都是既有道,也有艺、有术。
古代道家思想与庄子在哲学观方面颇为接近,所以,人们常将老、庄并提。从自然和宇宙观方面,中国茶文化接受老庄思想甚深,强调天人合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又为茶人们创造饮茶的美学意境提供了源泉活水。茶圣陆羽首先从研究茶的自然原理入手,不仅研究茶的物质功能,还研究其精神功能。所谓精神功能,还不只是因为茶能醒脑提神,制茶、烹茶、品茶本身就被看作一种艺术活动。既是艺术,便有美感,有意境,甚至还有哲理。 在中国,儒道经常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儒家主张"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大丈夫能屈能伸",条件允许便积极奋斗,遇到阻力,便拐个弯走,退居山林。所以,道家的"避世"、"无为",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柔韧一面,可以说对儒家思想是个补充。中国茶文化反映了儒道两家相辅相成的关系。老庄思想总起来说是着眼于更大的宇宙空间,所谓"无为",正是为了"有为";柔顺,同样可以进取。水至柔,方能怀山襄堤;壶至空,才能含华纳水。
佛理与茶理
谈到中国的茶文化,人们经常注意到与佛教有重大关系。日本还经常谈到"茶禅一味",中国也有这种说法。唐代茶文化所以得到迅猛发展与禅宗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在茶文化发展中相配合。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禅宗主张以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说,心里清静,无有烦恼,此心即佛。这种办法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很接近,有利于净化自己的思想。禅宗其次主张逢苦不忧,得乐不喜,无求即乐。这也与道家清静无为得思想接近。
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大觉大悟"。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道家从饮茶中找一种空灵虚无的意境,儒士们失意,也想以茶培养自己超脱一点的品质,三家在求"静"、求豁达、明朗、理智这方面在茶中一致了。但道人们过于疏散,儒士们终究难摆脱世态炎凉,倒是禅僧们在追求静悟方面执着得多,所以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
熟悉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的人都知道,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是日本学僧最澄。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道带到日本的又是僧人,即荣西和尚。所以日本茶道以及"茶禅一味"说法也源自中国。在向海外传播中国茶文化方面,佛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这一点说,佛家茶文化是起了带头作用的。
虽然多了一些,但是都是很仔细去找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哦,呵呵
J. 孟子的仕途如何儒家讲究忠,为何孟子去各国求仕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回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答、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